油井解堵专题汇报_第1页
油井解堵专题汇报_第2页
油井解堵专题汇报_第3页
油井解堵专题汇报_第4页
油井解堵专题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除地层污染、恢复油井产能 油井解堵技术探讨 采油三厂工艺研究所 目 录 一、前言 二 、 地层污染状况及污染因素分析 三 、 油井解堵工艺技术应用情况 四 、 油井解堵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五、 2005年油井解堵打算 文 、 卫 、 马油田具有水敏 、 速敏 、 酸敏等特性 , 在洗井 、 压井 、 射孔 、 挤堵 、压裂等采油作业过程中 , 油层极易受不配伍的外界流体的伤害 , 致使产液量下降 ,产液厚度逐渐减少 , 层间矛盾不断加剧 。 一、前 言 一、前 言 2001年至今 : 油井解堵有效率 累计增油14018t,平均单井累增油163t。 化学解堵 83井次 驱排剂解堵 压后处理 非酸解堵 综合热解堵 常规解堵 水力震荡解堵 谐波井下振动解堵 物理解堵 3井次 二、油井地层污染状况及污染因素分析 (一 ) 、油井地层污染状况 (二 ) 、油井地层污染因素分析 近年各种油层污染影响产量统计表 影响产量类别 井数 (口) 产量下降井数(口) 单井影响产量( t) 合计影响产量 (t) 压井 26 10 150 1500 洗井 69 35 64 2240 射孔 52 16 520 1600 压裂 85 18 210 1760 合计 232 79 944 7100 (一)、油井地层污染状况 1、洗井液对地层造成的污染 (二 )、油井地层污染因素分析 固相侵入使地层渗透率下降 地层渗透率下降 油井产能降低 入井液预处理不合格 水泥车、罐车等设备清洗不净 大量固相颗粒侵入地层 粘土矿物膨胀、分散、运移,降低地层渗透率 洗井液与地层流体不配伍 堵塞有效的流动 通道影响油井产能 蒙脱石、高岭石、伊蒙混层发生膨胀、分散,运移 1、洗井液对地层造成的污染 (二 )、油井地层污染因素分析 (二 )、油井地层污染因素分析 入井液侵入地层,使含水饱和度增加,导致水相渗透率提高和油相渗透率降低,改变地层毛管性能。 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相对渗透率受到影响 ,油井含水上升 1、洗井液对地层造成的污染 含水洗井前日产液为 日产油 含水 30%,洗井后日产液 水达 60%, 产量下降 且产量持续一个月未得到恢复 。 典型井例 卫 222003年元月30日热洗 润湿性转变,降低了原油的有效流动能力 降低原油的有效流动能力 乳化堵塞对原油产量的影响 (二 )、油井地层污染因素分析 1、洗井液对地层造成的污染 润湿性转变 产生水锁 产能下降 洗井液与地层流体不配伍 洗井液与地层中原油形成乳化物 ,堵塞孔隙 典型井例 洗井前产液量为 洗井后产液量下降到 连续两个月不能恢复 , 严重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 。 9卫 49 压裂液成胶剂是胍胶,施工中常常由于破胶剂浓度、地层温度等影响,造成破胶不彻底,使得压裂液返排困难,污染油层,这类井约占压裂总井数的 15%。 2003 11口 井因破胶效果差造成压裂后产量下降 6口 井采取了压后处理措施 2、压裂液对地层的伤害 产量得到恢复 , 日增油 4(二 )、油井地层污染 因素分析 现场使用的射孔液 、 压井液岩心渗透率恢复试验表明 , 岩心渗透率恢复值不到 50%, 对储层损害程度较大 。 类别 射孔、压井液应用井号 岩芯渗透率恢复值( %) 平均值( %) 普通完井液 10、压井、射孔液对地层的伤害 (二 )、油井地层污染因素分析 现场普通射孔 、 压井液储层伤害程度调查表 射孔液基本为清水、个别为污水 压井液主要是 现状 不具备油层保护功能 现场施工罐车、容器较脏,现场检测其机械杂质含量在 30以上,最高达 130,这些固相颗粒入井后对地层孔道造成较严重的堵塞、伤害。 ( 2) 、 固相杂质含量高 目前应用的射孔、压井液的缺点: 逐步滤失到地层中 伤害地层 ( 1) 、 滤失性能差 射孔液基本为清水、个别为污水 压井液主要是 没有降滤失功能 在井筒里滤失通透 三、油井解堵工艺技术应用情况 ( 一 ) 、 油井化学解堵工艺 ( 二 ) 、 油井物理解堵工艺 (三)、解堵工艺技术评价 1、压后处理解堵技术 压后处理剂中强氧化性物质可以打断胍胶分子的主链 , 从而使胍胶降解 、 破胶 、 水化 。 2003压后处理 6口井 解除胍胶污染有效率 100% 单井日增油 井累增油 426t ( 1) 、 压后处理剂破胶机理 (一)、油井化学解堵工艺 驱排剂由高效表面活性剂、防膨、清腊作用的高分子物质复配而成,可解决油井水锁、乳化、有机质污染、堵塞。 ( 1)、解堵机理: 应用井次 20022、驱排剂吞吐解堵技术 (一)、油井化学解堵工艺 19口井 有效率 累计增油 3160t 单井增油 166t 3、 将起泡的 进入高渗透层 , 在喉道产生气阻效应 , 在叠加的气阻效应下 ,起泡的 低渗层与岩石 、 流体反应 , 达到解堵的目的 。 试验 11口油井 1999年以前: (一)、油井化学解堵工艺 有效率 累计增油 1477t ( 一 ) 油井化学解堵工艺 4、非酸解堵技术 原油乳化 水 锁 堵塞 非酸解堵 体 系 2004年应用非酸解堵技术实施油井解堵 5口,日增油 井累增油 112t. (一) 油井化学解堵工艺 5、 综合热解堵技术 疏通地层,恢复地层渗透率 2004年 : 实施井次 有效率 单井累增油 累增油 6口 76 1056 解除有机、无机物的污染堵塞 酸化解堵 热化学解堵 复合解堵技术 2001 6、常规油井解堵 (一) 油井化学解堵工艺 灰浆、泥浆、固体机械杂质 原油乳化水锁 污染、堵塞 常规油井解堵 项 目 工作量 有效率 单井累增油 累增油 油井常规解堵 36口 108t 3916t 1、 ( 二 ) 、 油井物理解堵工艺 生强大的水力振动,传递至油层,从而达到解堵目的。 卫 2水 % 日产液 日产油 t 2% 措施前 措施后 有效期 150天以上 , 累计增油378t 在卫城 卫 128井 采用该解堵工艺 ,周围有 12口 油井见到了一定的增油效果。 2、谐波井下振动解堵技术 (二 )、 油井物理解堵工艺 该技术是利用井下人工地震波来大幅度缩小非均质地层的毛管力级差,达到增产的目的。 2001年 水力震动解堵是将工作液通过井下水力震动装置泵入地层,产生高频震动水流,高速冲击油层,达到解堵的作用。 应用水力震动解堵 1口井 (工艺未成功。 3、水力震动解堵 (二 )、 油井物理解堵工艺 2004年 驱排剂解堵 、 压后处理解堵 、 综合热解堵 、 常规油井解堵 。 有效率、单井增油量、吨油成本 对比结果: 化学解堵工艺: 驱排剂解堵、压后处理解堵、综合热解堵、常规油井解堵、 种工艺,效果、效益较好;非酸解堵效果较差。 物理解堵工艺: 波井下振动、水力震动解堵效益较差。 下步推广: 无法再实施 。 (三)、解堵工艺技术评价对比 对比内容: ( 三 ) 、 解堵工艺技术评价对比 序号 工艺名称 统计井数(口 ) 有效率 (%) 单井费用 104元 单井累增油 (t) 吨油成本 (元 /t) 1 压后处理 6 100 26 驱排剂 19 66 1 85 34 261 4 非酸解堵 5 80 0 837 5 综合热解堵 6 76 常规油井解堵 36 72 08 388 7 1 100 8 378 谐波井下振动 1 100 30 428 水力震动解堵 1 0 7 0 四 、 油井解堵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 一 ) 部分油井解堵效果差的原因分析 分析 20015口油井发现 , 油井解堵效果差的主要原因为: 1、 压力系数低 , 地层能量不足 。 2、地层物性差、渗透率低是造成解堵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因素。 3、 工艺针对性差 , 解堵效果不理想 。 4、 储层酸敏性强 , 二次沉淀污染 , 造成解堵效果差 。 1、 压力系数低 , 地层能量不足 2002解堵无效的 11口井 6口井平均地层压力系数 口井无水井对应 解堵效果较好的 8口井 平均地层压力系数 间 酸化井数 口 酸化前 酸化后 有效率 % 有效期 d 单井增油 t 液 油 含水 液 油 含水 上半年 8 1 44 52 66 下半年 10 3 9 132 差值 2 7 66 2004年下半年与上半年油井解堵情况对比 2004年下半年解堵前测压 15井次,对符合条件的 10口井进行解堵 , 有效率比上半年提高了 37个百分点,减少无效井 3口,单井增油量提高 66t。 1、 压力系数低 , 地层能量不足 2、地层物性差是造成解堵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因素 2003年 5月酸化 , 酸化过程中压力由 有一定的解堵作用 。 酸化后日产液 3.5 m3/d,日产油 2t/d, 一个月后压裂改造 , 日增液 日增油 日增油 52002酸化 8口井 卫 11块 卫 10块 卫 81块 单井日增油 化后水力压裂 3口井 卫 113、 工艺针对性差 , 解堵效果不理想 20021口井 , 有 3口井解堵工艺针性差 。 2002年 11月压裂胍胶污染 , 采用活性剂解堵 , 未见到增油效果 。 2003年压后处理解堵施工 , 解堵后日增油 051015202502产油量4、储层酸敏性强,二次沉淀污染,造成解堵效果差 常规酸化体系不能抑制铁离子二次沉淀,降低了解堵效果。 卫城油田沙四段,绿泥石达 22 %,酸敏突出。 2003年 常规油井酸化 2口井,单井增油仅为 析原因 五、 2005年油井 解堵打算 1、 解堵前测压 , 压力系数大于等于区块平均 压力系数 ( 原则 。 2、 存在明显二次污染的井 ( 由于污染造成产液能力与地层能量明显不匹配 ) 。 3、 固井合格 、 无窜槽 。 (一)、制定严格选井条件 五、 2005年油井解堵打算 (二)、解堵体系选择原则 驱排剂解堵 综合热解堵 压后处理剂体系 洗井、替油造成的原油乳化、水锁堵塞 无机杂质,蜡质、胶质有机物堵塞 压裂胶、高分子聚合物污染堵塞 灰浆、泥浆污染、原油乳化堵塞 常规酸化体系 五、 2005年油井 解堵打算 1、 预防为主 、 应用各种油层保护技术减少油层污染 采用暂堵洗井 、 洗井阀洗井 、 低伤害洗井液 、 低伤害压井液 、 防蜡 、 降粘代替常规热洗技术 、 抑盐剂复合体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