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1502-1989 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是中国关于职业性白内障诊断与处理的国家推荐性标准,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提供一套统一的诊断依据和处理指南,以保护劳动者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该标准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性白内障定义

职业性白内障是指由于长期接触生产劳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因素,如辐射、高温、微波、红外线、紫外线、激光、化学毒物(如重金属、有机溶剂)等有害因素,导致眼睛晶状体混浊,影响视力的一类疾病。

二、诊断原则

  1. 职业史调查:详细询问患者的职业经历,包括工作环境、接触有害因素的种类、浓度、时间等。
  2. 临床表现:观察患者是否有视力下降、畏光、视物模糊等症状,结合眼科检查发现晶状体混浊情况。
  3. 辅助检查:利用眼底镜、裂隙灯等设备进行眼部检查,必要时进行视觉电生理检查或影像学检查。
  4. 排除其他因素:排除年龄、遗传、代谢性疾病等非职业因素引起的白内障。

三、诊断标准

标准根据晶状体混浊的程度、分布特点及是否影响视力等综合判断,明确职业性白内障的诊断分级。通常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每级均有具体的眼部改变描述。

四、处理原则

  1. 脱离接触:一旦确诊为职业性白内障,首要措施是让患者脱离有害作业环境,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2. 医疗监护: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监测病情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治疗措施:根据病情轻重,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如晶状体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等方法。
  4. 康复与补偿:确保患者获得必要的康复服务,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或工伤保险待遇。

五、预防措施

强调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有害因素暴露,改善工作环境,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加强职业卫生培训,提高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

该标准通过上述内容为职业性白内障的诊断和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保护劳动者视力健康、维护其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89-03-25 颁布
  • 1990-0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1502-89 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_第1页
GB 11502-89 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1502-89 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1502一89of 理等有害因素引起的以眼晶体混浊为主的疾病。可与全身疾病不平行。1主面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由职业性化学、物理等有害因素引起的以眼晶状体混浊为主的疾病。2诊断原则有明确的化学、物理等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史,以眼晶体混浊为主要临床表现,参考作业环境调查和空气中化学物质浓度测定及辐射剂量的测量资料,综合分析,排除其他非职业因素所致眼晶体改变,方可诊断。3诊断和分级标准3. 1观察对象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二彻照法检查,晶体周边或后极部有点状暗影;体周边或后极部有点状混浊,皮质尚透明;或晶体后极出现水疙样改变。一般无视力障碍。照法检查,晶体周边部暗影构成环形,其最大环宽不超过晶体半径的1/3;或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见晶体周边有灰黄色点状混浊;极前囊下皮质内也可出现细点状混浊。一般不影响视力。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但不到2/3者。有时也可在中央部出现环状混浊,其范围相当于瞳孔直径大小;囊下皮质混浊加重。;或中央部有致密点状、盘状混浊;或晶体全部混浊,有明显视功能障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9一03一25批准1990一02一01实施1502一894治疗原则按白内障常规治疗处理。如晶体完全混浊,可施行白内障摘除术,术后酌情配娇正眼镜,有条件者可行人工晶体移植术。可影响视功能(中心视力、视野)。凡对视力发生确切影,应脱离接触。应酌情调换其他工作。晶体混浊,视力或视野明显受损,应适当安排休息,或从事轻工作。6健魔检变的要求就业前体检应包括眼科检查,详细记录散瞳晶体检查情况。每年应复查一次。7职业禁忌证全身性疾病所致的并发性白内障(如糖尿病性白内障);各种内眼疾病所致的并发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其他因素所致的白内障。充件)除外青光眼的条件下,以5%新福林或复方托品陇胺充分散大瞳孔后,用直接检眼镜进行彻照法检查。重点观察晶体,同时注意玻璃体及眼底病变。彻照法检查之后,用裂隙灯显徽镜对晶体改变进行详细观察记录(弥散光及光切面检查),并按下列格式标示病变部位及范围。右眼左眼彻照法晶状体光切面细询问病史,常规外眼检查。视力检查包括远、近视力以及矫正视力。三硝基甲苯白内障为例)。1晶体周边部环状暗影为多数楔形混浊连接而成,楔底向周边,尖端指向中心。周边部与环形暗影间有一透明带。裂隙灯检查周边部混浊位于前后皮质和成人核内。瞳孔区,其直径可与瞳孔大小相等。放射性白内障为例)。1晶体后囊下皮质混浊为细点状混浊,排列成环形,并逐渐形成盘状。也可向皮质深层扩展,形成宝塔状外观。重者呈蜂窝状混浊。赤道部伸延。前、1晶体周边部混浊对视力一般无明显影响。极部盘状混浊或蜂窝状混浊,随着混浊致密度的增加及范围的扩大,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1502一;1充件)川职业性中毒性白内障主要是由于长期接触三硝基甲苯、禁、蛇、二硝基阶等所引起的以眼晶体混浊改变为主要表现的眼部疾病。布具有明显的特征,.充件)。附录充件)电离辐射性白内障包括放射性白内障和电击性白内障。放射性白内障为接触医用子射线等引起的双眼或单眼晶体电离辐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参照283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附录考件)理因素两大类,临床表现共同点为眼晶体不同程度、不同部位及不同形态的混浊。职业性白内障常见的临床类型及主要致病原因如下:二中毒性白内障,参见附录B(补充件);要有微波白内障、红外线白内障和紫外线白内障。微波白内障是指电磁波中300 m-1 外线白内障是高温作业环境下热辐射,即波长短于3 X 10触紫外线也可引起白内障;击性白内障主要指检修带电电路、电器,或因电器绝缘性能降低所致漏电等电流接触体表后发生的电击而造成的眼晶体混浊。征、分布及职业因素的判断。在职业接触史方面,化学因素所致白内障应注意作业环境毒物的浓度;物理因素所致白内障则要注意各种辐射因素的辐射剂量,必要时要模拟现场进行测量。特点是在晶体前后皮质内有多数大小不等的灰黄色细小点状混浊,重者在中央部出现与瞳孔直径大小相等的环形或盘状混浊,彻照法检查时可见晶体周边部由多数楔状混浊连接而成的环状暗影。断与处理上有特殊性,单独设立诊断标准。待进一步总结经验。要指全身性疾病和内眼性疾病所致并发性白内障。对先天性白内陈、老年前期白内障以及某些药物所致的晶体混浊,应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及具体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