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堤防工程灌注桩施工质量事故与处理措施探讨_第1页
对某堤防工程灌注桩施工质量事故与处理措施探讨_第2页
对某堤防工程灌注桩施工质量事故与处理措施探讨_第3页
对某堤防工程灌注桩施工质量事故与处理措施探讨_第4页
对某堤防工程灌注桩施工质量事故与处理措施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对某堤防工程灌注桩施工质量事故 与处理措施探讨 摘要:文章是作者以江西某堤防 扩建工程为例,叙述了该堤防工程机械 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事故,分 析了质量事故的原因及处理措施,给同 行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中国论文网 /2/view-12911739.htm 关键词:灌注桩;施工质量;分 析与处理;堤防扩建工程 0 前言 在江西某市堤防扩建工程的建设 中, 第四标段的基础工程有 153 根机械 灌注桩,其中:B 型堤有 118 根(孔 径 1.2 m,桩长 20 m) ;C 型堤有 35 根 (孔径 1.5 m,桩长 16 m) 。在施工完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成桩基后,对桩基进行检测,根据建 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 94) 和设计 要求,确定 B 型堤竖向承载力和水平 承载力各检测 4 根,C 型堤竖向承载 力和水平承载力各检测 1 根。 桩基检测委托具有桩基检测资质 的省级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进行。 根据工程施工进度需要, 先对已施工完 成的部份桩基进行检测,第一批检测 3 根桩的水平承载力(即 C 型堤 12 号桩, B 型堤 87 号桩、119 号桩) 和 2 根 桩的竖向承载力(即 B 型堤 83 号桩和 112 号桩)。检测结果显示,B 型堤 87 号桩单桩水平承载力为 169 kN,低于设 计单桩水平承载力 1 130 kN,评定为不 合格;B 型堤 83 号桩和 112 号桩单桩 竖向承载力分别为 1 920 kN 和 1 440 kN,低于设计单桩竖向承载力 2 900 kN,这 2 根桩均评定为不合格。第一 批检测 5 根桩只有 2 根桩合格。 1 质量情况调查 在得知检测结果没有达到设计要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求后,业主召开了由监理公司、质量监 督项目站、设计及施工单位代表参加的 讨论会,对检测出不合格桩进行了认真 地分析和技术探讨,认为导致不合格的 原因可能是:桩身施工质量问题, 测试仪器有误差,地质条件与钻探有 差别,设计荷载取值偏大,等等。为 了进一步核实现场情况,会议决定让与 会人员到工地实地考察,现场开挖桩头 查找原因。开挖 87 号桩周围 23 m 浅 层土后,发现护壁与灌注桩之间有 1.53 cm 的泥浆夹层,再检查发现有露 钢筋现象,初步确定是施工质量问题。 因此决定扩大检查范围,对 B 型堤(桩 号:6+381.526+422.02) 堤段已施工的 89 根桩中先抽检 18 根进行开挖检查, 开挖出来后再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查看。 开挖结果:18 根桩的混凝土护壁都开 挖至 45 m 深的护壁底部,把护壁凿除 后,发现桩身与护壁间均和 87 号桩的情 况一样,有泥浆夹层和露筋现象,由此 确定了 B 型堤已施工的 89 根桩出现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质量事故。 2 质量事故原因分析 经检查发现,B 型堤 87 号桩单 桩水平承载力及 83、112 号桩的单桩竖 向承载力检测不合格,桩身与护壁有泥 浆夹层,有露箍筋和主筋现象,都是由 于施工质量所致。原因分析如下: a) 混凝土浇注问题。从施工的质 量看,钻孔较深且是采用泥浆护壁,在 施工过程有些桩孔清洗不彻底,浆液浓 度偏大,再加上混凝土是从下往上浇注, 孔底泥浆逐渐上升(或排) ,同时混凝 土浇注的时间较长,泥浆中的泥颗粒由 于自重作用下沉,在每 m 护壁接头处 由于接头凸出,这就给粘土(颗粒) 浆沉积提供了有利空间;而且浇注混凝 土的导管可能埋得较深(相对孔内混凝 土料面) ,上面通过导管倒入的拌合混 凝土往上冲力较小,波动护壁粘土浆较 少,导致粘土浆在桩与护壁间形成似三 角形的粘土浆断面。从开挖情况看,桩 与护壁间存在粘土浆就证明了这一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由于粘土浆积厚占了混凝土的空间而形 成局部钢筋笼缺少保护层。具体状况见 图 1。 3 质量事故处理措施 对于本次质量事故,业主单位召 集了设计、监理、施工及质监单位举行 专题研究会,研究决定了以下处理方案: a) 将 B 型堤段采用混凝土护壁 的 89 根桩全部开挖检查,对桩身与护 壁之间有泥浆的全部开挖至护壁底后再 深挖大于 0.5 m,检查桩身与下部周边 土壤接触情况,彻底清除桩身周边的粘 土,桩边挖宽约 60 cm,然后清洗干净 桩身并凿毛,用 C20 混凝土回填开挖 的坑至承台底高程。开挖桩周边时,必 须保证施工人员安全。 b) 对 B 型堤 89 根桩处理后按 有关规定进行水平承载力和竖向承载力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抽样检测,检测结果如果还未能达到设 计要求,再进一步研究处理办法。 c) 对未完成的孔桩,不得再采取 人工开挖 45 m 深来进行造孔,避免 再出现泥浆夹层。另外,必须加强冲洗 (清孔) 稀释浆液浓度,严格检测泥浆的 比重,增加技术人员旁站指导,注意提 升导管和上下插拉振动次数,提高混凝 土浇筑速度,加强质量意识,确保工程 质量。 d) 监理部应以此为戒,进一步 加强质量控制力度。尤其是现场监理工 程师要认真检查反思,吸取教训,认真 履行现场监理工程师职责,切实做好本 职工作,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e) 此次质量事故处理费用按有关 规定由施工方承担。 4 质量事故的处理 由于本次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施工单位未按规程规范施工,未能认真 清孔和放水冲淡原孔内泥浆浓度,对桩 顶以下 45 m 采用 C10 混凝土护壁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桩身混凝土没有采用振捣器充分振实, 使混凝土没有完全充实孔壁,造成桩护 壁与桩身间有明显夹泥浆现象,甚至有 些桩身有露筋现象,以致桩承载力不够。 主要责任是由于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不严, 责任心不强,没有机械钻孔桩结合人工 挖孔桩护壁的施工经验,也没有做好技 术交底。因此,由施工单位承担全部返 工处理费。 4.1 处理过程及相关费用 a) 对已施工的 B 型堤 89 根桩 采取开挖其桩周边土,再采用外包混凝 土进行处理。其中开挖土方 436.71 m3、回填 C20 混凝土 486.71 m3。其处 理直接费用为 93 920.43 元。 b) 调整局部结构。经设计人员 复核验算需作局部结构调整:将外江 侧桩承台宽 1.3 m 增加至 1.8 m, 增加基 础承台 C20 混凝土 131.63 m3。在 78 m 高程以下防渗面板厚度由原设计的 1.0 m 厚往堤内背水侧增加至 1.6 m 厚, 以调整上部结构的重心,降低挡水工况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下堤内排桩的竖向压力,增加防渗面板 C25 混凝土 283.5 m3。在已浇筑的交 通闸段底板堤后背水侧承台边增设 3 根 桩,增加 C20 混凝土 105.98 m3、钢筋 10.92 t。3 项设计调整需增加费用为 187 735.51 元。 以上处理直接费用合计 281 655.94 元(已经监理核实)。处理时间为: 10 月 25 日得到检测结果,11 月 5 日 研究确定了处理方案,11 月 6- 25 日 为返工处理时间,共用 20 d。 4.2 处理后质量检测结果 B 型堤 89 根桩基处理完毕后, 经省级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重新对 87 号桩水平承载力进行检测,检测结 果符合设计要求;重新对 83 号、原检 测的 112 号改为 130 号桩竖向承载力 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原 抽检不合格的桩, 经过加固处理后,全 部达到了设计要求。另外对第一批未检 测的 B 型堤 52 号、147 号桩进行水平 承载力检测,C 型堤 7 号桩、B 型堤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53 号桩和 149 号桩进行竖向承载力检 测, 检测结果全部合格。至此,已按规范 和设计对抽检桩数量的要求全部抽检完 毕。 4.3 确定其质量事故等级 根据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 行规定 ,对照比较水利工程质量事故 分类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