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玉米大小斑病技术措施探讨_第1页
防治玉米大小斑病技术措施探讨_第2页
防治玉米大小斑病技术措施探讨_第3页
防治玉米大小斑病技术措施探讨_第4页
防治玉米大小斑病技术措施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防治玉米大小斑病技术措施探讨 摘 要:玉米在生产过程中常受 到各种病虫的危害,严重时导致减产。 危害玉米的病害种类很多,主要病害有 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青枯病、 穗粒腐病和病毒病,在局部地区危害严 重的有纹枯病、褐斑病、锈病、圆斑病、 灰斑病等。玉米大、小斑病是较为普遍 且危害严重的玉米病害,有时单独发生, 有时混合发生,一般发病地块可减产 20%- 30%,严重时达到 50%以上。鉴于此, 文章综合近年来玉米大小斑病发生的情 况,对其防治对策进行了摸索。 中国论文网 /4/view-12806137.htm 关键词:玉米;大小斑病;防治 技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玉米大、小斑病发生程度与生育 期间温湿度关系十分密切。玉米大、小 斑病从玉米出苗开始至抽雄后都可发病, 但以抽雄后为严重高发期。病害多在抽 雄期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气温低 (20-25 ) 、雨水多,大气相对湿度 高达 90%以上,灰斑病严重发生,易造 成流行;而温度高、干旱则抑制病害流 行。雨水较多,温度较低年份发病较重, 也就是 7-8 月寡照低温、多湿病害就可 能大发生。 一、影响发病的因素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原菌主 要随玉米病残体越冬,在适宜条件下产 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气流和雨滴飞 溅而传播,玉米发病后,病斑上又产生 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在一个生长季 节中发生多次再侵染。我国的玉米小斑 病菌是 O 型生理小种,要求的发病温度 较高。春玉米一般发病晚,在前期病害 扩展慢,很难在短期内积累大量的菌量, 而到后期,即使病害积累了大量菌量,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扩展加快,玉米已接近成熟,一般不致 引起严重损失。适宜田间发病的日平均 温度为 25.7-28.3。适宜温度加上较多 的降雨或长时间结雾,田间相对湿度高, 则小斑病易大流行。玉米大斑病的流行 除与玉米品种感病程度有关外,还与当 时的环境条件关系密切。温度 20-25、 相对湿度 90%以上利于病害发展。气温 高于 25或低于 15,相对湿度小于 60%,持续几天,病害的发展就受到抑 制。在春玉米区,从拔节到出穗期间, 气温适宜,又遇连续阴雨天,病害发展 迅速,易大流行。玉米孕穗、出穗期间 氮肥不足发病较重。低洼地、密度过大、 连作地易发病。病菌孢子的萌发、侵入 及孢子的形成和传播,都需要一定的气 候条件,其中温湿度是最主要的。大斑 病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的适温 是 20-25,小斑病菌稍高于大斑,适 温是 20-32。因此小斑病在夏玉米种 植区较严重,而大斑病则在春玉米区较 严重。降雨量大、湿度高,易造成病害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的流行。 二、 玉米大、小斑病症状 玉米大斑病和玉米小斑病在整个 生育期内都可能发生,但以抽雄后发病 较重,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危害苞叶 和叶鞘。玉米大斑病和玉米小斑病主要 为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小 斑病除为害上述部位外,还可为害果穗。 这两种病害统称为玉米叶斑病。玉米大 斑病的典型症状是由小的病斑迅速扩展 成长菱形大斑,严重的长达 10-30 厘米, 有些长斑甚至超过 30 厘米,有时几个 病斑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形大斑。病 斑最初呈水浸状,很快变为青灰色,最 后变为褐色枯死斑。空气潮湿时,病斑 上可长出黑色霉状物。玉米小斑病的症 状特点是病斑小,一般长不超过 1 厘米, 宽只限在两个叶脉之间,近椭圆形,病 斑边缘色泽较深,为赤褐色。此外,病 斑的数量一般比较多。玉米大、小斑病 的病菌都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株残体上 越冬,或以菌丝体潜伏于病残组织中越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冬,第二年孢子萌发,进行初次侵染, 感病后的植株a 生大量分生孢子,引 起再次侵染。 三、 防治要点 病害的流行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 第一,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第二,存 在大量病菌;第三,具有适宜发病的环 境条件。因此,病害的防治应从这三方 面着手。 1.选择抗性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这是防治大、小 斑病的根本途径。不同的品种对病害的 抗性具有明显的差异,目前生产上常用 的抗病品种有保玉七号、屯玉 7 号、云 瑞 7 号、海禾 14 号、晴三、会单四号、 兴黄单 892、登海 3 号、滇丰 4 号、云 瑞 1 号、云瑞 2 号、云瑞 8 号、路单 10 号、曲辰三号、海禾 2 号等。 2.轮作 实施轮作倒茬深翻可减少菌量, 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 初侵染源。发病初期,底部 4 个叶发病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以前打掉下部病叶,可减轻发病程度。 适期早播,有避病作用。加强肥水管理, 可提高抗病力。植株生育不良易受侵染, 即使抗性品种在缺水时也不能表现出其 抗病潜力。 3.药剂防治 (1)五叶期防治玉米大、小斑 病。玉米大、小斑病一般在玉米抽雄和 吐丝期发病较重。在这个时期给玉米喷 施农药很困难:一是玉米植株高,喷施 药液困难;二是玉米叶片面积大,药液 用量多;三是玉米叶片划脸,划手,喷 药行走不方便;四是下雨天多,药液流 失量大,防治效果差。如果在玉米出苗 后,五叶期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就能 解决以上四方面的困难,防治效果也很 好。首先确定防治对象,一是易感玉米 大、小斑病的品种如“ 会单 4 号” ;二是 历年发生玉米大、小斑病的连作田块。 其次是施药:当玉米出苗后,长到五叶 期时,每亩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50%甲基托布津一公两,兑水 75 公斤,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喷施玉米叶片,每 7-10 天喷药一次, 连续喷药 2-3 次,防治效果较好。 (2)八叶期防治玉米大、小斑 病。发病初期(8 叶期)用 20%三唑酮 1500 倍液+70% 代森锰锌 600 倍液+600 倍天达 2116 壮苗灵喷雾,或用 50%敌 菌灵 0.5 千克(或 50%的甲基托布津、 或 50%的退菌特 2000-3000 倍液)+天 达 2116 粮食专用型 600 倍液+天达裕丰 1500-2000 倍液喷施,每隔 10-15 天喷 一次,连续喷施 2-3 次。或用 50%天达 腐霉利 50-100 克于心叶末期至吐丝期 喷雾 1-2 次。上述药剂掺混天达有机硅 6000 倍液,省工省时又省力,下雨后无 须再重喷,效果更佳。 四、结语 针对玉米的大小斑病,目前我国 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