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综合 配套改革调研情况汇报_第1页
现代农业综合 配套改革调研情况汇报_第2页
现代农业综合 配套改革调研情况汇报_第3页
现代农业综合 配套改革调研情况汇报_第4页
现代农业综合 配套改革调研情况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调研情况汇 报 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调研情况汇 报 一、两大平原区基本情况 我省*、*平原区域面积 28.93 平 方公里,城内包括 11 个市的 51 个县和 农垦 9 个管理局的 114 个农场,593 个 小城镇、6272 个中心村和 28829 个自然 屯,人口 2367 万。行政村数量多、密 度高、主导产业主要为农产品种植业、 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区域为农垦系统 以现代化农业为生产为主,已初步形成 的农场为中心的小城镇规模,经济基础 较好,城镇发展空间较大,其它城镇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乏相应的产业支撑,经济发展模式单一、 基础设施配套能力较弱,乡镇以集贸经 营为主,城镇吸纳、转移农民能力十分 有限、区域城镇化率较低。 二、两大平原区域一体化工作推进情 况 2010 年,省委、省政府制定了黑龙 江省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 局推进方案 ,方案明确了我省发展城 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 则、主要目标和总体思路。推进工作分 为启动阶段、加速推进阶段和巩固提高 阶段。目前,在推动城镇化建设和发展 方式创新方面着重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科学编制城乡规划,为城镇化建设指 明方向,在全国率先完成 377 个市县的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全省 66 个县完成 了县城镇村居民空间布局规划编制 工作、组织开展了沿乌苏里江四县镇 村居民点布局规划和县城村镇体系 规划编制工作,全省已编制完成县 市城村镇体系规划25 个、 小城镇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体规划783 个、行政村建设规划 4349 个,规划编制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深入实施城镇化试点工程,努力加快 城乡一体化步伐,重点推进两大平原区 域内百镇试、旅游镇的“ 三供两治 ”及绿 化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城镇 的承载力。目前,百镇试点镇开工项目 个,完成投资 亿元,旅游名镇开工 项目 个,完成投资 亿元,已有 个县 完成三供两治项目。 以失去三棚一草改造为重点,进一步 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和人民环境。 大力开展城镇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改变城镇面貌,制定出台了全省撤屯 并村规划纲要总结推广了城乡一体化 型、宅基地置换型、新型压区型、村企 共建型和屯镇新建型五种模式,全省撤 并自然屯 770 个,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与 城镇化的良性互动。 积极推动场镇共建试点工作,按照规 划一体、管理一体、社会事业一体、组 织推进一体、政策趋向一体的原则,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定省级政策的支持政策,全局推进鹤山 农场与双山镇、双农场与 德镇两个场 镇一体化试点建设。目前,双-鹤、双- 一体化建设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双- 鹤一体化建设总投资 1.62 亿元,完成了 公路、供热和居民安置小区项目,双- 一体化建设总投资 4.4 亿元,完成了居 民安置小区、公路、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在管理体制上实现了干部交叉任职。 三、两大平原区域一体化发展目标 按照统筹规划,强化衔接,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先易后难、分步实施,试点 先行,典型引路。基本原则,到 2015 年两大平原区现代城镇体系趋于完善, 城镇基础设施日益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初步建立,城镇产业支撑作用显现,县 城集原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增强。到 2020 年,两大平原区形成具有鲜明区域 特色的公园区型、商贸型、旅游型小城 镇、农业现代化产业优势明显、生态环 境优良、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县城、农 垦、森工城镇和特色小城镇协调发展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新型城镇化格局,实现区域城镇化。 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到 2015 年, 撤并 3700 个自然屯,重点打造建*、 红兴隆、北安等区位优势明显的中心城 镇,城镇化率达到 62%,到 2020 年全 省累计撤并 5700 自然屯,全省要打造 30 个 5 万元人口的小城镇,70 个 3 万 人口的小城镇和 200 个 1 万人口的小城 镇、城镇化率达到 65。 城镇基础设施日益健全,到 2015 年 区域为县城、中心镇及中心村供水普及 率 90,县城供热普及率 70,中心 镇供热普及率 50以上,县城供气普及 率 60,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 60, 中心镇污水处理率 30,中心村污水处 理率 20,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60,中心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30, 中心村垃圾无化化 20,县城中心镇及 中心村绿化覆盖率达到 20以上。 到 2020 年,区域为县城、中心镇及 中心村供水普及率 95%,县城供热普及 率 80,中心镇供热普及率 60,县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城供气普及率 70,县城污水处理率 70,中心镇污水处理率 40,中心村 污水处理率 30,县城污水处理率 。 县城中心镇及中心村覆盖率达到 30以 上。 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到 2015 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000 元,中 心村收入 7000 元,城乡居民居住面积 28 平面,到 2020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 2400 元,中心村收入 11000 元,城乡居民居住面积 30 平米。 四、两大平原区域一体化推进措施及 政策建议 两大平原区域涵盖了我省发达地区、 较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以及油田、 矿区、农垦、森工四大系统,结构层次,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在推进区域一 体化建设中,应科学规划城镇功能布局, 合理确定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逐步形成 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互初、布局 合理和理有序的现代区域城镇体系。 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城镇建设体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以哈尔滨市区、齐齐哈尔市区、大庆 市区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应重点发展现代 都市农业、利用资金优势加大对周边农 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利用信息技术 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革城乡发展。 构筑以工业为主导的新型经济结构,以 工业化全面振兴农村经济。以鸡西市、 绥化市、黑河市等为代表的较发达地区, 应重点壮大县城经济、增强县城经济综 合竞争力,充分发挥县城区位特点,多 形式发展县城经济,其它不发达地区应 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投入和机制,加强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 民生产生活条件。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化承载 能力 坚持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协调发展 的原则,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 度,重点推进城镇道路、三供两治等项 目建设,省级建设财政设立了专项资金 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城镇土地出让 金返还机制,整合国民对保障房、棚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工程、泥草房改造、三供两治等专项资 金国,采取招商、贷款贴息、特许经营、 合资工作,向城镇化建设倾斜,加大市 场化工作力度。 深入推进合作共建,探索机制体制创 新 在总结农垦、森工行业一体化试点经 验基础上,增加以大庆为中心的油区城 镇共建和以四个煤城为中心的矿区与城 镇共建的试点,发挥农垦、森工、油区、 矿区小城镇区位、采取优势、推动人口 采集、产业集聚和生产要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