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检查化验单解读_第1页
常规检查化验单解读_第2页
常规检查化验单解读_第3页
常规检查化验单解读_第4页
常规检查化验单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规检查化验单解读 化验单的理论知识 一、 化验(单)的概念 二、 化验(单)的目的和意义 三、 化验单的种类 四、 化验单的格式 五、 常见几种化验单的应用意义 六、 学会辩证的看化验单 七、 医学检验标本采集常见问题 化验(单)的概念 1.何为化验:其为 医学检验 的俗称。 2.何为化验单:是一种书面报告形式( 报告化验得出结果) 检验报告单检验报告单 医学检验 指对采自患者的体液或组织标本,用实验技术进行 分析,检查,验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检验标本 检验方法 检验指标 检验分支 包含内容 临床检验、生化检验、微生物免疫检验、血液 学检验、特殊检验 蛋白类、酶类、细胞类、激素类 简便的观察、化学实验和复杂的仪器 血液、尿液、便、体液等等 化验(单)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为准确诊断提供依据; 为分析病情、观察疗效、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为预防疾病提供资料 为开展医学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意义: 筛检疾病; 鉴别诊断; 药物监测; 提供临床咨询 化验单的种类 形式上 两大类 内容上 数十种 化验单的种类 两大类的样式 (一) 印有检验项目名称的化验单 (二) 无印检验项目的化验单 空白化验单 (常用) 专用报告单 化验单的种类 数十种检验内容 常规化验单、生化化验单、免疫化验单、血液化验单 功能化验单、肿瘤标志物化验单、血液流变学化验单、体检 化验单、等等 化验单的格式 1、 大体格式 2、化验结果报告的格式 重点 医学参考值的引用 检验结果的表示方法 常用单位有哪些 语言或符号的提示 大体格式 一般资料栏 姓名、性别、年龄、病例号,科别、诊断 检验申请栏 标本来源、类别、检验项目、送检医生、日期 检验报告栏 化验结果报告、报告日期、检验者、核对者 化验结果报告格式 项目名称、检验结果、单位、参考范围、提示 化验结果报告的格式 医学参考值的引用 定义 绝大多数正常人的人体形态、功能和代谢产物等各 种生理及生化指标常数。 引用缘由 替代以往的 “ 正常值 ” 1、绝对的 “ 健康 ” 或绝对 “ 正常 ” 的人群不存在 2、选定人群中,检验结果被纳入参考范围的也只占被检人 群的 95%,还有 5%未被统计进来, “ 参考 ” 更贴切,符合实 际。 化验结果报告的格式 检验结果的表示方法 定性 + 、 - 半定量 -、 、 +、 +、 +、 + 定量 具体数值和单位 化验结果报告的格式 常用单位 体积单位 L 、 ml、 l 、 nl、 fl 质量单位 g 、 mg、 g 、 ng; mol、 mmol、 nmol 活性单位 U 、 IU 百分率、百分比 注意:现在采用 SI制统一单位 SI制单位 1、国际单位制(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 ) 2、便于化验单的标准化和通用性,具有科学性。 3、化验单中 SI制规定的表示方法:以物质浓度为 基础,取代传统的质量浓度或称重浓度;以分数制 取代百分数;以升作为体积的基准分母。 化验结果报告的格式 语言或符号的提示 引起重视 增高、降低 High、 Low + - 常见几种化验(单)的应用及意义 1、常规化验(单) 血、尿、便及其他体液 2、生化化验(单) 检测物、功能、意义 3、微生物免疫化验(单) 检测物、功能、意义 医 院 检 验 科 生化室 微生物室 免疫室 分子生物室 临检室 血液室 三大常规化验(单)的应用和意义 血、尿、便常规以及其他体液的化验(单) 1、血常规 人体的命脉、健康的纽带;实用率最高的化验单。 意义 实时监控机体全身器官的健康状态 血液的检查是目前化验项目的主要检测物(应用广泛) 2、尿常规 针对性强;辅助诊断其他系统疾病。 意义 泌尿系统疾病诊断疗效观察;其他系统疾病诊断;安全用药监护;职 业病的辅助诊断;健康状态评估 3、便常规 特异性强,是微生物检验不可缺少的内容。 意义 判断肝胆系统功能;了解消化道病理情况;微生物、寄生虫的检出 4、其他体液 对某些疾病的筛选和诊断有特殊意义。 体液包括:脑脊液、浆膜腔积液、胃液、十二指肠引流液、精液、前列腺液 、唾液、痰液、阴道分泌物、羊水、汗液、泪液等等。 生化化验(单)的应用和意义 1、主要是对血液进行检测。还可以对尿液及其他体液进行检 测。 2、检测物质 蛋白类、酶类、激素类、微量元素类、 3、化验单按功能 肝功能、肾功能、心功能、大生化、血气 分析 4、应用于 病情诊断、病情检测、药物疗效、预后判断、疾病预防 微生物免疫化验(单)应用和意义 1、微生物化验 人体内所有检测物中细菌、病毒、寄生虫的检出。 判断病人感染程度、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防止院内的继发感染 2、免疫化验 特异性、敏感性强; 用于测定各种蛋白、酶、激素、药物、毒品、肿瘤标志物等; 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 渗透到血液学、化学、生物学各个领域 学会辩证的看化验单 1、不可孤立看结果,全面分析下结论。 2、参考范围做对比,分析结果高与低。 3、昂贵检查都做遍,基础检查把病显。 4、化验目的有不同,诊断注意三方面。 医学检验标本采集常见问题 病人准备情况 标本采集 标本的保存和运送 病人准备情况 1、病人 状态 需安静状态采集标本 (注意生理性因素影响 ) 不同状态引起不同指标异常 紧张、劳累、活动 2、饮食 多数要求在采血前禁食 12h (注意空腹过度的影响) 不同的饮食之后引起不同指标异常 高脂、高蛋白等 3、药物 药物对检验的影响非常复杂 4、体位 5、时间 体位影响血液循环 生物钟规律 标本采集 1、血液标本 2、尿液标本 3、粪便标本 4、其他体液 标本标本 不同采血部位采集方法不同 末梢血、静脉血 不同时间点采集指标检测内容不同 晨尿、随机尿等 血液标本 保存 需不需要抗凝剂 不同的项目抗凝剂不同或者相同抗凝剂比例不同 运送 根据检测指标的要求:立即送检、采后 0.5H内 送检、采后 1-2H内送检 尿液标本 保存 温度控制、防腐剂 运送 及时送检,时间据检测指标而定 标本保存和运送 综合练习 检验报告单病例分析 患者,女性, 30岁,一月前皮肤出现红斑,在面颊对称呈现 ,鼻翼两侧也有,起初未在意,就诊前一周开始发烧,低烧 后高烧,感染科就诊。 进行了若干项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 免疫全项、血沉 结果如下: ESR(血沉) 93mm/60min 经一段药物治疗后,病情得以控制,又做了如下实验室检查 ESR(血沉) 53mm/60min 血常规异常结果 v WBC 49.4109/L v LY 10 v 中性粒细胞( 75 10 2) 75 v 杆状核晚幼粒( 10 2) 5 核左移 v 中毒性颗粒 类 白 慢粒 明确的病因 有原 发 疾病 无 临 床表 现 原 发 病症状明 显 消瘦、乏力、低 热 、盗汗 、脾明 显肿 大 白 细 胞数及分 类计 数 中度增高,多 100109/L, 可 见 各 发 育 阶 段粒系 细 胞与 骨髓象相似 嗜碱及嗜酸性粒 细 胞 不增多 常增多 粒 细 胞中毒性改 变 常明 显 不明 显 红细 胞及血小板 无明 显变 化 早期 轻 到中度 贫 血,血小 板数可增高,晚期均减少 骨髓象 一般无明 显 改 变 极度增生,粒系 细 胞常占 90 以上,以晚幼及中幼粒 为 主, 早幼粒原粒不超 过 10 中性粒 细 胞碱性磷酸 酶 积 分 显 著增高 积 分 显 著减低,甚至 为 0 Ph染色体 无 可 见 于 90以上病例 类白与慢粒的鉴别诊断 人血生化参考值(部分) v 血清总蛋白 60 80g/L( 6 8g/dl) 白蛋白 40 55g/L( 4 5.5g/dl) 球蛋白 20 30g/L( 2 3g/dl) 白蛋白 /球蛋白比值 ( 1.5 2.5): 1 v 血清总胆红素 3.4 17.1umol/L( 0.2 1.0 /dl) 直接胆红素 0 6.8umol/L( 0 0.4 /dl) 间接胆红素 1.7 10.2umol/L( 0.1 0.6 /dl) HBV标志物检测与分析 P469 v 序号 HBsAg 抗 -HBs HBeAg 抗 -HBe 抗 -HBc v 1 + - + - + v 2 + - - - + v 3 + - - + + v 4 - + - - + v 5 - - - + + v 6 - - - - + v 7 - + - - - v 8 - + - + + v 9 + - - - - v 10 + - - + - v 11 + - + - - v 12 + - + + + v 1、俗称乙肝大三阳,急性或慢性乙肝,高传染性。 v 2、急性或慢性乙肝,或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v 3、乙肝已趋向恢复,属于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弱,长时 间持续此种态可 转变为肝癌。 v 4、既往感染过乙肝,现在仍有免疫力,属于不典型恢复 期,也可能为急性乙肝感染期。 v 5、既往有乙肝感染,属于急性感染恢复期,也少数人仍 有传染性。 v 6、过去有乙肝感染或现在正处于急性感染。 v 7、以前打过乙肝疫苗或以前感染过乙肝。 v 8、急性乙肝恢复期,以前感染过乙肝。 v 9、急性感染早期或者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传染性弱。 v 10、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易转阴或者是急性感染趋向 恢复。 v 11、早期乙肝感染或者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v 12、急性乙肝感染趋向恢复或者为慢性携带者。 例 6 可能的诊断 v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原发性肝癌? v B超、 CT、 GI、 内镜、肝穿刺 v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腹水,为 漏出液 v 门静脉压增高 v 低白蛋白血症 v 醛固酮灭活减少,水钠潴留 v 肝淋巴液生成增多 v 黄疸类型为 肝细胞性黄疸 例 6 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 鉴别 要点 漏出液 渗出液 原因 非炎症所致 炎症、 肿 瘤、化学或物理性刺激 外 观 淡黄, 浆 液性 不定,可 为 血性、 脓 性、乳靡性等 透明度 透明或微混 多混 浊 比重 低于 1.018 高于 1.018 凝固 不自凝 能自凝 粘蛋白定性 阴性 阳性 蛋白定量 30g/L 葡萄糖定量 与血糖相近 常低于血糖水平 细 胞 计 数 常 500106/L 细 胞分 类 以淋巴 细 胞、 间 皮 细 胞 为 主 根据不同病因分 别 以中性粒或淋巴 为 主 细 菌学 检测 阴性 可找到病原菌 积 液 /血清 总 蛋 白 0.5 积 液 /血清 LDH比 值 0.6 LDH 200IU 例 6 黄疸的鉴别 项 目 溶血性 肝 细 胞性 胆汁淤 积 性 TB 增加 增加 增加 CB 正常 增加 明 显 增加 CB/TB 30%40% 60% 尿胆 红 素 - + + 尿胆原 增加 轻 度增加 减少或消失 ALT、 AST 正常 明 显 增高 可增高 ALP 正常 增高 明 显 增高 GGT 正常 增高 明 显 增高 PT 正常 延 长 延 长 对 Vit K反 应 无 差 好 胆固醇 正常 轻 度增加或降低 明 显 增高 血 浆 蛋白 正常 清蛋白降低 球蛋白升高 正常 例 9 蛋白尿 v 尿蛋白:定性( -) 定量 0 80mg/24h 尿蛋白定性试验( +)或定量试验超过 120mg/24h尿时,称蛋白尿。 v 尿 2-MG 100ug/L v 尿溶菌酶 02mg/L 例 9 蛋白尿选择性 v 选择性蛋白尿 v 选择性蛋白尿:以清蛋白为主,并有少量的小分子 量蛋白( 2-MG),尿中无大分子量的蛋白( IgG 、 IgA、 IgM、 C3、 C4),半定量多在 + 。常见于肾病综合征。 v 非选择性蛋白尿:尿中有大分子量的蛋白质(如免 疫球蛋白、补体),中分子量的清蛋白及小分子量 的 2-MG,半定量在 +。常见于肾小球疾病 。 例 9 蛋白尿性质 v 肾小球性蛋白尿。 v 肾小球性蛋白尿:尿蛋白以清蛋白为主(占 70%80%),蛋白定量常 2g/24h尿,其种类及 含量依病变程度而定。 v 肾小管性蛋白尿:多为轻度蛋白尿,以 1-MG 、 2 -MG 等小分子量蛋白为主(占 50%左右),清蛋白 组分常 25%。 v 透明管型参考值为 0 1 LP。透明管型偶尔可见于 成人浓缩尿、激烈运动后等。病理情况:透明管型可见于 发热、麻醉、心力衰竭、肾受刺激后; v 如大量持续出现透明管型,同时可见异常粗大的透明 管型和红细胞,表示肾小管上皮细胞有剥落现象,肾脏病 变严重;可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进行性肾功能 衰竭、急性肾盂肾炎、肾瘀血、恶性高血压、肾动脉硬化 、肾病综合征等 。 糖尿病诊断标准 (血糖浓度: mmol/L) 空腹 餐后 2h v 糖尿病( DM) 7.0 11.1 v 糖耐量异常( IGT) 7.0 7.811.1 v 空腹血糖 过 高( IFG) 6.17.0 7.8 v 糖化血 红 蛋白( HbA1c) 46% 注:上述均为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v 1型糖尿病,以往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 病人总数的 10%,常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但也可发生于 任何年龄,甚至 8090岁时也可患病。病因是由于胰岛 B 细胞受到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破坏,自身不能合成和分 泌胰岛素。起病时血清中可存在多种自身抗体。 1型糖尿 病发病时糖尿病症状较明显, 容易发生酮症,即有酮症倾 向, 需依靠外源胰岛素存活。 v 2型糖尿病,以往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约占糖尿 病病人总数的 90%,发病年龄多数在 35岁以后。起病缓慢 、隐匿,部分病人是在健康检查或检查其他疾病时发现的 。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或多,或少,或正常,而分泌高峰 后移。胰岛素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或受体后缺陷在发病 中占重要地位。 2型糖尿病病人中约 60%是体重超重或肥 胖。长期的过量饮食,摄取高热量,体重逐渐增加,以至 肥胖,肥胖后导致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无明显酮症倾 向。多数病人在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治疗后可稳定控制 血糖。 酮症酸中毒 v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严重不足 所致。当患者胰岛素严重缺乏时,糖代谢紊乱急剧加重,这时,机体 不能利用葡萄糖,只好动用脂肪供能,而脂肪燃烧不完全,因而出现 继发性脂肪代谢严重紊乱:当脂肪分解加速,酮体生成增多,超过了 组织所能利用的程度时,酮体在体内积聚使血酮超过 2毫克,即出现 酮血症。多余的酮体经尿排出时,尿酮检查阳性,称为酮尿症。糖尿 病时发生的酮血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