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控风险防范与标准预防 1 内容提要 o 惨痛的教训:感控责任事故剖析 o 斯伯尔丁分类法 o 如何防范感控风险 o 标准预防 2 惨痛的教训:感控责任事件剖析 o大理州医院血液透析感染丙肝事件( 2009年 8月) 59人感染,一起严重的医院感染责任和技术事件 原因:一次性血路管重复使用。不排除 “窗口期 ”患者通过使 用复用机成为传染源 处理:院长党内警告,免职;书记党内警告;其他 9名相关 责任人分别给予撤销职务、行政记大过的处分和停止执业的 处罚。大理州卫生局对此事件负有监管不力的责任,要向云 南省卫生厅、大理州政府写出书面检查 3 惨痛的教训:感控责任事件剖析 o辽宁丹东东港市社保门诊部因治疗静脉曲张感染丙肝 ( 2013年 3月) 99人感染,重大群体性医院感染责任事故 原因:一针多用,只换针头不换针管 处理:卫生局局长、社保局局长、广电局局长、门诊部主任 撤职,直接责任人判刑 4 美国:与内镜相关医院感染暴发 o 加州大学洛杉矶医疗中心( UCLA ), 2014 年 10 月 3 日至 2015 年 1 月 28 日期间, ERCP, 7名感染, 2 名 死亡 o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 CRE ) 感染 5 2015 IAHCSMM(美国消毒供应中心年会) 佛罗里达州劳德代尔堡 o 2015 年 5 月 3 日 o 主会场 o 软式内镜:藏污纳垢之地 o 主会场 o 剖析消化内镜多重耐药菌感染 暴发 6 Alfa博士剖析消化内镜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原因 o 来自加拿大圣博尼费斯研究中心的 Michelle J.Alfa博士剖析消化 内镜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 o 第一个 是 2010 年 法国 的经十二指肠镜检查传播产碳青霉烯酶 KPC-2肺炎克雷伯菌。调查发现 内镜的干燥存在问题 。 o 第二个 是 2013 年 美国暴发的因接受( ERCP)导致的产碳青霉烯 酶肺炎克雷伯菌暴发事件,调查发现 十二指肠镜的抬钳器清洗不 彻底。 o 第三个 是 2014 年美国 CDC 发病率和死亡率报告 中记录的新德 里金属 - 内酰胺酶类大肠杆菌通过内镜传播。新德里金属 - 内 酰胺酶类大肠杆菌是一种侵袭性病原体,传播率和感染率高。因 为这种大肠杆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抗性,感染患者的治疗选择有 限,所以死亡率高。暴发的原因也与 十二指肠镜的抬钳器相关联 。 o 第四个 是美国纽约华盛顿州发生的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相关 AmpC感染。 7 内镜感染原因剖析 o 美国 2014-2015年期间调查发现: 有 超过 50家医院、诊所发现严重违规 行为: 没有 冲洗或刷洗内镜管路 (酶洗、漂洗、高水 平消毒) 没有合理 稀释的酶 清洗剂 重复使用 不清洁 /损坏 的刷子和器具 不合理的 高水平消毒 (没有合适温度、有效浓 度,暴露时间不够) 内镜设计或自动化内镜清洗消毒机的缺陷 没有执行已制定的指南 8 惨痛的教训:感控责任事件剖析 o陕西省镇安县医院血透感染丙肝事件( 2016年 2月) 26人感染,一起严重的医院感染责任事件 原因:医务人员违反操作规程,透析机消毒不严,手卫生依 从性低 处理:院长免职,党内警告;分管副院长行政记过,免职; 另有 13人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9 惨痛的教训:感控责任事件剖析 o浙江省中医院患者感染艾滋病( 2017年 1月) 5人感染,重大医疗事故 原因:一名治疗者在治疗过程中因个人原因在医院外感染艾 滋病毒, 一名技术人员违反 “一人一管一抛弃 ”操作规程, 在 操作中重复使用吸管造成交叉污染,造成部分治疗者感染艾 滋病病毒 处理:院长免职,党内严重警告;书记免职;分管副院长撤 职,党内严重警告;检验科主任撤职;医务部主任免职;院 感科主任免职。 直接责任人涉嫌医疗事故罪,刑事强制措施 10 全行业整顿 o 窗口期 的概念不清晰 o 完全不懂这是一个 院感高风 险 操作 o 医疗安全 意识缺失 o 医院感染 防控制度不健全 o 制度规范落实不力 o 没有严格遵守 技术规范 和 标 准化操作规程 11 斯伯尔丁分类法 o 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 用之间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即 高度危 险 性物品、 中度危险 性物品和 低度危险 性物品。 12 高度危险性物品 o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 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 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 手术器械、穿刺 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 等。 13 中度危险性物品 o 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 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 胃肠道内镜、气管 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 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 等。 14 低度危险性物品 n 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 听诊器、血压 计袖带 等;病床表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墙面、地面;痰 盂(杯)和便器等 。 15 如何识别感控风险 l 高度感染风险操作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液体从中流 过: 有创操作 接触破损 黏膜、破损皮肤 两个个体之间的 生物物质转移 :如器官移植、输血、夫妻间 的脱敏治疗 16 如何识别感控风险 l 中度感染风险操作 与完整黏膜接触:如胃镜检查;活检钳? l 低度感染风险操作 与完整皮肤接触:如测体温,量血压 17 不同感染风险的消毒选择 o 高度危险品:灭菌 手术器械高温高压灭菌(环氧 乙烷、低温等离子) 检查伤口佩戴灭菌手套 中度危险品:灭菌或高水平消 毒 胃镜戊二醛消毒 低度危险品:中低水平消毒 体温表含氯消毒剂消毒(不能 使用酒精消毒) 病房床头柜污染时含氯消毒剂 擦拭消毒 18 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o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和感控制度 o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原则 原则 原则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19 如何防范感控风险 o底线意识红线意识 o杜绝 侥幸 心理、 赌博 心理 20 感染高风险操作必须遵循的规范 o “病人之间不分享药物,不 分享药物容器,不分享针头 ”。 o 病毒的传播只需要痕迹量 21 正确消毒降低院感风险 o 美国 UCLA医学中心 ERCP术后感 染暴发 o 7人感染, 2人死亡 o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 CRE) o 改为环氧乙烷灭菌后暴发终止 偏低的消毒标准增加院感风险 22 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 o慎独 别人管不到你的时候,你自己的选择 o 不要犯不该犯的错误 o 不要放弃该坚守的原则 在灾难性的院感事故面前,什么成本都是浮云 23 2017年医院感染控制专题会 o 依法管理依法执业 o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o 节能降耗必须在规范操作前提 下进行 o 突出重点 全院梳理 24 严禁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 o 严禁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 器具 o 严格无菌操作 o 严查管腔器械的使用情况 o 严禁医生自带物品进入 o 节能降耗,以安全为前提 25 标准预防 o 将 所有病人 均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即认为病人的血 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 传染性 ,必须进行 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 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6 标准预防 o 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经血传播 性疾病的传播。 o 强调 双向防护 。既要预防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 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病人。 27 标准预防措施 28 标准预防的八项具体措施 o 1. 手卫生 o 2. 戴手套 o 3. 正确使用口罩、防护镜和面罩 o 4. 适时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 o 5. 污染的医疗仪器设备或物品的正确处理 : o 6. 职业暴露 的及时正确处理 o 7. 医疗废物 应按照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 o 8. 环境、物体表面、 衣物与餐饮具的 消毒 。 29 控制医院感染 最简单 最有效 最方便 最经济的方法 洗手! 30 手卫生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 o 有研究表明 30 40耐药菌感染是由于手 卫生不当所致。 o 国外有研究表明,通过加强手卫生可降低 30 的医院感染。 31 手卫生现状 o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习惯,并不理想! o医务人员不良的手卫生习惯 32 手卫生现状 某位护士的手印 培养 24小时后 33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洗手吗? 34 这些实例你会觉得很熟悉 实例 1 o 个别外科医生洗手 速度,用一个字形 容就是: “快! ” 实例 2 o 不能做到接诊一位 患者一洗手的原因 是: “忙! ” 35 这些实例你会觉得很熟悉 实例 3 医生查房一个接一 个 检查病人前后 几乎不手消几乎不手消 实例 4 护士输液、肌注一 个接一个 打针前后 几乎不手消几乎不手消 36 实例 5 用戴手套取代洗手 手套是无菌的,所以摘除手套后不用洗手 ? o 虽然手套有提供屏障之效,但并不能保证绝对没 有穿透性。 o 戴手套时间过长,手套内的双手温湿,更有利于 细菌的滋长,且致病菌可能会经由手套缝隙污染 双手。 手套带给护理人员一种安全感的假象 37 实例 6 采血人员 o 采血者戴着手套一个接着一个采血,保护自己但没有保护患者。 手套无污染的情况下不脱手套直接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手套, 可以双向防护,一旦手套有血污染立即更换。 38 实例 7 看看这位医生 o 一位医生的手连续三次微生物检测均为 “菌落无法计数 ” 。 o 究其原因,他自己说: 我每天只洗两次手,中午吃饭前 一次,下午下班前一次。 39 实例 8 戴着手套全院走 o 电梯按钮污染 o 只保护自己不保护别人 o 公共场所 不允许戴手套 不允许戴着手套按电梯按钮 40 有些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 : o1.下班后都会洗手 . o 2.采血时都会戴手套 ,但不会换 o 3.打电话时 ,都会戴手套或用手套套住手机 o 4.喝水、上卫生间前都会洗手 o 5.脱手套后基本不洗手 o 6.总是叫自己的孩子在医院别到处乱摸 ,却从不在乎自己在 医院到处乱摸 保护病人 ,保护自己 ,保护亲人 你做到了吗? 41 42 患者安全 o 清洁的医疗护理更安全 : o WHO创议在全球范围内提高病人的安全性 o 2005 2006年的重点是感染控制 o Hand Hygiene手卫生 o blood safety血液安全 o injection and immunisation safety注射和 o 疫苗接种安全 o clinical procedure safety临床操作安全 o water, basic sanitation and waste o management 水、基础卫生和废物的管理 43 手卫生为什么很重要? l 医院感染:全球面临的难题,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发达国家 7%的病人 发展中国家 10%的病人 美国每年发生 170万例院内感染,每年在成 9万 9千患者死亡 低收入国家数据有限,估计至少是美国的三倍 l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欧洲,仅直接经济损失达 70亿欧元,其中延长住院日增加的医疗成 本是 1600万 在美国,直接经济损失是 65亿美元;中国, 100150亿 /年 l 做好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第一干预措施 44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09年 4月,卫生 部颁布了 我国首个 医务人员手卫生 规范 ,对医务人 员该如何 “认真洗 手 ”作出详细规定 ,希望以此 控制高 发的院内交叉感 染。 45 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 o 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 的菌落总数应 10cfu/cm 2 。 o 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 的菌落总数应 5cfu/cm 2 。 46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o 患者安全: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o 医院全员手卫生依从性 95% o 手术室、新生儿室等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达 100% o 医务人员洗手正确率 95% 47 手卫生依从性数据 l 评审标准 A依从性 95%; 医院感染三年行动计划 2017年 要达到 70% l 还原真实, 2月份手卫生依从性调查数据: 医生 43.86%(无菌操 作前 12%); 护士 36.36%(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20%) l慎独: 独自操作,谁来监管?怎么监管? l 科室层面 感控办层面 48 如何监测手卫生 o 1、 直接观察:目前的黄金标准 o2、产品假设模式:醇类手消毒剂消耗量 o3、 病人观察 o4、员工报告 49 职业防护与职业暴露后正确处理 o 正确穿戴防护用品 o 职业暴露后正确及时处理 50 防护用品 51 口罩不能带错哟! o 纱布口罩不能用于医学防护! o 2003 年 5 月 12 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 了 319 号令,通知 普通脱脂棉纱布口罩 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说明纱 布口罩不能作为医用个人防护用品使用。 o 2003 年有关机构在国家指定的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对 16 层纱布口罩和 24 层纱布口罩进行了过滤效果侧定,结果发现 16 层纱布口罩的过滤 效果仅为 24% , 24 层纱布口罩的过滤效果也只有 36.8% 52 口罩不能带错哟! o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用于 一般防护 o 医用外科口罩用于 飞沫隔离 o N95 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 53 护目镜、防护面罩 o 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 o a) 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 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 o b) 近距离接触 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 o c) 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 气管切开、气管插管 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 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o 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 54 戴手套的要求 o 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 o 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 o 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 污染的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