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的治疗PPT医学课件_第1页
皮肤病的治疗PPT医学课件_第2页
皮肤病的治疗PPT医学课件_第3页
皮肤病的治疗PPT医学课件_第4页
皮肤病的治疗PPT医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务4 皮肤病的治疗 内容提要 皮肤病内服药治疗;皮肤病外用药治疗 ;皮肤病的物理治疗 一、皮肤病内服药治疗 1抗组胺药物 2抗真菌药物 3糖皮质激素 4免疫抑制剂 5维A酸类 6.其他抗炎药 1抗组胺药物 抗组胺药通常是指H1受体拮抗剂。药物通过阻断组 胺与效应细胞的H1受体结合拮抗组胺效应,或通过稳定 肥大细胞的细胞膜,阻滞组胺及其他炎症介质释放,抑 制过敏反应,用以治疗荨麻疹、湿疹、药物性皮炎等过 敏性疾病。传统的抗组胺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 安眠作用,可产生嗜睡、头晕、口干等副作用。 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特非那定、西替利嗪及氯雷 他定等,它们对中枢神经系统无明显抑制作用或作用很 轻微,每日12片,应用方便。H2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 、雷尼替丁也用于与H1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 及其他一些皮肤病。 常用抗组胺药物 (1)氯苯那敏 (2)赛庚啶 (3)异丙嗪 (4)酮替芬 (5)特非那定 (6)西替利嗪 (7)氯雷他定 (8)咪唑斯汀 (9)西米替丁 (10)雷尼替丁 特非那定,忌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唑类抗真菌药合用 。 2抗真菌药物 (1)灰黄霉素 为非多烯类抗真菌药,有较强的抑菌作 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皮肤癣菌引起的浅部真菌感染, 配合外用药治疗。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头晕、光敏 、白细胞减少、肝脏损害。 (2)制霉菌素 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多烯类抗真菌抗 生素,对念珠菌和隐球菌有抑菌作用。体内毒性大,不 易溶于水,皮肤、消化道和阴道黏膜都不能吸收。多制 成霜剂、软膏、栓剂外用,治疗皮肤黏膜的念珠菌感染 。 (3)酮康唑 是咪唑类抗真菌药,商品名为里素劳,为 广谱抗真菌药。对皮肤癣茵、酵母、双相型真菌、放线 菌类等均有效。能治疗多种浅部和深部真菌病。药物有 肝毒性,肝功能异常者禁用。 多种唑类药物如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制成霜剂 ,外用治疗皮肤癣菌病和皮肤念珠菌病有效。 (4)伊曲康唑 是对酮康唑结构进行改造后获得的三唑 类药物,它保留了酮康唑可口服、抗菌谱广等优点,又 具有毒性低,可抗曲霉、孢子丝菌、暗色丝孢霉等优点 。口服吸收好,具有高度亲脂性,与脂肪餐同服效果尤 佳,可用于治疗各种浅部和深部真菌病。 可采用连续疗法和冲击疗法两种治疗方案。连续疗法 :每日200 mg,根据病种、病情严重程度疗程不一。冲 击疗法:每日2次,每次200 mg,连续服用1周,停药3 周,为一个疗程,此疗法多用于甲真菌病的治疗。 治疗中要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注意勿与特非 那丁、阿司咪唑等抗过敏药物同服,有肝病者不用。 (5)氟康唑 该药为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具有水溶性高 ,口服、静脉给药效价相同,能通过血脑屏障,抗菌谱 广,毒性小等优点。用于治疗多种浅部和深部真菌感染 。 (6)特比萘芬 属丙烯胺类抗真菌药,抗菌谱广,具有 抑菌和杀菌双重活性,耐受性好、毒性低。特比萘芬口 服吸收较好,体外对皮肤癣菌、烟曲霉、皮炎芽生菌、 组织胞浆菌抑菌和杀菌浓度接近,对酵母和酵母样菌( 如白念珠菌、新生隐球菌)也有抗菌活性。该药既可口 服也能外用。 3糖皮质激素 (1)作用和适应证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免 疫抑制作用,药物抗毒素、抗休克、抗过敏,广泛用于 治疗皮肤科的变态反应或非变态反应性疾病。皮肤科常 用于治疗重症药疹、重症多形红斑、过敏性休克、急性 荨麻疹、接触性皮炎、血清病、天疱疮、类天疱疮、变 应性血管炎等。 (2)用法 一般单剂量早晨一次口服给药,若剂量大也 可分次给药;急重时给予大剂量静脉点滴;对已用较大 剂量糖皮质激素疾病未能控制者,若条件许可,可用甲 泼尼龙0.51.0 g短时间内静脉滴注冲击治疗;对局部 顽固性皮损可采用糖皮质激素加等量普鲁卡因局部注射 。 (3)副作用 主要是感染、高血压、糖尿病、胃及十二指 肠溃疡甚至穿孔、消化道出血、精神失常、低血钾、白 内障、骨质疏松等。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高血压、糖尿 病、消化道溃疡、活动性肺结核等病例慎重使用。 4免疫抑制剂 是一类通过抑制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而使组织损伤得 以减轻的化学或生物物质。其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抑 制机体异常的免疫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此类药物抑制细胞周期中DNA或RNA的合成,从而抑制淋巴细 胞和炎症细胞的增殖、抑制抗体的产生和迟发性变态反应,并具有 非特异性抗炎症作用。其不良反应有降低机体抵抗力,诱发感染, 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使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用药后常有 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对胎儿有致畸作用,长期使用可诱发肿 瘤。故应用中要每周查血白细胞计数,每2周查肝功能一次。贫血 、造血系统功能障碍及肝肾功能障碍者不宜应用。 常用免疫抑制剂 (1)甲氨蝶呤 (2)环磷酰胺 (3)硫唑嘌呤 (4)环孢素 5维A酸类 药物可调节上皮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具有抗增生、 改善表皮角化过度及抗皮脂分泌作用。 第一代维A酸类药物维胺脂和13顺维A酸(异维A酸)对 囊肿性痤疮、掌跖角化病有良好疗效;第二代维A酸类 药物伊曲替酯(阿维A酯)和伊曲替酸(阿维A),主要用于 治疗严重银屑病和毛发红糠疹。 药物有皮肤黏膜干燥、高血脂、骨骺早期闭合、致 畸等不良反应,长期应用有积蓄作用,育龄妇女服药期 间和停药后3个月至2年应避免怀孕(视不同品种而定)。 6其他抗炎药 (1)雷公藤 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免疫调节等作用。 用于治疗泛发性湿疹、自身敏感性皮炎、无菌性脓疱病 、血管炎、红斑狼疮、皮肌炎、红皮病等。注意药物对 消化道有刺激,可引起血清氨基酸转移酶升高、白细胞 减少等不良反应。 (2)氨苯砜 具有抗菌、抗炎及抑制溶酶体酶的作用。用 于治疗麻风病、疱疹样皮炎、类天疱疮、血管炎、无菌 性脓疱病等。不良反应有粒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药 物性皮炎及由于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引起的紫绀。 (3)氯喹 能降低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抑制补体活 性,降低抗原一抗体反应,有一定的抗炎、免疫抑制作 用。用于治疗红斑狼疮、卟啉症、多形性日光疹等。不 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并可引起视网膜黄 斑区损害及视力下降等。 (4)沙利度胺 又称反应停。具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 。对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均有抑制作用。用于治疗麻风 结节性红斑反应、多形日光疹、白塞病、红斑狼疮等。 不良反应有致畸作用及神经炎。 缩略语 给药途径给药进 度 PO 口服给药 QID 4次/ 日, IC 心内给药TID 3次/ 日 IM 肌肉给药BID 2次/ 日 IV 静脉给药SID 1次/ 日 SQ 皮下给药QOD 每隔1 天1次 IT 鞘内给药Q 每 二、皮肤病外用药治疗 (一)外用药剂型、作用、适应症 (二)外用药治疗原则 (一)外用药剂型、作用、适应症 1.溶液剂 是药物的水溶液,具有吸湿、散热、清洁作用 ,临床常作开放性冷湿敷,用于急性皮炎伴有大量渗液 者,亦作清洁用。常用有3%硼酸溶液、1:5000-1:10000 高锰酸钾溶液。 2.粉剂 是干燥粉末状药物,可吸收水分、保持皮肤干燥 、减轻皮肤摩擦,适用于急性皮炎早期,皮肤红斑、水 肿、无渗出糜烂者。常用为单纯性扑粉。 3.振荡剂 为水和适量粉剂混合而成,用时振荡摇匀,涂 于局部,有散热、消炎、保护作用,适用于急性皮炎无 渗液、结痂、糜烂者,毛发部位不宜使用。常用为炉甘 石洗剂。 4.油剂 以不溶性粉末混于植物油或矿物油中制得,有 消炎、散热、保护、润滑的作用,用于治疗急性、亚急 性皮炎。如氧化锌油。 5.酊剂和醑剂 为药物的乙醇溶液,所用药物无挥发性 者为酊剂,有挥发性者为醑剂。酊剂和醑剂具有消毒、 杀菌、止痒的作用,适用于慢性皮炎瘙痒无渗液者,急 性皮炎、有渗出糜烂者禁用。常用有百部酊、复方樟脑 醑。 6.糊剂 为凡士林或羊毛脂加较大量氧化锌、滑石粉混合 制成,有保护、吸湿作用。糊剂性质缓和,刺激性小, 透入作用小于软膏,毛发部位不宜应用。常用为氧化锌 糊。 7.软膏 为药物加入凡士林或羊毛脂基质中制成,药物穿 透皮肤作用强,有润滑、保护作用,适用于深部炎症、 软化去痂、促进肉芽生长,但阻碍皮肤水分蒸发,不宜 用于急性渗出性炎症。如硼酸软膏、红霉素软膏、鱼石 脂软膏。 8.乳膏 为油和水经乳化而成的膏剂,分为油包水型和 水包油型两种。其作用同软膏,有润肤、保护作用,但 皮肤穿透作用低,适用于亚急性或慢性皮炎。药物不油 腻、不阻碍皮肤水分蒸发。常用有多种糖皮质激素乳膏 及其复方制剂、硅霜等。 9.凝胶剂 药物基质呈凝胶状,涂药后舒适、清洁,但 对皮肤润滑、保护作用较差,可用于治疗亚急性、慢性 皮炎。如甲硝唑凝胶、克林霉素凝胶。 10.硬膏 药物置于粘着性基质而制得。药物透皮吸收好 ,用持久深入,适用于慢性局限性肥厚性皮损,急性、 亚急性皮炎及糜烂渗液者禁用。常用有肤疾宁贴膏、中 药的各类膏药等。 11.二甲基亚砜或氮酮制剂 二甲基亚砜和氮酮均为皮肤 促渗透剂,药物加入其中可增加溶解和透皮吸收,药物 涂后清洁、使用方便,适用于慢性皮炎。常用有地塞米 松透剂。 其他,尚有涂膜剂、气雾剂、药用香波等。 (二)外用药治疗原则 1.根据不同疾病性质、不同病变表现,选用不同性能的 外用药物。如感染性皮肤病选用抗菌药物,变态反应病 选用糖皮质激素,瘙痒性疾病选择止痒剂,角化过度选 用角质剥脱剂。 2.根据不同病期、不同症状表现选择不同药物剂型。急 性炎症无渗液者选用粉剂或振荡剂,糜烂渗液多者用溶 液湿敷;亚急性炎症选用糊剂或乳膏;慢性炎症选用乳 膏、软膏、硬膏和二甲基亚砜或氮酮制剂。 900597 题目 张三作业(皮肤病药物) 作业内容 搜集有关皮肤病治疗中常用的内服药、外用药2例,有图 片和药物说明。 三、皮肤病的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是利用各种物理因素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1.电疗 2.光疗 3.水疗 4.冷冻疗法 5.放射疗法 6.激光治疗 1.电疗 (1)电离子透入疗法 【作用机理】借直流电的电场作用将带有电荷的药物导入 皮肤,使直流电的生物效应和药物协同发挥治疗作用。 【适应证】根据导入的药物不同分别用于治疗局限性硬皮 病、慢性溃疡、慢性前列腺炎等。 (2)高频电外科治疗 【作用机理】应用高频振荡电流产生的电火花或组织内离 子振荡,产生高热,从而起到破坏、去除病变组织的作 用。 【适应证】可用于去除各种良性的皮肤赘生物、扩张的毛 细血管以及直径小于1cm的皮肤恶性肿瘤。 2.光疗 (1)红外线治疗 【作用机理】波长在760400 000 nm的电离辐射线能使局 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和加速组织 再生,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提高抗感染能力, 并可降低末梢神经的兴奋性,有解痉、止痛的作用。 【适应证】治疗毛囊炎、疖和痈、甲沟炎、慢性溃疡等炎 症性疾病及冻疮、多形红斑等。 【注意事项】治疗时应注意距离,避免烫伤。 (2)紫外线治疗 紫外线(UV)的波长为180400nm,可分为:短波紫 外线(UVC),波长180290nm;中波紫外线(UVB),波长 290320nm;长波紫外线(UVA),波长320400nm。窄 波中波紫外线的波长为311313nm。用于治疗的人工紫 外线主要是UVB和UVA。 【作用机理】紫外线作用于机体引起的生物效应有形成 维生素D,促进上皮新生和皮肤黑素形成,增强皮肤的 屏障作用,引起皮肤红斑反应以及影响免疫功能。 (2)紫外线治疗 【适应证】治疗毛囊炎、疖病、慢性溃疡、斑秃等。 【注意事项】治疗剂量从亚红斑量开始,逐步增加,治疗 中注意保护眼睛,严格保持恒定距离。光敏感者禁用。 (3)光化学疗法 【作用机理】光化学疗法(PUVA)是应用光敏剂加长波紫外 线照射引起光化学反应来治疗皮肤病的方法。PUVA治疗 可影响表皮细胞的生长周期,延缓表皮生长、抑制迟发 超敏反应、促使皮肤色素增加。常用的光敏剂为8-甲氧 补骨脂素(8-MOP)。 【适应证】草样肉芽肿、特应性皮炎、掌跖脓疱病、湿疹 、毛发红糠疹、斑秃等。 3水疗 【作用机理】利用水的温度和清洁作用,而起到镇静、安 抚、止痒、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并有去除污物 的作用,加入不同的药物可增加杀菌、去臭、止痒及安 抚功能,使用光敏剂药浴可起到与药物口服相同的疗效 。 【适应证】淀粉浴和麦饭石浴可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症、泛 发性神经性皮炎、痒疹、特应性皮炎等。高锰酸钾浴用 于天疱疮、重症药疹、剥脱性皮炎等有广泛炎性渗出性 皮损疾病的辅助治疗。 8-甲氧补骨脂素(8-MOP)浴与 UVA配合治疗,其适应证与光化学疗法相同。 4冷冻疗法 【作用机理】利用低温作用,使细胞内外水分形成冰晶, 同时使细胞内电解质浓缩、细胞膜类脂蛋白复合物变性 ,从而造成细胞的破裂和死亡,同时冷冻可使血管收缩 ,血栓形成,致使组织缺氧、坏死,使病变组织破坏, 达到治疗目的。常用致冷剂是液氮。 【适应证】脂溢性角化、血管角皮瘤、日光性角化病及其 他各类范围较小的皮肤肿瘤,亦可与其他治疗配合用于 治疗瘢痕疙瘩。 5放射疗法 【作用机理】X线或射线对增殖快、分裂迅速的细胞有明 显的抑制作用。 【适应证】可治疗多种药物或其他疗法治疗困难的良、恶 性病变,如皮肤血管瘤、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顽固 复发的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掌跖脓疱病,以及基底细胞 瘤、鳞状细胞癌、Bowen病、蕈样肉芽肿等。 6激光治疗 激光具有一般光线没有的特点,光谱单一,相干性 强,功率高,选择性好,已广泛应用于激光手术、激光 理疗、激光美容等。 (1)CO2激光 【作用机理】 CO2激光属大功率激光,波长为10 600 nm, 属远红外线。作用于组织后,被组织中的水分吸收,在 局部产生高热,使组织凝固、炭化和汽化,从而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