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铺设试验段CPⅢ控制网测量方案.doc_第1页
某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铺设试验段CPⅢ控制网测量方案.doc_第2页
某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铺设试验段CPⅢ控制网测量方案.doc_第3页
某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铺设试验段CPⅢ控制网测量方案.doc_第4页
某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铺设试验段CPⅢ控制网测量方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铺设试验段 cp控制网测量方案技术设计书*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 oo 八年一月*目*线无砟轨道 cp控制网测量方案技术设计书录1 任务依据. 1 2 任务范围及主要工作内容: . 1 2.1任务范围. 1 2.2工作内容. 1 3 执行的标准及规范 . 1 4 cpiii 控制网测量实施方案 . 1 4.1试验段概况 . 1 4.2实施方案. 1 4.3cp控制网测量 . 1 4.4cp控制网平面测量 . 2 4.5cp控制点高程测量 . 113中国*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线无砟轨道 cp控制网测量方案技术设计书*客运专线(铁二院设计范围)无砟轨道铺设试验段 cp控制网测量方案技术设计书2.2 工作内容(1)试验段 cp测量;(2)试验段 cp平面控制网测量;(3)试验段 cp高程控制测量。3 执行的标准及规范( 1 ) 客 运 专 线 无 砟 轨 道 铁 路 工 程 测 量 暂 行 规 定( 铁 建 设2006189 号);(2)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3) 精密工程测量规范( gb/t 15314-1994)4 cpiii 控制网测量实施方案4.2 实施方案由于试验段大部分处于隧道中,隧道地段没有布设 cp控制网,在隧道贯通后,无砟轨道铺轨前应对其施工精度进行评估。因此,在cp控制网测量前,应先施测 cp控制网,然后在开展 cp控制网测量。4.3 cp控制网测量4.3.1在隧道贯通后进行cpii控制桩测量时, cp控制网测量采用导线测量,导线附合于隧道两端的 cp控制点上,边长以 600800m为宜,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 1:表 1 cp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方位角控制网级别 附合长度边长测距中误差测角中误差相邻点位坐标中误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闭合差对应导线(km)(m)(mm)()差(mm)限差限差()等级cp4 6005 2.5 10 1/40 000 5n四等800 中国*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1 *线无砟轨道 cp控制网测量方案技术设计书4.3.2 cp导线控制点的定位精度要求见表 2 表 2 cp导线控制点的定位精度要求(mm)控制点cp可重复性测量精度15 相对点位精度10 4.3.3 cp采用导线测量时应满足下列要求:(1)导线测量应起闭于隧道洞口两端的 cp控制点上,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 2、2mm+2ppm 的全站仪施测。(2)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应符合表 3 的规定。表 3 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控制网等级cp仪器等级dj1 dj2 测回数4 6 半测回归临差682c 较差913同一方向各测回间较差69(3)导线边长测量,读数至毫米。距离和竖直角往返各观测2测回。各项限差应满足表 4 的要求。表 4 距离和竖直角观测限差仪器精度测距中误差同一测回各次读测回间读往返测平距等级(mm)5 数互差(mm)5 数较差(mm)7 较差510 10 15 2md 注:md =(a+bd) ,为仪器标称精度。式中:a仪器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 b比例误差系数(mm/km)d测距边长度(km)电磁波测距仪的测距精度划分标准为:测距长度为 1km 时级:|md|5 mm 级:5 mm |md|10 mm 4.3.4 cp导线应在方位角闭合差及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满足要求后,采用严密平差计算。4.4 cp控制网平面测量cp控制网采用自由设站交会网( 暂规称为后方交会网)的方法测量。其测量布网形式如下:中国*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2 4.4.1 cp控制点的结构部件:*线无砟轨道 cp控制网测量方案技术设计书1、采用工厂精加工部件,用不易生锈及腐蚀的金属材料制作,有带支架的反射镜、轨道标记销钉、标记点锚固螺栓、栓孔保护销钉(塑料)等。见如下示意图:带支架的反射镜中国*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3 轨道标记销钉*线无砟轨道 cp控制网测量方案技术设计书2、为了在隧道中其它高点可以反射信号,可以设置临时控制点,临时控制点采用双面反射镜,始终固定安装在逃生通道的上缘上方3.5米的隧道边墙上。测站应该向防护墙上的标记螺栓进行定向。见下图。4.4.2 制点的布设cpiii控 cpiii控制点距离布置一般为 60 m 左右,且不应大于 80 m (1)一般路基地段宜布置在接触网杆上,见下面示意图注:cpiii 控制点距离设计轨面高差一般为 300mm 左右。中国*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4 *线无砟轨道 cp控制网测量方案技术设计书(2)当路基地段没有施工接助网杆时可以在路基上布置临时控制点桩或布置在已施工的接助网杆的支座上,见下面示意图注:临时控制点桩在施工时应加 4 根直径为 6mm 的钢筋(3)桥梁上一般布置在挡砟墙上,见下面示意图注:1、cpiii 控制点距挡砟墙表面 50mm 左右。(4)隧道里一般布置在电缆槽边墙或者内衬上,见下面示意图中国*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5 *线无砟轨道 cp控制网测量方案技术设计书注:1、标记点 b 距电缆槽边墙表面 100mm 左右; 2、辅助标记点 a 设置在内衬上,标记点距电缆槽边墙表面 3500mm 左右。(5)cpiii 控制点的安装:当接触网杆或临时标记桩为钢筋混凝土杆时,将锚固螺栓固定在引导孔上;当接触网杆或临时标记桩为钢架时,可以将标记点锚固螺栓焊接或栓接在钢架上。安装标记销钉(在不使用时可以将该销钉取下保存)。安装反射镜(在不使用时可以将该反射镜及销钉取下保存)。(6)cpiii 控制点编号的标注应全线统一采用大小为 4cm 的正楷字体刻绘,并用白色油漆抹底,绿色油漆填写编号字体。4.4.2 轨道标记点的测量(1)仪器要求全站仪必须满足如下精确度要求:角度测量精确度: 1距离测量精确度: 2mm +2ppm 使用带目标自动搜索及测量的现代化全站仪,如:leica (徕卡)系列的:tca1201,tca1800,tca2003,trimble s6 等每台仪器应配 12 个棱镜。(2)测量方法中国*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6 *线无砟轨道 cp控制网测量方案技术设计书自由测站的测量,从每个自由测站,将以 2 x 3 个 cp iii-点为测量目标,每次测量应保证每个点测量 3 次,测量方法见下图。测站(自由站点) cpiii 控制点向 cpiii 点进行的测量(方向、角度和距离)当 cpiii 控制点距离为 60 m 左右,且不应大于 80 m,为了确定cp iii-点允许的最远的目标距离为 120 m 左右,最大不超过150m。每次测量开始前在全站仪初始行中输入起始点信息并填写自由测站记录表。测量根据 2 组完整的测回。(3)水平角测量的精度应按如下要求进行:测量水平方向:2 测回;测量测站至 cpiii 标记点间的距离:2 测回。 方 向 观 测 各 项 限 差 根 据 精 密 工 程 测 量 规 范( gb/t 15314-1994)的要求不应超过下表的规定,观测最后结果按等权进行测站平差。方向测量法水平角测量精度表经纬仪类型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差电子经纬仪两次读数差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2c 互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中国*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7 dj05 0.5 *线无砟轨道 cp控制网测量方案技术设计书4 8 4 dj07 dj 1 1 1 1 1 5 6 9 9 5 6 注:dj05 为一测回水平方向中误差不超过 0.5的经纬仪。每个点应正倒镜观测 2 次,各点的允许横向偏差不超过 5mm。距离的观测应于水平角观测同步进行,并由全站仪自动进行。(4)测量中点位横向允许偏差不大于 5mm。(5)平面测量可以根据测量需要分段测量,其测量范围内的 cpi及 cpii 点应联测。4.4.3 cpiii 控制网标记点的编号cp iii-网络的点编号定义如下:cp iii-点按照公里数递增进行编号,其编号反映里程数。cp iii-点以数字 cpiii 为数字代码所有处于线路下行线轨道左侧的标记点,编号为奇数,处于上行线轨道右侧的标记点编号为偶数,在有长短链地段应注意编号不能重复。举例如下:点编号356cpiii01356cpiii02含义表示线路里程 dk356范围内线路左侧的cpiii 第 1 号点表示线路里程 dk356范围内线路右侧的cpiii 第 1 号点数字代码cpiiicpiii在里程内点的位置(轨道左侧)奇数1、3、5、7、9、11 等(轨道右侧)偶数2、4、6、8、10、12 等自由测站法 cp iii-网络的点编号体系中国*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8 *线无砟轨道 cp控制网测量方案技术设计书4.4.4与上一级 cpi、cp ii 控制点联测应记录于每个测站的:t 温度、气压以及 cpi、cp ii-点上的目标点的棱镜高测量对于线路有长短链时,应注意区分重复里程及标记的编号。(1)与上一级 cpi、cp ii 控制点联测,应当至少通过 2 个或以上线路上的自由测站,见下图。测量按照经验应最少有 2 组完整的测回数据(其精确度应在 5 毫米误差以下)。cp ii 控制点与 cpi、cpii 控制点联测示意图测站(自由站点) cpiii 控制点向 cpiii 点进行的测量(方向、角度和距离)(2)如果从测量段上到 cp ii 控制点只能有一条视线连线,cp ii-控制点必须引入附加点,而对于测量至少要有一个辅助点见下图。中国*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9 辅助*线无砟轨道 cp控制网测量方案技术设计书cp ii 控制点与 cpi、cpii 控制点通过辅助点的间的联测示意图测站(自由站点) cpiii 标记点向 cpiii 点进行的测量(方向、角度和距离)(3)为了使相邻重合区域能够满足 cpiii 网络的测量高均匀性和高精确度,每个重合区域至少要有 3 到 4 对 cp iii 点(约为 180 米的重合)一起测量,并且考虑平差。桥梁、隧道段须与已有的独立的隧道施工控制网相连接。通过选取适当的 cp ii 点和 cpiii 特殊网点,来保证形成均匀的过渡段。4.4.5 内业数据处理在自由设站cpiii测量中,测量时必须使用与全站仪能自动记录及计算的专用数据处理软件。对于测量数据的整理和保存,必须保障数据信息能够从测量一直到评估验收和存档都完整一致,手工校验的修正参数,必须记录在案。中国*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10 *线无砟轨道 cp控制网测量方案技术设计书4.4.6 cpiii控制点的定位精度要求cpiii 控制点的定位精度要求表(mm)cpiii 控制点后方交会测量可重复性测量精度5 相对点位精度1 4.4.7 现场记录在现场测量时必须记录各测站的实际情况,它是测量中的重要数据,在进行外业测量时,应按下表填写。自由测站记录表线测量单位:自由测站编号测量点编号段棱镜高仪器高备注温度测量点编号第页共天气:气压棱镜高页备注测量点标记示意图线路里程方向说明:将自由测站编号、cpiii 轨道标记点编号应在该示意图上标记出来司镜:记录:年月日中国*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11 4.5 cp控制点高程测量*线无砟轨道 cp控制网测量方案技术设计书4.5.1 cp控制点高程测量工作应在cp平面测量完成后进行,并起闭于二等水准基点,且一个测段不应少于三个水准点。4.5.2 精密水准测量可采用ds05、ds1型光学水准仪或电子水准仪(电子水准仪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中误差为 0.3mm), 有条件时宜优先采用电子水准仪,并配套因瓦尺;且使用仪器设备应在鉴定期内。4.5.2 cp控制点水准测量应按精密水准测量的要求施测。(1)精密水准测量精度要求精密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表(mm)水准测量等级精密水准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 m2.0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 mw 4.0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12l限往返测不符值8l差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8l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4l注:表中 l 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 km。(2)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要求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每千米高观测次数路线长度水准仪往返较差等级差全中误差(mm)(km)等级水准尺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或闭合差(mm)精密水准4 2 ds1 因瓦往返往返8l注: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 0.7 倍。l 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 km。(3)精密水准观测应符合以下要求精密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等级精密水准水准尺类型因瓦水准仪等级ds1 视距(m)60 前后视距差(m)2.0 测段的前后视距累积差(m) 视线高度(m)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