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案.doc_第1页
研究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案.doc_第2页
研究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案.doc_第3页
研究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案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对95例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心电图诊断,进行病因分析。结果:老年心律失常以冠心病、高血压病、肺心病、糖尿病为常见。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应采取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的手段,并及早诊断和治疗,改善患者心肌功能,减少心肌缺血的问题,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挽救患者生命。关键词:心律失常;病因学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患者主要为老年患者,共95例,所有患者均通过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后发现有心律失常,其中男67例,女28例,年龄在60-88岁之间。 1.2心率失常类型及检出率 所有患者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1。其中,室性心律失常的 43例;房室传导阻滞32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0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5例,预激综合征2例。 2结果 经诊断发现,本次95例患者中,有冠心病32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4例,高血压病26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10例,糖尿病6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肺心病6例,急性脑血管病4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2例,病因不明3例。 3讨论 在临床医学中,通常是利用心电图来诊断心律失常,并以此检查结果来确定是否属于心律失常,但在实践中,有一部分患者可以通过疾病特征和病史来判断心律失常。在诊断过程中,主要是详细询问患者心律不齐发生时的心率、节律,以及发作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同时检查患者发作时有无出现低血压、意识不清、抽搐、心绞痛或心力衰竭等,并综合考虑患者以往发生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情程度等,以便及时判断出患者心律失常的性质。对心律失常患者的体检应着重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和血流动力情况,结合听诊,了解心室搏动率的的规律,尽快对心律失常做出正确的诊断。 95例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中,其主要的病因有:(1)冠心病:本组共有32例冠心病,其中1例出现冠心病心房纤颤,经心电图检查后发现,患者的窦性停搏 24 h共发生20次以上,对该类患者应采取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窦房结缺血,从而引起心律失常2。(2)高血压病:26例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多合并冠心病共有10例。由于高血压患者长期负荷重,致使左心室肥厚扩张,肥厚的心肌影响了血液循环,这也是导致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之一3。(3)扩张型心肌病:该病共2例患者,心肌的病变直接引起心律失常。(4)肺心病:肺心病患者6例,由于肺部的感染,使支气管痉挛、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增多、痰液阻塞,严重影响其呼吸功能,引起呼吸衰竭,患者因此而引发低氧血症,最终诱发心律失常。(5)年龄:通过多项分析显示,突发心律失常与年龄有很大关联,临床上的心律失常患者也多发于老龄患者。由于老年人的身体脏器功能减退、合并症多,易发生心律失常,本次的研究资料也证明了这点。除了上述几种引起心律失常的病因外,心肌梗死也是导致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肌梗死急性期出现的室速、室颤,是由于心肌缺血所致,可给予患者利多卡因短期服用或电心肌复律,提高其治疗效果。而心肌梗死后、扩张型心肌病,反复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疾病会严重影响预后,这也是诱发患者猝死的主要因素。不少临床资料显示,长期服用i类抗心律失常药,会增加该类患者的死亡率,而使用胺碘硐并维持量口服,不仅能有效的控制患者心律失常,还能明显增强预后,降低患者死亡率4。虽然受体阻滞剂对消除室性期前收缩的效果不明显,但它能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减少儿茶酚胺释放,有效控制心肌缺血,提高室颤阈值,对保护心肌有积极作用,这对于胺碘酮而言,它的副作用小,几乎不会导致心律失常的复发。为了减少患者的死亡率,最好选用脂溶性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临床实践已经说明,长期口服受体阻滞剂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心律,维持心肌健康,降低死亡率和心肌梗死的复发率5。必要时,可将受体阻滞剂与胺碘酮合并使用,以减少胺碘酮的用量和毒副作用。 严重的心律衰竭是引起心律失常的常见因素,该病病情严重,治疗困难。由于患者出现心律衰竭,心脏功能下降,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对于该病已无明显的治疗效果,患者还易出现抗心律失常药的负性肌力作用和促心律失常作用,反而会加重心律衰竭的程度,导致心律失常反复出现,最后引起心脏骤停,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因此,要缓解心律失常,洋地黄类使用应小心6,因为它有可能会有恶化室速的危险。所以,必须须注意由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可能性,可用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并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特别是保持血清k+的正常值偏上限,而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只能小量使用,胺碘硐较为安全,其次利多卡因,但一定要慎重选择使用量,胺碘酮尚可低维持量口服预防。对于心力衰竭的患者,应使用血管紧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减轻心脏压力负荷和容量负荷,长期使用可以有效地遏制心衰,对由于心力衰竭产生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也有很好的控制作用7。而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衰,在扩张型心肌病中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其治疗效果也是值得肯定的。因此,对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合并室速或复杂室性心律失常,可以使用acei加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