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种真实性及品种纯 度的室内测定 第一节 品种纯度室内测定概述 v 品种真实性和纯度是保证良种优良性 状充分发挥的前提,是正确评定种子质 量的重要指标。品种真实性和品种纯度 检验在种子生产、加工、贮藏及经营贸 易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v 本章主要介绍品种真实性及品种纯度 的含义及室内常用的测定方法。 一、品种纯度的含义 u品种真实性是指一批种子所属品种、种或 属与文件描述(description)是否相符 。如果品种真实性有问题,品种纯度检验 就毫无意义了。 u品种纯度是指品种个体与个体之间在特征 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用本品种的种 子数(或株、穗数)占供检验本作物样品 数的百分率表示。 v二、品种纯度检验的方法分类 u 依据检验对象不同:种子纯度测定、 幼苗纯度测定、植株纯度测定; u 根据检验场所不同:田间纯度检验、 室内纯度检验和田间小区种植鉴定 u根据原理不同:形态鉴定、物理化 学法鉴定、生理生化法鉴定、分子 生物学方法鉴定、细胞学方法鉴定 ; 根据检验方法的原理分类是品种纯 度检验中较为公认的分类体系. v第一大类形态鉴定,又分为 籽粒形态测定、种苗形态测 定和植株形态测定。 籽粒形态测定根据种子形状、大小、色 泽、质地、表面的光与毛以及种子外表各 部位的特征来加以鉴别,以区分本品种与 异品种。该法简单、经济、快速,但准确 性较差,且随着现代育种科学的发展,不 同品种间种子外观形态的差异越来越小, 因此靠区别种子形态上的差异来鉴定种子 纯度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种苗形态测定适合于幼苗形态性状丰富的作 物,如十字花科、豆科等双子叶植物,比如 油菜的子叶形状(心脏形、肾脏形、叉形) 、大豆苗期的胚轴色(绿色、浅紫色、深紫 色)和叶形(卵圆形、披针形、三角形、圆 形)等。种苗测定需要的时间一般在730 天,因苗期所依据的性状有限,所以测定结 果不太准确。 植株形态测定是在成株期依据株形、株高、叶片数 、叶色、叶片宽窄、花药颜色等主要特征鉴定纯度 ,依据的性状较多,测定结果较准确,这是目前最 为通用的且比较可靠的方法。田间纯度检验和田间 小区种植鉴定都属于植株形态测定,但此法所需时 间较长,当年所生产的种子要等下一个生长季节或 异地鉴定才能得到结果,往往丧失商机,且费工占 地。 v第二大类物理化学法鉴定, 又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u物理方法如荧光鉴定法(fluorescence test)等,这些方法区别品种的种类较少 ,难以满足品种纯度准确测定的要求。 化学方法(chemical method)主要依据 化学反应所产生的颜色的差异区分不同品 种,如苯酚染色法(phenol test)等。 同物理法一样,化学方法区别品种的种 类较少,也难以对品种纯度准确测定。但 这类方法测定速度快,在实践中有一定的 参考价值。 v第三大类方法生理生化方法 ,是利用生理生化反应和生 理生化技术进行品种纯度测 定。 u这类方法中包括的技术较多,以生理生化 反应为基础的有愈伤木酚染色法,光周期 反应鉴定法,除草剂敏感性鉴定法等。这 些方法鉴别品种的能力较低,因此,测定 结果不太准确。以生理生化技术为基础的 方法有电泳法鉴定,色谱法鉴定,免疫技术鉴 定等。 色谱法技术含量较高,免疫技术需要大 量技术开发研究,目前两者难以在生产 实际广泛应用。电泳法相对技术较为简 单,依据蛋白质或同工酶电泳,可以相 对较准确地测定品种纯度,是目前品种 纯度测定中较为快速准确的方法。 v第四大类细胞学方法鉴定 u细胞学方法主要依据染色体数量和结 构变异、染色体带型差异以及细胞形 态的差异区分种及品种,在品种纯度 测定中应用价值不大。 v第五大类分子生物学方法。 分子生物学方法种类非常多, 它是在dna和rna等分子水 平上鉴别不同品种。 目前在品种检测中最常用的分子技术主 要有rapd技术,ssr技术,aflp技术 以及rflp技术。分子技术在品种纯度 测定和品种dna指纹的制作方面具有广 泛的用途。 v三、室内纯度测定的基本程序 u室内纯度测定的基本程序:从送验样品中随 机数取(分取)一定数量的样品,测定异品种 种子数或杂株数,再计算样品纯度。 u品种纯度测定的送验样品的最小重量应符合 表16-1的规定。样品纯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表16-1 品种纯度测定的送验样品重量 u有时需要将测定结果与规定值比较。测定的 结果(x)是否符合国家种子质量标准值或合 同、标签值(a)要求可利用表16-2判别,如 果a-x容许差距,则说明不符合国家种 子质量标准值或合同、标签值要求。表中的 容许差距,可以通过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t为容许差距;p为标准或合同或标签值;q为 100p;n为样品的粒数或株数。 表16-2 品种纯度的容许差距(5%显著水平的一尾测定)p225 第二节 品种纯度的形态测定 v品种纯度的形态测定是检验人员借助放大镜 、解剖镜等工具,依据某一作物品种不同于 其他品种的特定的外观形态特征来进行鉴定 的方法。是纯度测定中最基本的方法,又可 分为籽粒形态测定、种苗形态测定和植株形 态测定。 v因其依据的形态性状的多少、差异大小和可 靠性,而影响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v一、籽粒形态测定 u籽粒形态测定特别适合于籽粒形态性状丰富 、籽粒较大的作物。在测定时特别应注意因 环境影响易引起变异的籽粒性状,同时该方 法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这一技术可以与计 算机识别相结合对品种真实性和纯度进行快 速测定,消除主观影响。 (一)测定方法 v按照ista和gb/t3543规程,随 即从送验样品中数取400粒种子 ,鉴定时需设重复,每个重复不 超过100粒种子。根据种子的形 态特征,逐粒观察,必须备有标 准样品或鉴定图片和有关资料。 (二)测定所依据的形状 v玉米种子根据粒型( 马齿形、半马齿形、 硬粒型)、粒色 (白色、黄色、红色、紫色)深浅、粒 顶部形状、顶部颜色及粉质多少、胚的 大小、形状、胚部皱褶的有无、多少、 花丝遗迹的位置与明显程度、稃色(白 色、浅红、紫红)深浅、籽粒上棱角的 有无及明显程度等进行区别。 区分杂粒时可以根据粒形和稃色。稃色呈红色的有正交掖单 2号、沈单7号、丹玉13号、鲁原单14号、鲁玉14号、鲁单 50号;稃色呈白色的有反交掖单2号,掖单4号、12号、13 号、19号、22号,鲁玉10号、16号,西玉3号等。 区分自交粒时主要依据的是粒色和籽粒顶部颜色。 一般粒 色与顶部颜色为深色的母本粒色与顶部颜色为浅色父本的 杂交种籽粒和顶部颜色变浅。例如:掖单2号、4号,鲁玉10 号、16号,鲁原单14号等。 母深色父浅色的杂交种颜色变 浅。例如:烟单15号,掖单12号、13号、22号,反交掖单2 号,西玉3号等。有的品种父母本籽粒顶部颜色都呈浅色或 都呈深色,较难区分,例如农大60号、农大65号、中单2号 、丹玉13号等。 除粒色和顶部颜色外,杂交种的粒形、稃色、棱角、花丝遗 迹、胚部性状等均由母本基因控制与自交粒,没有区别。 v小麦种子根据粒色 (白、红)深浅、 粒形(短柱形、卵 圆形、椭圆形、线形)、质地(粉质 、角质)、种子背部性状(宽窄、 光滑与否)、腹沟(宽窄、深浅) 、茸毛(长短、多少)、胚的大小 、突出与否、籽粒横切面的模式、 籽粒的大小等性状。 v大豆种子可根据种子 大小、形状(球形、 扁球形、扁椭球形等)、 颜色(黄、青、红、褐、 黑)深浅、光泽、脐色(黄、青、浅 褐、褐、深褐、黑色)、脐形状(圆 、椭圆、倒卵圆、肾脏形)等性状。 v棉花可用分梳法测定 棉纤维的长度,计算 纤维整齐度。纤维整 齐度用纤维平均长度2mm以内的棉籽 数占总粒数的百分率表示。此外棉花 还可用杂籽百分率表示。 操作方法: 1、分梳法 取样:每品种取每瓢中部籽粒1粒,共取10-20粒; 分梳:以种子的脊为中线,向左右分开棉纤维,梳成 碟形,先用稀齿梳通,再用密齿梳,尽量避免梳落纤维 ; 贴板:梳齐梳平后,轻轻拉住纤维两端,紧贴在黑绒 板上(籽粒尖端向下); 测量:用尺子在纤维两端多数纤维的终点向内移半个 种子宽度处刻划一印,以此为界,量两边共有长度( mm),用2除之即得其长度。计算平均值。 2、手扯测量法 v二、生长箱测定 u生长箱测定可用于幼苗和植株形态测 定。该方法可保证全部幼苗和植株都 生长在同样的条件下,其品种形态特 征的差异是遗传基础的表达。 u生长箱测定,可采用两种方法:第一 种方法,给予幼苗加速生长发育的条 件,可以鉴定如田间植株一样的许多 性状,而大大缩短测定时间。第二种 方法,将种子或植株种植在特殊逆境 条件下,可对品种进行逆境反应差异 的鉴定。 u幼苗和植株鉴定 关于幼苗和植株性状的鉴定方法列于表16-4。 (1)玉米、高粱 可在出苗后第14天进行玉米 、高粱幼苗芽鞘和顶端颜色鉴定。芽鞘颜色可分 为紫红色或绿色。顶端颜色可能有4种类型:深 紫色(在茎和叶的近轴和远轴表面全深紫色)、中 等紫色(紫包茎,近轴叶表面几乎深紫色,但远 轴叶表面为黄棕色)、浅紫色(幼苗在茎和叶边缘 有局部紫色,主要为绿色)和绿色(幼苗完全绿色) 。如利用比建议较低的光照强度,也可能用于区 分品种,以及鉴定异型株。 (2)大麦 播种10天至2周可以鉴定胚轴或 叶鞘花青苷。播种3-4周可以鉴定品种间的胚 轴长度和株高差异。播种4-6周,大麦品种可 以记录抽穗(春大麦)或不抽穗(冬大麦) 。春性品种还可以评定穗上的芒颜色(红或 绿)和其它性状。这些观察可作为品种分类 ,也可作为鉴定异型株。 (3)小麦 小麦幼苗的芽鞘和茎色的鉴定, 可在播后大约第7天进行。其颜色可分为紫色 和绿色。抽穗情况的记载可在出苗后30天左 右进行。抽穗情况可分为正在抽穗(春小麦)、 未抽穗(冬小麦)。该法可用于区分品种,及检 出异型株。 (4)十字花科 在子叶期根据子叶大小、形状、颜色等性状鉴别。 第一真叶期根据第一直叶形状、大小、颜色、茸毛 多少、长短、叶脉宽窄及颜色、叶缘特性等鉴别。 将种子播于砂盘内,粒距1cm,2025培养。发 芽7天后鉴定子叶性状,1520天鉴定真叶性状。 (5)莴苣 可以根据幼苗的下胚轴颜色(粉红色或绿 色)、第一叶叶色(红、粉红、浅绿或深绿)、叶缘(深 裂、全缘或浅裂)、叶卷曲(似管形或展开)、子叶形 状(宽或窄)等性状进行鉴定。鉴定时期为播种后三 周或三至四叶期。该法可用于栽培品种分类和鉴定 异型株。 (6)菜豆 菜豆品种的植株可依据花色(紫色 、白色花) 和从播种至开花的天数进行鉴定。 从播种至开花大约需46周鉴定。该法可用 于区分栽培品种和检出异型株。 (7)燕麦 可在播后第1014天对燕麦幼苗 的芽鞘和叶鞘颜色(红色或绿色)和叶鞘茸毛进 行鉴定。其幼苗可按茸毛有无,光滑或混合( 有些幼苗光滑,而有些有茸毛)进行分类。该 记载可在播后30天进行。燕麦植株也可进行 抽穗(春燕麦品种)或不抽穗(冬燕麦品种)检查 。该检查可用于区分栽培品种,并附带检出 异型株。 (8)洋葱 出苗后几天,在砂上长出的部分 可评定为红叶或绿叶。播种后四周,检查是 否形成球茎,记录从播种至球茎形成的时间 。在球茎形成时记录株高和球茎(而葱不形成 球茎)。播种后12周,在容器中生长的植株至 少17 cm,检查球茎的形状和颜色、叶姿和叶 蜡。该法可用于栽培品种分类和鉴定异型株 。 (9)大豆 大豆幼苗花青素鉴定,可在播后 第1014天进行。如果幼苗是培育在原来说 明的条件下,则可能观察到4种苗色:绿色( 仅有绿色素)、赤褐色(下胚轴下部有赤褐色素 )、淡紫色(下胚轴紫色,上胚轴绿色)和深紫 色(上胚轴和下胚轴均为紫色)。同时在播后第 21天,待3片小叶完全展开时,可进行上面一 片小叶背面茸毛角度的鉴定。小叶茸毛角度 可分为直角、紧贴、中等;茸毛颜色可分为 黄褐色、灰色;小叶形状可分为卵形(长宽 比少于1.6)、尖形(长宽比大于2)。该法适 用于区分品种和检出异型株。 第三节 品种纯度的快速测定 v在品种纯度的测定中通常把物理 法鉴定、化学法鉴定等在短时间内 测定品种纯度的方法归为快速测定 方法。本节将以国际标准和国家标 准为依据介绍部分快速品种纯度测 定方法。 v一、苯酚染色法 u(一)苯酸染色法的机理 苯酶染色法已作为ista和我国国家标准。苯酚染色 法的机理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酶促反应,另一 种认为是化学反应。 该反应可受fe+、cu+等双价离子催化,加速反应 进行。na+离子(naoh、na2co3)对该反应有抑 制作用。其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oh o cu+ fe+ o o u(二)苯酚染色的方法 1麦类 (1)国际标准法 随机选取适量净种子,放于容器中(烧杯 、试管、培养皿),加水在室温下浸泡18 24小时。注意:水最好用蒸馏水或优质 自来水;高温条件下注意换水或在冰箱里 浸泡,以防种子发霉变质。 数取浸泡好的种子400粒,每重复100粒。 (这里要将损伤粒、虫蛀粒、不完整粒剔 除掉)。 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均匀摆放在垫有1% 苯酚溶液湿润滤纸的培养皿内(腹沟朝下) 。室温下小麦保持4小时,燕麦2小时,大麦 24小时后即可鉴定染色深浅。 小麦观察颖果颜色,大麦、燕麦观察内外稃 的颜色,一般染后的颜色可分为不染色、淡 褐色、褐色、深褐色、黑色五种,将与基本 颜色不同的种子取出作为异品种。 (2)快速法 将小麦种子用1.0%的苯酚 浸15分钟,取出放在铺有1%苯酚湿润 过的滤纸的培养皿中(腹沟朝下),并 盖上贴有同样滤纸的培养皿盖。置30 40温箱内,染色0.51小时,观察染 色结果,区分本品种与异品种。 注意事项: 1、受损伤籽粒不宜作为染色鉴定的样品,因为损伤 处不染色,影响鉴定结果。 2、有些品种需要延长染色时间,因为有的品种染色 结束后,颜色的分组任然很难进行,有中间渐变类 型,这时关键要看有无颜色断层。无断层的可延长 染色时间,增加观察次数,延时染色结果结合标准 时间染色结果。 3、有些品种利用标准法染色后,颜色相同无法区别 。可采用加速或延缓剂处理后再染色鉴定。对染色 很深的种子,用0.3%碳酸钠溶液浸种18小时(室温 );对染色很浅的种子利用0.01%硫酸铜溶液浸种18 小时,然后置培养皿内染色。 4、配好的苯酚溶液装入棕色溶液瓶,在冰箱中 保存,放置时间不超过3个月。 经包衣或杀虫剂、杀菌剂处理的种子,视情况延 长染色时间。 5、苯酚染色是利用蒸气进行的染色反应,并非 溶液反应,所以染色时要求相同大小的培养皿, 药液加入量要一致,以保证各个重复间苯酚蒸气 浓度相同。 6、苯蒸气有毒,实验室要保持通风良好,实验 人员最好有一定的防护措施。 2水稻 将种子浸水6小时,取出放入1%苯酚溶 液中,室温下12小时,然后取出用清水 洗涤,放在湿润的滤纸上24小时,观察 谷粒或米粒染色程度。谷粒染色分为不 染色、淡茶褐色、茶褐色、黑褐色和黑 色五级,米粒染色分为不染色、淡茶褐 色、褐色三级。 u二、愈伤木酚染色法 (一)愈伤木酚染色的原理 愈伤木酚(c7h8o2)是专门用于大豆品种鉴别的 方法。buttery和buzzell(1968)根据大豆种皮内 过氯化物酶活性的高、低,把大豆品种分为两大类 。其原理是:大豆种皮内的过氧化物酶,可催化过 氧化氢分解产生游离氧基,游离氧基可使无色的愈 伤木酚氧化产生红褐色的邻甲氧基对苯醌,种皮内 含有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越高,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红 褐色的邻甲氧基对苯醌越多,溶液的颜色越深。反 之,颜色越浅。不同品种由于遗传基础不同,过氧 化物酶的活性不同,在一定条件下,溶液染色的深 浅不同,依此区分不同品种。 公式 och3 h2o2 o o och3 oh h2o + o 过氧化物酶 (二)愈伤木酚染色的方法 方法是将大豆种皮逐粒剥下,分别放入指形管内 ,然后注入1ml蒸馏水,在30下浸泡1小时,再在 每支试管中加入10滴0.5%愈伤木酚溶液,10分钟后 ,每支试管加入1滴0.1%过氧化氢溶液,1 分钟后 根据溶液呈现颜色的差异区分本品种和异品种。 使用该方法时应注意,剥种皮时的碎整程度要一 致,否则影响染色的深浅,进而影响测定结果。最 好使用小的打孔器,将种皮打下,这样克服了种皮 大小及碎整程度的影响。 u三、荧光分析法 紫外光能量较高,当照射物体时,就会产 生光激发现象,被激发的电子很不稳定, 由高能态转变为低能态时,便会发现一种 可见光荧光。因作物和品种不同,其 种皮结构和化学组成不同,在紫外光照射 下发出荧光的波长不同,因而产生不同颜 色。荧光分析可对种子或幼苗进行测定。 (一)种子鉴定 取净种子400粒,分为4次重复,分别 排在黑板上,放在波长为360nm的紫外 分析灯下照射,试样距灯泡最好为10 15cm,照射数秒或数分钟后即可观察, 根据发出的荧光鉴别品种或类型。 如蔬菜豌豆发出淡蓝或粉红色荧光, 谷实豌豆发褐色荧光;十字花科不同种 发出荧光不同:白菜为绿色,萝卜为浅 蓝绿色,白芥为鲜红色,黑芥为深蓝色 ,田芥为浅蓝色。 (二)幼苗鉴定 国际上主要用于黑麦草与多花黑麦草的鉴 别。取试样二份,各100粒,置于无荧光的白 色滤纸上发芽,粒与粒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于20恒温或2030变温培养。黑暗或漫 射光,发芽床保持湿润,经14天即可鉴定。 将培养皿移至紫外灯下照射,黑麦草根际不 发光,多花黑麦草根际发蓝色荧光。羊茅与 紫羊茅也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鉴定,但幼苗 鉴定前发芽床上先用稀氨液喷雾,然后置于 紫外灯下照射,羊茅根发蓝绿色荧光,而紫 羊茅则发黄绿色荧光。 u除以上三种方法外,还有: 利用碱液处理区分红白皮小麦(gb/t3543小麦种子 的氢氧化钠测定法),进行十字花科品种真实性鉴 定; 利用漂白水处理,区分单宁含量不同的高粱品种( gb/t3543高粱种子氢氧化钾-漂白粉测定法); 利用i-ki溶液区分直支链淀粉含量不同的水稻品种; 利用除草剂敏感性鉴定转除草剂基因大豆; 利用抗生素基因,检测转基因作物等。 这些方法仅仅依据个别性状或个别特性进行品种的 检测,只能将品种区分成少数几类。 第四节 品种纯度的电泳测定 v一、品种纯度电泳测定的发展 u电泳是指溶液中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 的现象。这一现象在19世纪就已发现,并 用于胶体化学的研究中。直到1937年 tiselius开发了蛋白质电泳技术,并成功地 用这种方法分离了血清蛋白之后,才使这 一技术在生物研究中得到广泛地应用。 电泳技术的种类很多。根据有无固体支持物,可分为两 大类,即界面电泳和区带电泳。界面电泳是指在溶液中 进行的电泳,没有固体支持物。由于这种方法易于互相 重叠,且分离后不易收集,故目前已很少应用界面电泳 。区带电泳是指在支持物上进行的电泳。根据支持物的 不同,常用的区带电泳又可分为纸上电泳、醋酸纤维素 薄膜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等。 在生物研究中,支持物电泳用的最多,特别是聚丙烯酰 胺凝胶电泳(page)因其凝胶透明度高、弹性好、无 吸附性、浓度易控制,应用最为广泛。聚丙稀酰胺凝胶 电泳又分为圆盘电泳和平板电泳两种,在品种纯度测定 中主要应用平板电泳。 u目前鉴定品种的常用电泳方法: (1)国际种子检验协会 鉴定小麦和大麦品种醇溶蛋白聚丙烯酰胺凝 胶电泳标准程序、 鉴定豌豆属和黑麦草属的sds-聚丙烯酰胺凝 胶电泳标准方法、 超薄层等电聚焦电泳测定杂交玉米种子纯度 的标准方法列入国际种子检验规程,在全世 界推广应用。 (2)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于1994 年制订有关电泳技术标准将分析小麦高 分子量麦谷蛋白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 电泳方法、分析大麦醇溶蛋白sds-聚丙 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大麦醇溶蛋 白的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 析玉米同工酶的淀粉凝胶电泳方法列入 dus检测应用。 (3)我国gb/t 3543农作物种子检验 规程已将ista规程的鉴定小麦和大麦 品种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标准参照 方法列入应用。2001年农业部颁布了“ 玉米种子纯度盐溶蛋白电泳鉴定方法” (ny/t4492001)。 u二、电泳法测定品种纯度的原理 (一)电泳法测定品种纯度的遗传基础 电泳法测定品种纯度主要利用电泳技术 对品种的同工酶及蛋白质的组分进行 分析,找出品种间差异的生化和分子 指标,以此区分不同品种。 目前品种鉴定主要以同工酶和蛋白质为 电泳对象。同工酶是指同一生物体或同 一组织中催化相同化学反应,结构不同 的一类酶。从遗传法则(dnarna 蛋白质(或酶)知道,蛋白质或酶组 分的差异最终是由于品种遗传基础的差异 造成的,因此分析酶及蛋白质的差异从本 质上说是分析遗传的差异,即品种差异, 利用先进的电泳技术可非常准确地分析种子 蛋白质或同工酶的差异,进而区分不同品种 ,测定品种纯度。 由于某些同工酶在种子贮藏和萌发过程中, 种类数目易随生活力和发育进程的变化而变 化,加之种子萌发速度不一致,所以对品种 纯度鉴定不利。此外,酶的提取和电泳条件 较蛋白质要求严格,需在低温下进行。因此 ,在纯度鉴定的研究中,应以蛋白质为主。 (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聚丙烯酰胺通过交联 剂(甲叉双丙烯酰胺,bis)在催化剂的 作用下聚合成的高分子胶状聚合物。其凝 胶透明,有弹性,机械强度高,可操作性 强;化学稳定性好,对ph、温度变化稳 定;该凝胶属非离子型,没有吸附和电渗 现象;并通过改变丙烯酰胺和交联剂的浓 度可有效控制凝胶孔径的大小。因此,在 品种纯度电泳分析中广泛应用。 蛋白质(或酶)为两性电解质,在不同ph 条件下所带电荷多少不同。不同的蛋白质 (或酶)由于氨基酸的组成不同,其等电 点pi也不同,在同一ph条件下所带电荷也 就不同。因此在电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大小 也就有差异。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主要依 据分子筛效应和电荷效应对蛋白质(酶) 进行分离。 v分子筛效应是指由于蛋白质分子的大小、 形状不同在电场作用下通过一定孔径的凝 胶时,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同,小分子较易 通过,大分子较难通。随丙稀酰胺和交联 剂浓度的增加,凝胶孔径变小,反之孔径 变大。小孔径凝胶适于小分子蛋白质(或 酶)的分离,大孔径凝胶适于大分子量蛋 白质(或酶)的分离。 电荷效应是指由于蛋白质带的电荷多 少不同,受电场的作用力不同,电荷多 受到的作用力大移动较快,反之,较慢 。溶液的ph值与蛋白质的pi相差越大, 蛋白质带电荷越多。蛋白质在凝胶中的 运动速度与荷质比有着密切关系。经过 一定时间的电泳,性质相同的蛋白质就 运动在一起,性质不同的蛋白质就得到 了分离。 描述蛋白质泳动速度一般用迁移率m或相 对迁移率rf值表示:m=dl/vt,m为迁移率 (cm2/伏特、秒);d为蛋白质谱带移动 的距(cm);l凝胶的有效长度(cm);v 电压(伏);t电泳时间(秒)。 u三、品种纯度电泳检测的一 般过程 品种纯度电泳检测的一般过程 电泳的方法很多,不同方法其具体操 作过程也有差异,具体参见相应的标 准和方法。在品种纯度电泳测定时一 般包括:样品的提取、凝胶的制备、 上样电泳、染色观察等步骤。 应注意的是,电泳测定时,在不同混 杂率的情况下,保证测定结果的可靠 性所需要的样本粒数不同,可参考表 16-5。 表16-5 电泳所需样品数量 谱带分析 谱带分析主要依据由于遗传基础的 差异所造成的蛋白组分的差异区别 本品种和异品种。杂种f1代表现 为双亲共显性,即在父母本中所具 有的蛋白质谱带,在f1同时显现 ,这种谱带成为互补带。 第十六章 品种纯度室内测定概述 品种纯度的形态测定 品种纯度的含义及意义 品种纯度检验的方法分类 室内纯度测定的基本程序 愈伤木酚染色法 苯酚染色法 生长箱测定 种子形态测定 品种纯度的快速测定 荧光分析法 常用分子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品种纯度的电泳测定 品种纯度电泳测定的发展 电泳法测定品种纯度的原理 品种纯度电泳检测的一般过程 分子技术在品种纯度检测中的应用 几种常用分子标记技术在品种纯度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品种纯度的分子测定技术 品种真实性及品种纯度的室内测定 玉米种子纯度 盐溶蛋白电泳鉴 定方法 ny/t449-2001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单交种及亲本的真实性 和品种纯度的室内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玉米单交种及亲本的真实 性和品种纯度鉴定 v二、定义 种子真实性:供检品种与文件记录(如标 签等)是否相符。 品种纯度:品种的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 的程度,用本品种的种子占供检本作物样 品种子数的百分率表示。 育种家种子: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 的品种或亲本种子的最初一批种子,用于 进一步繁殖原种的种子。 v三、原理 从玉米种子中提取的盐溶蛋白在聚丙 烯酰胺凝胶的浓缩效应、分子筛效应 和电泳分离的电荷效用作用下进行分 离,通过染色显示蛋白质谱带类型。 不同玉米品种由于遗传组成的不同, 种子内所含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这 种差异可利用电泳图谱加以鉴别,从 而对种子真实性和品种纯度进行鉴定 。 v四、仪器设备及试剂 u仪器设备 电泳仪、垂直板夹心式电泳槽、单籽粒粉碎器、 天平、酸度计、磁力搅拌器、高速离心机、电冰 箱、电炉、离心管、离心管架、移液管、微量进 样器、恒温箱、观片灯等。 u试剂 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乳酸、乳酸 钠、抗坏血酸、硫酸亚铁、氯化钠、蔗糖、甲基 绿、三氯乙酸、过氧化氢、考马斯亮蓝r250、无 水乙醇、正丁醇等。 v五、溶液配制 u 电极缓冲液 称取甘氨酸6.00g,倒入2000ml烧杯中,加入 1800ml去离子水溶解,用2.0ml乳酸调至ph3.3 ,再加去离子水定容至2000ml,混匀。 u 样品提取液 称取氯化钠5.80g,蔗糖200.0g,甲基绿0.15g ,倒入1000ml烧杯中,加去离子水800ml溶解 ,加热至微沸,放至室温,再用去离子水定容 至1000ml。在4条件下保存。 u 分离胶缓冲液 取1.43ml乳酸钠于1000ml烧杯中,加去离子水 980ml,用乳酸调至ph3.0,再加去离子水定容至 1000ml,贮于棕色瓶中,在4条件下保存。 u分离胶溶液 称取丙烯酰胺112.50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3.75g,抗坏血酸0.25g,硫酸亚铁0.8mg,用分离 胶缓冲液溶解,再用分离胶缓冲液定容至1000ml, 过滤于棕色瓶中,在4条件下保存(不超过14天 ) u 浓缩胶缓冲液 取0.30ml乳酸钠于200ml烧杯中,加去离子水90ml ,用乳酸调至ph5.2,再加去离子水定容至100ml, 贮于棕色瓶中,在4条件下保存。 u浓缩胶溶液 称取丙烯酰胺6.0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1.00g ,抗坏血酸0.03g,硫酸亚铁0.8mg,用浓缩胶缓冲 液溶解,再用浓缩胶缓冲液定容至1000ml,过滤于 棕色瓶中,在4条件下保存(不超过6天) u3%过氧化氢溶液 取30%的过氧化氢1ml,加9ml去离子水,贮于棕色 瓶中,在4条件下保存。 u染色液 称取考马斯亮蓝r250 2.0g,在研钵中用100ml无水 乙醇研磨溶解,过滤于棕色瓶中。取10ml该溶液, 加入到200ml的10%(w/v)三氯乙酸溶液中,混匀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547-2025食品生产追溯体系通用技术规范
- GB/T 45393.1-2025信息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第1部分:通用要求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5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中考历史单选与多选分类复习题集及答案(原创)
- 医学科研项目培训体系构建
- 城市交通规划案例研究重点基础知识点
- 教师移动端备课实施路径
- 建筑施工资料员培训课件:提升工程档案管理技能
- 《当代企业创新策略》课件
- 轮岗培训工作汇报
- 化学实验室5S管理
- 《骨关节炎宣讲》课件
- 机泵类设备培训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山东师大附中2025届高考英语一模试卷含解析
- JJF(浙) 1126-2016 风速变送器校准规范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
- AI教育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银离子抗菌敷料市场营销渠道及应用领域分析研究报告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表格版)
- JGJ100-2015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