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课程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液压课程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液压课程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液压课程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液压课程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 学院: 班级: 学号:指导老师: 实训时间:实训地点: 目录一、课程设计要求 -(3)二、设计计算、元件选择及验算 -(4)1、运动分析 - (4)2、负载分析 -(5)3、负载图与速度图的绘制 -(6)4、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 -(7)5、液压系统图的拟定 -(9)6、液压元件的选择 -(10)7、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 -(11)三、液压缸装配图-(12)四,各类阀及其元件-(13-15)五、液压集成块及装配图-(16-17)六、个人设计小结 -(18)七、参考资料 -(18)一、 设计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5人)按进度完成全部设计任务,设计思想,技术路线正确,计算,说明完整。2、设计步骤(1)明确设计要求(2)分析油缸在往复运动过程中负载、运动速度的变化,画出系统工况图(3)确定执行元件的主要参数:根据最大负载确定系统的工作压力,油缸的面积,活塞及活塞杆的直径等,画出执行元件工况图(4)确定液压系统方案及拟订液压系统原理图(5)选择液压元件:包括液压泵、控制阀、油管(软管、硬管)、油箱的容量等(6)验算液压系统性能(7)液压集成块设计(8)绘制工作图和编制技术文件3、设计计算说明书(技术文件)要求设计计算说明书采用a4纸,5号字体,单倍行距,不少于15页。内容包括:(1)设计要求(2)设计计算、元件选择、验算等(3)液压系统原理图一张按机械制图装配图要求绘制,标出元件的序号,列出所有元件的明细表,画出工作循环图,电磁铁动作顺序表。(4)液压缸的装配图(5)非标零件的零件图(6)液压集成块零件图(7)液压集成块装配图(8)相关的电气控制原理图(9)设计总结(10)参考文献二、设计计算题目:设计一台铣床专用机床,要求液压系统完成的工作循环是:工作台快进工作台工进工作台快退工作台停止。运动部件的重力为25000n,快进,快退速度为5m/min,工进速度为100-1200mm/min,最大行程为400mm,其中工进行程为180mm,最大切削力为18000n,采用平面导轨,静摩擦系数fs=0.2,动摩擦系数fd=0.1。1、运动分析 图(1-1)工作循环如上图所示,为快进工进快退原位停止。完成一次工作循环的速度位移曲线如下图所示:(图2-2)2、负载分析注:设计的缸体为单出杆液压缸,而且是横向放置。工作负载为最大切削阻力ft=18000n快进和快退速度都取v=5m/min,进给速度为1200 ,摩擦表面的正压力为g=w=25000n1、工作负载 工进时:fl=18000n 其他时间为:fl=0n 2、摩擦负载 由已知静磨擦系数;动磨擦系数可得 静摩擦负载ffs=0.2*25000=5000n动摩擦负载ffd=0.1*25000=2500n.3、惯性负载加速 fa1=gv/gt=25000*5/(60*9.81*0.5)=424.7n减速 fa2= gv/gt =25000*5/60-1200/(60*1000)/(9.81*0.2)=322.8n制动 fa3= gv/gt =(25000*1200)/(9.81*0.2*1000*60)=101.9n反向加速fa4= gv/gt =(2500*5)/(9.81*0.2*60)=424.7n反向制动fa5=fa4=424.7n4.根据以上计算,制作液压缸各阶段中的负载表()。(表2-1)工况计算公式总负载f/n缸推力f/n启动f=ffs50005494.5加速f=ffd+fa12924.73214.快进f=ffd25002747.3减速f=ffd-fa22177.22392.5工进f=ffd+fl2050022527.5制动f=ffd-fa32398.12635.3反向加速f=ffd+fa42924.73214快退f=ffd25002747.3反向制动f=ffdfa52075.32280.53:绘制负载图和速度图4、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1、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根据分析此设备的负载不大,所以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为3.5mpa2、计算液压缸尺寸 a=f/p=22527.5/3500000=64.36/10000 m d=(4a/) =(4*64.36*100/3.14159) =89.52mm按标准取:d=90 mm 因为快进,快退速度相同,所以: d=63.3mm 按标准取d=63mm则液压缸的有效作用面积为: 无杆腔面积: a1=d/4=9cm/4=63.585cm 有杆腔面积: a2=(dd)/4=(9-6.3) cm/4=32.43cm3、活塞杆稳定性校核 根据液压缸一端支承一端铰接取末端系数2=2,活塞杆材料用普通碳钢则:材料强度实验值f=4.9*10pa。系数=1/5000,柔性系数1=85,k=d/4=15.75,因为l/k=6422527.5n。 所以,满足稳定性条件。4、求液压缸的最大流量 q快进=a1*v快进=63.585*0.01*50=31.2925lminq工进= a1*v工进=63.585*0.01*12=7.63l/min q快退= a2*v快退=32.43*0.01*50=16.215l/min5.绘制工况图工作循环中各个工作阶段的液压缸压力、流量和功率如表所示工况压力p/mpa流量q/(l/min)功率p/w快进0.3931.79208.33工进3.227.63410快退0.5516.215208.335:液压系统原理图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的拟定,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供油方式 从工况图分析可知,该系统在快进和快退时所需流量较大,在工进时所需流量较小,因此从提高系统的效率,节省能源的角度考虑,采用双联叶片泵作为油源(2 )、调速回路 由工况图可知,该系统在慢速时速度需要调节,而且系统功率较小,工作负载变化较大,所以采用换向调速回路。(3)、速度换接回路 由于快进和工进之间速度需要换接,但对换接的位置要求不高,所以采用由行程开关发讯控制 具体原理图如下:电磁铁动作顺序表6、液压元件的选择(1) 确定液压泵型号与电机功率:液压缸在工作循环中最大工作压力为3.22mpa 取压力损失为p=0.4mpa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为:pp=p+p=3.62mpa两个液压泵应向液压缸提供的最大流量为31.79l/min,若回路中的泄露按液压缸输入流量的10%估算,则两个泵的总流量应为=1.131.79=34.97l/min。由于溢流阀的最小稳定流量为3l/min,而工进时输入液压缸的流量为7.63l/min,所以小流量泵的流量规格最小应为10.63l/min。根据以上功率和流量,经机械设计手册查得,选用yb-16/25型的双联叶片泵。其额定压力为6.3mpa,转速960,容积效率为0.92,总效率为0.85。所以驱动该泵的电动机的功率可由泵的工作压力和输出流量(当电机转速为960r/min)=(16+25)*960*0.92=36.2l/min 求出:pp= pp* q p/=3.62*106*36.2/(60*0.85)=2.27kw查表:选出电机为y100l2-4 功率为3kw 转速为1430r/min 查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第五卷p22-522阀类元件、辅助元件 序号名称型号及规格1滤油器11.472双联叶片泵36.2yb-16/253单向阀36.2s15a02/4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36.24we6e50-50/bw110rn5二位两通电磁换向阀 36.2 we6a5*/aw220-50z46溢流阀63y1-63b7节流阀7.8drvp8s3-108电动机y100l2-4 油管 出油口采用通径10mm ,外径14mm的紫铜管。 液压元件手册 表6-4-1 p510 油箱油箱的容积根据液压泵的流量计算,取其体积v=(5-7),即v=6=6*36.2=217.2l。根据参考书液压元件手册表6-5-2,选取型号ywz-250t,v=250l。7: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1 压力损失及调定压力的确定 根据计算工进时管道内的油液流动速度约为0.2m/s,通过的流量为7.63l/min,数值较小,主要压力损失为调速阀两端的压降,此时功率损失最大;而在快进,快退时系统工作压力很低,所以不必验算。因而必须以工进为依据来计算卸荷阀的调定压力,由于供油流量的变化,其快退时液压缸的速度为: v1=qp/a1=37.72/63.58510-4*60=99mm/s。此时油液在进油管中的流速为: v= qp/a=37.72/(10*60/4)=3.3m/s。(1) 沿程压力损失首先要判断管中的流态,设采用n32液压油,室温为20时, =0.0001m/s,所以有re=v*d/=(3.3*19*10-3)/(0.1*10-3)=6272320管中为层流,则阻力损失关系系数=75/re=0.12, 若取进出口油管长度约为2m,油液的密度=890kg/m3 则其进油路上的沿程压力损失为 p1=* v2=0.12*(2/19*10-3)*(890/2)*3.32=0.061mpa 局部压力损失 局部压力损失包括管道安装和管接头的压力损失和通过液压阀的局部压力损失,前者视管道具体结构而定,一般取沿层压力损失的10;而后者则与通过阀的流量大小有关,若阀的额定流量和额定压力损失为qn和pn,则当通过阀的流量为q时的阀的压力损失pv为: pv=pn*(q/qn)因为ge系列10mm通径的阀的额定流量为63l/min,叠加阀10mm通径系列的额定流量为42 l/min,而在本题中通过每个阀的最大流量仅为36.2 l/min,所以,通过整个阀的压力损失很小可忽略不计。 同理,工进时回油路上的流量 q 2=a 2*q 1/ a 1=( 32.43*36.21)/ 63.585=18.47l/min 则回油路油管上的流速 v= q p/a=(18.47*10-3)/(60*0.25*192*10-6)=1.09m/s由此可得re=v*d/=(1.09*19*10-3)/(0.1*10-3)=207.1(层流)=75/re=0.362, 所以回油路上沿程压力损失为 p=* v2=0.362*(2/19*10-3)*(890/2)*1.092=0.020mpa 总压力损失 p=p1+(a2/a1)*p2=(0.061+0.061)+(32.43/63.585)*(0.020+0.0020) = 0.143mpa 原设p=0.4mpa ,这与计算结果有差异,应用计算出的结果来确定系统中压力阀的调定值. 压力阀的调定值 双级叶片泵系统中卸荷阀的调定值应该满足快进的要求,保证泵同时向系统供油,因而卸荷阀的调定值略大于快进时泵的供油压力。pp= f/a1+p=3.22+0.143=3.363mpa所以卸荷阀的调定压力应取3.4mpa为宜。溢流阀的调定压力大于卸荷阀压力0.30.5mpa ,所以取溢流阀调定压力为3.8mp2 系统的发热与温升根据以上的计算可知,在快进时电机的输入功率为: pp= pp* q p/p=(3.4*106*36.21*10-3)/(60*0.85)=2414w工进时电机输出功率为pp1= pp1* q 2p/p=(3.8*106*36.21/2*10-3)/(60*0.85)=1349w 而快进时有效功率p1=(0.39*106*36.21*10-3)/(60)=235w工进时有效功率p2=40.95w所以快进时的功率损失为2414-1349=1065w,而工进时的功率损失194.05 w,比较大的值1349来校核其热平衡,求出温升:设油箱得三边长在1:1:1-1:2:3范围内,则散热面积为a=0.065=0.065*(250)1/3=2.58m假设通风良好,取h=15*0.001 kw/(m*),所以油液的温升为:t=h/(ha)=1.349/(15*10-3*2.58)=34.8室温为20 ,热平衡温度为54.865 ,没有超出允许范围.三、 液压缸的装配图四、 各类阀零件图及其它元件双联叶片泵电动机3位4通电磁换向阀(e型)溢流阀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节流阀五、液压集成块及装配图集成块 管道装配图六设计小结经过这次液压课程设计,我学到了很多,了解了要设计一个液压设备的基本过程和一些基础知识,明白了应该怎么做?如何做?过程怎么样?这次课程设计也使我更加体会到液压传动的知识。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对已经学习到的知识再一次进行复习和巩固。一开始觉得这有点太简单了,但等具体动手做了之后事实证明之前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它不仅要求计算还要画图并且兼带查表等各项工作有时先查表再计算有时要反过来,所以一旦一步走错那么就意味着下一步肯定错了。这方面要求很高,既考验耐心又考验细心,同时还要有信心,还好在同学的帮助下让我所困惑的问题都顺利解决了。液压课程设计还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具体的应用和实践,这对于增强所学识、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很有帮助。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对于实际生活中的设计过程有了一个更加形象,生动和鲜明的了解和体会。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锻炼了我应用和查阅资料进行设计的能力。我们参考了许多资料,通过指导老师给予的一些资料,让我们的视角伸向了书本之外,而在找寻部件型号的同时,我们对过去不足的地方进行了弥补。在cad、pro/e等设计软件的使用上,我们共同学习,能掌握的同学帮助还未学习过的同学一起进行设计,并使一些为学习过软件的同学知晓了许多软件知识,而在设计的计算过程中,我们虽然有的步骤发生了点错误,但通过一个小组同学的检查,我们不断的改正了错误,并熟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