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第一节概述一、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监控系统)是对分布的各个独立的动力设备和机房环境监控对象进行遥测、遥信等采集,实时监视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状态,记录和处理相关数据,及时侦测故障,并作必要的遥控操作,适时通知人员处理;实现通信局(站)的少人无人值守,以及电源、空调的集中监控维护管理,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通信设备的安全性。二、监控系统功能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主要实现以下三种功能:1、数据采集和控制数据采集是监控系统最基本的功能要求,必须精确和迅速;对设备的控制是为实现维护要求而立即改变系统运行状态的有效手段,必须可靠。对各种被监控设备(开关电源、空调、蓄电池、柴油发电机组、消防设备、摄像设备)进行集中操作维护,为实现机房少人无人值守创造条件。通过对设备的集中维护,缩短故障排除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数据采集和控制功能可以总结为“三遥”功能,即遥测远距离数据测量、遥信远距离信号收集、遥控远距离设备控制。2、设备运行和维护运行和维护是基于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之上的系统核心功能,完成日常的告警处理、控制操作和规定的数据记录等。3、维护管理管理功能应实现以下四组管理功能(1)配置管理配置管理提供收集、鉴别、控制来自下层数据和将数据提供给上级的一组功能。包括局向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等,现场监控量的一般配置、告警门限配置等。(2)故障管理故障管理提供对被监控对象运行情况异常进行检测、报告和校正的一组功能。及时发现紧急事件,防止因设备原因造成通信中断、机房失火等重大事件的发生。提供告警等级管理,告警信号的人机界面,告警确认,告警门限设置和告警屏蔽等。(3)性能管理性能管理提供对监控对象的状态以及网络的有效性评估和报告的一组功能。例如提供设备主要运行数据及参数;停电、油机及时供电情况;设备故障、告警统计;监控系统可用性分析等。(4)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提供保证运行中的监控系统安全的一组功能。第二节监控系统网络结构一、网络结构sc(supervisioncenter,监控中心)本地网或者同等管理级别的网络管理中心。监控中心为适应集中监控、集中维护和集中管理的要求而设置。ss(supervisionstation,监控站)区域管理维护单位。监控站为满足县、区级的管理要求而设置的,负责辖区内各监控单元的管理。su(supervisionunit,监控单元)监控系统中最基本的通信局(站)。监控单元一般完成一个物理位置相对独立的通信局(站)内所有的监控模块的管理工作,个别情况可兼管其它小局(站)的设备。sm(supervisionmodule,监控模块)完成特定设备管理功能,并提供相应监控信息的设备。监控模块面向具体的被监控对象,完成数据采集和必要的控制功能。一般按照被监控系统的类型有不同的监控模块,在一个监控系统中往往有多个监控模块。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延伸,这种三级逐级汇接的树状结构正逐步被网络型结构所替代(如图1-8-2)。ss的汇接作用也逐渐由sc统一完成了,这样不仅便于网管中心的集中管理,而且降低了系统造价和复杂程度。通常ss通过延伸sc的一个业务控制台经过软件设置实现原来的功能。二、网络通信与传输1监控模块(sm)与监控单元(su)之间,采用专用数据总线。物理接口与传输速率采用:(1) v.11/rs422 1.2kb/s48kb/s;(2) rs485 1.2kb/s48kb/s ;(3) v.24/v.28/rs-232c 1.2kb/s19.2kb/s;(4) rj45 10 base-t, 10 base-5, 10mb/s。2监控单元(su)与监控站(ss)之间,可采用两种传输手段,主辅备用,并能自动切换。采用的传输方式主要有:(1)数字数据网(ddn);(2)语音专线(采用modem);(3)拨号电话线(采用modem);(4)dcn网;(5)其它。3监控站(ss)与监控中心(sc)之间,数据传输以计算机网或专线为主,以拨号公用电话网为辅,计算机网或专线和拨号线之间应能自动切换,可采用:(1)数字数据网(ddn);(2)语音专线(采用modem);(3)拨号电话线(采用modem);(4)dcn网;(5)其它。三、常用的传输资源(一)pstnpstn是最普通的传输资源。利用modem,pstn能提供9600bps、14.4kbps、28.8kpbs、33.6kbps的通信速率。(二)2m2m资源是传输部门提供的最常见的一种资源,主要用来连接不同地点的交换设备包括程控交换机、ddn节点机等。2m资源的接口遵循ituug.703和g.704标准。g.703有两种传输介质:一种是平衡接口,采用2对120的线对,一对线收,一对线发;另一种是非平衡接口,采用一对75的同轴电缆,一根收,一根发。g.704标准中规定了帧的概念,就是按照时分复用的方法,把一个2048kbps的比特流,分为32个64kbps的通道,每个通道称为1个时隙,编号从0至31,其中时隙0作为交换机之间同步用,其它的31个时隙用来承载其它业务,在公用电话网中即为一个话路。通过一些特殊的设备,如rad公司的fcde1、fcd2、digitallink公司的dl600,solee1,或华为公司自己开发的dcm2000,这些设备具有从一根2m中继线中抽取若干个64k时隙作为数据传输的功能,对于不用的时隙不作任何处理。再结合交换机的一些功能,如通过其作半永久连接,来利用2m作为集中监控网络中的一种传输资源。(三)ddnddn网是一个数据业务网,其主要功能是向用户提供端到端的透明数字串行专线。所谓的透明专线,就是用户从一端发送出去的数据,在另一端原封不动地被接收,网络对承载用户数据没有任何协议要求,对用户来说,并不需要关心ddn是如何实现,而只需要知道ddn网提供了一个端到端的透明通道。ddn提供的透明串行专线,又可分为同步串行专线与异步串行专线。同步串行通路速率从64k,至n64k,最高达2.048mbps;异步串行通路速率一般小于64k,从2400bps、9600bps,直至38.4kbps。ddn以传输数据信号为主,也能传输话音和图像。使用ddn传输时,需要dtu设备,如newbridge公司的2601、2603,datacraft公司的558等。(四)ldcn(或称97网)ldcn是局内计算机网络,提供以太网口或者rs232串口,可直接利用。(五)音频专线一般是从光端机的音频板上引出的一根电话线,使用时需要能工作在专线方式的modem。(六)数字公务通道多见于传输设备,提供标准的rs232接口,可直接使用。有时需要经过rs232-rs422的转换。第三节监控对象监控系统监控有下列动力设备和机房环境对象:1高压配电设备(1)进线柜遥测:三相电压,三相电流遥信:开关状态,过流跳闸告警,速断跳闸告警,失压跳闸告警,接地跳闸告警(可选)(2)出线柜遥信:开关状态,过流跳闸告警,速断跳闸告警,接地跳闸告警(可选),失压跳闸告警(可选),变压器过温告警,瓦斯告警(可选)(3)母联柜遥信:开关状态,过流跳闸告警,速断跳闸告警(4)直流操作电源柜遥测:贮能电压,控制电压遥信:开关状态,贮能电压高/低,控制电压高/低,操作柜充电机故障告警2低压配电设备(1)进线柜遥测:三相输入电压,三相输入电流,功率因数,频率遥信:开关状态,缺相、过压、欠压告警遥控:开关分合闸(可选)(2)主要配电柜遥信:开关状态遥控:开关分合闸(可选)(3)稳压器遥测:三相输入电压,三相输入电流,三相输出电压,三相输出电流遥信:稳压器工作状态(正常/故障,工作/旁路),输入过压,输入欠压,输入缺相,输入过流3柴油发电机组遥测:三相输出电压,三相输出电流,输出频率/转速,水温(水冷),润滑油油压,润滑油油温,启动电池电压,输出功率遥信:工作状态(运行/停机),工作方式(自动/手动),主备用机组,自动转换开关(ats)状态,过压,欠压,过流,频率/转速高,水温高(水冷),皮带断裂(风冷),润滑油油温高,润滑油油压低,启动失败,过载,启动电池电压高/低,紧急停车,市电故障,充电器故障(可选)遥控:开/关机,紧急停车,选择主备用机组4燃气发电机组遥测:三相输出电压,三相输出电流,输出频率/转速,排气温度,进气温度,润滑油油温,润滑油油压,启动电池电压,控制电池电压,输出功率遥信:工作状态(运行/停机),工作方式(自动/手动),主备用机组,自动转换开关(ats)状态,过压,欠压,过流,频率/转速高,排气温度高,润滑油温度高,润滑油油压低,燃油油位低,启动失败,过载,启动电池电压高/低,控制电池电压高/低,紧急停车,市电故障,充电器故障遥控:开/关机,紧急停车,选择主备用机组5不间断电源(ups)遥测:三相输入电压,直流输入电压,三相输出电压,三相输出电流,输出频率,标示蓄电池电压(可选),标示蓄电池温度(可选)遥信:同步/不同步状态,ups/旁路供电,蓄电池放电电压低,市电故障,整流器故障,逆变器故障,旁路故障6逆变器遥测:交流输出电压,交流输出电流,输出频率遥信:输出电压过压/欠压,输出过流,输出频率过高/过低7整流配电设备(1)交流屏(或交流配电单元)遥测:三相输入电压,三相输出电流,输入频率(可选)遥信:三相输入过压/欠压,缺相,三相输出过流,频率过高/过低,熔丝故障,开关状态。(2)整流器遥测:整流器输出电压,每个整流模块输出电流遥信:每个整流模块工作状态(开/关机,均/浮充/测试,限流/不限流),故障/正常遥控:开/关机,均/浮充,测试(3)直流屏(或直流配电单元)遥测:直流输出电压,总负载电流,主要分路电流,蓄电池充、放电电流遥信:直流输出电压过压/欠压,蓄电池熔丝状态,主要分路熔丝/开关故障8太阳能供电设备遥测:方阵输出电压,电流遥信:方阵工作状态(投入/撤出),输出过压,过流9直流直流变换器遥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遥信:输出过压/欠压,输出过流10风力发电设备遥测:三相输出电压,三相输出电流遥信:风机开/关11蓄电池监测装置遥测:蓄电池组总电压,每只蓄电池电压,标示电池温度,每组充、放电电流,每组电池安时量(可选)遥信:蓄电池组总电压高/低,每只蓄电池电压高/低,标示电池温度高,充电电流高12分散空调设备遥测:空调主机工作电压,工作电流,送风温度,回风温度,送风湿度,回风湿度,压缩机吸气压力,压缩机排气压力遥信:开/关机,电压、电流过高/低,回风温度过高/低,回风湿度过高/低,过滤器正常/堵塞,风机正常/故障,压缩机正常/故障遥控:空调开/关机13集中空调设备(1)冷冻系统遥测:冷冻水进、出温度,冷却水进、出温度,冷冻机工作电流,冷冻水泵工作电流,冷却水泵工作电流遥信:冷冻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工作状态和故障告警,冷却水塔(水池)液位低告警遥控:开/关冷冻机,开/关冷冻水泵,开/关冷却水泵,开/关冷却塔风机(2)空调系统遥测:回风温度,回风湿度,送风温度,送风湿度遥信:风机工作状态,故障告警,过滤器堵塞告警遥控:开/关风机(3)配电柜遥测:电源电压、电流遥信:电源电压高/低告警,工作电流过高14环境遥测:温度,湿度遥信:烟感,温感,湿度,水浸,红外,玻璃破碎,门窗告警遥控:门开/关第四节通信接口协议在现场数据采集和数据传输中大量采用接口方式,监控系统涉及较多的是串行通信接口和网络接口。一、串行通信协议计算机与外设或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通常有两种方式: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并行通信指数据的各位同时传送。并行方式传输数据速度快,但占用的通信线多,传输数据的可靠性随距离的增加而下降,只适用于近距离的数据传送。串行通信是指在单根数据线上将数据一位一位地依次传送。发送过程中,每发送完一个数据,再发送第二个,依此类推。接受数据时,每次从单根数据线上一位一位地依次接受,再把它们拼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在远距离数据通信中,一般采用串行通信方式,它具有占用通信线少、成本低等优点。1、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1)同步和异步通信方式串行通信有两种最基本的通信方式:同步串行通信方式和异步串行通信方式。同步串行通信方式是指在相同的数据传送速率下,发送端和接受端的通信频率保持严格同步。由于不需要使用起始位和停止位,可以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但发送器和接受器的成本较高。异步串行通信是指发送端和接受端在相同的波特率下不需要严格地同步,允许有相对的时间时延,即收、发两端的频率偏差在10以内,就能保证正确实现通信。异步通信的数据传送格式见图1-8-3所示。异步通信在不发送数据时,数据信号线上总是呈现高电平状态,称为空闲状态(又称mark状态)。当有数据发送时,信号线变成低电平,并持续一位的时间,用于表示发送字符的开始,该位称为起始位,也称space状态。起始位之后,在信号线上依次出现待发送的每一位字符数据,并且按照先低位后高位的顺序逐位发送。采用不同的字符编码方案,待发送的每个字符的位数不同,在5、6、7或8位之间选择。数据位的后面可以加上一位奇偶校验位,也可以不加,由编程指定。最后传送的是停止位,一般选择1位、1.5位或2位。(2)数据传送方式单工方式。单工方式采用一根数据传输线,只允许数据按照固定的方向传送。图8(a)中a只能作为发送器,b只能作为接收器,数据只能从a传送到b,不能从b传送到a。半双工方式。半双工方式采用一根数据传输线,允许数据分时地在两个方向传送,但不能同时双向传送。图8(b)中在某一时刻,a为发送器,b为接收器,数据从a传送到b;而在另一个时刻,a可以作为接收器,b作为发送器,数据从b传送到a。全双工方式。全双工方式采用两根数据传输线,允许数据同时进行双向传送。图8(c)中a和b具有独立的发送器和接收器,在同一时刻,既允许a向b发送数据,又允许b向a发送数据。(3)波特率波特率是指每秒内传送二进制数据的位数,以b/s和bps(位/秒)为单位。它是衡量串行数据传送速度快慢的重要指标和参数。计算机通信中常用的波特率是:110,300,600,1200,2400,4800,9600,19200bps。(4)串行通信的检错和纠错在串行通信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噪声干扰,这些干扰有时会导致在传输过程中出现差错。因此在串行通信中对数据进行校验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衡量通信系统质量的重要指标。检错,就是如何发现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而纠错就是在发现错误后,如何采取措施纠正错误。误码率误码率是指数据经传输后发生错误的位数与总传输位数之比。在计算机通信中,一般要求误码率达到10-6数量级。误码率与通信过程中的线路质量、干扰、波特率等因素有关。奇偶校验奇偶校验是常用的一种检错方式。奇偶校验就是在发送数据位最后一位添加一位奇偶校验位(0或1),以保证数据位和奇偶校验位中1的总和为奇数或偶数。若采用偶校验,则应保证1的总数为偶数;若采用奇校验,则应保证1的总和为奇数。在接受数据时,cpu应检测数据位和奇偶校验位中1的总数是否符合奇偶校验规则,如果出现误码,则应转去执行相应的错误处理服务程序,进行后续纠错。纠错在基本通信规程中一般采用奇偶校验或方阵码检错,以重发方式进行纠错。在高级通信中一般采用循环冗余码(crc)检错,以自动纠错方式来纠错。一般说来,附加的冗余位越多,检测、纠错能力就越强,但通信效率也就越低。2、串行通信接口标准串行通信接口按电气标准及协议来分包括rs-232、rs-422、rs485、usb等。rs-232、rs-422与rs-485标准只对接口的电气特性做出规定,不涉及接插件、电缆或协议。usb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接口标准,主要应用于高速数据传输领域。(1)rs-232串行接口目前rs-232是pc机与通信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串行接口。rs-232被定义为一种在低速率串行通信中增加通信距离的单端标准。rs-232采取不平衡传输方式,即所谓单端通信。典型的rs-232信号在正负电平之间摆动,在发送数据时,发送端驱动器输出正电平在+5+15v,负电平在-5-15v电平。当无数据传输时,线上为ttl电平,从开始传送数据到结束,线上电平从ttl电平到rs-232电平再返回ttl电平。接收器典型的工作电平在+3+12v与-3-12v。rs-232是为点对点(即只用一对收、发设备)通信而设计的,其驱动器负载为37k。由于rs-232发送电平与接收电平的差仅为2v至3v左右,所以其共模抑制能力差,再加上双绞线上的分布电容,其传送距离最大为约30米,最高速率为20kb/s。所以rs-232适合本地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测量dte的txd(或dce的rxd)和gnd之间的电压了解串口的状态,在空载状态下,它们之间应有约-10v左右(-5-15v)的电压,否则该串口可能已损坏或驱动能力弱。管脚定义rs-232物理接口标准可分成25芯和9芯d型插座两种,均有针、孔之分。左图1-8-5为25芯插座的管脚定义图。其中tx(发送数据)、rx(接受数据)和gnd(信号地)是三条最基本的引线,就可以实现简单的全双工通信。dtr(数据终端就绪)、dsr(数据准备好)、rts(请求发送)和cts(清除发送)是最常用的硬件联络信号。按照rs232标准,传输速率一般不超过20kbps,传输距离一般不超过15m。实际使用时通信速率最高可达115200bps。rs232串行接口基本接线原则设备之间的串行通信接线方法,取决于设备接口的定义。设备间采用rs232串行电缆连接时有两类连接方式:直通线:即相同信号(rxd对rxd、txd对txd)相连,用于dte(数据终端设备)与dce(数据通信设备)相连。如计算机与modem(或dtu)相连。交叉线:即不同信号(rxd对txd、txd对rxd)相连,用于dte与dte相连。如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采集器之间相连。以上两种连接方法可以认为同种设备相连采用交叉线连接,不同种设备相连采用直通线连接。在少数情况下会出现两台具有dce接口的设备需要串行通信的情况,此时也用交叉方式连接。当一台设备本身是dte,但它的串行接口按dce接口定义时,应按dce接线。如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生产的一体化采集器ida采集模块上的调测接口是按dce接口定义的,当计算机与ida采集模块的调测口连接时就要采用直通串行电缆。一般地,rs232接口若为公头,则该接口按dte接口定义;若为母头,则该接口按dce接口定义。但注意也有反例,不能一概而论。(一些dte设备上的串行接口按dce接口定义而采用db9或db25母接口的原因主要是因为dte接口一般都采用公头,当人用手接触时易接触到针脚;采用母头时因不易碰到针脚,可避免人体静电对设备的影响。)对于某些设备上的非标准rs232接口,需要根据设备的说明书确定针脚的定义。如果已知txd、rxd和gnd三个针脚,但不清楚哪一个针脚是txd,哪一个针脚是rxd,可以通过用万用表测量它们与gnd之间的电压来判别,如果有一个电压为-10v左右,则万用表红表笔所接的是dte的txd或dce的rxd。rs232的三种接线方式三线方式:即两端设备的串口只连接收、发、地三根线。一般情况下,三线方式即可满足要求,如监控主机与采集器及大部分智能设备之间相连。简易接口方式:两端设备的串口除了连接收、发、地三根线外,另外增加一对握手信号(一般是dsr和dtr)。具体需要哪对握手信号,需查阅设备接口说明。完全口线方式:两端设备的串口9线全接。此外,有些设备虽然需要握手信号,当并不需要真正的握手信号,可以采用自握手的方式,(2)rs-422/485串行接口平衡传输rs-422由rs-232发展而来。为改进rs-232通信距离短、速度低的缺点,rs-422定义了一种平衡通信接口,将传输速率提高到10mbit/s,并允许在一条平衡总线上连接最多10个接收器。rs-422是一种单机发送、多机接收的单向、平衡传输规范。rs-422的数据信号采用差分传输方式,也称作平衡传输。它使用一对双绞线,将其中一线定义为a,另一线定义为b,如图1-8-8。通常情况下,发送驱动器a、b之间的正电平在+2+6v,是一个逻辑状态,负电平在-2-6v,是另一个逻辑状态。另有一个信号地c,在rs-485中还有一“使能”端,“使能”端是用于控制发送驱动器与传输线的切断与连接。当“使能”端起作用时,发送驱动器处于高阻状态,称作“第三态”,即它是有别于逻辑“1”与“0”的第三态。接收器也作与发送端相应的规定,收、发端通过平衡双绞线将aa与bb对应相连,当在收端ab之间有大于+200mv的电平时,输出正逻辑电平,小于-200mv时,输出负逻辑电平。接收器接收平衡线上的电平范围通常在200mv至6v之间。rs-422rs-422标准全称是“平衡电压数字接口电路的电气特性”,它定义了接口电路的特性。图1-8-9是典型的rs-422四线接口。实际上还有一根信号地线,共5根线。由于接收器采用高输入阻抗和发送驱动器比rs232更强的驱动能力,故允许在相同传输线上连接多个接收节点,最多可接10个节点。即一个主设备(master),其余为从设备(salve),从设备之间不能通信,所以rs-422支持点对多的双向通信。rs-422四线接口由于采用单独的发送和接收通道,因此不必控制数据方向,各装置之间任何必须的信号交换均可以按软件方式(xon/xoff握手)或硬件方式(一对单独的双绞线)实现。rs-422的最大传输距离为4000英尺(约1200米),最大传输速率为10mb/s。其平衡双绞线的长度与传输速率成反比,在100kb/s速率以下,才可能达到最大传输距离。只有在很短的距离下才能获得最高速率传输。一般100米长的双绞线上所能获得的最大传输速率仅为1mb/s。rs422接口的定义很复杂,一般只使用四个端子,其针脚定义分别为tx+、tx-、rx+、rx-,其中tx+和tx-为一对数据发送端子,rx+和rx-为一对数据接收端子,参见图1-8-10。rs422采用了平衡差分电路,差分电路可在受干扰的线路上拾取有效信号,由于差分接收器可以分辨0.2v以上的电位差,因此可大大减弱地线干扰和电磁干扰的影响,有利于抑制共模干扰,传输距离可达1200米。另外和rs232不同的是,在一rs422总线上可以挂接多台设备组网,总线上连接的设备rs422串行接口同名端相接,与上位机则收发交叉,可以实现点到多点的通信,如图1-8-11所示。(rs232只能点到点通信,不能组成串行总线。)通过rs422总线与计算机某一串口通信时,要求各设备的的通信协议相同。为了在总线上区分各设备,各设备需要设置不同的地址。上位机发送的数据所有的设备都能接收到,但只有地址符合上位机要求的设备响应。rs-485为扩展应用范围,eia在rs-422的基础上制定了rs-485标准,增加了多点、双向通信能力,通常在要求通信距离为几十米至上千米时,广泛采用rs-485收发器。rs-485收发器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即在发送端,驱动器将ttl电平信号转换成差分信号输出;在接收端,接收器将差分信号变成ttl电平,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加上接收器具有高的灵敏度,能检测低达200mv的电压,故数据传输可达千米以外。rs-485许多电气规定与rs-422相仿。如都采用平衡传输方式、都需要在传输线上接终接电阻等。rs-485可以采用二线与四线方式,二线制可实现真正的多点双向通信。而采用四线连接时,与rs-422一样只能实现点对多的通信,即只能有一个主(master)设备,其余为从设备,但它比rs-422有改进,无论四线还是二线连接方式总线上可连接多达32个设备,sipex公司新推出的sp485r最多可支持400个节点。rs-485与rs-422的共模输出电压是不同的。rs-485共模输出电压在-7v至+12v之间,rs-422在-7v至+7v之间,rs-485接收器最小输入阻抗为12k;rs-422是4k;rs-485满足所有rs-422的规范,所以rs-485的驱动器可以用在rs-422网络中应用。但rs-422的驱动器并不完全适用于rs-485网络。rs-485与rs-422一样,最大传输速率为10mb/s。当波特率为1200bps时,最大传输距离理论上可达15千米。平衡双绞线的长度与传输速率成反比,在100kb/s速率以下,才可能使用规定最长的电缆长度。rs-485需要2个终接电阻,接在传输总线的两端,其阻值要求等于传输电缆的特性阻抗。在矩距离传输时可不需终接电阻,即一般在300米以下不需终接电阻。rs485是rs422的子集,只需要data+(d+)、data-(d-)两根线。rs485与rs422的不同之处在于rs422为全双工结构,即可以在接收数据的同时发送数据,而rs485为半双工结构,在同一时刻只能接收或发送数据rs485总线上也可以挂接多台设备,用于组网,实现点到多点及多点到多点的通信(多点到多点是指总线上所接的所有设备及上位机任意两台之间均能通信),如图1-8-13所示。连接在rs485总线上的设备也要求具有相同的通信协议,且地址不能相同。在不通信时,所有的设备处于接收状态,当需要发送数据时,串口才翻转为发送状态,以避免冲突。为了抑制干扰,rs485总线常在最后一台设备之后接入一个120欧的电阻。很多设备同时有rs485接口方式和rs422接口方式,常共用一个物理接口,见图1-8-14。图中,rs485的d+和d-与rs422的t+和t-共用。(3)rs232/422/485串行通信接口性能比较(4)usb接口usb,全称是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它是在1994年底由康柏、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联合制订的,但是直到1999年,usb才真正被广泛应用。自从1994年11月11日发表了usbv0.7以后,usb接口经历了六年的发展,现在usb已经发展到了2.0版本。usb接口的特点是:数据传输速率高。usb标准接口传输速率为12mbps,最新的usb2.0支持最高速率达480mbps。同串行端口比,usb大约快1000倍;同并行端口比,usb端口大约快50%。数据传输可靠。usb总线控制协议要求在数据发送时含有3个描叙数据类型、发送方向和终止标志、usb设备地址的数据包。usb设备在发送数据时支持数据侦错和纠错功能,增强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同时挂接多个usb设备。usb可通过菊花链的形式同时挂接多个usb设备,理论上可达127个。usb接口能为设备供电。usb线缆中包含有两根电源线及两根数据线。耗电比较少的设备可以通过usb口直接取电。可通过usb口取电的设备又分低电量模式和高电量模式,前者最大可提供100毫安的电流,而后者则是500毫安。支持热插拔。在开机情况下,可以安全地连接或断开设备,达到真正的即插即用。usb还具有一些新的特性,如:实时性(可以实现和一个设备之间有效的实时通信)、动态性(可以实现接口间的动态切换)、联合性(不同的而又有相近的特性的接口可以联合起来)、多能性(各个不同的接口可以使用不同的供电模式)。二、计算机网络和tcp/ip协议(一)osi模型osi(osi-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为不同开放系统的应用进程之间进行通信所定义的标准。osi包含两部分: iso/osi/rm(iso7498)、服务与协议。osi参考模型将整个网络分为七层。(1)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与传输媒体直接相连,主要作用是建立、保持和断开物理连接,以确保二进制比特流的正确传输。物理层协议规定了数据终端设备(dte)与数据通讯设备(dce)之间的接口标准。规定了接口的4个特性:机械特性、电器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这里的dte(dataterminalequipment)数据终端设备是具有一定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转发能力的设备,dce(datacircuit-terminalequipment)数据链路端接设备(通信设备)的作用是在dte和传输线路之间提供信号变换和编码的功能。物理层接口的标准和位置。物理层协议包括rs-232、rs-449、v.24、v.35、x.21等。(2)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主要负责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和拆除,确保在一段物理链路上数据帧的正确传输。(3)网络层是osi模型的第三层,又叫通信子网层,主要用于控制通信子网的运行。网络层主要作用是将从高层传送下来的数据分组打包,再进行必要的路由选择、流量控制、差错控制、顺序检测等处理,使数据正确无误地传送到目的端。网络层协议包括ip、rarp、arp(tcp/ip)、ipx、decnet、appletalk、x.25等。(4)传输层(transportlayer)位于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之间,是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桥梁。传输层的主要作用是为利用通信子网进行通信的两个主机,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透明的通信服务。它与应用进程相关。tcp、udp是传输层协议。(5)第五、六、七层是面向信息处理的高层协议。会话层的主要作用是组织并协商两个应用进程之间的会话,并管理它们之间的数据交换。表示层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主要目的是使数据保持原来的含义。应用层是osi模型的最高层,是唯一直接向应用程序提供服务的一层,它直接面向用户,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二)tcp/ip协议自从tcp/ip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被引入之后,该协议已经被广泛使用在全世界的网络上。在pc、unix工作站、小型机、macintosh计算机、大型机以及用于连接客户机和主机的网络设备上都可以使用tcp/ip。通过tcp/ip,成千上万个公共网络和商业网络连接到了internet上,使得大量用户可以对之进行访问。(1)tcp/ip协议族tcp/ip是一个协议族,它的核心协议主要有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和网际协议(ip)。在tcp/ip中,与osi模型的网络层等价的部分为ip。另外一个兼容的协议层为传输层,tcp和udp都运行在这一层。osi模型的高层与tcp/ip的应用层协议是对应的。tcp/ip和osi模型。对主要协议起补充作用的协议有五个,它们是通过tcp/ip提供的五个应用服务:文件传输协议(ftp)、远程登录协议(telnet)、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域名服务(dns)、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和远程网络监测(rmon)等。另外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用于在internet上为使用www浏览器进行访问的用户传输超文本标记语言文档,包括音频、图像、视频和图形文件。可以使用ping应用程序对同一个网络上或者不同网络上的结点进行联系,确定对方是否连接并且可以进行响应。作为一个网络管理员,可以使用ping另外一个结点来快速验证lan或wan连接是否正常工作。traceroute(tracert)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跟踪网络两点间的跳数。(2)网络中的两种寻址方法地址是网络设备和主机的标识,网络中存在两种寻址方法:mac地址和ip地址,两种寻址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mac地址是设备的物理地址,位于osi参考模型的第2层,全网唯一标识,无级地址结构(一维地址空间),固化在硬件中,寻址能力仅限在一个物理子网中。ip地址是设备的逻辑地址,位于osi参考模型的第3层,全网唯一标识,分级地址结构(多维地址空间),由软件设定,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在全网范围内寻址。ip地址长度为32bits(4个字节),由网络id和主机id组成。网络id(networkid)标识主机所在的网络,主机id(hostid)标识在该网络上的主机。ip地址由4段组成,每段以十进制数表示,4个十进制数之间用小数点区分,如。编址的另一有特殊目的的形式是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显示使用的编址类别,二是将网络分成子网来控制网络流量。在第一种情况下,子网掩码可使得应用程序能够确定地址的哪一部分是网络id,哪一部分是主机id。上面介绍的编址称为ipv4,ipv4已经消耗尽了所有的地址。由于ipv4不能提供网络安全,也不能实施复杂的路由选项,如在qos的水平上创建子网等,所以应用也受到了限制。同时,ipv4除了提供广播和多点传送编址外,并不具备多个选项来处理多种不同的多媒体应用程序,如流式视频或视频会议等。为适应ip的爆炸式应用,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开始了ipng(ipnextgeneration)的初步开发。1996年,ipng的研究诞生了一种称为ipv6的新标准,ipv6具有128位编址能力。(三)主要的网络设备(1)网络接口卡(nic)nic可以使网络设备如计算机或其他网络设备等连接到某个网络上。(2)集线器集线器是以星形拓扑结构连接网络结点如工作站、服务器等的一种中枢网络设备。集线器也可以指集中器,具有同时活动的多个输入和输出端口。集线器的功能有:提供一个中央单元,从中可以向网络连接多个结点。允许大量的计算机可以连接在一个或多个lan上。通过集中式网络设计来降低网络阻塞。提供多协议服务,如ethernet-to-fddi连接。加强网络主干。使得可以进行高速通信。为几种不同类型的介质(如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提供连接。使得可以进行集中式网络管理。(3)路由器路由器具有内置的智能来指导包流向特定的网络,可以研究网络流量并快速适应在网络中检测到的变化。路由器可以用来:有效地指导包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减少过度的流量。连接相临或远距离的网络。连接截然不同的网络。通过隔离网络的一部分来防止网络的瓶颈。保护网络免受入侵。(4)网关在许多环境下都用到了“网关”一词,但通常它是指一种使得两个不同类型的网络系统或软件可以进行通信的软件或硬件接口。例如可以用网关来:将常用的协议(如tcp/ip)转换为专用的协议(如sna)。将一种消息格式转换为另一种格式。转化不同的编址方案。将主机链接到lan上。为到主机的连接提供终端仿真。指导电自由件发送到正确的网络目标上。用不同的结构连接网络。(5)modemmodem通常配合串行口实现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从而可以利用电话线或电力线进行远程通信。(四)rj-45接头rj-45接头有t568a和t568b两种标准。普通跳线:用于电脑网卡与模块的连接、配线架与配线间的连接、配线架与hub或交换机的连接。它的两端的rj45接头接线方式是相同的。其中td代表传送,各有两条线(td+及td-);而rd代表接收,也有两条线(rd+及rd-)。交叉连接线:用于hub与交换机等设备间的连接。它们两端的rj45接线方式是不相同的,要求其中的一个接线对调1/2、3/6线对。而其余线对则可依旧按照一一对应的方式安装。第五节监控单元一、局(站)监控单元的结构局(站)监控单元是监控系统中最低一级计算机系统,它通过监控模块(sm)与被监控设备直接相连,对被监控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进行控制。目前大多数监控系统的局(站)监控系统由单片机控制系统或工业控制机系统组成,有的也采用可编程控制器等其它计算机系统。总的说来各监控设备制造厂商为了加强系统的可靠性和技术上的先进性,降低系统造价,针对通信电源的特殊场合和特殊要求,都倾向于采用可靠性高的单片机系统。该系统一般具有丰富的输入/输出接口,有多种形式的通信接口和较大的存储容量,方便数据存储和转发。局(站)监控系统的基本结构如下图1-8-21。图中主控模块(主机)与通用采集模块、智能协议转换器、蓄电池监测模块通过rs485/422协议进行数据通信。作为监控系统最低的一层,局(站)监控系统是整个监控系统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的基础,要求有高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二、传感器和变送器传感器是一种为获取某种(物理、化学或生物)信息,将该信息转换为另外一种易于检测的信息量(电量、光学量、机械量)的器件或装置,也称为变换器或换能器。在工程检测中,传感器通常是将非电量形式的信号转换为另一种便于检测的电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检测、自动化控制等方面,它可以分为光敏器件、热敏器件、气敏器件、磁敏器件、力敏器件、声敏器件等。变送器是一种将被测变量(电压、电流等)转换为可以传送的标准输出信号的器件。在自动检测系统中,一般传感器的输出电量都很微小,需要经过信号放大才能成为监控设备所接受的标准电量。标准电量或标准输入电量的采用是为了统一各类输入信号,便于产品化和互连互通。标准的模拟量信号有:05v、020ma或420ma。标准的开关量信号有:纯粹的干接点、地信号、某一负值电压、带一定电阻的干接点。对于模拟量,采用电流量要比电压量优点多,因为考虑信号采样电路,电流量可靠准确,它不会象电压量,在信号取样电路中产生压降。对于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五四制专版)六年级上册的主题5-神奇的中医说课稿
- 2025合同样本:股权转让程序模板
- 2025建筑施工安全合同范本
- 2025标准上海市商业店铺租赁合同模板
- 2025供应商合同模板甲供货物合同
- 客至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统编版(部编版)
- 五 视力健康与保护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粤教版(2016版)
- 高中信息技术视频的加工之高中生活点滴说课稿 粤教版
- 2.1 植物细胞工程(第2课时 应用)(教学设计)高二生物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 江苏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糖尿病足报告
- 国有企业战略使命评价制度
- 吊车施工专项方案
- 肺栓塞患者护理查房课件
- 合规风险管理制度
- 病毒课件教学课件
- 9月30日烈士纪念日缅怀先烈功绩弘扬先烈精神课件
- 2024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 数字化印花工艺智能化
- 香雪制药资本结构优化分析
-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之“有用无用”作文导写素材及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