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操作系统》word版.doc_第1页
《Linux操作系统》word版.doc_第2页
《Linux操作系统》word版.doc_第3页
《Linux操作系统》word版.doc_第4页
《Linux操作系统》word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inux 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2010-11-05 14:34Linux是一类Unix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统称。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的名字也是Linux。Linux操作系统也是自由软件和开放源代码发展中最著名的例子。严格来讲,Linux这个词本身只表示Linux内核,但在实际上人们已经习惯了用Linux来形容整个基于Linux内核,并且使用GNU工程各种工具和数据库的操作系统。Linux得名于计算机业余爱好者Linus Torvalds。简单地说,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这个系统是由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的程序员设计和实现的。其目的是建立不受任何商品化软件的版权制约、全世界都能自由使用的Unix兼容产品。linux读音:linksLinux学习的基本概念(1)磁盘及分区一块硬盘可以分为一个主分区和若干个扩展分区(逻辑分区),Linux操作系统可以安装在任何地方,因此许多机器可以做成多个windows系统及Linux多启动。在Linux下没有盘符的概念,不管是什么存储盘,在它里面都是一样对待的,系统里只有从根目录往下一层层的目录,一个盘可以多个目录,一个目录也可能会跨多个盘。Ext2:Ext2是GNU/Linux系统中标准的文件系统。这是Linux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文件系统,它是专门为Linux设计的,拥有极快的速度和极小的CPU占用率。Ext2既可以用于标准的块设备(如硬盘),也被应用在软盘等移动存储设备上。Ext3:Ext3是Ext2的下一代,也就是保有Ext2的格式之下再加上日志功能。Ext3是一种日志式文件系统(Journal File System),最大的特点是:它会将整个磁盘的写入动作完整的记录在磁盘的某个区域上,以便有需要时回溯追踪。当在某个过程中断时,系统可以根据这些记录直接回溯并重整被中断的部分,重整速度相当快。该分区格式被广泛应用在Linux系统中。Ext4:ext4是ext3文件系统的后继版本。ext4原始的开发目标是一系列的向下兼容ext3、移除其64位限制与提升其效能的延伸包。然而,某些Linux开发者因稳定性原因而拒绝将这些延伸包应用在ext3上,并要求其作为ext3的分支,改名为ext4并另行开发,以免影响到目前的ext3用户。该要求被接受以后,ext3维护者Theodore Tso在2006年6月28日公开了ext4的开发计划。Linux swap:它是Linux中一种专门用于交换分区的swap文件系统。Linux是使用这一整个分区作为交换空间。一般这个swap格式的交换分区是主内存的2倍。在内存不够时,Linux会将部分数据写到交换分区上。VFAT:VFAT叫长文件名系统,这是一个与Windows系统兼容的Linux文件系统,支持长文件名,可以作为Windows与Linux交换文件的分区。(2)理解Linux文件系统标准/:根目录,系统中所有的目录都是从根目录开始。/bin:存放常用命令。/boot:引导核心的程序目录/dev:外部设备名/etc:(etcetera)系统管理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home:存放用户主目录的地方,一般是/home/用户名。其他目录有ftp、httpd、samba等。/lib:(library)系统基本的动态链接库/lost+found/opt:optional(可以选择的)/proc:虚拟系统,是由系统初起时内存中产生的/root:超级用户默认的主目录;/sbin: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tmp:存放各程序执行时所产生的临时文件;/usr:占空间最大的目录,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几乎全在这个目录中;/var:存放一些系统记录文件和配置文件;(3)掌握Linux下设备的使用方法(4)理解LILO和GRUB的用途LILO全称为LInux LOader GRUB全称为GRand Unified Boot loader是位于硬盘引导扇区的一个小程序,是引导Linux系统内核的最常见的方式;可以用来引导多个操作系统;可以同时支持多个不同的系统内核映像;为每个系统内核映像提供了密码保护;支持位于不同磁盘和分区中的引导扇区、映象文件和启动映像;(5)普通用户与超级用户普通用户可以在其权限许可的范围内使用系统资源,而超级用户(用户名为root)不仅可以使用系统中的所有资源而且可以管理系统资源。(6)工作方式字符工作方式和图形工作方式在字符界面下工作more在字符界面下工作-为什么使用字符工作方式-Linux是一种类UNIX操作系统。在UNIX发展的早期,类UNIX操作系统根本没有图形操作界面,只有字符工作模式。后来随着GUI的发展,在类UNIX操作系统上开发了XWindow系统,使类UNIX系统有了图形用户界面。虽然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简单,但是字符操作方式仍然沿用至今,这主要是因为:1.在字符操作方式下可以高效地完成所有的任务,尤其是系统管理任务。2.系统管理任务通常在远程进行,而远程登录后进入的是字符工作方式。3.由于使用字符界面不用启动图形工作环境,大大地节省了系统资源开销。在字符界面下工作-进入字符工作方式的方法-在图形环境下开启终端窗口进入字符工作方式。-以init 3模式启动系统后直接进入字符工作方式。-使用远程登录方式(telnet/SSH)进入字符工作方式。在字符界面下工作-Shell简介-什么是Shell Shell就是用户与操作系统内核之间的接口,起着协调用户与系统的一致性和在用户与系统之间进行交互的作用。Shell在Linux系统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Shell的功能Shell最重要的功能是命令解释,从这种意义上说,Shell是一个命令解释器。Linux系统上的所有可执行文件都可以作为Shell命令来执行。当用户提交了一个命令后,Shell首先判断它是否为内置命令,如果是就通过Shell内部的解释器将其解释为系统功能调用并转交给内核执行;若是外部命令或实用程序就试图在硬盘中查找该命令并将其调入内存,再将其解释为系统功能调用并转交给内核执行。在查找该命令时分为两种情况:(1)用户给出了命令的路径,Shell就沿着用户给出的路径进行查找,若找到则调入内存,若没找到则输出提示信息;(2)用户没有给出命令的路径,Shell就在环境变量PATH所制定的路径中依次进行查找,若找到则调入内存,若没找到则输出提示信息。此外,Shell还具有如下的一些功能:+通配符+命令补全、别名机制、命令历史+重定向+管道+命令替换+Shell编程语言-Shell的主要版本+Bourne Again Shell(bash,bsh的扩展)-Linux的默认Shell+Korn Shell(ksh)-AIX的默认Shell+tcsh(csh的扩展)在字符界面下工作-基本操作命令-文件目录操作-ls显示文件和目录列表touch生成一个空文件或更改文件的时间cp复制文件或目录mv移动文件或目录、文件或目录改名rm删除文件或目录cat、tac显示文本文件内容more、less分页显示文本文件内容ln建立链接文件whereis查找系统文件所在路径find在文件系统中查找指定的文件grep在制定的文本文件中查找指定的字符串pwd显示当前工作目录cd切换目录mkdir创建目录rmdir删除空目录tree显示目录树chmod更改文件或目录的权限chown更改文件或目录的属主-信息显示-stat显示指定文件的相关信息who、w显示在线登录用户whoami显示用户自己的身份hostname显示主机名称uname显示系统信息dmesg显示系统启动信息top显示当前系统中耗费资源最多的进程du显示指定的文件(目录)已使用的磁盘空间的总量df显示文件系统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free显示当前内存和交换空间的使用情况ifconfig显示网络接口信息ping测试网络的连通性netstat显示网络状态信息-用户间通信-write向另外一个登录用户发信息wall向所有登录用户发信息mesg显示、设置接受或者不接受其它登录用户发来的信息mail、pine邮件收发ftp ftp客户端程序lynx字符界面浏览器-备份压缩-tar文件、目录打(解)包gzip压缩(解压)文件或目录,压缩文件后缀为gz compress压缩(解压)文件或目录,压缩文件后缀为Z bzip2压缩(解压)文件或目录,压缩文件后缀为bz2 zcat显示压缩的文本文件的内容-其他命令-echo显示输出变量、字符串的值exit返回上一级Shell date显示(设置)系统日期和时间cal显示日历clear清屏wc统计文本文件的行数、单词数和字符个数passwd设置用户登录密码su切换为指定的用户进行操作读音linux发音五花八门版本颇多,见到和听到的不下10种。根据linux的创始人Linus Torvalds的说法,Linux的发音和Minix是押韵的。Li中i的发音类似于Minix中i的发音,而nux中u的发音类似于英文单词profess中o的发音。依照国际音标应该是/links/-类似于里讷克斯。但是,由于Linus Torvalds本人是芬兰人,所以他的Linux读音不是/links/,而是/liniks/.有人综合网上和linux自己的读音,概括出几个自认为最合适也最通用的读法:/links/(里那克斯)或/li:nks/(里讷克斯)或/linju:ks/(里纽克斯)。这几个应该是谁都听得懂的。至于哪个比较正宗,当然是linus的原音。但事实上使用linus哪种读法的人似乎不在多数。Linux的出现最早开始于一位名叫Linus Torvalds的计算机业余爱好者,当时他是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学生。他的目的是想设计一个代替Minix(是由一位名叫Andrew Tannebaum的计算机教授编写的一个操作系统示教程序)的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可用于386、486或奔腾处理器的个人计算机上,并且具有Unix操作系统的全部功能,因而开始了Linux雏形的设计。Linux的历史是和GNU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983年,理查德马修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G LinuxNU计划(GNU Project)。这个计划有一个目标是为了发展一个完全免费自由的Unix-like操作系统。自1990年代发起这个计划以来,GNU开始大量的产生或收集各种系统所必备的元件,像是-函式库(libraries)、编译器(compilers)、侦错工具(debuggers)、文字编辑器(text editors)、网页服务器(web server),以及一个Unix的使用者接口(Unix shell)-除了执行核心(kernel)仍然付阙外。1990年,GNU计划开始在马赫微核(Mach microkernel)的架构之上开发系统核心,也就是所谓的GNU Hurd,但是这个基于Mach的设计异常复杂,发展进度则相对缓慢。最初的设想中,Linux是一种类似Minix这样的一种操作系统。1991年4月,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学生Linus Benedict Torvalds(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电脑程序员、黑客)不满意Minix这个教学用的操作系统。出于爱好,他根据可在低档机上使用的MINIX设计了一个系统核心Linux 0.01,但没有使用任何MINIX或UNIX的源代码。他通过USENET(就是新闻组)宣布这是一个免费的系统,主要在x86电脑上使用,希望大家一起来将它完善,并将源代码放到了芬兰的FTP站点上任人免费下载。本来他想把这个系统称为freax,意思是自由(free)和奇异(freak)的结合字,并且附上了X这个常用的字母,以配合所谓的Unix-like的系统。可是FTP的工作人员认为这是Linus的MINIX,嫌原来的命名Freax的名称不好听,就用Linux这个子目录来存放,于是它就成了Linux。这时的Linux只有核心程序,仅有10000行代码,仍必须执行于Minix操作系统之上,并且必须使用硬盘开机,还不能称做是完整的系统;随后在10月份第二个版本(0.02版)就发布了,同时这位芬兰赫尔辛基的大学生在comp.os.minix上发布一则信息:Hello everybody out there using minix-Im doing a(free)operation system(just ahobby,wont be big and professional like gnu)for 386(486)AT clones.由于许多专业用户(主要是程序员)自愿地开发它的应用程序,并借助Internet拿出来让大家一起修改,所以它的周边的程序越来越多,Linux本身也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从1983年开始的GNU计划致力于开发一个自由并且完整的类Unix操作系统,包括软件开发工具和各种应用程序。到1991年Linux内核发布的时候,GNU已经几乎完成了除了系统内核之外的各种必备软件的开发。在Linus Torvalds和其他开发人员的努力下,GNU组件可以运行于Linux内核之上。整个内核是基于GNU通用公共许可,也就是GPL(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GNU通用公共许可证)的,但是Linux内核并不是GNU计划的一部分。1994年3月,Linux1.0版正式发布,Marc Ewing成立了Red Hat软件公司,成为最著名的Linux分销商之一。Unix与Linux的历史源流早期Linux的开机管理程序(boot loader)是使用LILO(Linux Loader),存在着一些难以容忍的缺陷,例如无法识别8G以外的硬盘,后来新增GRUB(GRand Unified Bootloader)克服了这些缺点,具有动态搜寻核心档案的功能,可以让您在开机的时候,可以自行编辑您的开机设定系统档案,透过ext2或ext3档案系统中载入Linux Kernel。Linux的标志和吉祥物是一只名字叫做Tux的企鹅,标志的由来是因为Linus在澳洲时曾被一只动物园里的企鹅咬了一口,便选择了企鹅作为Linux的标志。Linux的注册商标是Linus Torvalds所有的。这是由于在1996年,一个名字叫做William R.Della Croce的律师开始向各个Linux发布商发信,声明他拥有Linux商标的所有权,并且要求各个发布商支付版税,这些发行商集体进行上诉,要求将该注册商标重新分配给Linus Torvalds。Linus Torvalds一再声明Linux是自由的,他本人可以卖掉,但Linux绝不能卖。Linux发行版的某些版本是不需要安装,只需通过CD或者可启动的USB存储设备就能使用的版本,他们称为LiveCD。最新的Linux Logo或吉祥物如右图所示。New Tux(Crystallized)Linux内核绝大多数基于Linux内核的操作系统使用了大量的GNU软件,包括了shell程序、工具、程序库、编译器及工具,还有许多其他程序,例如Emacs。正因为如此,GNU计划的开创者理查德马修斯托曼博士提议将Linux操作系统改名为GNU/Linux。但有些人只把操作系统叫做Linux。基本思想Linux的基本思想有两点:第一,一切都是文件;第二,每个软件都有确定的用途。其中第一条详细来讲就是系统中的所有都归结为一个文件,包括命令、硬件和软件设备、操作系统、进程等等对于操作系统内核而言,都被视为拥有各自特性或类型的文件。至于说Linux是基于Unix的,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两者的基本思想十分相近。linux桌面过去,Linux主要被用作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但因它的廉价、灵活性及Unix背景使得它很合适作更广泛的应用。传统上有以Linux为基础的LAMP(Linux,Apache,MySQL,Perl/PHP/Python的组合)经典技术组合,提供了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站服务器、动态网页的一整套网站架设支持。而面向更大规模级别的领域中,如数据库中的Oracle、DB2、PostgreSQL,以及用于Apache的Tomcat JSP等都已经在Linux上有了很好的应用样本。除了已在开发者群体中广泛流行,它亦是现时提供网站务供应商最常使用的平台。1、低廉性基于其低廉成本与高度可设定性,Linux常常被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例如机顶盒、移动电话及行动装置等。在移动电话上,Linux已经成为与Symbian OS、Windows Mobile系统并列的三大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之一;而在移动装置上,则成为Windows CE与Palm OS外之另一个选择。目前流行的TiVo数位摄影机使用了经过定制化后的Linux。此外,有不少硬件式的网络防火墙及路由器,例如部分LinkSys的产品,其内部都是使用Linux来驱动、并采用了操作系统提供的防火墙及路由功能。2、广泛性采用Linux的超级电脑亦愈来愈多,根据2005年11月号的TOP500超级电脑列表,显示世上最快速的两组超级电脑都是使用Linux作为其操作系统。而在表列的500套系统里,采用Linux为操作系统的,占了371组(即74.2%),其中的前十位者,有7组是使用Linux的。除了一部分专家之外,大多数人都不自己选择每一样组件或自行设置,而是直接使用Linux套件。2006年开始发售的SONY PlayStation 3亦使用Linux的操作系统。之前,Sony亦曾为他们的PlayStation 2推出过一套名为PS2 Linux的DIY组件。至于游戏开发商雅达利及id Software,都有为其旗下的游戏推出过Linux桌面版本。此外,Linux Game Publishing亦有专门为Linux平台撰写游戏,并致力于把其他在Windows平台编撰的游戏程序码转携至Linux平台,及为转携游戏提供使用授权。而一个打算对所有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孩子提供手提电脑的名为每个孩子皆有一部手提电脑(OLPC)的项目,正是使用Linux作为缺省的操作系统。我们不必探讨Linux源代码的开放给我们带来多大诱惑,我们只研究Linux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帮助。我们在平时只要掌握Linux最基础的应用,以及安装及使用就可以了。对Linux的操作现在发展到了在命令行下操作以及像Windows的桌面系统般的应用。对Linux不是很了解的用户可以选择桌面型Linux安装。这里把对Linux的一些疑问解答从网上整理一下,贴出来,希望对那些想要了解Linux的朋友有所帮助。3、灵活性Linux以它的高效性和灵活性著称。它能够在PC计算机上实现全部的Unix特性,具有多任务、多用户的能力。Linux是在GNU公共许可权限下免费获得的,是一个符合POSIX标准的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软件包不仅包括完整的Linux操作系统,而且还包括了文本编辑器、高级语言编译器等应用软件。它还包括带有多个窗口管理器的X-Window图形用户界面,如同我们使用Windows NT一样,允许我们使用窗口、图标和菜单对系统进行操作。4、倍受青睐的原因Linux之所以受到广大计算机爱好者的喜爱,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它属于自由软件,用户不用支付任何费用就可以获得它和它的源代码,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它进行必要的修改,无偿对它使用,无约束地继续传播。另一个原因是,它具有Unix的全部功能,任何使用Unix操作系统或想要学习Unix操作系统的人都可以从Linux中获益。运行Linux需要的配置并不高,支持众多的PC周边设备,并且这样一个功能强大的软件完全免费,其源代码是完全公开的,任何人都能拿来使用。说到这里,各位可能怀疑这免费后面是不是隐藏着什么?作者会心甘情愿的把它拿出来而分文不取吗?其实,它代表着软件开发的另一种概念:那就是基于GNU的版权制度。版权是为了保护作者应有利益而设立的制度,但时至今日它却对科技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例如现在病毒的肆虐,就是因为微软不肯将Windows的源代码公开。杀毒软件的厂商只好自己去钻研OLE结构。还有,Intel为了保住自己的霸主地位,建立了一个个不许其它厂商使用的硬件规范,造成众多开发者并不是为了提升技术而是为了兼容性而耗费资金和时间,这样就造成了科研发展的混乱和垄断。为了改变这种状况,Richard M.Stallman在1984年创立了以生产免费软件为目的的组织-Free Software Foundation(自由软件基金会,简称FSF)。他认为:各个软件公司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公开源代码会阻碍人类文明的发展,一个真正好的软件是为了替人解决问题,应该散发给需要的人。他开发了一个叫做GNU的计划,第一套软件就是GNU Emacs(UNIX平台下强大的编辑器)。任何人都能免费拿到这个软件和它的源代码,于是许多人自发的修改这套软件,为它增加功能。为了明确GNU的规范,Stallman发表了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和GNU Library General Public License授权声明,根据这些声明,所有的GNU软件都可以被任何人下载、出售、复制和修改,但必须提供程序源代码或者让使用者知道从哪里获得源代码!但不论免费或者收费,任何得到这些软件的使用者都有和提供者同样的权利,可以将它们赠送或出售。由于这个授权,GNU软件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强。当然,这样做也有不良的效果,如果开发商的利润减少了那么就没有人愿意真正开发软件了,毕竟人还是要吃饭的呀。不过随着Internet的盛行,大众越来越容易得到各种各样的软件,而且大多只为一时之需,用完之后根本不会再用,一个软件的使用寿命就大大缩短,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电子出版行业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Linux核心程序的著作权归Linus本人所有,其它应用程序归各自的作者所有,但按照GNU授权,任何人都可以采取收费或免费方式来发行Linux,并在符合该授权的规范下做修改。这样就有了一大批的免费程序移植到了Linux上,包括GNU Emacs、XFree86、Mozilla等经典软件,并且在不断壮大中。由于源代码是公开的,任何一个使用Linux的人在添置了新硬件后都能自己编写驱动程序,所以Linux对新硬件的支持已经超过了许多专业UNIX系统。Linux的成功如果没有Internet是不可能的,因为Linux实际上是世界各地众多程序员共同开发的结果。5、不断完善中现在的Linux经过数次改版(包括核心的升级和周边程序的完善),已经发展成了一个遵循POSIX标准的纯32位多工操作系统,64位版本也在开发之中。Linux可以兼容大部分的UNIX系统,很多UNIX的程序不需要改动,或者很少的改变就可以运行于Linux环境;内置TCP/IP协议,可以直接连入Internet,作为服务器或者终端使用;内置JAVA解释器,可直接运行JAVA源代码;具备程序语言开发、文字编辑和排版、数据库处理等能力;提供X Window的图形界面;主要用于x86系列的个人电脑,也有其它不同硬件平台的版本,支持现在流行的所有硬件设备。就性能上来说,它并不弱于Windows甚至UNIX,而且靠仿真程序还可以运行Windows应用程序。它有成千上万的各类应用软件,并不输于Windows的应用软件数量,其中也有商业公司开发的赢利性的软件。最可贵的是:它是一个真正的UNIX系统,可以供专业用户和想学UNIX的人在自己的个人电脑上使用。Linux是一个非常灵活的系统,相对于Windows而言也是一个比较难用的系统,就如同大多数用户用不惯MacOS的单键鼠标一样。想要对Linux轻车熟路,你必须懂得一些相关知识,软、硬件的配置,最好还懂点程序,因为没有人有义务为您提供技术支援,除了和其它用户交流之外,您必须要自己解决问题。当然,如果您只是作为日常应用,就不需要那么复杂啦,Linux一样会为您提供完美的操作环境,你所要做的就是改变使用习惯和成见。早期的操作系统是没有图形界面的,自从Apple于1984年推出System 1.0开始,个人电脑才实现了真正的GUI(Graphics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从此电脑变得更加具有亲和力,也更加易于使用。Windows的图形化开始于Windows 3.1/3.2,直到Windows 95的出现才标志着多媒体时间的到来,从此计算机变得能说会唱起来。Linux始于UNIX,却青出于蓝胜于蓝,同样拥有着不俗的图形用户界面,性能更稳定,也更漂亮,可以和世界上曾经出现过的,最美丽的操作系统媲美!不同于现在的XP,Linux的图形界面是基于Console之上的,类似于Windows 95架于DOS之上,Linux下实现图形界面的是X Window系统(区别于MS的Windows)。X Window是一套用于UNIX的具有极大可携性、对彩色掌握的多样性和网络之间的操作透明性的健在式处理窗口系统。它和微软的Windows的工作原理并不相同,不过两者都使用图形界面和窗口技术,从外表看来有那么一点点相似,但又存在着巨大的不同,实际上X Window的界面更加多样化,也更漂亮,且高效快捷。就Windows对于DOS的地位一样,X Window一改UNIX/Linux单调的文本界面,提供了一个友善的图形用户界面(GUI)。1984年在麻省理工学院(MIT)电脑科学研究室工作的Bob Scheifler正在发展分布式系统,DEC公司的Jim Gettys也在MIT进行A-thena计划的一部分。两者都需要一套在UNIX系统上使用的图形界面,因此两者开始合作研制X Window。1987年,MIT发布了第11个版本的X Window,并成立了非赢利性组织X协会来发展及控制X Window标准。所以现在的X Window并不完全是一个软件,而是一个协定,定义了一个系统所必须具备的功能。任何系统能满足这个协定及符合X协会其它的规范,便可称为X Window,它的源代码公开。因为X Window具有强大的与设备无关结构性,它提供了一组网络通信协议,任何硬件只要提供X协定,便可以执行应用程序显示一群包含图文的窗口,不需要重新编译,这种与设备无关的特性只要是根据X Window标准所开发的应用程序均可在不同的环境下作用,这就大大减少了跨越不同平台之间的编译工作,应用程序更加具有可移植性。Linux上最常用的X Window是Xfree86,它是MIT的X11R5的移植版,使用Openlook窗口管理系统,所以Xfree86是免费的。Xfree86支持现行所有的PC显示卡,但不一定支持它们的Windows加速特性,比如DirectX 9。到目前为止,可以支持中文的Linux己不再是凤毛麟角,而且中文应用软件正不断丰富着。但一些商业软件并未完成移植,其中有诸多原因,在此不详述。Linux系统死机情况分析与处理方案介绍Linux系统死机有很多种情况,最常见的是系统负载过高导致的。如上次介绍的fork炸弹就是这个原理,此外还可以运行内存耗用极大的程序(如虚拟机),也会迅速提升系统负载。由于系统负载过高导致的卡死,一定是解决的越快越好!此时必须记住的是,不能再试图依赖任何图形界面的东西,如Gnome的系统监视器(这是我从Windows遗留下来的愚昧习惯),这只会继续加重这种卡死的局面。那怎么办?不要怕,Linux系统最初就是不需要图形界面的,因为有一个很强大的文字界面。按Ctrl-Alt-F1(F1-F6一般来说都可以),然后等一会儿,就会切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