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体论基础-我之自然观或曰透析庄子逍遥游的自然哲学观0+0+0+=1 1+1+1+=0这是两个表示宇宙变化和发展的基本公式,0代表着无,代表着空虚;1代表着有,代表着实在;+表示变化和发展;=表示同时,也就是说在同一个时刻,宇宙存在两种状态。前者的含义宇宙是从一个0,不断发展到两个0,三个0,以致于无穷个0;当变化到无穷的时候,这无穷个0就转变了成为一个1。我们知道,无穷是无法存在于宇宙的实在空间的,但是,如果这个无穷变成了有限,那么就可以存在于这个世界了。事实上,我们可以说时间本身就代表着无穷,它表示了一种变化,它意味着在同一个时刻宇宙空间存在两个不同的状态,一个是无穷个0,同时也是一个1。第二个公式亦然,它表示宇宙从一个1,一直变化发展到二个1,三个1,直到无穷;而在这时,这个无穷又导致了一种变化,重新回归到0。当然,此时的0虽然也是表示着无穷,但是和第一个公式中的0,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了。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更加直观的例子来说明,假设我们用一块砖代表1,那么第二个公式的含义就是,每隔一定时间,我们眼前就多了一块砖,当这些砖越来越多的时候,这些砖就不再是砖,而是一种新的物质。现代科学知识也间接证实了这一点,当这些砖的重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发生引力坍缩,从而产生了一个太空黑洞,而黑洞和砖则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了。让我们用另外用一种抽象的方式来理解这两个公式,0和1只是代表着一种不同,一种差异。那么这两个公式都意味着,一种物质当他变化到无穷多个的时候,必定将变成另外一种物质。而所谓另外一种物质,也就是说和前一种物质是存在差异和不同的。然而,我们是无法去度量和鉴别这种不同的,我们只能是说他们是不同的,而无法使用任何度量的方式去识别这种不同。这两个公式还说明一个自然规律:任何一种物质,在这个宇宙中总是从无到有,从一个发展到多个,然后再到无穷的。譬如苹果吧,在太古时代,可能是没有苹果的。总有一天,苹果出现在了地球上,也许还出现了其他遥远的星球上。从此之后,整个宇宙的苹果的数量就只能是不断增加了,虽然已经存在的苹果可能被吃掉了,或者腐烂掉了,但是,它们也还是在世界存在的,只不过转换成为了其他的形式了。在某一个时刻,当苹果的数目到达无限的时候,我想,会有一种新的果树品种出现的,只不过我们不一定知道这新的品种的出现是因为旧的达到无限才导致的。也许你会有困惑,苹果数目怎么可以达到无限呢?那么我首先要问的是,你知道宇宙之中的苹果数目是有穷还是无穷吗?人类还没有走出太阳系,更不要说更遥远的太空了,那里存在着我们无法知道也无法想象的很多事情。其实,宇宙的变化正是一种物质到达无穷之后,转变成为了一种新的物质才产生的,我们意识之中的时间观念也正是这种无穷向有限的体现。庄子内篇齐物论中也提到,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这种从一到二的发展变化规律也隐含着现实世界的连续性。我们的现实世界不可能发生突变,空间总是连续的存在的,这也正是从一到二产生的。所以,宇宙可以看做是首先是0从一个复制到无穷个,然后进行归一,产生了一个全新的东西1,这个1是和0不相同的。我们是无法认识0和1的,因为他们就是最基本的属性,可以给0起个名字叫做无,1起个名字叫做有。这里面我们引入了两个概念:复制,归一。复制是根据原来的一个重新生成另外一个;归一是指将多个合并成为一个。归一体现在大自然中就是时间的不同变化,对无穷个的归一只有大自然能为之,也就是时间的本身。归一的另外一个例子是人定义一个概念,所谓定义就是将一堆东西用一个名称来表示,这就是归一在人类意识中的表现形式。这种归一在大自然中只有一种形式:将相同个无穷个体的物质甲归一成为一个全新的物质乙。人意识的归一则可以将不同的物质合并成为一个,但是只能将有限的物质进行合并,而不能达到数量上的无限。宇宙就是这样在不停的复制,从0到1,然后1在复制到无穷多个,归一为2最初的复制是从无中复制出有,后来的复制则是从根据有来复制有。现实世界在我们的眼里和心里至少包括下列两个场景,它在不停的发生变化,每一个时刻和上一个时刻存在着不同,这是其一。这种变化不能是突变,并定是在原来的时刻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变化,换成另外一种方式来说,就是空间是连续的,不可能有一个存在的东西不见了,也没有转化成为另外任何一种东西。这是其二。这两点正好可以用我们的模式来进行很好的解释。因为在我们的宇宙演变模式中,每一个最小的差别一个最原始的0,也只能是一个而不能是多个0,前者正产生了不同,后者正体现了变化的连续。这里,我们推测出另外一些有用的结论,在相同的时间内,整个物质世界的变化量是相同的,当然,变化的形式,也就是在感官的反应可能是不同的,但是在本质上他们是相通的。宇宙就是在这样的不停的复制中变化运行着,我们会使用一个动画演示程序来演示这个复制和归一的演化过程。当然我们不可能模拟无穷的归一,但是我们可以演示每达到n个就进行归一,当n趋近于无穷大的时候,就是大自然的工作模式了。在这些最初的组成元素中,譬如0,1等,是不具备任何物质空间属性的,任何产生于物质空间之前的存在都不会具备空间的属性的。从最初的0开始,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次无穷,无穷的无穷的归一,最终出现了物质空间。这才是我们熟悉的世界,之前的任何东西在物质空间都是不可以感知到的。庄子齐物论对我们的空间进行了很好的描述,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吾有所待邪,吾所待又有所待邪?任何空间的变化都来源于其他事物的变化,而其他事物的变化又来源另外的事物,如此一直推下去,仿佛在现实世界里找不到第一推动力。而实际上,现实世界的第一推动力就来源于上面我们所讲的两个公式。在物质空间产生之前的所有存在形式,都是在空间不可见,也不可感知的,但是他们还是在按照宇宙演化的方式不停的复制自己,创造新的状态,这种复制和创造就体现在于现实世界的变化和改变,这就是第一推动力。这里我们尝试来推测并描述一下物质空间的结构。这里引入描述物质空间的基本概念:光,波,粒子。我们把波定义为一种周期性的变化,那么波可以看做是从1到2直到无穷的这个过程的不断重复。我们可以想像无有世界不停的通过一个原点向物质世界传递一种波。这个能量原点就像波源一样,周期性的向外散播能量波。我们知道波具有干涉现象,最终会形成强弱分明的干涉条纹。我们可以设想每一个能量原点不停的散播能量波,最终就形成了以能量原点为圆心的同心圆能量带。这个能量带的数目会不断增加,半径逐渐扩展,直到无穷。到达无穷之后会进行归一,形成一个更高一层的能量原点。每一个能量原点就是物质空间的一个点。从无有世界出现的第一个能量原点我们可以称之为1,每一个能量原点表示组成物质世界的一种粒子。能量原点1变化到无穷后归一后的新的能量原点我们称之为2,这是一种新的粒子。每一次归一都会产生一种新的粒子,可以使用自然数依次将他们区别。从无有世界出来的这一系列能量原点,我们称之为一维能量原点。一维能量原点到达无穷之后,再次进行归一,将无穷个一维原点归一成为了一个二维能量原点,二维能量原点归一就形成了三维能量原点,我们的物质世界的最小元素就是三维能量原点,光就是最小的三维能量原点。而太阳系也许就是某一个层次的三维能量原点,组成微观世界的粒子可能是一维原点,二维原点或者小于某一个层次的三维原点。描述我们的空间可以使用函数f(x,y,z)来表示,x,y,z都是取值于从负的无穷大到正的无穷大。用公式表示就是:f(x,y,z)=f(x1,y1),f(x2,y2),.f(xn,yn)=f(t1),f(t2),。f(tn)=任一个自然数也就是说一个空间可以组合三维点形成,而每一个三维点可以由无穷个二维点组成,每一个二维点又可以由无穷个一维点组成,而每一个一维点就只能使用自然数n来表示。这样就可以把空间完成的描述出来了。对于一维原点来说,从上层原点看来,是固定不变的,使用一个自然数就可以表示和描述出来。但是对于一维原点本身来说,却是一个按照时间的不同处于不同的状态,只不过这个时间尺度可能和其他层次的能量原点不一样。在一维原点里面的时间一年,可能在二维原点看来只有一秒。我们可以用n(t)来区别一维原点的不同状态,其中t的取值也是从负无穷到正无穷。譬如太阳系就是一个三维原点,在不同的时刻,太阳系内部的各大星球位置都不一样,但是对于超越太阳系的能量原点来说,根本区别不开,在它看来,太阳系中的地球并不是地球本身,而是地球的绕日轨道而形成的圆环。对不同层次的能量原点都有如此特性,下级的原点可以区别的内部状态上级原点是完全不可知的。波是物质产生的形式,能量原点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础,光是最小的三维原点。在任何一个三维原点内,当物质接近这个极限速度,譬如光速,那么就进入了上一个的能量原点;当物质进入当前能量原点的中心,那么就可以进入下一个级别的能量原点。譬如我们的太阳系,太阳并不是一个旋转的球体,而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而进行高速旋转,我们所看到的太阳球体只是运动的轨迹。就像高速旋转一个绑在绳子上的球,我们看到了一个圆盘一样。如果以这个中心为参考,各大行星的运行轨迹是否是一个圆呢?当我们能够造出一个飞行器,以低于光速向任意方向飞行,如果保持航向不变(如何在太阳系保持航向不变,正如在地球上航行保持航向不变呢,也是一个问题),那么经过有限的时间,必定能飞回原来出发的地点。正如在地球上朝着一定的方法航行必定回到原点一样。如果飞行的速度达到光速,那么就会进入另外一个星系;如果能够以极快的速度穿过太阳,飞入太阳系中心,那么也可以进入另外一个星系。根据这样自然观,对于我们的物质世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1.物质世界必定时刻发生变化并且相等时间内变化量相等。注意:这里的变化量指的是无有世界的变化量,它表现为物质世界的物质的移动,变化,生命体的产生和毁灭,以及成长和变化。2.在物质世界特定的空间结构,必将导致相同的发展方式。也就是说,譬如一个鸡蛋,只要满足温度等其他相关条件,必定会孵化成为小鸡。3.整个物质世界是相互关联的,互为因果。但是我们只能从局部来看物质空间,虽然大部分情况下局部相同的空间结构会有相同的发展方式,但事实上,只有从整体来看,才可能真正如此。这也就是说,从不同的层次看世界,局部相同的空间结构可能在更高的层次就显得不同。譬如,如果不考虑年代,那么每一年的五月份都是相同的;但是如果考虑年代,那么每一年的五月份又都是不同的。这样,对于人类来说,要想了解这个世界的变化规律,就是要知道越来越多的空间结构,以及其对应的变化模式。了解的方法基本有两种方式,一是学习前人留下的知识;一是自己去观察和体验生活。总之,在大脑中记录的越多,对世界的认识就越深入。我喜欢这样的方式,我不希望一旦知道了某一个规律,就可以不在使用大脑,而可以通晓世界上所有其他事情,任何成就都必须建立了辛勤的劳动和艰辛的努力上来。这种模式正好如此,你可以知道整个宇宙的演变规律,但是要想真正的处理现实的各种问题,必须学习和积累才可以知道。出现物质世界之后,就是基于物质世界的生命层,由形形色色的生命体所演绎的社会和文明。在物质空间产生之前,是一个无有的世界。无有世界的创造必须两个元素0和1,那么物质世界的创造亦然,也必须需要两个元素男和女。在无有世界,创造一个新的东西是由从0开始的不停复制获得,而在空间产生之后,任何新的物质的创造必须是从其他物质转换过来。所以,物质世界是从无到有的一个变化,而生命世界是一个从有到有的变化,任何一个生命都吃另外的生命维持生命。庄子齐物论中有言曰: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何谓生,形体上在空间上的封闭和连续,该形体在时间上连续存在并具备特定的功能就是生命。使得生命出现的过程就是生。何谓死,空间形体失去了时间上的连续,不再具备特定的功能就是死。物质是空间上的同时,生命不仅仅在空间上,在时间上的也把过去和现在看作是同时,从生命出生的一刻到它的死亡,对于生命本身来说,都是同时存在和发生的。所以,生命在从生开始就在不停的积累各种物质实体和思维实体。社会也在从开始就积累财富和人力。基于物质空间之上的任何生命,都可以归结为需要从大自然中获得一些物质,自身具备一定能力去改变和获得这些物质,最后将无用的物质排出体外。我们的世界就是在生命体的相互作用下而变化和发展,而生命体的动力之源也来自于无有世界向物质世界不断输入的能量波。生命体的结构决定了生命体的功能,所谓生命体的功能就是指特定的空间结构必定导致物质世界发生特定的变化,出现特定的结果。生命体的任何行为都可以归结为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的某种结果,也就是说,特定的空间结构产生特定的变化发展。生命之功能可以接受的输入为其他的物质实体,生命之功能有如下输出方式:1.创造新的实体。2.毁灭存在的实体。3.改变存在实体的状态和属性。a.改变空间位置。b.改变状态。c.增加或者较少属性的量。生命功能实现和意识思维都是根据特定的空间结构决定特定的变化发证的工作原理进行工作的。一个生命个体出生之后,它必定在空间上连续,并且在时间上也连续存在,我们藉此来判定此生命个体非彼生命个体。也就是说,每一个生命体必定有其特征码:出生的地点和出生时间,这在物质空间是唯一的。生命体出生之后,它必定在空间连续变化,所以只要跟踪其出生以及其成长过程就可以识别和判定一个特定的生命体。多个相同的个体构成一个社会团体,每一个团体也如生命体一样,由各个部分(器官)组成,每一个部分(器官)有自己的结构,有自己能够完成的功能,多个部分(器官)共同协作,来完成团体(生命)的功能。团队需要领导,正如生命体有大脑一般。各个个体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构成各种社会关系,最终完成团队承载的功能。社会关系就是指某一种相同性或者对立性。社会关系可以分为血缘,夫妇,君臣,朋友。所以,实体方法论的本质就是定义自然层和社会层实体,然后记忆实体在不同状态下的发展变化规律,从目标分解为实体,然后找到根据实体发展规律找到如何达成目标的方法,并最终在物质世界将目标实体创造出来。下面列出一些现实世界中例子,可以辅助印证我们的观点。生命:是一种空间上的同时存在和时间上的同时存在。一个生命体首先在空间上是包括连续的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也就是说在空间同时存在着;这是生命的第一个空间特征,连续并且同时存在。时间上的同时生命其实并不仅仅意味着当前时刻的存在,一个生命体其实包含了从它出生开始到现在的全部宇宙赋予它的一切,也就是说,在生命本身的自我意识看来,从出生到现在其实就象同时存在的一样。生:归一,就是生。创造一种新的物质,同时毁灭了一种旧的物质。死:归一,对于新物质来说,是生;对于老的物质来说,是死。映射:映射就是归一的从无有世界到物质世界的表现形式。感官:物质对物质的映射就是感官。变化量:在没有物质世界之前的无有世界的变化量,遵循一定的时间变化量相等,而物质世界则不然,它的等价形式是当特定的物质处于特定的位置,那么发生特定的变化。权:就是指所有关系,当无限个A归一成为一个B的时候,我们可以说A属于B所有。权就是指文明层的这种归一关系。实体方法论的核心在于下面的三个原则:1,时空间是无限的映射。宇宙的源动力就是0和1的无限循环,这个无限循环通过特定的映射形成我们的现实世界。任何一个空间区域对应的都是无限的一种存在形式,因为其是无限,所以我们无法把其分解至最小的单元,而只能说特定的时空间区域对应特定的无限。无限本身是不可比较和度量,但是通过其在时空间的映射形式我们可以对其进行认知。时空间的一切变化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批发业务知识深度运用报告
- 建筑概念方案设计图册
- 教师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机械安全操作环境改善方案分析报告
- 急救科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 淀粉润滑冷却油性能改良分析报告
- 声学通信设备抗盐雾性能分析报告
- 三年级数学教案长方形与正方形教学设计
- 林产化学在3D打印中的应用创新路径分析报告
- 淡水鱼类繁殖养殖记录模板
- 2025年江西省高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 高三励志课件
- 河南省人民医院2025年护士规范化培训招生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防消联勤课件
- 绿色交通系统无人驾驶车辆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领导干部政治理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国庆中秋节前安全教育
- 输电线路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 矿山安全三级教育培训课件
- 抵押协议书样板3篇
- 拱桥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示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