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惠勒延迟实验惠勒延迟实验2010-05-16 09:30在人间:本文将用当代最前沿物理学实验,证明:我们当下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足以影响已经发生的事情。(对于常人,只要这件事情还没有被你自己发现记忆)(接下来,如何去影响呢?这便是宇宙的核心秘密-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当代美国物理学家惠勒的延迟选择实验,不断地被一次次实验所证明。它带来的结论是一切自然科学革命式的颠覆。至少,孩子们从小学到大学的物理课上,最后一章可以不停留在相对论、量子力学啦,就连霍金的时间简史,也将成为物理学的记忆了o(_)o.不过令人奇怪和遗憾的是,这个30年前的实验,中国物理学家们似乎视而不见喔还有那可怜的唯物主义,大哲学家、大思想家们,恐怕又要重新认识世界啦真的想看看这些大物理学家,如果能够认真研读一下佛经,结果会是如何。只可惜他们边地受生,与佛无缘,也是我们世界共同的业力啊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1911年7月9日-2008年4月13日)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物理学思想家和物理学教育家。1911年7月9日出生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惠勒生前是美国自然科学院院士和文理科学院院士,曾任美国物理学会主席。关于时间,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时也有一个著名的结论,过去、现在、将来的区别,只是一种幻觉,不管人们怎么坚持这种区别也没有用。不过,相对论强调的是我们对时间的幻觉,而量子力学的结论更加普遍,那就是一切实相都是幻觉。惠勒最有代表性的思想是1979年在纪念爱因斯坦100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上提出的延迟选择实验,据此,他给出了一个颠覆我们通常时间次序的结论:我们此时此刻作出的决定,对于我们有足够理由说,它对已经发生了的事件产生了不可逃避的影响。此时的决定,影响了,甚至决定了光子的过去。最绝的是,这个思想实验不但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可以在宇宙尺度上操作。藉此,惠勒反复强调:没有一个基本量子现象是一个现象,直到它是一个被记录(观察)的现象;并没有一个过去预先存在着,除非它被现在所记录。于是,惠勒把哥本哈根学派的整体论从空间拓展到了时间。Actual ExperimentsMost recent experiment In 2007,the firstcleanexperimental test of Wheelers ideas was performed in France by the team of Alain Aspect,Philippe Grangier,Jean-Franois Roch et al.256Earlier experiments In 2000,Yoon-Ho Kim,et al.,reported success in their delayed choice quantum eraser experiment,a variation that combines Wheelers delayed choice experiment with aquantum eraser experiment,so that the choice to observe the photon or not observe the photon is done after it hits the detector.Another Quantum eraser experiment was done in 2002 by S.P.Walborn,M.O.Terra Cunha,S.Padua,and C.H.Monken.Future experiments Researchers with access to radio telescopes originally designed for SETI research have pointed to the possibility,and have explicated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of conducting the Wheeler experiment with actual stellar objects.7现在改变过去-惠勒延迟选择实验文/天平哈利激光脉冲源(laser pulse source)发出光子,到达半镀银的反射镜BS1(作用是使光子有一半可能穿过了反射镜BS1到达全反射镜M1,一半可能被反射镜BS1反射到达全反射镜M2),两个全反射镜M1和M 2把这两部分的光子又交汇在一起。在终点观察光子飞来的方向,我们就可以确定光子究竟是沿着哪一条路径飞来的。如果在终点处也插入一块半镀银的反射镜BS2,通过调整BS1-M1-BS2和BS1-M2-BS2两个路径的光子的相位,可以使这两部分光子到达BS2时发生反相干涉,从而使光子在水平方向或者在竖直方向上互相抵消,最后只在竖直方向或者水平方向上输出。然而,真正让你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即使激光脉冲源(laser pulse source)每次只发出一个光子,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你还是可以看到同样的干涉结果,这说明一个光子每次到达BS2时和自己发生了干涉-按照量子力学的官方说法就是一个光子同时通过BS1-M1-BS2和BS1-M2-BS2两条路径到达BS2后和自己发生干涉(详见著名的双缝干涉实验,激光脉冲源每次只发出一个光子,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你同样会看到干涉条纹)。但是,如果在终点处不放置半镀银的反射镜BS2,激光脉冲源(laser pulse source)每次只发出一个光子,则通过在终点观察光子飞来的方向,我们每次却只能看到光子从一个路径飞来,或者沿水平方向,或者沿竖直方向。这说明,如果我们不在终点处放置半镀银的反射镜BS2,光子就沿着某一条路径而来,反之,它就同时经过两条路径而来。也就是说,我们的选择决定了光子的选择。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在光子已经通过了第一块半镀银的反射镜BS1,快到达终点(还没到达)的时候,我们才把半镀银的反射镜BS2放入终点处,结果会怎么样呢?一般地,我们会认为光子通过了第一块半镀银的反射镜BS1后已经选择了怎么走,按前面的结果就是光子只沿着某一条路径而来,应该不会再发生干涉现象。可惜,结果再次让你感到惊讶,光子还是选择了同时经过两条路径而来。无论激光脉冲源(laser pulse source)每次只发出一个光子还是多个光子,结果都是一样的。这就是著名的惠勒延迟选择实验(Wheelers delayed choice experiment)(详见量子力学发展大事记)。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现在的选择(观测行为)改变了光子过去的选择。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事情已经发生之后再来决定它应该怎么发生-无论是否事情的结果在逻辑上已经在一段时间以前被决定!实际上,任何一种基本量子现象只在其被记录(观测)之后才是一种现象,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玻尔说,而在观察发生之前,没有任何物理量是客观实在的。也就是说,观察创造了全部的实相。现在,惠勒延迟选择实验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说明,观察不但创造了实相,而且还可以在事情发生之后再逆时间地创造实相。关于客观实在绝对性的世界观的彻底失败,详见自然界违背贝尔不等式的阿斯派克特实验(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其他日志)。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时间,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时也有一个著名的结论,过去、现在、将来的区别,只是一种幻觉,不管人们怎么坚持这种区别也没有用。不过,相对论强调的是我们对时间的幻觉,而量子力学的结论更加普遍,那就是一切实相都是幻觉。参考资料:1.Introduction to Quantumn MechanicsJGriffiths .6.来自:浪迹天涯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1911年7月9日-2008年4月13日)生平简介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物理学思想家和物理学教育家。1911年7月9日出生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惠勒生前是美国自然科学院院士和文理科学院院士,曾任美国物理学会主席。惠勒早年就读于巴尔的摩学院(Baltimore City College)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1933年获博士学位,后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著名物理学家丹麦尼波尔指导下从事核物理研究,此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和得克萨斯大学教书。曾参与美国曼哈顿计划,这其中在1937年,惠勒提出了粒子相互作用的散射矩阵概念。1939年他与丹麦尼波尔、前苏联的弗朗克尔一起提出重了原子核裂变的液滴模型理论。在50年代或更早的时期,那时的广义相对论大体上还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把它引进物理学主要就归功于惠勒。1957年他与米斯纳开始发展几何动力学,把万有引力、电磁场、质量、电荷都当作弯曲的空虚空间的性质来解说,企图把物理学完全几何化。1965年获得爱因斯坦奖。1969年惠勒在纽约的一次会议上使用黑洞一词,从此传播世界。1968年12月2日,时任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向惠勒颁发原子能委员会恩利克费米奖,1982年获玻尔国际金质奖章等。1983年,他提出了参与宇宙观点。1993年获Matteucci Medal。2008年4月13日,因患肺炎医治无效,在位于其新泽西的家中逝世,享年97岁。为了解释宇宙中大质量超巨星坍缩时产生的现象,惠勒创造了黑洞这个相当简洁、贴切、概括性的词汇。此外,惠勒还在核裂变研究领域获得创造性成果,选定铀-235作为制造原子弹的原料,是第一位从事原子弹理论研究的美国人。他曾从事氢弹研制工作,在统一场研究中有相当成就。惠勒在量子理论和相对论研究上成就巨大,他还创造了诸如虫洞和量子泡沫等词汇,并且成为物理学中的重要术语。惠勒除爱好游泳外,他还喜欢在树林中工作,就算闲暇时间他也在思考物理问题。九十多岁时,居住在新泽西的惠勒仍坚持每星期乘公共汽车到普林斯顿两次,喜欢与年轻人打成一片。他说,自己在与年轻人的交往中得到了新的信息。学者生涯从小迷物理曾手碰高压线1911年7月9日,惠勒出生在美国佛州的杰克逊维尔,他是家中的老大,下面有3个弟妹。4岁时,惠勒就对宇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天他问母亲,宇宙的尽头在哪里?在宇宙上我们能走多远?母亲的回答当然不能满足他的好奇心。于是惠勒向书本请教,英国著名生物学家兼科普作家约翰阿瑟汤姆生的科学大纲曾让他爱不释手。好奇心常常让他忘乎所以,有一次为了弄清1.1万伏高压电是什么感觉,他还特意用手去碰高压电线。跟随父母几次搬家后,惠勒入读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并获博士学位。1933年,他来到丹麦哥本哈根,在玻尔的指导下从事核物理研究。原子弹遗憾没能提早制成尽管终其一生都在美国最顶级的大学里进行研究和教学活动,但约翰惠勒的出身却很贫寒。1911年他出生在一个图书馆员家庭里。21岁时,他获得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博士学位。在仅仅约会3次之后,他就迎娶了自己的老友詹妮特海格纳。可是婚后才一年,他就又撇家舍业坐船来到欧洲,进入哥本哈根大学成为量子理论之父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的同事。我们讨论了许多宗教人物,菩萨、耶稣、摩西,在和玻尔的对话中,我相信他们真的存在。他曾回忆说。1939年,受到欧洲局势影响,玻尔带着关于核裂变的消息来到美国。当时,惠勒已经成为一名年轻气盛的物理学教授。玻尔告诉他,纳粹科学家已经成功分离出了铀原子。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他与玻尔画出了核爆炸理论的草图。在事后的回忆中,惠勒曾说,当时玻尔曾想花很多时间与爱因斯坦争论量子理论,不过他和我说话的时间还是比和爱因斯坦说话的时间多。这两位物理学家的关系更进了一步。在玻尔与惠勒合作开发的模式中,原子核包括了中子和质子,呈液滴状。当另一个蜕变核中的中子发射出来击中这个液滴,它就会开始剧烈振动,并逐渐拉升成花生状,最终一分为二。这就是他俩研究出的液滴模型,它为后来的原子弹制造打下了基础。两年后,惠勒前往参与著名的曼哈顿计划-制造原子弹。他成了第一位研究原子弹的美国人,并决定以铀-235作为制造原子弹的材料。在他以及其他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这种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器的爆炸声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与玻尔后来陷入无尽的道义自责不同,惠勒并不因为这一强大武器给人类造成的灾难而感到遗憾。他遗憾的是,自己没能让原子弹更早一些问世,否则就可以尽早改变欧洲战场的情况-这样,他的兄弟乔或许就不会在1944年死于意大利战场了。战后,惠勒继续协助政府进行一些研究。他放下自己手边的研究,开始帮助发展氢弹。他还建造了原子尘避难所。与同时期很多自由派的同事不同,他一直都对美国政府的政策,比如越战和导弹国防表示支持。惠勒曾经因为在火车上丢失一份机密文件而遭到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斥责,尽管如此他还是在1968年被约翰逊总统授予原子能委员会的费米奖。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新一代的相对论研究者和宇宙学家已经在英国和苏联出现,但这个时候惠勒还是尽力促成了传统的爱因斯坦相对论成为一门课程。黑洞推翻物理法则事实上,惠勒在一个问题上将爱因斯坦理论向前大大推进了。早在1939年,后来成为曼哈顿计划负责人的罗伯特奥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与一名学生称,爱因斯坦的方程式做出了一个天启式的预言:一颗足够重量的死恒星将会崩裂,它制造出极密的堆积,以致光都无法穿越。这颗恒星会一直分裂下去,而宇宙空间则会像个黑斗篷一样将其包裹。在这个堆积中心,空间会无尽地弯曲,物质无穷密集,形成一种既密实又单一的矛盾景象,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物质为零的黑洞中心。惠勒最先是反对这个结论的。1958年在比利时的一场会议中,他与奥本海默对峙。惠勒说,这个崩溃理论未能很好地解释类似恒星中物质的命运,他反驳说,物质怎么可能竟然发展到无物质呢。毕竟,物理法则怎么可能发展到违背自己以达到无物理的地步呢?但是很快,当解释这颗崩裂行星的内部和外部的数学公式出现时,他与其他一些学者都被说服了。1969年在纽约的一次会议上,为了说服场下听众,他灵机一动,冒出了黑洞这个词,以描述这些恒星可怕而充满戏剧性的命运。黑洞一词从此流传开来。在惠勒1999年的自传中,他写道:黑洞教育我们空间可以像纸一样被揉捏成一个无穷小的点,小到时间会像火焰一样被熄灭,而我们之前所以为的神圣不可变的物理法则也再不是那样了。1976年,惠勒从普林斯顿大学退休,来到了得克萨斯大学,同时,他开始思考曾经让爱因斯坦和玻尔都感到迷惑的一个问题:如何用量子结构的奇怪法则来观察现实。量子革命的基础是海森堡1927年提出的不确定原理,这个原理给认识自然物质加了很多限制,比如它认为即使在理论上,人们也是不可能同时知道亚原子粒子的速度和位置的。在这种条件下,如果不去观察的话,亚原子粒子及其运动就会处于一片惠勒称之为巨大的烟雾龙的粒子云状态中,模糊不清。这个想法曾让爱因斯坦很沮丧,他甚至有一次问惠勒,如果人们都不去看月亮的话,那月亮还会不会在天上?不过,惠勒却在思考,量子不确定原则是否能运用于整个宇宙和历史,这点是否是认识所有存在物质的关键。我们不再满足于仅仅观察粒子,或引力场,或几何,甚至时空,他在1981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今天我们对物理的要求是,要了解存在本身。1997年,惠勒因为在量子理论上的创新研究,获得了物理学界的诺贝尔奖-沃尔夫奖。在惠勒2001年的90岁大寿上,戴森博士(Dr.Dyson)称赞惠勒说,他是解码核裂变的工艺大师,也是一名诗人。诗性的惠勒是名预言家,就像摩西站在山顶上往下望,知道他的人民将有一点和他一样。惠勒则如此自我评价:如果在物理上我有一点觉得更有义务,那就是如何把各个事物联系起来。我希望自己有一定的辨别能力。我愿意去任何地方,与任何人交谈,问任何能够促进进步的问题。我承认,我是一名乐观主义者,尤其乐于相信某一天所有的真相都会解开。那么多的年轻人都被迫去钻研一个领域,而无法承担解开真理的这个任务,只有我这样的老学究才可以,真的出洋相也能承受。如果我不做,那谁来做?教育年轻人与他互相指引与惠勒科学上的成就齐名的是他在科学教育上的成就。惠勒先后任普林斯顿和得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的教授。他给物理理论教育铺设了道路,给学生提出一个又一个启迪智慧的问题。惠勒的学生、麻省理工学院的宇宙学家马克思特格马特说:对我来说,他是一个巨人,是仍在世的物理超级英雄。在惠勒的领导下,普林斯顿大学已经成为美国相对论研究界的领军机构。艾维特(Hugh Everett)也是惠勒的学生。他在惠勒指导下做的博士论文提出,与宇宙平行的量子结构正在无止境地分裂着。惠勒称这个想法为多世界,而这个理论也成为了无数宇宙学家和科幻小说作者的最爱。即使在获得巨大声名之后,他也甘愿去教大学一年级。原因很简单,他认为年轻人的想法是最重要的。年轻人也更接受他创造出的看似违背传统的一些新词:黑洞、虫洞(worm hole)、量子泡沫、多宇宙惠勒一再表示和年轻人合作的重要性,他的几乎所有著作都是与学生合著的。1973年的万有引力厚达1000多页,书中却充满了智慧和可读的语言,甚至还布满边栏和个人的物理素描,因为太畅销,这本书再版了好几次。在自传中,他特别提到了这样一件事情:我曾经有一个错误的结论,认为无论塌缩中的星体表面引力有多强,与地面垂直并向上直射的光线依然可以逃脱并携带出能量(与质量)。后来几个学生证明这个结论是错误的,他才恍然大悟。学术领域作为一位出色的教育家,惠勒对于教育有特殊的理解。大学里为什么要有学生?惠勒说,那是因为老师有不懂的东西,需要学生来帮助解答。1970年代初期,惠勒的学生贝肯斯坦(Bekenstein)提出,黑洞的视界面积正比于黑洞的熵,这个思想与当时的霍金等人黑洞无毛的观点相悖,几乎所有的黑洞物理学家都站在霍金一边,只有惠勒支持贝肯斯坦,他说:这个想法足够疯狂了,所以它很有可能是对的。而贝肯斯坦的确对了。早逝的费曼曾经说:有人说惠勒晚年陷入了疯狂,其实惠勒一直都疯狂。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成就,量子论和相对论在其基本理念上存在着严重的冲突,至今没有统一起来。作为哥本哈根学派的一员,惠勒对量子力学有深刻的理解,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对于相对论,尤其是广义相对论,则知之不多。于是,1950年代,惠勒在普林斯顿开了一门讨论班课程,广义相对论。惠勒又有惊人之语曰:要想了解一个新的领域,就去开一门这个领域的课程。后来又说:要想了解一个新的领域,就写一本关于那个领域的书。这就是他与他的学生基普索恩合写的大部头著作引力。惠勒具有超人的物理学直觉,能够从简单的类比,来获得深邃的洞察。类比引发洞察,这是他的方法论夫子自道。其深邃在于,这些类比经他一说,似乎极为平常。惠勒最有代表性的思想是1979年在纪念爱因斯坦100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上提出的延迟选择实验,据此,他给出了一个颠覆我们通常时间次序的结论:我们此时此刻作出的决定,对于我们有足够理由说,它对已经发生了的事件产生了不可逃避的影响。此时的决定,影响了,甚至决定了光子的过去。最绝的是,这个思想实验不但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可以在宇宙尺度上操作。藉此,惠勒反复强调:没有一个基本量子现象是一个现象,直到它是一个被记录(观察)的现象;并没有一个过去预先存在着,除非它被现在所记录。于是,惠勒把哥本哈根学派的整体论从空间拓展到了时间。惠勒反对说有一个外在于我们的客观实在存在在哪儿。作为物理学家,惠勒喜欢使用图示、模型和故事来说明他的观点。他经常利用这个R来代表实在(Reality),他指出:实在是由一些观察的铁柱及其间的理论和想象构成的。然而,他又指出,先定义术语,再繁衍理论,这是不可能的;先有实在,再有观察者的观察,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理论、概念、定律和测量方法是不可分离、同时呈现的(宇宙逍遥第14页)。因而,即使被观察的铁柱本身,也是与理论相关的。这样一来,我们所看到的实在图景,几乎完全是我们的建构。他强调观察的意义,我们观察到什么,(部分地)取决于我们用什么方式提问。由此类比,我们所见到的世界,也是由于观察而成为存在的。进一步,惠勒提出了参与的宇宙(participatory universe)这个概念,指出宇宙是一个自激回路,现在的观察,参与乃至创造了宇宙之诞生。于是有万物源于比特(有生于微)的理念。纯粹的客观的观察是不可能的,观察者必然成为参与者。而我们现在是看到的宇宙,或者实在,正是来自于古往今来的无数观察-参与行为。这些思想沿着物理学的逻辑步步深入,一直推到似乎荒谬得难以接受的程度。这种思想方式已经成为惠勒的方法论。物理贡献相对论和量子论,20世纪上半叶最伟大的两个物理学理论至今不能融合,这本身也是一个悖论。作为为数不多的同时对量子论和(广义)相对论有深入研究的物理学家之一,惠勒同时进行着几个层面的思考,既考虑物理学本性的二阶问题,也构想未来物理学可能的基本因素。他提出了关于未来物理学的三个问题:存在如何,量子如何,观察如何创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四个没有的原则和五条线索。这些思想虽然已经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各个部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依然包含着众多的猜想和可能性。而其魅力,可能恰恰来自于这些可能性。惠勒不是给出了答案,而是向我们提出了问题。下面举几个例子:变易性。从物理学结构上,惠勒构造了一个变易性的阶梯。这个阶梯的最下层是最古老的弹性定律,弹性定律假设密度是不变的常量。而在我们能够产生足够的压力之后,密度就成为变量。化学价曾被认为是原子的固有属性,可以用来为原子排序,于是有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但是原子核嬗变使这一条也发生了变化。每一条物理定律,都在某种物理条件的极端状态下被突破,被超越。依此类推,惠勒认为,一切定律都具有变易性(mutality),都不可能是不朽的,而宇宙本身也有生有灭。物质的物理学和定律的物理学。惠勒认为,麦克斯韦时代的物理学是物质的物理学,这时物理学的目的是寻找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把物理学的基础建立在更基本的粒子之上。而此后的物理学则是定律的物理学,具体的物理粒子成为理论本身的建构结果,不再基本。惠勒力图把更多的物质转化成定律,前述没有物质的物质和没有电荷的电荷都是这种思想的表现。当然,这也可以用奥卡姆剃刀来解释。推出时间、量子和连续性。既然物质和电荷都可以从物理学自身的结构中给出,惠勒大胆地猜想,现在从物理学之外给入的时间将来也可以从物理学中推导出来,由绝对的量变成近似的量,由基本的量变成导出的量。正如光速曾经是外来的、绝对的量,后来则成为导出的,近似的。事实上,惠勒希望把所有外来的量,乃至把物理学本身建立在观察之上,希望从最质朴的观察出发,给出量子的定义,时间的定义,并解决数学连续性和物理的分立之间的矛盾问题。这就是所谓物理学的质朴性。2000年是量子理论问世一百周年,惠勒写了一篇文章量子何为?-量子物理的荣耀与耻辱表示纪念。他说:这就是普朗克之后一百年的量子物理,全部化学、生物学、计算机技术、天文学和宇宙学的理论基础。然而,如此值得自豪的基础,却仍不能知道其自身基础。我们可以相信,我确实相信,对于量子何为这个问题的回答也将被证明是对存在何为这个问题的回答。2001年年初,惠勒在给笔者的电子邮件中指出:未来的物理学应该来自于我们对量子理论的更深入理解,而不是来自对量子理论的评判。在对这些基本问题的思考中,惠勒从物理学走到了哲学。人物著作能够集中表现惠勒思想的中文文献在2000年前只有两种。一是物理学和质朴性:惠勒演讲集(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这是惠勒在1981年访问中国时,在北京、合肥和上海发表的学术演讲。此书直接用中文出版,没有其他语种的版本。中国学者了解惠勒,大多始于此书。一是科学和艺术中的结构(童世骏、陈克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这也是一部演讲集。1979年在德国的克龙贝格城,二十几位世界科学、哲学和艺术领域的一流人士聚在一起,就科学与艺术中的结构进行了专题讨论。会议共有四个专题发言,前三个发言者分别是心理学家、生物学家和小说家,惠勒是第四个。与会者皆一时俊杰,包括国内熟悉的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艺术史家贡布里希,以及三位诺贝尔奖得主。这两种文献综合起来,大体上已经包含了惠勒就实在问题和科学走向问题的基本思想。惠勒出版的物理专业著作也有很多,中文只有一种繁体字版的引力在台湾出版。2000年,惠勒传记Geons,Black Holesand Quantum Foam(真子、黑洞和量子泡沫)中译本由台湾商周出版社出版,题为约翰惠勒自传-物理历史与未来的见证者(蔡承志译),2004年,此译本之简体字本由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传记为惠勒与其高足福特合著。而最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人增资协议书
- 省队市办协议书
- 宠物保险转让协议书
- 甲方贷款协议书
- 电力维稳协议书
- 帐篷外租合同协议书
- 家庭手机租借协议书
- 白泥开采协议书
- 班组结算协议书
- 深港通信协议书
- 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六批继续培养对象和第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
- 小数乘整数的教学设计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一等奖(十四篇)
- 玻璃钢管道施工方案
- 锥坡工程量计算(支持斜交、溜坡计算)
- 康复医学-康复治疗技术
- 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底稿
- LY/T 1675-2006马尾松毛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 GB/T 708-2006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GB/T 14337-2008化学纤维短纤维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 L4-《采购与供应策略》-讲义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