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变态心理的理论模型1.什么是生物学模型?答:把心理障碍归因于生物学过程异常的理论解释称为生物学模型,又称为医学模型或疾病模型。建立在生物医学的各种研究基础之上,寻找心理障碍的生物学标记和特异性的诊疗方法。2.什么是心理动力学模型?答:指弗洛伊德创立的心理动力学说,又称为精神分析学说。这一理论模型重点探索心理疾病的个体内在的深层次原因,并强调心理冲突,即心理动力因素的重要性。3.精神分析认为焦虑有哪些,是怎样产生的?4.米勒认为人格适应方面存在着的冲突有哪些? 答:米勒认为人格适应方面存在着的冲突有: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 和双重趋避冲突。5.什么是防御机制?答:是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在潜意识中自动克服本我和自我冲突时的焦虑,保持心理平衡和保护自我的方法。6.什么是压抑?答:又称潜抑,指把不能允许的念头、情感和冲动在不知不觉中压抑到无意识中去,它是自我的中心防御机制,也是所有其他防御机制的基础。7.什么是行为模型?答:又称学习模型。此模型认为变态心理与正常心理一样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它与弗洛伊德观点的不同在于强调人的行为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而不是前者的心理决定论,其核心是强调学习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8.什么是正强化、负强化、泛化、消退和惩罚?正强化:指在操作条件反射中,行为结果使积极刺激增加,进而使该行为反应逐渐加强。负强化:行为反应的结果导致了消极刺激的减少,从而使该行为增强的操作条件反射。泛化:是反复强化的结果,不仅条件刺激本身能够引起条件反射,而且某些与之相近似的刺激也可引起条件反射的效果。消退:指行为反应后的结果导致了积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该行为反应减弱的操作条件反射。惩罚:是指行为反应的结果导致了消极刺激的增加。从而使行为反应减弱。9.什么是埃里斯ABC理论?答:是埃里斯利用ABC理论来解释不合理信念的过程:外部事件环境刺激或诱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和情绪,行为问题或苦恼C (emotional and behavior consequences)之间中介有不合理的信念B(beliefs)或信念系统。造成问题的不是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判断和解释。10.什么是格式塔治疗?答:基本思想是认为适应不良个体的知觉或意识是不连贯的和不完全的,强调将患者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反对因素分析,重视患者当前的体验,而非既往的经历或未来的期望。它比来访者中心治疗或存在主义治疗更具有指导性。11.什么是归因?答;是认知评估的一种方式,即人们关于生活事件原因的信念。归因是我们认识和看待世界的重要方面,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归因有内归因和外归因、宽泛归因和具体归因、稳定归因和不稳定归因之分。12.什么是家庭模型?答:强调的是家庭成员或其他社会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家庭和其他社会群体采用的是具有一种倾向于成员之间保持平衡、互让特征的互动模式,或称可预言的行为模式。13.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学说是怎样划 分阶段的? 答:1、口腔期(0-1岁)2、肛门期(2-3岁)3、性器期(4-6岁)4、潜伏期(6-12岁)5、生殖器(12-20岁)14.弗洛伊德的心理层次学说和人格结构学说是什么?答: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三个层次:意识:是心理活动与现实联系的那部分,能被自我意识所知觉,是人们当前能够注意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无意识:又称为潜意识,是个体无法直接感知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这个部分的内同主要通常是不被外部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冲动、需求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的事件;前意识:介于前两者之间,主要包括目前未被注意到或不在意识之中,但通过自己几种注意或经过他人的提醒又能被带到意识区域的心理活动的过程。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格是由本我(或原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本我:存在于无意识深处,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代表人们生物性的本能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和攻击本能,对人格发展尤为重要。本我具有要求即刻被满足的倾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小部分是无意识的。自我是人格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自我的发育及功能决定着个体心理健康的水平。自我的动力来自本我,是本我的各种本能、冲动和欲望得以实现的承担者;同时它又是在超我的要求下,要顺应外在的现实环境,采取社会所允许的方式指导行为,保护个体的安全。遵循“现实原则”;超我:类似于良心、良知、理性等含义,大部分属于意识的。超我是在长期社会生活过程中,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而成,遵循“至善原则”。15.什么是行为?答:广义理解为个体内在的和外在的各种形式的运动,也包括主观体验、意识等心理活动和内脏活动。16.什么是认知歪曲?答:贝克认为情绪障碍者具有独特的认知模式,也即认知歪曲。常见的认知歪曲包括任意的推断、选择性概括、过度引申、夸大或缩小和“全或无”思维。17.Freud、Pavlov、Skinner、Watson、Bandura、Rogers、Selye分别是什么理论创始人?Freud是精神分析的创始人Skinner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Bandura是社会学系的创始人Rogers是人本主义的创始人Skinner是操作条件反射的创始人Pavlov是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创始人Watson是行为学习理论的创始人Selye是应激理论的创始人18.试述Beck的认知疗法三要素与抑郁症的关系。答:贝克认为抑郁症与当事人负面的思考与有偏差的理解有密切的联系。有三个要素会产生三种不同的抑郁症状:对自己有负向的看法,他们很少理会环境因素的作用,完全以自己的不佳表现来责备自己;习惯以负面的方式来解释或印证自己的经验;对未来抱着抑郁的看法与悲观的投射以及有预期的失败焦虑。贝克提出了重点放在纠正不正确思维方式的认知疗法。19.社会文化模型的特点。答:社会文化模型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心理变态进行解释,并提供了新的治疗措施,对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它本身也只是强调了事物的一个方面。强调社会文化因素(sociocultural causal factors)的作用,它认为大多数变态心理都是个人的社会文化生活的产物。各种社会因素和各种社会关系都可能引起心理变态,对个人的心理异常的产生、发展和防治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变态心理乃是社会病理学的反映,社会-文化模型主张对心理障碍的定义、病因的解释以及治疗都应立足于社会。如果把社会-文化标准看作精神健康唯一的或主要的决定性因素,那么,任何人的生活习惯、性生活、娱乐或社会活动,如果是不合乎时俗的就有被作为变态行为的可能。因此,单纯的社会观点,不能对心理异常进行全面的解释。20.行为学习理论的特点。答:强调人的个性是一系列习得性行为的综合结果,可以解释和解决许多医学心理学问题;认为“错误的习得性行为”是某些疾病发生的原因;建立以行为学习理论为基础的行为矫正疗法对于改变各种不良行为、促进个体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适应、协助治疗许多临床疾病特别是心身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理论存在的局限性。21.试述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答:人本主义理论是继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后兴起的心理学理论学派,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种力量”。它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Maslow AH,19081970)和罗杰斯(Roger CR,19021987)。人本主义理论重视研究人的本性、动机、潜能,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行为主义的机械决定论和精神分析的生物还原论。主要包括: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无条件积极关注对自我发展的影响、自我视线倾向和功能完备与失常等内容。22.试述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中,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相互关系。答: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中,有其独特内容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包含和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关系。生物学因素是整个模式最基本的核心部分,是心理学因素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也是心理和社会因素所作用的物质载体或承受者;心理学因素是在生物学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给予生物学因素深刻的影响;社会因素是在个体生物学和心理学因素的基础上发挥作用,反过来又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心理学因素,是心理学因素赖以形成的根源;社会学因素对生物学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简洁的,一般来说要通过心理学因素的折射才能实现。在人的心理与行为活动(包括正常和变态)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各种因素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而起作用的。在解释变态心理现象时,应该运用综合分析的观点。23案例分析一般情况 某女,汉族,32岁,未婚,大学文化,某国家机关公务员,经济状况良好。求助者自诉 从小性格较内向,听话,在大人眼中是个乖孩子。但父母要求较严格,很在意她与男孩交往,事实上她与男孩子的交往并不多,大约从上初中开始,看见了男孩子就脸红、紧张。上高中时,暗恋年轻的男语文老师,见了该老师,尤其紧张,害怕与该老师的眼神接触。上中学和大学时,都有男同学明确表示喜欢自己,但都因为紧张、恐惧而不敢交往。工作后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很少参加单位集体活动。近几年来,不断有人为其介绍男朋友,一般情况是不见,勉强见了也往往弄得别人很尴尬。近半年来甚至见了人都觉得害怕,有罪恶感,很少与人交往,后来吃不好、睡不香,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容易急躁,遇到一点小事就爱发脾气。观察了解的情况,上小学前的那个夏天,父母带她回老家,一次在与堂哥、堂弟的玩耍中,堂弟要求看看她与男孩子有什么不同,她不知为什么就同意了,结果她让堂哥、堂弟看了自己的下身,自己也看了他们的外生殖器,甚至还好奇的互相摸了摸。当天晚上母亲知道了,责备她,还打了屁股。初中讲生理卫生课,不知为什么突然想起此事,觉得自己不纯洁、下流、很坏。从此经常想此事,害怕别人知道。上高中时暗恋男老师,觉得自己不纯洁。上高中与大学时,症状有所加重,主要是担心、害怕。工作后上述症状反而越来越重,以至于最后连同性也都害怕了。因此经常出错,工作岗位调整了多次,她为此也很苦恼,30多岁了还没有结婚,也根本没法找男朋友,本意上也愿意与他人交往,可就是害怕诊断:社交恐惧症试用不同的理论模型对本案例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答:1.生物学理论原因分析:该求助者在青春期生理处于发育阶段,由于认识水平低,所以形成的心理问题容易泛化而转变成心理障碍。 2. 社会文化和家庭模型原因分析:童年受母亲训斥,中学上生理卫生课时回忆童年经历感到下流、羞耻;害怕与人交往,故人际交往少;家庭教养严厉;由于在成长过程中受上诉生活时间的影响和错误认知,以至于不敢与异性交往,逐渐发展到不敢与人交往;道德观念因素对变态心理障碍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3. 认知理论原因分析:错误观念:认为童年期的经历是下流、无耻的,暗恋男老师,觉得自己不纯洁;对现实问题的误解或错误评价:害怕他人从自己的目光中看出自己不纯洁,看出自己很坏;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童年事件一直困扰着自己,与人接触就紧张、害怕。 4.心理动力学理论分析:从本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性心理发展阶段儿童期的性好奇和所谓俄狄浦斯情节,即弗洛伊德借用希腊神话来解释的性心理发育的一个阶段。案例的本我性本能欲望和父母的伦理概念(超我)发生冲突,产生了严重的罪恶感,这种前意识的矛盾冲突,本人并不能觉察,在其后的恋爱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山东威海市文登区属华盛能源投资集团等国有企业招考及考察人选考试历年参考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届春季江苏省苏交科集团校园招聘考试历年参考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四川绵阳市中科美菱低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战略采购主管岗位测试考试历年参考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山东淄博市博山区供热保障服务中心招聘供热管家1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5年大庆市萨尔图区招聘幼儿教师(30人)笔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详解(培优)
- 公务员(国考)考试综合练习附完整答案详解【典优】
- 公务员考试《常识》题库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农作物种植与养护合同
- 2025年度鱼苗养殖产业链金融支持合同
- 2025版酒店住宿加盟管理合同范本
- 2025年国有企业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标准文本
- 语文●全国甲卷丨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 三瘫一截康复
- JG/T 286-2010低温辐射电热膜
- 海南区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应届生校招:管理培训生笔试试题及答案
- 机械维修工试题及答案
- AI+汽车智能化系列之十一:以地平线为例探究第三方智驾供应商核心竞争力
- 年产30万立方米商砼建设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院感知识培训资料课件
- 销售部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