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目 录录 一一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2 二二. .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3 三三. . 施工部署施工部署 .4 四四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 .7 五五. . 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的运输 .9 六六. . 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浇筑 .10 七七. .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 .12 八八. . 热工计算热工计算 .14 九九 .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筑措施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筑措施 .20 十十 成品保护成品保护 .21 十一十一. . 安全文明施工安全文明施工 .21 一一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1.施工图纸 序号名称 1 新华三里家园住宅 2#、3#楼施工图 1.2.施工组织设计 序号名称 1 新华三里家园住宅 2#、3#楼施工组织设计 1.3.主要规范、规程 序号规范、规程名称编号 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2 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 jgj/t10-95 3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4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03 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及设计规程 jgj/55-2000 6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04-97 7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8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50496-2009 10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db11/t695-2009 11 建筑工程安全操作规程 dbj01-62-2002 12 预防混凝土结构工程碱集料反应规程 dbj01-95-2005 13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jgj3-2002 14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15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01 1.4.主要标准 序号规范、规程名称编号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1999 1.5.有关图集 序号规范、规程名称编号 1 地下建筑防水构造 02j301 1.6.主要法规 序号规范、规程名称编号 1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基本标准 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场容卫生标准 二.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2.1.2.1.工程简介工程简介 序号项 目内 容 1 工程名称新华三里家园住宅 2#、3#楼 2 工程地址沧州市新华区三里庄村内,地处交通北大街与永济东路交汇处东北方向 3 建筑规模层数 地下 2 层 地上 26 层 建 筑 面 积 2#楼 22502m2 3#楼 19893.842 建 筑 总 高 78.5m 抗震设防烈 度 7 度抗震设防类别丙类 4 结构设计 底板厚度 1000mm 混凝土等级 c35p6 本工程主楼底板厚度 1000mm,按对大体积混凝土基础考虑,采取相 应的技术措施降低其温差,控制温度应力与裂缝。 2.2.工程重点和施工难点 2.2.1 混凝土浇筑量大,约 800m3 混凝土,要一次性连续浇筑,不能 留下冷缝。商砼站、项目部等相关单位要密切配合,避免干扰连续浇筑的因 素出现。 2.2.2 暗梁与暗柱交叉较多,钢筋密集,振捣难度较大。在绑扎钢筋 时就要充分考虑该情况,做好相应技术措施,振捣时宜选用小直径振捣棒。 2.2.3 混凝土浇筑时段正好是冬季,不利于连续浇筑。大体积混凝土 施工管理小组要提前了解天气情况,做好防冻措施。 三. 施工部署 3.1 施工管理小组及人员职责 为保证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领 导核心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小组。 3.1.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小组机构: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小组机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小组机构 项目经理 邹国民 3.1.2 小组成员职责 项次 人 员职 责 1 邹国民负责混凝土工程施工全面管理工作 2 戚光安 负责混凝土施工的组织、协调、检查、监督管理 工作 3 张向民 负责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及方案、相应 纠正措施的审批 4 田宏翔负责砼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 5 冯勇强负责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安全监督管理 6 温思源负责混凝土工程施工现场测量、计量工作 7 孙 谊 负责混 负责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归档工 作 8 王 权负责试验、 测温、负责试验计量等具体工作 9 丁 刚测温、负责 负责施工用电、用水管理 10 张德洪测温、负责 负责与商砼站、设备厂家应急联系 项目副经理 戚光安 技术负责人 张向民 水 电 工 长 丁 刚 质 检 员 田 宏 翔 测 量 员 温 思 源 土 建 工 长 张 德 洪 机 电 部 焦 俊 安 张建 成 试 验 员 王 权 资 料 员 孙 谊 安 全 员 冯 勇 强 3.2 设备和劳动力组织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劳动力计划 序号工种班组数每班人 数 备用合计 1 混凝土工 21530 2 架子工 236 3 抹灰工 236 4 木工 326 5 钢筋工 326 6 养护工 326 7 信号工 122 10 电工 212 11 壮工 339 12 机修工 313 13 交通指挥 326 14 混凝土供应协调 员 (驻站) 212 15 现场调度员 212 16 质量把关 212 主要施工机具配置 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1 固定式塔吊台 1 3 汽车泵台 2 4 砼振动棒根 15 10 根备用 5 测温设备套 4 6 砼罐车辆 10 其中 4 台备用 7 潜水泵台 22.2kw 8 测量仪器套 1 9 振捣器台 12 3.3 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基础底板浇筑分一次性浇筑,总浇筑方量 约 800m3,基础混凝 土计划浇筑 30 小时浇筑完。 依据地下室阶段性进度计划,基础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计划时间为 2012 年 1 月 5 日2012 年 1 月 6 日。 各部位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量及浇筑持续时间如下表: 项次部 位 混凝土量 (m3) 浇筑持续时间 (小时) 备 注 1 底板 80030 一台汽 车泵 四四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 4.1 技术准备 提前组织技术、施工人员审核图纸,编制施工方案,并向施工班组做 技术交底。预先与混凝土搅拌站办理商品混凝土委托及申请,委托单的内 容包括:混凝土强度及抗渗等级、混凝土的特殊要求、使用部位、方量、 坍落度、初凝终凝时间、掺合料、抗冻剂和浇筑时间等。 4.1.1 降低砼入模温度 (1)温度低时应对水进行加热,保证入模温度不低于 50c (2)掺入缓凝性膨胀剂等外加剂。 4.1.2 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1)浇筑后,做好保湿保温措施,避免受冻。 (2)采取及时和长时间养护,砼终凝后,先覆盖塑料薄膜在覆盖保温毯,养 护时间不少于 14 天。 (3)加强温度监测与管理,保证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表面温差小于 25,表 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小于 20。 4.1.3 提高砼抗拉强度 (1)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加强振捣,提高砼的密实度,减少收缩变形。 (2)浇筑后及时排除表面积水。加强早期养护,提高砼各龄期的抗拉强度和 弹性模量。 4.1.4 工作程序: 4.2 测量准备 测量仪器:经纬仪台,水准仪台,50 米钢卷尺把,5 米标尺 根等(以上仪器应进行检验并合格) 。依据现场引入的水准点用水平仪和标 尺将底板标高引测至基坑边,基础底板施工的标高控制点引至暗柱钢筋上, 以便砼浇筑时控制标高。预先弹出轴线和墙柱边线等,墙柱插筋前将其边 线用红漆标于底板上层筋,以保证其位置正确。 4.3 交通供电 底板砼浇筑期应考虑夜施给砼浇筑带来影响。还应考虑其它因素对施 工的影响,提前与城管及供电等部门取得联系,避免外界因素对砼浇筑造 成影响。 质量验评 施工准备 原材复试验收申请试配 项目部技术方案分供方方案审批 运输过程控制 分供方砼搅拌 内业资料验收 现场验收 砼观感验收 每车砼测温、测坍落度 不合格退场、做记录 合格 浇 筑测温养护 留试块 资料存档 技术交底 4.4 搅拌站的准备 4.4.1 混凝土搅拌站提前把试配结果报送到项目部,由技术负责人审核, 报甲方、设计审查认可。混凝土掺和料和外加剂等的性能或种类,必须有合 格的检测报告和厂家合格证。 4.4.2 配合比设计:搅拌站根据所选用的水泥品种,砂石级配、含泥量, 掺和料和外加剂等进行多次混凝土试配,最后得出优化配合比。 4.4.3 混凝土用料:施工时选用低碱原料,控制混凝土的碱含量小于 3kg/m3,减少碱骨料的反应(碱含量计算详见搅拌站编制的技术方案) 。 4.4.4 材料明细: 水泥:选用 p.042.5r 普通硅酸盐水泥。 外加剂:泵送剂、防冻剂。 掺合料:粉煤灰。 骨料:控制混凝土单方总碱含量不大于 3kg。 砂:含泥量不大于 3;泥块含量不大于 1.0%;细度模数为 2.33.0。 碎石:选用粒径 525mm 的低碱碎石,含泥量不大于,泥块含量 不大于 0.5%。 。搅拌站应根据砂石的含水率,对混凝土配合比的用水 量作出调整。 4.5 天气预控: 提前掌握天气情况,避开雪天。 五五. . 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的运输 5.1 运输要求 商品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运至现场。 砼到现场后,要求保水性好,泌浆及泌水现象少。混凝土运输罐车到达率必 须保证至少有一台罐车等待汽车泵浇筑,现场与搅拌站保持密切联系,随时 根据浇筑进度及道路情况调整车辆,并设专人管理协调。要求从搅拌机出料 到运输至施工现场时间不超过 30min。 5.2 运输车数量及时间 现场计划用一台汽车泵泵送砼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汽车泵输送时平均 取值 30m3/h,混凝土运输车运输能力为 12 m3/车,运输周期为 1h,综合计 算如下: (1)日浇筑量(24h):30m3/h 台 x 24h x 1 台=720m3 (2)混凝土(800 m)浇筑所用时间:800 m3/720 m3 x 24h=27h(保 守取值为 35h) 。 (3)混凝土运输车运输周期为 1 h,24h 累计运行为 24/1=24(次) 。 (4)混凝土运输车数量计算:800/(27 x 12)=3 辆(考虑其它影响取 值为 5 辆) 。 六六. . 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浇筑 6.1 浇筑前的准备 责任工程师提前向施工班组做技术交底,同时检查机具、材料准备及水 电的供应情况,及时掌握天气变化和交通状况,并且检查安全设施、劳动力 配备情况。钢筋、模板及水电专业已完成检查验收并办理验收手续。 6.2 泵车布置及浇筑路线 根据现场情况在基坑南侧布置一台汽车泵。混凝土浇筑由东向西顺序 进行,最后在西南角收口。 6.3 混凝土的浇筑 6.3.1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混凝土运送到现场混凝土泵送到浇筑部位混凝土浇筑与 振捣混凝土第一遍压实混凝土第二遍压实混凝土拉毛成型混凝土测 温和养护 6.3.2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采用斜面分层,薄层浇捣,自然流淌的方法(如下图) 。浇 筑混凝土时由东向西倒退浇筑,一气呵成。施工时做到分层浇筑分层捣实, 并且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前结合好,避免形成冷缝,浇筑层高度控制在 400mm。为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由高处自由倾落高度不 大于 2 米。 分层浇筑图 混凝土振捣采用 50 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时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 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振捣棒移动采用 “行列式” ,移动间距不大于 400mm。同时,为避免混凝土产生冷缝,振捣 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 5010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混凝土浇筑 必须连续进行,因就餐或其他原因,应做好交接班,浇筑不得中断。如有特 殊情况发生间歇,次层混凝土浇筑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如发生堵泵 情况,立即用压力水冲洗泵管。浇筑期间,钢筋工,木工,安装工应跟班检 查,发现情况应立即纠正,及时汇报并处理。 6.3.3 板面处理 浇筑过程中严禁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 混凝土表面产生的少量泌水及时用小桶排 除,避免粗骨料下沉,造成混凝土强度不 均匀和产生收缩裂缝。浇筑后初凝前,用 平板振捣器振实、振平后按初步标高用 4m 铝合金刮杆刮平,用木抹子抹压 三遍后扫毛,以避免表面干缩裂缝。 刮压 示意图 扫毛示意图 导墙施工缝处理图 6.3.4 施工缝的处理 底板砼浇筑时,在地下室外墙处留置施工缝。施工缝留置时,止水钢板 连续布置,止水钢板开口朝向迎水面。在混凝土终凝硬化后,将导墙上部 2cm 厚浮浆剔除,先表面弹线,按线剔凿,确保上口平整,污染钢筋应清理 干净。 (见上图) 七七. .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 7.1 混凝土进场检验 商品混凝土运到工地后要对其进行检验,同时检测其坍落度,要求坍落 度在 1416cm,同时应做好测温工作,对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坚决 退回。 7.2 浇筑控制 施工时,做刻度尺严格控制混凝土的一次浇筑厚度。并严格控制混凝土 的入模温度。控制指标: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差(中心与表面 100 或 50mm)不大于 25;混凝土表面温度(表面以下 100 或 50mm)与混凝土表 面外 50mm 处的温度差不大于 20。当混凝土强度未达到 1.2n/mm2 以前, 不许上人堆物。责任工程师随时观察混凝土有无异常,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 理。浇筑过程中如遇降温天气,立即用保温毯对已浇筑完的砼表面进行覆盖。 7.3 混凝土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处理和养护工艺的实施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 环节。掺加膨胀剂的混凝土需要更充分的水化,对大体积混凝土更应注意防 止升温和降温的影响,防止过大的内部及表面与大气的温差。及时覆盖保温。 7.4 测温措施 7.4.1 测温采用温度计测温。 7.4.2 测温工作应指派专人负责,24 小时连续测温,尤其是夜间当班的 测温人员,更要认真负责,因为温差峰值往往出现在夜间。测温结果应填入 测温结果记录表。每次测温结束后,应立刻整理、分析测温结果并给出结论。 在混凝土浇筑的 2 天以内,测温员应每天向业主、监理、技术负责人报送测 温记录表,管理层应及时对有代表性的点位(不得少于三个)掌握测温记录 值,绘制该点位的中部温度和上部温度变化曲 线。以便准确推算温度变化 趋势和检查测温记录的真实性,以及确认是否增加覆盖或采取其它措施(加 强保温或推迟拆模) 。如无异常 7 天以后可 2 天报送一次。 7.4.3 砼内外温差控制在 25之内(详热工计算) ,表气温差应控制在 20,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 2/d。 7.4.4 大体积砼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及温度应变的测 试,在砼浇筑后,每昼夜不少于 4 次;入模温度的测量,每台班不少于 2 次。 7.4.5 浇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时,新拌大体积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以 7- 12为宜,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已浇筑层的混凝土温度在未被上一层混凝土 覆盖前不应低于 2,混凝土龄期养护的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不得超过 25,为了保证差值在有效范围之内,混凝土初凝后用木抹经两次均匀抹压 后先在混凝土表面整体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再用双层阻燃被覆盖严密。 7.5 试块留置 为确保混凝土质量要求,根据设计、试配等要求,底板混凝土采用 28d 强度作为评定标准。每拌制 100 盘且不超过 100 立方米的同配合比混凝土, 制作试块不得少于 1 组。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混凝土不足 100 立方米 时,制作试块不得少于 1 组。原则上留设 4 组同条件试块(不含抗渗试块) 。 60d 试块的强度作为考察混凝土后期强度增长的参考指标,应适当的留置一 些;抗渗试块根据要求留置抗渗试块每 500m3 次取样不少于 2 组,冬季施工 应留置同条件临界强度及同条件 28d 转标养 28d 试块,试块留置数量按台班 及混凝土浇筑量为准。 留置试块的数量留置试块的数量 预留试块组数量 部位 混凝土量(m 3) 28 d60 d 同条件合计 3#楼基础底 板 800 8(2) 227 42(2) 注: ( )为抗渗试块,其留置每次浇筑取样除按规定要求留置外,不少于 2 组。 八八. . 热工计算热工计算 8.1c35p6 混凝土配合比 强度等级水水泥砂石粉煤灰 zy 泵送剂 c35p6172313770102077349.3 8.2 温度计算 8.2.1 混凝土内部不同龄期的绝热温升 t(t)=wq(1-e-mt)/c t(t):浇完一段时间 t,砼的绝热温升值() ; w:每立方米砼胶凝材料用量,取 424(kg/m3) ; q:胶凝材料水化热总量,取 364; c:砼的比热,取 0.92(kj/kg*k) ; :砼质量密度,取 2400kg/m3; e:常数,为 2.718 m:与水泥品种、浇筑温度等有关的系数取 0.318; t:混凝土龄期(d) ; 不同龄期混凝土绝热温升(不同龄期混凝土绝热温升() 龄期 3d5 d7d12d21d28d 绝热温 升 43.055.6462.3568.3669.8369.89 8.2.2 各龄期混凝土中心温度计算 不同龄期水化热温升与混凝土厚度有关系数不同龄期水化热温升与混凝土厚度有关系数 值值 龄期 厚度 3d5 d7 d12 d21 d 1.4m0.460.420.370.220.08 ) (0 max t ttt tmax:混凝土内部中心最高温度() ; t0 : 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取 24; :在 t 龄期时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 )(t t :不同的浇筑块厚度,不同龄期时的降温系数; 各龄期混凝土内部实际最高温度各龄期混凝土内部实际最高温度 tmax() 龄期(d) 3d5 d7d12d21d 温度() 43.7847.3747.0739.0429.59 8.2.3 龄期 t 时混凝土内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 at ttt max)( :各龄期时大气的平均温度() ,6 月中旬环境平均温度取 27; a t 各龄期混凝土内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各龄期混凝土内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 )(t t 龄期(d) 3d5 d7d12d21d 温度() 16.7820.3720.0712.042.59 8.2.4 混凝土表面温度计算: )( 2 )( )( 4 tatb thhh h tt h=h+2 h =k h = ai i 1 1 h:混凝土的计算厚度; :混凝土的虚厚度; h h:混凝土的实际厚度; :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取 2.33w/m*k; :模板及保温层的传热系数(w/m2*k) ; k:计算折减系数,可取 0.666; :各种保温材料的厚度(此处定为保温被) ,此处取 0.03; i :各种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为 0.14; i :空气传热系数,可取 23 w/m2*k a 据计算:=3.89 w/m2*k 则:=0.40m h h:=1.4+0.4*2=2.20m 各龄期混凝土表面温度各龄期混凝土表面温度() )(tb t 龄期(d) 3d5 d7d12d21d 温度() 36.7539.1238.9434.1628.54 8.2.5 混凝土中心与表面温差计算: t= tmax- )(tb t 各龄期混凝土中心与表面温差各龄期混凝土中心与表面温差t() 龄期(d) 3d5 d7d12d21d 温度() 7.038.258.134.881.05 8.2.6 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计算: =- t )(tb t a t 各龄期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各龄期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 t 龄期(d) 3d5 d7d12d21d 温度() 9.7512.1211.947.161.54 经验算,各龄期混凝土中心与表面温差均小于 25,表气温差均小于 20,满足规范要求。 8.38.3 混凝土温度应力混凝土温度应力 8.3.1 各龄期砼收缩变形值 n i t yty me 1 01.00 1 式中:-龄期 t 时砼的收缩变形值; ) ty( -标准状态下最终收缩值,3.2410-4y 0 常数 e=2.718; m1、m2、m3mn-各种不同条件下的修正系数; 混凝土收缩变形不同条件影响修正系数混凝土收缩变形不同条件影响修正系数 m1m2m3m4m5m6m7m8m9m10 积 m 1.00 1.00 1.00 1.31 1.16 1.00 0.70 1.00 1.00 0.85 0.81 各龄期砼收缩变形值如下表各龄期砼收缩变形值如下表 龄期 3d5 d7d12d21d )(ty 7.810-612.810-617.810-629.710-651.810-6 8.3.2 各龄期收缩当量温差 ty ty t y(t):不同龄期混凝土收缩相对变形值。 :混凝土线膨胀系数取 1010-6/ 各龄期收缩当量温差各龄期收缩当量温差 龄期 3d5 d7d12d21d ty(t) 0.781.281.782.975.18 8.3.3 各龄期混凝土的最大综合温度差 qtytj ttttt 3 2 tj:混凝土浇筑温度,取 24 tq:混凝土浇筑后达到稳定时的温度,取月平均气温 27 t(t):各龄期水化热绝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米品牌管理办法
- 续保到期管理办法
- 线上报装管理办法
- 管网维护管理办法
- 落阳公园管理办法
- 美国野鱼管理办法
- 股票股资管理办法
- 车辆停靠管理办法
- 装车计量管理办法
- 消防许可管理办法
- 2025年安全生产考试题库(造纸行业安全规范)试题
- DB31/T 1093-2018混凝土砌块(砖)用再生骨料技术要求
- 无人机培训公司运营管理方案
- 经理副职面试题及答案
- 大一计算机考试真题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2025年高中政治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
- 信用卡消费者保护培训
- 青蓝工程工作总结师傅
- 石油化工生产与操作作业指导书
- 2025年中国汽车配件出口分析及各国进口政策影响白皮书-特易资讯
- 广场项目基坑监测工程技术投标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