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 6 卷第 2 期 2 0 0 6年 4月 中 外 公路 2 1 文 章 编 号 : 1 6 7 1 2 5 7 9 ( 2 0 0 6 ) o 2 0 0 2 1 - 0 4 拐点法分析软土路堤施工期稳定性 曾庆军 。莫海鸿 。刘吉福 ( 1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 广州 5 1 0 6 4 0 ;2 广 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 公路软土路堤填筑施工过程中软基稳定控制标准常采用经验值法 , 其缺点是缺 乏理论依据 , 对工程判断常偏于保守或不安全。该文通过介绍软土变形破坏 3 个 阶段 的基本 理论 , 阐述拐点法分析软土路堤施工期稳定的基本做法 , 即将各类公路软 基监测数 据经过 累 加生成处理之后 , 绘制关系曲线 , 曲线的拐点对应 的就是土体结构变形破坏 的转折点 , 也是路 基可能失去稳定的转 折点 。工程实例表 明, 拐点法优于传统 的经验 定值法 , 是一类 有效 的公 路 软土路堤施工期稳定性判断方法 。 关键词 : 拐点法 ; 软土路堤 ; 施工期稳 定性 采用某一观测经验值作为公路路堤施工过程中软 基是否稳定的一个控制指标 , 在工程实践中操作起来 较为直观而且方便, 但该方法缺乏理论依据 , 对工程判 断常常偏于保守或不安全。如现行 的 公路软土地基 路堤设计与施工规范 ( j t j 0 1 7 -9 6 ) 采用控制边桩位 移速率和地面沉降速率的方法。影响沉降速率和侧 向 位移的因素比较复杂, 它们随着地基土的性质 、 加荷方 式以及地基处理方法等而变化, 所以控制沉降速率和 坡脚水平位移速率的标准不应该是定值 。 本文通过论证拐点法分析软土路堤施工期稳定性 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做法 , 列举工程实例说 明此法解决 工程 问题 的有效性 , 并指 出 了应用 此法 的注意事项 。 1 拐点法的理论 支撑 软土( 尤其是软粘土或淤泥、 淤泥质粘土) 路基滑 移破坏过程可划分成 3个阶段 : 软土结构基本保持 完好状态下的变形 , 软土路基不可能产生大的侧 向变 形 ; 软土结构大量破损, 发生塑性变形 , 在不排水的 条件下, 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 软土路基产生大的水平 位移 ; 软土结构破坏 , 软土的性质已接近重塑土。 图 1 为软粘土典型的十字板转角一强度曲线。 收稿 日期 : 2 0 0 5 1 1 1 7 基金项 目: 广东省交通厅资助科技项 目( 编号: 2 0 0 2 -0 5 ) 作者简介 : 曾庆 军, 男, 博士, 副教授 重 魁 强 京 蝠 转 角, ( o ) 图 1典型的十字 板转 角一强度 曲线 由图 1 可看出原状软粘土的变形破坏过程具有明 显的阶段性 。阶段性 的过渡点为 a、 b。扰动软粘土 的十字板转角一强度曲线也表现出较 明显的阶段性 , 但其各个阶段变化的幅度 比原状土小 , 并且也没有 明 显的极 限抗剪强度 。 软土地基在路堤形成 的附加应力作用下, 变形破 坏经历 了从渐变到突变的变化过程。软土地基土体变 形破坏的发展必然伴随应力 一应变关系曲线的斜率发 生变化 , 即在土体处于极 限平衡、 频临失稳前 , 应力一 应变关系曲线将出现拐点。因此将各类监测数据经过 累加生成、 除去干扰信息等分析处理之后 , 绘制各种类 型监测数据间的关系曲线 , 曲线 的拐点对应 的就是土 维普资讯 2 2 中 外公路 2 6卷 体变形破 坏的转 折点 。 2几 类拐 点 法 2 1 荷 载 与孔 隙 水 压力 增 量曲 线( p 一 “ ) 拐点分 析法 当a p -a u 关系曲 线( p 为累 计 填 土 荷载, : “ 为累 计孔压增量) 出 现明显向 上非线性转 折拐点时, 即曲线斜率突然增大, 则意味着该监测点附 近的土体出现塑性破坏 , 路基存在失稳的可能性 。 ( 1 )理论 支撑 孔隙水压力是地基土体应力变化的重要指标。通 过孔隙水压力资料分析, 可以判 断地基土体是否处 于 稳定状态 , 以便有效指导路基填筑施工 。软粘土孔 隙 水压力增量 “可表示为: a u k p, 其中 k 为荷 载孔隙水压力系数 。地基在稳定状态下 , 孔 隙水压力 增量与荷载增量呈线性关系, 可 以利用这一特征判断 地基是否稳定 。当累计荷载增量与累计孔隙水压力增 量关系曲线出现非线性转折 , 即 k 增大时 , 说明地基 土体已出现局部剪切破坏, 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地 基 失稳 。 ( 2 )实例分析 图 2为某高速公路工程 i堆载预压软基试验段监 控断 面 p 一a u 曲 线 图, 土 层中 分布9 1 3 m 厚 的淤泥层 。 1 5 0 1 2 0 9 o o 图 2某公路工程 i 软基监控断面 k1 l +0 4 5地表下 7 5 m 处a p 一 “ 曲 线 由图2 可知, 在填土初期各断面 : p一 : “ 曲线呈直线 , 填土后期曲线斜率变小, 整个加载过程中 基本上未 出现向上的斜率较大转点 , 说明地基 固结度 增加, 地基强度增长 , 地基趋于稳定。 但从图 2 也可看出, 在最后一两级加载时, 曲线 出 现了向上斜率较大的转点, 这主要是由于加载过快 , 土 体来不及排水固结 , 处于不排水剪切状态 , 使土体面临 失稳 。后来采取停载或卸载措施 , 使曲线斜率变小, 地 基 趋 于稳定 。 以 上 分 析说明, 路 堤 填筑 过程中 , a u 一 p 曲线出现向上转点即曲线斜率变大时, 地基可 能面临 失稳, 应采取停 载或卸载措施。 工程实 践 中, 可根 据 a p 一a “ 曲 线的斜率变化判断软土路堤是否 稳定, 指导填土速率 。 2 2 荷载 ( 或填土 高) 与沉 降速率 曲线 ( p一 或a h 一 ) 拐点 分 析法 当 p一 或a h一 关系曲线 ( p为累计填土荷载, a h 为累计填土高度, : 为累计日 最大表面沉降速率与该级填土前的沉 降速率之差) 出现明显向上非线性转折 拐点时, 即曲线 斜率突然增大 , 则意味着该监测点附近的土体 出现塑 性破坏 , 路基存在失稳的可能性。 ( 1 )理论支 撑 表面沉降是最基本 、 最重要的观测要素之一 , 它是 地基变形和固结的直观反映 , 因此 , 利用它可以判断地 基是否稳定 。可将 日沉降量时间序列进行一次或多次 累加 , 以消除或减弱其中的随机因素, 使所蕴含的确定 信息得到加强 , 也使监测数据关系曲线规律性增强 。 ( 2 )实例分析 图 3 ( a ) 是某公路工程 软基监控断面的 p 一 散点图, 没有明显规律。监控断面土层分 布有 1 o 1 5 m 厚 的淤 泥质粘 土层 。 为了便 于分析 , 将其归一化处理 , 图 3 ( b ) 是将图 3 ( a ) 中纵坐标经过一次累加处理后得到的 : p一 : 曲线, 规律性明显加强。 由图 3 ( b ) 可看 出地基在稳 定状态下 , 曲线呈直 线。图中出现 b、 c两个拐点, 由于加载过快 , 土体剪 切 变 形增 大, 明 显 增大, a p - 曲 线出 现 向上拐点, b c段斜率明显大于 o b段 , 说明路基将面 临失稳 , 此时采取了卸载的应急措施 , 恢复了稳定。后 期又采取了反压护道的处理方案 , 地基的临空面减少 , 侧向约束加强 , 瞬时变形量减小 , 加载后形成的 c d段 斜率明显减小 , 说明地基的稳定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2 3 荷载( 或填土高) 与侧向位移速率曲线( : p 一 或a h 一 ) 拐点 分 析法 当 p一 或a h 一 关系曲线 维普资讯 2期 拐 点法 分析软 土路堤施 工期稳 定性 2 3 ( a p 为累 计填土荷载, a h 为累计填土高度, 为累 计日 最大 侧向 位 移 速率 ) 出 现明 显向 上 非 线 撇 p a ( a ) 散点 图 性转折拐点时 , 即曲线斜率突然增大, 则意味着该监测 点附近的土体出现塑性破坏 , 路基存在失稳的可能 。 g p a 归 一 化a p - 曲 线 图 3 某公 路工程 软基监控断面荷载 与沉 降速率关系 曲线 ( 1 )理论支撑 侧向位移反映了不同深度地基土体的侧向变形情 况 , 它是判断地基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重要指标 。最 大位移量的发生位置与地基土体性质有直接的关系 , 一 般而言位于地表以下软土层的中部。 地基侧向位移是由土体的剪切变形引起 的, 附加 应力越大, 剪切变形量也越大, 当应力增加到一定程度 时 , 剪切变形突然增大, 土体破坏 , 此时地基侧向位移 量突然增大 , 地基失稳 , 荷载大小与侧 向位移量不再保 持原有关系。利用这一特征就可 以判断地基是否稳 定 , 将累计填土高度或累计荷载与相应的侧向位移速 a p k p a (a ) 散 点图 率作为一个时间序列 , 采用 累加的办法消除或减弱不 确定的随机因素, 使其中确定的趋势得以加强。 ( 2 )实例分析 图 4 ( a ) 为某高 速公 路工程 软基 某监 控断 面 : p 一 散点图, 监控断面土层中分布约1 5 m厚的 淤泥 质粘 土层 。 对图 4 ( a ) 采用累加的办法消 除或减弱不确定 的 随机因素 , 使其中确定 的趋势得以加强 , 为便于比较 , 可归一化处理成 p 一 关系图( 图4 ( b ) 。 (b ) 归 一 化a p _ 曲 线 图 4 某高速公路工程 荷载与最大侧 向位移速率关系 曲线 从图4 ( b ) 可看出 归一 化 后的a p - 图 出 现两个拐点a、 b, 其中 o a段为弹性变形阶段 , 由拐点 a确定的极 限填土高度为 4 0 5 it i , ab段斜率 明显小 于 o a 段 , 说明地基土体稳定性得到了加强 , 由于后期 快速加载 , 出现 了 b c陡倾段 , 地基 已经面临极 限破 坏, 由于采取 了减缓加载速率的方法 , 确保了地基的安 全稳定 。 图5 是 某高 速 公路 工 程i 软基 监控 断 面a p - 或 p 一 曲 线图。 如 如 加 m o t p_ 口 ii, 维普资讯 2 4 中 外公路 2 6卷 (a ) 断 面k l 1 + 0 4 5 jl1 ,。 散 点 图 逞 ( b ) 3 个 断 面 一 图 图5 某 高 速 公 路i 软 基 监 控断 面l x h 一 或l x h 曲 线 圈 由 图5 ( b ) 可看出 , 在路堤填筑过程中 一 增 加, 路 基 趋于 稳 定。 f 、 立 佣 f 呈线 性 关系 ,加载前期路基稳定 , 加载后期有 明 向位移是软基变形 的两个侧面 ,可联合 显向上拐点, 路基趋于不稳定 。由于及 时采取了停载 应用来分析软基的稳定性状况 。某高速公路工程软 措施, 路基逐渐趋于稳定, 这与实际情况吻合 。 基试验段 ,其主控断面土层分布有 1 6 m 厚的淤泥质 j i出 + 尽 3 利 用施 工期 监 测数据 综合 分 析路堤 一 土期间 ,a、 b主控断面的最大沉降速率分别 稳 定 性 达到了1 6 m m a 和2 2 m m d , 按照 公路软土地基路 堤设计与施工规范 ( j t j 0 1 7 -9 6 ) 日沉降量必须控制 ( 1 )实例 1 在 1 0 mm d以内的工程经验 ,此时须采取措施减缓地 对图 2 、 图 5做一综合对 比, 分析它们 的内在联 基沉降速率 ,否则将很可能出现失稳现象。但参照这 系。在图 2中断面 kl l - 0 4 5 , 前 4级荷载 ( 对应填土 两个断面的沉降量和侧 向位移关 系曲线 ( 图 6 ) ,发现 高度为 3 2 8 6 m) 曲线基本成直线 , 从第 5级荷载 ( 对 曲线在整个加载期间基本呈直线关系 ,不存在侧向位 应填土高度为 3 7 9 9 m) 开始, 曲线斜率略有增加 , 图 移速率明显增加的阶段 ,地基 尚处于安全稳定状态, 待 5 ( b ) 中相对应的侧向位移速率有比较明显 的增加 , 出 沉降速率稳定后 ,填土工作可 以照常开展。该分析结 现 向上的拐点 , 说明土体开始出现局部剪切破坏 , 随后 果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符 ,起到了缩短工期的作用 。 鲫 澄 js1 1 1 4 结 论 ( a ) a断面 最大水平位移 m m o 2 0 4 0 6 0 8 0 i o o i 2 0 1 4 0 图 6 最大水平位移一沉 降量 曲线 图 ( 1 )将各类公路软基 , 尤其是软粘土或淤泥、 淤泥 ( b ) b断面 质粘土软基的监测数据经过 累加生成、 除去干扰信息 等分析处理后 , 绘制有关的应力一应变关系曲线 , 曲线 的拐点对应的就是软基变形破坏的转折点, 即路基可 能失去稳定的转折点。 o弓枷 鲫咖 弓 l 、 蛔灶鼹 维普资讯 第 2 6 卷 第 2 期 2 0 0 6年 4月 中 外公路 2 5 文章编号 : 1 6 7 1 2 5 7 9 ( 2 0 0 6 ) 0 2 -0 0 2 5 -0 4 1 前 言 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接线软基处理方案 朱凤艳 。罗高峰 ( 1 宁波市高等级公路建设指挥部,浙江 宁波 3 1 5 1 9 2 ; 2 宁波市高速公路管理处) 摘要: 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接线高速公路地处宁波滨海相、 泻湖相沉积的软土地区, 软土层深厚 , 软土地基加固技术 的正 确应用 和工后 沉降量的有效控制 , 是建造这 条路 的重点 和难点 。该文结合具体工程地质特征 , 制订超 载堆 载预压、 真 空联 合堆 载、 复合地 基 、 联 合桩 等软基处理方案, 通过对各方案 的处理效果优劣情 况和适用范 围分析 , 可为全 线工程建 设提 供合理的经验指导 和借鉴 。 关键词 : 软基处理 ; 超载堆载 ; 真空联合堆载 ;复合地基 ; 联合桩 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接线高速公路北接杭州湾跨 海大桥 , 南接宁波绕城高速公路 , 路线全长 5 7 4 k m。 设计采用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 , 行车速度 1 2 0 k m h , 路面宽度 3 5 m。全线软基里程长约 5 o k m, 占全长 的 8 7 左右 ; 软土厚度大 , 一般都在 2 0 3 0 m、 部分达到 4 0 ml 仅采用常规地基处理方法难 以完全解决深厚软 基工后沉降问题。为了探索适宜本项 目深厚软基处理 最经济的加固方案 、 积累施工经验 , 指导全线软基处理 的施工 , 同时为以后类似工程在方案选择 、 设计和施工 方面提供借鉴和经验指导, 选取有代表性 的路段进行 试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 软 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接线高速公路地处杭州湾以 南的姚江冲积平原 。地基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体工商退股合同范本
- 厂家酒水合同范本
- 绿化带合同范本
- 加工户欠款合同范本
- 退休心理辅助顾问合同
- 广告营销推广合同范本
- 在线采购家具合同范本
- 标准施工合同范本2009
- 入股建酒店合同范本
- 线上兼职推广合同范本
- 执勤警示教育
- 供热企业运营管理制度
- 2025年外企德科人力资源服务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投资估算
- CJ/T 341-2010混空轻烃燃气
- MSC:破解能源转型密码:中国清洁能源投资实践指南
- 存款代为保管协议书
- JTS-T 245-2023 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
- 2024法院书记员招聘笔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套
- 保险公司考核工作方案
- 2024年高考山东物理试题分析及2025届高三复习备考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