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挖顺作法深基坑加固设计与施工控制技术.pdf_第1页
明挖顺作法深基坑加固设计与施工控制技术.pdf_第2页
明挖顺作法深基坑加固设计与施工控制技术.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6年第3期 铁 道 建 筑 railway engineering 文章编号:100321995(2006)0320035203 明挖顺作法深基坑加固设计与施工控制技术 苏 斌 (北京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 101200) 摘要:为确保紧邻北京地铁和平里北街站东北风道北侧和平里七区6 # 楼的安全,提出了明挖顺作法施 工的东北风道深基坑加固施工方案。通过运用典型的类比分析法对沉降分析,结合实际施工沉降量测 数据,证明了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地铁 明挖顺作法 沉降 加固设计 施工控制 中图分类号:u45315 文献标识码:b 注:w1w9为楼房墙角的监测点;e21、e22、e23、e24为围护桩的监测点。 图1 和平里北街站周边环境平面示意 1 工程概况 北京地铁五号线和平里北街站位于和平里西街与 和平里北街的交叉路口,沿和平里西街规划道路中心 线呈南北纵向布置,车站主体北端跨交叉路口,东北风 道临近且平行于和平里北街道路及和平里七区6 # 楼, 其平行长3018 m。东北风道结构采用单层单跨现浇 钢筋混凝土闭合式框架结构,与主体负一层相连。风 道围护结构为 600 mm钻孔灌注桩,桩距为112 m ,风 道总长度为59155 m ,净宽9151117 m ,采用明挖顺作 法施工。根据施工单位探测结果显示:风道基坑北侧 边缘距和平里七区6 # 楼阳台仅810 m ,中间有一条 500 mm的自来水钢管,一条 1 000 mm的混凝土污 水管,2条电信光缆。其中,和平里七区6 # 楼1956年 修造,1958年交付使用,由于时代久远,房屋基础形式 未知,该楼房采用砖横墙承重,预制钢筋混凝土小梁 (截面200 mm200 mm) ,砖拱楼盖(见图 1) 。 施工单位邀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 所对和平里七区6 # 楼鉴定,结论为结构耐久性差、 整 体性差、 抗震性很低,建议拆除重建。 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风道基坑开挖区域内有三层 地下水,从上而下依次为:上层滞水,水位标高38194 53 m;潜水,水位标高为28128 m ,在结构底板下318 m;承 压水,水头标高1716618141 m ,水位约在结构底板下 1315 m ,地下水径流方向为自西向东,与线路方向近于 直交。基坑地层由上到下依次是:地面以下5 m为杂 填土和粉质粘土;510710 m为粉细砂;710013143 m( 开挖基坑面最大值)为粉质粘土。 3 工程难点及方案比选 311 工程难点 注:标高单位:m。 图2 明挖顺作法加固风道基坑横断面图(单位 :mm) 风道深基坑距离和平里七区6 # 楼仅810 m ,且楼 房鉴定为危楼;地下水位较高,开挖基坑深度内有厚 115210 m的流沙层,基底下2 m又夹有一层流沙层, 直接影响围护桩的嵌固效果。同时考虑风道围护结 构、 降水井工程已施工完毕(按楼房安全设计施工 ) , 在 此条件下提出加固方案和措施是工程的重点和难点。 312 方案比选 由于东北风道围护结构已施工完毕,管线已处于 经过一次改移后使用阶段,且基坑与和平里七区6 # 楼 仅810 m ,根据楼房被鉴定为极不安全,设计将风道深 基坑保护等级由一级提高到特级。同时考虑施工场地 狭窄,工期紧等因素。 为降低施工工程造价,在保证楼房的安全运行、 管 线的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在现有围挡基础上采取加固 措施或变更工法保护楼房的安全使用,综合各种措施, 对几种施工方案进行比较(见表 1) 。 针对盖挖逆作法、 铺盖法存在的问题,根据表1方 案的分析和比较,最后确定采用明挖法加固设计施工。 即在现有围挡、 围护结构已完成施工的基础上,在风道 原设计图的基础上采取加强措施,并采用合理的施工 方法,以确保基坑的稳定。 表1 加固施工方案比较表 加 固 方 法明挖顺作法盖挖逆作法铺盖法 现有围挡内施工影响影响一般影响较小影响较小 施工难度小大大 占用场地大一般最小 造价较高高低 工期短长较长 安全较高高一般 4 施工方案 411 加固方案的设计断面图(见图 2) 412 加固措施 施工方案确定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施工管理职能, 设计、 施工遵循动态设计施工原则,加固设计结合现场 勘查和调查结果作为决策依据。在明挖顺作法基础上 加固措施有: 基坑北侧 1 000 mm污水管采用内衬 63 铁 道 建 筑march ,2006 pvc管进行处理,以解决管线渗漏问题。 基坑北侧、 东侧不降水,只在基坑南侧降水。 基坑北侧、 东侧冠 梁外侧施作单排 450 mm、 间距300 mm、l= 1210 m旋 喷搅拌桩止水帷幕,掺入1 %2 %水玻璃速凝剂,以 解决上层滞水、 潜水问题。 基坑北侧、 东侧围护桩间 粉细砂地层上下110 m范围内施作长310 m、 42 mm 的小导管并注超细水泥浆,小导管桩间横向两排、 竖向 间距400 mm ,解决了砂层渗水问题。 东北风道开挖 过程中增设一道钢支撑。 东北风道基坑垫层加厚至 300 mm ,混凝土强度标号提高一级为c20 ,以提高围护 桩的抗倾覆能力。 东北风道基坑北侧、 东侧桩间网 喷混凝土厚度加至15 cm ,及时封闭桩体土体和流沙 层。 5 施工方法 511 止水帷幕施工辅助工法的选择 由于基坑北侧、 东侧不降水,要尽可能减少水土流 失,控制地面沉降,特别是在楼房与基坑中间存有一条 主污水管道,地面以下5 m处约有厚210 m的流沙层。 为保证基坑与楼房间的土体流失尽可能小,对旋喷桩、 旋喷搅拌桩、 钢管桩注浆、 小导管注浆等工法进行了比 选。 通过比选可知,水泥土搅拌桩是最佳施工工法,但 因无法满足条件,故不采用。旋喷桩因喷射压力过大, 对管线影响较大,也不采用。综合各种因素,本工程选 用旋喷搅拌桩进行加固。 512 辅助工法参数设计及施工方法 1) 旋喷搅拌桩参数设计 在东北风道基坑北侧、 东侧冠梁外侧施作单排 450 mm、 间距300 mm、l= 1210 m旋喷搅拌桩,浆液 采用3215普通硅酸盐水泥,含量为350 kgm ,水灰比 为 (1 1) (1 018) ,并掺入1 %2 %的水玻璃。 2) 旋喷搅拌桩施工方法 按设计图位置测量放样,经核查无误后沿旋喷 搅拌桩位置人工开挖宽50 cm、 深15 cm探沟,查明管 线。并根据现场测量确定旋喷搅拌桩施工桩位。 旋喷搅拌桩采用ty276震动钻机、bwt210030 高压注浆泵、3d221高压泵,2个215 cm的喷嘴进行复 喷作业,以形成 450 mm旋喷搅拌桩止水帷幕。 旋喷搅拌桩施工流程: 钻机就位调平 边 射水边下管直至设计深度 旋喷高压水并提升喷头 旋喷至设计高程停止 重复 、 步骤,改喷水 泥浆 成桩、 拔管、 清洗、 移位。 513 桩间支护措施 1) 桩间小导管注浆参数设计 在风道基坑北侧、 东侧围护桩间粉细砂地层上下 110 m范围内施作长310 m、 42 mm的小导管并注超 细水泥浆,小导管桩间横向两排、 间距300 mm ,竖向间 距400 mm。围护桩后注超细水泥浆,水灰比为0175 1100。具体布置见图2。 2) 在基坑北侧、 东侧桩间挂网喷射c20混凝土,桩 间厚为150 mm。 6 信息化施工管理 利用监测技术检测基坑的稳定性和和平里七区楼 房的安全性,并及时反馈监测结果,修正设计和施工参 数。实现动态施工、 动态设计是信息化施工管理的重 要手段。监控量测的项目主要根据地质条件、 围护结 构、 跨度、 开挖深度、 开挖方法等方面加以确定。根据 具体情况,监测项目以楼房水平和倾斜、 地面位移、 沉 降监测为主,辅以应力监测等。 按照车站监测数据类比应用内差法计算确定地表 的最大沉降(未加固时 ) , 并与施工实际沉降观测比较 分析(加固后)。 根据车站主体施工引起的沉降情况,按照沉降内 差原理,取车站主体开挖深度与风道开挖深度相同时 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根据车站监测数据,并类比得出,未加固前距基坑 410 m处最大沉降值为4159 mm ,加固后最大沉降值为 2108 mm。未加固前距基坑810 m处最大沉降值为 5190 mm ,加固后最大沉降值为2130 mm。不难看出, 采取加固方案后,安全度有很大的提高。 7 结语 1) 通过风道基坑开挖地面沉降实际观测,与经验 类比法计算的数值相比较,地面沉降值减小近一半。 2) 密排小直径旋喷搅拌桩止水帷幕的止水效果与 疏排大直径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