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井下沉施工工艺探讨.pdf_第1页
沉井下沉施工工艺探讨.pdf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给水排水 chi na w ater & w as tew ater no 7 袋 襄 施 工 与 监 理 霆 0 甚 雩 雩 雩 吾 雩 i 器 醋 沉井下沉施工工艺探讨 陈 闽 , 王学海 ( 1 杭州市七格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指挥部 ,浙江 杭州 3 1 0 0 0 0 ;2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 设计研究院,天津 3 0 0 0 7 4 ) 摘要 : 结合杭 州市七格污水处理厂排江工程 中的沉井下沉施工, 详细介绍了排水下沉法与 不排 水下沉法适时转换的施工方法, 并阐述 了对下沉过程的控制措施、 采用的设备及施 工中出现涌 砂 的 处理 方法 。 关键 词 : 沉 井下沉 ; 施 工 工艺 ; 排 水下沉 法 ; 不排 水 下沉 法 中图分类号 :x 5 0 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 0 0 04 6 0 2 ( 2 0 0 2 ) 0 7 0 0 8 6 0 2 沉井施工法是修筑地下工程和深埋基础工程所 采用的重要施工方法之 一。沉井 组成一般包括井 筒 、 刃脚 、 隔墙 、 梁 、 底板等 , 其平面形状一般为圆形 、 矩形 、 椭圆形 、 菱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沉井下沉的 深度根据工程需要确定 , 一般 为 72 0 i t l 左 右。在 施工场地地下水位较高 、 涌水量较大或有地下承压 水 、 流砂 、 软土等地质条件时, 采用沉井施工是最为 适宜的 杭州市七格污水处理厂排江工程高位井下 沉施工即采用此法。 1 工程 概 况 杭州市七格 污水处理 厂设计 处理能力为 3 0 1 0 r n d , 其新建高位井是处理 出水排放前 的 自流 压力井 , 沉井平面呈方形 , 内壁平面 尺寸为 1 0 r n 1 0 r n 、 刃脚底标高 为 一1 6 5 m、 沉井顶面标高为 + 6 5 0 r n 、 沉井总高度为 2 3 i t l 。沉井井壁厚度 : 刃脚 部分为 0 6 5 i t l , 上部分别为 1 1 5 、 0 9 0 、 0 6 5 it l 。 沉井施工场地位于钱塘江北 岸, 属钱塘江冲积 平原地貌 , 现高位井位置距钱塘江堤约 1 0 0 i t l , 最高 地下水位为 4 6 4 i t l 。沉井施工土层土质 : 表层为素 填土( 0 1 2 0 i t 1 ) , 主要成分为灰黄色砂质 粉土夹 粘质粉土; 1 层为砂质粉土( 1 2 01 4 5 0 i t 1 ) , 局部 夹有淤泥 质粉粘土, 振 动易析水 , 属 中等压缩性 土 层; 2层为粉细砂夹砂质粉土( 1 4 5 0 2 3 5 0 i t 1 ) , 下 部约 1 9 0 2 3 5 0 i t l 处夹有淤泥质粉质粘土, 属 中 等压缩性土层。 2 施 工工艺选择 在有地下水的情况下 , 沉井下沉施工有两种方 法 , 即排水下沉 和不排水下沉 , 通过对沉井 施工图 纸 、 地质资料的分析 , 初步拟定下沉方案 : 沉井采用 四次制作 、 两次下沉的施工方法 , 下沉采用排水与不 排水下沉相结合。 第一节 : 标高为 一1 6 5 i t l 一9 5 i t l , 制作高度 为 7 m; 第二节 : 标高 一9 5 m 一4 5 i t l , 制作高度 为 5 m; 第三节 : 标高为 一4 5 1 0 i t l , 制作高度为 5 5 i t l ; 第四节 : 标高 1 0 m +7 0 i t l , 制作高度为 6 i t l 。 沉井第一节 、 第二节制作完成后 , 进行第一次下 沉 , 第三节 、 第四节制作完成后 , 再进行第二次下沉。 采用轻型水利机械进行下沉施工 , 具体采用 : 3 台潜水泥浆泵作为 出泥设备 , 扬程为 3 0 0 k p a , 出水 量为 1 0 0 i t l h ; 2台离 心泵作为进水设备 , 扬程 为 1 5 0 k p a , 供水量为 8 0 i t l h ; 2台高压清水泵作为冲 泥设备 , 水压为 0 7 5 mp a ; 4只金属结构水枪 , 直径 为 l 8 mm; 2台人字扒杆作为起重设备 ; 高压铁皮管 和塑料管为进 、 出水管道 。 3 施 工过 程的控 制 沉井下沉过程的控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 刃 脚高差控制 ; 下沉速度控制 ; 平面位移控制。其 中平面位移控制是通过刃脚高差控制和下沉速度控 制来实现的。 8 6 中国给水排水 n o 7 3 1 刃脚高差控制 排水下沉时 , 由于不带水作业 , 故刃脚高差锅底 的形成和移动都 比较直观 , 根据 高差 的大小可以有 效地改变锅底的大小 、 深浅和平 面位置 , 以此来达到 对刃脚高差的控制。而现场采用的这种轻型不排水 出泥方法 , 由于完全是在水下作业 , 所以必须通过不 断地用水尺测量泥面高程来掌握锅底的大小 、 深浅 和平面位置。并且要高度重视 出泥泥浆浓度 , 若泥 浆太清则需及时下放泥浆泵 的高度 , 使其充分与泥 面接触。具体施工过程见表 1 : 表 1 施工过程记录 日 期 时 间 平移下沉 最大刃脚 备 注 ( 2 0 1) 1 年) 总量( mm) 高差 ( m m) 沉井 开 始 第 一次 下 4 月 l 0日 l l : 0 0 l 8 4 8 7 沉 第一 次 下 沉 刃脚 高 4 月 1 1日 2 : 0 0 2 6 9 2 3 3 3 差达 到最 大值 第一 次 下 沉 刃脚 高 4 月 1 1日 l 8 : 3 0 5 8 2 5 3 差达 到最小值 4 月 l 2日 l 5 : 2 0 l 0 2 0 l 3 2 8 改 为不排 水下沉 4 月 l 6日 7 : 0 0 l l 2 l 3 4 4 第一次下沉结束 5 月 2 2日 l 6 : 0 0 l l 2 8 4 7 2 第二次下沉开始 5 月 2 5日 l 7 : 3 0 l 5 5 6 8 4 5 3 开始不排 水下沉 第二 次 饥 脚 两 5 月 2 7日 l 9 : 3 0 l 6 2 l 4 4 6 l 差最 大值 6 月 4日 1 4 : 5 0 l 8 l l 6 3 0 4 第二次下沉纠偏 6 月 l 5日 1 6 : 0 0 2 2 4 3 4 l 4 沉井 下沉结 束 3 2 沉井下沉速度控制 沉井下沉速度控制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 一般来 讲对沉井下沉速度没有严格 的限制 , 需根据施工经 验和沉井下沉的具体情况而定 , 本工程施工 中主要 按以下原则进行 : 在沉 井刃脚 高差 不大 时 ( 在水平 问距 的 0 5 以内) , 沉井 的下沉速度越快越好 ; 沉井下沉速度均匀为宜; 沉井在粉砂土等易引起涌砂的土层中下沉 时 , 应加快下沉速度。 对沉井下沉的速度控制见表 2 。 表 2 沉 井下沉速度控 制 下沉量 最 大刃脚 平均 下沉 序号 下沉时 间 备 注 ( it li n ) 高差( m m) 高度( n m h : l 5 2 h 2 0 mi n l 0 0 l 7 3 3 3 l 9 l 排水下沉 2 8 7 h 4 0 mi n l 0 l 2 3 2 8 l 2 不排水下沉 3 7 3 h 3 0 mi n 4 2 8 4 4 5 3 5 8 排 水下沉 4 4 7 8 h 3 0 mi n 6 8 6 6 4 6 l l 4 不排水下沉 3 3 沉井平面位移控制 对沉井平面位移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控制沉井刃 脚高差来实现, 如果沉井刃脚高差不大, 则沉井平面 位移较易得到控制 , 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无定量计算 , 但有一些联系 : 沉井哪个 角下沉得快 ( 即刃脚较低) , 则沉 井就会向哪个方向移位 ; 沉井刃脚高差大时, 沉井位移量大; 沉井始终在同一个方向的刃脚高差下下沉 时 , 沉井位移量较大。 4 沉井终沉结果 本次下沉总计用时为 6 9 2 h , 由于下沉过程中严 格按照施工方案操作 , 取得 了较好 的效果( 见表 3 ) 。 表 3 沉井终沉测量结果 实测数据 终沉测量项 目 国家规范要求 ( i t l i n ) ( mm) 刃脚平均高 程与设计 高程 +l 5 1 0 0 l 7 4 刃脚最大高差 l 4 ( 刃脚水平距离的 1 ) 平面位 移 ( 四角 最 大位 1 0 5 2 3 0 移量 ) ( 下沉 量的 1 ) 5 几 点 经 验 下沉中使用轻型水利机械。这种机械的配 置主要是潜水泥浆泵 、 离心水泵和水枪 、 浮筒 , 施工 工艺简单 、 成熟 , 既适用 于排水下沉 , 经适当调整后 亦可适用于不排水下沉, 而且施工成本较低 。 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应适时转换 。由于 排水下沉的速度快 , 不排水下沉速度慢( 排水下沉的 速度是不排水下沉 的 8倍 ) , 所 以在下沉过程 中, 应 尽量增加排水下沉量 、 减少不排水下沉量 以降低成 本 。 涌砂控制。由于本次沉井深度达 2 3 m, 且 主要位于粉砂层 中 , 所以沉井下移过程中涌砂控制 的好坏直接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