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目 录录 1、工工程程概概况况 .3 2、控控制制重重点点及及原原因因分分析析.3 2.1 温度裂缝 4 2.2 对策 .4 3、筏筏板板施施工工设设计计 5 3.1 施工方法设计 .5 3.2 施工能力设计 .5 3.3 混凝土内温度控制设计.5 3.4 现场组织设计 .6 4、施施工工技技术术要要点点 6 4.1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7 4.1.1 材料的选用 .7 4.1.2 优选配合比 .8 4.2 施工部署及安排.8 4.2.1 机械安排 .8 4.2.2 混凝土搅拌 8 4.2.3 混凝土运输安排 .8 4.3 混凝土浇筑控制 9 4.4 混凝土施工缝的留设.10 4.5 混凝土的二次振捣10 4.6 混凝土的收面和养护.11 4.7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测量12 4.8 试块的制作 .12 5.质质量量保保证证措措施施 .13 6.安安全全保保证证措措施施 .13 7成成品品保保护护措措施施14 8.环环保保措措施施 14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方案 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 河南省电力公司综合调度楼土建工程及施工总承包工程, 位于 郑州市嵩山南路87 号河南省电力公司院内。建筑面积 64810 平方米,建筑 高度 174.9 米,地下 3 层、地上 32 层。 主体为双核心筒结构,采用钢筋混凝 土筒体 -型钢混凝土框架柱、h 型钢梁、 压型钢板上浇混凝土复合楼板结构 ; 基础采用 桩筏基础 。基础底板厚度2600m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基础底板为 c40,抗渗等级为s8,最大长度为90.65 米,最大宽度 40.15 米,厚度为厚浇带以东2.6 米,后浇带西1.1 米以西厚度为1.5 米, 混凝土工程量约为12000,基 础底板底标高 -16.40,底板面标高 -13.80 米, 部分基础底板底标高-14.90,后浇带宽度为800,c50 微膨胀混凝土,底板 上不规则分布有十一个集水坑、电梯基坑,其中最大深度为6.2 米,施工难 度大。 钢筋配筋纵向受力钢筋全部为三级钢,直径为40、32、28、25;接头 为滚压直螺纹连接,钢筋含量大,绑扎难度大。 技术、质量要求高,施工组织要求严密,是该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的特点。 钢筋量大,配筋复杂,故钢筋绑扎是该工程的难点。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防止是本工程的重点。 2、控制重点及原因分析、控制重点及原因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具有结构厚,体形大,钢筋密,一次浇筑混凝土数量多的特点。 由于结构截面大,水泥用量多,水泥水化热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由 此形成温度应力,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及贯通裂缝的产生。因此,对大体积混凝 土,除科学组织交通、合理配备机械,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避免冷缝出现, 满足普通混凝土的强度、刚度、整体性和耐久性等常规要求外,主要就是如 何科学的设计混凝土配合比,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护方法,控制好混凝土内部中 心最高温度的产生,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防止温度变形裂缝的发生和开展。 2.1 温度裂缝温度裂缝 主要有表面裂缝和贯通裂缝。 表面裂缝是由于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散热条件不同,温度外低内高形成温度 梯度。混凝土表面水泥浆的拉应力较小,但是混凝土温度拉应力较大,这样就造 成面层出现表面裂缝。 贯通裂缝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降温温差引起的变形,加上混凝土失 水引起的体积收缩变形,受到地基和其他结构边界条件约束时产生的拉应力,超 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产生的可能贯通整个截面的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指标为:混凝土内部温差(中心与表面100 或 200mm)不大于 25;混凝土表面温度(表面以下100 或 200mm)与室外 温差不大于 25;混凝土降温速度不大于1.5/d。 2.2 对策对策 科学设计配合比,调整混凝土材料,控制水化热产生。反复试验调整最优配 合比。 合理部署施工机械、劳动力配置、混凝土供应,制定正确详细的施工方案, 确保混凝土连续浇筑。 根据筏板的结构形式,算出混凝土的拉应力是否能够保证不出现结构裂缝。 根据最大温差,选择并调整养护方法及试算覆盖材料厚度,确保综合温差小于控 制值 ,满足防裂要求。 提高混凝土极限拉伸强度,选用良好级配的粗骨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 抗拉强度,减小收缩变形;采用两次振捣法,浇筑后及时排除表面积水,加强早 期养护,提高混凝土早期或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3、筏板施工设计、筏板施工设计 3.1 施工方法设计施工方法设计 针对本工程基础底板实际特点,为缩短工期,混凝土采用斜面分层自东向西 两次到顶连续浇筑的方法浇筑,每层浇筑筑厚度1.2m 左右。 浇浇筑筑方方向向及及分分区区示示意意图图见见附附图图1 1 3.2 施工能力设计施工能力设计 基础底板 c40s8 混凝土一次浇筑量约为12000m3,计划浇筑顺序:按“从东 到西,从深到浅 ”浇筑,从 1 区开始, 3 区结束,每一个浇筑带的宽度约为 8.00m。本工程采用五台混凝土输送泵,一台备用泵全部布置在西面,计划浇筑 70 个小时。 混凝土输送泵数量计算如下: qa=qmax=500.7=35 m3 n=q/qat=12000/3570=5 台 n混凝土泵的数量 q混凝土浇筑数量 qa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 取值在 0.50.7 之间 t混凝土浇筑时间。 现场设计设计五台牵引式地泵,一台备用泵。每台泵配六辆混凝土输送车。现场设计设计五台牵引式地泵,一台备用泵。每台泵配六辆混凝土输送车。 混凝土搅拌站的供应能力为混凝土搅拌站的供应能力为 200200 m m3 3/h/h,大于,大于 172172 m m3 3/h/h 3.3 混凝土内温度控制设计混凝土内温度控制设计 施工前进行混凝土裂缝计算(详细计算附后) 通过计算得出结论:采取本方案的技术措施,精心施工,一次性连续浇注施工,基 础底板不会由于降温温差和混凝土收缩而形成裂缝,通过加强养护,混凝土表面也不会 产生表面裂缝。 3.4 现场组织设计现场组织设计 施工人员分为两大班作业,每班作业时间为12h,现场设总负责1 人。 每班主要人员安排: 负责人 1 人 外部协调(搅拌、运输) 2 人 工长 2 人 技术 1 人 质检 1 人 安全 1 人 物资 2 人 后勤管理 1 人 实验员(测温员) 1 人 机械工、电工等特殊工种及现场操作人员根据需要安排,计划早晚8:00 接班。 施工前 48 小时将值班安排情况上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 地地泵泵、泵泵管管布布置置见见附附图图2 2。 4、施工技术要点、施工技术要点 本本工工程程混混凝凝土土采采用用商商品品混混凝凝土土。商商品品混混凝凝土土厂厂家家的的确确定定,通通过过现现场场考考察察、投投标标报报价价 方方式式,初初选选混混凝凝土土生生产产厂厂家家,并并报报监监理理单单位位和和建建设设单单位位审审查查、最最后后确确定定。现现已已确确定定混混凝凝 土土生生产产厂厂家家。混混凝凝土土的的技技术术参参数数由由厂厂家家提提前前进进行行试试配配。 对于商品混凝土中原材料的控制,项目部必须有专人负责,监督材料的进场情况和 取样情况,并应做好记录。复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 4.1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4.1.14.1.1 材料的选用材料的选用 4.1.1.1 水泥 水泥品种及用量直接影响水化热的高低,减少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和采用低水 化热的水泥就可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 水泥的强度等级为po42.5 4.1.1.2 骨料 粗骨料采用 5-25 碎石,含泥量小于1%,吸水率不应大于1.5%,颗粒级配及指 标符合 jgj53-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有关要求; 细骨料采用中砂,含泥量小于3%,其它指标符合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 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要求。 为了保证混凝土碱含量控制在3kgm3 之内,采用低碱活性骨料。 4.1.1.3 掺合料 应满足粉煤灰应用技术规范规定,以降低水化热提高抗渗性能,选用级以上 粉煤灰,掺量不宜大于20%,其主要指标应符合gb1596-9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 的粉煤灰 ,同时还应符合有关含碱量控制要求。 粉煤灰,可代替部分水泥,降低水化热,并可增强混凝土的可泵性。同时,根据其 他相似工程的经验,其对混凝土的后期强度有较好的作用。 4.1.1.4 外加剂 外加剂质量须满足jc474-1999砂浆、混凝土防水剂 、jc473-2001混凝土 泵送剂 规范及市有关规定的要求,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 其品种和掺量应经过试验确定。 缓凝型减水剂:木质素磺酸钙,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延缓水化热的释放。 掺入高效复合 “膨胀纤维抗裂防水剂”型膨胀防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的 5%; 因含有膨胀组分,使混凝土产生适度体积膨胀,能够有效补偿混凝土的干缩和冷缩, 符合设计超长混凝土的微膨胀的要求。防水组分能改善混凝土中孔结构的分布,降低混 凝土中孔隙率,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增强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符合s8 的设计 要求。 4.1.24.1.2 优选配合比优选配合比 4.1.2.1 本工程试配工作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负责,在考虑施工和易性的前提下, 初步选出水灰比、水泥用量,求出用水量,再依据所选的砂率,求出砂、石的重量,得 出初步配合比。 4.1.2.2 在得到初步配合比后,以此制作强度试件及膨胀试件(包括自由膨胀试件 和限制膨胀试件) ,在检验试件的强度、膨胀率(特别是限制膨胀率),均满足设 计要求时,可进行试拌,核对坍落度、调整用水量,并最后确定施工配合比。 4.1.2.3 本工程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是: 1)试配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0.2mpa; 2)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少于320kg; 3)灰砂比宜为1:1.51:2.5; 4)水灰比不大于0.5; 5)砂率控制在35%45%; 6)混凝土坍落度考虑既便于泵送,浇筑时流淌又不致于过远,取12-16cm。 7)混凝土缓凝时间宜控制在1214h。 8)因本工程基础地板施工期间春季,要求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5以上。 4.2 施工部署及安排施工部署及安排 4.2.14.2.1 机械安排机械安排 现场共部署 5 台 hbt-80 型混凝土输送泵,按大流水段分段浇筑,基础大体积混凝 土浇筑时,再设1 台 hbt-80 型混凝土输送泵做为备用泵。 4.2.24.2.2 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搅拌时,根据砂含水率及时调整配合比,并严格按实验室出具的配合比 进行搅拌,计量要准确,派专人监督检查,尤其注意外加剂的掺量不得减少。 混凝土从出罐到入模时间不得超过90min。 4.2.34.2.3 混凝土运输安排混凝土运输安排 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对混凝土运输路线、供应混凝土数量,运输罐车 到达率进行计算,保证每台地泵至少有一台罐车等待浇筑,要求从搅拌机出料到运输至 施工现场时间不超过60min。 4.3 混凝土浇筑控制混凝土浇筑控制 根据泵送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 进,一次到顶 ”的方法进行浇筑。 (如下图)。 浇筑混凝土时由东向西浇筑。下料时,混凝土应自然流淌,采用一个坡度 (1:6 左右)斜向分层浇筑,厚度控制在300mm 左右,每台泵车布4 台振动器, 分布在根部、中间和流淌范围。 底板混凝土振捣时,先采用型号为zx-50 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然后用型号为 hb-11 平板振捣器拖一遍。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 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有效半径的1.5 倍 凝凝凝凝 凝凝凝凝凝凝凝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示意图 混凝土 混凝土底板浇筑示意图 约为 450mm 左右,振捣时间宜为1030s,以混凝土泛浆和冒泡为准,应避免漏振、 欠振和超振。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应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且必须插入下层 50mm,以消除两层间接缝。振捣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450mm,并不宜紧靠模板振动。 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底板混凝土时,每一位置上连续振动一定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均匀出 现浆液为准,移动时必须逐行拖进,要成排一次进行,前后位置和排与排之间应有1/3 平板宽度的搭接,以防漏振。 混凝土浇注顺序图见附图混凝土浇注顺序图见附图 3 3 4.4 混凝土施工缝的留设混凝土施工缝的留设 基础底板本身不留施工缝;因防水要求,地下室外墙的施工缝留设在离基础底板 顶面 350处(见设计总说明) ,即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地下室外墙同时浇筑 300mm 高;内墙和内柱施工缝留设在基础底板顶面,内墙的竖向施工缝留设在与外墙 的交接处;地下室水池外墙的水平施工缝留设在离基础底面350mm 处。但是, 施工时要特别注意,墙混凝土与基础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不能将基础底板的混 凝土浇入墙中。特别注意c60 混凝土与 c40 混凝土的分界,原则上高强度可以进 入低强度界限,低强度禁止进入高强度界限。 4.5 混凝土的二次振捣混凝土的二次振捣 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以排除混凝土泌水在粗骨料、水平筋的下部 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混凝土沉落而出现裂缝,减少 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提高抗裂性。但现场一定要掌握准二次振捣的时间, 严防过振,避免混凝土离析。二次振捣恰当时间的判断方法:将运转着的振动棒以其 自身的重力逐渐插入混凝土中进行振捣,混凝土仍可恢复塑性的程度是使振动棒小心 拔出时混凝土仍能自行闭合,而不会在混凝土中留下孔穴,则可认为当时施加二次振 捣是适应的。 大体积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如果出现泌水情况,应及时排出,本筏板设计三个 排水坑,采用污水泵和一台自吸泵工作,专人控制。 混混凝凝土土浇浇筑筑排排水水示示意意图图见见附附图图4 4 4.6 混凝土的收面和养护混凝土的收面和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常用的有:蓄水养护和覆盖保温被养护。由于蓄水养护 法需要分段砌筑挡水墙和分期蓄水,本工程底板施工时间为春节期间,故选取覆盖保 温方法。采取措施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和一定的湿度,是混凝土筏板养护的重点。 混凝土的养护时间:顶板混凝土不得少于7 天,对于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 (基础底板、外剪力墙)要求不得少于14 天。 基础底板混凝土的收面 基础底板施工,正处于春季,外界气温高,风速大,气候很干燥。基础底板混凝 土厚度较大,若收面和养护措施不得力,会呈外硬内软的“鸡蛋壳 ”状,出现 塑性收缩裂缝,且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基础底板混凝土的养护 施工前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做到及时的过程养护,混凝土浇 筑后按规范、规定进行的养护,贯穿始终的温湿度控制。 采取的措施: 混凝土初凝前,第一次收面采用长刮尺(要有5m 长左右, 60300 左右 的铝合金)和木抹子弹线搓平后,立即用塑料布覆盖,防止混凝土被强风吹袭和烈日 曝晒;第二次收面在收水后立即进行,去掉塑料布,收面采用23m 刮尺和木 抹子反复压实,保持混凝土表面处在湿润状态下(表面不得见干),再加盖塑料 布保护;第三道收面在终凝前,既没有脚印时,一般春季24 小时左右,收面用 磨光机压实,洒水,加盖塑料布,塑料布上再加两层草垫,撒水湿润。 要求: 浇筑一段混凝土,养护一段混凝土,连续流水作业,混凝土表面应该全部覆盖严 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湿润,有凝结水。 放线时,去掉草垫和塑料布,扫去明水,在混凝土湿润状态下放完线,然后继续 养护。 混混凝凝土土 最最高高温温差差 计计算算后后附附 混混凝凝土土养养护护草草袋袋厚厚度度计计算算后后附附 4.7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测量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测量 详详细细控控制制见见施施工工组组织织设设计计(第一册 基础分部)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测量,主要测量混凝土浇筑时的气温、浇筑(入模 )温度、 混凝土表层温度及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1) 测温采用电子测温仪,按测温点布置图中标明的温度感应计的位置将温度感 应计固定于混凝土中相应位置的钢筋上,并将做好编号的导线引出底板外。附着于钢 筋上的半导体传感器应与钢筋隔离,保护测温探头的插头不受污染,不受水浸,插入 测温仪前应擦拭干净,保护干燥以防短路。为防止钢筋导热影响测温的效果,在测温 的探头处用胶布裹包钢筋使二者隔离。 (2) 绘制测温点布置图,埋设测温线。为了有效的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使混凝 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采取温控措施。底板处每 10 米设置一个测温点,电梯基坑、集水坑、高低跨处斜坡厚板处设置测温点。 (3)测温应在每块混凝土浇筑完后的12 个小时左右进行,其时间间隔如下:72 小时以内每 2 小时测温一次; 37 天每 4 小时测温一次;天每6 小时 测温一次; 14 天后依据测温结果,决定是否继续测温。 (4)测温工作应指派专人负责,24 小时连续测温。测温结果应填入测温结果记 录表。每次测温结束后,应立刻整理、分析测温结果并给出结论。在混凝土浇筑的7 天以内,测温员应每天向业主、监理、技术组报送测温记录表,7 天以后可 2 天报送一次。 测温点的平面布置图见附图测温点的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5 5 测温点布置表见附图测温点布置表见附图 6 6 4.8 试块的制作试块的制作 标养试块和同条件试块的制作及留置组数,见试验方案 。根据 地下 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的规定抗渗试块的数量按500m3留 置一组(一组为6 个抗渗试件)。 5.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 5.1 施工前组织进行技术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对整个施工部署、施工方法、施 工要求和应注意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做到心中有数。 5.2 质保部要制定专项质量保证措施,增加人员,加强管理。 5.3 进场的原材料,必须按规定进行复试,不合格材料要清退出场。 5.4 派专人负责,以加强对搅拌站的管理,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5.5 分项工程,各工序严格执行“三检 ”制度。 5.6 现场指挥、值班人员要时刻检查施工情况,及时决策处理出现的施工问题, 以保证施工质量。 5.7 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方案组织施工,按标准操作。对违反规定不负责任、不听 指挥的人,一经发现,立即现场处罚。 5.8 时刻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情况,随时作好应急准备。 5.9 混凝土养护的覆盖层不准擅自拆除。拆除前须报告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能按 要求进行。 5.10 加强对基坑变形的检测。 6.安全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 6.1 凡进入施工现场得人员,必须接受过安全教育,具备一般的安全常识,并与 项目安全部门签订有关安全施工责任制度。 6.2 进入现场施工的人员,要掌握并严格执行现场安全施工纪律(制度), 执行 “三宝 ” ,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6.3 领导值班,组织安全执法队,专门负责监督施工安全工作。 6.4 进行施工技术质量交底的同时,必须进行安全交底,严格执行各种安全制度。 6.5 施工前,项目总工进行技术交底,使所有施工人员理解和掌握“干什么? 怎么干?注意什么?” ,明白有关安全施工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方法。 6.6 专用设备,专人操作,机电设备,专人维修保养和管理。 6.7 实行三相五线制,一机一闸,安装漏电保护器。 6.8 坑周边设栏杆。 6.9 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重要部位、通道口要有安全指示灯。 6.10 加强基坑护坡及周围建筑物的监测,随时报告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7成品保护措施成品保护措施 7.1 跨越模板及钢筋搭设马道。 、 7.2 泵管下应设置木枋,不准直接摆放在钢筋上。 7.3 混凝土浇筑振动棒不准触动及钢筋、埋件和测温元件。 7.4 测温元件导线或测温管应妥为维护,防止损坏。 7.5 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 之前不准踩踏。 7.6 拆模后应立即回填土。 7.7 混凝土表面裂缝处理: 裂缝宽 0.2mm 非贯穿裂缝可将表面凿开30-50mm 三角凹槽用掺有膨胀 剂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修补。贯穿性或深裂缝宜用化学浆修补。 8.环保措施环保措施 8.1 禁止混凝土罐车高速运行,停车待卸料时应熄火。 8.2 混凝土泵应设于隔音棚内。 8.3 使用低噪音振动器。 8.4 夜间使用聚光灯照射施工点以防对环境造成光污染。 8.5 汽车出场需经冲洗,冲洗水沉清再用或排除。 河南省电力公司综合调度楼工程河南省电力公司综合调度楼工程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表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表 测试温度() 测温点上中下混凝土 表面 大气温度测温人测温时间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附附 1 1: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计算: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计算 基础长 l=90.65m,宽 b=40.15m,厚 h=2.6m 和 1.5m,r3040mpa,混凝土总量约 12000m3。基础底板下面打有混凝土灌筑桩,混凝土底板水泥用 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 用量假定 400kg/m3,粉煤灰假定为 80kg/m3。预计混凝土浇筑后 28d 左右,基础混凝土的温 度就可降至周围大气温度。 解:h/l=2.6/90.65=0.0290.2 符合计算假定:在温度收缩变形作用下,其全截面基本 为均匀受力。 = )max(tx )() 2 1 1 ( 1 )( 1 )( 1 ts l ch te a i ti n i ti n i i 其中: he cx 先求解上式中的各种计算数据: 1. 阻力系数 c 1xxx cc 式中:地基土的阻力系数,取 30n/cm 1x c 3 灌注桩的阻力系数 x c = x c f q q灌注桩产生 1mm 侧移所需的水平推力(n/mm) f每根灌注桩所承担的基础底面积(m2)3*900=27002 m2 q=4ei 3 4 4 ei dkn k地基水平侧移刚度(110n/mm ) n 23 e桩的弹性模量0.2610 mpa 5 i桩的惯性矩( mm ) ,i=mm 4944 1019.32900 64 14 . 3 64 d 4 d桩的直径或边长( mm) ,d=900mm q=40.2610=1.25010 4 95 2 95 1019.321026 . 0 4 900101 1019.32 3 4 mmn / = x c 33 2 4 /6 . 4/006 . 0 2700 10250 . 1 cmnmmn f q 3 1 / 6 . 446 . 440cmnccc xxx 基础厚度 h=2600mm 各龄期的混凝土弹性模量 t t ee 09 . 0 0 1 取 0 empa 5 1030 . 0 考虑从 3d 后开始降温,所以从3d 开始计算: 5309 . 0 5 3 100711 . 0 11030. 0 e a mp 同样方法求得: mpae 5 6 101252 . 0 mpae mpae mpae mpae mpae mpae mpae mpae 5 5 5 5 5 5 5 5 102800 . 0 30 102735 . 0 27 102654 . 0 24 102550 . 0 21 102400 . 0 18 102220 . 0 15 101980 . 0 12 101665 . 0 9 4.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a=1*10(1/) 5 5.泊桑比取 0.15 6.结构长度 l=9065(cm) 7.结构计算温度: t=t+t m ty 7.1 混凝土各阶段的降温温差t m 根据王铁梦在其 建筑物的裂缝控制 一书中提供的水化热温升值,查得混凝土 浇注 3d 时最高非绝热水泥水化热温升为20 根据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绝热温升 t= mtc c qm 1 0 最高绝热温升应为(无粉煤灰): t c qmc 0 max 式中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此处为400; c m 3 /mkg 单位水泥 28d 的累计水化热,取=397000j/kg; 0 q 0 q c混凝土比热,为993.7j/kg.k; 混凝土密度,为2400kg/m 3 8 . 65 2400 7 . 993 397000395 0 max c qm t c 根据王铁梦提供的图可计算各龄期阶段的降温温差为: t=65.8(0.65-0.62)=1.97 63 t=65.8(0.62-0.57)=3.29 96 t=65.8(0.57-0.48)=5.92 129 t=65.8(0.48-0.38)=6.58 1512 t=65.8(0.38-0.29)=5.92 1815 t=65.8(0.29-0.23)=3.95 2118 t=65.8(0.23-0.19)=2.63 2421 t=65.8(0.19-0.16)=1.97 2724 t=65.8(0.16-0.15)=0.66 3027 7.2 混凝土的收缩当量温差 ty t 根据式:= ty t a ty 而:. bt yty 1 0 1021 mmm 此处,各种修正系数计算总值取为1.5 1 m 102 ,mm =3.24 30y 4 10 43001 . 0 1026 . 1 50 . 1 1 同样方法求得: 4 3 4 6 4 9 4 12 4 15 4 18 4 21 4 24 4 27 10147 . 0 10282 . 0 10419 . 0 10550 . 0 10676 . 0 10804 . 0 10922 . 0 10035 . 1 1015 . 1 y y y y y y y y y 6 . 12 100 . 1 1026 . 1 5 4 30 y t 同样方法求得: 5 .11 27 y t 35.10 24 y t 22. 9 21 y t 04 . 8 18 y t 76 . 6 15 y t 50 . 5 12 y t 19 . 4 9 y t 82 . 2 6 y t 47 . 1 3 y t 各龄期阶段的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为: 35 . 1 47 . 1 82 . 2 3663 yyy ttt 同样方法求得: 37 . 1 96 y t 31. 1 129 y t 26 . 1 1512 y t 28 . 1 1815 y t 18 . 1 2118 y t 13 . 1 2421 y t 15 . 1 2724 y t 10 . 1 3027 y t 结构计算温差: + 6363 tt 32 . 3 35 . 1 97 . 1 63 y t 同样方法求得: 66 . 4 96 t 23 . 7 129 t 84. 7 1512 t 20 . 7 1815 t 13 . 5 2118 t 76 . 3 2421 t 12 . 3 2724 t 76. 1 3027 t 8.应力松弛系数按下表采用 t s t(d ) 36912151821242730 t s 0.570.520.480.440.410.3860.3680.3520.3390.327 9.计算温度应力: 545 . 0 2 8910 10815 . 9 220 30 1 197 . 1 101252 . 0 0711 . 0 2 1 15 . 0 1 101 5 5 5 63 ch =0.049mpa 同样方法求得: 148 . 0 96 mpa 266 . 0 129 mpa 288 . 0 1512 mpa 251. 0 1815 mpa 162. 0 2118 mpa 105. 0 2421 mpa 076 . 0 2724 mpa 025 . 0 3027 mpa 总的温度应力为: 37. 1 max mpa 而该 c40 混凝土 28d 龄期时的抗拉强度mpaft71 . 1 max t f 10.结论:该基础底板不会由于降温温差和混凝土收缩而形成温度裂缝。 1 1、混混凝凝土土保保温温法法温温度度控控制制计计算算书书 1、混凝土最高升温值 tmax = t0+ 10 q 50 f 式中 tmax 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升值() ; t0 混凝土浇筑温度,取26; q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取420/m3; f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粉煤灰的用量,取80/m3; tmax =26+=69.6 10 420 50 80 混混凝凝土土最最高高升升温温值值为为69.6 2 2、保保温温材材料料厚厚度度计计算算 保温材料所需厚度计算公式: 式中 保温材料所需厚度 (m); 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车辆租赁合同(含租赁车辆性能保障)
- 2025版上海建筑劳务分包合同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索赔处理
- 2025版房产交易委托代理服务专项协议
- 2025版塑料制品出口退税专项购销合同范本
- 2025版危险化学品施工建设环保验收与安全管理合同
- 2025年度医疗设备租赁与销售代理协议
- 2025版高校宿舍管理员岗位聘用服务合同
- 2025版文化中心食堂承包权转让及文化活动配套服务合同范例
- 2025版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股权转让与市场推广合作协议
- 2025版商场租赁合同特别约定节假日促销活动参与权
- 医务人员人文素养提升系列讲座
-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储存和使用
-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基本情况登记表(模板)、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协议(模板)
- 一种新型离心擒纵式速度稳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 世界和中国芍药栽培区的分布及地理气候因子的综合分析
- 口腔科车针分类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幼儿文学课件完整版
- DB6101T3128-2022养老服务规范 助餐服务
- GB/T 21709.8-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8部分:皮内针
- 资本论第三卷讲义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