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48+380+48悬浇连续梁施工工艺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介绍预应力悬浇连续梁的现浇施工工艺,全面了从现浇支架的搭设、轻型菱形挂篮的拼装、主墩与梁体的临时固结,到分段预应力钢束张拉、灌浆、封锚全过程的施工工艺,提供了相应的施工方法、预应力张拉等各种技术数据,旨在对今后类似连续梁的施工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悬浇连续梁;施工工艺;技术参数 1 工程概述 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木兰溪特大桥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境内,全长6830.6米。本桥在dk96+284.578dk96+622.078(即108113墩)段设计采用一联五跨悬浇连续梁跨过木兰溪。 2 施工工艺 本连续梁采用轻型菱形挂篮分段悬臂浇筑施工。首先分别在109112号墩墩顶立模浇筑0(0)号梁段,待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90并满足5天龄期时,张拉0(0)号梁段预应力,之后在0(0)号梁段安装挂篮,分别在挂篮上对称向两侧顺序浇筑各梁段,移动挂篮,浇筑下一个梁段,直到形成四个t构。在108号、113号墩旁搭设支架,浇筑两边跨现浇段11号梁段,之后利用挂篮改装成吊篮浇筑两边跨合拢段12号梁段,形成两单悬臂结构,接着继续利用挂篮改装成吊篮,浇筑合拢两边中跨109110号跨、111112号跨10号梁段,最后合拢中跨110111号跨10号梁段,形成整个连续梁体系。 2.1 墩顶0(0)号梁段施工。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0(0)号梁段(以下统称0#段)直接在落地搭设的钢管桩支架上浇筑。 底模采用竹胶板木模,外模全部采用大块钢模,内模除3m悬臂段采用挂篮内模外,其余全部采用竹胶板木模。内外模间除3m悬臂段采用jl25精轧螺纹钢作拉筋外,其余均使用q235?准16钢筋作拉筋。箱内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架承受顶板荷载,并兼作腹板内模的辅助支撑,立杆直接立于底模上,挡头模采用竹胶板木模。 在底模及支架搭设过程中,按设计要求安装支座,并于活动支座设置预偏量,浇筑临时固结支墩时于顶面和底面均设隔离层,并在临时固结支墩中央设置15cm厚c40级硫磺水泥砂浆层(硫磺水泥砂浆应提前作烧除试验)。 0#段浇筑完成后,待混凝土试件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90%设计值且龄期达到5d后进行纵向、横向及竖向预应力的张拉级管道压浆施工。 2.2 悬臂梁段总体施工。 悬臂段的施工采用挂篮悬臂逐段浇筑法,全桥共设8套挂篮。 0#段预应力施工完毕后,开始安装挂篮,每个t构以0#段横桥向中轴线对称布置两套。利用菱型挂篮按次序对称悬灌梁段,每个节段均一次成型。当梁段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模指标达到设计的90%后,张拉相应的顶板和腹板纵向预应力筋。每个t构对称悬臂施工完成9个节段及边跨完成11#段的现浇段施工后,先进行边跨合拢(12#段),再合拢次中跨109110#、111112#跨(10#段),最后合拢中跨110111#跨(10#段)。 2.3 挂篮设计、试验与拼装。 2.3.1 挂篮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 悬臂梁段采用菱形挂篮施工,菱形挂篮由主构架、悬吊系统、模板系统、走行及锚固系统、工作平台等五部分组成。 2.3.2 挂篮加工试拼及加载试验。 挂篮出厂前,需对其焊缝进行严格检查,重要部位需按设计要求做探伤试验。合格后出厂。 挂篮使用前,必须进行加载预压。本桥采用水箱加载检测试验法对拼装好的挂篮进行加载试验,以检验挂篮的受力情况及其刚度,消除挂篮的非弹性变形和测定弹性变形量,为梁体的线形控制提供数据。 2.3.3 挂篮拼装。 挂篮组拼主要在0#段梁体上进行。考虑到拖轮的承载能力及50t浮吊的吊装能力,将构件拆成3t以内的散件运抵现场,用浮吊吊运构件至0段上组拼。组拼程序如下: 准备工作:在现浇0段混凝土施工前,已将挂篮的外侧模及内模安装在底模上。并在现浇0段混凝土施工时准确预留挂篮安装的孔位、预埋件等。 0段砼浇注完成后,根据图纸设计的距离要求,安装好滑道并与预埋的u型螺栓锚固。 吊装主构架:先吊装弦杆放置于滑道及前支座板上,并安装后钩板夹住滑道,后锚点用精扎螺纹钢锚好,再吊装竖杆,与弦杆连接好,接下来安装横联和门架。用导链将主构架固定在0段的预埋构件上。 0段混凝土张拉后,拆除底模和底部部分支架,将挂篮的前后下横梁置于底模支撑架上。 依据塔吊能力分级吊装前上横梁并连接好,再安装吊带及内模吊杆以及底模架后横梁吊杆。 安装底模架,然后再吊装底模板。吊装内模走行梁,安装后吊杆。 安装内模,将外模走行梁放置在外模的竖框架内,将外模拖拉到位。 2.4 悬灌梁段施工。 挂篮组装好后,经自检及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筋绑扎、预应力筋以及预埋件的埋设、模板固定、混凝土浇注、预应力张拉、孔道压浆等后续工作,实行梁节段的循环作业施工。 2.4.1 铺设滑道。 上梁段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铺设滑道,整平并锚固,同时拆掉堵头木模,并对混凝土截面进行凿毛。 2.4.2 卸落内外模。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拆除侧模拉筋,松开外模滑行梁前后吊装置的千斤顶,外模利用自重自动与梁段混凝土分离,松开顶板上提吊内模纵梁的千斤顶,内模滑行梁即下移,内模与混凝土分离。 2.4.3 预应力下料、穿束。 纵向预应力下料、穿束。同时穿设梁段待张拉钢绞线,装好锚具。穿设钢绞线太长时,必须利用卷扬机;首先利用单根钢绞线作引线将钢丝绳带过,然后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