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宿舍楼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集体宿舍楼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集体宿舍楼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集体宿舍楼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集体宿舍楼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气象局集体宿舍楼中国气象局集体宿舍楼 基坑边坡支护及土方工程基坑边坡支护及土方工程 技术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 编 制: 审 核: 审 批: 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北京岩土工程分公司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北京岩土工程分公司 二二 0 0 一一 0 0 年四月十五日年四月十五日 目目 录录 第第 1 1 章章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1 提供文件. 1.2 主要应用规范、规程、标准. 1.3 主要应用法规. 1.4 其它. 第第 2 2 章章 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 2.1 工程概况 2.2 场地概况 2.3 招标范围 2.4 质量目标 第 3 章 技术设计方案. 3.1 边坡支护方案. 3.1.1 边坡支护方案的设计要求与选择. 3.1.2 支护方案设计. 3.1.3 支护设计计算 3.2 基坑内坑壁涌水的处理及排水措施 3.3 土方挖运方案 第第 4 4 章章 施工部署施工部署 4.1 工程总体目标及控制措施 4.2 项目管理机构设置 4.3 施工进度计划 4.4 劳动力安排及工程材料计划 4.4.1 劳动力安排 4.4.2 主要施工材料计划 4.5 现场准备 4.6 技术准备 4.7 物资准备 4.8 施工队伍准备 4.9 机械设备准备 第第 5 5 章章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5.1 土钉墙施工 5.2 监测 5.2.1 监测点的选取及布设 5.2.2 使用仪器 5.2.3 沉降、位移观测及观测精度要求 5.2.4 观测周期 5.2.5 观测结果分析. 第第 6 6 章章 安全防护及文明施工措施和方案安全防护及文明施工措施和方案 6.1 安全防护措施及方案 6.2 环保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 6.2.1 安全文明工地目标 6.2.2 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6.2.3 文明施工现场布置 6.2.4 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6.2.5 施工现场环境卫生管理措施 第第 7 7 章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7.1 施工进度计划 7.2 进度计划的保证措施 . 第第 8 8 章章 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 8.1 质量目标 8.2 质量保证体系 8.3 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8.4 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第第 9 9 章章 劳动力使用及主要材料设备计划劳动力使用及主要材料设备计划 9.1 劳动力使用计划 9.2 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9.3 主要项目工程量. 9.4 主要材料计划. 第第 1010 章章 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处理措施及雨施措施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处理措施及雨施措施 10.1 应急机制小组 10.2 应急救援队伍 10.3 重大事故、事件发生应急措施 10.4 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10.5 雨季施工措施 附附 图:图: 1、基坑支护及土方平面布置图 2、边坡位移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3、基坑支护剖面图 i-1、ii-ii、iii-iii 第第 1 1 章章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11.1 提供文件提供文件 序号 文件名称文件名称 编号/日期 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005yt1060 2 中国气象局集体宿舍楼施工图纸 2010.03 1.21.2 主要应用规范、规程、标准主要应用规范、规程、标准 序号规程、规范名称编 号 1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4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50328-2001 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6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7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 jgj33-2001 8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 dbj01-21-95 9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dbj01-51-2003 10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1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db11/489-2007 12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 13 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97 14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 50497-2009 序号规程、规范名称编 号 1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16 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90 1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18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1.31.3 主要应用法规主要应用法规 序号法规名称法规编号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7 年主席第 91 号令 2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 279 号令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6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1.41.4 其它其它 1.4.1 工程现场实际勘察 1.4.2 公司施工管理文件 第第 2 2 章章 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 2.12.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拟建项目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46 号中国气象局院内。 拟建项目为拆除原培训员宿舍楼危旧建筑,在原址上扩建新的中国气象局集体宿 舍楼。建筑面积 16930.5 平方米,地上 10-13 层,地下 2 层,基础埋深-9.95 米。地上 部分框架结构,地下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筏板基础。拟建建筑物概况一览表如下: 建筑物名称 建筑面积 层数 建筑物高度 m 结构类型基础形式 地下室层 层 基础埋深 m 中国气象局 集体宿舍楼 16930.5 1013 30 ,局部 38.6 框架地上 钢筋混凝土 地下 筏板 29.95 2.2.2 2 拟建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场地地质背景及地形地貌 北京市市区处于华北台地北缘,市区西、北及东北三面环山、东、东南为广阔的 华北平原,第四纪以来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山区部分不断抬升,平原不断下降,并接 受巨厚的河流相沉积物。自西北部的山前地带向东南部平原区河流相沉积物逐渐增厚, 地貌单元由冲洪积扇过渡为冲积平原,地层岩性由以卵石类土、砂类土为主渐变为以 粉土、粘性土为主的交互地层,场区地处北京市区西部,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的中上 部,各地层交互沉积。根据北京平原地区第四系覆盖层等厚线图及在附近场地勘 察资料,场区第四系覆盖层厚度为约为 50m。拟建场区地形平坦,地面标高 52.0752.18m。 2.2.2 工程地质地层构成 根据钻探结果,拟建场地 30.0 米深度范围内的地层,除表层人工填土外,其下为 第四系冲洪积层。地层主要由填土、粉土、粘性土、砂卵石构成。现根据现场钻探情 况将现场场地地层自上而下分术如下: 素填土:黄褐色褐色,以粘质粉土为主,含砖灰渣、植物根、腐植物、混凝 土块、中孔等;湿;稍密;夹1杂填土包薄层或透镜体。本层厚度 1.703.50m,层 底标高 48.6650.48m。 1杂填土:杂色,夹白灰渣、砖渣、植物根等;稍湿湿:松散;最大厚度为 1.20m. 粘质粉土砂质粉土:褐黄色,含云母、氧化铁;湿饱和;中密;夹1粉质 粘土薄层或透镜体。本层厚度为 3.004.80 米 m,层底为标高 45.36 米46.87 米 m。 1粉质粘土:褐黄色,含云母、氧化铁,局部含重粉质粘土;湿,软塑可塑; 中中高压缩性;最大厚度为 3.80m。 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褐黄色,含云母、氧化铁、姜石;湿饱和;软塑硬 塑发;中中高压缩性;夹1粘土及2粉质粘土砂质粉土薄层或透镜体。本层厚 度为 3.60 米5.20 米,层底标高 40.4642.65m. 2粉质粘土砂质粉土:褐黄色,含云母、氧化铁; 湿;密实;最大厚度为 0.90m。 粉细砂:褐黄色灰黄色,主要成分为云母、氧化铁、石英、长石;湿;中密, 本次勘察个别孔未揭穿该层,揭露厚度为 1.504.90m,层底标高 36.9640.14m。 卵石:杂色,稍湿湿;密实;亚圆形;一般粒径 25,最大粒径不小于 11,中粗砂及砾石充填;最大层厚度为 18.00m。 1圆砾:杂色,湿;密实;中粗砂充填;最大层厚 2.10m. 2.2.3 拟建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 2.2.31 场地勘察期间补洞地下水位 根据勘察资料,勘察孔深度为范围内,揭露一层地下水,为上层滞水,分布于场 区北侧。该层滞水主要为管道漏水及地表水渗漏所致。 初见水位埋深为 7.508.10m,其标高为 43.9844.59m. 稳定水位埋深为 7.107.80m,其标高为 44.2744.99m 2.2.32 场地近 35 年最高水位位于地表 20m 以下。 2.2.33 场地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但在干湿交替环境中对钢筋混凝土结构 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 2.32.3 质量目标质量目标 满足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总工程质量目标:合格合格。 第第3 3章章 技术设计方案技术设计方案 3.13.1 边坡支护方案边坡支护方案 3.1.13.1.1 边坡支护方案的设计要求与选择边坡支护方案的设计要求与选择 (1) 保证边坡及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 (2) 保证在正常施工允许荷载条件下,基槽周边行走的车辆、行人及物料的安全; (3) 保证地下结构的正常施工; (4) 保证技术可靠、经济合理、施工可行; (5) 基坑周边地面荷载按 20kn/m2考虑。 支护方案选择: 根据现场实际场地及地质条件,基坑边坡支护南侧采用桩锚支护体系、西侧采用 复合土钉墙、东侧及北侧采用土钉墙进行支护。 3.1.23.1.2 支护方案设计支护方案设计 i-ii-i 剖面剖面( (南侧南侧) ) 因南侧距结构外墙线 2.8为热力管沟,管沟内有两根直径热力管线, 埋深 1.6-2.3m。为确保热力管沟的安全,控制边坡变形量,此侧按一级基坑考虑,拟 采用桩锚支护体系进行支护。 护坡桩及锚杆支护设计 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护坡,桩径600mm,桩中间距 1.4,桩顶做一 600mm400mm 的连梁(梁顶标高为地坪面) ;在地面以下 4.0处设一排锚杆作支撑。 护坡桩桩长为 14.00,嵌入土深 4.35。 锚杆长度为 18.0, 其中自由段长度为 5.0,锚孔直径150mm, 倾角 10-15,设 计抗拔力 325kn,锚杆采用 3 根 75 的 1860 钢绞线,一桩一锚, 锚杆间距 1.4,用 2 根 25a 工字钢背拼作腰梁,,垫片厚 20mm,用锚具锁定在钢腰梁上。为避免群锚效应, 相邻锚杆分别以 10、15两个不同的角度施打。 桩身配筋为 1220,均匀配筋,混凝土强度为 c25, 箍筋6.5200mm,桩顶做一 600mm400mm 的连梁,配筋为 520216、箍筋6.5200mm。 (1)护坡桩支护技术参数 桩径 (mm) 砼 桩顶连梁 顶标高 (m) 桩孔深 (m) 嵌固深 度(m) 钢筋笼长 (m) 桩中心 距(m) 钢筋笼 径 (mm) 桩身配筋 600 c25 地面 14.04.3513.951.4500 主筋 1220 箍筋6.5200 加强箍16 (2)预应力锚杆技术参数 位置 (m) 孔径 (mm) 自由段 长度 (m) 锚固段 长度 (m) 倾角 (0) 间距 (m) 拉杆 配筋 (mm) 反力梁锁定荷载 -4.31505.013.010-151.43-75 25a 槽钢 245kn (3)连梁设计 位于地面,尺寸 400600mm(高宽) ,配筋为 520+216,箍筋为6.5200,浇 注砼 c25。护坡桩施工完后,进行桩顶连梁施工,砼强度 c25,用振捣棒捣实。施工时 注意凿去桩顶的浮浆。 (4)桩间土处理 桩间土采用在桩间编制6.5200 钢筋网,在桩身打入膨胀螺栓,钢筋网两侧与膨 胀螺栓焊接,中间用 “t”型钉固定在坡面上,喷射厚度为 50-60mm 的混凝土,混凝 土强度 c20。 ii-iiii-ii 剖面(西侧)剖面(西侧) 因西侧距结构外墙线 5.9为污水管线,管线直径 500mm,管底埋深 3.6m。为确保 污水管线的安全,控制边坡变形量,防止地表水渗入新近回填土,引起回填下沉,对 污水管线造成破坏,此侧坡顶应进行地面硬化,增加放坡比例,边坡支护拟采用复合 土钉墙进行支护。 (1)基坑深度:深 9.650m,边坡按 1:0.3 放坡; (2)基坑边坡土钉横向间距第一、二、四、五、六排为 1.2m、第三排为预应力土 钉,横向间距为 1.5m,竖向间距均为 1.5m,呈梅花状布置; (3)土钉孔径 120mm,倾角 50100; (4)土钉杆体采用 ii 级螺纹钢筋,直径 20mm; 共设六排土钉,土钉埋深及长度如下: 第一排:h1=1.5m,120l =7.0m 1200 第二排:h2=3.0m,120l =9.0m 1200 第三排:h3=4.5m,120l =12.0m 1500 第四排:h4=6.0m,120l =9.0m 1200 第五排:h4=7.5m,120l =7.0m 1200 第六排:h4=9.0m,120l =6.0m 1200 (5)土钉端头用 116 钢筋横向拉接,用 116350mm 弯成直角,将锚头与横向 拉筋焊接在一起,压在钢筋网片上。第三排预应力土钉,锚头用20 拉杆与20 钢筋焊 接,15015010 钢板在混凝土板面上,用螺母拧紧施加预应力。 (6)坡面铺设6.5200200 钢筋网片, 喷射混凝土,厚度为 100 mm 10 mm,保 护层厚 50mm,喷射混凝土强度为 c20; (7)坡顶铺设6.5200200 钢筋网片与坡面钢筋网连接,用 c20 混凝土设置 800mm 宽护顶散水。 iii-iiiiii-iii 剖面(东侧、北侧)剖面(东侧、北侧) 基坑东侧为空地、北侧距建筑物较远,边坡支护拟采用土钉墙进行支护。 (1)基坑深度:深 9.650m,边坡按 1:0.2 放坡; (2)基坑边坡土钉横向间距均为 1.5m,竖向间距均为 1.5m,呈梅花状布置; (3)土钉孔径 120mm,倾角 50100; (4)土钉杆体采用 ii 级螺纹钢筋,直径 20mm; 共设六排土钉,土钉埋深及长度如下: 第一排:h1=1.5m,120l =7.0m 1500 第二排:h2=3.0m,120l =10.0m 1500 第三排:h3=4.5m,120l =9.0m 1500 第四排:h4=6.0m,120l =8.0m 1500 第五排:h4=7.5m,120l =7.0m 1500 第六排:h4=9.0m,120l =6.0m 1500 (5)土钉端头用 116 钢筋横向拉接,用 116350mm 弯成直角,将锚头与横向 拉筋焊接在一起,压在钢筋网片上。 (6)坡面铺设6.5200200 钢筋网片, 喷射混凝土,厚度为 100 mm 10 mm,保 护层厚 50mm,喷射混凝土强度为 c20; (7)坡顶铺设6.5200200 钢筋网片与坡面钢筋网连接,用 c20 混凝土设置 800mm 宽护顶散水。 3.1.3 支护设计计算支护设计计算 土钉墙设计计算原理 本工程采用土钉墙进行支护,其设计计算原理严格执行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 (cecs96:97) 。 (1)边坡最危险滑弧面计算 应用条分法,对每个土体进行极限平衡分析,得出边坡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最小 的滑动弧面。忽略条间力,利用瑞典条分法计算公式: k= iti iii iiiiiti w ktga lctgbuw sin sincos )( 式中:ci第i条士滑动面上的粘聚力(kpa); li第i条土条弧长(m); wti第i条土条自重(kn/m); i第i条土条弧线中点切线与水平线夹角; i第i条土条滑动面上的内摩擦角; ui第i条土条承受的水压力; k 安全系数。 由于安全系数 k 出现在等号两侧,计算繁杂,一般利用程序搜索计算出最小安 全系数。经上机计算,该场地天然土坡最小安全系数 k1,天然边坡土体处于不稳定状 态,需进行边坡支护。 (2)土钉所受的土压力 yxajaiii sskckhqt2 式中:ti第 i 个土钉所受的土压力(kn) q坡上超载(kn/m2); 土的容重(kn/m3); hi第 i 个土钉的高度(m); kai第 i 层主动土压力系数,kai=tg2(45-i/2); sx、sy士钉水平、垂直间距(m) ; c土的粘聚力(kpa)。 (3)土体抗拔力(滑裂面外) ti=d lbifi 式中:ti第 i 条土钉滑裂面外的抗拔力(kn); d钻孔直径(m); lbi第 i 层土钉伸入破裂面外稳定区的长度(m); fi锚体砂浆与土体间各层士的粘结强度(kn/m2)。设计时也用下式代替: fi=itgi+ci 计算时每根土钉的抗拔安全系数 ks应大于 1.30。 (4)抗滑安全验算 抗滑安全系数: kh= fi/eax 式中:kh抗滑动稳定安全系数; eax墙后主动土压力(kn); fi假设墙底断面上产生的抗滑合力(kn)。 护坡计算采用等值梁法。先求出主动土压力ea,对o点取矩,mo=0,求得锚杆拉力t; 然后按力的平衡求得p0,则嵌固深度 锚杆自由段长度: 锚杆锚固段长度: 锚杆总长:l=lf+lm 其中 d 为锚固体直径,qs 为土与锚固体间的粘结强度,k 为安全系数 , 为锚杆倾角。 3.23.2 基坑内坑壁涌水的处理及排水措施基坑内坑壁涌水的处理及排水措施 根据勘察资料,勘察孔深度为范围内,揭露一层地下水,为上层滞水,分布于场 区北侧。该层滞水主要为管道漏水及地表水渗漏所致,基坑开挖时,可采用堵排措施 予以解决,即在喷护砼层面内预埋塑料管将渗水导出坡面外,在槽底坡脚处设置宽 300mm深 200mm 排水沟,并设置 4 个集水坑:长 600mm宽 600mm深 500mm,渗水由 槽底排水沟流入集水坑,用水泵抽排入坡顶排水沟。 )( 6 2 . 1 0 ap kk p xt ) 2 135sin( ) 2 45cos()( 0 0 ath lf s m qd tk l * 3.33.3 土方挖运方案土方挖运方案 3.3.1 土方运输 根据现场情况,进两台挖土机(1.6m3) ,第一步土将从东侧开始,先预留护坡桩 施工距离约 15.0m,待护坡桩及连梁施工完毕,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在开挖护坡桩 部位土方,挖土从西北门出,空车重车都从西北门进,坡道口留在西侧。开工前做好 沿途的交通环卫工作,并交纳其费用,办理好证件,在取得这些部门同意的基础上进 行施工,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展。 3.3.2 开挖方案 此项工程总土方量约为 25500m3, ,挖土深度约 9.65m。 首先将需破碎的旧基础及地下构筑物进行拆除,清理现场渣土,全部运出场外。 第一步土的开挖将从红线在放线范围内进行开挖,挖土机从东侧北段开始,第 一步土挖深 2.0m,同时进行土钉墙施工。 基坑东侧、北侧、西侧边坡部位分七步开挖,土方每步开挖深度与土钉支护每 步高度保持一致,基坑南侧分三步开挖,第一步挖深 4.5m,配合锚杆施工,锚杆以下分 两部开挖,配合桩间土护坡施工; 在基坑中央距边坡 7.0m 以外范围内可以自由超挖,每步开挖先沿基坑周边挖出 护坡工作面,保证土方开挖与土钉墙施工同步进行;每步基坑边坡周边土方开挖深度, 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超挖,以便有土钉施工高度。土方开挖与土钉施工将根据现场情 况交叉配合施工,避免等待,缩短工期。 挖土的最后一步,将严格控制标高,预留 300mm 厚的土人工清理,同时配合人 工进行清槽,边挖边清,争取一步到位。 3.3.3 挖运步数 为尽量减少土方“倒土”量并综合考虑到护坡施工易受马道坡度限制, 基槽周边 配合支护进行,按照支护施工步数开挖。挖掘机先从基槽中间开始倒土,预留支护工 作面。 3.3.4 坡道设计 第一大步土方施工完工后将坡道设为内坡道,坡道宽 6.0 米,放坡 10 米;第二大 步土方施工完后将坡道下挖 3.0m 为内坡道,坡道宽 6.0 米,内放约 15 米。收坡采用 两台挖掘机接力到土至坡道口,待清槽土汇聚至坡道口后改用一台加长臂挖掘机挖土, 下挖 3.0m 坡道口,采用编织袋装土码放恢复坡面至地面标高。 i-i 剖面(南侧)剖面(南侧) -原始数据- 基坑深度桩顶距坑底距离/(m)=9.65 放坡角度用于无支护开挖和土钉/()=90 邻土面水位距桩顶距离/(m)=7.5 邻坑面水位距桩顶距离/(m)=10 地面均布荷载/(kpa)=20 桩嵌固深度安全系数=1.0 桩背与土的摩擦角系数0-2/3=0 锚撑道数=1 锚杆钢筋安全系数=1.5 锚固长度安全系数=1.5 锚杆抗拉强度/(mpa)=1470 锚杆钻孔直径/(m)=0.15 锚杆层号 锚杆距桩顶距离/(m) 锚杆与水平面夹角/() 锚固体与土体粘结强度/(mpa) 1 4.0 15 0.065 土层编号 深度距桩顶距离/(m) /(kn/m3) /(kpa) /() 1 2 12 10 15 2 6.5 19.7 12 19 3 9.5 19.7 20 20 4 14 20.2 0 24 5 30 20.5 0 36 水土分算 分算时水压力折减系数=1 规程土压力 -计算结果- 桩嵌固深度=4.38(m) 最大弯矩点距桩顶距离=7.20(m) 纵向每延米最大弯矩值=344.14(kn.m) 土压力零点距桩顶距离=11.77(m) 抗滑安全系数=1.68 设计最大弯矩=240.90(kn.m) 桩径=600mm 桩距=1.4m 按圆形截面配筋: 压缩区角度=97.20 受拉区角度=255.60 受拉面配筋面积=23.57cm2 配筋数=820 受压面配筋面积=10.91cm2 配筋数=420 配筋面积=34.48cm2 箍筋直径 6,间距 200mm 加强筋直径 12,间距 2000mm 总桩数=0 桩材料造价=0.00 元 抗管涌安全系数=5.86 底部隆起值=0.86cm 地基承载力安全系数=6.35 一桩一锚 锚杆水平间距=1.4(m) 纵向每延米水平向计算锚固力=188.06(kn) 锚杆轴向设计拉力值 nt=324.57(kn) 锚杆与水平线的夹角=15() 锚杆钢筋面积=4.17(cm2) 需要 3 束 15.0(75)钢绞线 锚杆自由段长=4.07(m) 根据规范要求,若锚杆自由段长度小于 5m,设计自由段长度取 5m 锚杆锚固段长=12.89(m) 锚杆数=0 锚杆材料造价=0.00 元 总造价=0.00 元 弯 弯 m (kn . m ) h (m ) -5 -10 -15 -20 0100200300400-100-200-300-400 ii-ii 剖面(西侧)剖面(西侧) 水土分算 分算时水压力折减系数=1 *土坡及土钉墙稳定性分析的瑞典条分法* 本程序以坡脚为坐标园点,横轴向右为正,纵轴向上为正, 坡面向左倾. 土层参数为国际单位(m,kn). 坡高= 9.650 坡角= 68.00 满布荷载值= 20.00 坡顶条形荷载值= .00 条形荷载左端点距坡面及坡顶交点的距离= .00 条形荷载宽度= .00 条形荷载深度= .00 地下水埋深= 7.500 土钉排数= 6 土钉水平间距= 1.200 钻孔直径= .12 第 1 排土钉的倾角= 10.00 埋深= 1.500 长度= 7.000 第 2 排土钉的倾角= 10.00 埋深= 3.000 长度= 9.000 第 3 排土钉的倾角= 10.00 埋深= 4.500 长度= 12.000 第 4 排土钉的倾角= 10.00 埋深= 6.000 长度= 9.000 第 5 排土钉的倾角= 10.00 埋深= 7.500 长度= 7.000 第 6 排土钉的倾角= 10.00 埋深= 9.000 长度= 6.000 地层总数= 5 土条数= 80 土体密度 土体粘结力 土体内摩擦角: 12.000 10.000 15.000 19.700 12.000 19.000 19.700 20.000 20.000 20.200 .000 24.000 20.500 .000 36.000 园心横坐标 纵坐标 半径 安全系数 xc=-13.160 yc= 16.434 r= 19.782 fs= 1.530 xc= -5.621 yc= 12.634 r= 10.374 fs= 1.469 xc=-19.804 yc= 25.958 r= 29.191 fs= 1.465 xc=-10.068 yc= 11.355 r= 15.078 fs= 1.476 xc= -9.179 yc= 17.439 r= 24.487 fs= 1.422 xc= -7.301 yc= 14.747 r= 12.726 fs= 1.483 xc=-10.737 yc= 13.970 r= 17.430 fs= 1.491 xc= -8.984 yc= 12.819 r= 13.902 fs= 1.450 xc=-11.346 yc= 11.686 r= 16.254 fs= 1.468 xc=-11.122 yc= 11.130 r= 15.666 fs= 1.470 xc=-12.261 yc= 11.566 r= 16.842 fs= 1.465 xc=-12.261 yc= 11.566 r= 16.842 fs= 1.465 * 当园心横坐标= -12.171 纵坐标= 11.346 半径= 16.342 园弧与坡面(或坡底)交点横坐标= .000 纵坐标= .019 园弧与坡顶交点横坐标= 4.462 纵坐标= 9.450 时 天然土坡的安全系数= .485 土钉墙的安全系数= 1.531 抗滑力= 601.450 下滑力= 534.653 滑弧与坡顶交点距坡面和坡顶交点的距离= 4.472 滑弧与坡面交点位于坡脚之上! 第 1 排土钉抗拔力= 21.68 拉力= 29.98 其抗拔出安全系数= 1.38 其长度达到设计要求! 第 2 排土钉抗拔力= 49.47 拉力= 69.75 其抗拔出安全系数= 1.41 其长度达到设计要求! 第 3 排土钉抗拔力= 103.13 拉力= 149.54 其抗拔出安全系数= 1.45 其长度达到设计要求! 第 4 排土钉抗拔力= 109.23 拉力= 152.23 其抗拔出安全系数= 1.39 其长度达到设计要求! 第 5 排土钉抗拔力= 112.34 拉力= 153.34 其抗拔出安全系数= 1.36 其长度达到设计要求! 第 6 排土钉抗拔力= 141.56 拉力= 203.31 其抗拔出安全系数= 1.44 其长度达到设计要求! * 结束计算* iii-iii 剖面(东侧、北侧)剖面(东侧、北侧) 水土分算 分算时水压力折减系数=1 *土坡及土钉墙稳定性分析的瑞典条分法* 本程序以坡脚为坐标园点,横轴向右为正,纵轴向上为正, 坡面向左倾. 土层参数为国际单位(m,kn). 坡高= 9.650 坡角= 73.00 满布荷载值= 20.00 坡顶条形荷载值= .00 条形荷载左端点距坡面及坡顶交点的距离= .00 条形荷载宽度= .00 条形荷载深度= .00 地下水埋深= 7.500 土钉排数= 6 土钉水平间距= 1.500 钻孔直径= .12 第 1 排土钉的倾角= 10.00 埋深= 1.500 长度= 7.000 第 2 排土钉的倾角= 10.00 埋深= 3.000 长度= 10.000 第 3 排土钉的倾角= 10.00 埋深= 4.500 长度= 9.000 第 4 排土钉的倾角= 10.00 埋深= 6.000 长度= 8.000 第 5 排土钉的倾角= 10.00 埋深= 7.500 长度= 7.000 第 6 排土钉的倾角= 10.00 埋深= 9.000 长度= 6.000 地层总数= 5 土条数= 80 土体密度 土体粘结力 土体内摩擦角: 12.000 10.000 15.000 19.700 12.000 19.000 19.700 20.000 20.000 20.200 .000 24.000 20.500 .000 36.000 园心横坐标 纵坐标 半径 安全系数 xc=-13.463 yc= 16.282 r= 19.782 fs= 1.497 xc= -8.001 yc= 14.252 r= 10.374 fs= 1.519 xc=-20.377 yc= 25.711 r= 29.191 fs= 1.592 xc=-10.781 yc= 16.822 r= 15.078 fs= 1.610 xc= -9.179 yc= 17.439 r= 24.487 fs= 1.311 xc=-14.544 yc= 15.516 r= 17.430 fs= 1.581 xc=-16.882 yc= 14.300 r= 22.135 fs= 2.668 xc=-13.542 yc= 16.304 r= 18.606 fs= 1.524 xc=-12.760 yc= 21.007 r= 20.959 fs= 1.627 xc=-13.463 yc= 16.282 r= 19.194 fs= 1.510 xc=-13.463 yc= 16.282 r= 20.371 fs= 1.481 xc=-13.463 yc= 16.282 r= 20.077 fs= 1.489 xc=-13.463 yc= 16.282 r= 20.665 fs= 1.474 xc=-13.337 yc= 16.260 r= 20.518 fs= 1.474 xc=-13.664 yc= 21.249 r= 20.812 fs= 1.633 xc=-13.463 yc= 16.282 r= 20.591 fs= 1.474 xc=-13.664 yc= 21.249 r= 20.738 fs= 1.635 xc=-13.463 yc= 16.282 r= 20.628 fs= 1.473 xc=-13.664 yc= 21.249 r= 20.701 fs= 1.637 xc=-13.463 yc= 16.282 r= 20.609 fs= 1.473 xc=-13.337 yc= 16.260 r= 20.646 fs= 1.472 xc=-13.337 yc= 16.260 r= 20.646 fs= 1.472 * 当园心横坐标= -13.223 纵坐标= 16.120 半径= 20.334 园弧与坡面(或坡底)交点横坐标= .000 纵坐标= .500 园弧与坡顶交点横坐标= 6.231 纵坐标= 9.660 时 天然土坡的安全系数= .489 土钉墙的安全系数= 1.430 抗滑力= 796.012 下滑力= 799.135 滑弧与坡顶交点距坡面和坡顶交点的距离= 5.132 滑弧与坡面交点位于坡脚之上! 第 1 排土钉抗拔力= 20.34 拉力= 27.05 其抗拔出安全系数= 1.33 其长度达到设计要求! 第 2 排土钉抗拔力= 50.16 拉力= 67.21 其抗拔出安全系数= 1.34 其长度达到设计要求! 第 3 排土钉抗拔力= 104.12 拉力= 146.81 其抗拔出安全系数= 1.41 其长度达到设计要求! 第 4 排土钉抗拔力= 109.23 拉力= 147.46 其抗拔出安全系数= 1.35 其长度达到设计要求! 第 5 排土钉抗拔力= 113.25 拉力= 154.02 其抗拔出安全系数= 1.36 其长度达到设计要求! 第 6 排土钉抗拔力= 143.65 拉力= 189.62 其抗拔出安全系数= 1.32 其长度达到设计要求! * 结束计算* 第第 4 4 章章 施工部署施工部署 4.14.1 工程总体目标及控制措施工程总体目标及控制措施 4.1.1 工程总体目标 我们向业主及总包单位承诺,全面响应甲方要求,确保工程达到以下目标: 工程质量目标:基坑工程所有分项质量合格。 工期目标:在 28 天内完成支护及土方工程。 环境保护目标:北京市“环保示范工程” ; 现场管理目标:北京市级“安全文明工地” ,杜绝伤亡事故,治安事故为 0; 4.1.2 控制措施 为达到工程整体目标,按期保质完成基坑工程,我们选用企业内优秀管理人才组 成项目班子,采用分组项目管理制度。施工组织设计统筹兼顾,基坑土方、支护等专 项工程方案设计科学合理。专业工程选用优秀队伍进场作业。 现场管理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核心,以项目合同管理和成本控制为主要内容,以 系统管理和先进技术为手段的项目管理机制,严格按照 iso9000 族模式、iso14000 环 保系统、ohsas18000 管理体系运作,现场严格执行认证标准,以专业管理和计算机辅 助管理相结合的科学化管理体制。 4.24.2 项目管理机构设置项目管理机构设置 组建“工程项目经理部” ,全面代表公司组织、管理实施本项目工程,全面履行施 工合同,统一指挥、组织协调全面工作,对本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成本全面负责。 本工程将列入我企业本年度的重点建设项目。项目经理由具有一级资质并有同类工程 经历的同志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由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及有同类工程经历的同志担 任,下设工程部、技术质量、物资设备、经营财务等职能部门。项目经理部下设 1 个 护坡工程作业队、1 个土方工程作业队。每个作业队配备工程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技 术、质量、试验、资料、安全、机械、工长等岗位。项目经理部按照项目法原则组织 施工,各个作业队根据工程需要进场、撤场,在工期安排上服从项目经理部统一安排, 在技术质量上接受项目经理部领导。 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要接受甲方、监理和公司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根据本工程的管理特点和模式,确定以下施工组织机构: 施 工 组 织 机 构 图 4.34.3 施工施工进度计划进度计划 基坑工程包括:基坑支护及土方施工。总施工工期为 28 天。 4.44.4 劳动力安排及劳动力安排及工程材料计划工程材料计划 4.4.1 劳动力安排 (1)落实劳务单位,选择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并有较强施工组织能力、工作效率高、 肯吃苦、有良好信誉的队伍作为劳务队,签订劳务责任合同。 (2)根据开工日期和进度计划安排、劳动力需用量计划,组织劳动力和物资设备进 场,并对进场人员进行入场教育。 (3)根据进度计划,应科学地组织,合理地安排。除经理部管理人员固定外,其余 业主 工程监理政府质量监督部门 项目经理 工 程 部 经 营 财 务 部 综 合 办 公 室 技 术 质 量 部 物 资 设 备 部 工 长 技术负责生产副经理 基坑排水队土方作业队桩基作业队土钉墙作业队 各作业队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均实行动态管理,相对稳定的管理办法。需要时即调入, 施工完后即撤走。 (4)根据施工阶段的不同,参施劳动力所需工种专业各不相同,在不同施工阶段在 开工之前都要对劳动力的专业、工种进行相应调整,以满足施工要求,保证施工进度。 本工程计划投入设备见第 9 章【劳动力使用计划表】 。 4.4.2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本工程计划投入设备见第 9 章【主要施工材料机械设备计划表】 。 4.54.5 现场准备现场准备 (1)熟悉了解现场情况及周围环境情况,落实施工场区围挡、进出口、临时设施 的位置,办理场区内的拆迁(包括房屋、树木、管线和线杆等)的手续及场地正式移 交手续; (2)清除现场地上地下障碍物,实现“四通一平”即水通、电通、路通、通讯通, 规划和硬化现场道路; (3)开工前向总包提交水电供应申请,办理水电源引接手续,争取在开工后尽快 完成水电临时线路的铺设工作; (4)详细调查地下管线分布情况(走向及埋深) ,关闭、阻断渗漏水源; (5)调查场地雨污水管线,清除管道淤泥,安排排水通道。 4.64.6 技术准备技术准备 (1)进场后根据总包提供的各种技术文件,组织学习和相关的技术交底,并在 自审和预审的基础上,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和分项施工方案,并组织各种方案论证会 和技术交底会; (2)进行现场交接桩工作,并建立测量控制网,组织现场红线、结构外皮以及 场区内现状标高方格网的测放; (3)进行施工现场临水、临电的规划; (4)编制各种计划,包括:质量计划、试验计划、分项方案编制计划、材料设 备进场计划、资料管理计划、工程信息化管理计划等。 4.74.7 物资准备物资准备 (1)根据材料进场计划,提前对有关材料生产厂家进行资格预审,并履行相应 的考察程序,确定合格的厂家并进行供货合同的洽谈; (2)开工前准备和落实各项材料和设备的报验工作,明确程序; 4.84.8 施工队伍准备施工队伍准备 (1)根据工程的施工工序安排和所需劳动力计划,选择具有专业施工技术的队 伍,并签订专业施工责任合同书; (2)根据开工日期和进度计划安排、劳动力需用量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并 对进场人员进行入场教育。 4.94.9 机械设备准备机械设备准备 (1)根据施工设备使用计划,提前报验所用机械设备的有关资料,请监理和管理 公司审批后,组织准时进场; (2)设备进场后,展开安装、调试工作,保证使用。 (3)机械设备的准备要有保证施工连续进行的备用机械设备的准备。 第第 5 5 章章 主要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5.15.1 护坡施工护坡施工 5.1.15.1.1 土钉墙施工土钉墙施工 土钉墙的施工随土方开挖分层进行。 5.1.1.1 土钉墙的施工流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开挖工作面,修整边坡安设土钉(包括成孔、插钢筋、注浆)绑扎钢筋网,加 强筋、土钉同加强筋焊接、加垫块喷射第一层砼,厚度为 50mm喷射第二层砼设置 坡顶,坡面和坡脚排水措施。 5.1.1.2 基坑边坡应分段分层开挖,每次超挖深度不得超过 0.5m,边开挖,边人工 修整边坡,边喷射砼,人工修整坡时,坡面不平整度不大于 20mm。 5.1.1.3 喷射砼应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一次喷射 厚度为 50mm,喷射时,喷头与受喷面应垂直,宜保持 0.6m-1.0m 的距离,喷射手应控 制好水灰比,保持砼表面平整、湿润光泽,无干斑或流淌现象。 5.1.1.4 喷射砼终凝 2h 后,应进行养护,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面板砼强 度等级不低于 c20,砼最大骨料不大于 1.5cm,喷层厚度不小于 10cm。同时,土钉墙面 板应在基槽上口处向外翻边 0.80m; 5.1.1.5 钢筋上每 2.0m 设置一个定位器,以确保钢筋在孔内居中,土钉端头预留 出坡面 15cm;常压灌浆,浆体强度不低于 20mpa,灌浆材料为水泥浆;喷射砼中的钢 筋网应调直除锈,钢筋与坡面间隙宜大于 20mm,钢筋网应与土钉和加强筋连接牢固, 喷射砼时钢筋不晃动。 5.1.1.6 土钉钢筋使用前应调直,除锈,注浆材料宜用 1:0.450.50 的水泥净浆。 注浆压力不小于 0.3mpa。 5.1.1.7 注浆前应将孔内残留及松动废土渣清除干净,注管应插至距孔底 250mm500mm。 5.1.1.8 对于可能遇管线区域,首先采用人工洛阳铲进行探勘,确定管线具体位 置后,通知设计,调整设计方案,采取保护措施; 5.1.1.9 在土钉施工时,对于存在与规范或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