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铁五局哈大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 1 - - 1 - 哈大客运专线 tj-i 标段路基工程 编号:zyzds-4-2009 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中铁五局哈大客专经理部 编制: 李长松 审核: 陈 麟 批准: 马江黔 2009 年 3 月 1 日发布 2009 年 3 月 15 日实施 中铁五局哈大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 2 - - 2 - 目目 录录 1 1、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3 - 2 2、作业准备、作业准备- 3 - 2.1 内业技术准备.- 3 - 2.2 外业技术准备.- 3 - 3 3、技术要求、技术要求- 3 - 4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 - 4.1 施工程序.- 4 - 4.24.2 工艺流程工艺流程.- 4 - 5、施工要求、施工要求- 6 - 5.15.1 过渡段填料要求过渡段填料要求.- 6 - 6 6、劳动组织、劳动组织- 15 - 7 7、材料要求、材料要求- 16 - 8 8、施工机具配置、施工机具配置- 16 - 9、施工控制及质量检测、施工控制及质量检测- 16 - 9.1 施工控制- 16 - 9.2 质量检测- 17 - 中铁五局哈大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 3 - - 3 - 1010、安全及环保要求、安全及环保要求- 20 - 10.110.1 安全要求安全要求.- 20 - 10.210.2 环保要求环保要求.- 21 - 中铁五局哈大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 4 - - 4 -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 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1 1、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哈大客专中铁五局管段内的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 无碴轨道地段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由于路基刚度差异 较大,均设置过渡段,以保证轨道平顺过渡。有碴轨道地段路堤与桥台、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设置过渡段。 2 2、作业准备、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 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出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 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的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 (1)进行场地清理和地基处理,并进行测量放线,准确放出过渡段施 工范围。 (2)配置足够的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准备足够的过渡段施工用填料。 (3)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4)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 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 3、技术要求、技术要求 3.1、过渡段级配碎石采用的碎石粒径、级配及材料性能应符合铁道 中铁五局哈大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 5 - - 5 - 部现行客运专线基层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术条件的规定。级配碎石和 级配砂砾石必须严格控制 0.5mm 以下细集料的含量及其液限和塑性指数。 选用品质优良的原材料是确保级配碎石质量的基础。要确保筛选并按比例 混合组成的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粒径、级配及品质指标符合规定的要求。 3.2、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 5%水泥梯形过渡,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合, 具体过渡形式按设计图执行。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 2h 内使用 完毕。 3.3、施工前应对所选择的填料进行核对确认并经试验鉴定,使其能 够确保路堤各相应部位填料的质量检测、压实标准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4 4、施工程序与工艺、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流程 4.1 施工程序 无碴轨道地段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由于路基刚度 差异较大,均设置过渡段,以保证轨道平顺过渡。 4.1.1 路桥过渡段施工程序 施工测量过渡段基底处理台背基坑砼回填、台背渗水墙砌筑级 配碎石拌合、运输过渡段本体分层填筑分层、分区碾压养护质量 检测与验收。 4.1.2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工程序 施工测量过渡段基底处理台背基坑底部砼回填(路堑地段片石砼 回填)级配碎石拌合、运输过渡段本体分层填筑分层、分区碾压 养护质量检测与验收路堤地段过渡段后的倒梯形段 a、b 组填料填筑。 4.2 工艺流程 中铁五局哈大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 6 - - 6 - 4.2.1 路桥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检验合格 过渡段基底处理 台背基坑砼回填 台背渗水墙砌筑 拌合水泥级配碎石 汽车运输至现场 检验 合格 后进 入下 一层 施工 质量检测与验收 养 护 分层、分区碾压 过渡段本体分层填筑 测 量 放 样 中铁五局哈大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 7 - - 7 - 4.2.2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5、施工要求、施工要求 5.1 过渡段填料要求 5.1.1、过渡段填料应符合设计文件和验标的要求。 5.1.2、过渡段级配碎石采用的碎石粒径、级配及材料性能应符合铁 检验合格 过渡段基底处理 台背基坑底部砼回填 路堑地段片石砼回填 拌合水泥级配碎石 汽车运输至现场 检验 合格 后进 入下 一层 施工 路堤地段过渡段后的倒 梯形段 a、b 组填料填 筑 养 护 分层、分区碾压 过渡段本体分层填筑 测 量 放 样 中铁五局哈大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 8 - - 8 - 道部现行客运专线基层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术条件的规定。级配碎石 和级配砂砾石必须严格控制 0.5mm 以下细集料的含量及其液限和塑性指数。 选用品质优良的原材料是确保级配碎石质量的基础。要确保筛选并按比例 混合组成的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粒径、级配及品质指标符合规定的要求。 5.1.3、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 5%水泥梯形过渡,采用拌和站集中拌 合,具体过渡形式按设计图执行。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 2h 内使 用完毕。 5.1.4、施工前应对所选择的填料进行核对确认并经试验鉴定,使其 能够确保路堤各相应部位填料的质量检测、压实标准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5.2 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5.2.1 施工准备 (1) 、制定实施方案。路桥过渡试验段施工之前,总队组织相关技术、 试验人员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试验的目的、人员、机械设备及检测 设备的需求计划、试验步骤、检测方法、相关数据整理分析方法。 (2) 、确定料源。过渡段施工,级配碎石质量必须满足验标和设计要 求。按照客运专线验标对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的规定要求,对沿线碎石、 石粉的料源进行调查,并对选定的料源进行取样试验和筛分检测、配合比 试验。最终选用的材料按配合比拌合后的级配碎石的粒径、级配及质量符 合验标和设计要求,碎石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含量不大于 20%,质软、 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超过 10%,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超过 2%。 (3) 、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和检测设备。为满足路桥过渡试验段施工需 要,选配性能状况好、满足施工工艺与质量要求的成套施工机械设备。为 中铁五局哈大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 9 - - 9 - 满足客运专线检测要求,工地中心实验室配备各种计量设备、力学试验设 备、检测设备。 (4) 、建立级配碎石集中拌合站,按批准的配合比拌合生产级配碎石, 采用填料集中供应方式。 (5) 、确定检测方法。采用 k30、evd、空隙率三控检测。为取得足够 的数据,过渡试验段每层检测 k30、evd、空隙率,使检测点位满足验标要 求。 (6) 、组织人员培训和技术交底。举办“客运专线新验标培训班” , 使全体施工人员能适应客运专线的施工要求,及时掌握客运专线路基施工 相关标准,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的人员才允许上岗。同时,为使全体管理、 技术人员、作业人员准觉掌握相应的标准和要求,要组织多层次、各工种 “路桥过渡试验段施工技术交底会” ,使全员掌握试验工作程序和控制标 准,并将各阶段质量责任分解到具体人员。 5.2.2 基坑底处理 涵身(桥台身)防水施工结束后,对涵壁(桥台)附近的基坑底进行 清理。清除涵洞(桥台)施工时遗留的各种垃圾,清除基坑排水,清除基 坑底的松土或被水泡软的土,整平基坑。按设计放出 c15 混凝土填充线, 按结构物混凝土施工方法,进行 c15 混凝土施工。 5.2.3 测量放样 回填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精测队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出过渡段坡脚 线,放出过渡段填筑区域线。并在涵外壁(台身)的两端和中间,根据人 工夯实厚度及机械压实厚度划出刻度线,作为级配碎石填筑厚度控制。 5.2.4 过渡段基底处理 清除表面腐殖土、种植土、结构物施工时产生的垃圾等,所有清表杂 中铁五局哈大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 10 - - 10 - 土外运至弃土场。并对基底进行整平,使基底自路基中线向两侧不小于 2% 的横向排水坡。对原地面坡度大于 1:5 的开挖台阶,并使台阶宽度大于 2m,高度不大于 20cm,以便压路机能进行碾压。压实后对原地面进行 k30 检测其承载力,应满足地基系数60mp/m。 5.2.5 过渡段填筑 对涵洞(桥台)的同条件养护试块抗压试验检测,当涵洞(桥台)结构 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过渡段填筑施工。级配碎石用挖掘机挖装, ,自卸车运输,按放样宽度及松铺厚度控制卸料量。为了保证过渡段边缘 的压实,边线比设计线每边宽出 50cm。按自卸车每车的方量和松铺厚度计 算卸料车数,以控制松铺厚度。涵洞两侧的过渡段同时对称填筑,并与相 邻路堤同步施工。 5.2.6 过渡段平整 先用推土机或装载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精平,人工辅助整平。 路基顶面做成两侧 2%4%的横向排水坡。在涵背(台背)用红油漆标出每 层松铺厚度控制线,以严格控制松铺厚度。 5.2.7 过渡段初压 采用振动压路机两台,在涵洞两侧对称碾压施工。碾压时采取从两侧 向中心的顺序,纵向进退式碾压,先静压一遍,再弱振碾压两遍,再强震 一遍。碾压行使速度开始时用慢速(宜为 23km/h) ,最大速度不超过 4 km/h。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 2m、行与行轮迹重叠 0.40.5m,横向同层接 头处重叠 0.40.5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小于 3m,以保证无漏压, 确保碾压的均匀性。靠近涵洞的部位在纵向碾压后,压路机改为平行涵洞 背壁面进行横向碾压。大型压路机压不到的部位,在大型压路机碾压完成 后,人工挖出一半摊铺厚度的级配碎石,采用小型内燃冲积夯机进行碾压 中铁五局哈大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 11 - - 11 - 夯实。再将挖出的碎石回填,同样采用小型内燃冲击夯机进行碾压夯实, 即分两层人工小型机械碾压密实。 5.2.8 压实检测 初压结束后,分别采用 k30 平板荷载仪检测地基系数、evd 测试仪检 测动态变形模量 evd、灌砂法检测空隙率 n。 5.2.9 续压检测 对试验段路基进行续压续检,每碾压一遍检测一遍。检测方法同前。 并认真记录松铺厚度、碾压次数、k30 和空隙率检测值等相关数据,直到 压实指标稳定后停止碾压。试验过程中安排技术、检测人员,记录压路机 的碾压速度、碾压顺序、碾压遍数、边角部位小型打夯机的夯实遍数及压 实度检测等情况,以便整理出指导大面积过渡段路基填筑施工的成果报告。 5.2.10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 5.2.10.1 设计要求 中铁五局哈大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 12 - - 12 - 图 1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设计图 (1) 、过渡段级配碎石掺入 5(重量比) po 32.5 普通硅酸盐水 泥,压实标准应满足 k30150mpa/m 及 ev280mpa(有碴轨道无此项标准), evd50mpa 和孔隙率 n28%。 (2) 、过渡段与桥台间设置 0.1m 厚的无砂混凝土渗水板,并于渗水 板底部设置 0.1m 横向排水管。 5.2.10.2 施工方法 (1) 、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 (2) 、过渡段根据施工图纸制定施工工艺和过程控制措施,作出详细 中铁五局哈大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 13 - - 13 - 的作业指导书和相应的质量检查、监督管理制度,并通过现场碾压试验确 定完善的施工工艺及处理措施。 (3)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在拌和站集中拌和,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 配合平地机摊铺,重型碾压设备及小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 (4) 、在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在台后 2.0m 范围内,采用小 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宜按 15 厘米控制,碾压遍数 通过工艺实验确定。 5.2.10.3 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图见“4.2.1 路桥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 1、施工前,做好桥头路基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 刷。 2、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并使 k3060 mpa/m。 3、在桥台及挡墙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台后 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 4、路桥过渡段桥台锥体填筑按水平分层一体同时施工。 5、水泥级配碎石过渡段与路基填筑的相应部位同步施工。 5.2.10.4 施工要点 过渡段的质量控制要点: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层厚控制;填料质量 及均匀性控制、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沉降观测、检测频次与数量。 1、施工前,做好桥头路基的排水施工。 2、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 3、在桥台及挡墙基础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台后过 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 中铁五局哈大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 14 - - 14 - 4、过渡段路基应与其连接的路堤为同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 与其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 5、各个特殊路桥过渡段台阶处必须沿台阶进行横向碾压。 5.2.11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 5.2.11.1 设计要求 (1) 、当涵洞顶面至路基面的高度 h2.0m 时,采用图 3 路堤与横向 结构物过渡段设计图(一) ,涵洞顶部 1.5m 范围内填筑级配碎石,压实标 准同相应部位。当涵洞顶面至路基面的高度 0.4mh2.0m 时,采用图 4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计图(二) ,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压实标准应 满足 k30150mpa/m 及 evd50mpa,ev280mpa(有碴轨道无此项标准)和 孔隙率 n28%。 图 2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计图(一) 中铁五局哈大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 15 - - 15 - 图 3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计图(二) (2) 、当横向结构物与线路斜交时,过渡段应采用斜交正做,即沿线 路方向结构物与路基的两交点之间部分路基填料全部为级配碎石,级配碎 石内掺入 5(重量比) po 32.5 普通硅酸盐水泥,按照与过渡段相同 的标准进行碾压,之后设置标准的正交过渡段。 5.2.11.2 施工方法 (1) 、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 同步施工。 (2) 、涵洞顶部两端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其填筑施工应符合 施工指南的有关规定;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进行 横向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时,不得影响结构物的稳定。 (3) 、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 1m 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 路机进行碾压。 (4) 、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 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 20cm,碾压遍数应通过试验确定。 5.2.11.3 施工工艺 中铁五局哈大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 16 - - 16 - 施工工艺流程图见“4.2.2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 (1) 、施工前,做好横向结构物两侧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 浸泡或冲刷,路堑地段做好结构物基坑边坡整型。 (2) 、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并使 k3060 mpa/m。 (3) 、在横向结构物两侧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 行两端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但应分别对称分层 填筑,防止由于不对称填筑造成对横向结构物的扰动。 (4) 、路堤轨底距结构物顶垂直距离小于 1.5m 时,采取两次过渡方 式,水泥级配碎石过渡段施工完毕后,再用 a、b 组填料回填过渡段与路 堤之间倒梯形部位,压实标准与路堤相同。 (5) 、结构物顶的填料与结构物两侧 2m 范围内的水泥级配碎石同时 采用小型振动机碾压成型。 (6) 、每层混合料施工完毕后需按要求进行养护。 5.2.11.4 施工要点 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层厚控制;填料质量及均匀性控制、边坡平顺 及压实控制、沉降观测、检测频次与数量。 (1) 、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 同步施工。 (2) 、靠近结构物两侧 2m 以内及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 1m 时,必须使用小型振动机碾压。 6 6、劳动组织、劳动组织 6.1 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中铁五局哈大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 17 - - 17 - 6.2 人员配置:施工人员结合施工方案、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工期要求 进行合理配置。其中队长、技术主管、技术人员、专职安全员、工班长由 本单位职工担任,其他人员由劳务人员组成。 每个作业区人员配备表 队长1 人 技术主管1 人 技术、质检、测量及实验人员46 人 专职安全员1 人 工班长12 人 普工10 人 机械操作手46 人 7 7、材料要求、材料要求 水泥:采用甲供 p.o.32.5 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碎石:采用质量符合现行规范标准要求的碎石。 8 8、施工机具配置、施工机具配置 根据总体施组和施工的实际需要,以每个作业区为一个单位所需配置 的主要机具设备(见下表): 主要机具设备表主要机具设备表 序号机 械 设 备 名 称规格及型号单位数量备 注 1 挖机 ex200 台 2 2 推土机 sd16 台 2 3 平地机 py190 辆 1 4 压路机 20t 台 4 5 水车 8t 个 2 6 自卸汽车 8t 个 2 7 手扶冲击夯 bs50-2 台 4 8 其他小型机具台套若干 9、施工控制及质量检测 9.1 施工控制 9.1.1、层厚控制:对压路机碾压部位每层松铺厚度控制在 中铁五局哈大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 18 - - 18 - 2530cm(松铺系数为 1.251.36) ,最大压实厚度控制在 30cm 内,但最 小厚度不低于 15cm;小型机具压实部位每层松铺厚度控制在 1520cm, 压实厚度控制在 15cm 内。在桥台背部及横向结构物墙身的左中右用红油 漆标出分层松铺厚度和填层序号。 9.1.2、填料平整及均匀性控制:基床表层以下部分采用推土机粗平、 平地机精平,靠近结构物人工配合进行局部处理,确保层厚及拌合料均匀。 9.1.3、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过渡段与路堤、路堑边坡连接处顺接 采用人工挂线精细顺接,过渡段本体填筑局部不利于机械操作地段也采用 人工挂线精细刷坡。 9.2 质量检测 工班在作业时,按照下列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质检 员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检验。 9.2.1 过渡段基底处理检测 过渡段基底处理应按设计要求与桥台、横向结构物、相邻路堤的基底 处理同时进行,路堤高度 h3.0m 的路堤,原地面处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h3.0m 时,过渡段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地基系 数 k3060 mpa/m。 过渡段路堤高度过渡段路堤高度 h3.0mh3.0m 的原地面处理压实标准的原地面处理压实标准 压实标准 项目 改良细粒土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 地基系数 k30(mp/m)110130150 动态变形模量 evd(mpa)404040 空隙率 n(%)-2828 压实系数 k0.95- 中铁五局哈大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 19 - - 19 - 检验数量:每个过渡段抽样检验压实系数 k(或孔隙率 n)3 点,其中: 距路基边线 1m 处左、右各 1 点,路基中部 1 点;或抽样检验地基系数 (k30)2 点,其中:距路基边线 2m 处 1 点,路基中间 1 点。 检验方法:按施工试验细则的方法进行检测。 9.2.2 台(涵)背基坑回填检测 (1) 、基坑采用混凝土回填时,回填材料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 要求。 检验数量:每个基坑抽样检验 2 组。 检验方法:在浇筑地点抽样成型混凝土试件进行标准养护,并进行 28d 抗压强度试验。 (2) 、基坑采用碎石回填时,应分层回填,并采用小型振动机械压实, 其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每个基坑施工单位抽样检验 2 点。 检验方法:动力触探试验。 (3) 、基坑回填顶面高程的允许偏差为50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个基坑抽样检验 2 点。 检验方法:水准仪测量。 9.2.3 填料质量检测 (1) 、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调查选定级配碎石料源,并对选定的料 源进行取样试验和筛分检测,填料粒径、级配及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碎石 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含量应不大于 20%;质软、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得 超过 10%;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得超过 2%,过渡段用碎石的级配范围应 符合下表的规定。 中铁五局哈大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 20 - - 20 - 过渡段用碎石级配范围表过渡段用碎石级配范围表 通过筛孔(mm)质量百分率(%)级配 编号50403025201052.50.50.075 110095100-6090-306520501030210 2-10095100-6090-306520501030210 3-10095100-5080306520501030210 检验数量:每 2000m3 抽样检验 1 次颗粒级配、颗粒密度、针状、片 状颗粒含量、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 检验方法:在料场抽样进行室内试验,并在每层的填筑过程中目测检 查级配有无明显变化。 (2) 、级配碎石中掺入水泥的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批号的水泥,每 200t 为一批, 当不足 200t 时也按一批计。每批抽样检验 1 组。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进行有关项目的试验。 9.2.4 分层填筑检测 (1)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的压实质量应按下表采用地 基系数 k30 、动态变形模量 evd 和孔隙率 n 三项指标控制。 基床表层以下级配碎石填层压实标准基床表层以下级配碎石填层压实标准 项目地基系数 k30(mp/m)动态变形模量 evd(mpa)空隙率 n(%) 压实标准1505028 检验数量: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孔隙率 n 各 3 点,其中距路基两侧填筑 级配碎石边线 1m 处左、右各 1 点,路基中部 1 点;每填高约 30cm 抽样检 验动态变形模量 3 点,其中 1 点必须靠近桥台或横向结构物边缘处;每填 高约 60cm 抽样检验地基系数 k30、动态变形模量 evd2 点,其中距路基两 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 2m 处 1 点,路基中部 1 点。 检验方法:按试验细则的方法进行检测。 中铁五局哈大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 21 - - 21 - (2) 、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 检验数量: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 (3) 、填料应分层压实。采用大型压路机械碾压时,每层的最大压实 厚度不宜超过 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 15cm;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 备碾压时,填料的虚铺厚度不应大于 20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 按工艺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单位确认的工艺参数进行控制。每压实层应平整 无积水现象。 检验数量:抽样检验 6 处(左、中、右各 2 处) 。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4) 、级配碎石中水泥掺加剂量允许偏差为试验配合比 0+1.0% 检验数量:每过渡段每填高约 90cm 抽样检验 3 处(左、中、右各 1 处) 。 检验方法:滴定法检测。 (5) 、过渡段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过渡段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表过渡段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表 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 1 中线至边缘距离0,+50mm每过渡段抽样检验 3点尺量 2 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每过渡段每检测层抽样检验2点尺量 3 横坡 0.5% 每过渡段抽样检验 2个断面坡度尺量 4 平整度不大于15mm每过渡段抽样检验 5点2.5m长直尺量测 5 边坡坡率 (偏陡量 )3%设计值每过渡段每侧抽样检验 6点坡度尺量 (6) 、基床表层以下级配碎石填层的允许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