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27标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青藏铁路27标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青藏铁路27标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青藏铁路27标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青藏铁路27标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青藏藏铁铁路路2 27 7 标标施施工工组组织织设设计计 1 1. .工工程程概概况况 1 1. .1 1. .工工程程范范围围 本次投标的工程范围为新建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第 27标 段,即乌马塘(不含) -当雄(含)段,初测里程 ck1807 + 500 - ck1841+800。工程内容包括改移道路、输油管道防护、改河改沟、 路基、桥涵、铺碴、大型临时设施等。 1 1. .2 2. .工工程程位位置置及及线线路路走走向向 第27标位于青藏高原西藏自治区境内乌马塘(不含)至当 雄(含)ck1807+500-ck1841+800,线路长34.30公里,线路走向 由东向西从乌马塘乡开始到当雄县城结束。其中龙仁为预留车站, 按区间修建,当雄开站。 1 1. .3 3. .地地形形、地地貌貌 本标段线路经过山麓坡脚、山间谷地及山前倾斜平原,谷地 宽约10公里,两岸山高坡陡,基岩裸露。谷内阶地平缓,横坡 一般在2-6,阶地及河漫滩内湿地发育。海拔在 4300-4500米之 间。 1 1. .4 4. .工工程程地地质质、水水文文地地质质、气气象象 1 1. .4 4. .1 1. .工工程程地地质质 本标段受那曲 当雄断裂带的影响。那曲 当雄断裂带总体走 向n40-50e,该断裂为压扭性断裂。该断层在九子纳又与桑雄九 子纳断裂相复合,使得九子纳垭口基岩破碎,多呈碎石状,工程 地质条件差,对线路影响较大。线路附近皆为断层破碎带或严重 影响带,对工程危害较大。 标段沿线地表覆盖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坡积、湖积地层, 下伏及山坡为二叠系上统砂岩夹页岩。局部地段还存在沼泽、湿 地等不良地质。地震基本烈度九度。 1 1. .4 4. .2 2. .水水文文地地质质 本标段地表水体发育,河流、溪流较多。地下水为第四系孔 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孔隙潜水一般埋藏较浅,为 0.5-5米,水量丰 富,水质较好,补给来源主要为河水及大气降水;基岩裂隙水主 要分布于白垩系砂岩夹页岩中,水量较小,水质较好,补给来源 主要为大气降水。 该段施工用水较为便利。 1 1. .4 4. .3 3. .气气象象 本标段位于唐古拉山以南,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该段气候特 征由冰缘干寒气候向温暖湿润方向转变更加明显。然而,线路经 过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大气透明度良好,云量少, 太阳直射强,总辐射量大。 本区气温仍然很低,年平均气温 1.6c,极端最高气温 26.5c,最低气温 -35.9c,最冷的月份集中在每年的 11月到次年 的3月;年平均蒸发量1866mm,年平均降水量468mm,降雨主要集 中在每年的7、8、9月,年平均降水日数116.4日,降雪期为当年 9月至次年6月,平均雷暴日数为75.7天。 1 1. .5 5. .施施工工环环境境 1 1. .5 5. .1 1. .自自然然环环境境 本标段位于青藏高原连续多年冻土区以南的非多年冻土区,受 海洋气候的影响,该区气候向温暖湿润方向转变比较明显,年平均 气温1.6c左右。地表植被发育,草场无垠,居民点较多。受那曲 当雄断裂带的影响本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且发育有沼泽、湿 地等不良地质现象。本标段海拔在 4300-4500米之间,高寒缺养、 低气压、强辐射,施工条件十分艰苦。 1 1. .5 5. .2 2. .生生态态环环境境 本标段主要分布有高原草原,局部地段为高原荒漠。由于青 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一经破坏很难恢复,所以在施工中,要严 格按照设计及相关环保法规要求选定便道、取弃土场的位置,大 小临工程布置以不破坏或少破坏植被为原则,并做好植被的恢复 工作。规范人、机的活动范围,使工程环境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 持和恢复。标段附近还经常有野生动物出没,施工期间严格制定 相关措施,保护野生动物。 1 1. .5 5. .3 3. .机机械械使使用用环环境境及及影影响响 本标段位于青藏高原海拔 4000米以上的地区,严酷的环境条 件对机械的正常使用和维修造成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 海拔升高,大气压力下降,空气密度减少,含氧量降低,全年平 均气压在604毫巴左右,为海平面的65%;气候寒冷多变,昼夜温 差大,年低温期长,平均气温 1.6c,极端最低气温 -35.9c;降水 量低、蒸发量高,紫外线辐射强烈;高原雷暴多,静电强等。以 上环境特点均对机械的正常使用和维修造成很大的影响。 1 1. .5 5. .4 4. .水水、电电、交交通通、通通讯讯、供供养养现现状状 1 1. .5 5. .4 4. .1 1. .水水 本标段地表水系发育,河流、溪流较多,地下水埋藏较浅。 本标段工程及生活用水可就近利用地表水或地下水。使用前先经 过水质化验。 1 1. .5 5. .4 4. .2 2. .电电 本区目前尚无电网覆盖,拟采用自发电方案。 1 1. .5 5. .4 4. .3 3. .交交通通 青藏公路大致沿本标段线路走行,交通极为便利,修建部分 施工便道,即可解决全标段的施工交通问题。 1 1. .5 5. .4 4. .4 4. .通通讯讯 本标段紧靠当雄县,当地已利用兰西拉光缆开通了程控电话 和无线通讯业务。施工期间可与电信局联系安装程控电话或采用 移动电话等通讯手段来解决。 1 1. .5 5. .4 4. .5 5. .供供养养现现状状 本标段位于当雄县境内,而当雄是青藏高原腹地的一座高原 小城,除蓄牧业外,工农业生产都比较落后。其主要的生产、生 活资料由内地供应,全部从格尔木经 109国道用汽车运来。工程开 工后,除用于工程本体的由建设单位统一招标采购的钢材、水泥 等从青藏铁路不冻泉物资储备基地用汽车运输到工地外,其余油 料、燃料等材料和生活物资也将从格尔木经 109国道用汽车运来。 1 1. .5 5. .5 5. .当当地地资资源源 本标段分布有砂岩夹页岩地层可供开采碎石及片石,同时, 本标段的一些河流滩地内砂砾石资源比较丰富,清筛后可满足工 程需要。沿线砖、石灰产地十分馈乏,仅在青海的格尔木及附近有 产地,故工程中应尽量避免大量使用上述材料,并使用代用材料。 1 1. .6 6. .主主要要工工程程数数量量 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数量 1 路基土方百断面方 23696 2 路基石方百断面方 3068 3 大 桥延长米 1165.7 4 中 桥延长米 158.9 5 涵 洞横延米 1898.2 1 1. .7 7. .工工程程重重点点 本标段6座大中桥, 67孔16m跨先张梁制作及架设,是本标 段施工的重点之一;本标段含当雄车站在内,路基土石方 267.7万 方,且有沼泽、湿地等不良地质处理,是本标段施工的又一重点 工程之一。 1 1. .8 8. .技技术术标标准准 本工程设计、施工、验收采用的规范、规则和标准。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gb50090-99)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 (gb50091-99) 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cbj111-87) 铁路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gb/t50262-97) 铁路路基设计规则 (tb10001-99) 铁路特殊土路基设计规则 (tbj35-92) 铁路路基支挡结构物设计规则 (tbj25-90) 路基设计细则 (qj/yy68-90)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 (tb10002.1-99) 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2-99)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3-99) 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4-99) 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 (tb10002.5-99) 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 (tb10017-99) 新建与改建第二线桥涵设计细则 (q/yy65-1995)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及验收规范 (tb10210-97) 铁路桥梁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规范 (tb10116-99) 铁路桥隧守护设施设计规定 新建铁路桥上无缝线路设计暂行规定 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tb102302-96) 铁路路基施工规范 (tbj202-96)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 (tbj203-96) 水土保持法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85) 铁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tb10501-9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96)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wpb3-99)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 (gb12525-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 铁路线路维修规则 (铁工务198993号) 关于加强养护机械化工作的若干意见 (铁工务函 199016 号) 铁路工程建设设计暂行规定 (铁建函1996431) 养路机械化线路检测设备装备标准 (铁工务199862号) 关于大型养路机械作业条件下对有关设施若干要求的通知 (工机199816号) 青藏铁路高原多年冻土区工程设计暂行规定 (上册) (铁建 设200179号) 青藏铁路高原多年冻土区工程施工暂行规定 (上册) (建机 200187号) 公(道)路桥涵按公路规范执行 2 2. .总总体体施施工工组组织织布布置置及及规规划划 2 2. .1 1. .总总体体施施工工组组织织布布置置 2 2. .1 1. .1 1. .总总体体施施工工组组织织方方案案 2.1.1.1.组建高效精干的项目管理机构 成立有指挥长,副指挥长,总工程师的指挥部,由 26名技术 管理人员组成,指挥部设在西藏自治区当雄县。组织机构框图见 下页。 2.1.1.2.部署装备精良、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 拟由各子公司抽调机械设备和人员进行优化组合,组建成三 个路基工程队、三个结构工程队和一个混凝土搅拌站、一个预制 构件厂,生产总人数为586人。 2 2. .1 1. .1 1. .3 3. .任任务务分分配配及及管管段段划划分分 2.1.1.3.1.结构工程一队负责ck1807+500ck1817+500段内 的桥涵、防护和排水工程的施工。 2.1.1.3.2.结构工程二队负责ck1817+500ck1829+500段内 的桥涵、防护、排水工程施工和第二搅拌站混凝土的生产。 2.1.1.3.3.结构工程三队负责ck1829+500ck1841+800段内 的桥涵、防护和排水工程的施工。 2.1.1.3.4.路基工程一队负责ck1807+500ck1817+500段内 的路基土石方和改移道路工程的施工。 2.1.1.3.5.路基工程二队负责ck1817+500ck1829+500段内 的路基土石方和改移道路工程的施工。 2.1.1.3.6.路基工程三队负责ck1829+500ck1841+800段内 的路基土石方、砂桩、碎石桩和改移道路工程的施工。 2.1.1.3.7.构件预制厂负责全标段的矩形涵涵节、混凝土防 护块、箱涵盖板及16m梁的预制和16m梁的架设。 2.1.1.3.8.轨道工程施工由结构工程队和路基工程队抽调人 员组成施工队伍。 2 2. .1 1. .2 2. .施施工工组组织织机机构构框框图图 宣 传 部 青藏铁路工程指挥部指挥长 副指挥长总经济师 办 公 室 工 程 管 理 部 财 务 会 计 部 安 全 质 量 监 察 部 机 电 物 资 部 合 同 管 理 部 技 术 开 发 部 中 心 试 验 室 环 境 保 护 部 医 疗 卫 生 部 工 地 医 院 卫 生 防 疫 站 生 活 采 购 供 应 站 发 电 站 材 料 厂 机 修 厂 混 凝 土 搅 拌 站 结 构 工 程 一 队 构 件 预 制 厂 结 构 工 程 二 队 结 构 工 程 三 队 路 工 程 基 一 队 路 基 工 程 二 队 路 基 工 程 三 队 生 活 采 购 供 应 部 公 安 分 处 总工程师 2 2. .1 1. .3 3. .指指挥挥部部人人员员配配备备 本着高效、精干的原则进行机构人员配备。指挥部人员配备 如表所示。 指挥部人员配备表 序号职名职称人数备注 1指挥长高级工程师1 2副指挥长高级工程师1 3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 4总经济师高级工程师1 5工程部长高级工程师1 6机电物资部长高级工程师1 7技术开发部长工程师1 8合同部长经济师1 9财务部长会计师1 10安质部长高级工程师1 11宣传部长政工师1 12试验室主任工程师1 13环保部长工程师1 14卫生部长医师1 15生活部长1 16公安分处长干警1 17办公室主任1 18职员工程师9 19合计26 2 2. .1 1. .4 4. .施施工工生生产产单单位位人人员员配配备备 项目队人员配备表 序 号 队名 管理人 员 技术 人员 技术 工人 普通 工人 后勤 人员 合计 1路基工程一队54460358 2路基工程二队54420354 3路基三队工程54420354 4结构工程一队5580233116 5结构工程二队5672203106 6结构工程三队5674213109 7构件预制厂534812371 8混凝土搅拌站12140118 合计36344187622586 2 2. .1 1. .5 5. .后后勤勤单单位位人人员员配配备备 总人数56人,其中管理人员10人,技术人员7人,技术工人 35人,后勤人员4人。 2 2. .2 2. .临临时时工工程程规规划划 2 2. .2 2. .1 1. .施施工工条条件件 2 2. .2 2. .1 1. .1 1. .既既有有交交通通 本标段的起点在109国道左侧约530m处,除ck1811ck1819 段距109国道较远外,线路随着109国道左右八次交叉通过,并 有乡村道路通过国道与铁路相交,交通十分方便,各种材料可直 接运至工地。 2 2. .2 2. .1 1. .2 2. .当当地地电电源源 线路通过当雄县。但当地电源量小,无法满足工程施工的需 要。 2 2. .2 2. .1 1. .3 3. .砂砂石石料料源源 标段内砂石料场丰富,开采使用完全能满足 27标工程需要。 届时,按监理和总指统一部署决定设场。 2 2. .2 2. .1 1. .4 4. .水水源源 沿线地表水出露丰富,沟、溪、河道较密,无工业污染,水 质较好,是否符合饮用水和施工用水标准,经水质化验后决定。 2 2. .2 2. .1 1. .5 5. .场场地地条条件件 标段内地形平缓,除局部交叉位置施工需采取措施和改移道 路外,各工点的便道及施工场地布置均较容易。 2 2. .2 2. .2 2. .临临时时工工程程规规划划 2 2. .2 2. .2 2. .1 1. .便便道道 进入线路的便道尽量使用既有乡村道路。当既有道路满足不 了施工载重和宽度要求时,与当地协商,有我指挥部组织加宽或 修整。在修筑通往大桥或修筑运梁道路时,尽量采取填方路堤形 式,并力争少占草地。主干便道路基宽 6.5米,路面宽5.5米,单 车道路路基宽4.5米,路面宽3.5米,填土厚度不少于0.8米。路 面厚度不少于20厘米的泥结碎石结构。 2 2. .2 2. .2 2. .2 2. .供供水水 大中桥、预制场及住宿区,就近靠河、沟、溪的,采用直接 抽水供应方式,否则打井抽水。涵洞、挡护工程,在各工点修建 蓄水池,用水车拉水到各工点供应施工。所有水管路的布设,采 用架空方式,管路不得设反坡和平坡,以免管内存水冻结。输水 管道采用保温管道,接口采用承插口式管箍连接,以保证各工点出 水口水温不低于5。 2 2. .2 2. .2 2. .3 3. .供供电电 本标段各大中桥、预制场用电采取分别自发电供应,发电机 选择单机容量75千瓦至200千瓦不等的康明斯柴油发电机。根据 施工和生活用电负荷需要,负荷大于单机容量时,采取多台并联 发电方式。在用电量较小的涵洞挡墙工程,配备 50千瓦以内的移 动式发电机,以适应和满足零星工程的需要。 2 2. .2 2. .2 2. .4 4预预制制厂厂 预制厂设在ck1821+500附近,供应全标段的16m梁及矩形涵 节、箱涵盖板和混凝土防护砌块半成品。预制厂采用全封闭式保 温厂房,配备龙门吊、蒸汽养护的燃油锅炉、混凝土输送泵、布 料入模的横竿式布料机等设备。 2 2. .2 2. .2 2. .5 5. .混混凝凝土土搅搅拌拌站站 本标段设置两个混凝土搅拌站。第一搅拌站设于 ck1821+500, 与构件预制厂同设一处。搅拌设备为两台套 750l强制式混凝土搅 拌楼,供应预制构件混凝土和 ck1821ck1841段零星混凝土浇注 任务。第二搅拌站设在ck1809+200附近,配套hzs60混凝土搅拌 楼一套,负责大桥下部工程混凝土的供应。 搅拌站采用全封闭式暖棚,配置燃油锅炉蒸汽养护和热水拌 和,砂石料配以热风机暖棚拱热。 2 2. .2 2. .2 2. .6 6. .临临时时工工地地房房屋屋 临时工地房屋所在地见施工平面图。住宿房屋采取集装箱房 与砖房结合方案,房屋供暖统一配套燃油锅炉暖气供暖。生产房屋 采用军用大型棉帐篷、钢桁架军用棚等。 2 2. .3 3. .施施工工现现场场布布置置 对重点土石方、大桥工点进行较细布置,其他工点根据施工 需要参照布置。便道和临时房屋及预制场选址时,选在植被稀少 的高地河滩、河岸和坡地上,尽量不在茂盛草地和湿洼地上修建 临时房屋。整个现场布置均报指挥部及监理批准后实施。 2 2. .3 3. .1 1路路基基施施工工场场地地布布置置图图 路基中线 填土区段摊平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 路基施工场地布置图 便道 格尔木 拉 萨 便道 住房区 食 堂 洗 澡 堂 锅 炉 房 配电 房 机修房 机械停放 库 会议室 值班 房 办公区 住房区 队部 材料库 住房区 便道 围墙 住房区 住房区 垃圾池 厕所 2 2. .3 3. .2 2. .大大桥桥施施工工现现场场布布置置示示意意图图 围墙 配电 房 接 109 国道 桥墩 桥台 拉萨 大桥施工场地布置示意图 火工品 加工房 中线 看守房 机械库材料库 模板 加工房 钢筋制 作房 变压器 硬 化 路 面 垃圾池 围墙 格尔木 洗澡堂 锅炉房 食堂 住房 住房 办公室 结构工程队驻地 2 2. .3 3. .3 3. .构构件件预预制制厂厂布布置置图图 构件预制厂平面布置图 办 公 室 财 务 室 技 术 室 试 验 室 大堆料 材 料 库 锅 炉 房 输 送 泵 水泥库 配电房 场放 存 台 座 钢筋加工棚 钢筋堆放场 机修班 青 藏 公 路 搅拌站 钢筋加工棚 汽车通行 汽车通行 通 往 青 藏 公 路 汽 车 通 行 龙 门 吊 轨 道 龙 门 吊 轨 道 台 座 台 座 台 座 生活区 台座 台座 2 2. .3 3. .4 4. .平平面面布布置置总总图图 见下页图。 3 3. .施施工工进进度度安安排排及及保保证证工工期期措措施施 3 3. .1 1. .工工期期目目标标 开工时间: 2003年4月1日; 竣工时间: 2006年10月20日,较招标文件规定的竣工日期 2006年11月20日提前一个月。 其中:16m桥梁预架设2005年5月29日完成;非预架桥梁下 部工程2003年11月30日完成;其他站前线下主体工程 2006年7 月16日完成;保证2006年8月26日至9月9日的铺轨工期。铺 轨通过后及时整道,一周内达到线路平顺, 2006年10月20日前行 车速度达到30km/h,保证工程列车通行。线下土建工程 2006年10 月20日前竣工。 站场房建、给排水工程2006年10月18日竣工。 3 3. .2 2. .施施工工总总体体进进度度方方案案 管段起讫里程为ck1807+500ck1841+800,即乌马塘(不含) 至当雄。工程内容包括线下主体工程、铺碴、 16m梁的预架、桥面 系及其他附属工程和改道工程、大临工程等。按照招标文件铺架 进度计划要求,本管段总体施工进度安排如下: 3.2.1.全段的线下工程(含当雄车站)和线外改道工程于 2003 年4月1日开工。线下工程以及16m桥梁预架和预铺碴在2006年 7月16日完成,并达到铺架条件,确保 2006年8月26日的铺轨工 期。 3.2.2.桥面系以及其它线下土建工程在 2006年10月20日前 完工。本方案已考虑比招标文件规定的工期提前。 在安排各项工程施工计划时,必须遵循设计原则中对季节性的 要求,并确保铺架的顺利通过。对施工工期较短的项目采用倒排工 期的方法配足施工能力,同时采用预科研、施工技术攻关及地质预 测预报等手段,保证各道工序按计划进行直至工程完工。 对客观条件限制暂不能开工的工点,提前作好各项准备工作, 如备足各类施工料具、路基填料、特殊土工材料、对施工人员进 行适应性训练和技术培训、对技术装备进行维护保养等。一旦开 工,各项工作即能有序展开。 3 3. .3 3. .施施工工顺顺序序及及施施工工进进度度安安排排 按照招标文件工期要求,结合高原特性及现场的自然气候环 境,我公司在组织精干队伍、配备具有富余的先进配套专业设备 的前提下,本着先临时后主体、先主体后附属、先易后难、先下 后上、突破关键的原则和顺序均衡安排施工,各项工程具体施工 顺序和进度安排如下: 3 3. .3 3. .1 1. .路路基基工工程程施施工工顺顺序序 本标段路基土石方量大,但施工时间充裕,主要以借土填方 为主,是控制工期的关键工程。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结合实际情 况,2003年先安排湿地软土处理和当雄站的路基填方及沿线下挡 工程,并于2003年6月30日完成换填土、砂桩、碎石桩工程。 改道工程在进场后安排施工,并在 2003年11月30日前完成,为 正线工程提供便利。 2004年和2005年安排剩余路基的挖填方施工, 并于2005年10月1日前完成路基主体工程。路堑挡土墙和边坡 防护圬工于2005年11月底前完工;路堤防护及喷播植草在 2006 年7月1日前完工。 3 3. .3 3. .2 2. .桥桥梁梁工工程程施施工工顺顺序序 本标段桥梁施工顺序为: ck1833+390中桥、ck1834+935中桥、 塘莫大桥、卢仁朗大桥先安排施工,于 2003年10月底前完成下部 工程。乌麦朗大桥和央日阿朗大桥安排于 2004年施工,并于2004 年11月1日完成下部主体工程。以上大桥的 67孔16m梁在2004 年4月中旬开始预制, 2005年8月完成预架和桥面系工程。 3 3. .3 3. .3 3. .涵涵洞洞工工程程施施工工顺顺序序 本标段涵洞工程仅有两种形式即盖板涵( 11道)和矩形涵( 73 道) 。我指挥部进场后,安排于 2003年4月1日开工。首先施工盖 板涵和矩形涵基础,后安排矩形涵节安装,于 2004年5月31日前 全部完成涵洞主体工程。 3 3. .3 3. .4 4. .铺铺碴碴工工程程施施工工顺顺序序 铺碴按先底碴后面碴、先前后尾的顺序。 2003年落实和建好 碎石碴场。 2004年和2005年备足道碴, 2006年4月开始上碴, 7 月16日前完毕。 3 3. .3 3. .5 5. .施施工工季季节节安安排排 27标段工程量不大,招标文件安排的施工时间比较富余,但 从高原气候环境比较恶劣这一角度考虑,在确保工期的前提下, 我公司作以下施工安排: 3.3.5.1.路堑开挖,除每年的一、二、十二月份不安排施工 外,三、十一月份少安排施工。路堑挡墙和防护工程安排在少雨 季节施工,并在雨季到来前完成挡护工程。 3.3.5.2.路基填筑,尽量采用粗颗粒料如砂、卵砾石等作为填 料,并安排在暖季和少雨季节施工。如填料为粘性土,则避开雨季 施工。 3.3.5.3.桥涵除每年一、二、十二月份不安排施工外,三、 十一月份少安排施工,工程尽量安排于暖季,其中明挖基础原则 上雨季不安排或少安排。构件预制和桥墩混凝土施工考虑高原昼 夜温差大的问题,安排暖棚和低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 3. .3 3. .6 6. .施施工工进进度度安安排排 3 3. .3 3. .6 6. .1 1. .路路基基及及防防护护排排水水 2005年10月1日全部完成路基土石方主体工程。 2006年7月 1日前完成全部防护和排水工程。 3 3. .3 3. .6 6. .2 2. .桥桥涵涵 涵洞工程必须在2004年5月31日前完工,为路基施工创造 条件。 桥梁基础和下部工程在2004年11月1日完成主体工程。 2005 年8月12日前完成16m梁预架设和桥面系工程。 3 3. .3 3. .6 6. .3 3. .轨轨道道工工程程 铺底碴在2006年7月16日前完成。 全部工程在2006年10月20日完成。 3 3. .4 4. .施施工工进进度度计计划划网网络络图图与与横横道道图图 如后所示。 3 3. .5 5. .工工期期保保证证措措施施 3 3. .5 5. .1 1. .超超前前准准备备 超前作好思想准备、组织准备、技术准备和物质准备。项目 班子成员和主要管理人员以及由各类工种组成的基本队伍及时到 位,提前进行技术培训和适应性训练;对于重点和难点工程,有 足够的技术储备;拟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机况良好。确保进场快、 安点快和开工快,抓住有利施工季节,为施工创造良好开端。 3 3. .5 5. .2 2. .组组建建一一个个精精干干高高效效的的项项目目班班子子 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管理经验的公司领导人担任指挥长; 选派经验丰富、事业心强的专家担任本项目的总工程师、总经济 师;选派长期在各个项目工作,具有丰富生产组织指挥经验的高 职人员担任项目各主要部门负责人;挑选具有长期类似工程施工 操作经验,并具有较强的技术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青壮技工担任现 场主要工序操作手和工班技术骨干;安排年富力强有较强管理能 力和业务技能的技术人员组成一线技术管理队伍,配备足够的业 务尖子担任技术主管、质监、安检、测量、机电、试验工程师和 各项业务主管,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3 3. .5 5. .3 3. .安安排排好好分分段段平平行行流流水水作作业业,组组织织均均衡衡生生产产和和稳稳产产高高产产, 对对施施工工进进度度实实行行动动态态管管理理 根据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编好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不断 优化施工方案和网络计划,重点作好进度和资源的优化,设置重 点部位和关键工序的控制点,压缩非关键线路时差和资源,紧紧 抓住关键路线各道工序和重难点攻关,确保关键路线的施组进度。 3 3. .5 5. .4 4. .推推行行工工期期目目标标责责任任制制 推行工期目标责任制,并将工期目标作为考核项目领导班子 的重要指标,将工期目标分解到班组和个人,并将其与职工的经 济利益挂钩。公司将严格工期目标的计划、检查、考核和奖惩制 度,开展日碰头、旬检查、月调整的工作制度,对落后工序就地 组织攻关,制定措施,赶上计划;对难点工序有预案,必要时调 整资源配置加大技术攻关力度,使局部调整不影响总工期,确保 工期目标落到实处。 3 3. .5 5. .5 5. .确确立立合合理理的的分分阶阶段段工工期期目目标标,分分阶阶段段进进行行工工期期控控制制 对技术复杂的桥梁以及土石方工程等重点和控制工程,仔细 分析,确立合理的分阶段工期目标,采取得力措施,分阶段进行 工期控制,实现分阶段工期目标,从而保证总工期目标实现。 3 3. .5 5. .6 6. .强强化化计计划划管管理理,加加强强协协调调指指挥挥 根据实施性施组的总体安排和网络计划进度,编制年度、季 度和分月分旬生产作业计划。月旬作业计划要落实到班组。要以 旬、月计划的实现保证季度计划的实现,以季度计划保年度计划 的完成。从而保证总工期的如期实现。施组和计划要结合现场实 际和季节性因素,既要满负荷工作,又要留有余地,确保计划的 严肃性、可靠性。加强施工指挥调度与全面协调工作,及时解决 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3 3. .5 5. .7 7. .组组织织得得力力的的后后勤勤保保障障系系统统 公司将组建得力的后勤保障机构,按计划组织物资、材料、 设备、配件的订货采购供应,计划好供应周期和采购运输方案, 不出现停工待料,在现场设置机械设备修理站,配足常用床具和熟 练修理工种,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和施工机械化作业程度, 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3 3. .5 5. .8 8. .抓抓好好安安全全、质质量量,加加快快施施工工进进度度 妥善处理安全、质量和进度的关系,认真抓好安全质量工作, 确保不出任何安全质量事故,加快施工进度。 3.5.9.推广新技术、新工艺,促进科技成果和工法成果的转 化。充分依靠科技组织重点工程的快速施工,向科技要进度。 3 3. .5 5. .1 10 0. .服服从从大大局局,听听从从业业主主统统一一指指挥挥 服从业主统一指挥,积极做好外部关系协调,主动与相邻施 工单位进行协商,合理解决场地利用、共用运输道路等问题,求 得相互配合与支持。协调好与周边单位和居民的关系,及早解决 征租用地、改移道路等工作,争取时间,尽快投入全面施工。 4 4. .施施工工方方案案、技技术术措措施施、施施工工工工艺艺和和方方法法 4 4. .1 1. .总总体体施施工工技技术术方方案案 4 4. .1 1. .1 1. .路路基基工工程程 4 4. .1 1. .1 1. .1 1. .地地质质预预报报 采用地质雷达、补充勘探等手段复核设计资料,如与设计不 符,报甲方、监理、设计单位变更。 4.1.1.2.路堑采用爆破开挖,坡面采用光面爆破。 4.1.1.3.填方地段加强土工实验,选择填料,通过实验手段 取得填筑参数,并用核子密度湿度仪, k30车载系统检测填筑质量。 路基施工实施保护周围植被,并对路基内草皮采取移植绿化 防护。 4 4. .1 1. .1 1. .4 4. .湿湿地地沼沼泽泽软软土土地地段段路路基基 设置排水沟或挡水埝,将水源截断。砂桩、碎石桩采用功率 大较先进的管桩机。 4 4. .1 1. .2 2. .桥桥涵涵工工程程 4.1.2.1.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控制测量和桥梁墩台的放样测量, 确保中心、标高、跨距、结构尺寸的准确性。 4.1.2.2.桥梁墩台和预制构件采用大块钢模。 4.1.2.3.混凝土按设计要求采用,集中搅拌,寒季施工时采 用负温混凝土或低温早强混凝土,并对拌合料进行加温。 4.1.2.4.钢筋采用负温冷拉、负温焊接工艺辅助。 4.1.2.5.16米及以下跨度桥梁采用预架设工艺 . 4.1.2.6.涵洞施工采用机械开挖基坑和爆破开挖工艺,钢筋混 凝土矩形涵采用预制节段安装方案 . 4.1.2.7.现浇混凝土采用搅拌站集中供应,混凝土输送车水 平运输,垂直运输采用汽车吊,预制构件采用泵送入模工艺。 4 4. .2 2. .施施工工准准备备 4 4. .2 2. .1 1. .组组织织准准备备 本着快进场、快筹备、早施工的原则,组织队伍、设备进场。 进行施工前的开工动员,介绍青藏铁路的基本情况和建设意义; 讲述本标段工程的施工特点、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强化对工期、 质量、安全、环保和成本意识的教育;明确青藏铁路整体创优规 划及本标段的创优目标、体系和措施。 组织人员、设备分两批进驻现场。首批人员主要办理交接桩 手续、进行全线精测、修建临时生产生活房屋、施工便道、供水 系统及安装、架设水电管路;组建试验室、电站、预制件厂、砼 搅拌站;组建首期开工工程急需的材料设备进厂。其余人员和设 备也要尽快进场,作好全面施工准备。 4 4. .2 2. .2 2. .技技术术准准备备 4.2.2.1.熟悉、审查设计图,参加设计单位组织的技术交底 及现场核对,组织图纸会审; 4.2.2.2.制定测量方案并进行全面复核测量; 4.2.2.3.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 4.2.2.4.做好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 4.2.2.5.制定各项试验检测措施; 4.2.2.6.研究制定高原各项施工技术方案和环境保护措施。 4.2.2.7.对全标段重要工点进行地质补勘和季节性冻结层厚 度调查。 4 4. .2 2. .3 3. .机机械械设设备备准准备备 4 4. .2 2. .3 3. .1 1. .配配备备原原则则 为实现青藏铁路 “依靠科技,以人为本,安全可靠、保护环境 ” 的要求,机械的配备以减轻人力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防止环 境污染为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在配备施工机械时应考虑以下因 素。 4 4. .2 2. .3 3. .1 1. .1 1. .适适应应性性 施工机械适应于工程的施工条件和作业内容,根据施工标段 的气候、地形、土质、场地大小、运输距离、工程规模及设计断 面尺寸等进行配套。 4 4. .2 2. .3 3. .1 1. .2 2. .先先进进性性 选择新型的、先进的、具备高海拔适应性的施工机械,使机 械机动灵活、易于操作、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管理方便。 4 4. .2 2. .3 3. .1 1. .3 3. .通通用用性性和和专专用用性性 配套通用施工机械,一机多用,简化施工过程中的工序,减 少作业环节,扩大机械使用范围,提高机械利用率,方便管理和 维修。 配套专用施工机械,提高生产效率,使作业质量好,具有较 高的经济性。 4 4. .2 2. .3 3. .1 1. .4 4. .满满足足施施工工工工艺艺要要求求 根据施工工艺要求,对施工机械配套方案进行优化,配备相应 的施工机械,以达到整个施工工艺过程中最佳的机械组合。 4.2.3.1.4.1.机械能力的合理组合 4.2.3.1.4.1.1.机械的配备容量、数量要大于理论计算值, 以抵消因功率下降造成的设备能力下降。 4.2.3.1.4.1.2.主要机械和辅助机械合理搭配,以充分发挥 主要机械的生产效率。 4 4. .2 2. .3 3. .1 1. .4 4. .2 2. .路路基基施施工工机机械械的的配配备备特特点点 27标段都在海拔4300米以上,为生态环境脆弱地带,为减 少施工地段机械设备及人员对生态的破坏和扰动,机械设备的配 备要满足快速施工工艺措施及保护植被的目的,为此路基施工机 械配备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4.2.3.1.4.2.1.由于海拔较高,施工现场远离城市,设备一 旦出现故障,将影响施工工期,为此设备的配备须留有较大的富 裕量; 4.2.3.1.4.2.2.根据本标段的地质和生态特点,路基要集中 取弃土,要配备相应能力的挖掘、装载、运输设备,以满足施工 要求; 4.2.3.1.4.2.3.对一些大型机械无法施工的地方,选用可与 大机械组合的机具进行联合作业,如对边坡采用平板式夯实机和 挖掘机组合,共同完成对边坡的夯实; 4 4. .2 2. .3 3. .1 1. .4 4. .3 3. .桥桥、涵涵施施工工机机械械的的配配备备的的特特点点 4.2.3.1.4.3.1.机械配备时充分考虑其快速和适用性 4.2.3.1.4.3.2.提高机械化程度,降低劳动力强度; 4.2.3.1.4.3.3.混凝土施工要配备加热保温设备; 4.2.3.1.4.3.4.采用多功能机械,实现一机多用,减少机械 的安装频次,提高作业效率; 4 4. .2 2. .3 3. .1 1. .5 5. .安安全全、舒舒适适性性 根据青藏高原高寒、缺氧以及对人体的影响,驾驶室要求具 有空气微增压、增氧、保暖、操作轻便稳妥与保养简便等特点。 4 4. .2 2. .3 3. .2 2. .选选择择方方法法 4.2.3.2.1.根据作业内容选择施工机械。 根据作业内容,选择机械时考虑一种机械能进行多种作业或 一项作业也能采用多种机械替换。 4.2.3.2.2.根据地质条件选择施工机械。 对湿地和软土区的施工机械,应考虑减小机械的接地比压, 如同一机型选用大宽度履带、车轮等。 4.2.3.2.3.根据运距和道路条件选择机械。 4.2.3.2.4.根据工程量选择施工机械。 4.2.3.2.5.根据操作的舒适、安全性选择机械。 4.2.3.2.6.根据高寒特性选择机械,具有低温启动、油水防 冻措施。 4 4. .3 3. .测测量量 4 4. .3 3. .1 1. .概概述述 4 4. .3 3. .1 1. .1 1. .工工作作内内容容 4.3.1.1.1.会同设计单位检查线路测量的有关图表资料,进 行现场桩橛交接并作好交接记录。 4.3.1.1.2.对设计单位交给的所有控制桩点及水准点高程, 进行复测;并进行线路中线及高程的贯通测量。 4.3.1.1.3.桥梁的平面与高程控制测量。 4.3.1.1.4.线路中线、桥涵及各项附属工程的施工测量。 4.3.1.1.5.竣工测量。 4.3.1.1.6.整理、汇总原始资料和测量成果,立档保存。 4 4. .3 3. .1 1. .2 2. .仪仪器器配配备备 4.3.1.2.1.gps接收机:美国ashtech locus测量系统。 精度:静态:水平: 5mm1ppm , 垂直:10mm1ppm ; 动态:水平: 12mm2.5ppm,垂直:12mm2.5ppm 。 4.3.1.2.2.j2级全站仪:瑞士laica tc1610。 精度:测角: 1.5,测距2mm2ppm。 4.3.1.2.3.j2级光学经纬仪:进口:瑞士 wildt2,测角精度 2; 国产:北光j2,测角精度 2。 4.3.1.2.4.s1级水准仪:进口:瑞士gk2-a,测量精度 1mm; s3级水准仪:进口:日本topcon c32s3,测量精度 3mm。 4.3.1.2.5.计算设备、通讯设备及其它辅助设备。 4 4. .3 3. .1 1. .3 3. .人人员员构构成成 4.3.1.3.1.实行公司测量队、指挥部测量组、作业队专职测 量人员三级管理。 4.3.1.3.2.由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等具有丰富施 工测量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4 4. .3 3. .2 2. .线线路路贯贯通通方方案案 4 4. .3 3. .2 2. .1 1. .线线路路复复测测 4.3.2.1.1.用gps测量系统进行,利用gps系统静态性能,具 有自动修正投影误差、测量速度快、精度高、节省体力等优点。 4.3.2.1.2.布网方式:点连式,如线路复测布网示意图所示。 假设在线路中线附近设有设计单位交给的控制点 a、b、c、d、e、f等。 4.3.2.1.3.观测方式:采用4台gps接收机同步作业,每次 观测12个时段,每时段40分钟。迁站后, 1号机和2号机又分 别设在原3号机和4号机的位置,依次向前。 4.3.2.1.4.观测成果的检核:对复测结果需用全站仪施测适 当的导线边进行检核。当复测与定测结果不符时,必须再作复测。 若确认定测资料有误或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则须改动定测成 果。 4 4. .3 3. .2 2. .2 2. .线线路路贯贯通通 复测结果确认后,可进行全线贯通测量。注意对相邻施工单 线路复测布网示意图 a1 b2c3 f4 e3 d2 c1 d4 位进行联测。根据施工需要,适当加密控制点,对大桥等重点地段 必须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对设计单位交给的水准点进行联测、平 差,得到水准控制点的准确数据,并适当加密水准点,建立高程控 制网。 4 4. .3 3. .3 3. .大大桥桥施施工工测测量量方方案案 4 4. .3 3. .3 3. .1 1. .技技术术要要求求 由于桥梁施工的精度要求较高,加上通视等环境条件影响的 因素,复测后的线路中线控制桩不一定能满足桥梁施工测量的要 求,因此需要建立平面及高程测量控制网。 4 4. .3 3. .3 3. .2 2. .平平面面和和高高程程控控制制测测量量 4.3.3.2.1.桥梁平面控制网测量用全站仪进行。施测前要对 桥梁所在线路的直线或曲线进行复测,测量结果以复测数据为准。 4.3.3.2.2.按照规范规定的相应的测量精度要求,将控 制点引测至两侧桥台附近,并根据施工需要,进行控制点加密, 建立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如桥梁施工控制网示意图所示。 4.3.3.2.3.在建立平面控制网的同时,用精密水准仪对水准 控制点进行联测,建立桥梁高程控制网。 4 4. .3 3. .3 3. .3 3. .桥桥梁梁墩墩台台定定位位 a-1b-1 a a-2 b 桥梁施工控制网示意图 4 4. .3 3. .3 3. .3 3. .1 1. .直直线线桥桥梁梁 4.3.3.3.1.1.算出每个墩台中心的坐标,用全站仪在控制点 上依次将每个墩台中心在实地设定。 4.3.3.3.1.2.墩台中心设定后,再将全站仪分别架设在每个 墩台中心点上,与控制点进行检核。 4.3.3.3.1.3.检核无误后,先在墩台中心的纵向放设护桩, 然后在横向放设护桩,每个方向不少于两个护桩。 4 4. .3 3. .3 3. .3 3. .2 2. .曲曲线线桥桥梁梁 4.3.3.3.2.1.墩台中心的设放及检核同直线桥梁。计算墩台 中心坐标时要考虑有无预偏心的问题。 4.3.3.3.2.2.检核无误后,先在梁工作线交角的平分线方向 上放设纵向护桩,然后在该方向的垂直方向上放设横向护桩,每 个方向不少于两个护桩。 4.3.3.3.3.为了便于检核,在放设墩台中心的同时,还须将 相应里程的线路中心位置在实地测设出。 4 4. .3 3. .3 3. .4 4. .施施工工测测量量 其内容包括:基础放样、墩台身放样、顶帽及支承垫石放样 及各部高程测量等,用全站仪或常规测量方法进行施测。 4 4. .3 3. .3 3. .5 5. .竣竣工工测测量量 其内容包括:丈量跨距、丈量墩台各部尺寸、测定支承垫石 顶面高程等,用全站仪或常规测量方法进行施测,并画出桥梁工 作线、梁端线及锚拴孔十字线。 4 4. .3 3. .4 4. .路路基基、涵涵洞洞及及附附属属工工程程施施工工测测量量 4.3.4.1.路基、涵洞及附属工程的施工测量,必须在线路中线 测量的基础上进行。线路中线测量可在线路复测后进行。 4.3.4.2.线路中线测量的内容包括:直线和曲线线路控制桩 的埋设、中线桩插放、路基边桩放样、纵横断面测量。测设前计 算各控制桩的坐标,用全站仪测出线路控制桩,再用控制桩放出 线路中线桩,再测出其高程。 4.3.4.3.涵洞位置放样在线路中线桩放样时进行。 4.3.4.4.线路中心及高程确定后,就可进行线路的纵、横断 面测量,并进行路基放样。同样,涵洞中心、高程及轴向定出后, 可根据涵洞设计图进行放样,以确定涵洞的实际位置。 4.3.4.5.挡土墙路基附属工程的定位应随着路基施工的进度, 由线路中线桩定出。挡土墙、护坡、边沟等工程的施工放样,应 符合设计要求。 4 4. .3 3. .5 5. .测测量量过过程程中中应应注注意意的的问问题题 4.3.5.1.本标段位于高海拔、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给测 量控制点的埋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在测量过程中,对此 问题必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