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1.1.1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 dgj jxxxxx 2010 dgj32/jt902010 雨水利用工程设计、施工与验收规范 (征求意见稿) 20102010发布发布 实施实施 江苏省建设厅 发 布 1.1.1.1.1.1 前前 言言 本规范是根据江苏省建设厅苏建科(2006)252 号文关于印发“江苏省 2006 年度工程建设地方标 准和标准图集编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为主编单位, 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 我国城市缺水问题越来越严重,收集雨水使其资源化及为重要,本规范编制组遵照国家有关节水、 节能政策,认真总结了近年来建筑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示范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对各类型建筑雨水 收集、利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题论证,在广泛征求设计、施工、监理及质监部门意 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本规范共 11 章及 4 个附录。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雨水收集,雨水利用,雨水储存与回用 系统,水质处理,调蓄与排放,施工安装,系统控制,工程验收,运行管理等。 本规范由江苏省建设厅负责管理和解释,有关技术内容可咨询本规范由江苏省建设厅负责管理和解释,有关技术内容可咨询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 鉴于本规范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标准,政策性强、技术性高、涉及面广,希望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结 合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有需要修改和补充的意见和建议,请将有关资料寄送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供修编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及主要审查人名单: 主编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 参编单位:南京市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吕伟娅 郭 枫 蔡 钧 主要审查人: 1.1.1.1.1.1 目目 次次 前前 言言2 目目 次次3 1 总总 则则5 2 术语、符号术语、符号6 2.1 术 语.6 2.2 符 号.9 3 雨水收集雨水收集10 3.1 降雨量和雨水水质10 3.2 雨水量计算10 3.3 暴雨强度计算11 3.4 屋面雨水收集12 3.5 硬化地面雨水收集14 4 雨水利用雨水利用15 4.1 一般规定15 4.2 系统选型15 4.3 用水定额和水质16 4.4 雨水弃流.18 5 雨水储存与回用系统雨水储存与回用系统20 5.1 一般规定20 5.2 调蓄设施.20 5.3 雨水供水系统.20 6 水质处理水质处理22 6.1 雨水处理工艺流程22 6.2 雨水处理站.23 7 调蓄排放调蓄排放24 8 施工安装施工安装25 8.1 一般规定25 8.2 设备安装25 9 系统控制系统控制26 10 工程验收工程验收27 11 运行管理运行管理29 附录附录 a 江苏省多年降雨特征统计数据江苏省多年降雨特征统计数据.30 附录附录 b 江苏省各地暴雨强度公式江苏省各地暴雨强度公式 .32 附录附录 c 江苏省各区域不同月份江苏省各区域不同月份月平均月平均蒸发量蒸发量 em (mm).33 附录附录 d 各种地层土壤渗透系数各种地层土壤渗透系数.1 本规范用词说明2 条文说明条文说明3 1.1.1.1.1.1 1 总总 则则 1.0.11.0.1 为实现雨水资源化,节约用水,修复水环境与生态环境,减轻洪涝,确保雨水利用工程做到技术 先进、经济适用、安全可靠,制定本规范。 1.0.21.0.2 本规范适用于江苏省区域内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工业建筑雨水利用工程的规划、设 计、施工、验收、管理与维护。本规范不适用于雨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的雨水利用工程。 1.0.31.0.3 雨水资源应根据当地的水资源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利用。 1.0.41.0.4 雨水收集、利用工程,应作为建筑工程的组成部分,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1.0.51.0.5 有特殊污染源的建筑与小区,其雨水利用工程应经专题论证。 1.0.61.0.6 雨水收集利用工程设计中,相关的总平面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给水排水设计等专业 应配密切配合,相互协调。 1.0.71.0.7 雨水利用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管理与维护,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及江苏省现行的 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1.1.1.1.1 2 术语、符号术语、符号 2.1 术 语 2.1.12.1.1 边沟 为汇集和排除路面、广场、屋面等流水,单侧、两侧或四周设置的排水沟。一般有矩形的和梯形的 两种。 2.1.22.1.2 初期雨水 一场降雨初期的雨水径流,通常指初期污染物浓度较高的部分雨水。 2.1.32.1.3 规则式驳岸 用块石、砖、预制混凝土构件砌筑等形式的硬化驳岸。 2.1.42.1.4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或收集)系统 屋面雨水排水(或收集)系统的设计流态为单相满流,且有水流动时管道呈明显的负压,称为虹吸 式屋面雨水排水(或收集)系统。 2.1.52.1.5 混合式驳岸 指规则式和自然式驳岸相结合的驳岸形式。通常下部采取规则式驳岸以保证在旱季低水位时起到防 水调蓄作用,上部采取自然渗透性驳岸,在水位上涨时能够起到渗透作用,同时具有景观效果。 2.1.62.1.6 混合雨水 经过各种下垫面集流混合后积蓄的雨水,其中包括:屋面、路面、绿地、停车场、广场等。 2.1.72.1.7 流量径流系数 形成高峰流量的历时内产生的径流量与降雨量之比。 2.1.82.1.8 绿地入渗 利用天然及人工绿地的渗透功能,将雨水就地消纳,减少雨水径流。 2.1.92.1.9 浅沟渗渠组合入渗 采取渗透浅沟及渗透性暗渠、明渠相结合方式进行雨水入渗,通常要求在浅沟和渗渠连接处采用截 污设施以拦截雨水中的污染物,防止渗渠发生堵塞。 2.1.102.1.10 浅沟与洼地入渗 依地形采取渗透浅沟及渗透洼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雨水入渗,一般适用于水质较好的场所。 2.1.112.1.11 弃流设施 利用降雨厚度、雨水径流厚度或雨水水质等控制初期雨水排放量的设施。分自控弃流装置,渗透弃 流装置,弃流池等。 2.1.122.1.12 日降雨径流总量 按每日降雨 1 次和夏季平均每次降雨厚度计算的降雨径流总量。 2.1.132.1.13 入渗入渗收集系统收集系统 采用排水板、透水管、边沟等方式将入渗后的雨水收集回用的系统。 1.1.1.1.1.1 2.1.142.1.14 渗透池 利用侧壁和池底进行入渗的封闭水池。 2.1.152.1.15 渗透管-排放系统 采用渗透检查井、渗透管将雨水有组织地渗入地下,超过渗透设计标准的雨水由管沟排放的系统形 式。 2.1.162.1.16 渗透管沟 在传统雨水排放的基础上,将雨水管或沟渠改为渗透管或渗透渠,周围回填砾石,雨水通过埋设多 孔管向周围土壤层渗透。 2.1.172.1.17 渗透井 井底及井壁具有渗透功能的渗水井,通常作为雨水的分散渗透设施。 2.1.182.1.18 渗透浅沟 具有渗透功能,可消纳雨水的浅沟。 2.1.192.1.19 渗透设施 使雨水分散并被渗透到地下的人工设施。如:渗透井、渗透浅沟等。 2.1.202.1.20 渗透塘 利用洼地、水塘或地下水池对雨水实施渗透的设施。 2.1.212.1.21 调蓄排放系统 在暴雨期通过调蓄雨水设施储存一定时间的雨水,消减向下游排放的雨水洪峰径流量,雨停后将调 蓄的雨水排放的系统形式。 2.1.222.1.22 透水铺装地面 用各类人工透水材料铺装的路面,以加强雨水入渗,减少路面雨水径流量。例如:多孔的嵌草砖 (俗称草皮砖)、碎石地面,透水混凝土路面等。 2.1.232.1.23 土壤入渗系统 土壤入渗系统是指利用天然土壤或人工透水路面、渗沟、渗渠、渗井、下凹式渗透绿地等将雨水渗 入地下,利用表层土壤净化雨水,同时减少路面雨水径流的系统形式。 2.1.242.1.24 土壤渗透系数 单位水力坡度下水在土壤中的渗透速度。分初始渗透系数和稳定渗透系数。 2.1.252.1.25 下垫面 降雨受水面的总称。包括屋面、地面、水面等。 2.1.262.1.26 下凹式绿地 指低于路面的绿地。具有汇集雨水的功能,使雨水就地入渗,并利用表层土壤对雨水中的污染物进 行净化,可减少雨水径流及绿化用水。 2.1.272.1.27 硬化地面 通过人工行为使自然地面硬化形成不透水或透水很少的地面。 2.1.282.1.28 雨量径流系数 1.1.1.1.1.1 设定时间内降雨产生的径流总量与总雨量之比。 2.1.292.1.29 雨水对室外杂用水的替代率 经收集处理达到使用水质标准要求的回用雨水量与杂用水总用量之比。该指标以年为计量时间单位。 2.1.302.1.30 雨水可回用水量 可以收集并利用的雨水量,考虑受调蓄能力、水处理自用水量、管道漏损等因素影响,一般按雨水 径流量的 70-90 %计算。该指标以年为计量时间单位。 2.1.312.1.31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由雨水收集、处理及加压供水组成的一套工程系统。 2.1.322.1.32 雨水溢流外排措施 当汇水面积上汇集的雨水量大于调蓄设施的调蓄能力时,采取的溢流排放措施。 2.1.332.1.33 雨停监测装置 降雨停止的监测装置。可采用雨量法和流量法。雨量法监测降雨量,当降雨量小于某一限定值时, 表示降雨停止;流量法监测雨水收集管道的流量,当流量小于某一限定值时,表示降雨停止。此装置应 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用于弃流初期雨水排放的自动控制。 2.1.342.1.34 自然式驳岸 外观无固定形状或规格的岸坡处理形式。如常用的假山石驳岸、卵石驳岸、植被护坡驳岸等。 2.1.352.1.35 整流井 设在雨水调蓄装置入口上游,用于引导大于调蓄设施调蓄能力的雨水溢流外排的构筑物。 1.1.1.1.1.1 2.2 符 号 as 有效渗透面积9 a、b、c、n 当地降雨参数13 em 根据当地多年水面蒸发量资料计算的日平均水面蒸发量9 f 全部汇水面积12 fi 汇水面积上各类地面的面积13 hy 设计降厚度12 m 折减系数14 p 设计重现期13 q 设计降雨强度13 q 雨水设计流量 12 s 水体常水位水面面积及常水位以下侧面渗水面积之和 9 sm 单位面积日渗透量 9 t 降雨历时 13 t1 汇水面汇水时间 14 t2 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 14 w 降雨径流总量 12 we 水体日蒸发量 9 wi 设计初期径流弃流量 18 ws 水体的日渗透量 9 av 汇水面积的平均径流系数 10 c 雨量径流系数12 i 相应各类地面的径流系数 13 m 流量径流系数 12 初期径流厚度 18 1.1.1.1.1.1 3 雨水收集雨水收集 3.1 降雨量和雨水水质 3.1.13.1.1 降雨量应根据当地最近 10 年以上降雨量资料确定。各地多年降雨量资料可按附录 a 及附图 1 采 用。 3.1.23.1.2 雨水水质应以实测资料为准。屋面雨水经初期径流弃流后的水质资料,无实测资料时可采用以下 数值: 屋面雨水经初期弃流后:codcr 2050mg/l;浊度 640ntu。 混合雨水:codcr 50110mg/l;浊度 3070ntu。 3.2 雨水量计算 3.2.1 雨水设计径流总量和设计流量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1 雨水设计径流总量应按下式计算: w =10c hyf (3.2.1-1) 式中: w降雨径流量, (m3) ; c 雨量径流系数; hy 设计降雨厚度, (mm) ; f 汇水面积, (ha) 。 2 2 雨水设计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q =m q f (3.2.1-2) 式中: q 雨水设计流量, (l/s) ; m流量径流系数; q 设计降雨强度, (l/sha) ; f 汇水面积, (ha) 。 3.2.23.2.2 径流系数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 1 流量径流系数和雨量径流系数宜按表 3.2.2 采用,汇水面积的平均径流系数应按下垫面种类加 权平均计算; (3.2.2) 式中: fi 汇水面积上各类下垫面的面积, (m2) ; i 相应各类下垫面的径流系数; ii av f f a 1.1.1.1.1.1 f全部汇水面积, (m2) 。 2 2 建设用地雨水排管渠流量径流系数宜按扣损法计算确定,资料不足时可采用 0.250.4。 表表 3.2.23.2.2 径流系数径流系数 下垫面类型雨量径流系数c流量径流系数m 硬屋面 0.8 - 0.91 铺石子的平屋面 0.6 - 0.70.8 绿化屋面 0.3 - 0.40.4 混凝土和沥青路面 0.8 - 0.90.9 块石等铺砌路面 0.5 - 0.60.7 干砌砖、石及碎石路面 0.40.5 非铺砌的土路面 0.30.4 绿地 0.150.25 水面 11 地下室覆土绿地(覆土厚度500mm) 0.150.25 地下室覆土绿地(覆土厚度 75 5.7910-51.1610-4 5.00-10.02 中 砂0.250.50 50 1.1610-42.8910-4 10.02-24.97 粗 砂0.501.00 50 2.8910-45.7910-4 24.97-50.03 极 粗 的 砂1.002.00 50 5.7910-41.1610-3 50.03-100.22 砾 石 夹 砂8.6810-41.7410-3 75.00-150.34 带粗砂的砾石1.1610-32.3110-3 100.22-199.58 漂 砾 石2.3110-35.7910-3 199.58-500.26 圆砾大漂石5.7910-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抛光线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新型铁合金用封接玻璃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项目建议书
- 2025年临床路径信息系统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SIC涂层石英玻璃管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广西桂林十八中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民用高端线缆合作协议书
- 家庭保洁考试流程及答案
- 2025年江苏医疗考试题型及答案
- 慢阻肺的护理
- 2023年化工检修钳工题库及答案
- GA/T 1707-2020防爆安全门
- 教师调课申请表
- 会展项目管理教材 课件
- 酒店文化全套教学课件
- 基于位置的服务LBS课件
- 钻孔桩桩底沉渣处理高压注浆方案
- 收益权投资协议书范本
- 电能质量基础知识培训
- 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债券业务登记托管、清算结算实施细则
- 平行平板多光束干涉20111107第十三次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