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施工方案4.doc_第1页
钢筋工程施工方案4.doc_第2页
钢筋工程施工方案4.doc_第3页
钢筋工程施工方案4.doc_第4页
钢筋工程施工方案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和家园三期(a、b组团)工程钢筋工程施工方案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o一二年十一月二十日钢筋工程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合肥高新区永和家园三期(a、b组团)工程,位于合肥高新区彩虹路以北,长宁大道以西,总建筑面积为24.2万平方米,其中21栋单体为地上22层、25层、27层不等, 2栋地下车库为地下1层,建筑高度80.25m(具体详见附表)。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设计使用年限50年。工程名称用途建筑面积()建筑层数建筑高度(m)结构形式基础类型户数0.000相对绝对标高a-1#住宅10556地上27层地下1层80.25剪力墙筏板基础10850.20a-2#住宅10986地上27层地下1层78.75剪力墙筏板基础10850.900a-3#住宅10986地上27层地下1层78.75剪力墙筏板基础10850.900a-4#住宅10986地上27层地下1层78.75剪力墙筏板基础10851.000a-5#住宅18084.3地上27层地下1层80.25剪力墙筏板基础21449.700a-6#住宅9979.3地上27层地下1层80.25剪力墙筏板基础10649.700a-7#住宅10437.8地上27层地下1层80.25剪力墙筏板基础10849.700a-8#住宅10556地上27层地下1层80.25剪力墙筏板基础10849.00a-9#住宅9808地上25层地下1层78.75剪力墙筏板基础10049.000a-10#住宅9808地上25层地下1层78.75剪力墙筏板基础10048.800b-1#住宅11347地上27层地下1层80.25剪力墙筏板基础10849.000b-2#住宅10901地上27层地下1层78.75剪力墙筏板基础10648.600b-3#住宅10206地上25层地下1层72.95剪力墙筏板基础10048.000b-4#住宅10556地上27层地下1层80.25剪力墙筏板基础10848.10b-5#住宅11209地上27层地下1层78.75剪力墙筏板基础10648.600b-6#住宅10429地上25层地下1层72.95剪力墙筏板基础9848.600b-7#住宅10399地上25层地下1层78.75剪力墙筏板基础10648.600b-8#住宅9808地上25层地下1层78.75剪力墙筏板基础10047.600b-9#住宅9393.8地上25层地下1层80.25剪力墙筏板基础10047.300b-10#住宅9036地上22层地下1层74.25剪力墙筏板基础8847.000b-11#住宅9036地上22层地下1层74.25剪力墙筏板基础8847.000幼儿园幼儿园2743地上3层10.8框 架柱下独基48.500 1#地下车库汽车库14852地下1层3.60框 架筏板基础43.5 2#地下车库汽车库12978地下1层3.60框 架筏板基础42.10本工程由合肥高新城创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新建,中铁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南京南大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康达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编制依据:1、 永和家园三期(a、b组团)工程施工图纸2、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3、 广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4、 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gbj1499-1998(gb13013-91)5、 钢筋焊接机验收规程jgj18-20036、 钢筋机械连接jgj107-2003第一章 钢筋加工成型一、 规定要求1.1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1.2钢筋进场时候,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样实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1.3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1.4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油渍、漆污和用锤敲击时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在焊接前,焊点处的水锈应清除干净。1.5在除锈过程中发现钢筋表面的氧化铁皮鳞落现象严重并已损伤钢筋截面,或在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伤蚀面时,应降级使用或剔除不用。二、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2.1.1熟悉施工图:了解工程概况,检查钢筋施工图纸各编号是不是齐全,详读施工图说明及设计变更通知单。记住每个构件中各钢筋网或钢筋骨架之间的相互关系,通晓钢筋施工与有关分项工序(如模板、结构安装、管道配置等)方面的联系;必要时能简单勾画出各处钢筋细部的详图构造,确定在本施工图范围内完成任务的可能实现工期等。2.1.2图纸审查内容 :2.1.2.1构件各部分尺寸是不是有遗漏,互相抵触或错误处,每个构件中所有钢筋形式和式样是不是符合构件外型的需要。2.1.2.2钢筋的配置是不是与设计构造规范或施工和验收规范要求不适应的情况。2.2材料要求2.2.1根据现有钢筋的材质、数量以及施工机具和工艺条件情况与工程要求综合筹划,合理安排。2.2.2.当钢筋需要代换时,代换方案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应符合现行规范以及构造的要求,办好相应手续。2.3主要机具电动除锈机、钢筋调直机、调直切断机、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直螺纹套丝机等。2.4作业条件2.4.1查对库存材料,库里的钢筋品种、规格及数量是不是满足施工图要求;2.4.2检查库存钢筋是不是具备必要的合格证件(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而且要将合格证与实物加以核对(根据钢筋表面标识或每盘上附带的标牌),必须做到清楚无误。2.4.3当仓库内的钢筋材料缺少施工图上所需要的品种、规格,有确信该钢筋材料在货源方面近期(按施工工期)内无法解决时,要考虑用其他品种,规格代换的可能性,并拟定代换方案,必须经设计人员认可。2.4.3.1考虑设备和人员是不是足以胜任规定工期内完成某批加工的任务,必要时要予以补充。2.4.3.2要考虑到有关钢筋绑扎安装时对钢筋加工的要求,做到互相配合,例如加工成型后的成品堆放地点和顺序要安排妥当,以便于安装工人根据需要取用有序。三、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除锈调直切断弯曲成型3.2操作工艺3.2.1钢筋除锈3.2.1.1锈蚀预防及现象钢筋锈蚀现象随原材料保管条件优劣和存放时间长短而不同,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或堆放于露天场地的,会导致更严重的锈蚀;因此,钢筋原材料应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不是堆置在地面上,必须用混凝土墩。砖或垫木垫起,使离地面200mm以上;库存期限不得过长,原则上先进库的先使用;工地上临时保管原材料时,先选择地势较高,地面干燥的露天场地;根据天气情况,必要时加盖雨布;场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堆放期尽量缩短;锈蚀程度可由锈迹分布状况;色泽变化及钢筋表面平滑或粗糙程度等,凭肉眼外观确定,根据锈蚀轻重的具体情况采用除锈措施;一般锈蚀现象有三种:浮锈:钢筋边面附着较均匀的细粉末,显黄色或淡红色;陈锈:锈迹粉末较粗,用手捻略粒感,颜色转红,有的显红褐色;老锈:锈斑明显,有麻坑,出现起伏的片状分离现象,锈斑几乎遍及整体钢筋表面;颜色变暗,深褐色,严重的接近黑色。3.2.1.2除锈方法处于铁锈形成的初期(例如无锈钢筋经雨淋之后出现),在混凝土中不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因此,除了在焊接操作时在焊点附近需擦干净之外,一般可不做处理,但是,有时为了防止锈迹污染,也可用麻袋布擦拭。陈锈必须清除:1)手工除锈工作量不大或在工地设置的临时工棚中操作时,可用麻袋布擦或用钢刷子刷;对于较粗的钢筋,可用沙盘除锈法,即制作钢槽或木槽,槽盘内放置干燥的粗沙子和细石子,将有锈的钢筋穿进沙盘中来回抽拉;2)机械除锈,对直径较细的盘条钢筋,通过冷拉和调直过程自动去锈;粗钢筋采用圆盘钢丝刷除锈机除锈,除锈机一般都由钢筋加工单位自制,但圆盘钢丝厂家供应成品,也可自行用钢丝绳废头拆开取丝编制;3)使用除锈机操作时应特别注意安全事项:传动皮带,钢丝刷等传动部分要设置防护罩;必须设有排尘装置(排尘罩或排尘管道),使用前要检查各装置是否处于良好和有效状态。加强操作人员的劳动保护,操作时要扎紧袖口,戴好口罩,手套以及防护眼镜;操作时应将钢筋放平握紧,操作人员必须侧身送料,禁止在除锈机的正前方站人;钢筋与钢丝刷松程度要适当,避免过紧使钢丝刷损坏,或过松影响除锈效果;钢丝刷转动时不可在附近清扫锈尘;更换钢丝刷时要认真检查,务必使新换的刷子固定牢靠;除锈机多系自制,故应特别注意电气系统的绝缘及接地良好状况,每次使用前都要检查各部位,确保操作安全;4)对于老锈,它的起层锈斑如果置于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还会继续发展,锈皮不断增厚,体积膨胀,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裂缝的出现反过来又使钢筋锈蚀加速恶化,钢筋截面不断减小,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更趋下降;因此,对于有起层锈片的钢筋,应先用小锤敲击,使锈片剥落干净,再用砂盘或除锈机除锈;同时,因麻坑,斑点以及锈皮去层使钢筋截面损伤,所以使用前应鉴定是否降级使用或另作其他处置。3.2.2钢筋调直3.2.2.1手工调直:在工程量小,临时性工地加工钢筋的条件下,经常采用手工调直钢筋;对于冷拔低碳钢丝,一般可通过夹轮牵引调直,如牵引过轮的钢丝还存在局部慢弯,可用小锤敲打平直;也可以使用直径约为25mm的钢管弯曲成弓背形,钢丝从钢管穿过,由人力向前牵引以调直(弯管的管壁四周钻小孔,供牵引拉出过程中排出铁锈粉末);对于热轧圆盘条,可采用绞盘拉直装置,直条钢筋的直径较大,但弯曲平缓,可根据具体弯折状况将弯折部位置于工作台的扳柱之间,就势利用手扳子校直。3.2.2.2机械调直:机械调直采用钢筋调直机调直,主要调直盘圆钢材,根据总平面布置,在钢筋调直区两端安置好地锚。一边安置调直机,另一边安好钢筋卡具。3.3钢筋弯曲3.3.1手工弯曲一般在直径12mm以内的钢筋可采用手工弯曲,手工弯曲钢筋需事先在工作台上把要弯曲钢筋尺寸作好记号(记号一般用铁钉钉在工作台面上)操作时应随时检查所使用的牢固性,如扳子有无裂口、底盘与扳柱的工作案子是否固定结实等,并且要可靠地将扳口搭住钢筋,以防止操作者在用力很猛的情况下脱扳跌倒;弯曲成型钢筋时,特别是对于箍筋,应尽可能地根据钢筋式样和操作的方便条件将末端弯钩作为最后一个弯曲顺序,以使配料过程的某些长度偏差留在弯钩内,不致影响所成型钢筋的各段尺寸。3.3.2机械弯曲成型常用的钢筋弯曲机可弯曲钢筋最大公称直径为40mm,操作要点:1)操作前要对机械各部件进行全面检查以及试运转,并查点齿轮、轴套等备件是否齐全;2)要熟悉开关的使用方法以及所控制的工作盘旋转方向,使钢筋的放置能与成型轴、挡铁轴的位置相应配合;变换工作盘旋方向时候,操纵开关从倒至顺(或从顺至倒)必须由“停”档过渡,不得快越停档;3)使用钢筋弯曲机时,由于成型轴同时转动,就会带动钢筋向前划移,所以,钢筋弯曲点线的画法虽然是与手工弯曲一样,但在操作时放在工作盘上的位置就不同了;因此,在钢筋弯曲前,应先作试弯以摸索规律;4)钢筋在弯曲机上进行弯曲时,其形成的圆弧弯曲直径是借助于心轴直径实现的,因此要根据钢筋粗细的所要求的圆弧弯曲直径大小随时更换轴套;5)为了适应钢筋直径和心轴直径的变化,应在成型上加一个偏心套,以调节心轴、钢筋的成型轴三者的间隙(钢筋在心轴与成型轴之后的空隙应大于2);6)严禁在机械运转过程中更换轴心、成型轴、挡铁轴,或进行清扫、注油;弯曲较长的钢筋应有专人帮助扶持,帮助人员应听从指挥,不得任意推送;7)弯制曲线形钢筋时,可在原有钢筋弯曲机的工作盘中央,放置一个十字架和钢套;另外在工作盘四个孔内插上短轴和成型钢套(和中央钢套相切);插座板上的挡轴钢套尺寸,可根据钢筋曲线形状选用;钢筋成型过程中,成型钢套起顶弯作用,十字架只协助推进。3.3.3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状况,钢筋的接头方式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3.3.4成品管理对钢筋加工工序而言,弯曲成型好了的钢筋就算是“成品”(对整个钢筋工程而言,只能算半成品);3.3.4.1成品质量:弯曲成型好了的钢筋质量必须通过加工操作人员自检;进入成品仓库的钢筋要由专职质量检查人员复检合格;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2的规定。3.3.4.2管理要点:1)曲成型好的的钢筋必须轻抬轻放,避免摔地产生变形;经过规格、外型、尺寸检查过的成品应按编号拴上料牌,并应特别注意缩尺钢筋的料牌勿使遗漏(必须时需加制分号料牌);2)确认某一编号钢筋成品无误后,将该号钢筋按全部根书运离成型地点;在指定的堆放场地上,要按编号分隔整齐堆放,并记住所属工程名称、部位等;3)与安装班组联系好,按工程名称、部位以及钢筋编号,依需用顺序堆放,防止先用的被压在下面,使用时因翻垛而使已成型的钢筋产生变形。四、质量标准4.1主控项目4.1.1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4.1.1.1hpb级钢筋末端应进行180度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4.1.1.2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进行135度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直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进行不大于90度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检查数量:按每天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钢尺检查。4.1.2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做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4.1.2.1弯弧内直径应满足(hpb级钢筋末端应进行180度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的要求,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4.1.2.2弯折角度:一般结构不小于90度,有抗震要求结构应为135度;4.1.2.3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一般结构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检查数量:按每天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钢尺检查。4.2一般项目4.2.1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用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冷了率不宜大于1%。检查数量:按每天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钢尺检查。4.2.2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下表的的规定。钢筋加工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顺长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箍筋内净尺寸5检查数量:按每天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钢尺检查。4.3资料核查4.3.1设计变更文件。4.3.2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和进场复验报告。4.3.3钢筋接头的试验报告。4.3.4检验批的验收记录。4.3.5其他必要的文件和记录。4.4观感核查4.4.1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冷拔低碳钢丝经调直机调直后,其表面不得有明显的擦伤。4.4.2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后起弯等现象。4.4.3钢筋弯区成型正确,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钢筋末端弯钩的净空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4.4.4钢筋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缝,对级及级以上的钢筋不能弯过头再弯回来。五、成品保护弯曲成型的钢筋,按编号拴上料牌,指定地点堆放;用垫土垫放整齐,对于非急用于工程上的钢筋成品,入库前必须复验加工质量;入库后要有可靠的防钢筋变形锈蚀、油污措施。六、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6.1机械的安装必须坚实、稳固;固定式机械应有可靠的基础,移动式机械在作业时应楔紧走轮;机械的传动部份应有防护罩,电气部分应有保护接地或接零。6.2室外作业应设置机棚,其旁边应有堆放原料、半成品的场地;加工功效长的钢盘时,应有专人帮扶,并听从操作人员的指挥,不得任意拖拉钢筋;作业后,应将成品钢筋堆放整齐,清理加工场地,切断电源,锁好配电箱。6.3所有机械设备应实行定人定机械操作制度,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转和操作人员等在施工中的安全;在工作中操作人员和配合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长发应束紧不得外露。6.4施工现场的防护措施、安全警告牌,不得擅自拆动,需拆动时应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由专业人员加固后拆动。6.5在钢筋调直切断机的调直块未固定、防护罩未盖好时,不得进行调直、切断钢筋的工作;操动中严禁打开防护罩或调整机械的间隙;当钢筋送入调直切断机后,手与机械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6.6钢筋调直切断机在运转过程中,严禁用手直接清除切刀附近的断头或杂物;在钢筋摆动周围和切刀附近,非操作人员不得停留。6.7操作时精神要集中,不得嬉笑打闹,以防意外事故发生。第二章、钢筋闪光对焊一、规定要求1.1钢筋闪光对焊是将两根钢筋安放成对接形式,利用焊接电流通过,两根钢筋接触点产生的电阻热,使金属熔化,产生强烈飞溅,形成闪光,迅速施加顶锻力完成的一种压焊方式,是电阻焊的一种。1.2在工程开工或每批钢筋正式按界之前,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试件数量与要求应与质量检查与验收时相同。1.3钢筋焊接施工之前,应清除钢筋焊接部位和与电极接触的钢筋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钢筋端部当有弯折,扭曲时,应予以矫正或切除。1.4进行闪光对焊时,应随时观察适当提高焊接变压器级数的措施;大于8%时,不得进行焊接。1.5当调换焊工回更换焊接钢筋的规格、品种时,应先制作对焊试样(不少于2个),进行冷弯试验,合格后才能成批焊接。1.6焊接参数应根据钢种特性、气温高低、实际电压、焊机性能具体情况由操作人员自行修正。1.7焊接完毕后,应待接头处由白红色变为黑红色才能松开夹具,平稳的取出钢筋,一面引起接头弯曲;当焊接后张预应力钢筋时,应在焊后趁热将焊接周围的毛刺打掉,以便钢筋穿入孔道。1.8不同直径的钢筋可以对焊,但其截面比不宜大于1.5;此时除应按大直径选择焊接参数外,并应减少大直径钢筋的调直长度,或利用短料首先将大直径钢筋预热,以使两者在焊接过程中加热均匀,保证焊接质量。1.9螺丝端杆与钢筋对焊时,因两者钢号、强度及直径不同,焊接比较困难;宜事先对螺杆的轴线一致。1.10焊接场地应有防风、防雨、防脆裂措施;当气温较低时,接头部位可适当用保温材料覆盖。1.11在钢筋对焊生产中,应重视焊接全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以确保焊接质量,若出现异常现象应参照下表查找原因,及时消除。 钢筋对焊异常现象、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项次异常现象和缺陷种类防止措施1烧化过分剧烈,并产生强烈的爆炸声1降低变压级数;2慢烧化速度2闪光不稳定1清除电极底部和表面氧化物;2提高变压器级数;3加快烧化速度3接头中有氧化膜、未焊透或夹渣1加预热程度;加快临近顶锻时的烧化速度;3确保带电顶锻过程;4加快顶锻速度;5增大顶锻压力。4接头中有缩孔1降低变压器参数;2避免烧化过程过分强烈;3适当增大顶锻留量及顶锻压力。5焊缝金属过烧或热影响区过热1减小预热程度;2加快烧化速度,缩短焊接时间;3避免过多带电顶锻。6接头区域裂纹1检验钢筋的碳、硫、磷含量;若不符合规定时,应更换钢筋;2采取低频预热方法,增加预热程度。7钢筋表面微熔及烧伤1清除钢筋被夹紧部位的铁锈和油污;2清除电极内的表面氧化物;3改进电极槽口形状,增大接触面积;4夹紧钢筋。8接头弯折或轴线偏移1正确调整电极位置2休整电极钳口或更换已变形的电极;3切除或矫直钢筋的弯头。1.12冷拉钢筋的焊接应在冷拉之前进行,冷拉过程中,若在接头部位发生断裂时,可在切除热影响区(离焊缝中心约为0.7倍钢筋直径)后再焊再拉,但不得多于两次;同时,其冷拉工艺与要求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冷拉低碳钢丝和接头不得焊接。1.13焊机应经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抢修,确保使用。1.14对从事钢筋焊接施工的班组及有关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执行现行国家标准中有关规定,并制定和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加强焊工的劳动保护;防止发生烧伤、触电、火灾、爆炸以及烧坏焊接设备的事故。二、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2.1.1对焊前应清除钢筋端头约150mm范围内的铁锈、污泥等,以免在夹具和钢筋间接触不良引起“打火”;此外钢筋端头有弯曲,应予以调直或切除。2.1.2夹紧钢筋时应使两钢筋端面的凸起部分相接触,以利均匀加热和保证焊缝与钢筋轴线相垂直。2.2材料要求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单。进口钢筋还应有化学复试单,其化学成份应满足焊接要求,并应有可焊性试验。2.3主要机具对焊机及配套的对焊平台、防护深色眼镜、电焊手套等。2.4作业条件2.4.1焊工必须持有有效的考试合格证。2.4.2对焊机及配套装置、冷却水、压缩空气等应符合要求。2.4.3电源应符合要求,当电源电压下降大于5%,小于8%时,应采取适当提高焊接变压器级数的措施;大于8%,不得进行焊接。2.4.4作业场地应有安全防护设施,防火和必要的通风措施,防止发生灼伤、触电及火灾等事故。2.4.5熟悉料单,弄清接头位置,做好技术交底。三、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检查设备选择焊接工艺及参数试焊、作模拟试件确定焊接参数焊接质量检验。3.2操作工艺3.2.1连续闪光对焊工艺过程:闪光连续闪光加热到将近熔点闭合电路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两钢筋端面徐徐移动接触带电顶锻无电顶锻3.2.2预热闪光对焊工工艺过程:断续闪光预热连续闪光加热到将近熔点闭合电路两钢筋端面交替接触和分开两钢筋端面徐徐移动接触带电顶锻无电顶锻3.2.3闪光预热闪光对焊工艺过程:一次闪光闪平端面断续闪光预热闭合电路两钢筋端面轻微徐徐接触两钢筋端面交替接触和分开二次连续闪光加热到将近熔点(两钢筋端面徐徐移动接触)带电顶锻无电顶锻3.2.4焊接工艺方法选择:当钢筋直径较小,钢筋级别较低可采用连续闪光对焊;当钢筋直径较大,端面较平整,宜采用预热闪光焊;当端面不够平整,则应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3.2.4.1连续闪光焊:连续闪光焊的工艺过程包括:连续闪光和顶锻过程;施焊时,先闭合一次电路,使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此时端面仍保持轻微接触,形成连续闪光;当闪光到预定的长度,使钢筋端头加热到将近熔点时,就以一定的压力迅速星星顶锻。先带电顶锻,再无电顶锻到一定长度,焊接接头即告完成。3.2.4.2预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是在连续闪光焊前增加一次预热过程,以扩大焊接热影响区。其工艺过程包括:预热、闪光和顶锻过程;施焊时先闭合电源,然后使两钢筋端面交替地接触和分开,这时钢筋端面的间隙中即发出断续的闪光,而形成预热过程;当钢筋达到预热温度后进入闪光阶段,随后顶锻而成。3.2.4.3闪光-预热-闪光焊闪光-预热-闪光焊是在预热闪光焊前加一次闪光过程,目的是使不平整的钢筋端面烧化平整,使预热均匀;其工艺过程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及顶锻过程;施焊时首先连续闪光-预热-闪光焊。3.2.4焊接参数选择:为了获得良好的对焊接头,应合理选择焊接参数;焊接参数包括:调伸长度、闪光留量、闪光速度、顶锻速度、顶锻压力及变压器级次;采用预热闪光焊时,还要有预热留量与预热频率等参数。3.2.4.1调伸长度调伸长度是指焊接前,两钢筋端部从电极钳口伸出的长度;调伸长度的汆子与钢筋品种和直径有关,应使接头能均匀加热,并使钢筋顶锻时不致发生旁弯;调伸长度取值;hpb300级钢筋为0.751.2d,hrb335级hrb400级钢筋为1.01.5d(d-钢筋直径);直径小的钢筋取大值。3.2.4.2闪光流量与闪光速度闪光(烧化)留量是指在闪光过程中,闪光金属所消耗的钢筋长度;闪光留量的选择,应使闪光过程结束时钢筋端部的热量均匀,并达到足够的温度。闪光留量取值:连续闪光焊为两钢筋切断时严重压伤部分之和,另加8mm;预热闪光焊为810mm;闪光-预热-闪光焊的一次闪光为两钢筋切断时刀口严重压伤部分之和,二次闪光为810mm(直径大的钢筋取大值);闪光速度由慢到快,开始时近于零,而后约1mm/s,终止时达1.5mm/s。3.2.4.3预热流量与预热频率预热程度由预热留量与预热频率来控制;预热留量的选择,应使接头充分加热,预热留量取值:对预热闪光焊为47mm,对闪光-预热-闪光焊为27mm(直径大的钢筋取大值)预热频率取值:对于hpb300级钢筋宜高些,对hrb335级hrb100级钢筋宜适中(12次/s),以扩大接头处加热范围,减少温度梯度。3.2.4.4顶锻留量、顶锻速度与顶锻压力顶锻留量是指在闪光结束,将钢筋顶锻压紧时应接头处挤出金属而缩短的钢筋长度;顶锻留量的选择,应使钢筋焊口完全密合并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顶锻留量宜取46.5mm,级别高或直径大的钢筋取大值;其中,有点顶锻留量约占1/3,无电顶锻留量约占2/3,焊接时必须控制得当;顶锻速度应越快越好,特别是顶锻开始的0.1s应将钢筋压缩23mm,使焊口迅速闭合不致氧化,而后断电并以6mm/s的速度继续顶锻至结束;顶锻压力应足以将全部的融化金属从接头内挤出,而且还要使邻近接头处(约10mm)的金属产生适当的塑性变形。3.2.4.5变压器级次变压器级次用以调节焊接电流大小;钢筋级别高或直径大,其级次要高,焊接时如火花过大并有强烈影响,一股脑降低变压器级次;当电压降低5%左右时,应提高变压器级次1级;对焊参数,根据焊接电流和时间不同,分为强参数9(即大电流和短时间)和弱参数(即电流较小和时间较长)两种;采用强参数,可减少接头过热并提高焊接效率,但易产生淬硬倾向;采用弱参数,可减少温度梯度和冷却速度。3.2.4.6半自动对焊和自动对焊参数采用半自动或自动的150型对焊机进行粗直径钢筋焊接时,宜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用un2-150型半自动焊机焊接直径25mm及以上钢筋时,与手工闪光对焊相比,调伸长度约增加20%,一次闪光留量可适当减小,预热程度稍有提高;其具体参数为:预热留量34mm,二次闪光留量15mm,顶锻留量67mm,变压器级数1314级,凸轮转速1.96r/min。3.2.5rrb400级钢筋的闪光对焊这类钢材中碳、锰、硅等含量高,焊接性能较差,焊后容易产生淬硬组织,降低接头的塑性性能:为了改善以上情况,采取扩大焊接时的加热范围,采用较大的调伸长度和较低的变压器级数,以及较低的预热频率等;低频率预热要求如下:3.2.5.1根据钢筋级别及其直径大小,预热接触时间宜为0.52s/次;预热间歇时间稍大于每次预热的接触时间。3.2.5.2预热时应有一定的接触压力。3.2.5.3预热程度宜采用预热留量与预热次数相结合的办法来控制。rrb400z及钢宜采用预热闪光焊或闪光-预热-闪光焊,其接头的力学性能不能符合质量要求时,可在焊后进行通电热处理,具体工艺要求如下:待接头冷却至300(暗黑色)以下,电极钳口调至最大间距,接头居中,重新夹紧;采用较低变压器级数,进行脉冲式通电加热,频率宜为0.51s/次;热处理温度通过试验确定,一般为750850(桔红色),随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3.2.6检查电源、对焊机及对焊平台、地下铺放的绝缘胶垫、冷却水、压缩空气等,一切必须处于安全可靠的状态。3.2.7试焊、做班前试件;在每班下式焊前,应按选择的焊接参数焊接6个试件,其中3个做拉力试验,3个做冷弯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按确定的焊接参数成批生产。3.2.8保证焊接接头位置和操作要求:3.2.8.1焊接前和施焊过程中,应检查和调整电极位置,拧紧夹具丝杆;钢筋在电极内必须夹紧、电极钳口变形应立即调整和修理。3.2.8.2钢筋端头如起弯或成“马蹄”形 则不得焊接,必须煨直或切除。3.2.8.3钢筋端头120范围内的铁锈、油污,必须清除干净。3.2.8.4焊接过程中,粘附在电极上的氧化铁要随时清除干净。3.2.8.5接近焊接接头区段应有适当的镦粗塑性变形,端面不应氧化。3.2.8.6冷却才能松开电极钳口。取出钢筋时必须平稳,以免接头弯折。3.2.9质量检查:在钢筋对焊生产中,焊工应认真进行自检,若发现偏心、弯折、烧伤、裂缝等缺陷,应切除接头重焊,并查找原因,及时消除。四、质量标准4.1主控项目4.1.1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4.1.2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检查数量:按有关规程确定。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4.2一般项目4.2.1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4.2.3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4.2.3.1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4.2.3.2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4.2.3.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件抽查10%,且不少于3件;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少于3面。4.3资料核查钢筋工程验收时,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记录:4.3.1设计变更文件。4.3.2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和进场复验报告。4.3.3原材料的试验报告。4.3.4验收记录。4.3.5检验批的验收记录。4.3.6其他必要的文件和记录。4.4观感核查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的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4.4.1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4.4.2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对于hpb300级、hrb335级、hrb400级钢筋,不得有明显的烧伤;对于hrb400级钢筋不得有烧伤;低温对焊时,对于hpb235级、hrb335级、hrb400级钢筋,均不得有烧伤。4.4.3接头处的弯折,不得大于4度。4.4.4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同时不得大于2mm;当有一个接头不符合要求时,应对全部接头进行检查,剔出不合格品;不合格接头经切除重焊后,可提交二次验收。五、成品保护焊接后稍冷却才能松开电极钳口,取出钢筋时必须平稳,以免接头弯折。六、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6.1对焊闪光区域内,须设铁皮隔挡。焊接时禁止其他人员停留在闪光范围内,以防火花烫伤。焊机工作范围内,以防火花烫伤;焊机工作范围内严禁堆放易燃物品,以免引起火灾。6.2焊接过程中,如焊机发生不正常响声,冷却系统堵塞或漏水、变压器绝缘电阻过小、导线破裂、漏电等,均应立即检修。6.3参加施工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应经专业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学员不得独立操作。6.4操作时精神要集中,不得嬉笑打闹,以防意外事故发生。6.5焊机必须接地,以保证焊接人员安全;对于焊接导线及焊钳接导线处,都应可靠地绝缘。6.6大量焊接时,焊接变压器不得超负荷,变压器升温不得超过60,为此,要特别注意遵守焊机暂载规定,以免过分发热而损坏。6.7施工现场的防护措施、安全警告牌,不得擅自拆动,需拆动应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由专业人员加固后拆动。第三章、钢筋电渣压力焊一、规定要求1.1电渣压力焊:是利用电流通过渣池产生的电阻热将钢筋端部熔化,然后施加压力,使钢筋焊合。这种焊接方法具有节省钢材、工效高、成本低等特点,使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竖向或斜向(倾斜度在4:1范围内)钢筋的接长;但不宜用于轧后余热处理的钢筋。1.2电渣压力焊在供电条件差、电压不稳、雨季或防火要求高的场合慎用。1.3电渣压力焊可在负温条件下进行,但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宜进行施焊;雨天、雪天不宜进行施焊,必须施焊时,应采取有效的遮蔽措施;焊后未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1.4对从事钢筋焊接施工的班组及有关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执行现行国家标准中有关规定,并制定和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加强焊工的劳动保护;防止发生烧伤,触电,火灾,爆炸以及烧坏焊接设备的事故。1.5在钢筋电渣压力焊生产中,应重视焊接全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接头部位应清理干净;钢筋安装应上下同心;夹具紧固,严防晃动;引弧过程,力求可靠;电弧过程,延时充分;电渣过程,短而稳定;挤压过程,压力适当;若出现异常现象,应参照下图及时清除。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焊接缺陷与防止措施项次焊接缺陷防止措施1轴线偏移1矫直钢筋端部;2正确安装夹具和钢筋;3避免过大的挤压力;4及时修理或更换夹具。2 弯折1矫之钢筋端部;2注意安装与扶持上钢筋;3避免焊后过快卸夹距;4修理或更换夹具。3 焊包薄过大1减低顶压速度;2减小焊接电源;3减少焊接时间。4咬边1减小焊接电源;2缩短焊接时间;3注意上钳口的起始点,确保上钢筋挤压到位。5未焊合1增大焊接电流;2避免焊接时间过短;3检修夹具,确保上钢筋下送自如。6焊包不均1钢筋端面力求平整;2填装焊剂尽量均匀;3延长焊接时间,适当增加熔化量。7气孔1按规定要求烘陪焊剂;2清除钢筋焊接部位的铁锈;3确保被焊处在焊剂中的埋入深度。8烧伤1钢筋导电部位除净铁锈;2尽量夹紧钢筋。9焊包下淌1彻底封堵焊剂罐的漏孔;2避免焊后过快回手焊剂。 焊机应经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抢修,确保使用正常、安全。二、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2.1.1施工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应结合设计图纸及实际情况,编制专项施工技术交底,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项施工技术交底。2.1.2操作人员应熟悉图纸,确定焊接接头的个数及位置,合理的选用焊机及焊剂。2.1.3指定该分项工程的质量目标、检查验收制度等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2.2材料要求2.2.1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复试报告单;进口钢筋还应有化学复试单,起化学成分应满足焊接要求,并应有可焊性试验。2.2.2焊剂盒与焊剂:焊剂盒显圆行,由两半圆性铁皮组成,内径为80100mm,与所焊的钢筋直径相适应,焊剂盒宜与焊接机头分开。2.2.2.1焊剂的性能应符合gb5293碳素钢埋弧焊用焊剂的规定;焊剂牌号为“焊剂xxx”,其中第一位数字表示焊剂中氧化锰含量,第二位数字表示二氧化硅和氟化钙含量,第三位数字表示同一牌号焊剂的不同品种;常用的为熔炼型高锰高硅低氟焊剂或中锰高硅低氟焊剂,其作用除起隔绝、保温及稳定电弧作用外,在焊接过程中还起补充溶渣,脱氧及添加合金元素作用,使焊缝金属合金化。2.2.2.2焊剂应存放在干燥的库房内,防止受潮;如受潮,使用前必须经250200烘陪2h。2.2.2.3使用回收的焊剂,应除去熔渣和杂物,并应与新焊剂混合均匀后使用。2.2.2.4焊剂应有出厂合格证。2.3主要机具2.3.1手工电渣压力焊设备包括:焊接电源、控制箱、焊接夹具、焊剂盒等。2.3.2自动电渣压力焊设备(应优先采用)包括:焊接电源、控制箱、操作箱、焊接机等。2.3.3焊接电源:钢筋电渣压力焊宜采用次级空载电压较高(tsv以上)的交流或直流焊接电源(一般32mm直径及以下的钢筋焊接时,可采用容量为600a的焊接电源;32mm直径以上的钢筋焊接时,应采用容量为1000a的焊接电源);当焊机容量较小时,也可以采用较小容量的同型号,同性能的两台焊机并联使用。2.3.4焊接机头2.3.4.1焊接接头是实现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并取得优质接头的关键部件;为此,应满足以下要求:1、小巧,轻便,对密集钢筋或高空作业的焊接有较大的适应性。2、监控手段齐全,易于掌握,以减少操作技能的依赖性。3、对中迅速准确,能保证焊接质量的稳定性。2.4作业条件2.4.1焊工必须持有有效的焊工考试合格证。2.4.2设备应符合要求,焊接夹具应有足够的刚度,在最大允许荷载下应应动灵活,操作方便;焊剂盒的直径与所焊钢筋直径相适应,不致于在焊接过程中烧坏;电压表、时间显示器应配备齐全,以便操作者准确掌握各项焊接参数。2.4.3电源应符合设备的要求;当电源电压大于5%,则不宜进行焊接。2.4.4作业场地应有安全防护措施,指定和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加强焊工的劳动保护,防止发生烧伤、触电、火灾、爆炸以及烧坏机器等事故。2.4.5注意接头位置,注意同一区段内有接头钢筋截面面积的百分比,不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0的有关条款规定时,要调整接头位置后才能施焊。三、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检查设备、电源钢筋端头制备选择焊接参数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安放铁丝球安放焊剂罐、填装焊剂试焊、作试件确定焊接参数施焊回收焊剂卸下夹距质量检查电渣压力焊的工艺过程:闭合电路引弧电弧过程电渣过程挤压断电3.2操作工艺3.2.1检查设备、电源,确保随时处于正常状态,严禁超负荷工作。3.2.2钢筋端头制备:钢筋安装之前,焊接部位和电极钳口接触的(150mm区段内)钢筋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应清除干净,钢筋端部若有弯折、扭曲,应予以矫直或切除,但不得用锤击矫直;并根据钢筋接长的高度搭设必要的操作架子,确保工人扶直钢筋时的操作方便,并防止钢筋在夹紧后晃动。3.2.3选择焊接参数:钢筋电渣压力焊的焊接参数主要包括: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焊接通电时间,见下表的规定。钢筋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钢筋直径(mm)焊接电流(a)焊接电压(v)焊接通电时间(s)电弧过程u2-1电渣过程u2-2电弧过程t1电渣过程t214200220404522271231620025040452227144182503004045222715520300350404522271752235040040452227186254004504045222721628500550404522272463260065040452227277367007504045222730840850900404522273393.2.3.1焊接电流:钢筋电渣压力焊的热效应较高,其焊接电流比闪光对焊小一半,宜按钢筋端头面积取0.80.9a/。3.2.3.2焊接电压:电渣压力焊过程中,焊接电压是变化的,当引弧后,进入电弧稳定燃烧过程时,电压为4045v;当钢筋与焊剂熔化,进入电渣过时,电压为2227v;如电压过高,易再度产生电弧现象;如电压过低,则易产生夹渣缺陷;焊接电压易受网路电压和操作因素的影响而波动,为了确保焊接质量,应使波动在-5+5v范围内。3.2.3.3焊接时间:是指电弧过程和电渣过程的延续时间,引弧和挤压是瞬时,起耗时可以忽略不计;焊接时间长短根据钢筋直径确定,电弧和电渣的时间比为3:1;如因引弧不顺或网路电压偏低,总的焊接时间必须相应延长,延长的时间只能在电弧过程中。3.2.3.4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按较小直径钢筋选择参数,焊接通电时间延长约10%。3.2.3.5在正式焊接时,同一台班按上表的要求抽查焊接参数3次。3.2.4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夹具的小钳口应夹紧于下部钢筋端部的适当位置,一般为1/2处;焊剂盒高度偏下510mm,以确保焊接处的焊剂有足够的掩埋深度;上部钢筋放入夹具钳口后,调准动夹头的起始点,使上下钢筋的焊接部位位于同轴状态,方可夹紧钢筋;钢筋一经夹紧,严防晃动,一面上下钢筋错位和夹具变形。3.2.5安放引弧用铁丝球,按放焊剂盒、填装焊剂。3.2.6试焊、作试件、确定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