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合1内置USB读卡器的设计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16合1内置USB读卡器的设计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16合1内置USB读卡器的设计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16合1内置USB读卡器的设计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16合1内置USB读卡器的设计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 合 1 内置 usb 读卡器的设计 第页 共页 1616 合合 1 1 内置内置 usbusb 读卡器的设计读卡器的设计 目目 录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1. 绪论 1 1.1 系统背景1 1.2 记忆卡 .2 1.3 系统概述 .3 2 系统设计方案论证 .4 2.1 方案提出 4 2.2 方案论证 5 2.3 方案比较 5 2.4 方案确定 .5 3系统电路设计 6 3.1 系统电路设计方案6 3.2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6 4. 读卡器外型结构设计及 pcb 的制作 9 4.1 读卡器外型结构图尺寸结构9 4.2 读卡器 pcb 图设计 .9 5. 读卡器的五种连接器简介 .11 5.1 sd/mmc 连接器 .11 5.2 micro sd 连接器 .12 5.3 ms 连接器 .12 5.4 smc/xd 连接器13 5.5 cf 连接器 .14 6. 系统测试 .15 6.1 读卡器实物图与电路性能测试 15 6.2 读卡器与计算机连接测试 .16 6.3 读卡器卡的速度测试.17 6.4 读卡器卡的速度测试及结果分析 18 6.5 读卡器与扩展 usb 接口的测试 18 6.6 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8 结束语 18 附录-au6376 主控制芯片介绍19 参考文献 26 致 谢 27 16 合 1 内置 usb 读卡器的设计 第页 共页 1616 合合 1 1 内置内置 usbusb 读卡器的设计读卡器的设计 摘摘 要要 本文研制一种基于 au6376 芯片控制的读卡器设计方案。该读卡器连接有 数码安全卡连接器、标准闪存卡连接器、记忆棒连接器、极限数字卡连接器、 微型数码安全卡连接器和 usb。由 pc 机主板 usb 提供供电电源,实现卡与卡、 卡与 pc 机、卡与读卡器等外接的移动设备之间的读写,共计可以实现 16 种数 字存储卡的读写,并通过实际制作得到了验证,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关键词:关键词: usb au6376 存储卡 pc 机 16 合 1 内置 usb 读卡器的设计 第页 共页 internal card reader 16 in 1 with usb port abstractabstract speciality : dianke class:0402 author: sunyali tuor:feng jie this article develop a sorf of base on au6376 micro ic of card reader control system . card reader has with 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 connect、compact flash card connector、 memory stick card connector、extreme digital card connector、 micro 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 connector and usb. card reader worked on 5v voltage supplied with usb port on pc mother board . this systemic design overpass fact execution receive validate , reach due cause . keyword : usb au6376 memory card pc 16 合 1 内置读卡器的设计 第 1 页 共 28 页 1.1. 绪论绪论 1.11.1 系统背景系统背景 在早些年使用电脑的时候,只要几张软盘就能拷下常用的软件,dos系统只要做 在一张软盘里就够了,而那些小游戏一张软盘就可以装好几个。软驱作为标准的驱 动设备基本可以满足人们工作,学习的存储需要。后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 别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推出,标准的1.44mb的软盘对于这些庞然大物来说那可怜的 容量犹如“杯水车薪” 。 大容量存储的渴求导致了硬盘驱动器、光驱和各种压缩存储设备的“大肚量” 存储器的日益普及。此外,随着数码产品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数码产品之间的数据 交换和存储问题也越来越备受人们关注。由于早期的usb接口并不普及,因此数码相 机的输出口都是同电脑的串口连接的,串口的数据传输速度很低,如果把这些数据 拷贝到硬盘上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基于上面的情况读卡器也便应运而生了。随着 mp3,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多媒体手机,pda等数码产品的发展,有力的推动了 读卡器的发展。因此我们设计出一种能快捷高速地读写各种卡的读卡器是非常有现 实意义的。 我们都知道,电脑、数码产品、家电等各种不同的产品之间需要一种通用的储 存介质来进行数据交换,而目前使用flash ram(闪存存储器)的存储产品无疑是应 用最为广泛的。与传统存储器相比,闪存有小巧轻便,防尘抗震等优点,被广泛应 用于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mp3播放器等产品上。随着数码产品的飞速发展和普及, 我们经常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数码产品之间的数据交换,读卡器就是完成这样功能的 一种产品。顾名思义读卡器就是一种读取存储卡的设备,有插槽可以插入存储卡, 有端口可以连接到计算机,把适合的存储卡插入插槽,端口与计算机相连计算机就 把存储卡当作一个可移动存储器,从而可以通过读卡器读写存储卡。对于计算机来 说读卡器类似一个usb的软驱,实际的作用也比较相似,只是读取的不是软盘而是各 种闪存卡。读卡器是随着计算机及相关的数码产品,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而成的一 种即将取代软盘驱动器的电子产品,在国内、外的电子市场现已经稳定快速的发展 起来。16合1内置读卡器的设计主要采用一颗au6376主控制芯片,进而将多种闪存卡 卡槽集成到一块电路板上,此读卡器可同时进行多种卡上面的数据存储操作,且卡 与卡之间也可进行互换存储操作,这种读卡器具有耗电省,成本低,操作简单,读 16 合 1 内置读卡器的设计 第 2 页 共 28 页 取速度非常快,使用方便,寿命长等优点。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不断 更新换代,读卡器将逐步成为用来存储的主流产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21.2 记忆卡记忆卡 sd 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是一种基于半导体快闪记忆器的新一代 记忆设备。sd 卡由日本松下、东芝及美国 sandisk 公司于 1999 年 8 月共同开发研 制。大小犹如一张邮票的 sd 记忆卡,其外型尺寸:24mm32mm2.1mm 重量只有 2 克,但却拥有高记忆容量、快速数据传输率、极大的移动灵活性以及很好的安全性 。 sd 卡内结合了 sandisk 快闪记忆卡控制与 mlc(multilevel cell)技术和 toshiba(东芝)0.16u 及 0.13u 的 nand 技术,通过 9 针的接口界面与专门的驱动 器相连接,不需要额外的电源来保持其上记忆的信息。而且它是一体化固体介质, 没有任何移动部分,所以不用担心机械运动的损坏。sd 卡采用 9 针接口,采用 nand 型 flash memory,平均数据传输率能达到 2mb/s。 micro sd 卡(micro 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又称 t-f 卡。是目前市面 上体积最小的卡。虽然体积小但是他的容量却与 sd 不相上下。目前市面上最大的 micro sd 为 16gb,sd 最大的也为 16gb。最常见 micro sd 是应用在手机上面的较多。 其内部结构与 sd 大致相同。 sony 公司的 ms 卡(memory stick)是由 sony 公司开发的。sony 自己称它的中 文名字是记忆棒,其实它的大小为 50mm x 21.5mm x 0.28mm,重量 4 克。产品是由 单一平面的 10 针接合器连独立针槽,并具有写保护开关。ms pro sony 的 memory stick 卡中,因外形尺寸大小的不同,又分成四种规格,即 memory stick、memory stick pro、memory stick duo,memory stick pro duo。目前 memory stick 的容 量 16mb-128mb 之间,memory stick pro 的容量在 256mb-1gb 之间,未来可以达到 32gb,memory stick duo 的容量最大,在 16mb-8gb 之间,未来可以达到 32gb。 ms pro 属于 ms 家族中的高档产品,尽管形状和 ms 卡相同,但它的传输速度有所提高, 最低记录速度为 15mbps。可以适应记录连续的动态图象。 sm(smart media)卡是由东芝公司在 1995 年 11 月发布的 flash memory 存贮 卡, smart media 卡也是市场上常见的微存贮卡,一度在 mp3 播放器上非常的流行。 smart media 采用了东芝 nand 型 flash memory,因此体积做得很小 sm 卡的尺寸为 37mm45mm0.76mm,仅重 1.8 克。具有比较高的擦写性能。smart media 采用了 22 针的接口,使用了物理格式和逻辑格式,其中物理格式确保不同设备模型之间的 16 合 1 内置读卡器的设计 第 3 页 共 28 页 兼容性,是系统和控制厂商所必须遵从的。物理格式基于 ata 和 dos 文件的 fat 标 准,以使得不同的系统间交换数据容易一些,但物理格式的配置会在页面大小上有 所不同,这取决于内存的类型和存贮卡的容量。smart media 也具有 3.3 伏和 5 伏 两种工作电压,但不可以同时支持两种电压。 xd 卡全称为 xd-picture card,xd 取自于“extreme digital”,是“极限数 字”的意思。xd 卡是由日本奥林巴斯株式会社和富士有限公司联合推出。外形尺寸 为 20mm25mm1.7mm,总体积只有 0.85 立方厘米,约为 2 克重,优秀的兼容性, 配合各式的读卡器,可以方便的与个人电脑连接。目前市场上见到的 xd 卡有 16mb、64mb、128mb、256mb、2gb 等不同的容量规格。xd 卡采用单面 18 针接口,理 论上图像存储容量最高可达 8gb,2004 年富士与奥林巴斯联合推出了存储容量最高 达 1gb 的 xd 卡。而且其读写速度也更高,(读取速率为 5mb/s,写入速率为 3mb/s 左右)可以满足大数据量写入,功耗也更低.。 cf 卡全称为 “ compact flash ” 是 “ 标准闪存卡 ” , cf 卡是最早推出 的存储卡产品,由 sandisk 于 1994 年研发成功的。cf 卡没有其它的移动部件,因 此,极少出现机械故障,使存储的图像数据更加安全。cf 卡的使用寿命比较长,且 cf 卡耗电量小,只有普通硬盘的 5%。另外它还具备速度快、价格便宜等优点。cf 卡的主要缺点是:cf 模块在设备与安装程序之间不存在互换性,不能直接运行程序, 功耗大,势必会影响到电池续航时间等;1 容量有限。虽然容量在成倍提高,但仍 赶不上数码相机的像素发展。2)体积较大。cf 卡的体积略微偏大,这限制了使用 cf 卡的数码相机体积,所以现下流行的超薄数码相机大多放弃了 cf 卡,而改用体 积更为小巧的 sd 卡;3)性能限制。cf 卡的工作温度一般是 0-40 摄氏度。 1.31.3 系统概述系统概述 本课题以 au6376 芯片为控制核心,实现 16 合 1 的 usb 接口控制。主要工作有: (1)探寻 au6376 芯片的控制方法。 (2)制作 16 合 1 的 usb 接口卡。通过五种连接器接口能够清晰稳定完整的进 行卡与卡、卡与计算机之间文件的读写功能,从而根据我们自己的需求把我们所需 的资料或图像等文件保存到指定的闪存卡或计算机上,大大的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 度。 16 合 1 内置读卡器的设计 第 4 页 共 28 页 2 2 系统设计方案论证系统设计方案论证 读卡器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是要实现 pc 机与读卡器之间的数字通信和读卡器 与卡之间数据线传输控制。本设计中 pc 机与读卡器之间通过 usb 进行通信传输。读 卡器设计首先以研究 au6376 芯片的控制方法入手,接下来对支持相应卡的卡槽进行 设计,最后将各种卡槽的设计与 au6376 芯片的控制有机结合。pc 机与读卡器之间 通过 usb 接口进行数据传输,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本设计主要讨论以 au6376 芯 片为控制核心的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 2.12.1 方案提出方案提出 本设计是以一个多合一读卡器芯片 au6376 为控制核心的读卡器设计系统,系统 主要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1.读卡器的主控电路部分 2.主控电路与 pc 机 usb 接口电路 3.主控电路与五种卡接口电路部分 系统主控制芯片内部框图如下所示4: 16 合 1 内置读卡器的设计 第 5 页 共 28 页 图 2-1 au6376 芯片内部框图 2.2 方案论证方案论证 2.2.12.2.1 五种连接器设计方案的论证五种连接器设计方案的论证 方案一方案一:sm/xd 、cf、ms、sd、micro sd 分别独立的数据传输途径。 方案二方案二:sm/xd 、cf、ms、sd 独立的数据传输途径,sd 与 micro sd 共用数据 线,即通过同一路径进行数据传输途径。 2.2.22.2.2 usbusb 接口设计方案接口设计方案 直接通过一个 4pin 的 cable 线从电脑的主板的 usb 接口提供供电电源。 2.32.3 方案比较方案比较 2.2.12.2.1 五种连接器设计方案的论证五种连接器设计方案的论证 方案一:前文谈到的 sm/xd、cf、ms、sd、micro sd 分别独立的数据传输途径 就是对每种卡通过控制芯片单独控制,五种卡可同时进行工作。此方式最大优点是 设计简单,传输数据的速度快且五种卡可以同时进行数据、图形、图像、电子照片 等等的存储。但这种设计方式要根据芯片来进行,有的读卡器芯片不支持这样的功 能。本设计中采用的 au6376 读卡器芯片不支持这样的功能,因此本设计采用方案 二进行设计。 方案二:sm/xd、cf、ms、sd 独立的数据传输途径,sd 与 micro sd 共用数据线, 即通过同一路径进行数据传输途径。 此种设计方案的优点在于减少走线的错综复杂性,进而减小电磁辐射,使得电 16 合 1 内置读卡器的设计 第 6 页 共 28 页 磁兼容性较好。但此种设计方案存在很大的一个缺点:数码安全卡与微型数码安全 卡不可同时进行工作,用户使用时只能应用其中的一种,给用户带来不便。因此, 据了解 au6376 的研发商也正在研发新的读卡器芯片进行改进此缺点。 2.2.22.2.2 usbusb 接口设计方案接口设计方案 通过 usb 相关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一台 pc 最多可以连接 127 个 usb1,因此 我选择 usb 的设计通过 cable 线直接连接到电脑的主板的方案是可行的。 2.42.4 方案确定方案确定 通过上面的讨论,本设计采用方案二:sm/xd ,cf,ms, sd 独立的数据传输途径, sd 与 micro sd 共用数据线,即 sd 与 micro sd 通过同一路径进行数据传输途径。 具体设计过程将在后面的论述中详细讨论。 3 3系统电路设计系统电路设计 3.13.1 系统电路设计方案系统电路设计方案 系统总体设计框图如图 3-1 所示。 图 3-1 系统总体设计框图 pc机 usb 主机 芯片 au6376 电 压 转 换 器 sd卡 sm/xd卡 micro卡 usb cf卡 ms卡 时 钟 源 由 pc 机通过主板上 usb 向系统提供 5v 的供电电源, ,由于系统芯片使用的是 3.3v 的供电电压,因此必须经电压转换器转换为 3.3v 的电压后再送给 au6376。au6376 在一个 12mhz 的时钟源作用下正常工作,au6376 经过 usb 总线把收 到的信息存储到 rom/ram 中,再经过一系列的进程处理后传送到卡。 16 合 1 内置读卡器的设计 第 7 页 共 28 页 3.23.2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系统硬件电路根据功能划分为三个部分:读卡器的主控电路、主控电路与 pc 机 usb 接口电路、主控电路与五种卡接口电路三部分。 3.2.13.2.1 读卡器系统主控电路读卡器系统主控电路 主控芯片电路: 图 3-2 主芯片电路 3.2.23.2.2 电压转换电路电压转换电路 这是一个 5v 转 3.3v 的三端稳压管,它把接收到的供电电源转换为 au6376 工作 的所需电压。 图 3-3 电压转换电路 3.2.33.2.3 时钟信号源时钟信号源 这是一个 12mhz 的时钟信号源,在此信号源正常工作的条件下 au6376 才可以正 常工作。 16 合 1 内置读卡器的设计 第 8 页 共 28 页 图 3-4 时钟电路 3.2.43.2.4 主控电路与主控电路与 pcpc 机机 usbusb 接口电路接口电路 这是一个由 pc 机输入电压源的电路,此电路中 j1 是与 pc 机相连接的部分,其 中四根为读卡器上面 usb 接口电源输入,四根为读卡器本身的输入电源,另外一根 与大地相接。 图 3-5 主控电路与 pc 机接口电路 3.2.53.2.5 主控芯片与五种卡接口电路主控芯片与五种卡接口电路 16 合 1 内置读卡器的设计 第 9 页 共 28 页 图 3-6 主控芯片与五种接口电路 4.4. 读卡器外型结构设计及读卡器外型结构设计及 pcbpcb 的制作的制作 4.14.1 读卡器外型结构图尺寸结构读卡器外型结构图尺寸结构 图 4-1 pcb 外形结构图 16 合 1 内置读卡器的设计 第 10 页 共 28 页 4.24.2 读卡器读卡器 pcbpcb 图设计图设计 图 4-2 pcb 设计总图 pcb 顶层设计图: 图 4-3 pcb 顶层图 pcb 底层设计图: 图 4-4 pcb 底层图 16 合 1 内置读卡器的设计 第 11 页 共 28 页 5.5. 读卡器的五种连接器简介读卡器的五种连接器简介 5.15.1 sd/mmcsd/mmc 连接器连接器 图 5-1 sd/mmc 连接器卡槽结构 图 5-2 sd/mmc 连接器卡槽引脚功能 表 5-1 sd/mmc 连接器引脚功能说明 读取 sd 卡工作过程:sd 与 mmc 共用一个卡座,卡座上面 10 脚(以上标识) 16 合 1 内置读卡器的设计 第 12 页 共 28 页 为 sd/mmc 插入卡的检测开关,11 脚为 sd/mmc 卡写保护开关,当插入 sd 或 mmc 卡时 4 脚变为低电平,sd-cdn 信号被传送,并通过 4 脚给 sd/mmc 卡提供工作 电压。 5.25.2 micromicro sdsd 连接器连接器 图 5-3 micro sd 连接器 表 5-2 micro sd 连接器 pin 脚功能说明 5.35.3 msms 连接器连接器 图 5-4 16 合 1 内置读卡器的设计 第 13 页 共 28 页 图 5-5 表 5-3 ms 连接器 pin 脚功能说明 ms 卡工作过程:卡座的 6 脚为 ms 卡插入检测开关,当插入 ms 卡时 6 脚变 为低电平,msins 信号被传送,并通过 9 脚提供 ms 卡的工作电压。 5.45.4 smc/xdsmc/xd 连接器连接器 图 5-6 16 合 1 内置读卡器的设计 第 14 页 共 28 页 图 5-7 表 5-4 smc/xd 连接器 pin 脚功能说明 5.55.5 cfcf 连接器连接器 图 5-8 16 合 1 内置读卡器的设计 第 15 页 共 28 页 图 5-9 表 5 cf 连接器 pin 脚功能表 6. 系统系统测试测试 6.16.1 读卡器实物图与电路性能测试读卡器实物图与电路性能测试 作品实物图: 图 6-1 实物图 现将读卡器与电脑主板的连接方法做如下介绍:pc 机主板的 usb 接口与读 16 合 1 内置读卡器的设计 第 15 页 共 28 页 卡器的 usb cable 线连接,为了适应 pc 主板的需要我们把读卡器的连接线与读 卡器上面 usb 的连接线做成连在一起的一个 8pin 的线,这样直接与 pcb 主板的 一个 usb 接口的 pin 针相连接就可以了。详细的连接办法参看下图。 电脑主板 usb 接口部分: 图 6-2 pc 机上 usb 接口 读卡器与电脑连接的部分: 图 6-3 读卡器上与电脑 电路调试: 调试读卡器部分,使用 pc 及测试软件。通过 pc 机获取读卡器的工作电压, 打开测试软件。 采用直接连接的办法,将读卡器直接与电脑主板的 usb 接口针连接,通 过 pc 机获取读卡器的工作所需的电压,打开读卡器测试的软件(alcor card reader test program_xp2k_v1.0.0.5.exe)对其进行检测,观察检测结果。结 果为可以检测到 usb 设备即读卡器已经连接到电脑上。其检测到读卡器的画面 如下图: 16 合 1 内置读卡器的设计 第 16 页 共 28 页 图 6-4 检测软件 6.26.2 读卡器与计算机连接测试读卡器与计算机连接测试 首先利用刚刚的测试软件检测到读卡器,将数码安全卡,极限数字卡,标 准闪存卡,记忆棒卡分别插入相应的卡槽进行性能检测,结束之后再将微型数 码安全卡插入相应的卡槽进行检测, 首次检讨调试结果为:cf(标准闪存卡), ms (记忆棒)两种卡测试失败,不能正常工作。对 cf(标准闪存卡)进行检讨发 现画板过程中 cf(标准闪存卡)的 39pin 与 14pin 一个是接地的 pin,另一个是 空 pin 设计过程中短路,所以不能正常工作,对 ms 卡不能工作进行检讨发现 vcc pin 与 gnd pin 连接错,所以不能正常工作。还有基本的错误,就是元件焊 接错(电阻的阻值大小不一致),元件虚焊。读卡器测试成功画面: 图 6-5 测试成功 16 合 1 内置读卡器的设计 第 17 页 共 28 页 6.36.3 读卡器卡的速度测试读卡器卡的速度测试 测试方法及软件: 图 6-6 测试软件 windows xp:速度测试结果 图 6-7 windows xp 速度测试结果 windows 2000:速度测试结果 图 6-8 windows 2000 速度测试结果 16 合 1 内置读卡器的设计 第 18 页 共 28 页 6.46.4 读卡器卡的速度测试及结果分析读卡器卡的速度测试及结果分析 实际上根据电脑品牌的不同测试速度也会不同,卡的品牌不同测试结果也 不尽相同,可见速度的大小与电脑和卡本身的一些相关参数也有一定的关系,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6.56.5 读卡器与扩展读卡器与扩展 usbusb 接口的测试接口的测试 因为读卡器上面的外接 usb 实际上与读卡器本身的工作是没有关系的,它 是通过 usb 线直接与电脑相连接的,而电脑上那面的 usb 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 所以这个性能方面当然是没有问题的。 6.66.6 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通过此设计的制作及调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调试成功。在检查调 试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的知识,如检查问题的方法。自我总结出检查问题基 本步骤:首先检讨问题应该从表面的工作开始,先看外观的元器件是否有焊错位 置漏焊虚焊或空焊的地方,这些工作做好后,再开始检查电子元件是否存在 性能和品质问题,如果没有这些问题,接下来检查 pcb 制作过程中是否有开路 短路或断路的问题,最后检查 pcb 哪里有没有设计的问题.所有的问题解决以后 再对 pcb 进行修改。 结束语结束语 本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工作已经全部完成,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与要求。 从选题到现在已经快有半年的时间了,这个过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 通过向公司有经验的前辈的学习和请教、广泛查阅资料、文献综述、总体思路 的确定、方案的具体化及论证、方案的确定、设计制板及硬件电路的完成、软 件的调试、系统的调试,还包括论文的成型,我认为整个过程是一个联系非常 紧密的系统的过程,前一过程的结果或成绩好坏直接影响后一个过程的结果, 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在整个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和向有经验的 前辈们细心的请教学习使得对各环节的细节有了比较深入的掌握,而且对信息 化存储相关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不仅掌握了大量的专业知识,更学会了系统 16 合 1 内置读卡器的设计 第 19 页 共 28 页 设计的思想。通过设计我了解了一个产品需要投入生产必须要进行 emc 和 esd 测试 。这两项测试都需要在 pcb 设计时要考虑,一般的走线方式长度等等都会 有很大的影响以及什么样的情况下该怎么样处理元件的摆放及位置以及相关的 影响条件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为以后进行 pcb 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 系统的开发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这种读卡器具有耗电省,成本低,操作简单, 读取速度非常快,使用方便,寿命长等优点。总之,随着计算机及相关的数码 产品,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读卡器已成为一种即将取代软盘驱动器的电子产品, 在国外电子市场现已经稳定快速的发展起来。有了读卡器我们就再也不用为数 据的存取速度慢而发愁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读卡器也将会成为国内市场的主 流产品。 通过此次论文课题的设计与制作,本人收获是前所未有的,在设计过程中 不仅学到了知识还获得了乐趣。为本人加深了将来事业的发展方向。 附录附录-au6376-au6376 主控制芯片介绍主控制芯片介绍 (1) description: the au6376 is a single chip integrated usb 2.0 multimedia card reader controller that enables pc/dvd/printer to read/write various type of flash media cards. flash media cards such as cf, smc, xd, sd, mmc, memory stick are widely used in digital camera, cell phone, pda and mp3 player to store digital photos and compressed music. performance of au6376-gel is maximized by implementing the latest and fastest card specification available form the industry. especially, au6376-gel is designed with the high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 in flash card i/o speed. users can easy and fast transfer the digital content among the different flash card. (2) features: support usb v2.0 specification and usb device class definition for mass storage, bulk-transport v1.0 support cf/md/sd/mmc/ms/ms_pro/ms_duo/xd/smc compatible flash card 16 合 1 内置读卡器的设计 第 20 页 共 28 页 support sd1.1/sd2.0 support mmc4.1. mmc4.2. support cf4.0 dma mode compliant to xd 1.2 spec hardware dma engine integrated for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work with default driver from windows me/2000/xp/vista and mac os x; windows 98/2000(sp1/sp2) and mac os 9 are supported by driver support multiple sectors transfer optimize performance support slot-to-slot read/write operation support led for bus operating indication power switch integrated to reduce production bom cost built in 3.3v to 1.8v regulator runs at 12mhz crystal available in 80-pin lqfp package (3) au6376 芯片内部结构图 (4) au6376 芯片外形封装图 16 合 1 内置读卡器的设计 第 21 页 共 28 页 (5) au6376 芯片外形机构图: (6) au6376 芯片每个 pin 脚功能的详细介绍: 16 合 1 内置读卡器的设计 第 22 页 共 28 页 16 合 1 内置读卡器的设计 第 23 页 共 28 页 (7)au6376 芯片相关电气参数 16 合 1 内置读卡器的设计 第 24 页 共 28 页 absolute maximum ratings recommendedrecommended operatingoperating conditionsconditions general dc characteristics usb transceiver characteristics dc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3.3v i/o cells 16 合 1 内置读卡器的设计 第 25 页 共 28 页 static characteristic:digital pin static characteristic: analog i/o pins 16 合 1 内置读卡器的设计 第 26 页 共 27 页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universal serial bus specification revision 1.0 compap dec ibm intel microsoft nec northern tele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