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两弹一星同 放光芒_第1页
与两弹一星同 放光芒_第2页
与两弹一星同 放光芒_第3页
与两弹一星同 放光芒_第4页
与两弹一星同 放光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与两弹一星同放光芒 造出自己的原子弹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前段时间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我想很多同志大概都看了,电视剧以记实的手法在现了新中国面对威胁和危机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造出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故事非常感人,我们今天也说说这段历史。50年代初期,美苏两国之间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核军备竞赛。核武器成为大国发展战略的重点,成为世界力量平衡的砝码,成为政治、外交、军事斗争的工具。毛泽东对核武器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早在,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还在延安的毛泽东就表示了极大关注。1946年8月,美国记者采访,毛泽东语出惊人:“原子弹是只纸老虎,实际上并不可怕” 。但是在1950年,毛泽东访问莫斯科,在莫斯科看到了苏联爆炸原子弹纪录片,回来之后,曾对身边的人说:“这次到苏联,开眼界哩!看来原子弹能吓唬不少人。美国有了,苏联也有了,我们也可以搞一点嘛。不能把原子弹仅仅看作“纸老虎”,还要看作“铁老虎”、“真老虎”。 ” 毛泽东开始从战略上重视原子弹。西方人可能不理解,你们的最高领导人说它是“纸老虎”,可为什么又要花大力气搞“纸老虎”呢? 当然,这和美国多次威胁有关,也和苏联无情地撕毁援助协议有关。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节节胜利, “联合国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亲自建议杜鲁门总统动用原子弹,企图挽救败局。1951年4月,杜鲁门下令向关岛地区紧急运送核部件,9月-10月,美军举行了核战演习, 1952年底,艾森毫威尔上台,将携带核弹头的导弹秘密运到日本的冲绳岛,为向中国发射核导弹而做准备。1955年1月,我军解放一江山岛,美国向中国发出核威胁。1958年8月23日,毛泽东命令炮轰大小金门等,并声明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此时,美国又一次举起了“核大棒”。朝鲜战争、台海危机,美国屡屡挥舞手里的原子弹。这让中国人看到,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原子弹,如果没有杀手锏,就不可能真正赢得和平,中国极需有自己的杀手锏。这里说一下,美国为什么没有轻易在中国使用原子弹,这要归功于苏联,苏联1949年爆炸了原子弹,虽然比美国远远落后,但是苏联核弹的威慑,足以制约美国。美国多次对中国进行核讹诈,终因顾忌中苏同盟而失败。1954年秋,我国最初发现有铀矿。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书记处扩大会,专门研究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问题。 钱三强把自己制造的探测放射性的盖革计数器放到会议桌上,把铀矿石标本放进口袋,然后 1从桌旁走过,计数器立刻发出嘎嘎的响声,全场的人都高兴的笑了,有的领导兴趣很浓,还亲自做了实验,气氛活跃。毛泽东点燃一支烟,开始讲话,我们国家现在已经知道有铀矿,进一步勘探一定会找出更多的铀矿来,我们只要有人,有资源,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会后,毛泽东请大家一起吃饭,平时不喝酒的毛泽东,还拿出葡萄酒提议说,为中国核事业干杯!新中国刚刚建立,千疮百孔,一穷二白,大家都知道,洋火,洋油,洋钉,如此简单的工业品都要进口,工业基础相当落后,要造原子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我们有两个由于条件,有一大批特意从国外回来,报效祖国的科学家,有一个求援的对象,那就是苏联老大哥。1954年,新中国成立5周年,赫鲁晓夫应邀来北京参加国庆庆典,期间,两国领导人举行最高级会议,会谈快结束时,赫鲁晓夫高兴地问:“你们对苏联还有什么要求?”毛泽东也直截了当:“我们现在对原子能、核武器有点兴趣。希望你们在这方面对我们有一点帮助。”负责翻译的费德林译过去之后,赫鲁晓夫愣了一下。当然他不会一口回绝,于是回答道:“要搞原子武器,那个东西太费钱了!我们有义务提供核保护,不需要大家都搞。”最后,为使拒绝显得更委婉一些,他又建议,中国若要培训科研人员,苏联愿意帮助援建一个研究用的小型核反应堆。1956年,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波兰和匈牙利两个国家倒戈,不再听从赫鲁晓夫的指挥棒,此时,赫鲁晓夫迫切需要中国对他的支持,在向中国援助尖端技术的问题上,出现转机。周恩来与尤金大使经过多次谈判,在1957年10月,签订了国防新技术协定,苏联同意援助中国研制原子弹。但是,好景不长,援助协议,只执行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出问题了。赫鲁晓夫要求在中国建长波电台,进行遥控指挥,要求同中国建联合舰队,一定程度上限制中国海军独立发展,这触动了毛泽东敏感的民族神经。中苏关系自1959年6月开始恶化,1960年8月,苏联撤走了全部专家,带走了重要图纸。苏联撕毁合同的行为,伤害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更激起了毛泽东的雄心,他说:“敌人有的,我们要有;敌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1959年7月的庐山会议上,周恩来传达了中央的决策“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并提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立足国内”的方针。当时主持国防科委工作的聂荣臻元帅指出,“靠人家靠不住,也靠不起,党和国家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本国科学家身上了。”此时,中国正进入最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从外交方面看,印度趁我经济困难,又在中印边界制造事端。美国则在南越向北越进攻。我南方战备形势紧张。在这样的内外交困形势下,原子弹还要不要搞?能不能搞成。赫鲁晓夫说:中国同志不愿意参加核保护伞,要自己搞,我看不仅得不到原子弹,到头来恐怕连裤子都穿不上。他还扬言:没有苏联的帮助,中国20年也别想搞出原子弹!1961年,一场原子弹是继续研制还是下马的争论在中央激烈展开。搞经济同志认为,现在连饭都吃不饱,哪还有力量搞原子弹?等国民经济好转了,再搞,稳妥。但军队高级干部坚决主张继续。陈毅说:就是当了裤子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林彪当时也有一句鼓励的话:就是用柴火烧,也要把原子弹烧响。刘少奇对此两种意见权衡后,提出先把情况摸清楚,再作决定。最后,经过调查,结论是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在科研上的成绩已相当乐观,如果集中全国力量搞大协作,1964年,最迟在1965年上半年可以炸响原子弹。关于全国协作问题,刘少奇委托罗瑞卿起草关于加强原子能工业领导的报告,毛泽东看后大喜,并做了批示:“很好,照办。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于是,中央组建了两弹最高领导机构,周恩来任主任,7个副总理,7个国家和军队部级干部,十五人组成的豪华强大的阵容。专门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原子弹的研制由国家战略上升到了国家行动,原子弹的研制步入快车道。全国有26个部,20个省市,900多个工厂、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卷入了这场大会战。随后,有关机构相继成立,各项工作协调进展迅 速,原子反应堆、回旋加速器、铀矿选冶提炼等重大科研项目取得突破。卷入这场大会战的人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两弹一星”人,了不起的“两弹一星”人放弃国外优越生活,毅然回国,不惧危险,忍饥挨饿,隐姓埋名,一头扎进了这与世隔绝的神秘世界,义无反顾。1950年月,钱学森夫妇等一起登上美国“威尔逊总统号”轮船,正要启航时,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突然上船搜查。钱学森的多公斤的书籍和笔记本被扣下来,他本人也被说成是“毛的间谍”被关到特米那岛上。随后,又被软禁5年,美海军部次长扬言,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周恩来用11名美军飞行员交换钱学森。娃娃博士邓稼先突然神秘失踪,与妻子一别就是28年。带着他的弟子,踏上了这条漫漫长路,没有书,就从最基础的3本书学起;没有大型计算机,就用手摇式计算机日夜运算,邓稼先开玩笑说,一个太阳不够用,还要加班。没有办公桌,就趴在水泥地上设计图纸。他经常来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参与爆轰模拟试验。一次,降落伞故障,氢弹摔成碎片,邓稼先孤身进入,“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我做的,我知道!”情急之下竟然手捧核弹,放手后才想起自己遭遇致命核辐射,他真的死于核辐射导致的癌症。火箭专家郭永怀,飞机失事不幸牺牲。当人们从机身残骸里寻找到他时,吃惊地发现,他的遗体跟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烧焦的两具遗体中间紧紧夹着装有绝密文件的公文包,完好无损。 “我愿以身许国”对他们来说,绝不是一句空话。钱学森,朱光亚,邓稼先、王淦昌,程开甲等23位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了不起的“两弹一星”人,除了功勋卓著的将帅,还有面对饥饿,困难不谈退缩的工程技术人员,装甲兵,航空兵战士。罗布泊核试验基地,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不飞鸟、地下不长草”,他们住帐篷,喝水定量,饱受思念家人之苦。特别是三年困难时期,饭也吃不饱,实在太饿,有人拿出酱油瓶冲一杯汤,喝了继续干。如此困难,如此忍饥挨饿的人把原子弹搞出来,这是奇迹。毛泽东说,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