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 第 iii 页 多区域红外监控无线报警系统设计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系统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各系统间的数据传递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随着智能化的普及,形成了以智能化控制为主的一些外部设备控制系统。但是外部设备越多,连接用的线也越多,进而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的麻烦。随着社会安全保障的需要,电子报警这门综合技术正在不断地发展。与此同时,红外技术已经成为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它进行红外探测监控,具有良好的隐蔽性,而且其抗干扰能力强。本设计就是利用电路控制技术和红外探测技术实现了多区域的红外监控无线报警系统。本课题采用hn911作为红外探测模块,用vd5026/vd5027作为编/解码芯片实现四通道红外监控无线报警系统。当有物体进入检测范围时,发射机发出高频无线电调幅波,接收机收到信号后发出声、光报警。该系统主要由4个红外探测发射机和1个无线声光报警接收机组成,具有成本低、体积小、功耗低、安装简便等特点,能够为满足普通对多区域控点报警器的需求。关键词:无线收发模块,报警系统,vd5026vd5027,hn91design of much-channel wireless alarm system based on infrared sensor abstractas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develop, the more closely the links between systems, between the various systems of data transmission required higher and higher.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mputers, technology formed a computer-based system with some external devices. but the more external devices to connect more with the line also. as the social security needs, electronic alarm comprehensive technology is constantly evolving. at the same time, infrared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infrared detection monitoring, it has the capability of well-concealed and strong anti-jamming. this design is use of electric circuit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frared detection technology to achieve much-channel wireless alarm system based on infrared sensor.in this paper, a four-channel wireless alarm system based on infrared sensor is designed by the use of hn911 as infrared detection module and by the use of vd5026 vd5027 as the encodingdecoding chip. when a moving object entered the detection range, the high-frequency radio transmitter can emit am signal. the receiver can send off the sound and light alarm. the system is mainly composed of four-channel wireless transmitter based on infrared sensor and a receiver with sound and light alarm. the system features are low cost, small size,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easy installation. it has some value in the multi field of security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 of ordinary.key words: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module, alarm system, vd5026vd5027, hn911 目 录1 绪论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11.3 防盗报警器的发展前景与趋势.22 内容研究及方案论证4 2.1 研究内容与设计要求.4 2.2 方案论证. 4 2.2.1 工作方式的选择.4 2.2.2 控制方式的选择. 7 2.2.2 总体方案的选择.93 电路设计.10 3.1 电源电路.10 3.2 红外探测电路.10 3.3 发射接收电路.12 3.3.1 编解码器.12 3.3.2 无线收发模块.13 3.4 总体电路及工作原理.144 安装与调试及常见的故障问题.16 4.1 安装与调试.16 4.2 报警器误报及处理意见.17 结论.19致谢.20参考文献.21附录a.22附录b.23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29 页 1 绪 论1.1 课题研究的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其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表现在不仅希望拥有舒适、温馨的住所,而且对安全性、智能性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反地,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社会效应,城乡、区域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流动人口也开始迅速增加,盗窃、入室抢劫等刑事案件也呈现出了增长趋势,人们越来越渴望有一个安全生活的空间,但是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越来越高明,他们甚至采用一些高科技的作案手段,使得以往那种依靠安装防盗门窗,或靠人防范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日常防范的要求。这时,传统的家庭住宅显然己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智能型的家庭防盗报警系统,能可靠的进行日常安全防范工作,及时发现各种险情并通知户主,以便将险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人们便可安心工作,同时也保证了居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于是有关家庭、办公室和仓库等处的安全防范和自动报警系统的开发研制日益被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所重视,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各种名样的报警装置,但多由于可靠性较差、功能单一或造价高而难于普及。1.2 课题研究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电子电器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各种高档家电产品和贵重物品为许多家庭所拥有,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是越来越多,这点就是看到了大部分人防盗意识还不够强,造成偷盗现象屡见不鲜。因此,越来越多的居民家庭对财产安全问题十分担忧。现在很多小区都安装了智能报警系统,因而大大提高了小区的安全程度,有效保证了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由于红外线是不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红外报警器大多数采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其功能也非常先进,其中包括被动式热释电型红外报警器,还有红外监控无线报警器、超声波防盗报警器、红外线防盗报警器、高灵敏红外报警器、触摸式延时防盗报警器、触摸式防盗报警器、红外报警器、红外线声先报警器等。防盗报警系统是在探测到防范现场有入侵者时能及时发出报警信号的专用电子系统,一般由探测器(报警器)、传输系统和报警控制器组成1。探测器检测到意外情况就产生报警信号,通过传输系统送入报警控制器发出声、光或其他报警信号。探测器(报警器)的种类很多,按所探测的物理量的不同,可分为微波、红外、激光、超声波和振动等方式;按电信号传输方式不同,又可分为无线传输和有线传输两种方式。由于红外线是不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时红外线报警器的简易、灵敏度高为人们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是市场上的报警器大部分都是用于一些大公司财政机构,价格高昂,一般人们难以接受,如果再设计和生产一种价廉、性能灵敏可靠的防盗报警器,必将为大多数需求者所利用,在人们的防盗和保证财产安全方面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1.3 防盗报警器的发展前景与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城镇化和人员流动性增大,社会治安状况更趋复杂,因此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安全防范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机械式(防盗网、防盗窗)家居防卫在实际使用中暴露出一些明显的问题,如:影响楼房美观,市容整洁;影响火灾救援通道;给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的翻越条件;时间久了会有高空坠物的危险等。所以作为新一代的智能安全防盗报警器系统就应运而生,并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和运用。另外,为了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建设部特别制定了智能小区的等级标准,按照其要求智能小区中必须具有安全防范、信息管理、物业管理和信息网络等系统。因此,小区安全防范系统建设已逐渐纳入许多小区建设的必备项目中。数字化、无线化、集成化是防盗报警系统进一步发展的要求。1、防盗报警技术发展趋势 (1)更稳定可靠:如探测器可抗rfi/emi(电磁干扰/射频干扰)、防雷电等,以适应恶劣气候;(2)更多样的功能:如探测器可调频、防遮挡、防喷盖、防破坏等; (3)更精美、小巧的外观:以符合品味日益提高的室内装潢需求; (4)更智能化的设计:方便地设/撤防,人性化的操作界面; (5)更强大的联网功能;(6)更方便的扩展性。 上述发展趋势,事实上都建立在数字化、无线化、集成化的三大核心技术基础上。2 研究内容及方案论证2.1 研究内容与设计要求 1、研究内容本课题需要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根据系统功能要求并且考虑产品的性价比,进行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本课题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大体分为电源电路、红外探测电路、收发电路等部分,来实现多区域的红外无线监控报警。系统硬件设计:包括芯片的选型、所选芯片的功能、芯片外围电路的合理设计。主要内容有电源电路的选择、发射接收电路的设计、传感器的选择、报警电路的设计2。 2、设计要求现如今社会治安问题严峻,各种入室抢窃、偷盗事件时有发生,治安问题更加突出。为了防护自己,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智能防盗报警产品。防盗报警系统是利用探测器装置对建筑物内外重要地点和区域进行布防、探测。当探测器探测到非法入侵,报警器工作状态变为报警状态,产生报警声。本论文的目的就是设计出一种符合上述要求的防盗报警系统。本文所研制的报警器的功能要求如下:(1)可实现非法入侵报警;(2)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增加报警可靠性;(3)蜂鸣器报警,并能显示出出事地点;(4)采用双电源技术,主电源停电或被切断,被动电源继续工作。2.2 方案论证2.2.1 工作方式的选择 红外线报警器按照工作方式可以分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3: 1、主动式红外报警器主动式红外线报警器,是报警器主动发出红外线,红外线碰到障碍物,就会反弹回来,被报警器的探头接收。如果探头监测到红外线是静止不动的,也就是不断发出红线线又不断反弹的,那么报警器就不会报警。当有会动的物体触犯了这根看不见的红外线时,探头就会检测到有异常,就会报警。主动式红外探测器是由收、发装置两部分组成。发射装置向装在几米甚至于几百米远的接收装置辐射一束红外线,当被遮断时,接收装置即发出报警信号,因此,它也是阻挡式报警器,或称对射式探测器。通常,发射装置由多谐振荡器、波形变换电路、红外发光管及光学透镜等组成。振荡器产生脉冲信号,经波形变换及放大后控制红外发光管产生红外脉冲光线,通过聚焦透镜将红外光变为较细的红外光束,射向接收端。接收装置由光学透镜、红外光电管、放大整形电路、功率驱动器及执行机构等组成4。光电管将接收到的红外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经整形放大后推动执行机构启动报警设备。主动式红外报警器有较远的传输距离,因红外线属于非可见光源,入侵者难以发觉与躲避,防御界线非常明确。主动式红外报警器是点型、线型探测装置,除了用作单机的点警戒和线警戒外,为了在更大范围有效地防范,也可以利用多机采取光墙或光网安装方式组成警戒封锁区或警戒封锁网,乃至组成立体警戒区。单光路由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组成。双光路由两对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两对收、发装置分别相对,是为了消除交叉误射;多光路构成警戒面;反射单光路构成警戒区。 2、被动式红外报警器被动式报警器少了一项功能,就是发射红外线。一旦人侵入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件接收,由于两片热释电元件接收到的能量不同,热释电也不同,不能抵消,经信号处理并报警。物理学上告诉我们,当物体的温度高于0k的时候,就会发出红外线,换句话说任何物体都能发出红外线。而其后的原理,被动式报警器和主动式是一样的。红外线报警器对温度敏感,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当感应到环境中存在高出背景强度的辐射时,就触发报警。被动式红外报警器主要由菲涅耳光学系统、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信号滤波和放大电路、信号处理和报警电路等几部分组成(如图2.1 所示)。图2.1 被动式红外报警器组成框图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特性:这种探头是以探测人体辐射为目标的,其传感器包含两个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热释电元件。而且制成的两个电极化方向正好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释电效应相互抵消,于是探测器无信号输出。所以热释电元件对波长为10um左右的红外辐射非常敏感,为了仅仅对人体的红外辐射敏感,在它的辐射面通常覆盖有特殊的菲泥尔滤光片,使环境的干扰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头的优点是本身不发生各种类型的辐射,器件的功耗小、隐蔽性好、价格低。缺点是具有容易受各种热源、光源及射频辐射的干扰;被动红外穿透力差,人体的红外辐射容易被遮挡,不易被探头接收;当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时,探测和灵敏度下降,有时还会短时失灵。 3、两种方式的比较由于主动红外探测器由红外发射机、红外接收机和报警控制器组成,置于收、发端的光学系统一般采用的是光学透镜,起到将红外光束聚焦成较细的平行光束的作用,以使红外光的能量能够集中传送。由于光束较窄,收发端安装要牢固可靠,不应受地面震动影响,而发生位移引起误报,光学系统要保持清洁,注意维护保养。因此主动式探测器所探测的是点到点,而不是一个面的范围,其特点是探测可靠性非常高。但若对一个空间进行布防,则需有多个主动式探测器,价格昂贵。而被动式的红外报警,本身不发任何类型的辐射,器件功耗很小,隐蔽性好。价格低廉,抗干扰性能: (1)防小动物干扰探测器安装在推荐的使用高度,对探测范围内地面上的小动物,一般不产生报警。(2)抗电磁干扰探测器的抗电磁波干扰性能符合一般要求,一般手机电磁干扰不会引起误报。(3)抗灯光干扰综合上述内容的比较,本次课题采用了被动式的红外报警器。2.2.2 控制方式的选择 按照红外报警器按照控制方式主要分为单片机式和电路式两种: 1、单片机控制的红外报警器该方案以单片机at89s52系列为核心,采用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为发射和接收装置,由反相器芯片反相间接控制cpu工作。在cpu程序运行以后控制输出口电平使得蜂鸣器与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声光报警电路同时进行声光报警。系统原理框图如图2.2所示5。图2.2 系统原理框图采用at89s52单片机,直流可调开关mc34063,反相器74ls14d等芯片。其中,at89s52的p1.2p1.7为输出口,而p3.03.5为输入口。p1口连接红外线发射电路,p1口为低电平时,红外线发射电路导通,正常发射红外线。p3口输入经接收红外线电路接收并由反相器反相的电平,当电平到达单片机cpu后,若各口均为低电平,则cpu不做任何反应,此时不报警;而当红外线被认为挡住而使接收电路无法接受到时,p3输入口就会输入高电平,此时当在一定的时间内检测到位于不同位置的光束被遮挡时,由p3.7口输出报警信号,驱动声光报警电路进行报警。2、电路式红外报警器本方案是由4个发射单元和1个接收单元组成6。其中发射单元是由红外探测器、编码器、无线发射模块及电源组成。而接收单元是由无线接收模块、解码器、光电报警电路及电源组成。系统原理框图如图2.3所示7:图2.3 系统原理框图工作原理:利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感知周边情况。当某个红外探测器周围出现诸如人体等移动的发热物体时,它接收微弱的红外信号,并经过内部电路处理,输出开关量的控制信号到编码器。编码器发出一组与该通道对应的串行码,该串行码作为调制信号送至发射模块,发射模块将调制信号加载到256 mhz高频振荡,通过内置天线发射8。接收机对接收的高频信号进行放大和检波处理,还原串行的调制信号,并将其送入译码器,译码器对此信号进行识别,当译码器和编码器的地址编码完全一致时。译码器数据线上输出数据,输出的数据与发射通道上编码器所设定的数据相同,这时该数据便启动与该发射通道相对应的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 3、两种方案的比较基于单片机的设计有其高性能、破解难、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但是单片机需要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因此要有计算机进行控制,不便于携带和控制。纯电路的设计有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系统具有多路监控报警能力;各个发射单元相对独立,单元间无需布线联网,系统安装简便;采用交、直流两种方式供电,停电时也能正常工作。通过两种方案的比较,从成本、简便、抗干扰性能等方面考虑,本次课题采用了电路控制来设计红外监控报警器。2.2.3 总体方案的选择通过上面两种分类方式的比较本设计采用了被动式的电路控制9,方案的原理框图如图2.3所示。此方案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结构简单,从而使系统成本低、体积小、功耗低;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可昼夜监控,避免可见光干扰;系统抗干扰性强,采用多单元监控;系统具有多路监控报警能力,各个发射单元相对独立,单元间无需布线联网,系统安装简便;采用交、直流两种方式供电,停电时也能正常工作。该系统所使用的都是一些新型实用的芯片,性能优良价格便宜,适用于开发实用型家庭防盗报警器,且系统适用于一般家庭的220v电压,原理简易,安装和使用都非常方便。3 电路设计3.1 电源电路本系统电源电路原理图如图3.1所示10,系统的电源采用220v交流供电,电网的220v交流电经桥路整流,电容滤波,送入7812和7806的输入端,最后输出5v和9v的直流电。本电路有另一种功能就是在没有电的情况下,可以用9v的电磁来代替,这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采用220v的电源供电时,s1处于断开状态,若采用电磁供电,只需把开关s1闭合,并与220v的电源断开。图3.1 电源电路原理图3.2 红外探测电路本次设计的红外探测模块使用的是hn911,hn911是一种热释电红外探测模块,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属于被动型红外传感器13,具有以下特点:红外线不受可见光的影响,可不分昼夜连续监测,被测对象自身发射红外线,可不必另设光源。与雷达系统相比,红外系统的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作为高新技术的红外探测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地位更加重要。因此在防盗、报警、安全、自动控制等方面,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比其他类型传感器应用更广泛。红外探测模块hn911由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放大器、比较器、信号处理电路和延时输出电路组成。hn91l首先将移动体发射出的微弱红外能量转换为电荷。然后再将电荷转换为电压,从而输出高、低电平的开关信号。hn911模块内放大器具有温度补偿功能,探测器工作时,人体辐射和周围环境红外辐射一起进入传感器。当气温升高时,背景红外辐射增强,传感器自身极化强度即传感器输出的热释电信号减小,将明显影响对人体的探测。因此,内部的温度补偿电路,使放大器的增益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从而保证了该传感器的温度稳定性。由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具有接收灵敏度低、响应速度较慢等缺点,必须配用光学透镜。目前使用最多的是菲涅尔透镜。试验证明,不加菲涅尔透镜的传感器检测距离约为2 m,添加菲涅尔透镜后,有效探测距离可达10 m15 m11。由hn911组成的最简单红外探测电路如图3.2所示,hn911的l、2引脚为输出端,3引脚接5 v的工作电压,4、5引脚接增益调节电位器,6引脚接地。静态时,hn911的1引脚输出低电平,2引脚输出高电平。当有移动物体进人探测范围时,l引脚输出高电平,2引脚输出低电平12。传感器接收到红外辐射能量,输出幅度约1m,频率0.37hz的微弱信号,该信号经放大器放大,由比较器比较,经信号处理电路处理,最后由延时输出电路输出,用做驱动信号。其中,4、5引脚之间连接的100k电位器用于增益调节。 图3.2 无线报警应用3.3 无线发射接收电路3.3.1 编、解码器编码器vd5026和译码器vd5027是cmos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两者结合应用于防卫系统、无线电话、tv game遥控系统、盗窃报警系统等。典型应用是构成发射、接收数字编译码系统13。由于它们内部含有振荡电路(不需要加晶体振荡器),因此外围电路简单。易于结合射频、红外线、超声等方式组成遥控发射、接收系统。vd5026和vd5027的引脚排列如图3.3所示。 图3.3 vd5026和vd5027的引脚排列 vd5026是8位编码器。l8引脚是地址线,每个地址有3种状态。即低电平、高电平和开路,能组成6 561种不同编码。如需更多编码,可将输入端改为4态连接方式,这时l引脚是第4种状态的公共连接脚。2引脚8引脚与l引脚连接时为第4种状态。所以2引脚8引脚都有4种状态,即“0”、“l”、“开路”、“接1引脚”。因此,可组成16 384个编码。10引脚13引脚是数据线,根据需要置“0”或置“l”。14引脚为发射指令端。当14引脚为低电平时,17引脚串行发出一组编码脉冲,编码脉冲中含有地址信息及数据线上的数据信息。15引脚和16引脚内部是一个振荡器,外接几十千欧到几百千欧的电阻产生振荡,振荡频率为f=1 600r(khz),r为外接电阻,单位是千欧。18引脚和9引脚分别接电源的正、负极, 而vd5026和vd5027的工作电源电压为5 v(典型值)。vd5027解码器含有对应于vd5026的12位信息。其中1引脚8引脚是地址线。当编码器发出的地址编码与译码器的地址码相同时,译码器的10引脚13引脚数据输出,且该数据与编码器的10引脚13引脚所置的数据相同。14引脚是信息输入端。15引脚和16引脚与vd5026相同,外接电阻阻值应与编码器完全相同。17引脚是解码有效端,编码器发射时,如果译码器与编码器的地址码相同。则译码器的17引脚输出高电平。3.3.2 无线收发模块twh630twh631是相互配对的微型无线发收模块。利用twh630twh631设计的无线电遥测装置具有微型化、传输距离远、耗电小、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twh630是一种内置天线的超高频无线电微型发射机,其内部振荡电路可产生高频振荡,频率为256 mhz。该振荡频率由输入端(in)的脉冲信号调制,以调幅波的形式辐射。twh630的内部电路如图3.4所示。它是由发射三极管vt1及外围元件c1、c2、l1、l2(l2为环形天线)等组成。twh630有3个引脚,分别是电源正极、负极和信号输入端。图3.4 twh630的内部电路图无线电接收模块twh631是一种内置天线的超高频无线电微型接收机。当接收到发射模块辐射出来的调幅高频信号时。将信号进行解调、放大和整形。在输出端(out)输出音频脉冲信号。twh631是由超高频接收电路、频率调整电路、检波电路及放大整形电路等单元组成,其中频率调整电路主要是用来控制接收频率保持在256 mhz。twh631有4个引脚,分别为信号输出(out)、电源正极、电源负极及测试端tp(tp端通常可悬空)。twh631的主要特性参数是:典型工作电压6 v,遥控距离80 m,接收频率256 mhz,待机工作电流l ma。twh631原理框图如图3.5所示:图3.5 twh631的原理框图3.4 总体电路及工作原理总体电路如下图3.6、3.7所示14(其中,图3.6为无线发射电路,图3.7为无线接收电路):图3.6 无线发射电路图3.7 无线接收电路报警器的工作过程:hn911感受到红外信号之后,对信号进行放大、比较、及延时处理,由vd5626编码,twh630发射出去,到达接收电路twh631接收信号,由vd5027解码,经过处理过的信号使蜂鸣器报警和相应的二极管发光。发射模块twh630和接收模块twh631只能产生超高频等幅振荡,直接对其发射和接收,不可实现遥控,因此,若要实现多路远距离监控,就必须为每个发射模块提供不同调制信号。所以要为不同通道的vd5026数据线(d0d3)设置不同数据,例如:第1通道的d0置“l”,d1、d2、d3置“0”;第2通道的d1置“1”。d0、d2、d3置“0”;第3通道和第4通道如此类推。一旦某一通道检测到移动的红外信号。该通道中的hn91l的2引脚便输出低电平,从而启动该通道中的vd5026。vd5026将地址和数据打包后串行发送发射机,4个发射通道的信息均由1个接收机接收,故4个vd5026的地址可以相同。不同通道上的vd5026的数据设置不同,可根据vd5027数据线上的输出数据判断发出报警的通道。具体方法是:在vd5027的每个数据线上各连接1只发光二极管。当有报警信号时,二极管发光。根据发光二极管的位置判断报警的通道,例如:接在d0上的二极管灯亮了,说明第1通道报警。无论哪个通道报警,蜂鸣器都会发出呜叫。第1通道红外探测无线发射电路如图3.6所示15,第2、第3、第4通道的发射电路类似,只是d0d3的设置不同而已。无线接收光电报警电路图3.7所示。4 安装与调试及常见的故障问题4.1 安装与调试 1、安装制作(1) 清理元器件,辨别认清电阻器及相应代号,对电阻、电容、发光二极管、三极管、电压变压器等要用万用表一一检测。(2) 安装时,电阻器,整流二极管采用卧式插装,并紧贴电路板;瓷介电容器,点解电容器,三极管等采用立式插装,也要贴近电路板。发光二极管安装时可不讲极性,因为其供电电路为交流电源,其余由极性元件:如电解电容器,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必须按正确的极性插装,否则电路不会正常工作。(3) 红外线发射管和接收头焊接时注意极性,焊接时间不宜过长。(4) 焊完元器件后,在覆铜面剪掉多余元器件的引线,工具最好用斜口钳,可防止因剪线而使覆铜皮损坏。(5) 焊接完后,请认真对照电路原理图,安装图检查电路板上有无漏焊、错焊、短路、断路等错误现象,确认无误后才能通电。 2、调试与检测安全调试与检测过程中,要接触各种电路和仪器设备,特别是各种电源及高压电路,高压大容量电容器等,为保护检测人员安全,防止测试设备和检测线路的损坏,除严格遵守一般安全规程外,还必须注意调试和检测工作中制定的安全措施16。供电安全,大部分故障检测过程中都必须加电,所以调试检测过的设备仪器,最终都要加电检验。抓住供电安全就抓住了安全的关键。(1)调试检测场所应有漏电变化开关盒过载保护装置,电源开关,电源线及插座必须符合安全用电要求,任何带电导体不得裸露,检测场所的总电源开关,应放在明显易于操作的位置,并设置相应的指示灯。(2)注意交流调压器的接法。检测中往往使用交流调压器进行加载和调整试验。由于普通调压器输入与输出端不隔离,必须正确区分相线与零线的接法,使用二线插头座,容易接错线,使用三线插头座则不会接错。(3)在调试检测场所最好装备隔离变压器,一方面可以保证检测人员操作安全,另一方面防止检测设备故障于电网之间相互影响,隔离变压器之后,再接调压器,则无论如何接线均可保证安全。 3、测量仪器安全(1) 所用测试仪器要定期检查,仪器外壳及可接触部分不应带电。凡金属外壳仪器,必须使用三线插头座,并保证外壳良好接地。电源线一般不超过2米,并具有双重绝缘。(2) 测试仪器通电时若保险丝烧断,应更换同规格熔丝管后再通电若第二次再烧断则必须停机检查。(3) 带有风扇的仪器如通电后风扇不转或有故障,应停机检查。(4) 耗较大的仪器断电后冷却一段时间再通电,避免烧断保险丝或仪器零件。4.2 报警器误报及处理意见 1、故障引起的误报及处理意见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称为故障。故障的类型有损坏性故障和漂移性故障。损坏性故障包括性能全部失效和突然失效,这类故障通常是由元器件的损坏或生产工艺不良(如虚焊等)造成。漂移性故障是指元器件的参数和电源电压的漂移所造成的故障。例如:温度过高会导致电阻阻值的变化,此时设备表现为时好时坏。事实上,环境温度、元件制造工艺、设备制造工艺、使用时间、储存时间及电源负载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元器件参数的变化,产生漂移性故障。无论是损坏性故障还是漂移性故障都将使系统误报警,要减少由此产生的误报警必须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和工艺水平,在作系统设计的同时,还需作可行性设计,如冗余设计、三防设计(防潮、防盐雾、防霉菌)等。在此基础上,提高产品制造过程的可行性,如对元器件质量的严格筛选17。 2、安装引起的误报及处理意见报警器安装位置、安装角度、防护措施以及系统布线等方面18。例如:将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对着空调、换气扇安装时,将会引起系统的误报警;室外用主动红外探测器如果不作适当的遮阳防护(有遮阳罩的最好也作防护),势必会引起系统的误报警;报警线路与动力线、照明线等强电线路间距小于1.5m时,而未加防电磁干扰措施,系统亦将产生误报警。要减少此类误报,在安装前要准确设定安装位置、安装角度以及系统线路走向,避免安装红外探测器时面对空调、换气扇,同时若在室外安装应该做好遮阳防护。 3、环境引起的误报及处理意见由于环境引起的误报警是指报警系统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产生的,从原理上讲是不可避免的,而事实又是不需要的,属于误报警。例如:老鼠在防范区出没;宠物在居室内走动等。随着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推广应用,报警系统智能化程度将不断提高,环境噪声干扰引起的误报警现象必将随之降低。结 论本次设计的报警器是由红外探测电路、发射电路、接收电路及电源部分共同工作,本设计的红外探测电路主要有红外探测模块hn911来完成信号的放大、比较、处理、延时,vd5026vd5027作为编解码器构成发射一接收数字编译码系统,用twh630631作为发收探头,从而完成红外报警的功能,达到及时报警的效果,使人们可以按照自己情况对安全问题多好合理的安排。本次毕业设计给了我一个对实际电路设计的全方位的思考角度,让我真正地掌握设计实际系统的流程。有很强的理论基础,因为本设计运用传感器和电路的设计改变了以往常用的单片机设计,增加了设计的难度和复杂度,但是我深知万事开头难,我相信只有不断地查找漏洞,不断地弥补不足之处才能有所提高。在设计中,由于对传感器、电路知识的不精通,出现了很多遗漏的地方,我相信,通过这次的学习和设计,对电路、红外传感以及报警器方面的知识的加深,对以后在这方面的研究会有很大的帮助,我相信只要我朝着前方继续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经过两个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关于多区域红外无线监控报警设计,通过不断的查资料让我积累了许多实际操作经验,已初步掌握了电路的应用技术。巩固了模电课程知识,加深对基本器件、芯片知识、发射电路、接收电路的理解。我深刻体会到红外技术对当今现代社会的重要作用。经过这次设计,我学会了严密的思考,构想及怎样把计划付诸于实际行动中。同时与社会的不断高速发展的步伐相比,我认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还远远不足,有些实际问题还不能解决,很多更好的设想也无法实现,缺少很多有实际运用价值的知识储备,缺乏应有的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高效利用及筛选大量资料的能力,有待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进一步提高。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更加认识到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致 谢毕业设计即将完成,在设计期间有许多心得与体会,首先,在专业知识方面,专业课知识学习都是孤立的,没有系统的联系起来,不知道该如何有机地利用。通过做毕业设计,学会了如何将所学的各科知识串联起来,这样就达到了各学科相融合的目的,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知识学习、分析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思维得到了开拓,知识得到了延伸。 在实际运用方面,平常学的都是理论知识,而毕业设计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学会理论还不够,要学会一种整体思维方法。例如:仅仅一个小小的电阻可能会影响整个电路的正常运行。不能想当然就可以了,要切合实际,从本设计的实际功能和要求出发。在毕业设计中碰到了很多的问题,我通过查阅相关书籍,资料,通过自己钻研和同学的帮助,特别是得到了老师的谆谆教导,张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在老师的耐心辅导中,不仅给了我思路上的开阔,还认真听取对设计中不足之处的建议与批评,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不足方面。这样一步一步的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为今后的就业之路铺上了坚实的基础。在此特别感谢张老师,您辛苦了。参考文献1 张万忠.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1826. 2 黄继昌. 电子元器件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3456. 3 黄玉林. 主动式与被动式防盗报警器的讨论j. 无线电子学杂志, 2005,7(4). 4 谢主红.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哈尔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3:37132. 5 余锡存.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 6 黄新易. 报警器误报及其处理j.实用电子学报, 2008,8(1):25 . 7 萧宝瑾. protel 99 se操作指导与电路设计实例(第一版).太原理工大学, 2004. 8 谢自美.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m.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8995.9 余华, 岳秋琴. 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及在现代数字电子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北京: 现代电子技术, 2001:6274.10 何小艇. 电子系统设计.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129136.11 陈星. 关于红外线发射管的功率计算讨论j. 微观电子学期刊. 2008, 1(7).12 李青.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2395.13 陈永甫. 红外探测与控制电路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m. 2004.6:2938.14 刘贵栋.电子电路的multisim仿真实践.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9:4984.15 金大庆.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的简易设计j. 电子网, 2007, 8(2):4-10.16 金鑫. 红外线探测器的学习与实践j. 半导体信息. 2007, 8(2):5-8.17 richard r.spencer. introduction to electronic circ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人教版初三二次函数课件
- 2025年中国晒图照明光源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数据转换盒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悬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异形同步带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家电产品电塑模具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多功能单盘擦地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啡珍珠花岗岩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厢式充气封口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设备订货合同协议
- 2025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
- 《关于强化危险化学品“一件事”全链条安全管理的措施》学习解读
- 【2025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 2025年由民政局策划的离婚协议官方文本模板
- 高血压科普健康宣教课件
- 班级安全员信息员培训
- 科技领域实验室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与方法
- 商场运营部的培训
- 四年级 人教版 数学《小数的意义》课件
- 《糖尿病与肥胖》课件
- 医疗纠纷防范与医患沟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