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 1 1 http:/ 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 血管痉挛血管痉挛 血小板血栓形成血小板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纤维蛋白凝块形成 抗凝血系统抗凝血系统 纤溶系统纤溶系统 凝血系统凝血系统 抗凝抗凝 凝血凝血 纤溶纤溶 止血的过程止血的过程 2 http:/ Waterhouse- Waterhouse-FriderichsenFriderichsen syndrome syndrome 3 凝血因子凝血因子:组织和血浆中直接参加凝血过程的各种物质组织和血浆中直接参加凝血过程的各种物质 FF: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FF:凝血酶原:凝血酶原 :组织因子:组织因子,TF,TF:CaCa2 2 一、凝血系统的激活一、凝血系统的激活 第一节第一节 凝血系统功能异常凝血系统功能异常 4 4 http:/ 内源性凝血系统内源性凝血系统 a a 胶原胶原 a a a a a a PL+CaPL+Ca2+ 2+ a a PL+CaPL+Ca2+ 2+ a a 凝血酶原凝血酶原凝血酶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单体 纤维蛋白单体 交联纤维交联纤维 蛋白凝块蛋白凝块 CaCa2+ 2+ 1.1. 2.2. 3.3. 因子激活物因子激活物 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原激活物 XIII XIII XIIIa XIIIa CaCa2+ 2+ 5 外源性凝血系统外源性凝血系统 a a PL+CaPL+Ca2+ 2+ a a 凝血酶原凝血酶原凝血酶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单体 纤维蛋白单体 交联纤维交联纤维 蛋白凝块蛋白凝块 TFTF CaCa2+ 2+ a a a, a, a a TF-TF-a a复合物复合物 6 6 凝血系统凝血系统 1.1.因子因子FXFX激活成激活成FXaFXa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2.2.凝血酶原(凝血酶原(FIIFII)激活成凝血酶)激活成凝血酶(FIIa(FIIa) 凝血酶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 3.3.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Fbg) (Fbg) 转变成纤维蛋白转变成纤维蛋白(Fbn)(Fbn) 纤维蛋白的形成纤维蛋白的形成 共同凝血途径的三个阶段:共同凝血途径的三个阶段: 7 7 二、凝血因子的异常二、凝血因子的异常 1 1、遗传性血浆凝血因子缺乏、遗传性血浆凝血因子缺乏 血友病、血管性假血友病血友病、血管性假血友病 2 2、获得性血浆凝血因子减少、获得性血浆凝血因子减少 Vit KVit K缺乏或严重肝病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缺乏或严重肝病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与出血倾向有关的凝血因子异常与出血倾向有关的凝血因子异常 与血栓倾向有关的凝血因子异常与血栓倾向有关的凝血因子异常 凝血和抗凝成分因子基因的改变;病理因素下的凝血和抗凝成分因子基因的改变;病理因素下的 凝血因子浓度增加均能引起血栓。凝血因子浓度增加均能引起血栓。 8 8 第二节第二节 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功能异常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功能异常 抗凝血系统抗凝血系统 纤溶系统纤溶系统 凝血系统凝血系统 抗凝抗凝 凝血凝血 纤溶纤溶 9 9 一、抗凝系统功能异常一、抗凝系统功能异常 n n 细胞抗凝系统细胞抗凝系统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凝血因子、组织因子、凝血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凝血因子、组织因子、凝血酶 原激活物及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的吞噬、清除作用。原激活物及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的吞噬、清除作用。 n n 体液抗凝系统体液抗凝系统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类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类 蛋白酶类蛋白酶类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抗凝系统的组成抗凝系统的组成 1010 1 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类、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类 以抗凝血酶以抗凝血酶为代表为代表 可灭活可灭活F Fa a,F Fa a,F Fa a,a a,a a等等 凝血酶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肝素样物质结合,凝血酶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肝素样物质结合, 继而被继而被AT- AT- 灭活灭活 1111 内皮细胞内皮细胞 2 2、血栓调节蛋白、血栓调节蛋白- -蛋白蛋白C C系统系统 蛋白蛋白C C 激活的蛋白激活的蛋白C C(APCAPC) 凝血酶凝血酶 灭活灭活FaFa,FaFa 蛋白蛋白S S 血栓调节蛋白血栓调节蛋白TMTM 凝血酶凝血酶 12 3 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肝素肝素TFPITFPI + + F Fa-TFPIa-TFPI复复 合物合物 F Fa-TFPI-a-TFPI- F Fa-TFa-TF四四 合体合体 ( 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 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 13 抗凝系统功能异常相关疾病抗凝系统功能异常相关疾病 抗凝血抗凝血酶酶-减少或缺乏与血栓形成减少或缺乏与血栓形成倾倾倾倾向向 获得性缺乏获得性缺乏 合成减少合成减少 丢失消耗增多丢失消耗增多 E E 肠道吸收肠道吸收 蛋白障碍蛋白障碍 肝脏功肝脏功 能障碍能障碍 外服外服 雌激素雌激素 肾病患者肾病患者 丢失丢失AT-AT- 14 ( (一一) AT-) AT-缺乏与血栓倾向缺乏与血栓倾向 遗传性缺乏遗传性缺乏 AT- AT-缺乏、异常症缺乏、异常症 通常可产生反复性、家通常可产生反复性、家 族性深部静脉血栓症。族性深部静脉血栓症。 AT-AT-基因位于基因位于1 1号染色体,约号染色体,约19Kb19Kb。由于遗传因素引。由于遗传因素引 起的起的AT-AT-基因变异,可导致基因变异,可导致AT-AT-缺乏、异常症的发生。缺乏、异常症的发生。 15 ( (二二) )蛋白蛋白C C和蛋白和蛋白S S缺乏与血栓形成倾向缺乏与血栓形成倾向 获得性缺乏获得性缺乏 Vit KVit K缺乏或应用缺乏或应用Vit KVit K拮抗剂等拮抗剂等 严重肝病、肝硬化等严重肝病、肝硬化等 口服避孕药、妊娠等情况口服避孕药、妊娠等情况 PCPC和和PSPS缺乏的原因:缺乏的原因: 16 2 2、遗传性缺乏和、遗传性缺乏和APCAPC抵抗抵抗 PC PC缺乏、异常症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包括数量缺乏缺乏、异常症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包括数量缺乏 和结构异常。临床上多发生深部静脉血栓症。和结构异常。临床上多发生深部静脉血栓症。 (1 1)蛋白)蛋白C C缺乏、异常症缺乏、异常症 (2 2)蛋白)蛋白S S缺乏、异常症缺乏、异常症 PS PS是是APCAPC分解分解FVaFVa、FaFa的辅助因子。的辅助因子。PSPS缺乏、异常缺乏、异常 症往往可导致深部静脉的血栓形成倾向症往往可导致深部静脉的血栓形成倾向。 17 2 2、遗传性缺乏和、遗传性缺乏和APCAPC抵抗抵抗 (3 3)APCAPC抵抗抵抗 正常情况下,若在血浆中加入正常情况下,若在血浆中加入APCAPC,由于,由于APCAPC可使可使FVaFVa 和和F Fa a失活,而使部分凝血激酶时间失活,而使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APTT)延长。但一部延长。但一部 分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血浆标本,若想获得同样的分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血浆标本,若想获得同样的APTTAPTT 延长时间,则必须加入比正常时更多的延长时间,则必须加入比正常时更多的APCAPC,通常将这一,通常将这一 现象称为现象称为APCAPC抵抗抵抗。 定义定义 原因原因 抗抗PCPC抗体、抗体、PSPS缺乏和抗磷脂抗体以及缺乏和抗磷脂抗体以及FVFV或或F F基因突变基因突变 18 二、纤溶系统功能异常二、纤溶系统功能异常 纤溶酶原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 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 降解纤维蛋白降解纤维蛋白 水解凝血酶、凝血因子水解凝血酶、凝血因子 纤溶抑制物纤溶抑制物(PAI-1(PAI-1等等) ) - - 内源性凝血时内源性凝血时PKPK分解产生激肽分解产生激肽 释放酶释放酶 外源性凝血时产生的外源性凝血时产生的tPAtPA和和uPAuPA 纤溶系统激活机制纤溶系统激活机制 1919 二、纤溶系统功能异常二、纤溶系统功能异常 纤溶系统激活机制纤溶系统激活机制 纤溶系统的功能纤溶系统的功能 主要功能是使纤维蛋白凝块溶解,保证血主要功能是使纤维蛋白凝块溶解,保证血 流通畅,另外,也参与组织的修复和血管的流通畅,另外,也参与组织的修复和血管的 再生等。再生等。 2020 二、纤溶系统功能异常二、纤溶系统功能异常 纤溶因子的异常纤溶因子的异常 纤溶功能亢进引起的出血倾向:纤溶功能亢进引起的出血倾向: (1 1)获得性纤溶功能亢进)获得性纤溶功能亢进 器官严重损伤时释放大量纤溶酶原激活物器官严重损伤时释放大量纤溶酶原激活物 某些恶性肿瘤可释放大量某些恶性肿瘤可释放大量tPAtPA入血入血 肝功障碍时合成肝功障碍时合成PAIPAI减少及减少及tPAtPA灭活减少灭活减少 DICDIC时可产生继发性纤溶亢进时可产生继发性纤溶亢进 溶栓疗法时,溶栓药物等可引起纤溶亢进溶栓疗法时,溶栓药物等可引起纤溶亢进 (2 2)遗传性纤溶亢进)遗传性纤溶亢进 2121 二、纤溶系统功能异常二、纤溶系统功能异常 纤溶因子的异常纤溶因子的异常 纤溶功能降低与血栓形成倾向纤溶功能降低与血栓形成倾向 (1 1)遗传性原因所致纤溶功能低下)遗传性原因所致纤溶功能低下 PAI-1PAI-1基因多态性改变、先天性基因多态性改变、先天性PLgPLg异常症异常症 (2 2)获得性血浆纤溶活性降低)获得性血浆纤溶活性降低 血栓前状态、动、静脉血栓形成性疾病、高脂血血栓前状态、动、静脉血栓形成性疾病、高脂血 症、缺血性中风及口服避孕药等患者往往有症、缺血性中风及口服避孕药等患者往往有tPAtPA降低降低 及及PAI-1PAI-1增高等纤溶功能降低。增高等纤溶功能降低。 2222 血栓形成相关的先天性异常血栓形成相关的先天性异常 抗凝因子低下抗凝因子低下 AT- AT- 缺乏、异常症缺乏、异常症 PCPC缺乏、异常症缺乏、异常症 PSPS缺乏、异常症缺乏、异常症 APCAPC抵抗(肝素辅因子抵抗(肝素辅因子缺乏、异常症)缺乏、异常症) 纤纤纤纤溶功能低下溶功能低下 异常纤溶酶原血症异常纤溶酶原血症 低纤溶酶原血症低纤溶酶原血症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释放障碍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释放障碍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1增多症增多症 其其 他他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凝血酶原变异症凝血酶原变异症 同型半胱氨酸尿症同型半胱氨酸尿症 富组氨酸糖蛋白缺乏症富组氨酸糖蛋白缺乏症 2323 第三节第三节 血管、血细胞的异常血管、血细胞的异常 血管及各种血细胞在机体的凝血与抗凝平衡过程中发血管及各种血细胞在机体的凝血与抗凝平衡过程中发 挥重要作用。挥重要作用。 2424 一、血管的异常一、血管的异常 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 VECVEC正常时不表达正常时不表达TFTF 生成生成PGIPGI 2 2 ,NONO,及,及ADPADP酶等扩血管物质,抑制酶等扩血管物质,抑制PLTPLT聚集聚集 产生产生tPAtPA,uPAuPA等纤溶酶原激活物等纤溶酶原激活物 抗凝作用抗凝作用 产生产生TFPITFPI 表达表达TMTM 表达肝素样物质表达肝素样物质 2525 一、血管的异常一、血管的异常 血管的异常血管的异常 血管内皮血管内皮细细细细胞的胞的损伤损伤损伤损伤 血液中的各种变化可直接刺激内皮细胞引起反应,血液中的各种变化可直接刺激内皮细胞引起反应, 减少减少 TFTF和和TFPITFPI、tPAtPA、PAI-1PAI-1、ADPADP酶和酶和PGIPGI 2 2 等物质的等物质的 产生。产生。 血管壁结构的损伤血管壁结构的损伤 (1 1)获得性血管损伤)获得性血管损伤 型、型、型超敏反应导致血管损伤型超敏反应导致血管损伤 (2 2)先天性血管壁异常)先天性血管壁异常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单纯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单纯性紫癜 2626 二、血细胞的异常二、血细胞的异常 血小板在凝血中的作用血小板在凝血中的作用 血小板在凝血中的作用及其异常血小板在凝血中的作用及其异常 血小板异常血小板异常 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功能异常血小板功能异常 2727 1 1、血小板在凝血中的作用、血小板在凝血中的作用 血小板参与凝血过程血小板参与凝血过程 粘附粘附(adhesionadhesion) 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皮损伤, 内皮下胶原暴露内皮下胶原暴露 血小板与胶原结合血小板与胶原结合 被胶原被胶原, ,凝血酶凝血酶 ADP,TXAADP,TXA 2 2 ,PAF,PAF激活激活 2828 血小板参与凝血过程血小板参与凝血过程 聚集(聚集(aggregationaggregation) 血小板相互之间的结合血小板相互之间的结合 静息时静息时 无聚集无聚集 刺激时刺激时 聚集聚集 伸出伪足,同时血小板脱颗粒伸出伪足,同时血小板脱颗粒 2929 血小板参与凝血过程血小板参与凝血过程 释放释放(releaserelease) 致密颗粒释放致密颗粒释放ADPADP,5-HT5-HT 颗粒释放纤维蛋白原、纤维连接蛋白等粘附性蛋白颗粒释放纤维蛋白原、纤维连接蛋白等粘附性蛋白 产生蛋白激酶产生蛋白激酶C C,TXATXA 2 2 等等 收缩收缩(constrictconstrict) 血管收缩,使血凝块硬化,止血过程更加牢固血管收缩,使血凝块硬化,止血过程更加牢固 吸附吸附(adsorptionadsorption) 悬浮于血浆中的血小板能吸附许多凝血因子于其表面悬浮于血浆中的血小板能吸附许多凝血因子于其表面 3030 2 2、血小板数量异常、血小板数量异常 (1 1)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 少于少于1001010010 9 9 /L/L 生成障碍生成障碍 破坏或消耗增多破坏或消耗增多 分布异常分布异常 3131 2 2、血小板数量异常、血小板数量异常 多于多于4001040010 9 9 /L/L 原发性增多原发性增多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早期骨髓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早期骨髓纤 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 继发性增多继发性增多 急性感染、溶血等,某些癌症病人急性感染、溶血等,某些癌症病人 (2 2)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增多 3232 3 3、血小板功能的异常、血小板功能的异常 遗传遗传遗传遗传 性因性因 素素 获得性因素获得性因素 先天性缺乏先天性缺乏GPGPb/ b/: :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GPb/a先天异常:Glanzmann血小板无力症 GPGPa/ a/a a异常异常 血小板功能降低: 尿毒症、肝硬化、骨髓尿毒症、肝硬化、骨髓 增生性疾病、急性白血病等增生性疾病、急性白血病等 血小板功能增强: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 、糖尿病、糖尿病 等等 3333 (二)白细胞异常(二)白细胞异常 激活的白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激活的白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 ,使内皮细胞、单核细胞等释放,使内皮细胞、单核细胞等释放 大量组织因子,启动凝血系统大量组织因子,启动凝血系统 白细胞激活的酶类可损伤血管基白细胞激活的酶类可损伤血管基 底膜和基质底膜和基质 急性白血病早期急性白血病早期40%40%患者可有出患者可有出 血倾向血倾向 白细胞增多时阻塞毛细血管,导致微循环障碍白细胞增多时阻塞毛细血管,导致微循环障碍 3434 (三)红细胞异常(三)红细胞异常 红细胞数量的增多使血液粘滞度增高红细胞数量的增多使血液粘滞度增高 红细胞释放红细胞释放ADPADP增多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增多促进血小板的聚集 红细胞的大量破坏可发生红细胞的大量破坏可发生DICDIC 3535 第四节第四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coagulation ,DIC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 , 大量促大量促 凝物质入血凝物质入血, ,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 , 凝血酶增加,凝血酶增加, 引起血管内引起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微血栓形成( (高凝状态高凝状态) )同时又因微血栓形成同时又因微血栓形成 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或或继发纤溶亢进继发纤溶亢进(低凝状(低凝状 态)态), ,使机体止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使机体止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出现出血出血, , 贫血,贫血, 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的病理过程. . 3636 DICDIC凝血与抗凝的变化过程凝血与抗凝的变化过程 3737 一、一、DICDIC的原因和发病机制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 肿肿瘤性疾病瘤性疾病 妇产妇产 科疾病科疾病 创伤创伤 及手及手术术 ( (一一)DIC)DIC的原因的原因 3838 病病 例例 3939 (二)(二)DICDIC的发病机制的发病机制 组织因子释放,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组织因子释放,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创伤,烧伤,大手术,产科意外创伤,烧伤,大手术,产科意外 肿瘤组织坏死,白血病细胞破坏肿瘤组织坏死,白血病细胞破坏 40 DICDIC的发病机制的发病机制 损伤的损伤的VECVEC释放释放TF TF ,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VECVEC的抗凝作用降低的抗凝作用降低 产生产生tPAtPA减少,减少,PAI-1PAI-1增多,纤溶活性降低增多,纤溶活性降低 NONO、PGIPGI 2 2 、ADPADP酶产生减少,抑制酶产生减少,抑制PLTPLT粘附,聚粘附,聚 集的功能降低集的功能降低 胶原暴露,激活胶原暴露,激活F F,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4141 DICDIC的发病机制的发病机制 RBCRBC破坏,释放大量破坏,释放大量ADPADP,促进血小板粘附,聚集,促进血小板粘附,聚集 WBCWBC破坏释放破坏释放TFTF样物质,样物质,WBCWBC受刺激表达受刺激表达TFTF PLT PLT激活、粘附、聚集,促进凝血激活、粘附、聚集,促进凝血 血细胞的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血细胞的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 42 DICDIC的发病机制的发病机制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蛋白酶入血激活凝血酶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蛋白酶入血激活凝血酶原 蛇毒激活蛇毒激活FF,FF等,促进等,促进DICDIC发生发生 肿瘤细胞分泌促凝物质肿瘤细胞分泌促凝物质 羊水中含有组织因子样物质羊水中含有组织因子样物质 内毒素刺激内毒素刺激VECVEC表达表达TFTF,损伤,损伤VECVEC 促凝物质释放入血促凝物质释放入血 4343 严重感染引起严重感染引起DICDIC的发病机制的发病机制 1 2 3 4 感染时产生的细胞因子作用于内皮细胞可使感染时产生的细胞因子作用于内皮细胞可使TFTF 表达增加;而同时又可使内皮细胞上的表达增加;而同时又可使内皮细胞上的TMTM、HSHS 的表达明显减少的表达明显减少 内毒素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同时释放血小板内毒素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同时释放血小板 激活剂,促进血小板的活化、聚集。激活剂,促进血小板的活化、聚集。 白细胞激活可释放炎症介质,损伤血管内皮细白细胞激活可释放炎症介质,损伤血管内皮细 胞胞 细胞因子可使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可使血管内皮细胞产生tPAtPA减少,而减少,而 PAI-1PAI-1产生增多。产生增多。 4444 二、影响二、影响DICDIC发生发展的因素发生发展的因素 吞噬、清除血液中的凝血酶,纤维蛋白等促凝物吞噬、清除血液中的凝血酶,纤维蛋白等促凝物 清除纤溶酶,清除纤溶酶,FDPFDP,内毒素等,内毒素等 坏死组织,细菌等坏死组织,细菌等“封闭封闭”其功能其功能 全身性全身性ShwartzmanShwartzman反应反应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45 影响影响DICDIC发生发展的因素发生发展的因素 蛋白蛋白C C、AT-AT-、纤溶酶原等合成减少、纤溶酶原等合成减少 凝血因子的灭活障碍凝血因子的灭活障碍 肝细胞坏死,释放肝细胞坏死,释放TFTF 肝功能严重障碍肝功能严重障碍 46 影响影响DICDIC发生发展的因素发生发展的因素 孕妇孕妇3 3周始血小板,凝血因子周始血小板,凝血因子 增多,抗凝物质降低增多,抗凝物质降低 酸中毒时凝血因子酶活性升酸中毒时凝血因子酶活性升 高,血小板聚集性加强,肝素抗高,血小板聚集性加强,肝素抗 凝活性减弱凝活性减弱 血液的高凝状态血液的高凝状态 47 影响影响DICDIC发生发展的因素发生发展的因素 休克导致微循环障碍休克导致微循环障碍 巨大血管瘤时微血管血流缓巨大血管瘤时微血管血流缓 慢,出现涡流慢,出现涡流 低血容量时,肝肾抗凝和纤低血容量时,肝肾抗凝和纤 溶功能受损溶功能受损 微循环障碍微循环障碍 48 三、三、DICDIC的分期的分期 分期分期 凝血状凝血状态态态态表表现现现现 高凝期高凝期凝血酶增多,微血栓形成凝血酶增多,微血栓形成血液高凝状态血液高凝状态 消耗型低凝消耗型低凝 期期 凝血因子,血小板因消耗而凝血因子,血小板因消耗而 减少;纤溶系统激活减少;纤溶系统激活 血液低凝血液低凝 出血出血 继发性纤溶继发性纤溶 亢进期亢进期 纤溶系统活跃纤溶系统活跃 纤溶酶大量产生纤溶酶大量产生,FDP,FDP形成形成 出血明显出血明显 4949 四、四、DICDIC的功能代谢变化的功能代谢变化 皮肤瘀斑,紫癜皮肤瘀斑,紫癜 呕血,黑便呕血,黑便 咯血,血尿,鼻出血和阴道出血咯血,血尿,鼻出血和阴道出血 出出 血血 50 四、四、DICDIC的功能代谢变化的功能代谢变化 1 1、凝血物质被消耗而减少凝血物质被消耗而减少 2 2、纤溶系统激活纤溶系统激活 3 3、FDPFDP形成形成 纤溶酶水解纤溶酶水解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FbgFbg)和)和纤维蛋白纤维蛋白( (FbnFbn)产)产 生的各种片段,通称为生的各种片段,通称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FDP )。功能为妨碍纤维蛋白单体聚合,抗凝血酶,降低血)。功能为妨碍纤维蛋白单体聚合,抗凝血酶,降低血 小板的粘附,聚集和释放,加重出血倾向。小板的粘附,聚集和释放,加重出血倾向。 出血的机制出血的机制 5151 四、四、DICDIC的功能代谢变化的功能代谢变化 “3P3P”试验试验鱼精蛋白副凝血试验鱼精蛋白副凝血试验 鱼精蛋白与鱼精蛋白与FDPFDP结合,使原本与结合,使原本与FDPFDP结合的纤维蛋白单体结合的纤维蛋白单体 分离并彼此聚合而凝固。分离并彼此聚合而凝固。DICDIC患者患者“3P3P”试验阳性。试验阳性。 D-D-二聚体检查二聚体检查 反映继发性纤溶亢进的重要指标反映继发性纤溶亢进的重要指标 凝血酶凝血酶 FbgFbgFbnFbn 纤溶酶纤溶酶 纤维蛋白多聚体纤维蛋白多聚体 D-D-二聚体二聚体 FDP在DIC诊断中的意义 52 (二)器官功能障碍(二)器官功能障碍 肾皮质坏死肾皮质坏死Waterhouse-Fri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 雾在哪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上学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北京)(2024)一年级上册音乐
- 主题五:博物馆里做义工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劳动广州版四年级上册-广州版
- 《“爱拼才会赢”》实践课说课稿
- 任务二 美化校园我能行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劳动鲁科版五年级上册-鲁科版
- (2025春新版)青岛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2025-2026学年赣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93)
- 2025-2026学年西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27)
- 2.6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 2025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工艺流程题(第2期)解析版
- 全球热泵产业发展报告2025
- 商业地产项目数字化运营与客户体验提升策略研究报告
- 2025新疆天泽和达水务科技有限公司部分岗位社会招聘28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 水厂化验室知识培训课件
- 实验学校物业管理服务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2025个人房屋租赁合同范本下载
- U8二次开发参考手册
- DLT5210.1-202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全套验评表格
- 统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
- DBJ50-T-389-2021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