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疹ppt课件_第1页
药疹ppt课件_第2页
药疹ppt课件_第3页
药疹ppt课件_第4页
药疹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药 疹 1 教学目标 掌握药疹护理评估的主要内容、 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熟悉概念、重症药疹的主要临 床表现。 了解药疹的常见病因、 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 2 固定性红斑型 猩红热样型 荨麻疹型 大疱表皮松解型 3 药疹(Drug eruption) 一、概念 又称药物性皮炎(dermatitis medicamentosa), 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口服、注射、外用、栓剂或 吸入)进入人体后在皮肤、粘膜上引起的炎症反 应,严重者可累及身体的其它系统。 4 二、病因 常见过敏药物: 1、抗生素类 2、解热镇痛类药 3、镇静、安眠类及 抗精神类药 4、血清制剂及疫苗 5、磺胺类 6、中药 5 三、发病机制 一般分为变态反应和非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特点 1、潜伏期,首次用药420天, 再次用药数分钟或24小时内发病。 2、皮损与药物药理作用无关,与用量无一定相关性。 3、皮损形态多样,一人对一种药物在不同时期可发生 不同或相同药疹。 4、被某药致病后,可引起交叉致敏或多价致敏。 5、抗过敏药物(如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6 毒性作用 用量过大、时间过久、肝肾功障碍 可致药物蓄积、产生毒性作用。 7 四、临床表现 (一)轻型药疹: 固定型药疹 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 荨麻疹型药疹 紫癜型药疹 光敏性药疹 (二)重型药疹: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多形红斑型药疹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死亡率最高) 8 (一)轻型药疹 9 1、固定型药疹(fixed drug eruption) 引起药物:解热镇痛类、磺胺类 好发部位:皮肤粘膜交界处 皮损性质:圆形、水肿性、暗紫红色斑 疹,可出现水疱、大疱 皮损部位:皮肤与粘膜交界处 自觉症状:瘙痒 10 2、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疹(最常见) 引起的药物:半合成青霉素、青霉素、解热 镇痛类、巴比妥类、磺胺类 皮损性质:麻疹样;猩红热样 皮损的分布:躯干四肢 全身 自觉症状:瘙痒明显 转归:好转:糠状脱屑 恶化:重型药疹 11 12 3、荨麻疹型药疹(urticarial drug ruption ) 荨麻疹型药疹 urticarial drug eruption 13 引起药物:多由血清制 品、痢特灵、PNC等引起 皮损情况:较常见,临床表现与急 性荨麻疹相似,但持续时间长,有时 对称分布同时伴有血清病样症状(发 热、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 14 4.紫癜型药疹(purpuric drug eruption) 15 引起药物:PNC、巴比妥类、利尿剂等, 可通过型变态反应(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或型变态反应(引起血管炎)介导。 皮损情况:轻者表现为 双小腿红色瘀点、瘀斑, 散在分布,压不退色;重 者四肢、躯干可累及,可 有关节痛、腹痛、血尿、 便血等。 16 5.光敏性药疹( photosensitive drug eruption ) 17 引起的药物:冬眠 灵、磺胺类、喹诺 酮类及避孕药等经日光或紫外线照射而发病 。 皮损的情况:在暴光部位出现与晒斑相似的 皮损。 18 (二)重型药疹 19 1、多形红斑型药疹 (drug-induced exfolialive dermatitis) 引起的药物:磺胺类、镇静类、 抗生素类 皮损的情况: 轻型: 圆形或椭圆形红斑,呈靶形或虹 膜形,对称发生于躯干、四肢。 重型:水疱、大疱、渗出, 腔口 糜烂 转归:大疱性表皮松解型,好转。 20 21 1、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drug-induced exfolialive dermatitis) 引起的药物:磺胺类、巴比妥类、 抗生素类 皮损的情况:多由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疹发展 而来 潜伏期:20天左右; 皮疹的情况:弥漫性潮红肿胀 脱屑,皮肤皱褶处糜烂。 22 23 .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drug-induced bullosa epidermalysis) 死亡率最高可达50% 引起的药物:镇静类(卡马西平)、巴比妥类、 抗生素类。 自觉症状:触痛,中毒症状(畏寒、发热)。 皮损:红斑、大疱、坏死、松解、糜烂、渗 出。似度烧伤。尼氏征()。腔 口粘膜损害。 并发症:感染、电解质紊乱、窒息、全身脏器衰 竭等。 24 . 重型药疹的危险因 素 25 五、治疗原则 停用一切可疑药品, 促进药物排泄, 对症支持治疗, 防治并发症 局部治疗 全身治疗 26 1、局部治疗 面积广泛、无糜烂 糜烂、渗出 剥脱性皮炎型 大疱表皮松解型 5%硼酸扑粉 湿敷,3%硼酸或 生理盐水 外涂乳膏 清创、抽去疱 液、干燥暴露 、多源仪治疗 、预防感染。 27 2、全身治疗 (1)轻型药疹 皮损少: 停药观察自行消退 皮损多: 瘙痒明显抗组胺药 、 维生素C、 10%葡萄 糖酸钙 28 1)皮质类固醇:早期、足量 2)防治继发感染:抗生素红霉素、林克霉素 3)支持疗法: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 电解质紊乱等。 (2)重型药疹: 及时抢救,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 29 六、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提供关心和安慰。 病人安置在单人病房,定时开窗、通风;地 板、门窗、床旁桌椅定时消毒。 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 、 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 的饮食;进食时可用1%普 鲁卡因涂于口腔糜烂面, 饭后清洁口腔。 30 皮肤的护理: 及时清创、更换床单、 定时翻身等;有糜烂、渗 出时要湿敷,应注意湿敷 的注意事项。 护理措施 多腔口护理: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记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 “两素一体”的应用。 31 护理措施 加强支持治疗: 由于高热、进食困难、创 面大量渗出或皮肤大片剥脱等 导致低Pr血症、水电解质紊乱, 及时输入新鲜血浆、血液,以 维持胶体渗透压,减少渗出。 防止继发感染: 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抗生素的选择应用应及时、正规。 32 药物副作用的观察: 激素、抗生素等。 局部红外线治疗: 有疱液及时抽出; 有脓性分泌物应 及时清创;有结痂应及时 去痂;治疗时间根据病情。 十、护理措施 33 34 十、护理措施 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对致敏药物应 有显著标记; 鼓励患者多饮水,加速药物的排泄。 疼痛的护理 高热的护理: 体温超过39C要 物理降温。 35 十一、护理评价 情绪是否稳定,是否 了解相关知识。 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有无并发症,并发症 是否得到处理和护理。 瘙痒是否缓解, 皮肤是否完整。 36 十二、健康教育 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并指导病 人避免再次发生; 加强卫生和营养,预防感染; 保证身心两方面的休息; 家属应理解和关心病人,给以精神支持和生活 照顾; 按照医嘱正规用药,激素不能随意增减。 37 过敏性休克的急诊处理 (1)脱离致敏原 (2)仰卧 (3)给氧 (4)监测生命体征 (5)建立静脉通道 (6)0.1%肾上腺素 0.3-0.5 mL (0.3-0.5 mg) 皮下注 射或肌注 儿童剂量0.01 mg/kg皮下注射或肌注 38 过敏性休克的急诊处理 (7)抗组胺药 苯海拉明10-50 mg肌注,儿 童剂量5 mg/kg/d or 150mg/m2/d 8)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 50 mg 20 mL 生理盐水静推 注射5分钟 39 过敏性休克的急诊处理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