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责任公司责任公司 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档案号:2009-05-12 *有限公司 工程咨询资格证号:工咨甲* 二一二年五月 武 汉 *有限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 *责任公司责任公司 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项 目目 经经 理:理: * 总总 师(副):师(副): * 总总 经经 理(副):理(副): * *有限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 主要编制人员:主要编制人员: 工工 艺艺: * 设设 备备: * 给给 排排 水水: * 电电 气气: * 仪仪 表表: * 工业卫生工业卫生: * 环环 保保: * 消消 防防: * 暖暖 通:通: * 建筑结构建筑结构: * 总总 图图: * 概概 算算: * 技术经济技术经济: * 计计 划划: * *有限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 目 录 目 录.1 1 总论.4 1.1 概述 4 1.2 项目背景 5 1.3 项目概况 6 1.4 报告书的编制 8 1.5 设计依据 9 1.6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 1.7 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12 2 工程内容和建设规模.13 2.1 编制范围 13 2.2 现有废水产生及处理情况 13 2.3 工程内容 18 3 厂址位置选择.22 3.1 地理位置现状 22 3.2 厂址建设条件 22 4 废水收集方案.25 4.1 水质水量分析 25 4.2 废水收集 28 5 工艺方案.30 5.1 锅炉除尘冲渣水处理工程 30 5.2 造气污水处理工程 33 5.3 尿素解吸废液水解汽提 38 5.4 生产装置冷却循环水系统改造 42 5.5 含氨、含硫、含油、含醇废水治理工程 44 5.6 终端污水处理站 51 *有限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 6 总图布置与公用工程.64 6.1 总平面布置 64 6.2 土建 64 6.3 电气 64 6.4 给排水 67 6.5 机修 67 7 自动控制.68 7.1 设计依据 68 7.2 设计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68 7.3 设计范围和内容 68 7.4 自动化水平 69 7.5 仪表选型 69 7.6 仪表用电源 70 8 环境保护.71 8.1 气味 71 8.2 噪声 71 8.3 站区污水 71 8.4 固体废弃物 71 8.5 事故排放 72 9 安全卫生、防火与节能.73 9.1 安全卫生 73 9.2 防火 73 9.3 节能 73 10 管理机构、劳动定员及监测化验.74 10.1 管理机构 74 10.2 监测化验 74 10.3 劳动定员 75 10.4 规范化排放口与在线监测 75 11 项目实施计划.76 12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7 12.1 概述 77 12.2 编制依据 77 *有限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 12.3 投资分析 77 12.4 问题说明 78 12.5 资金筹措 78 13 技术经济分析.79 13.1 锅炉除尘冲渣水处理 79 13.2 尿素解吸废液水解汽提 79 13.3 生产装置冷却循环水系统改造 80 13.4 含氨、含硫、含油、含醇废水综合治理工程 80 13.5 废水处理 80 13.6 综合经济效益 81 13.7 静态投资回收期 81 14 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分析.82 14.1 环境效益 82 14.2 社会效益分析 82 15 结论与建议.83 15.1 结论 83 15.2 建议 84 *有限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4 1 总论总论 1.1 概述概述 *责任公司是由*集团 2007 年 6 月并购 筹建于 1969 年,1975 年 12 月建成投产,位于*市南郊,占地面积 170.43 万平方米。经过 30 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公司主要产品装置能力为 年产合成氨 60 万吨、精甲醇 40 万吨、尿素 50 万吨、复合肥 20 万吨,其 它还甲醇钠等 20 多种产品。系集化肥、精细化工、医药卫生、农药、化 工机械、动物饲料、建筑安装、科研设计于一体的国家大型综合化工企业。 公司现有在册员工 3600 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1400 余人。截至 2008 年底,公司拥有总资产 11198862 万元,年销售收入约 110 亿元。 公司技术力量雄厚,管理严格,于 1999 年 9 月通过了 iso9001 质量 体系认证,2003 年通过 2000 版 iso9001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先后 获得“全国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 “*省优秀企业” 、 “化工部八五科技进 步先进单位” 、 “全国节能先进单位” 、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省部级以上 荣誉称号 100 多项。公司产品“资江牌”尿素、复合肥获全国免检产品称 号。公司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集生产、研发、质检、产品营销为一体, 具有先进的生产、监控、计量、检验、包装、仓储、运输、设备维护、环 保监测治理等手段和能力。2008 年2009 年公司连续被*省委、省政府 授予“推进新型工业化先进单位” ,被*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 被*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外来投资企业”等荣誉称号。公司合成氨节 能减排综合技术开发与应用获*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及省优秀技术创新项 目。 *责任公司位于*省中部*市南郊 7.5 公里处禾青镇,地理坐标 为东经 11126,北纬 2737,东靠*省四大水系之一资江,西南与 *省省级风景区大嵊山相接,北邻禾青镇,厂区地形南高北低,污水排入 球溪河后入资江,球溪河为资江的一级支流,受纳水体处于资江*段中 游,污水入江口不到 8 公里处是拥有 50 多万人口的*市,城市饮用水、 *有限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5 生活用水均取自资江。因地理位置特殊,故污水的排放执行国家相应的一 级标准。 *责任公司环保工作历来非常重视,曾先后在公司内进行了多次旨 在降污、减污的技术改造工作,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企业生 产规模不断扩大,该公司废水排放量仍然较大,且废水中 cod 和 nh3n 的浓度较高。 *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决定从废水产生的源头着手,采用多种手 段,控制和减少污染物产生,同时,建设终端污水处理站确保外排废水的 各项指标达到并优于国家排放标准。 该项目建成后,*的生产废水均将达到 gb89781996 表 4 中一级标 准,部分废水还可以回用于生产中,从而,为资江水域的水质改善作出贡 献,同时也为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2 项目项目背景背景 1.2.1 1.2.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责任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 现阶段为该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阶段。 1.2.2 1.2.2 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单位 *责任公司。 1.2.3 1.2.3 项目设计单位项目设计单位 *责任公司委托*有限公司承担*责任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 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1.3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1.3.1 1.3.1 拟建地点拟建地点 *省*市禾青镇*责任公司厂区内,以及厂区以北约 800m 处的 终端污水处理站厂址内。 1.3.2 1.3.2 建设规模与目标建设规模与目标 (1) 锅炉除尘冲渣水处理工程,处理能力 12000 m3/d,回收粉煤灰 19800t/a,可削减 cod 排放量 9589.44kg/d,ss 排放量 60000kg/d。 *有限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6 (2) 造气污水处理工程,处理能力 5000 m3/h,回收水池煤 18360 t/a, 可削减 cod 排放量 2068kg/d,ss 排放量 55636kg/d。 (3) 尿素解吸废液水解汽提处理工程,规模为 600 m3/d,实际处理废 水量 432m3/d,回收氨 99t/a,尿素 2138t/a,脱盐水 14 万 m3/a,可削减污 染物排放量 cod 337kg/d,nh3n 778kg/d。 (4) 生产装置冷却水循环回用工程,预计减少直冷水外排量 10 万 m3/d。 (5) 含氨、含硫、含油、含醇等污水综合利用工程。减少含氨废水产 生 49000m3/a,回收氨 9800 t/a,除盐水 1784 m3/a,油脂 150 t/a。 (6) 终端污水处理站工程,处理规模为 6000m3/d。实际处理水量为 4644m3/d,2350 m3/d 污水经生化物化处理后回用。 (7) 改造完成后,排放的废水量为 2244m3/d,cod 为 145t/a,nh3-n 为 18t/a,可削减 cod 排放量 4800t/a、nh3-n 排放量 2800t/a、氰化物 24 t/a、石油类 170 t/a。 1.3.3 1.3.3 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 5308 万元。 1.3.4 1.3.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 1.3.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项目内容单位指标备注 一工程规模 1锅炉除尘冲渣水处理工程 回收:粉煤灰t/a19800 2造气污水处理工程t/a 回收:水池煤t/a18360 3尿素解吸废液水解汽提m3/d432 回收:氨t/a99 尿素t/a2138 脱盐水m3/a140000 4生产装置冷却水循环回用工程 减少直冷水外排量 10 万 m3/d 5 含氨、含硫、含油、含甲醇等污水综合利用 工程 回收:氨t/a9800 油脂t/a150 脱盐水t/a1784 4终端污水处理站m3/d6000 *有限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7 序号项目内容单位指标备注 二总投资万元5308 其中:第一部分 工程费用万元4690.79 三经济效益万元/a2681 静态投资回收期a3.88 四环境效益 cod 削减量t/a4800 nh3n 削减量t/a2800 五终端污水水质指标 1进水 ph69 codmg/l1000 bodmg/l350 nh3nmg/l160 2出水 ph69 codmg/l80 nh3nmg/l10 六终端污水处理成本 单位废水处理成本元/t 废水1.37 不计折旧、维修费 为 0.73 元/t 废水 1.4 报告书的编制报告书的编制 1.4.1 1.4.1 编制目的编制目的 在充分调查研究、评价和必要的勘探资料基础上,达到以下目的: (1)论述建设*责任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通过分析现有资料,对项目有关的主要要素:如水质、水量、处 理标准、处理工艺方案,进行技术可靠性、经济合理性、实施可行性等多 方案的综合性研究,以进行方案比较和论证。 (3)在论证基础上,提出推荐建设方案,并进行工程方案设计。 1.4.2 1.4.2 编制原则编制原则 (1)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遵守国家有关法规、政策、 规范和标准。 (2)结合环境要求及工厂条件,统一规划,使工程建设与企业发展相 协调,减少污水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的环境效益 和社会效益。 (3)考虑*的实际情况和建设要求,采用技术先进可靠、高效节能、 *有限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8 管理方便的废水处理工艺,在确保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占地、降 低运行费用和一次性投资。 (4)妥善处理、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避免二次污染;尽 量改善终端污水处理站的视觉、嗅觉效果。 (5)尽量选用国产先进、高效、节能、运行维护简便的废水处理设备, 以节省能源,降低处理成本。 (6)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可靠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终端污 水处理站的管理水平,降低劳动强度。监控仪表能运行稳定,维修方便, 操作简便。 1.5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1.5.1 1.5.1 采用的主要标准及资料采用的主要标准及资料 为保证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这一基本国策的实施,本工程设计遵守 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如下: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3)合成氨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 (gb134582001) (4)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gb5005095)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 年版)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8)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9)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10)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 (11)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7,1997 版) (12)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gb 50050-95) (13)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35-2002) (14) 污水泵站设计规程 (dgj082391) *有限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9 (15)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16)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1-12 册) (17)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18)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19)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20)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21)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 (22)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23)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 87-85 (24)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1.5.2 1.5.2 项目文件项目文件 (1)*责任公司与蓝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 (2)原化工部化计发(1997)426 号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内容和深度的规定 1.6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6.1 1.6.1 环境问题的敏感性环境问题的敏感性 环境问题与资源、人口问题已被国际社会公认是影响 21 世纪可持续 发展的三大关键问题。随着三十几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 平的提高,污染物排放量也迅速增加,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与社 会进一步发展及人民生活与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大因素。 资江为*省四大水系之一,全长 674km,流域面积 28520km2。资江从 新邵县入境,从南向北流经*市区,再流经新化、安化、桃江、益阳等 县市后汇入洞庭湖,资江*段属资江河中游,2007 年 3 月,距公司 7 公 司处的*浪石滩电站工程投产运行,工程蓄水后,库区河道流速趋缓, 滞留时间和汇水面积增大,水体稀释扩散能力降低,水环境容量降低。根 据娄底市环保局对该区域的水质监测,*浪石滩电站工程运行以来,部 分水域已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水质恶化,个别水域甚至出现了“水华”现 象,一些水域的水质已不能满足国家地表水类水质标准的要求。 *有限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水体中的 n、p 等营养物质过剩而引 起的一种污染现象,氮肥生产企业是排放 nh3n 的重要污染源。*是 一家中型氮肥生产装置的大型氮肥企业,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废水排 放总量也不断增加,其中 cod 及 nh3n 含量较高,废水排放至资江,对 资江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一直对环保工作比较重视,先后投资 4000 多万元建成了造气废 水循环处理系统、热电粉煤灰污水处理系统、合成、尿素、电站循环水系 统,造气吹风气余热系统等环保系统,为了减轻公司废水对环境的影响, 本着源头治理、综合回收利用,不断减少污染物排放,按照源头治理与末 端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公司决定对生产系统进行一系列技术改造,并采用 成熟的高新处理技术建设综合终端污水处理站,以达到减少污染排放,确 保排放的废水各项指标达到并优于国家排放标准。该项目的实施必将产生 一定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1.6.2 1.6.2 废水治理废水治理 1.6.2.1 目前的产品状况 *现有生产装置能力 30 万 t/a 合成氨、40 万 t/a 尿素、12 万 t/a 甲 醇。 1.6.2.2 废水治理情况 *经多年的环保投入,历年来共投资 4000 多万元对废水进行治理, 目前厂区除 cod、nh3-n 指标尚不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外,其它指标如 氰化物、挥发酚等均可实现达标排放,有关监测数据附后。 (1)已有的废水回用设施 造气污水处理系统现有处理能力 1800m3/h;氨水回收系统;合成、尿 素、电站循环水系统;造气吹风余热回收系统等。 (2)有待治理的工程内容 厂区内虽已有部分环保生产设施,但能力尚有待提高,因此厂内的环 保生产工程内容包括: 锅炉除尘冲渣水处理工程。 *有限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造气污水治理能力扩大以适应生产。 尿素解吸废液水解汽提回收氨及脱盐水。 。 新建脱硫、有机循环水及尿素循环水处理能力扩大以适应生产。 含氨、含硫、含油、含醇等流程改造及污水综合利用。 综合废水处理稳定达标及回用。 1.6.3 1.6.3 污水处理的要求污水处理的要求 锅炉除尘冲渣水、造气循环水含有较多的煤粉,尿素生产解吸废液中 含有较多的尿素和 nh3,这些废水如不进行处理并回收有用物质,后续的 综合废水的处理将有相当大的难度。 造气循环水及其它循环水如不扩大循环水处理能力,也会增加后续终 端污水处理站综合污水处理的处理量。 1.7 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1.7.1 1.7.1 环境效益环境效益 本工程建成后,具有十分显著的环境效益。*的废水排放量从原有 的 3881 万 m3/a 降至 87 万 m3/a,废水排放削减量为 3794 万 m3/a;cod 排 放量由原有的 4874t/a 降至 74t/a,削减量为 4800t/a;nh3n 排放量由原有 的 2811t/a 降至 11t/a,削减量为 2800t/a。 1.7.2 1.7.2 经济效益经济效益 本工程在处理废水和采用先进工艺流程时,由废水中回收了氨、尿素 和粉煤灰、水池煤等副产品,合成驰放气中回收氨。其中: 尿素解吸废液中含有尿素、氨等有用物质,通过水解汽提工艺可以回 收氨和尿素,回收得到的氨可再回用于尿素生产之中,尿素即可作为产品 出售。 锅炉除尘冲渣水经过沉淀处理,年回收粉煤灰 19800 吨,造气洗气水、 电除尘冲洗水经加药沉淀,年回收水池煤 18360 吨,可送电站循环流化床 锅炉掺烧或外买。 合成氨弛放气采用先进的无动力氨回收工艺,回收驰放气中的氨,回 收得到的氨用于尿素生产中,尿素即可作为产品出售。尾气送造气吹风气 *有限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回收燃烧产蒸汽。 经测算,回收的氨、尿素、粉煤灰和水池煤等,总计价值 2535 万元。 1.7.3 1.7.3 企业形象企业形象 本工程实施后,将成为我国氮肥行业处理含氨废水的示范工程,为企 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有限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2 工程内容和建设规模工程内容和建设规模 2.1 编制范围编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涉及范围为: (1) *尿素、合成氨等生产装置流程优化,减少或避免废水的产生 与排放。 (2) *尿素、合成氨等生产装置废水综合利用以及废水预处理和处 理的工艺设施、污泥处理设施和相配套的公用及辅助设施(包括道路、围 墙、绿化等) ; (3) *厂区至终端污水处理站的废水输送管网工程。 2.2 现有废水产生及处理情况现有废水产生及处理情况 2.2.1 2.2.1 现有废水治理措施现有废水治理措施 *现有废水治理措施如下。 造气循环冷却水系统,规模为 1800m3/h; 合成循环冷却水系统。规模为 6000m3/h; 尿素循环冷却水系统,规模为 3000m3/h; 氨水回收系统,规模为 432m3/d。 *有限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2.2.2 2.2.2 现有排污情况分析现有排污情况分析 2.2.2.1 水量平衡 图 2.2.2 *生产水平衡图(单位:m3/h) *有限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表 2.2.2-1 *现有外排水状况表 排放量codnh3n 排 污 单 位 污染源 m3/hm3/d mg/ l kg/d 占百 分比 mg/ l kg/d 占百 分比 备注 甲醇精馏4801152010011527.64 000.00 设备冷却 水、生活 水及甲醇 残液 有 机 空分冷却水180432040172.81.15 000.00 空分设备 冷却水 工艺外排水263631270441.842.93 80504.965.93 高压机、 精炼、冰 机冷却直 排水、工 艺冷凝水、 设备排污 净化冷却水370888060532.83.53 504445.21 脱碳系统 用尿素二 次冷却水 直排 合 成 合成循环水 排污 12288250720.48 8023.040.27 造气循环水 排污 15236484401605.1210.65 40145.921.71 电除尘冲洗 水 240576025014409.55 1005766.76 一次水冲 洗直排 气柜521248100124.80.83 5062.40.73 一次水使 用后直排 能 源 煤棒60144070100.80.67 4057.60.68 设备冷却 水及生活 水 尿素循环水 排污水 1228822063.360.42 11031.680.37 尿 素 工艺冷却水185444496401779.8411.81 1205339.562.67 排污,工 艺冷凝水、 尿素解析 水 除尘冲渣水90021600330712847.29 60129615.21 用尿素二 次冷却水 后直排 锅炉冷却水135324045145.80.97 000.00 锅炉辅机 冷却水 汽机冷却水1503600301080.72 000.00 汽机油冷、 空冷直排 水 热 电 酸碱废水204803501681.11 4019.20.23 阴阳树脂 再生产生 的酸碱废 液 其 它 厂区生活污 水 204808038.40.25 4019.20.23 合计4900117600 15073.56 100 8519.5100.00 *有限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表 2.2.2-2 *现有废水排放状况表 排放量codnh3n 排污 单位 污染源 m3/hm3/dmg/lkg/d 占百分 比 mg/lkg/d 占百分 比 备注 含醇废水37230002162.27 000.00 甲醇精馏中产 生的残液 有机 厂区生活污水24860028.80.30 200.960.04 机泵填料水1548502.40.03 150542.19 含合成、甲醇 填料水、循环 机、压缩机等 变换工艺冷凝水54845021.60.23 404.80.19 低变工艺冷凝 水、变换饱和 热水塔排水 合成循环水排污水12288250720.48 8023.040.27 合成 其它工艺冷凝水及 排污 8482009.60.10 10019.20.78 含变换、脱碳、 精炼、脱硫等 工艺冷凝及设 备排污 造气循环水排污15236484401605.1210.65 40145.921.71 能源 煤棒生活水60144070100.81.06 4057.62.34 尿素循环水排污水1228822063.360.42 11031.680.37 其它工艺冷凝水及 排污 2482009.60.10 2009.60.39 含压缩机、泵 房等设备排污 尿素 尿素解吸废液184878037.440.39 1800777.631.58 包括生产区生 活污水 10t/h, 厂区内冲洗及 绿化用水 10t/h,生活区 生活污水 20t/h, 生产区内各工 段设备零星直 冷水及跑冒滴 漏等 20t/h。 除尘冲渣水90021600330712847.29 60129615.21 热电 酸碱废水204803501681.11 4019.20.23 除盐水阴阳床 树脂再生时产 生的酸碱废液 厂区生活污水204808038.40.40 4019.20.78 其它 厂区冲洗水748904.320.05 203.360.14 合计123628632 9505.44 64.882805 2462.2 56.227097 *有限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2.2.2.2 蒸汽平衡 2.2.3 2.2.3 存在的主要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现有外排水状况分析表、现有废水排放状况分析表可以看出: (1) 废水中 cod 主要来源于锅炉除尘冲渣水、尿素解吸废液、变换工 艺冷凝水、造气废水排污水等。nh3n 主要来源于尿素解吸废液、锅炉除 尘冲渣水。 *有限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2) 尿素系统工艺冷却水采用一次水冷却后直排水量 3204 m3/h、占公 司外排水总量的 65.4%,此部分水经过处理降温后可以循环利用。 (3) 有机甲醇精馏、空分、合成铜洗、电除尘冲洗水均采用一次水, 使用后直接外排,可采用循环水,降低一次水用量。 2.2.4 2.2.4 可以采取的治理措施及技术分析可以采取的治理措施及技术分析 (1) 尿素解吸废液中含有 1.01.5%的尿素及 0.07%的 nh3,这也是 cod 和 nh3n 超标的原因,这部分废水在国内外有成功处理的先例,并 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 (2) 造气污水排放量 3648 m3/d,其根本原因是其冷却能力不足(4 台 450m3/h 凉水塔,循环水能力 1800m3/h) ,循环水量不能满足生产规模不断 扩大的需求,可采用增加凉水塔的方法解决。 (3) 锅炉除尘冲渣水采用尿素冷却水后直接排放,可增加配套的水处 理系统,进行循环利用。 (4) 甲醇精馏、空分系统采用一次水冷却后直接外排,可增加相应的 循环水处理系统,降温处理后进行循环利用。 (5) 尿素循环水系统处理能力 3000 m3/h,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扩大, 水处理能力不足,尿素老系统全部采用一次水冷却,除部分供热电锅炉除 尘冲渣、净化脱碳工段冷却用水外,其余全部外排,可采取增加系统处理 能力来解决。 2.3 工程内容工程内容 本工程包括锅炉除尘冲渣水处理工程、造气污水处理工程、尿素解吸 废液水解汽提装置、生产装置冷却水循环回用工程、含氨、含硫、含油、 含醇废水综合治理工程、终端污水处理站等部分。 2.3.1 2.3.1 建设规模确定建设规模确定 2.3.1.1 热电除尘冲渣水处理工程 设计处理能力 12000m3/d,实际处理 10000m3/d。废水经回收处理后用 作锅炉除尘冲渣水。 回收粉煤灰 19800t/a,送电站锅炉掺烧或外销。 *有限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2.3.1.2 造气污水处理工程 新增两台 1000m3/h 凉水塔,将四台 450m3/h 填料塔改为 750m3/h 喷雾 塔,增加一座处理能力 5000m3/h 平流式沉淀池,冷水、热水输送系统配套 改造,使优化系统冷却流程。改造后系统处理能力由 1800m3/h 提高到 5000m3/h 回收粉煤灰 18360t/a,送电站锅炉燃烧产蒸汽或外销。 2.3.1.3 尿素解吸废液水解汽提装置 设计处理能力 600m3/d,实际处理 432m3/d。解析液处理后送锅炉疏水 箱回收利用。 回收氨 99t/a,尿素 2138t/a,脱盐水 14 万 m3/a。 2.3.1.4 生产装置冷却水循环回用工程 新增 1 台 800m3/h 甲醇精馏循环水凉水塔,甲醇精馏循环水系统冷却 能力 1000m3/h,甲醇精馏系统全部由一次水冷却后直排改用循环水冷却, 进而外排水量由 660m3/h 减少到 3m3/h。 新增两台 500m3/h 脱硫循环水凉水塔,脱硫循环水系统生产能力 1000m3/h,增加排污量 3.5m3/d。 增加一台 4000m3/h 尿素循环水凉水塔,改造 6000m3/h 电站循环水系 统供尿素系统冷却用水,尿素循环水系统生产能力由 3000m3/h 增至 13000m3/h,尿素老系统工艺冷却水全部改用循环冷却水,节约一次水用量 3204m3/h,系统外排水由 3204m3/h 减少到 34m3/h。 2.3.1.5 含氨、含硫、含油、含醇废水综合治理工程 采用无动力氨回收工艺,装置设计弛放气处理能力 3000nm3/h,取代 水吸收方法生产 20%氨水,回收的液氨送冰机出口。年回收氨 9800t/a,装 置无废水、废气产生。年减少氨水 49000m3/a。 新建油回收处理站,设计处理能力 400 m3/d,实际处理规模 360 m3/d,回收油脂 150t/a。 2.3.1.6 终端污水处理站 新建终端污水处理站一座,生化处理装置的设计规模为 6000m3/d,部 *有限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分废水经生化物化处理后回用于锅炉除尘冲渣水、造气循环冷却水系统 的补充水。排污 2244m3/d,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 2.3.2 2.3.2 采取治理措施后的废水状况采取治理措施后的废水状况 从表 2.2.2-1、2.2.2-2 所列数据可以看出,*现有外排水量 11.75 万 m3/d,cod 总量为 15075kg/d,nh3-n 总量为 8619.9kg/d。其中其中锅炉 除尘冲渣水为 21600m3/d。尿素解吸废液量为 432m3/d,nh3-n 量却为 777.6kg/d。因此,锅炉除尘冲渣水、尿素解吸废液单独进行处理,能够达 到大幅度降低废水排放量,大量削减 cod 和 nh3-n 的目的,收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并为全厂的终端污水处理创造条件。 采取上述措施后,*废水排放状况见表 2.3.2-1。 采用处理措施后的废水及污染物产生对比见表 2.3.2-2。 表 2.3.2-1 采取处理措施后的废水产生状况 排放量 codnh3n 排污 单位 污染源 m3/hm3/dmg/lkg/d 占百分 比 mg/lkg/d 占百分 比 备注 有机 有机循环水 排污水 3723800273.612.82 00.00 0.00 甲醇精馏中产生 的残液 合成循环水 排污水11 3211.52 2.73 脱硫循环水 排污水 3.5841200100.84.72 453.78 0.90 变换工艺冷 凝水 5120450542.53 303.60 0.85 低变工艺冷凝水、 变换饱和热水塔 排水 合成 其它工艺冷 凝水及排污 49620019.20.90 302.88 0.68 含变换、脱碳、 精炼、压缩、脱 硫等设备排污 造气循环水 排污 45108045048622.77 320 345.60 81.88 能源 煤棒生活污 水 3072013093.64.39 00.00 0.00 工艺冷凝水 及排污 248200 9.60.45 100 4.8 0.16 含压缩机、泵等 设备排污 尿素 尿素循环水 排污水 34816550448.821.03 3528.56 6.77 除尘冲渣水 8192680130.566.12 254.80 1.14 热电 酸碱废水 27648510330.48 15.48 2012.96 3.07 除盐水阴阳床树 脂再生时产生的 酸碱废液 其它 厂区生活污 水 10240480115.25.40 358.40 1.99 *有限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厂区冲洗水 716822036.961.73 00.00 0.00 合计 193.546442134.2 100.00 422.10 100.00 表 2.3.2-2 采取处理措施后的废水及污染物变化表 时段外排水总量(m3/d)cod(kg/d)nh3-n(kg/d) 处理前11760015075.368519.5 处理后46442134.2422.10 *有限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3 厂址位置选择厂址位置选择 3.1 地理位置现状地理位置现状 3.1.1 3.1.1 地点与地理位置地点与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省*市*镇。地理位置见附图 1。 本工程除终端污水处理站外,其它部分的工程内容均在*厂区内利 用现有空地进行建设。 终端污水处理站厂址位于厂区北面约 500m 处球溪河边空地。 *市地处湘中腹地,资水中游,湘黔铁路中段,地理坐标为东经 11118571113640,北纬 273049273038之间,东 邻涟源市,南抵新邵县,西北与新化县接壤,为*几何中心,市中心城区 东距娄底市 87 公里,南距邵阳市 83 公里,西距怀化市 244 公里,东北距 省会长沙市 236 公里。市境周长 128.5 公里,南北最大纵长 39 公里,东 西最大横跨 22 公里,总面积 439 平方公里。 *位于*市南郊 7.5 公里处*镇,东靠*省四大水系之一资江, 西南与*省省级风景区大嵊山相接,北邻禾青镇,距市中心 11km,拥有 7.5km 铁路专用线,区间 4.6 公里处为工业编组站,进厂道路直接与*市 至邵阳公路相连,东面资江常年通航,交通运输便利。 3.1.2 3.1.2 占地面积占地面积 本工程环保生产部分的工程内容在*厂区内进行建设,终端污水处 理站在厂区北面约 800m 处球溪河边建设,终端污水处理站占地面积 2.23ha。 3.2 厂址建设条件厂址建设条件 3.2.1 3.2.1 地形地貌及地质地形地貌及地质 *市境内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呈不对称马鞍形。市境北部、南部 是山地,中部是资江谷地,以平原、岗地、丘陵地貌为主,境内地势相对 高差 910 米,平均比降 4.79,宏观地貌呈一不对称马鞍形 公司周围地形较为平坦,厂区海拔高度 190220m,周围均为工业用 地、农业用地和道路。 *有限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厂区地质结构简单,地层上部为第四系洪积层,下部为砾石加粘土层; 本地区为 6 级地震烈度区。 3.2.2 3.2.2 气候特征气候特征 *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根据多年气候资料显统计,主要气候特征如下: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39.7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10.9 历年平均气温 16.7 历年平均降雨量 1361.2 mm 24 小时最大降雨量 67.8mm 最大积雪深度 280mm 历年平均风速 1.6m/s 最大风速 14.8m/s 全年主导风向nne 夏季主导风向nne 年平均气压98.69kpa 年平均相对湿度 78% 3.2.3 3.2.3 地表水特征地表水特征 本工程附近主要地表水体为资江。资江为本地区最大水系,自南向北 贯穿*市,也是*市的主要地面水和纳污水体。*城区段水量丰富, 根据多年来水文资料统计,主要水文特征为:资江*段属资江中游,河 床为卵石砂砾结构,河宽 300600m,常年通航。水量丰富,平均流量 383.6m3/s,枯水期流量 30.7 m3/s,最大流量 11500 m3/s,最高洪水位 184 m。 球溪河为资江一级支流,属小型河流,发源于公司西南面的大嵊山, 从西向东流入资江,平均流量 0.8m3/s,枯水期流量 0.2 m3/s。 *有限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3.2.4 3.2.4 交通状况交通状况 *市地处联动东西经济的湘黔铁路中段,东靠南北大动脉洛湛铁路, 风光迤丽的资水横贯东西,上瑞高速公路擦境而过。*责任公司位于* 省*市南郊的禾青镇,距市中心 11km,拥有 7.5km 铁路专用线,区间 4.6 公里处为工业编组站,进厂道路直接与*市至邵阳公路相连,东面 资江常年通航,交通运输便利。 3.2.5 3.2.5 环境特征环境特征 终端污水处理站拟建厂址为现有空地,部分为农田,无住房。厂址附 近 500m 外有少量零散住户,在终端污水处理站平面布置中合理安排,尽 可能减少臭气、异味等对周围生活环境产生感观影响。 *有限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4 废水收集方案废水收集方案 厂区内进行清污分流,分别收集后用泵送至终端污水处理站。 4.1 水质水量分析水质水量分析 4.1.1 4.1.1 终端污水处理站废水来源终端污水处理站废水来源 *生产区现有电站、造气、净化、合成、尿素、脱硫、甲醇、等生 产车间或工段,经过厂区水处理工程的综合治理,进入终端污水处理站的 废水主要来自各工段的工艺废水、工艺冷凝水及循环水系统排污水。 终端污水处理站废水来源见图 4.1.1 采取处理措施后水量平衡图 终端污水处理站进水废水水量见表 2.3.2-1。 *有限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6 4.1.1 采取处理措施后水量平衡图 *有限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7 4.1.2 4.1.2 终端污水处理站水量、水质确定终端污水处理站水量、水质确定 尿素生产解吸废液、锅炉除尘冲渣水、精甲醇含醇废水、机泵填料密 封水等废水全部回收利用,造气阶区地面冲洗水进入造气污水处理系统, 需要进入终端污水处理站的废水状况见表 4.1.2。 表 4.1.2 进入终端污水处理站的废水状况表 排放量 codnh3n 排污 单位 污染源 m3/hm3/dmg/lkg/d 占百分 比 mg/lkg/d 占百分 比 备注 有机 有机循环水 排污水 3723800273.612.82 00.00 0.00 甲醇精馏中产生 的残液 合成循环水 排污水11 3211.52 2.73 脱硫循环水 排污水 3.5841200100.84.72 453.78 0.90 变换工艺冷 凝水 5120450542.53 303.60 0.85 低变工艺冷凝水、 变换饱和热水塔 排水 合成 其它工艺冷 凝水及排污 49620019.20.90 302.88 0.68 含变换、脱碳、 精炼、压缩、脱 硫等设备排污 造气循环水 排污 45108045048622.77 320 345.60 81.88 能源 煤棒生活污 水 3072013093.64.39 00.00 0.00 工艺冷凝水 及排污 248200 9.60.45 100 4.8 0.16 含压缩机、泵等 设备排污 尿素 尿素循环水 排污水 34816550448.821.03 3528.56 6.77 除尘冲渣水 8192680130.566.12 254.80 1.14 热电 酸碱废水 27648510330.48 15.48 2012.96 3.07 除盐水阴阳床树 脂再生时产生的 酸碱废液 厂区生活污 水 10240480115.25.40 358.40 1.99 其它 厂区冲洗水 716822036.961.73 00.00 0.00 合计 193.546442134.2 100.00 422.10 100.00 4.1.2.1 水量确定 新建废水处理站一座,总处理规模为 6000m3/d,实际处理的废水量为 4644m3/d,部分经生化物化处理后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补充水。排 污 2244m3/d,进行物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有限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8 4.1.2.2 水质确定 尿素生产解吸废液、锅炉除尘冲渣水、精甲醇含醇废水、机泵填料密 封水等废水全部回收利用后,循环水系统排放的清净下水不进入终端污水 处理站,经过加权平均,并考虑水质波动,参照类似企业的水质,终端污 水处理站的设计水质确定综合废水水质情况见表 4.1.2-1 表 4.1.2-1 (单位:mg/l,ph 无量纲) 项目浓度项目浓度 ph 910 codcr 4601000 水温 25-45 挥发酚0.71.5 nh3-n 200240硫化物12 石油类24氰化物0.71.5 ss 300400 废水经处理后达到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征求意见稿) 表 2 要求,排放标准见表 4.1.2-5: 表 4.1.2-2 (单位:mg/l,ph 无量纲) 项目浓度项目浓度 ph 69 codcr1,000 no2- 400 *有限公司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55 emo(efficient microorganism)复合菌微生物技术与传统的活性污 泥法相比有如下诸多优点: 1)菌种的种类齐全,数量充足,使得极为复杂难处理的各类有机物 的分解得以顺利完成。 2)菌种种类多,能适应有毒环境,又可分工合作,发挥全力,完成 艰巨任务。 3)因 emo 复合菌微生物法菌种分解力特强,故能消除臭味,减少固 体量,而使污泥大幅降低,因此可以降低处理成本与操作难度。 4)脱色能力较物理化学法配套的传统生物法胜逾 10 倍。 5)处理能力与成果已打破甚多生物法的传统观念。 emo(efficient microorganism)复合菌微生物技术具有的特性如下: emo 复合菌微生物仅需一次添加,无需补加驯化和复壮。 emo 复合菌微生物菌群本身无毒性。 消除 cod、bod、氨氮、硫化物、磷等污染速度快且强。 分解有机物能力强,故能除臭。 污泥产生量少,去除每公斤的 cod 剩余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