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犹县赣丰线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上犹县赣丰线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上犹县赣丰线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上犹县赣丰线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上犹县赣丰线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江西西省省 赣赣州州市市 赣赣丰丰线线 上上犹犹县县 官官埠埠至至中中稍稍段段 公公路路 改改造造工工程程 工工 程程 可可 行行 性性 研研 究究 报报 告告 江江西西同同济济工工程程咨咨询询有有限限公公司司 资格等级:甲级资格等级:甲级 证书编号:工咨甲证书编号:工咨甲 1172006000211720060002 二二 o o 一一 0 0 年年 三三 月月 目目 录录 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i - 1 概概 述述 3 3 1.1 项目背景及编制依据 .3 1.2 研究范围及研究过程 .4 1.3 研究目的及报告主要内容.5 1.4 研究的主要结论.6 2 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规划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规划1414 2.1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14 2.2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18 2.3 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现状 21 2.4 项目影响区域交通发展规划 25 3 交通分析及发展预测交通分析及发展预测 2727 3.1 交 通 分 析27 3.2 交通调查 27 3.3 未来交通量发展预测 28 4 建设条件及建设方案建设条件及建设方案 3232 4.1 区域自然条件 32 4.2 沿线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33 4.3 建设方案选定34 5 技术标准及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及建设规模 3535 5.1 技术标准分析 35 5.2 技术标准和建设规模 37 6 建设方案综合选定建设方案综合选定 3939 6.1 建设方案选定 39 6.2 路线起终点及主要控制点 39 6.3 项目建设规模、标准及主要经济指标.39 6.4 工程概况 40 7 道路工程道路工程 4141 7.1 路基路面 41 7.2 无障碍设计43 8 8 桥涵桥涵工工程程 4545 8.1 桥梁涵洞45 9 9 排水工程排水工程 4848 9.1 排水工程48 1010 附属工程附属工程 5353 10.1 附属工程.53 10.2 交通安全设施.56 10.3 公交站点的设置.57 目目 录录 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ii - 1111 景观工程景观工程 5959 11.1 景观工程.59 12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161 12.1 投资估算 .61 12.2 资金筹措 .63 13 环境影响分析环境影响分析 6565 13.1 概述 .65 13.2 沿线环境现状.66 13.3 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66 13.4 大气影响评价 .69 13.5 噪声影响评价.70 13.6 减缓工程环境影响的对策 .70 14 经经 济济 评评 价价 7272 14.1 概述 .72 14.2 国民经济评价 .72 15.节能分析节能分析8686 15.1 概述 .86 15.2 节约能源的计算 .86 16 实实 施施 方方 案案 8989 16.1 建设安排 .89 16.2 实施方案 .89 16.3 工程概略进度 .89 17 招标方案招标方案9191 17.1 招标工作依据 .91 17.2 招标工作原则 .91 17.3 组织形式 .92 17.4 保密纪律和廉政要求 .92 18 问问 题题 与与 建建 议议 9494 1 概 述 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3 - 1 概概 述述 1.1 项项目背景及目背景及编编制依据制依据 1.1.1 项目背景 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是赣丰线(s324)经上犹县境内 主要路段,本项目起于规划中夏蓉高速公路上犹东互通连接线与赣丰线交界 处,起点桩号为 k38+860,途经黄埠镇、上犹工业园、豪角、跨上犹江(新建豪 角大桥)、稍口、黄塘、高桥头,讫点位于中稍,终点桩号 k56+763.37(原赣丰 线桩号为 k57+740),路线全长 17.903 公里(比老赣丰线缩短里程 976.63 米), 其中新建大桥 1 座、中桥 4 座,小桥 1 座,重建中桥 1 座、小桥 1 座。该项目的 兴建,改善了上犹县、崇义县东出境通道的交通状况,扩展上犹县城区的面积, 将促进上犹县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上犹县“融入主城区、打造后花园、 建设新上犹”的发展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为加快赣州市各区县的经济发展和开放步伐,加强市内各区县之间以及 通过与周围各县市和外省的联系,加快国道、省道及城市外环道路的改造步伐, 提高公路等级,普遍实现路面硬化,加大公路网密度,提高路网通达深度,完 善江西省交通网络体系,建设本项目公路尤为重要。为加快项目的建设进程, 我单位于 2010 年 2 月底成立了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可 行性报告项目组,在 1:5 万和 1:1 万地形图上对路线方案进行布设,对 1:1 万 地形图上确定的路线方案进行实地踏勘及全面系统的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 进行了路线、水文、气象、地质、征地拆迁等情况的勘测与调查,收集和调查了 项目影响区的交通运输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市规划和公路交通的发展状 况,对初拟的路线走向、路线主要控制点等问题,广泛征求了沿线各地方政府 及其规划、城建、交通等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专门组织人员在相关道路上 布设多个交通量调查站点,对公路交通量及汽车行使起讫点进行了调查。 依据上犹县交通局“关于编制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的有关要求,遵照交通部 1988 年颁发的水运、公路 1 概 述 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4 - 建设项目可行性究报告编制办法和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我单位组织力量 编制了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1.2 编制依据 1.交通部 1988 年颁布的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及 1996 年讨论稿。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及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办法等。 3. 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 2006 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 4.公路通行能力指南(2000 年 6 月) 5. 调查收集的相关区域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及自然条件等资料。 6.上犹县交通局“关于编制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可行 性报告委托书”的有关要求。 通过实地勘测调查、发展预测、方案比选、综合评价,于 2010 年 3 月编制 完成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研究范研究范围围及研究及研究过过程程 1.2.1 研究范围 根据项目路线走向及可能影响区域,本项目研究范围为: 赣州市、上犹县、崇义县。 1.2.2 研究过程 根据委托书的要求,我单位于 2010 年 2 月底成立了本项目研究组,赴上 犹县进行现场踏勘。 由于本项目研究区域地形较为复杂。因此,如何布线,合理利用地形,不但 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造价,甚至关系到路线方案的确定。为此,我们在 1:50000 和 1:10000 地形图上反复对路线方案进行研究,赴项目所在地收集各 方面资料并广泛听取甲方及地方意见。鉴于本项目的特殊性,为加强项目的管 理与技术指导,由单位领导及部分专家组成该项目管理组,对项目的全过程进 行质量监控。 1 概 述 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5 - 1、初步研究阶段 (1)现场踏勘,初步了解项目所在地区域自然环境。 (2)组织人员、设备、成立项目研究组及单位专家指导审查组。 (3)收集项目所在区域社会经济、综合交通、公路网和城市规划等方面资 料,为社会经济分析、交通量预测和建设必要性论证提供可靠依据。 (4)收集总体方案研究所需资料,如 1:50000、1:10000 地形图,区域地质 资料,相关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 (5)初步构思可能的路线方案,并依次在 1:50000、1:10000 地形图上布设。 (6)进行建设条件、路线起终点、结点和路线方案(包括现有道路使用状况) 路线实地调查、踏勘。 (7)收集既有历年交通量观测资料,并实施了交通调查与典型路段断面交 通量观测。 (8)整理分析调查资料、地方政府意见和实地踏勘结果,形成初步研究意 见,并就路线走向方案向甲方等部门作了汇报,征得相关意见与建议。 2、详细研究阶段 该阶段重点进行了以下工作: 1 综合各方意见,深入分析调查资料,调整优化路线方案。 2 完成各特征年度区间交通量和结点交通量分配、预测。 3 分析论证拟建项目采用的标准与建设规模。 4 比选论证拟建项目采用的标准与建设规模。 5 进行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 6 撰写研究报告。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目的及报报告主要内容告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掌握路网现状交通流量分布,并根据相关地区政治、经济、旅游、交通 运输发展及公路路网规划预测其未来。 1 概 述 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6 - 2、在充分调查现有道路使用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对其通行能力、服务水平、 交通集散条件和路网格局合理性等分析,论证建设的必要性。 3、通过对公路路网分析、交通流向预测及城镇发展总体规划的分析论证, 确定路线起讫点位置。 4、拟定合理的路线方案,确定合理的技术标准和工程规模,并进行投资估 算和经济评价。 1.3.2 报告主要内容 本报告是在广泛收集项目影响区内相关最新资料,进一步深入分析影响路 线走向的主要因素及重要控制点,结合拟建项目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必 备的功能,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量预测结果,研究论证了路线走向方案、 建设标准与规模等,其研究的主要内容为: 1、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 2、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状况及发展,公路网及主要相关道路; 3、交通量分析预测; 4、项目建设必要性; 5、建设条件与环境; 6、技术标准与建设规模; 7、路线方案研究; 8、项目实施方案意见; 9、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0、国民经济评价 11、招标方案; 12、问题与建议。 1.4 研究的主要研究的主要结论结论 1.4.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拟建项目位于上犹县黄埠镇附近,是赣州至丰洲公路的一段,也是规划中 夏蓉高速公路在上犹县东互通连接县城的唯一道路,赣丰线是赣州市公路网 1 概 述 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7 - 中的重要省道,也是赣州通往郴州的便捷通道。本项目的建设对保障省道主干 线交通安全与畅通、提升本道路的交通通行能力,缓解上犹城区过境交通压力 有重要作用,对完善上犹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布局、拓宽上犹县城市发展空间, 直接带动黄埠镇、上犹工业园、东山镇、中稍圩等沿线的土地升值和经济发展, 对促进上犹县的工业和旅游业发展以及提高国防交通战备保障能力也有重要 作用,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 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 富,都离不开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2、公路网建设的需要 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是上犹县城规划网络公路及城 市道路功能的道路。该项目的兴建,将改变上犹县城交通拥堵的现状,大大方 便群众的出行,更加完善赣州市公路网络和城市道路的建设。 3、交通量增长的需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交通量增加。项目建成后将达到一定的交通流 量,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变,该地区的经济将会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该区域 经济进一步发展,将会使该路的交通量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增长水平。随着经济 的发展,交通量将有更大的发展,交通量预测(见表 11),到 2018 年路段最 大机动车交通量折合成小客车 4626 辆日,2030 年为 11723 辆日。目前的 交通现状,已远不能满足该地区发展的需求。为解决当地广大群众的出行以及 生产生活资料的运输,促进县城的规划网络的建设,该项目的实施势在必行。 4、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上犹县城镇规划及工业园产业的发展,赣丰 线上犹县城段的交通量急剧上升,将赣丰线上犹县黄埠镇夏蓉高速公路上犹 东互通连接线与赣丰线交界处的官埠至中稍段进行一级公路兼城市道路功能 1 概 述 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8 - 改造,将大大缓解县城的交通压力及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及城镇、集镇的 规划发展,急需对该路段进行拓宽改造。 综上所述,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势在必行。 1.4.2 交通量发展预测 在现有的历年观测交通量资料基础上,全面了解本项目及其它相关公路上 的交通特性构成,为交通量预测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本项目采用直接以交通量 作为研究对象的直接法进行交通量预测。 交通量预测平均结果如表 1-1。 各未来特征年的预测交通量表 小客车:pcu/d 表 1-1 年 份2011201820232030 交通量23984626704011723 1.4.3 技术标准 根据交通量预测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规定,本项目 采用的主要技术指标见表 1-2、1-3。 主 要 技 术 指 标 表 表 1-2 指 标 名 称单 位技 术 标 准备 注 设计速度公里/小时60 路基宽度米40/23 第 1 段为 40 米第 2 段 23 米 机动车道宽度米17/14 第 1 段为 17 米第 2 段 14 米 桥面宽度米 中小桥 40 米、大 桥 16 米 人行道宽度米5.5211 非机动车道宽度米4.028 1 概 述 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9 - 绿化分隔带宽度米2.024第 2 段中间带为 3 米 最大纵坡3.93 荷载等级公路i 级 设计洪水频率 大中桥 p1/100 小桥涵及路基 p1/100 路面面层结构 沥青混凝土路 面 拟 建 项 目 建 设 规 模 表 表 1-3 工程名称单 位规 模备 注 路线长度公里17.903 桥梁米/座607.38/7 涵洞道40 平面交叉处7 占用土地亩902.3 1.4.4 路线方案 本项目起于上犹县黄埠镇官埠夏蓉高速公路上犹东互通连接线与赣丰线 交界处,途经黄埠镇、上犹工业园、豪角、跨上犹江(新建豪角大桥)、稍口、黄 塘、高桥头、,讫点中稍,路线全长 17.903 公里。 路线经过的主要控制点均征询了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意见。k38+860- k43+330 段及 k47+860-终点段为利用老路改造,k43+330-k47+860 为新建路 段,此段避开了上犹县城区、重要设施和水利设施等,也是县城发展新规划的 一条主要道路。 1.4.5 工程环境的影响 1 概 述 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10 - 本建设项目论述了沿线环境特征,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土地 利用等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减缓工程环境影响所采取的对策。经综合评价, 本项目对地方基础设施、资源利用以及社会的发展均是利大于弊,本项目在建 设期和营运期间,均能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1.4.6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本项目投资估算根据公路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公路工程估算指标、 公路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及江西省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 法补充规定的通知和江西省内有关规定编制,其估算成果见表 1-4、1-5。 总 投 资 估 算 表 表 1-4 名 称单 位估算金额(万元) 公路建设里程公 里17.903 第一部分 建筑安装工程万 元31191.2579 一、路基工程万 元7895.2557 二、路面工程万 元9658.0121 三、桥梁涵洞工程万 元7188.5671 五、交叉工程及沿线设施万 元2040.6568 六、施工技术装备费万 元596.7845 七、计划利润万 元795.7126 八、税金万 元867.224 第二部分 设备及器具购置费万 元9.553 第三部分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 元7590.5122 一、建设用地费万 元5581.6022 二、建设单位管理费万 元1184.3954 三、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费万 元44.7575 四、勘察设计费万 元250.642 五、环境影响咨询费万 元30.0 1 概 述 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11 - 六、劳动安全卫生评审费万 元31.1913 七、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万 元311.9126 八、工程保险费万 元93.5738 九、招标代理费万 元62.4375 第一、二、三部分费用合计万 元38791.3232 预留费用(预备费)万 元3491.2191 建设期贷款利息万 元688.9509 估算总金额万 元42971.4931 人工、主要材料数量汇总表 表 1-5 序号工、料名称单 位数 量 1人工工日968015 2原木立方米251 3锯材立方米731 4i 级钢筋吨730 5ii 级钢筋吨1110 6钢绞线吨241 7钢材吨539 8加工钢材吨284 9水泥吨39336 10石油沥青吨5263 11生石灰吨442 12砂、砂砾立方米175447 13片石立方米32282 14碎(砾)石立方米240912 15块石立方米7522 2.资金筹措 1 概 述 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12 - 根据投资估算,本项目需建设资金 42971.4931 万元,根据江西省公路改 造建设筹资经验,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经费采用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 的筹资方式,主要考虑: (1)争取上级补助资金 2685.45 万元; (2)地方政府自筹资金 12386.0431 万元。 (3)银行贷款资金 27900 万元 现在本项目已组建了筹备机构,正在进行资金筹措和前期工作。 1.4.7 工期安排 根据本次交通量预测结果与综合分析,推荐本项目全部工程按一次实施 的建设方案,施工工期安排在 2010 年 7 月至 2011 年 12 月,总工期 18 个月。 项目实施计划见表 1-6。 实 施 计 划 表 表 1-6 序 号 年 份 各年份投资 金额(万元) 备 注 (推荐方案) 1201018000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施工图设计及 施工准备、招投标,征地拆迁等。施工单位 进场开始前期工作及路基、桥涵施工。 2201124971.4931 各项目全面施工,完成路基土石方、桥 涵工程、路面各结构层工程及交叉工程、排 水、绿化、交通设施等。 1.4.8经济评价 本项目经济评价为国民经济评价。评价结果各项指标见表 17、1-8。 国民经济评价成果 表 17 折现率(8%) 内部收益率 eirr 1 概 述 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13 - 回收期 n (年) 效益费用比 ebcr 净现值 enpv (万元) (%) 24.51280.535.9 经济敏感性分析 (投资增加 20%,同时效益减少 20%) 表 1-8 折现率(8%) 回收期 n (年) 效益费用比 ebcr 净现值 enpv (万元) 内部收益率 eirr (%) 29.6104.8 综合评价,本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一般,但该项目的实施对上犹县的城市 发展和经济建设促进作用是巨大的,将加快沿线小城镇的规划发展和土地增 值,改善上犹、崇义生态旅游经济环境,增强上犹、崇义生态资源的品牌效应, 应争取早日建成,发挥社会经济效益。 1.4.9 节能评价结果 经计算该项目竣工后,营运 20 年内节约燃油平均 5392.38 公升/日。 2 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规划 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14 - 2 社会社会经济经济、交通运、交通运输现输现状及状及发发展展规规划划 2.1 社会社会经济发经济发展展现现状状 2.1.1 赣州市社会经济概况及发展现状 1、概况 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简称赣南。东接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 南临广东省梅州市、河源市和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本省吉安、抚州 两地区。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也是内地通向东 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赣州市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本市辖 1 区 2 市 15 县,总面积 3.94 万平方 千米,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章贡区和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40.28 平方千米,耕 地面积 29.29 万公顷,森林面积 271.3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 74.2%。总人口 845.69 万人,其中市辖区 56.91 万人(非农业人口 36.19 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 8.11,下降 0.06 个千分点。 本市地处南岭、武夷、诸广三大山脉交接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地貌 以丘陵、山地为主,占全市土地面积的 83。 本市位于东经 113 54116 38,北纬 24 29 27 09之间,处于 中亚热带南缘,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市内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 以发展橙、柚为主的柑桔生产的自然条件被中国科学院南方山区综考队认为在 全国堪称得天独厚,赣南适宜建为全国的柑桔商品生产基地。本市是江西省的 一个农业大区和经济作物主产区,现已建成为全国的重点林区和全省的糖业、 烟叶、柑桔生产基地,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命名市内的信丰县为脐橙之乡、上犹县 为中国甜柚之乡、安远县为中国九龙蜜柚之乡、寻乌县为中国蜜桔之乡、大余县 为中国瑞香之乡;石城县为中国白莲之乡、上犹县为中国毛竹之乡、赣县为中国 板鸭之乡、会昌县为中国肉兔之乡。 本市矿产资源以有色、稀有金属矿为主,素有“世界钨都”和“稀有金属不稀 有”之称。钨已探明的储量占世界第一。稀土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二。被称为江西 2 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规划 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15 - 省矿产资源中的“五朵金花”即钨、铜、铀、稀土、钽铌,除铜之外其余四种主要 分布在赣南。经过建国后的开采建设,赣州成了全国重点有色金属基地之一。 市内著名的自然景观,主要有安远的三百山、龙南县的九连山、大余县有梅 关古驿道。三百山为东江源头,是香港同胞饮用水的发源地,现列为国家森林公 园,成为了香港同胞到祖国内地旅游的景点。九连山是我国中亚热带自然生态 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段,保存有大量野生动植物活化石,被列为江西省的重点 自然保护区。始建于秦、唐的梅关古驿道,是我国古代沟通南北往来的交道要道。 此外,还有宁都的翠微峰、龙南的武当山、上犹的陡水湖、崇义的聂都溶洞,均 是风景秀丽而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 市内的章贡区为赣州市政府所在地,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了许多 宋代文化景点,主要有保存完整的宋代城墙、巍然壮观的八境台、郁然孤峙的郁 孤台、完整壮观的文庙、艺术宝库通天岩等。全市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有 17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8 处,保存着一大批历史古迹。 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革命 根据地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所在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叶剑英、 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赣州从事过伟大革命实践活动。举 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就是从赣州开始的。因此,市内保存的革命史迹众多, 县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达 203 处。以当年中央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红色故都”瑞 金为中心,集中了遗址群 5 处计 15 个文物单位,属全省、全国范围内有特色的 近代革命史迹群落。1955 年授军衔时,仅兴国籍将军就有 54 名,兴国县因此誉 为将军县。 2、主要经济指标 (1) 2009 年实现生产总值(gdp)940.02 亿元,同比增长 13.3%。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 195.25 亿元,增长 5%;第二产业增加值 398.07 亿元,增长 18%;第三产业增加值 346.71 亿元,增长 12.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 250.49 亿元,增长 2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17.14 亿元,增长 18.8%。三 2 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规划 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16 - 次产业结构由 2006 年的 23.3:38.9:37.8 调整至 2009 年的 20.77:42.35:36.88。 (2) 财政总收入 111.29 亿元,同比增长 11.1%;地方财政收入 68.09 亿元, 同比增长 22.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901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3856 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 1123.09 亿元。 (3)基础建设成效显著,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1995 年赣州铁路实现了零的突破,京九铁路由北向南穿越全境,全长 262 公里。2007 年赣州黄金机场迁建工程基本完成。2006 年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 11513 公里,其中等级公路 5018 公里。现在,赣州铁路通行旅客列车 12 对,黄 金机场可起降波音 737 等大型客机,目前已开通了南昌、广州、深圳、厦门、珠 海、上海、北京等航线。以 105、323、206、319 四条国道为骨干的公路交通四通 八达,还有可靠泊 300 吨级轮船的江西六大港口之一的赣州港。全市形成了以 铁路、公路为主体,航空、航运为两翼的立体交通网。邮电通讯基本现代化,实 现了城乡电话交换数控化、传输数字微波化,建立了通讯光纤、公众移动通讯网 和计算国际互联网,城乡电话可直拨国内各地和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 (4)商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17.1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8%。分城乡看, 城市消费品零售额 75.66 亿元,增长 18.9%;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 241.48 亿元,增长 18.8%。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 42.99 亿元,增长 11.5%;零售 业零售额 149.62 亿元,增长 18.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 20.64 亿元,增长 20.3%;其他零售额 3.00 亿元,增长 9.3%。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类零售额增长 56.7%,肉禽蛋类增 长 171.7%,金银珠宝类增长 40.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 56.7%,汽车类 增长 50.8%。 (5)旅游 赣州市山川秀丽、历史悠久,具有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 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规划 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17 - 既有山青水秀的翠微峰、玉石岩、罗田岩、汉仙岩、聂都溶洞和陡水湖等自 然景观,风景如画的阳岭天然公园、九连山自然保护区、99 座并峰武当山,又有 与香港一脉相连的东江源三百山,还有巍然高耸的八境台、郁然孤峙的郁孤台、 岩深谷幽的艺术宝库通天岩、岭南雄关梅岭以及保存完好的宋代城墙、七里古 窑遗址等历史文化名胜,更有以“红色故都”瑞金为中心的近代革命史迹群落。 2005 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 494 万人次,旅游收入达 252100 万元,接待海外游 客 45219 人次,旅游外汇收入 976 万美元。 (6)、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部分人的温饱问题已基本 解决,一部分人的生活已接近小康水平,还有一部分人已向富裕迈进。2006 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288 元,增长 9.88%,农民人均纯收入 2853 元,增 长 13.97%。 2.1.2 上犹上犹县县社会社会经济经济概况及概况及发发展展现现状状 1、概况 上犹县是位于江西省西南边陲,赣州市西部,千里赣江源头,地处罗宵山脉 东南的一个农业小县,介于北纬 2542-2601,东径 11401-11440之间,属于 亚热带地区。它东接南康,南连崇义,西邻湖南桂东,北毗遂川。现辖 5 镇 9 乡, 131 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 29.52 万人。全县土地总面积 1543.87 平方公里,其 中耕地 12.8 万亩,山地 193 万亩,水面 13 万亩。 上犹县山青水秀,物产丰饶,人杰地灵,民风淳朴,享有得天独厚的环境、资 源优势,素有“水电之乡、旅游之乡、茶叶之乡”的美誉。 水电资源丰足。上犹县以水丰、电足著称,是全国最早的农村初级电气化县 之一。境内有湖泊、水库、山塘 1600 多座,库容 10 亿多立方米。 山地资源丰富。全县有山地面积 185.03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77.2%,有林地 面积 149.96 万亩,毛竹林 14.06 万亩。 县内蕴藏着丰富的高岭土、花岗岩、锌、白银等矿产资源。高岭土储量 218.2 万吨;花岗岩储量 252 万立方米,铅锌、白银矿石储量 27.74 万吨。 2 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规划 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18 -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上犹自然环境优美,境内山奇水秀,风光旖旎,是“大京 九”沿线赣南西部地带理想的旅游休闲场所。拥有国家一级景点 4 处,二级景点 12 处,三级景点 31 处,四级景点 55 处,五级景点 60 多处。拥有国家级森林公 园两个,即五指峰国家级森林公园、陡水湖国家级森林公园,上犹县已申报国家 级旅游区。 2.2 社会社会经济发经济发展展趋势趋势 2.2.1 社会社会经济发经济发展展趋势趋势分析分析 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推 动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发挥比较优势,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更多更好地利 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大市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 发展亦有利于江西省发挥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更多的吸纳沿海产 业的转移,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产业梯度转移 的速率越来越快。随着“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正确定位,以及近两年改善发 展环境所产生的“江西现象”的良好示范效应,江西省具有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 比较优势。只要不断改善发展环境,就一定能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承接产业 转移,外资大量涌入,与周边省市相连的高速公路基本贯通众多有利因素 支持江西省经济进一步发展。 江西省“十一五”的战略构思:深入推动思想大解放,全面实施大开放;以加 速工业化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加快城镇化为依托;推动体制创新 和科技创新;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大科教兴赣力度,加快信息化进程;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发展县域经济。 从江西省现阶段的实际出发,“十一五”期间,努力实现“三大突破,三大发 展”:对外开放有大的突破、主攻工业有大的突破、城镇化发展有大的突破;县域 经济有大的发展、科技教育有大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大的发展。 2 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规划 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19 - 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大开放促进观念转变,吸引资金投入,以大开放 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优化投资环境,开成全方化,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型经济格局 加速形成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格局,努力形成大力发展工业的合力和氛 围.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上升,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力争形成 10 个 全国知名品牌和 10 个有影响的企业集团.钢铁工业以新余为主体,南昌、萍乡为 两翼,搞好专业化分工协作。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加快调整农业区域布局。在赣州、抚州、宜春,吉安等 地建立牧草示范基地,在赣南、赣西、赣东南发展优质水稻,在九江、新余市发 展棉花种植业。在京九、浙赣沿线及国道附近建立瘦肉型猪基地。 江西省服务业蕴含着巨大的增长潜力。将着重在旅游业、流通业、房地产业 等方面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发展旅游业,2005 年初步形成游、购、娱、吃、 住、行系统配套的大旅游产业框架,以革命传统教育基础景观、绿色生态旅游景 观、历史人文景观为主要特色,发挥江西省独特山水、陶瓷艺术、宗教文化等旅 游资源优势,在全省建立“四山”(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三城”(南昌、 赣州、景德镇)旅游区和赣东、赣西游览区,形成以庐山为龙头,以南昌为集散 中心,以京九铁路、浙赣铁路为主要依托的北部环形旅游线和南部环形旅游线 的发展格局。 进一步强化南昌市在全省城镇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力争使九江、赣州、景德 镇成为 50 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萍乡、新余、鹰潭、宜春、上饶、吉安、抚州成 为 30 万人口以上的中等城市。加快现在小城市的发展步伐,建成 200 个重点镇, 搞好京九经济带的建设,实现大中小城市合理布局,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 以城乡居民增收、财政增长为中心,以富民强县为目标,初步形成结构比较 合理、优势产业突出、经济特色鲜明的县(市)国内生产总值超 10 亿元,80%的 县(市)财政总收入超亿元,一半以上的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3000 元。随 着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对 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充满活力。 2 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规划 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 - 2.2.1.1 赣赣州市社会州市社会经济发经济发展目展目标标 根据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及 2020 年远景目标纲要, 在“十一五”和今后一段时期内,赣州市的经济发展总体目标是:根据全省南北推 进的发展战略,充分运用省委、省政府给予的江西省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的灵 活政策,全面发挥赣州市毗邻粤闽、靠近港澳台的区位优势,借港兴区,沿边接 轨,尽快实现赣州在江西南部的崛起。 2.2.1.2 上犹上犹县经济发县经济发展目展目标标 依据上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和 2020 年远景目标纲要指 出:今后十五年经济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十一五”为第一阶段,全面实现第二步 战略目标,确保国内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一番,全县经济文化繁荣,社会安定。 人民生活小康, 2020 年远景目标是: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 2010 年再翻一 番,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形成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生产技术水平显 著提高,经济整体实力明显增强,为本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 现代化,开创新的局面,(1)经济增长速度继续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国内生产总 值,2007 年达到 18.87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递增 13.3;2015 年 46.23 亿元,10 年年均递增 9.7。2015 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6 年翻一番。财政 总收入,2006 年达到 1.6039 亿元,年均递增 14.7。 2.2.2 主要社会主要社会经济经济指指标预测标预测 本项目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工农业总产值、人均工农业 总产值和人口,预测到本项目建成通车后的 20 年即 2030 年,基年为 2010 年,预测方法,在对各指标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的 基础上,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进行预测,预测模型见表 2 3。 表 23 区 域人 口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 江西省 rh=5567.666/1*0.7218e( -0.04422*t) gy=390.3368- 77.9712t*7.6392t2 hy=180.46*3.2256t*0 .6591t2 2 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规划 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1 - 赣州市 rk=854.216/1*1.2418e(- 0.0254*t) gy=93.2006- 24.4987t*1.574t2 ny=1.4385*2.3522t*0 .3196t2 上犹县 rk=20.2231/1*1.1975e- 0.030*t gy=1.22186- 0.1816t*0.0226t2 ny=0.9202*0.0224t*0 .0059t2 注: t江西省及赣州地区为与1989年序列差,上犹县为与1985年序列差。 2.3 项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现输现状状 2.3.1 赣赣州市交通运州市交通运输发输发展展现现状状 赣州市现已形成公路、铁路、民航和水运等多种形式较为完善的综合交通 运输体系,分述如下: 1、公路 全市公路由二纵二横 4 条国道(105、206、323 和 319 国道),总长 964.75 公 里)、59 条省道和 1 万多公里的县乡道路构成三级公路网络。2004 年全市公路 通车总量程 11513 公里,其中一级公路 121 公里、二级公路 1195 公里、三级公 路 747 公里、四级公路 2955 公里、等外公路 6495 公里。区域路网技术标准低, 符合指标的二级公路只有 105 国道,323 国道瑞金至赣州段 134 公里已改建成 标准二级路,319 国道宁都至瑞金段 96 公里已改建成一级公路。县乡低级路面 或无路面公路占 76%,雨天不能通车的公路占 31%。目前,穿境而过的泰赣高 速公路和赣定高速公路已经建成通车,大大促进赣州市交通、经济全面发展。 2、铁路 1995 年赣州铁路实现了零的突破,京九铁路由吉安的泰和进入赣南的兴国, 经赣县、章贡区、南康、信丰、龙南、由定南进入广东和平,构成南北大动脉,全 长 262 公里。目前赣州市已开通旅客列车 12 对。铁道部计划中的闽桂铁路部分 的龙赣韶铁路龙赣段(经福建长汀县、江西瑞金、会昌、章贡区与京九铁路接轨) 已于 2005 年建成通车。 3、水运 2 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规划 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2 - 主要有赣江航线,赣南境内通航里程 285 公里,其次有贡水航线和章水航 线。因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塞,河床升高,航道正在萎缩,航程逐渐缩短。赣州 港为江西六大巷口之一,可停泊 300 吨级的轮船。 4、民航 赣州黄金机场始建于 1937 年,解放后经多次改建,2008 年赣州新机场已 建成通航,新机场为国际 4c 级机场,可起降波音 737 等大型客机,目前已开通 了南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重庆、南京等航线。 2.3.2 综综合交通合交通发发展展趋势趋势分析分析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省迎来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加入 wto 促使我省 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为江西省的综合交 通运输业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与挑战。经分析,主要有以下因素: 1、经济全球化将进一步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 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并正在向两大中心集中。一是美国正在成为 全球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产业的中心,这是与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优越的科 研环境和雄厚的人才力量分不开的。二是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加工制造业的中 心,这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始终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投资环境不 断得到改善以及社会稳定。与此相适应,国际也向两大中心集聚。2002 年中国 已成为世界上直接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首次超过了美国。这种趋势将会对我 国乃至我省的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随着国 际资本不断涌入我国及我省的市场,必将促使我国及江西省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流、物流也会随着快速增长,无疑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及江西省综合交通运输 业的迅猛发展。 2、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要求综合交通加快发展 随着江西省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要求综合交通的发展必须与其相适应。 尽管“十五”期全省的交通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但就其发展轨迹来看,仍然带 有很强的计划经济痕迹,而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交通发展模式将会出现 重大转变。最重要的转变将是从以供给为导向转变为以需求为导向。为了满足 2 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规划 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3 - 市场需求,交通发展必须与其相适应,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将得到相应的长足发 展,特别是公路运输业的发展。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和谐社会, 意味着经济建设速度将会进一步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也将加快,从而促 使物流业的迅速增长;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将 会发生重大变化,私人小汽车,小汽艇日益增多,旅游业迅速发展,加大了对 交通运输业的需求。为了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要,必须进一步 加速综合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包括公路运输业的建设与发展。 4、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把江西建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三个基地、 一个后花园”的宏伟目标必然引发我省交通运输业的跨越式发展。 目前,全省人民在省政府的领导下,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把江西建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三个 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新的发展时期。与东部沿海地区的交往将会更加密切,对 交通运输的需求将会日益增长。公路运输是江西省与东部沿海地区相互沟通 的重要纽带之一,这为公路运输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江西省改革开放的 进一步深入,境内外资金、技术的大量拥进,必将加速全省工业化、城市化、信 息化及交通运输现代化的进程。今后十到二十年,江西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将会出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稳步发展的新阶段。这样,江西省的交通运输业 也必将进入一个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新高潮,包括公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也 必将进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新高潮。 5、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行要求交通运输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与农业经济的发展,将加快我国许多贫困地 区脱贫致富的步代,促进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 这就要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反之也为交通运输业 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契机。目前我国城市化率仅为 43%,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 展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增多,中小城市发展的 2 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规划 赣丰线上犹县官埠至中稍段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4 - 加快,城市之间的物流、人流急剧上升,加速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使其基础 设施建设必须加快步代。 2.3.3 拟拟建建项项目在公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在公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 赣丰线是赣州市主要网络公路,也是上犹县城市规划网的主要路段。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