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备田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备田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备田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备田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备田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江 西西 省省 赣赣 州州 市市 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 工工 程程 可可 行行 性性 研研 究究 报报 告告 江江西西同同济济工工程程咨咨询询有有限限公公司司 资格等级:甲级资格等级:甲级 证书编号:工咨甲证书编号:工咨甲 1172006000211720060002 二二 o o 一一 o o 年年 十一十一 月月 目目 录录 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i - 1 1 概概 述述 1 1 1.1 项目背景及编制依据.1 1.2 研究范围及研究过程.3 1.3 研究目的及报告主要内容 4 1.4 研究的主要结论 5 2 2 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规划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规划 1414 2.1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14 2.2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20 2.3 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现状22 2.4 项目影响区域交通发展规划26 3 3 交通分析及发展预测交通分析及发展预测 3030 3.1 交 通 分 析 .30 3.2 交通调查30 3.3 未来交通量发展预测31 4 4 建设条件及建设方案建设条件及建设方案 3737 4.1 区域自然条件37 4.2 沿线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39 4.3 建设方案选定 .40 5 5 技术标准及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及建设规模 4242 5.1 技术经济论证42 5.2 技术标准分析43 5.3 技术标准和建设规模45 6 6 建设方案综合选定建设方案综合选定 4848 6.1 建设方案选定48 6.2 推荐路线起终点及主要控制点48 6.3 推荐方案的规模、标准及主要经济指标49 6.4 推荐方案工程概况50 7 7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060 7.1 投资估算60 7.2 资金筹措62 8 8 环境影响分析环境影响分析 6464 8.1 概述64 8.2 沿线环境现状 .65 8.3 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66 8.4 大气影响评价68 8.5 噪声影响评价 .69 8.6 减缓工程环境影响及水土保持的对策69 9 9 经经 济济 评评 价价 7373 目目 录录 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ii - 9.1 概述73 9.2 国民经济评价73 1010 节能节水措施节能节水措施 8585 10.1 概述.85 10.2 节约能源的计算.85 10.3 节水措施.87 1111 社会评价社会评价8888 11.1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88 11.2 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89 11.3 社会评价的结论.89 12 劳动安全设施劳动安全设施9090 12.1 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分析.90 12.2 安全措施方案.90 1313 项目组织与实施方案项目组织与实施方案 9292 13.1 建设安排.92 13.2 实施方案.92 13.3 工程概略进度.93 13.4 招标方案.93 1414 风风 险险 分分 析析 9696 14.1 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96 14.2 风险程度分析.96 14.3 防范和降低风险措施.96 1515 问问 题题 与与 建建 议议 9898 1 概 述 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1 - 1 1 概概 述述 1.11.1 项目背景及编制依据项目背景及编制依据 1.1.11.1.1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 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工程是连接赣崇高速公路及上犹县通往 西部乡镇的干线公路,该项目由双宵至双溪下珠坑段为新建公路,其它段为 改造路段。该公路主线起于上犹县五指峰乡黄沙坑村与 x380 上江线 k57+830 处平面相交,与 x380 滨江至江西坳公路形成环形路网,本项目途经五指峰 乡、水岩、双溪、寺下、安和、社溪、油石、东山(县城),讫于上犹县黄 埠镇,连接了上犹县九个乡镇,终点在省道赣丰线 k38+860 处与赣崇高速公 路上犹东互通连接线相接,路线全长 97.319 公里(其中 k0+000k54+634.45 段为三级公路,路线全长 54.634 公里,设计速度 30 公里/小时,路基宽 7.5 米,路面宽 6.5 米;k54+634.45k77+000 段为二级公路,路线全长 22.366 公里,设计速度 40 公里/小时,路基宽 8.5 米,路面宽 7.0 米; k77+000k90+000 段为二级公路,路线全长 13 公里,设计速度 60 公里/小 时,路基宽 10 米,路面宽 7.0 米,硬路肩 20.75 米,土路肩 20.75 米。 k90+000k97+319 段及支线为一级公路,主线长 7.319 公里,支线长 2.4 公 里,设计速度 60 公里/小时,路基宽 20 米,路面宽 27.0 米,硬路肩 21.5 米,土路肩 20.5 米,中间带宽 2 米,支线起于东山镇豪角上(与主线交 叉桩号为 k90+306 处),讫于东山镇黄塘,在省道赣丰线 k48+560 处与赣崇 高速公路上犹西互通连接线相接,项目总长 99.719 公里,其中大桥 2 座 (仙人湖大桥利用、新建豪角大桥),中桥 9 座(其中利用 1 座,新建 8 座, 小桥 7 座)。通过上犹县城的路段利用原有街道和仙人湖大桥只对路面进行 改造。该项目的兴建,将有利于上犹县区域及沿线乡镇经济的发展,加快本 县省、县乡道改造升级及上犹县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完善上犹县公路交通网 1 概 述 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 - 络,提高沿线村镇的农业发展水平、当地资源开发效率和对外经贸往来,繁 荣农村经济,改善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为加快赣州市各区县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加强市内各区县之间 以及通过与周围各县市和外省的联系,加快省道、县乡道的改造步伐,提高 公路等级,加大公路网密度,提高路网通达深度,完善江西省交通网络体系, 提高主要公路网络的通行能力,本项目将大大促进上犹县西部乡镇的经济和 社会全面发展,建设本公路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为加快项目的建设进程, 我单位于 2010 年 6 月下旬成立了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改建工程 可行性报告项目组,在 1:5 万和 1:1 万地形图上对路线方案进行布设,对 1:1 万地形图上确定的路线方案进行实地踏勘及全面系统的资料收集、整理 等工作,进行了路线、水文、气象、地质、征地拆迁等情况的勘测与调查, 收集和调查了项目影响区的交通运输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市规划和公 路交通的发展状况,对初拟的路线走向、路线主要控制点等问题,广泛征求 了沿线各地方政府及其规划、城建、交通等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专门组 织人员在相关道路上布设交通量调查站点,对公路交通量及汽车行使起点进 行了调查。 依据上犹县交通局“关于编制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改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的有关要求,遵照交通部 2010 年颁发的公路建设 项目可行性究报告编制办法和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我单位组织力量编 制了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1.21.1.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交通部 2010 年颁布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及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 程办法等。 3. 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 2006 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 4.公路通行能力指南(2000 年 6 月) 1 概 述 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3 - 5. 调查收集的相关区域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及自然条件等资料。 6.上犹县交通局“关于编制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改建工程可 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的有关要求。 通过实地勘测调查、发展预测、方案比选、综合评价,于 2010 年 7 月下 旬编制完成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21.2 研究范围及研究过程研究范围及研究过程 1.2.11.2.1 研究范围研究范围 根据项目路线走向及可能影响区域,本项目研究范围为: 赣州市、上犹县、崇义县、南康市、湖南省桂东县。 1.2.21.2.2 研究过程研究过程 根据委托书的要求,我单位于 2010 年 6 月下旬成立了本项目研究组,赴 上犹县项目位置进行现场踏勘。 由于本项目研究区域地形较为复杂。因此,如何布线、合理利用地形, 不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造价,甚至关系到路线方案的确定。为此,我们在 1:50000 和 1:10000 地形图上反复对路线方案进行研究,赴项目所在地收集 各方面资料并广泛听取甲方及地方意见。鉴于本项目的特殊性,为加强项目 的管理与技术指导,由单位领导及部分专家组成该项目管理组,对项目的全 过程进行质量监控。 1、初步研究阶段 (1)现场踏勘,初步了解项目所在地区域自然环境。 (2)组织人员、设备、成立项目研究组及单位专家指导审查组。 (3)收集项目所在区域社会经济、综合交通、公路网和城市规划等方 面资料,为社会经济分析、交通量预测和建设必要性论证提供可靠依据。 (4)收集总体方案研究所需资料,如 1:10000 地形图,区域地质资料, 相关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 (5)初步构思可能的路线方案,并依次在 1:10000 地形图上布设。 1 概 述 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4 - (6)进行建设条件、路线起终点、结点和路线方案(包括现有道路使 用状况)路线实地调查、踏勘。 (7)收集既有历年交通量观测资料,并实施了交通调查与典型路线断 面交通量观测。 (8)整理分析调查资料、地方政府意见和实地踏勘结果,形成初步研 究意见,并就路线走向方案向甲方等作了汇报,征得相关意见与建议。 2、详细研究阶段 该阶段重点进行了以下工作: (1)综合各方意见,深入分析调查资料,调整优化路线方案。 (2)完成各特征年度区间交通量和结点交通量分配、预测。 (3)分析论证拟建项目采用的标准与建设规模。 (4)比选论证拟建项目采用的标准与建设规模。 (5)进行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 (6)撰写研究报告。 1.31.3 研究目的及报告主要内容研究目的及报告主要内容 1.3.11.3.1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1、掌握路网现状交通流量分布,并根据相关地区政治、经济、旅游、交 通运输发展及公路路网规划预测其未来。 2、在充分调查现有道路使用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对其通行能力、服务水 平、交通集散条件和路网格局合理性等分析,论证建设的必要性。 3、通过对公路路网分析、交通流向预测及城镇发展总体规划的分析论证, 确定路线起点位置。 4、拟定合理的路线方案,确定合理的技术标准和工程规模,并进行投资 估算和经济评价。 1.3.21.3.2 报告主要内容报告主要内容 本报告是在广泛收集项目影响区内相关最新资料,进一步深入分析影响 路线走向的主要因素及重要控制点,结合拟建项目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及 1 概 述 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5 - 必备的功能,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量预测结果,研究论证了路线走向方 案、建设标准与规模等,其研究的主要内容为: 1、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 2、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状况及发展,公路网及主要相关道路; 3、交通量分析预测; 4、项目建设必要性; 5、建设条件与环境; 6、技术标准与建设规模; 7、路线方案研究; 8、项目实施方案意见; 9、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0、国民经济评价 11、劳动安全设施; 12、项目组织与实施方案 13、风险分析 14、问题与建议。 1.41.4 研究的主要结论研究的主要结论 1.4.11.4.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拟建项目位于上犹县境内,途经五指峰、水岩、双溪、寺下、安和、社 溪、油石、东山(县城)、黄埠等九个乡镇,是上犹县城通往这九个乡镇的 重要通道,也是上犹连接赣崇高速公路的唯一道路,该区域道路路况一般, 本项目原有道路分七段,第一段黄沙坑至双宵为乡道等外路,第二段双宵至 双溪下珠坑段为新建公路,第三段双溪下珠坑至寺下为县道等外公路,第四 段寺下至安和为县道四级公路,第五段安和至县城为三级公路,第六段支线 和豪角上至七里坳为新建公路,第七段七里坳至官埠为原赣丰线中的一段为 二级路,前面五段路线线型、路况较差,山区部分纵坡较大,局部地段地势 较低,经常被水冲刷或淹没,路面坑槽较多,极大制约了道路通行能力和沿 1 概 述 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6 - 线乡镇的经济发展。本项目的改建改善了道路的线形和道路状况,提高了本 道路的通行能力,方便沿线群众的出行和生产、生活,同时也保障县乡道干 线交通安全与畅通,对完善全县公路网总体规划布局和公路交通网络建设, 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带动沿线村镇农村经济发展有着十分 重要的意义,对促进上犹县经济社会和旅游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项目的 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1、完善路网建设的需要 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改建工程的改建,贯通了断头路,改善 了原有道路的线形和路况,能与滨江至江西坳公路形成环形交通网络,并与 即将建设的赣崇高速公路相连接,是出入高速公路的最便捷通道,增加了一 条通往上犹县西部乡镇及湖南桂东的另一主要通道,是完善路网建设的需要。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 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 致富,都离不开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江西赣州市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 多数的欠发达地区来说,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显得更为繁重 和紧迫。“十一五”时期,江西交通建设任务要实现从通道建设向路网建设 的转变,从公路通达向运输通畅的转变,做到高速公路与一般国省道、农村 公路协调发展,公路、水路与铁路、民航建设协调发展,加强路网衔接,多 种运输转换,畅通联运通道,构建体系完善、网络畅通、便捷高效的综合运 输体系。为此,要进一步加强高速公路建设和国省道干线公路改造升级,把 农村公路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加快内河航运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可 以促进发展富民产业,使农民增收致富有了保障,才能支撑起真正意义上的 新农村。 3、是地方经济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的需要 1 概 述 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7 - 本项目建设期间,随着工程的进展和资金的投入,将带动地材和劳力的 需求,为当地的企业和农民从项目建设上直接受益,地方政府也增加了税收 等收入;项目建成后,交通的便利将加快农村集贸市场的形成和农资材料、 当地资源的开发及对外贸易交往,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 逐步提高,对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进行改建升级,将大大提升该 道路的交通通行能力,带动沿线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此范围区域的村民走出 山区、脱贫致富之路,该道路的建设将促进上犹县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4、发展旅游大产业的需要 本项目所在区域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上犹山水秀丽、风光旖旎,境内 五大湖泊营造出江西最美的生态景色,两大国家森林公园-陡水湖、五指峰, 拥有赣南最丰富的自然风光和客家人文民俗,经 2001 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和国家资源局考察,上犹县是江西旅游开发重点县之一,境内有基本景点 162 处,三级景点 31 处。已开发的旅游景点有陡水湖休闲旅游区、桂竹山庄、 京明度假村、托尔奇乐园、五指峰探险猎奇旅游区、五指峰客家第一漂、中 国地质走廊燕子岩峡谷、仙人湖水上娱乐旅游区、东山寺大雄宝殿、希桥酒 店、嘉华商务酒店、油石董公庙旅游点等景点。 赣州旅游业以红色故都、客家摇篮、奇妙山水、南国宋城为四大品牌, 形成红、文、绿、古四色互映、彼此交融的重点特色旅游区域,完善食、住、 行、游、购、娱相互配套的综合旅游产业体系,着力提升我国南方的优秀旅 游城市,逐步成为赣粤闽湘边际地区的区域性旅游服务中心。 5、交通量增长的需要 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段公路是上犹县连接赣崇高速公路和通往各乡镇的 主要通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交通量增加,项目改建后将达到 一定的交通量,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变,该地区的经济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特 别是该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将会使该路的交通量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增长水 平。 1 概 述 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8 - 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拟建公路(县城至黄埠段)到 2028 年平均交通 量 15511 辆/日,2033 年预测远景交通量为 22269 辆/日,(安和至县城段) 到 2028 年平均交通量 5627 辆/日,2033 年预测远景交通量为 8079 辆/日, (黄沙坑至安和段)到 2028 年平均交通量 2453 辆/日,2033 年预测远景交 通量为 3522 辆/日,近年来,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交通量增长迅 速,过大的交通压力,降低了该线的通行能力,增大了运输成本,本项目实 施后,将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充分发挥该道路的通行能力,保证交通安全, 适应交通量迅速增长的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解决当地广大 农民群众的出行以及生产生活资料的运输,使沿线群众早日走上脱贫致富奔 小康之路,该项目的实施势在必行。而现有道路的路面状况较差,通行能力 低,远不能适应交通量日益增长的需要,为改善当地广大群众的交通条件, 促进县乡人流、物流业发展及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极需要对本项目道路进 行改造升级。 综上所述,改建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工程势在必行。 1.4.21.4.2 交通量发展预测交通量发展预测 在现有的历年观测交通量资料基础上,全面了解本项目、及其它相关公 路上的交通特性构成,为交通量预测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本项目采用直接以 交通量作为研究对象的直接法进行交通量预测。 交通量预测平均结果如表 1-1。 各未来特征年的预测交通量(县城至黄埠段) 小客车:pcu/d 表 1-1-1 年 份 20132018202320282033 交通量 43006893105091551122269 各未来特征年的预测交通量(安和至县城段) 小客车:pcu/d 表 1-1-2 年 份 20132018202320282033 交通量 15602501381256278079 1 概 述 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9 - 各未来特征年的预测交通量(黄沙坑至安和段) 小客车:pcu/d 表 1-1-3 年 份 20132018202320282033 交通量 6801090166224533522 1.4.31.4.3 技术标准技术标准 根据交通量预测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规定,本 项目采用的主要技术指标见表 1-2、1-3。 主 要 技 术 指 标 表 表 1-2 技 术 标 准 指 标 名 称单 位 黄沙坑至安和段安和至油石段油石至豪角段 豪角至黄 埠段及支 线 公路等级 三级二级二级一级 设计速度 km/h30406060 路基宽度米 7.58.51020 路面宽度米 6.578.517 桥面全宽度米 88.51016 硬路肩 0.7521.51.523 土路肩宽度米 0.52=1.00.752=1.50.52=1.0 最大纵坡 866 荷载等级 公路ii 级公路ii 级公路i 级 大中桥 p1/100大中桥 p1/100 设计洪水频 率 小桥涵及路基 p1/25 小桥涵及路基 p1/50 1/100 路面面层结 构 沥青混凝土 拟 建 项 目 建 设 规 模 表 表 1-3 工程名称单 位规 模备 注 路线长度公里 99.719 含支线 土石方数量千立方米 1270500 含支线 路面千平方米 757024 含支线 大桥米/座 542.6/2 其中仙人湖大桥为利用 中桥米/座 359.4/9 其中利用一座 小桥米/座 200.4/7 1 概 述 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10 - 涵洞道 448 含支线其中利用 60 道 平面交叉处 11 占用土地亩 2011 含支线 1.4.41.4.4 路线方案路线方案 本项目起于五指峰乡黄沙坑与 x380 上江线 k57+830 相接,途经水岩、 双溪、寺下、安和、社溪、油石、东山(县城),讫于上犹县黄埠镇,在省 道赣丰线 k38+860 处与赣崇高速公路上犹东互通连接线相接,路线全长 97.319 公里,支线起于东山镇豪角上(主线桩号为 k90+306 处),讫于东山 镇黄塘,在省道赣丰线 k48+560 处平面交叉,与赣崇高速公路上犹西互通连 接线相接,路线长 2.400 公里,项目总长 99.719 公里。 路线经过的主要控制点均征询了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意见,道路定线 过程中,本着尽量利用老路、少占耕地、减少拆迁、合理利用地形、挖填平 衡、经济合理、安全合规、符合城镇规划的原则,尽量避开了稠密的村镇、 重要设施和水利设施,在经过乡镇中心街道或集镇地段,原道路两侧预留的 空间满足道路用地标准部分,并符合乡镇规划的路段,未考虑改线,经现场 勘测,本路线大部分在丘陵和山地上沿原有道路经过。 1.4.51.4.5 工程环境的影响工程环境的影响 本建设项目论述了沿线环境特征,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土 地利用等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减缓工程环境影响所采取的对策。经综合评 价,本项目对地方基础设施,资源利用以及社会的发展均是利大于弊,对地 方生态环境仅是施工期间有一定影响,此期间可采取相应的对策减低工程施 工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在建设期和营运期间,均能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1.4.61.4.6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本项目投资估算根据公路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公路工程估算 指标、公路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及江西省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 算、预算编制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和江西省内有关规定编制,其估算成 果见表 1-4、1-5。 1 概 述 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11 - 总 投 资 估 算 表 表 1-4 名 称单 位估算金额(万元) 公路建设里程公 里99.719 第一部分 建筑安装工程万 元25117.6290 一、路基工程万 元4841.3503 二、路面工程万 元10769.0187 三、桥梁涵洞工程万 元6009.4537 五、交叉工程及沿线设施万 元1901.8652 六、施工技术装备费万 元342.7355 七、计划利润万 元450.1494 八、税金万 元803.0562 第二部分 设备及器具购置费万 元17.5445 第三部分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 元4917.5941 一、征地、拆迁费万 元2591.9635 二、建设单位管理费万 元833.5804 四、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费万 元1448.0502 第一、二、三部分费用合计万 元30052.7676 预留费用(预备费)万 元2727.9390 估算总金额万 元32780.7066 人工、主要材料数量汇总表 表 1-5 序号工、料名称单 位数 量 1 人工工日1236513 2 原木立方米586 3 锯材立方米796 4 i 级钢筋吨701 5 ii 级钢筋吨887 6 钢绞线吨117 7 钢材吨578 8 加工钢材吨252 9 水泥吨45742 10 石油沥青吨7907 11 生石灰吨385 1 概 述 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12 - 12 砂、砂砾立方米334887 13 片石立方米78029 14 碎(砾)石立方米344947 15 块石立方米29985 2.资金筹措 根据投资估算,本项目需建设资金 32780.7066 万元,根据江西省公路建 设筹资经验,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其中道路 98.81 公里、新建桥梁长 906.56 米),经费采用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筹资方式,主要考虑: (1)申请国家补助资金 10787 万元; (2)地方政府自筹资金 21993.7066 万元。 现在本项目已组成了筹备机构,正在进行资金筹措和前期工作。 1.4.71.4.7 工期安排工期安排 根据本次交通量预测结果与综合分析,推荐本项目全部工程按一次实施 的建设方案,施工工期安排在 2010 年 12 月至 2012 年 12 月,总工期 24 个 月。项目实施计划见表 1-6。 实 施 计 划 表 表 1-6 序 号 年 份 各年份投资金 额(万元) 备 注 (推荐方案) 120105000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施工图设计及施工准备、 招投标,征地拆迁等。 2 201113780.7066 施工单位进场,路基施工桥涵施工。 3201214000 全线全面施工,完成路基土石方、桥涵工程、路 面各结构层工程及交叉工程等。 1.4.81.4.8 经济评价经济评价 本项目经济评价为国民经济评价。评价结果各项指标见表 17、1-8。 国民经济评价成果 表 17 折现率(8%) 回收期 n (年) 效益费用比 ebcr 净现值 enpv (万元) 内部收益率 eirr (%) 14.051.9730631.414.88 1 概 述 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13 - 经济敏感性分析 (投资增加 20%,同时效益减少 20%) 表 1-8 折现率(8%) 回收期 n (年) 效益费用比 ebcr 净现值 enpv (万元) 内部收益率 eirr (%) 18.811.4415220.2611.0 综上所述,当效益减少 20%,投资增加 20%的情况下,经济内部收益率 为 11%大于社会折现率 8%,说明本项目具有较强的经济抗风险能力;此道路 的建设将提升本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和价值,促进本地的工商业和农村经 济的发展,改善农村出境交通环境及改革开放的形象,对提高当地居民的物 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此项目的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 很显著的,应争取早日建成。 1.4.91.4.9 节能评价结果节能评价结果 经计算该项目竣工后,营运 20 年内节约燃油平均 8694 公升/日。 2 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规划 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14 - 2 2 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规划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规划 2.12.1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2.1.12.1.1 赣州市社会经济概况及发展现状赣州市社会经济概况及发展现状 1、概况 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简称赣南。东接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 南临广东省梅州市、河源市和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本省吉安、抚 州两地区。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也是内地通向 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赣州市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本市辖 1 区 2 市 15 县,总面积 3.94 万平 方千米,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章贡区和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40.28 平方千米,耕 地面积 29.29 万公顷,有林面积 271.3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 74.2%。总人口 888.95 万人,其中市辖区 56.91 万人(非农业人口 36.19 万人),人口自然增 长率 8.11,下降 0.06 个千分点。 本市地处南岭、武夷、诸广三大山脉交接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地 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占全市土地面积的 83。 本市位于东经 113 54116 38,北纬 24 29 27 09之 间,处于中亚热带南缘,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市内农业自然资源丰 富,尤其是以发展橙、柚为主的柑桔生产的自然条件被中国科学院南方山区综 考队认为在全国堪称得天独厚,赣南适宜建为全国的柑桔商品生产基地。本市 是江西省的一个农业大区和经济作物主产区,现已建成为全国的重点林区和全 省的糖业、烟叶、柑桔生产基地。 本市矿产资源以有色、稀有金属矿为主,素有“世界钨都”和“稀有金属 不稀有”之称。钨已探明的储量占世界第一。稀土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二。被称 为江西省矿产资源中的“五朵金花”即钨、铜、铀、稀土、钽铌,除铜之外其 余四种主要分布在赣南。经过建国后的开采建设,赣州成了全国重点有钯金属 基地之一。 2 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规划 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15 - 市内著名的自然景观,主要有安远的三百山、龙南县的九连山、大余县有 梅关古驿道。三百山为东江源头,是香港同胞饮用水的发源地,现列为国家森 林公园,成为了香港同胞到祖国内地旅游的景点。九连山是我国中亚热带自然 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段,保存有大量野生动植物活化石,被列为江西省的 重点自然保护区。始建于秦、唐的梅关古驿道,是我国古代沟通南北往来的交 道要道。此外,还有宁都的翠微峰、龙南的武当山、上犹的陡水湖和五指峰、 崇义的聂都溶洞,均是风景秀丽而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 市内的章贡区为赣州市政府所在地,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了许 多宋代文化景点,主要有保存完整的宋代城墙、巍然壮观的八境台、郁然孤峙 的郁孤台、完整壮观的文庙、艺术宝库通天岩等。全市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有 17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8 处,保存着一大批历史古迹。 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革命 根据地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所在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叶剑英、 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赣州从事过伟大革命实践活动。举 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就是从赣州开始的。因此,市内保存的革命史迹众 多,县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达 203 处。以当年中央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红色故 都”瑞金为中心,集中了遗址群 5 处计 15 个文物单位,属全省、全国范围内 有特色的近代革命史迹群落。1955 年授军衔时,仅兴国籍将军就有 54 名,兴 国县因此誉为将军县。 2、主要经济指标 (1) 2009 年实现生产总值(gdp)940.02 亿元,同比增长 13.3%。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 195.25 亿元,增长 5%;第二产业增加值 398.07 亿元,增长 18%;第三产业增加值 346.71 亿元,增长 12.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 250.49 亿元,增长 2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17.14 亿元,增长 18.8%。 三次产业结构由 2006 年的 23.3:38.9:37.8 调整至 2009 年的 20.77:42.35:36.88。 2 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规划 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16 - (2) 财政总收入 111.29 亿元,同比增长 11.1%;地方财政收入 68.09 亿元, 同比增长 22.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901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3856 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 1123.09 亿元。 (3)基础建设成效显著,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1995 年赣州铁路实现了零的突破,京九铁路由北向南穿越全境,全长 262 公里。2007 年赣州黄金机场迁建工程基本完成。2006 年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 11513 公里,其中等级公路 5018 公里。现在,赣州铁路通行旅客列车 12 对, 黄金机场可起降波音 737 等大型客机,目前已开通了南昌、广州、深圳、厦门、 珠海、上海、北京等航线。以 105、323、206、319 四条国道为骨干的公路交 通四通八达,还有可靠泊 300 吨级轮船的江西六大港口之一的赣州港。全市形 成了以铁路、公路为主体、航空、航运为两翼的立体交通网。邮电通讯基本现 代化,实现了城乡电话交换数控化、传输数字微波化,建立了通讯光纤、公众 移动通讯网和计算国际互联网,城乡电话可直拨国内各地和国外许多国家和地 区。 (4)商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17.1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8%。分城乡看,城 市消费品零售额 75.66 亿元,增长 18.9%;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 241.48 亿元,增长 18.8%。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 42.99 亿元,增长 11.5%;零售 业零售额 149.62 亿元,增长 18.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 20.64 亿元,增长 20.3%;其他零售额 3.00 亿元,增长 9.3%。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类零售额增长 56.7%,肉禽蛋类增 长 171.7%,金银珠宝类增长 40.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 56.7%,汽车 类增长 50.8%。 (5)旅游 赣州市山川秀丽、历史悠久,具有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既有山青水秀的翠微峰、玉石岩、罗田岩、汉仙岩、聂都溶洞和陡水湖等 自然景观,风景如画的阳岭天然公园、九连山自然保护区、99 座并峰武当山, 2 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规划 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17 - 又有与香港一脉相连的东江源三百山,还有巍然高耸的八境台、郁然孤峙的郁 孤台、岩深谷幽的艺术宝库通天岩、岭南雄关梅岭以及保存完好的宋代城墙、 七里古窑遗址等历史文化名胜,更有以“红色故都”瑞金为中心的近代革命史 迹群落。2009 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 850 万人次,旅游收入达 799600 万元, 接待海外游客 11651100 人次,旅游外汇收入 1600 万美元。 (6)、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部分人的温饱问题已基本 解决,一部分人的生活已接近小康水平,还有一部分人已向富裕迈进。2009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901 元,增长 9.02%,农民人均纯收入 3856 元, 增长 7.99%。 2.1.22.1.2 上犹县社会经济概况及发展现状上犹县社会经济概况及发展现状 1、概况 上犹县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西南部,居赣江支流章江上游,地处罗霄山脉南 端东垂,北纬 2542-2601,东经 1141-11440。东邻南康,南 连崇义,西接湖南桂东,北毗遂川。东西最大横距 65 千米,南北最大纵距 52 千米。全县总面积 1543 平方公里,辖 5 镇 9 乡,131 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 30 万,有畲族等少数民族 18 个,256 个姓氏。全县有山地 193 万亩,人均 6.8 亩;耕地 12.89 万亩,人均 0.49 亩;库区乡镇 7 个,库区水面 12.6 万亩, 移民人数 6.4 万人。 上犹县山青水秀,物产丰饶,人杰地灵,民风淳朴,享有得天独厚的环境、 资源优势,素有“水电之乡、旅游之乡、茶叶之乡”的美誉。 水电资源丰足。上犹县以水丰、电足著称,是全国最早的农村初级电气化 县之一。境内有湖泊、水库、山塘 1600 多座,库容 10 亿多立方米。 山地资源丰富。全县有山地面积 185.03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77.2%,有林 地面积 149.96 万亩,毛竹林 14.06 万亩。 县内蕴藏着丰富的高岭土、花岗岩、锌、白银等矿产资源。高岭土储量 218.2 万吨;花岗岩储量 252 万立方米,铅锌、白银矿石储量 27.74 万吨。 2 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规划 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18 -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上犹自然环境优美,境内山奇水秀,风光旖旎,是 “大京九”沿线赣南西部地带理想的旅游休闲场所。拥有国家一级景点 4 处, 二级景点 12 处,三级景点 31 处,四级景点 55 处,五级景点 60 多处。拥有国 家级森林公园两个,即五指峰国家级森林公园、陡水湖国家级森林公园,上犹 县已申报国家级旅游区。 2008 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 23.01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 12.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6.60 亿元,增长 3.6%;第二产业增加值 9.26 亿 元,增长 12.6%;第三产业增加值 7.15 亿元,增长 19.5%。产业结构在调整中 继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为 28.7:40.3:31.0。全县财政总收入突破 2 亿元, 达到 2.08 亿元,增长 29.6%;县级财政收入突破 1 亿元,达到 1.33 亿元,增 长 34.6%。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总投资 50 万元以上项目)完成 9.33 亿元, 比上年增长 38.5%。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8.20 亿元,增长 39.8%;农 村投资 1.13 亿元,增长 29.8%。从三大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投资 2.99 亿, 增长 36.9%;第三产业投资 6.13 亿元,增长 34.8%。 2.1.32.1.3 南康市社会经济概况及发展现状南康市社会经济概况及发展现状 南康市位于江西省南部,居赣江上游章江中下游,毗邻赣州市中心城区, 因“地接岭南,人安物阜”而得名。国土面积 1781 平方公里,人口近 81 万, 辖 18 个乡镇 2 个街道办事处、293 个行政村、4684 个村民小组、25 个社区居 委会。 南康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秦、汉名“南”,三国立南安县,晋太康元 年(公元 280 年)始名南康,1995 年撤县设市,至今有 1700 多年历史。南康 代有名人,宋代有省元(状元)刘必元、“大隐居士”田辟,清代有我国著名 史志学家谢启昆,宋、明、清有进士 53 人、举人 218 人;现代有早期工人运 动先驱陈赞贤、抗日名将赖传湘和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家、资本论译者郭 大力等。目前,南康在外的乡亲有 120 多万,素称“南康之外还有一个南康”。 南康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距赣州市中心城区半小时车程,距广州、深 圳、厦门、南昌均 4 小时车程。境内有 2 条高速(赣粤高速、赣韶高速)、2 2 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规划 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19 - 条国道(105、323)、2 条省道(赣丰线、康唐线)、2 条铁路(京九线、赣 韶线)和 1 个机场(赣州黄金机场),南康已成为拥有“四纵四横一空”的立 体交通网络框纽城市。 南康产业聚集,商贸活跃。已初步形成矿产品、家具、服装、电子信息、 精细化工、食品、甜柚、生猪、饮食娱乐、商贸物流十大主导产业,是江西省 的家具产业基地、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和全国 100 个重点食品加工县(市)。是 中国甜柚之乡、全国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南康人商业文化底蕴深厚,全民 创业氛围较浓,民营经济是市域经济的主体,在赣州乃至全省都有一定影响, 有“江西的温州”之称。1997 年 5 月,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前来考察后,将 南康经济现象概括为“无中生有,有中生特,特在其人,人联四方”。 南康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去年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客家歌舞之乡”。 教育事业全省闻名,赣州领先,全市现有在校学生 13.6 万人,南康中学是省 重点高中,职业中专是国家重点职业学校。高考成绩连续八年名列赣州市第一, 2007 年南康中学朱虹璇同学荣获全省高考文科状元。卫生、体育、科技等各 项事业得到和谐发展。 2009 年实现生产总值 74.1 亿元,增长 13.8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19.844.935.3 调整为 17.147.835.1,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比提 高了 2.9 个百分点。实现财政总收入 7 亿元,增长 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4.9 亿元,增长 20.1%,实现了三年翻番,被省政府评为全省财税工作先进县市; 财政总支出 13.4 亿元,同比增长 2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51 亿元, 增长 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3.1 亿元,增长 18.8%。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 11021 元,增长 12.5%;农民人均纯收入 4058 元,增长 8.9%。 2.1.42.1.4 崇义县社会经济概况及发展现状崇义县社会经济概况及发展现状 崇义县位于江西省西南边陲,地处东径 1135511438,北纬 25 242555之间。东与南康县接壤,南与大余县和广东省仁化县相交,西 与湖南省汝城县、桂东县毗邻,北与上犹县交界。东西长约 73 公里,南北宽 约 59 公里,总面积 2206.27 平方公里。全县设 6 个镇,10 个乡。全县 62397 户,户籍总人口 206159 人,其中,农业人口 168609 人,非农业人口 37550 人。 2 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规划 上犹县黄沙坑经双宵至黄埠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 - 2009 年实现生产总值 31.93 亿元,增长 10.1%;三次产业比重由 2008 年的 17.4:60.2:22.4 调整为 17.9:56.4:25.7,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财政 总收入完成 4.166 亿元,增长 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2.84 亿元,增长 32.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1 亿元,增长 14.5%;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25.5 亿元, 贷款余额 20.9 亿元,分别增长 18.72%和 41.9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 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9523 元和 3695 元,增长 8.2%和 8.5%。 2.1.52.1.5 桂东县社会经济概况及发展现状桂东县社会经济概况及发展现状 桂东县属郴州市,地处东经 1133711414,北纬 25 442613之间,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罗霄山脉中段,湘江支流耒水上游, 距省会 386 公里,距郴州市 151 公里。东与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崇义、遂川三 县为邻。南邻汝城县,西接资兴市、西北连株洲市炎陵县。县人民政府驻地城 关镇,桂东线总面积 1463.6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9070 公顷,总人口 17.0 万, 其中农业人口 150037 人,非农业人口 19483 人。辖城关、沙田、清泉 3 个镇; 桥头、寒口、黄洞、三洞、增口、寨前、流源、四都、大塘、新坊、普乐、东 洛、贝溪、大水、青山等 15 个乡。7 个县属国营农、林场所,10 个居委会, 145 个村,聚居有汉、瑶、苗、畲 4 个民族。2008 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08698 万元,增长 3.0%,受冰雪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增速放缓。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 27749 万元,增长 1.2%;第二产业增加值 36368 万元,减少 5.5%;第三产业增加值 44581 万元,增长 11.7%。三大产业的结构为 25.5:33.5:4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 gdp5429 元。2008 年全县完成财政总 收入 7621 万元,同比增长 2.05 %。其中上划中央“两税”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