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文网络互译引擎可行性研究报告(IP数据计费).doc_第1页
中朝文网络互译引擎可行性研究报告(IP数据计费).doc_第2页
中朝文网络互译引擎可行性研究报告(IP数据计费).doc_第3页
中朝文网络互译引擎可行性研究报告(IP数据计费).doc_第4页
中朝文网络互译引擎可行性研究报告(IP数据计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市振兴老工业基地科技攻关及市、院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项名称 (一)光电子信息类 信息网络、通讯系统 项目名称 ip数据计费系统 承担单位 xxxx软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协作单位 xx市科学技术局制目录1申报单位基本情况41.1申请单位概况41.2项目组织分工情况41.3企业研发能力52项目基本情况92.1项目主要内容92.2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122.3项目的意义142.4项目的基础条件152.5项目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创新点162.6可能取得的专利183项目可行性分析193.1资金预算和筹措193.2项目的技术路线和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213.3市场前景和竞争能力分析233.4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253.5项目风险分析264项目实施计划284.1项目预期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284.2项目的实施年限和年度计划安排294.3项目的关联行动295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306有关附件311 申报单位基本情况1.1 申请单位概况申报企业xxxx软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xxxx),是xx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软件企业,主营网络游戏软件和软件外包业务。公司注册成立于2003年1月,注册资本100万元,位于xx市前进大街3003号高科技大厦1601。截至2003年末,企业资产总额达109.3万元,资产负债率4%。企业目前有20名员工,95的人员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公司研发能力较强,技术开发队伍13人,都具有大本科以上学历,其中3名博士,5名硕士,5名本科。目前研发的产品包括ip数据计费系统、中朝文网络互译引擎、校园网管理系统和朝文游戏软件。1.2 项目组织分工情况(一)项目的组织形式和详细分工我公司针对ip数据计费项目,成立项目组。其中以xxxx技术总监、海外留学博士后xx博士为技术负责人,组成6人的项目开发组;邀请由大学教授、高级工程师共10多人组成项目外部顾问组。项目组直接开发人员详细分工如下:姓名项目角色毕业院校及学位分工1技术负责人中科院计算所博士项目总体规划2项目经理北京工商大学硕士组织开发3软件工程师xx大学大学硕士软件开发3软件工程师xx大学大学硕士软件开发5软件工程师北京邮电大学硕士软件开发6软件工程师xx大学本科软件开发(二)项目的组织管理和相关保障措施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和技术指导,项目经理对技术负责人负责,汇报项目进展和组织开发人员开发,软件工程师对项目经理负责,按照项目设计规划和进度表进行开发、测试。项目开发过程按照iso9001-2000的质量体系标准运行,软件能力成熟度标准按照cmm2执行。通过软件保护方法的研究,保护企业的软件知识产权。1.3 企业研发能力(一)项目负责人研发经历项目技术负责人:xx博士,男,35岁,副研究员职称,现任xxxx技术总监,擅长于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项目策划与组织开发,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方面有深入的研究。19881995年就读于xx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专业,1998年获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应用方向博士学位,2000年获副研究员高级职称。期间在国外、国内一级学报和重要学术会议发表论文多篇,并获得首届国家级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最佳论文奖;19992000年在世界著名计算机图形学实验室,瑞士日内瓦大学miralab实验室作博士后,从事欧洲基金研究工作,并于2002年再赴比利时进修中国欧洲管理中心的电信企业管理课程。19992003年先后在国内软件百强企业担任技术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和软件研究院院长,主持研发很多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的大型软件产品,销售额达数千万元。先后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北京市丰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xx博士目前已经在国家一级学报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多篇,其代表论文包括:1 cheng su, yingqing xu, hua li, shenquan liu, dongguo li. wus methods application in computer animation.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g/cad conference. shenzhen. 1997, 1, 211-215.2 cheng su, yingqing xu, hua li, shenquan liu, dongguo li. algorithm: computing the passpoints center in image accurately.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g/cad conference. shenzhen. 1997, 1, 232-235.3 cheng su, yingqing xu, hua li, shenquan liu, dongguo li. main development of pnp problem. chinese journal on electronics. 1998, 4(2).4 徐迎庆,xx,刘慎权,李华。计算机技术在影视技术中的应用。全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生科学与技术研究生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戴河,1996,258-2625 徐迎庆,xx,齐东旭,李华,刘慎权。基于物理模型的流水与波浪模拟。计算机学报,计算机图形学专刊。1996,19,153-160。(首届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最佳论文奖)6 yingqing xu, cheng su, dongxu qi, hua li, shenquan liu. physically based simulation of water. computer&graphics. 1997, 21(3), 277-280.7 yingqing xu, cheng su, dongxu qi, hua li, shenquan liu. simulation of water. chinese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technology. 1997, 12(5).8 xx,徐迎庆,李华,刘慎权,李冬果。判定p3p问题正解个数的充要条件。计算机学报。19989 cheng su, yingqing xu, hua li, shenquan liu, dongguo li. applications of wus methods in computer animation, chinese journal on advanced software research. 1998.10 xx,马向英,丁国伟,史慧康,李华,李冬果。圆弧样条曲线的空间形式:空间双圆弧样条曲线。china graph98,199811 xx,马向英,李华,李冬果。自然纹理的过程生成及其动画。软件学报,china graph98,1998(二)研究开发队伍情况本公司目前主要从事软件产品开发、软件外包业务。研发人员具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和软件开发能力。技术负责人为留学归国博士xx,直接主持本项目的研发工作。他曾在亿阳信通、华泰贝通等国内软件百强企业担任技术领导、软件研究院院长职务,具有优秀的领导才能和丰富的软件开发经验,主持研发的软件产品在电信软件市场销售额达数千万元,其中智能网计费结算系统获得了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公司的技术骨干人员具有丰富开发经验,在电信领域、信息安全领域、信息通信领域都有着极强的技术研发实力,曾参与过智能网计费结算系统的开发工作。参与本项目的开发人员学历较高,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开发工具,在电信计费软件的开发方面都有2年以上的开发经验,受到过cmm2和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的培训,有助于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三)产学研结合情况我公司注重产学研结合,在开发过程中,充分利用xx大学的人才优势,在保留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和学校某实验室合作,使用多名优秀的博士、硕士生参与项目的开发。2 项目基本情况2.1 项目主要内容(一)项目概述ip数据计费系统,是专为宽带城域网电信运营商量身定制的一套电信数据增值业务支撑软件。该系统不仅同时支持包括pstn、xdsl、lan、cable、wireless在内的多种网络接入方式,而且充分考虑了电信宽带业务的特点,为各种宽带增值服务提供了完善的运营管理方案。系统能提供如下功能:全面、实时的计费服务;灵活、多变的资费政策;强大、丰富的业务能力。采用这套系统,能提高运营商的整体运营收益,帮助电信运营商轻松扩展业务规模。(二)系统定位电信运营商的软硬件系统的层次划分:网络资源、oss、bss、dss;ip数据计费属于oss/bss层次上。包括窄带计费、宽带计费、增值计费(idc、e-mail、voip、video confrence)。产品应该向上提供dss的数据接口,向下提供与oss、网管、设备等系统的接口,横向提供与其他oss/bss系统的接口。(三)系统功能产品主要包含四个部分的功能,分别是:业务受理:主要处理ip数据业务的营业问题;业务使用:实现ip数据业务的运营计费,包括采集功能、帐务处理等;业务管理:实现对ip数据业务的管理与控制;业务辅助:实现ip数据业务综合管理的外围功能,为更好地管理ip数据业务提供手段。由于有些ip数据业务的开通必须拉线并进行设备配置,因此不能即时开通。所以它的许多业务开通过程更类似于电话业务而不是拨号上网业务。在业务管理中将大量应用网管系统进行协同操作。业务辅助是提高服务质量,控制运营成本,对整个ip数据业务体系进行分析的必要手段。 (四)分布式系统特点虽然是为一个城市内部的ip数据业务而设计的。但是必须考虑到目前运营商建设ip数据业务的模式,有的是以省为单位,一次性地建设多个ip数据网。ip数据网的运营虽然是以城市为单位,但是国内电信企业的分布运营、集中管理的特点必然会导致系统互连的需求。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将充分考虑到分布系统的特点,整体系统框架将采用多域的管理模式,并且提供或预留接口给数据复制、统一用户及帐务数据、报表汇总、标准接口等分布系统必需的功能。(五)紧密结合网管系统ip数据业务管理中需要用到网管系统的是三个地方:1、业务开通ip数据业务中所有设备的初始状态都是disable的,当开户流程结束后,有一个业务开通步骤。系统将调用网管软件将相关端口置为enable状态,标志着用户可以正式使用。2、设备配置不同的用户的业务种类不同,将带来设备的配置工作。如果没有网管自动接口,就必须通过工单流转调用人员进行手工配置。这将成为影响系统效率的重要原因。因此如果设备厂商能够配合提供端口配置命令接口,则通过网管软件可以实现自动的设备参数配置,以完成“配线操作”。3、端口控制为了防止用户超时使用造成运营商的损失,必须对用户的访问实现实时控制。对于使用pppoe客户端进行连接的用户来说,可以根据其信用度,直接反算时长放在radius的time_out属性,由接入服务器根据此参数控制用户的连线时间。但对于专线用户,由于其永久在线,所以必须通过定时监控手段,一旦发现用户超出信用度,则通过网管软件远程关闭端口。所有这些都是程序自动完成的。端口控制还用于用户暂停、恢复、销户等操作。(六)系统组成系统由认证授权、数据采集、计费、客户自服务、帐务接口、营业接口、卡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等8个模块组成。其中:认证授权模块提供pstn拨号认证的支持。认证授权模块对于预付费类用户需要反算资源(时长)等处理,根据余额大小,做到实时断线,防止话费超时。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从radius服务器中采集业务消费数据,进行排错、查重、纠错等处理,形成统一格式的消费清单,并送往计费模块进行计费处理。计费模块提供对客户消费清单的批价计费处理。系统提供灵活的分层计费模型,可以支持业内流行的所有计费方式。计费分为实时计费部分和非实时计费部分。对于预付费类的用户,需要在话单生成后立即进行计费,实时扣款;对于后付费注册帐户,需要定期启动计费进程,计算帐期内客户消费帐单。客户自服务模块提供web自助的自服务支持。主要功能有:修改密码、帐单查询等。帐务接口模块是bisoss系统通过外部帐务模块实现ip数据帐务处理的接口部分。bisoss系统通过该接口模块可以提供从用户消费清单到帐单的多种接口信息。营业接口模块是bisoss系统通过外部营业系统实现ip数据业务营业需求的接口部分。卡资源管理负责卡种类的设置、卡资源的生成和回收。系统管理模块提供资费政策维护、系统运行参数等。2.2 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一)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产业现状随着基于ip的各种数据业务的兴起,资费模型不经包括传统的时长、距离,还包括业务类型、服务质量qos和数据安全级。随着互联网业务的竞争日益激烈,超出市场需求开发、提供新业务,并为之提供灵活可定制的计费模式成了电信运营商的竞争关键。同时也为ip数据计费的技术迅速发展提出了挑战。 当前的ip技术发展现状如下:1、本技术已经成熟 目前的ip数据计费系统基本技术已经成熟,大致包括以下各个方面: (1)丰富的接入方式支持: 提供对拨号、adsl、isdn、数据专线等多种接入方式的支持。 (2)强大的计费模型选择模式: 可以按流量、时长、带宽、qos、服务内容等依据进行计费,可以满足用户的各种个性化需求。(3)支持radius、ldap等多种认证方式。 (4)分布式应用系统结构:实现全国中心、省中心、地市中心或省中心、地市中心、县中心三层分布式体系结构。(5)模块化的设计。既提供对现有系统的接口,又预留对以后系统的接口。 (6)与网管系统的紧密捆绑。 (7)数据库: ip数据计费系统的数据库技术,一般采用主流的商业数据库系统,如informix、sql server、oracle等,用来存储和处理有关的计费及业务信息。 2、软件技术有待突破 由于ip数据计费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采用技术丰富,各种平台、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国内在软件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有些技术还有待突破,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1)跨平台系统之间的通信: 目前,解决跨平台的主要方法是采用中间件技术。我们采用的中间件产品基本是国外产品,而国内在这方面虽然也有进展,但其产品在性能、功能和稳定性方面都有欠缺。 (2)多层体系结构:营业业务的受理采用浏览器方式,实现客户端零管理;使用unix上的c+程序处理业务逻辑,高效安全;数据库只负责存储和交易处理两项工作,不处理业务逻辑,所有对数据库的访问使用标准sql,以便实现数据库的无关性。 3、关联技术的应用 ip数据计费系统提供客户自服务、对各种卡类业务的支持、与isp的互联以及和银行的互联。因此,这些领域的新技术,都可以应用到ip数据计费系统中来。(二)发展趋势当前国内计费软件技术有如下发展的趋势1、ip数据计费系统的网络兼容性、软件接口的开放性2、ip数据计费系统的业务平台性,迅速提供对各种新业务的计费3、较强的个性化定制能力,迅速适应各种本地化需求4、多种体系结构的无缝融合,根据不同业务需求,选择c/s或b/s等不同的实现方式2.3 项目的意义电信运营商在整个拨号业务和ip电话数据业务的发展初期,考虑到规模、性能等多方因素,采用了集中式的组网方式:全网是一个域,集中认证、计费、管理。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网络组织简单、管理集中方便,能容易地完成用户漫游功能。但随着用户增多,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全网集中的认证计费系统成为“瓶颈”,制约了业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及本地化个性化化业务的开展。鉴于电信运营商在整个拨号业务和现有ip数据业务开展中面临的问题,电信业务的本地化在所难免。以省为单位实现拨号业务和ip数据业务的本地认证计费,这样全国中心组网所形成的瓶颈迎刃而解,而且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更加灵活、方便的推出适合本省的数据业务发展的个性化服务,真正实现“以客户为本”的高质量运营服务,在激烈的电信业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我公司的ip数据计费系统是一套统一的公共的业务管理与计费平台,可以支持多种接入业务,包括传统的窄带接入业务(如拨号),新兴的宽带接入业务(如isdn、adsl)以及象vpn,idc等网络增值业务;支持多种数据采集方式,如拨号认证、防火墙认证、网络流、日志数据采集、插件数据采集等;可以实现与电信运营商原有营业系统、帐务系统和客服系统的良好接口,使其具有统一网络管理平台,便于提供一体化的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各种业务计费可融入统一平台,统一计费,各种业务的开户、受理、出帐可在同一平台上实施,实现宽窄带数据业务的一体化管理。我公司的ip数据计费系统作为业务管理平台能为市场竞争提供综合多业务支持、提供新业务扩充的快速响应、提供业务现状分析信息,如用户量发展情况、业务收益情况、用户行为特点等,为推出的新的市场竞争策略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提供灵活的资费策略、优惠套餐和新业务的包装等功能。2.4 项目的基础条件我公司为本项目的开发投入的基础条件包括:技术方面:建立项目组,其中包括1名技术负责人,1名项目经理,4名软件工程师,其中1名博士,4名硕士和1名本科。目前,项目组已为本项目的开发调研了大量的技术资料,进行了深入的可行性研究调查。场地、工具和设备方面:提供开发软件所需的场地,操作系统、开发工具、数据库等必须软件,pc机10余台,网络路由设备1台。工作基础: 1项目主要负责人曾领导过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的智能网计费结算系统的开发,对于电信业务及其计费系统非常的了解。本项目是在智能网计费结算系统基础上所做的更进一步的开发,项目有成功经验可循。2主要技术骨干曾参与过电信计费软件的开发,在组织开发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掌握其中的关键技术,并有可供借鉴的成熟代码。2.5 项目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创新点(一)项目的主要技术特点1、丰富的宽带接入方式支持宽窄带融合;支持dialup、xdsl、cable、lan、wireless等接入方式;支持bas设备厂商:cisco、nortel、unisphere、redback、华为、中兴等;支持协议:pppoe、pppoa、dhcp、snmp等。2、宽带接入服务、宽带增值服务实现融合计费系统将宽带业务内容分成两类:接入服务、增值服务,通过产品包装,将带宽、接入方式、服务质量和等级、内容等通过精细包装为不同的服务项目,供用户进行选择消费。服务提供方式:分项服务申请、服务套餐申请(支持交叉优惠和交叉奖励)。3、方便的服务选择方式支持两种服务选择方式:一次性拨号方式和服务选择门户方式(ssp)。采用一次性拨号方式,用户可以将服务名称作为登陆名的后缀,系统自动识别服务名称,并提供相应服务内容;采用服务选择门户方式,用户可以在宽带登陆门户网站直接订购要享受的服务,无需进行二次认证,系统直接提供服务内容,并自动将消费信息登记到相应客户帐号上。4、强大的计费模型计费依据:按流量、时长、带宽、qos、服务内容等;计费模型:账期灵活:按小时、按天、支持按月、按年等出帐。可选择任意一天作为账期起始点。5、可支持多样的用户类型卡用户支持外部合作伙伴支持(二)项目的技术创新点1、统一数据计费平台系统将窄带拨号业务、ip电话业务统一到一个ip数据计费平台上,不必为每一种数据业务单独建设一套系统,从而减少计算机系统的部署数量,节省系统整体投资,同时也极大的减轻了系统维护的工作量。2、与现有系统的无缝融合xxxx的计费方案可以实现与电信运营商的综合计费帐务系统、综合客服等系统的无缝融合,各个系统间通过定义完整的接口完成数据的交互。由于主要技术骨干参与过电信运营商综合营帐系统、综合客服、智能网计费等系统的开发,在系统间的接口配合、流程协作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3、可支持未来数据业务的扩展xxxx提供的宽带综合计费方案是一个综合多种数据业务的计费方案,不仅可以支持窄带拨号业务、ip电话业务,同时可以支持未来宽带城域网的数据计费业务,如adsl拨号计费、内容增值业务计费等。2.6 可能取得的专利本公司拟申请电信软件方面的软件著作权和其中关键技术的相关专利。3 项目可行性分析3.1 资金预算和筹措系统预计投资100万元,已投资30万元,还需新增投资70万元。其中我公司自筹40万元,希望能够获得政府资助30万元。(一)已投资金的用途已投资金主要用于以下方面,所有资金均为企业自筹。序号资金类别资金用途金额(万元)1固定资产投资路由交换设备62场地费33系统软件oracle数据库5.84报表工具5开发支出技术开发费13.26差旅费2完成投入合计30(二)新增资金的筹措新增资金70万元,企业自筹40万元,申请老工业基地改造基金项目资助30万元。具体如下:序号经 费 来 源到位时间金额(万元)1企业自筹资金2004年6月102企业自筹资金2004年7月103企业自筹资金2004年8月204项目资助2004年10月305合 计70(三)资金使用计划1、资金使用计划序号名称备注金额(万元)2visbroker中间件64测试环境4.45技术咨询费专家咨询、评审,技术查新费用46人员开发费技术人员工资287资料检索费技术文章查询、打印2.68技术测试费软件测试,网络环境测试119鉴定论证费210差旅费211市场开拓费1012合计702、分阶段投入情况1第一阶段(2004/06至2004/11)投入资金40万元。模块的编程和调试;各功能子模块的进一步优化; 2第二阶段(2004/12至2005/02)投入资金10万元。系统的总集成,通过大量仿真实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各个子模块。试生产、市场推广、系统优化和申报版权。编写文档和用户使用手册;申报软件著作权。 3 第三阶段(2005/03至2005/06)投入资金20万元。产品试运行,积极进行市场宣传,争取获得合同。三、资助款项使用明细表序号名 称数量(套)金额(万元)1开发中间件采购费162测试环境4.42技术咨询费43资料检索费2.64技术测试费115鉴定论证费25合 计303.2 项目的技术路线和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一)技术路线数据计费系统需要具有以下功能:全面、实时的计费服务;灵活、多变的资费政策;强大、丰富的业务能力。此外,这类系统还要具有先进的统计和分析特性,从而为运营商正确确定业务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提高其整体运营收益。系统可以实现用户信用度参数化管理、信用度规则随时可调以及黑名单管理。它能够提供一系列运营决策支持手段,例如基于历史数据进行全面的统计和分析;通过强大的定制功能实现复杂的统计和分析;基于统计和分析结果给出用户的全面信息;为业务策略的确定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同时整套系统应便于电信运营商根据业务需求方便地进行系统配置;分布式的产品和结构便于电信运营商轻松扩展业务规模。考虑到目前接入技术多元化的现状,数据计费系统应该是一个多业务统一平台。应可以支持多种接入方式,如拨号、专线、有线电缆、以太网、光接入等;支持多种数据采集方式,如拨号认证、防火墙认证、网络流、日志数据采集、插件数据采集等;可以实现与运营商现有帐务、客服系统的良好接口,使其具有统一网络管理平台,便于提供一体化的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即使将来增加新业务,也无须另行开发独立的软件。ip数据计费系统建成后,按照服务内容分类,应能支持如下数据业务:普通窄带拨号业务、ip电话业务、传统专线接入、宽带接入(pppoe接入、专线方式接入)、vpdn业务、vpn业务、内容(content)服务(vod点播、视频会议、网上游戏、远程教育、流媒体服务等)、邮件服务、sms(短信服务)、虚拟isp业务和idc业务等。卡业务作为一种业务运作形式,其本身与特定的服务无关,但通过将卡与特定的一种或一组服务绑定,可以以卡用户形式非常方便的开展业务,快速的发展用户。因而,卡业务是新兴运营商快速拓展业务的有利手段。系统要求支持的卡形式有:储值卡、注册帐号卡、主叫卡、续款卡等。(二)关键技术问题将考虑使用java实现前台管理界面,符合it业界跨平台的潮流,实现前端平台无关。数据库只用于存储和交易处理。后端实现数据库无关,可以支持sybase、oracle、mysql等。radius及snmp采集是系统采集计费原始数据的手段,使用unix上的c+程序实现。snmp方式必须了解具体设备的mib库属性。snmp采集还可以通过接口方式利用网管系统实现。使用ldap实现用户的认证授权。在ldap中存放用户配置文件,并实现用户数据库和ldap之间的数据同步。首先将实现直接到数据库中实现用户认证(不授权或少量授权);其次实现openldap文本方式的认证授权(通过用户profile);第三步将使用数据库方式的ldap,通过直接访问ldap数据库来认证授权(需要unisphere的ssc软件接口配合)。后台程序不仅包括radius服务器和采集器,还包括计费帐务处理,业务逻辑处理等工作,他们形成中间应用服务器,构成c/a/s结构中的“a”。使用php或jsp制作网页,主要是自服务系统和服务选择门户,用以实现和数据库交互的动态网页。3.3 市场前景和竞争能力分析(一)市场需求前景本方案将产品的目标客户分为三类:传统电信运营商,新兴电信运营商、区域运营商。每类客户都有自己独特的需求。传统电信运营商包括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这部分运营商拥有自己的传统数据业务和其他电信业务,开展时间比较早,业务比较成熟,有相对成熟的各种营业系统、帐务系统、客服系统等。这些运营商需要的是一个宽带专业计费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有效的将宽带业务整合其已有的oss/bss体系中。当前这类系统价格根据用户数量不同,一般10万用户下的系统,每套/每城市约40万。新兴电信运营商包括中国铁通、中国广电、长城宽带、政府信息港等,这些运营商的数据业务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具有很大的弹性。可以考虑推出宽带ip数据综合运营解决方案,不仅包括计费,而且可以包括营业受理、帐务等其他运营支撑子系统。这类系统价格不会低于上面的宽带专业计费平台系统。每套/每城市约40万。区域运营商主要是指商业楼宇、高档酒店、高等学校、智能小区等具有区域宽带接入建设权、独立运营的业主或单位。他们需要的系统特点是:成本低廉、功能灵活、配置简单。这类软件价格每套在510万,但其数量大、产品化程度可以很高,没有昂贵的后期维护费用,也可以作为发展方向之一。(二)竞争能力分析与国内其他同类软件相比,系统具有统一数据计费平台,可以和运营商的现有系统无缝融合,可平滑支持未来数据业务的发展等技术创新优势。产品设计定位于各种层次的用户,我们把用户类型分为大型传统电信运营商、新兴宽带电信运营商和区域电信运营商。产品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1面向大型传统电信运营商的宽带城域网业务,提供专业化、可裁剪的宽带综合业务专业计费平台;2面向新兴宽带电信运营商,提供“可运营、可管理、可增值、可扩充”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具有精确的接入带宽控制、服务等级控制和宽带应用分类管理,并支持多种接入方式的宽带综合业务运营支撑平台,包括产品包装、计费、营收等子系统;3面向区域电信运营商的具体业务运营,提供功能灵活、低成本、易应用、易维护的解决方案。我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灵活的市场策略提高ip数据计费系统的竞争能力,并以xx省为根据地,利用本地化服务的优势,先占领东北市场,然后将产品影响扩大到全国范围。3.4 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分析国内各大电信运营商正在建设宽带城域网,包括接入网和运营支撑软件。按照1个城市/项目100万rmb的保守估算,以120个城市宽带网为例,大约有1亿人民币的软件市场,我们只要拿到10%,就是1200万rmb的纯收入。我公司与铁通公司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可望在铁通市场首先获得突破。铁通以外的市场我们也可以尝试突破,电信、联通、移动、网通等其投资额远远超过铁通,有着更广阔的市场。销售预测需要根据各个运营商的年度投资计划进行详细估算。这里是粗略的概要估算,具体以市场部门评测为准。城域网项目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合计销售套数城市(40万/套)3612省级(80万/套)124销售额(万)2004008001400净利润(70%)140280560980宽带ip数据计费产品是完全自有知识产权的产品,是公司宝贵的资产,可以在今后的ip数据计费市场为公司争取更大的贡献。(二)社会效益分析本工程的建设是运营商展开电信数据业务经营并所获取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对网络的建设和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建成对运营商数据业务的运营发挥着重要作用。ip数据计费系统的建设与实施,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满足ip数据业务开展和运营的需要,同时还可以帮助运营商根据客户需要快速开展新的服务模式,树立现代客户服务理念与客户服务意识,规范业务管理,降低运营成本。 所以,ip数据计费系统的建设将为运营商参与电信市场竞争、为促进中国电信事业的改革开放进程发挥重大作用,使运营商逐步成为世界著名的公众电信运营企业。3.5 项目风险分析风险对策需求变动加强文档管理与技术评审,员工技能差加强培训、技术交流;形成人员梯队人员流动计划控制、文档管理技术风险采用成熟技术和工具平台市场风险跟踪市场发展,及时调整在对产品研发的风险分析中,我们意识到项目潜在的风险包括:需求变动用户新业务或现阶段需求变化的风险;员工技能差;人员流动;技术风险由于所采用技术的不成熟,延误开发进程甚至造成整个产品构架失误的风险;市场风险市场必然存在的许多不可预知因素的风险等。对项目风险的管理,首先需要对项目本身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理解项目去识别项目潜在的各种风险。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针对各部分风险采取专门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控制风险。对于需求的变动及技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