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经验】锅炉过热器水压试验操作方案_第1页
【实战经验】锅炉过热器水压试验操作方案_第2页
【实战经验】锅炉过热器水压试验操作方案_第3页
【实战经验】锅炉过热器水压试验操作方案_第4页
【实战经验】锅炉过热器水压试验操作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实战经验】【实战经验】锅炉过热器水压试验操作方案锅炉过热器水压试验操作方案 一、水压试验条件及范围 1.水压试验条件 (1)机炉两侧汽水系统检修工作已经全部结束,汽水系统阀门安装、调试完毕, 热工元件复位,各人孔门、检查孔封 闭,检修人员离开现场。 (2)过热器出口加装水压试验堵板,水压试验结束后及时拆除。 (3)闭式水系统、辅汽系统、给水系统具备投运条件。 (4)汽轮机高中压主汽门、调节门关闭,高、中压缸疏水门开启。 (5)水压试验期间就地压力表处人员与主控室间应有可靠的通讯联系。 (6)水压试验采用除盐水,水温控制在 50且水温与汽包壁温之差小于 20。 (7)所有膨胀指示器安装完毕并调整至零位。 (8)主、再热器管道及联箱吊架封闭。 (9)高旁前后压力表及温度表、主汽温度、第一级金属温度、第一级蒸汽温度、高中压外缸上下缸(中排和高排)金 属温度、汽封蒸汽温度显示准确。 (10)氢密封备用油泵、EH 油泵停止运行,断电。 (11)再热器已放水。 2.试验范围 过热器打水压范围及介质流向:电动给水泵汽机侧高压给水管道(高加走旁路)炉侧给水管道省煤器汽包炉 水循环泵水冷壁蒸汽导管过热器末级过热器出口堵阀。 3.主汽系统阀门状态 序号 设备名称 状态 检查人 1 高中压主汽门、调节门 关闭 2 过热汽总管、1 号、2 号高压主汽门前导扩容器疏水气动门、手动门 开启 3 1 号、2 号高压主汽门前导定排疏水气动门、手动门 开启 4 高旁减温水调整门后放水门 开启 5 高旁减温水放空气门 开启 6 辅汽至轴封供汽手动门、调整门、电动门、旁路门 关闭 7 轴封溢流调整门、前后手动门 开启 8 辅汽至轴封供汽电动门前疏水器前后截门和旁路门、疏水导扩容器旁 路门、疏水导无压放水门 关闭 9 辅汽至轴封供汽手动门后和旁路门后疏水器前后截门和旁路门、疏水 导扩容器旁路门 关闭 10 辅汽至轴封供汽手动门后和旁路门后疏水导无压放水门 开启 11 轴封供汽母管疏水器前后截门和旁路门、疏水导扩容器旁路门 关闭 12 轴封供汽母管疏水导无压放水门 开启 13 一抽电动门前疏水门 开启 14 高压导汽管疏水 开启 15 给水泵中间抽头门 关闭 16 未运行给水泵出口门 关闭 17 高、低旁调整门及减温水调门、闭锁阀 关闭 18 高排逆止门前后疏水气动、手动门 开启 19 高旁后疏水手动、气动门 开启 20 低旁总管疏水手动、气动门 开启 2 21 高中压外缸和内缸疏水门 开启 22 分隔屏出口供蒸汽吹灰手、电动门 关 23 给水管道放空气门 见水后关闭 24 省煤器出口空气门 上水排气后关 25 汽包左侧空气门 上水排气后关 26 汽包右侧空气门 上水排气后关 27 低温过热器出口左侧空气门 上水排气后关 28 低温过热器出口右侧空气门 上水排气后关 29 分隔屏过热器出口管空气门 上水排气后关 30 后屏过热器出口空气门 上水排气后关 31 左侧末过出口管空气门 上水排气后关 32 右侧末过出口管空气门 上水排气后关 33 右侧汽包水位变送器水侧一次门 开 34 左侧汽包水位变送器水侧一次门 开 35 右侧汽包水位变送器汽侧一次门 开 36 左侧汽包水位变送器汽侧一次门 开 37 左侧汽包水面计水侧一次门 开 38 右侧汽包水面计水侧一次门 开 39 左侧汽包水面计汽侧一次门 开 40 右侧汽包水面计汽侧一次门 开 41 汽包去连排手、电动门 关 42 化学取样门 关 43 左侧汽包水面计放水门 关 44 右侧汽包水面计放水门 关 45 省煤器供汽包 U 形管放水门 关 46 顶棚管入口联箱疏水手动门 关 47 顶棚管入口联箱疏水电动门 关 48 后包墙下联箱左侧疏水手动门 关 49 后包墙下联箱右侧疏水手动门 关 50 前包墙下联箱左侧疏水手动门 关 51 前包墙下联箱右侧疏水手动门 关 52 后包墙下联箱左侧疏水电动门 关 53 后包墙下联箱右侧疏水电动门 关 54 前包墙下联箱左侧疏水电动门 关 55 前包墙下联箱右侧疏水电动门 关 56 省煤器再循环门 关 57 一级省煤器放水手动门、电动门 关 58 二级省煤器入口放水手、电动门 关 59 给水取样一、二次门 关 60 连排扩容器排大气气动门 开 61 A 炉水循环泵出口门 开 62 B 炉水循环泵出口门 开 63 C 炉水循环泵出口门 开 64 炉水循环泵入口联箱加药一、二次门 关 3 65 A 炉水循环泵入口排空气一二次门 关 66 A 炉水循环泵泵壳放水一、二次门 关 67 A 炉水循环泵出口门前、后放水一、二次门 关 68 B 炉水循环泵入口排空气一、二次门 关 69 B 炉水循环泵泵壳放水一、二次门 关 70 B 炉水循环泵出口门前、后放水一、二次门 关 71 B 炉水循环泵入口排空气一、二次门 关 72 B 炉水循环泵泵壳放水一、二次门 关 73 B 炉水循环泵出口门前、后放水一、二次门 关 74 炉水循环泵电机冷却器及隔热体低压冷却水 投入 75 炉水循环泵注水门注满水后 关闭 76 一级左侧减温水电动门后放水门 关 77 一级左侧减温水关断门、调节门、电动门 关 78 一级右侧减温水电动门后放水门 关 79 一级右侧减温水关断门、调节门、电动门 关 80 二级左侧减温水电动门后放水门 关 81 二级左侧减温水关断门、调节门、电动门 关 82 二级右侧减温水电动门后放水门 关 83 二级右侧减温水关断门、调节门、电动门 关 84 三级左侧减温水电动门后放水门 关 85 三级左侧减温水关断门、调节门、电动门 关 86 三级右侧减温水电动门后放水门 关 87 三级右侧减温水关断门、调节门、电动门 关 88 连排化学取样门 关 89 后墙水冷壁到定排排污手动门(细管) 开 90 后墙水冷壁到定排排污电动一、二次门(细管) 关 91 后墙水冷壁去定排停炉放水手动门 (粗管) 关 92 后墙水冷壁去定排停炉放水电动门(粗管) 关 93 机炉两侧汽水系统所有的压力、流量、水位一、二次门均开启,参与 水压试验。 开启 94 机炉所有的压力、温度、流量表 投入 95 低温省煤器供水管道手动总门(汽机 6.9 米) 关 96 低温省煤器供水管道电动总门(汽机 6.9 米) 关 97 低温省煤器回水管道手动总门(汽机 6.9 米) 关 98 低温省煤器回水管道电动总门(汽机 6.9 米) 关 99 低温省煤器供水管道放水一、二次门(汽机 6.9 米) 开 100 低温省煤器回水管道放水一、二次门(汽机 6.9 米) 开 二、主汽系统水压试验步骤 1.锅炉上水 (1)锅炉上水前炉水循环泵注水排汽且水质已化验合格。 (2)用锅炉上水泵上水至除氧器水位正常后,投除氧器加热,水温加热到 50且水温与汽包壁温之差小于 20。除 氧器水位上至正常后,启动电动给水泵,以 200t/h 流量向锅炉上水,汽包空气门见水后,关闭汽包空气门。 (3)上水过程中对如下部位重点检查,一级省煤器各处焊口、汽包上满水检查左右侧人孔门严密性、整个系统全部充 满水后对分隔屏过热器进行检查。 4 (4)汽包满水后通知检修人员对水冷壁进行全面检查。 (5)水冷壁检查结束后,锅炉继续上水至过热器满水,待过热蒸汽系统各级空气门充分跑水后,依次关闭。 (6)过热器满水后,通知检修人员对水冷壁、省煤器、过热器支吊架进行全面检查。 2.过热器升压 (1)用给水泵勺管与给水旁路调节门相配合的方式,控制过热器开始以不大于 0.29MPa/min 的速度进行升压。升压时 给水旁路调节门开度控制在 5%-10%,以期获得平滑的升压曲线。当汽包压力升至 10.0MPa 时,停止升压,由检修人 员对锅炉受热面进行全面检查。 (2)继续以不大于 0.29MPa/min 的速度升压至 17.5Mpa(以汽包压力为准) ,停止升压,维持该试验压力不变,通知 检修人员对过热器系统受热面、阀门、附件进行全面检查。 (3) 检查结束后, 进行阀门严密性试验, 关闭给水电动门、 旁路电动门及旁路调整门, 停止给水泵运行, 保持 5 分钟, 记录压降,压降不大于 0.5Mpa/min 为合格。 (4)过热器系统检查结束后,过热器系统用连排开始泄压。以不大于 0.5MPa/min 梯度降压至 10.0MPa,停留 10 分钟 后,继续以同样速度降压至 0.2MPa。 (5)开启水冷壁、省煤器、过热器系统疏放水门、空气门,系统全面放水。 (6)水压试验结束后,应将各设备及时恢复正常。 汽包压力 开始记录时间 停止记录时间 停止记录时压力 压降 三、水压试验注意事项 1.水压试验过程中必须由总工程师及以上领导在现场指挥,专职安监人员监护。 2.在过热器升压过程中,锅炉内不许有人,炉外人员尽可能在较安全的地方停留。 3.试验过程中加强就地压力表处监视和主控室联系, 在就地压力表处应连续读数, 当接近试验压力时, 应降低升压速度, 以防超压。在升压期间必须参看并记录主控室两块及以上压力表的数值,并不断的进行比较。 4.如一次汽系统在打压过程中超压,立即停止给水泵运行并同时开启定排放水电动门进行泄压。 5.向过热器注水时运行人员一定要缓慢调整,必须保证内部空气排净,不得有气体残留。 6.与再热器、 过热器系统相关的系统应彻底隔离 (将手动或电动隔离门严密关闭) , 并采取保证不开的措施。 辅助蒸汽, 吹灰系统非高压系统,试验时应做好隔离工作,并开启有关疏水门,试验升压期间应注意对这些系统进行检查。 7.打水压过程中, 注意监视排汽装置水位是否升高及主汽门前蒸汽温度是否下降, 若排汽装置水位急剧升高或主汽门前 蒸汽温度迅速下降,立即停止打水压。 8.热控专业应检查所有压力表、 流量变送器及压力变送器是否能够承受试验压力, 承压能力不够的应由热控专业将仪表 及变送器的二次门关闭。一次门均参加水压试验。 9.水压试验时要求炉水循环泵处温度大于 21,其余承压部件金属温度大于 35。 10.升压过程中注意监视给水泵振动值小于 7.1mm/s,否则应采取降低勺管开度等措施使给水泵振动恢复到正常值。 11.水压试验过程中,注意设专人监视汽缸金属温度、高压主汽门前蒸汽温度、高旁后蒸汽温度及排汽装置水位变化, 发现变化立即停止水压试验。 12.上水和升压阶段注意检查低温省煤器供回水管道放水门无水流出,严防低温省煤器进水。冬季注意防止低温省煤器 进水冻结。 四、过热器水压试验操作危害分析卡 序号 操作步骤 危害名称 危害后果 控制措施 1 检查检修工 作票 工作票未全部收 回或安全措施未 恢复 有可能导致人员死亡3 人,设 备或财产可能损失1000 万 元。 1、 严格按照运行部锅炉专业 “四 卡”进行操作。 2、严格执行运行规程安全规程。 3、严格执行两票管理标准。 2 准备操作票 未填写操作票或 操作票内容不正 确 有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设备损 坏。可能造成重伤 1-2 人,设备 或财产可能损失在 10 万元到 100 万元之间。 1、 严格按照运行部锅炉专业 “四 卡”进行操作。 2、严格执行运行规程安全规程。 3 准备工器具 工器具不合格 不合格的工器具有可能导致 11、严格执行公司工器具使用 5 2 人重伤。 管理标准的相关内容 2、 认真按照操作卡内项目逐项完 成。 4 恢复系统 部分疏放水门未 关 导致工质浪费, 减少设备使用寿 命。设备或财产可能损失在 1 万元到 10 万元之间。 上水前检查各放水门应关闭严 密。 5 排空气未开 水压试验不合格, 造成过热器反 复进行水压试验, 减少设备使用 寿命。设备或财产可能损失在 1 万元到 10 万元之间。 上水前打开汽水系统各排空气 门,见连续水流后关闭。 6 注水升压 金属壁温过低 有可能导致金属壁损坏。 设备或 财产可能损失在 100万元到 300 万元之间。 水压试验过程中,金属温度不低 于 21。 7 进水速度过快、 水 温高 有可能导致设备损坏。 设备或财 产可能损失在 300 万元到 1000 万元之间。 水压试验的进水必须缓慢而均 匀地进行, 水压试验水温 30 50为宜,最高不得超过 90, 水温与汽包壁温差不大于 20, 汽包上下和内外壁温差不大于 49。水压试验时,环境温度不 低于 5。环境温度低于 5时, 必须有防冻措施。 8 堵阀不严 有可能导致汽轮机损坏。 设备或 财产可能损失 1000 万元以上。 1、 安装堵阀时确保其严密性。 2、 高中压主汽门、调节门关闭 严密。 3、 汽轮机主汽门前疏水门,导 汽管疏水门,高排逆止门前后疏 水门应开启。 9 系统超压 有可能导致系统超压爆炸, 有可 能造成 12 人死亡,设备或财 产可能损失 1000 万元以上。 1、 水压试验以汽包就地压力表 指示为准,压力表精度在 0.5 级 以上,且具有两只及以上不同取 样源的压力表投运,以便进行校 对。过热汽系统压力表均已校 准,压力表前一、二次阀门处于 打开位置。 2、 进行锅炉水压试验时,升压 速率应缓慢,一般升压速度不应 大于 0.3MPa/min, 当水压达到试 验压力 90左右时,应停止升 压,初步检查管道、阀门的严密 性。如未发现泄漏可升至工作压 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