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低油菜基地建设可研报告.doc_第1页
成都双低油菜基地建设可研报告.doc_第2页
成都双低油菜基地建设可研报告.doc_第3页
成都双低油菜基地建设可研报告.doc_第4页
成都双低油菜基地建设可研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 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川英杰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二 oo 七年十二月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公章):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公章):四川英杰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可行性研究总负责人:可行性研究总负责人:杨西岳 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审核人员:审核人员:马襄渝 职称: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 编写人员:编写人员:张 鹏 职称: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 李远成 职称:工程师 欧阳烨昕 职称:工程师 杨栩鉴 职称:工程师 2007 年 12 月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目录 i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1 1.1 项目提要1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5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6 2.1 项目建设背景6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 第三章 市场分析.16 3.1 世界油菜籽生产、贸易、消费同步增长16 3.2 国内植物油和饼粕需求增长较快,市场空间大17 3.3 市场需求潜力大18 第四章 项目区概况及建设条件.19 4.1 成都市概况19 4.2 成都市油菜生产状况22 4.3 建设条件25 第五章 项目区选择与品种选择.28 5.1 项目区选择28 5.2 项目区油菜种植及基础设施现状29 5.3 项目品种选择30 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34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目录 ii 6.1 总体方案34 6.2 建设规模37 6.3 建设方案选择38 6.4 建设内容40 6.5 项目进度安排42 6.6 实施进度计划42 第七章 项目建设管理.44 7.1 项目组织机构及职责44 7.2 项目建设管理45 7.3 资金管理47 7.4 项目运行模式47 7.5 建后管理48 7.6 保障措施50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2 8.1 投资估算编制说明52 8.2 投资估算依据52 8.3 总投资估算53 8.4 项目县工程投资估算53 8.5 资金筹措54 8.6 资金使用计划54 第九章 项目招标方案.55 9.1 招标范围55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目录 iii 9.2 招标组织形式55 9.3 招标方式55 9.4 招标工作计划方案56 第十章 效益分析.59 10.1 经济效益59 10.2 社会效益62 10.3 生态环境效益63 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64 11.1 结论.64 11.2 建议65 附表: 附表 1 项目县(市)社会经济及油菜种植情况表 附表 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单价汇总表 附表 3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 表 附表 4 金堂县项目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资估算表 附表 5 邛崃市项目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资估算表 附表 6 大邑县项目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资估算表 附表 7 农技服务配套建设投资估算表 附表 7-1 检测仪器设备投资估算表 附表 8 效益费用流量表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目录 iv 附图: 附图 1: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区分布 示意图 附图 2:金堂县项目区分布示意图 附图 3:邛崃市项目区分布示意图 附图 4:大邑县项目区分布示意图 附图 5:金堂县项目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平面布置图 附图 6:邛崃市项目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位置示意图 附图 6-1:邛崃市前进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平面布置图 附图 6-2:邛崃市羊安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平面布置图 附图 6-3:邛崃市冉义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平面布置图 附图 6-4:邛崃市冉义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平面布置图 附图 7:大邑县项目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位置示意图 附图 7-1:大邑县三岔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平面布置图 附图 7-2:大邑县三岔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平面布置图 附图 7-3:大邑县上安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平面布置图 附图 8-1:金堂县项目区渠道断面设计图 附图 8-2:金堂县项目区渠道断面设计图 附图 8-3:金堂县山平塘整治工程设计图 附图 8-4:金堂县蓄水池设计图(300m3) 附图 9-1:邛崃市项目区渠道断面设计图 附图 9-2:邛崃市项目区渠道断面设计图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目录 v 附图 9-3:邛崃市项目区渠道断面设计图 附图 10-1:大邑县项目区渠道断面设计图 附件: 1、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资金承诺配套函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总论 1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 1.1 项目提要项目提要 1.1.1 项项目名称目名称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1.1.2 项项目目业业主主 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1.1.3 建建设设地点地点 金堂县、邛崃市、大邑县 1.1.4 建建设设目目标标 1. 提高项目区油菜综合生产能力。 建设双低油菜籽生产基地 6 万亩,初步形成项目区规模化、专 业化、标准化油菜生产格局。项目区油菜平均单产提高 10%,达到 155 公斤/亩左右,项目区油菜增产 844 吨,总产量增加到 9283 吨; 项目县(市)油菜总产量提高 5%,总产量增加到 62000 吨。项目区 增产目标分析见表 1-1。 表表 1-1 项目区增产目标分析表项目区增产目标分析表 油菜生产现有总体情况建设目标 序 号 项目区 面积(亩) 单产(公 斤/亩) 总产(吨) 面积(亩) 单产(公 斤/亩) 总产(吨) 1金堂县项目区23000140.00 3220.00 20000154.00 3080.00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总论 2 2邛崃市项目区35000140.50 4918.0027000154.55 4172.85 3大邑县项目区19000142.00 2698.0013000156.20 2030.60 4合计77000 10836.060000 9283.45 2. 提高油菜籽品质。 项目区双低油菜良种覆盖率达到 100%,油菜籽品质达到国家 油菜籽(gb/t 11762-2006)要求: 芥酸5%,硫甙45mol/g 饼。 1.1.5 建建设设内容内容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整治渠道 90.538 公里;新建渠道 14.3 公里; 整治山平塘 10 口,新建蓄水池 1 口。 固定厢沟开挖,共开厢沟 2000 亩。 2. 农技服务配套建设 购置机动喷雾器 330 台;频振式杀虫灯 660 台;病虫自动测报 灯 2 台;病虫调查统计器 4 台。购置检测仪器设备 65 台(套),用于 土壤及作物检测。 增施硼肥 27.6 吨(持力硼 24 吨,速乐硼 3.6 吨)。 测土配方 13000 亩。 1.1.6 实实施施进进度度计计划划 项目实施两年,即 2008 年2009 年。 1. 2008 年计划完成的建设内容: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总论 3 整治渠道 40.265 公里;新建渠道 6.82 公里; 整治山平塘 5 口,新建蓄水池 1 口。 固定厢沟开挖,共开厢沟 2000 亩。 购置机动喷雾器 330 台;频振式杀虫灯 660 台;病虫自动测报 灯 2 台;病虫调查统计器 4 台。购置检测仪器设备 65 台(套)。 增施硼肥 13.8 吨(持力硼 12 吨,速乐硼 1.8 吨)。 测土配方 13000 亩。 2. 2009 年计划完成的建设内容: 整治渠道 50.273 公里;新建渠道 7.48 公里; 整治山平塘 5 口。 增施硼肥 13.8 吨(持力硼 12 吨,速乐硼 1.8 吨)。 1.1.7 投投资规资规模模 本项目总投资为 2500.00 万元,其中: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资 2076.13 万元,占总投资的 83.05%; 2. 农技服务配套建设投资 186.32 万元,占总投资的 7.45%; 3.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投资 124.43 万元,占总投资的 5.0%; 4. 基本预备费投资 113.12 万元,占总投资的 4.5%。 1.1.8 资资金筹措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 2500.00 万元,按国家投资与地方配套投资比例 1:0.25 计算,申请国家资金 2000.00 万元,地方配套 500.00 万元。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总论 4 1.1.9 经济经济效益效益 本项目建成运行后的经济效益包括品质改善、总产量增加以及 节约生产成本三个方面,共计年均效益 517.58 万元,净效益 512.28 万元。 1.1.10 社会效益和生社会效益和生态态效益效益 1. 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全面提高油菜种植生产的综 合能力,项目区每年提供优质双低油菜籽 9283 吨以上,其中新增 产量达到 844 吨,对于增加油菜籽和植物油的供给、缓解供需矛盾 将起到积极作用。通过良种和科学种植技术的推广,提高农民油菜 种植技术,使得项目区油菜产量增加 10%。项目建设可以改善农田 基础设施条件,这不仅对油菜种植有利,同时对于其他粮食作物, 如水稻等,均可改善农作物生产条件,提高农田生产能力。带动项 目区农民年人均增收 119.4 元以上。 2. 生态效益 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项目区土壤环境和灌溉条件,减少农药和 化肥对土壤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1.11 结论结论 本项目目标明确,方案合理,效益显著,技术可行,建议国家尽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总论 5 早立项,予以支持。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 全国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专项规划(2007-2010 年) 2. 全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3. 四川省“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4. 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 200759 号) 6.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油菜生产发展的意见(川办发 200772 号) 7.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8.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背景 6 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项目建设背景 2.1 项目建设背景项目建设背景 食用植物油是我国城乡居民重要的生活必需品,抓好油料生产, 对于稳定食用植物油市场,满足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 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油菜籽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菜籽油约占 食用植物油产量的三分之一。建设油菜籽生产基地,对于增加食用 植物油有效供给、保证市场供应具有重要作用。 2.1.1 政策背景政策背景 1. 国家政策背景 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持续增长,而油料作物种植多年徘徊和略 有下降,产需缺口不断扩大,油料和食用植物油进口逐年增加。为 鼓励农民的油料种植积极性、提高全国油料种植面积和产量、提升 油料品质,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扶持油料生产发展 的政策和措施,进行了全面的部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恢复和 发展油料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将 油菜籽生产基地建设列为新农村建设的第一项重点工程。国家发展 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制的全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进一步明确“十一五”期间要继续建设油菜籽生产基地,把长江流域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背景 7 优质油菜基地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工程之一。 为抓好油料生产,稳定食用植物油市场,国务院办公厅台了 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 号),要求各地区、 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抓好油料生产的重要性,切实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综合有效的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促进油料生产迅速恢复发展。为促进我国油料生产发 展,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增加油料生产基地建设投资规模,在东北三 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大豆产区、长江流域油菜产区建设一批生产基地, 重点改善良种繁育和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提高油料综合生产能 力。 2. 地区政策背景 四川省“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加快发展优 势特色农业。优化区域布局,发挥比较优势,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要 素,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优质 粮油、特色畜产品、果蔬、中药材、茶叶、林竹等优势特色产业,突 出抓好一批品质优良、效益显著的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 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川办发以200772 号文件出台了关于促进 四川省油菜生产发展的意见,文件指出:油菜是四川省主要油料作 物,是城乡人民主要的食用油料。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 断提高,食用植物油消费迅速增长,产需矛盾突出。当前,加快发展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背景 8 油菜生产,保障市场供给任务十分紧迫。四川省将加快油菜生产基 地建设,争取将川西平原油菜区、川中丘陵油菜区、川东北油菜区 3 个油菜优势重点区域的油菜生产大县分期、分批列入国家双低油 菜基地建设。从 2008 年起,四川省农业厅将组织 30 个油菜生产大 县开展优质高产示范创建活动;启动油菜生产机械化新技术试点、 示范工作,农机购置补贴重点支持油菜生产机械。到“十一五”末, 四川省油菜种植面积将达到 1300 万亩,平均亩产达到 148 公斤, 总产量达到 192 万吨以上。 成都市对油菜生产历来非常重视,将油菜列入成都市优势农产 品进行大力扶持。在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 划中明确指出: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推进农业生产布局的优化, 平原地区将重点发展优质粮油等规模化生产。成都市是川西平原油 菜区的重要产地,成都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发200759 号文件和川 办发200772 号文件精神和内容,以建设高质量的国家双低油菜生 产基地为契机,确保油菜籽种植面积不降低,大力推广双低油菜品 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油菜单产和品质,保障人们生 活需要,并且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 2.1.2 产业产业背景背景 1. 世界油菜生产现状 油菜生产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洲和欧洲,其中亚洲的产量约 占世界总产量的 45%,尤以中国和印度为两个生产大国,两国产量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背景 9 占亚洲总产量的 97%左右;北美洲约占 24%,主要集中在加拿大; 欧洲占 27左右,其余非洲、南美及大洋洲有少量生产。从 1981 年 开始,中国的油菜籽总产量即居世界首位。世界油菜籽年产量增幅 较大的国家依次有:澳大利亚、法国、波兰、捷克、加拿大、德国、英 国和中国。 世界油菜生产大国中,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油菜籽和菜籽油的 消费大国,也是食用油油脂和油菜籽的纯进口国。加拿大是世界上 最重要的优质油菜生产基地之一,并在世界油菜贸易中占有举足轻 重的地位。其后,欧洲的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也相继实现了油菜 生产的优质化,油菜发展迅速,并在世界菜籽、菜籽油和饼粕贸易 中成为加拿大强劲的贸易对手。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的油菜籽 出口在世界油菜籽出口总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 国内油菜生产现状 我国是世界油菜生产第一大国,油菜种植面积 12000 万亩,其 中双低油菜占 70%左右。 油菜是四川省主要油料作物和重要经济作物,是人民的主要食 用油料,其面积、产量均占全国的第四位,其中总产量占全国的 11%、 占中国西部的 35%、占世界的 3.4%,在全国油菜生产中具有重要地 位,是我国油菜主产区之一。四川油菜种植面积很广,主要分布在 成都、南充、绵阳、德阳、资阳、广元、达州、巴中等地市。2006 年四 川省油菜种植面积 1200 万亩,总产量 169 万吨。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背景 10 四川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进行双低油菜育种,近年来, 全省将双低油菜的育种作为主要育种目标任务,通过不断努力,目 前,已选育了一批杂交双低或常规双低油菜品种,基本实现了优质 不减产的基本目标。特别是双低杂交油菜的选育成功,将杂种优势 利用到油菜育种上,解决了高产与优质的矛盾,为全省双低油菜的 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四川省油菜绝大部分属冬油菜,87%以上为 甘蓝型品种,80%左右为育苗移栽,20%为直播。近年来随着农村劳 动力的大量转移,以及为了提高种植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大田免耕 移栽和免耕直播油菜栽培正逐步扩大。 四川省主要油菜籽生产区分布见图 2-1。 图图 2-1 四川主要油菜籽生产区分布示意图四川主要油菜籽生产区分布示意图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背景 11 四川油菜籽 主要产区 甘孜州 阿坝州 绵阳市 广元市 巴中市 达州市 广安市 南充市 遂宁市 德阳市 成都市 资阳市 内江市 眉山市 乐山市 雅安市 凉山州 攀枝花市 宜宾市 泸州市 自贡市 3. 油菜生产发展趋势 双低油菜是指菜籽油中芥酸含量低,菜籽饼中的硫甙含量低的 油菜,与常规油菜相比,低芥酸菜油和低硫甙饼粕蛋白营养品质大 大提高,更加符合人体健康及动物营养的需要。 双低油菜籽浑身是宝,不仅菜籽可加工生产低芥酸保健菜油, 而且副产品开发利用潜力也相当大。例如,采用脱皮加工技术,可 从双低油菜籽皮中纯化提取植物多酚、植酸,是极好的天然抗腐、 抗氧化剂,可替代市场上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副作用的食品添加剂, 目前进口的国外同类产品价格超过 600 元/公斤。 对榨油产生的脱臭馏出物,采用分子蒸馏、超临界萃取等技术,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背景 12 可提取天然维生素 e 和植物甾醇,天然维生素 e 的生物活性是合 成维生素 e 的 3 倍,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越来越多地被用来替代 合成维生素 e,植物甾醇具有降低胆固醇、降低血脂的功效,被广 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医药等行业。美国药品监督部门已批准添 加植物甾醇的食品使用“有益健康”的标签。 世界上除印度和中国等少数国家外,都已普及双低油菜。我国 从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开始进行双低油菜育种,目前已选育了一批 杂交双低或常规双低油菜品种,并实现了优质高产的基本目标,如 蓉油系列川油系列、蜀杂系列、华杂系列、中双系列、油研系列、湘 油系列等品种,为双低油菜的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多年的油料生产基地建设,对促进我国双低油菜的快速发展和 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双低油菜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受投入规模限制,项目基地县数量较少,规模偏小。二是投入 力度不足,项目区内亩均投入只有 200-300 元,与主产区农业基础 设施现状和改善油料生产条件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一些工程设施特 别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不配套,难以实现稳定和提高油料 综合生产能力的目标。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确保食用植物油安全的客确保食用植物油安全的客观观需要需要 近年来,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持续增长,产需缺口不断扩大,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背景 13 油料和食用植物油进口逐年增加。 “十五”期间,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 由 840 万吨增加到 1600 万吨。而我国植物油消费增长迅速,消费 量从 2000/2001 年度的 1000 万吨增长到 2006/2007 年度的 2235 万 吨。产需缺口达到 680 万吨,食用植物油进口猛增,进口量由 2000 年的 180 万吨大幅增长到 2006 年的 660 万吨。有关部门预测,今 后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将继续增加,预计 2010 年植物油总需求将 达到 2580 万吨,如果国内油料生产能力没有明显提高,产需缺口 将进一步拉大,食用油脂的进口依赖度有可能超过 60%。过度依赖 进口,使我国植物油供给安全的风险加大。 同时,国际油菜籽供求矛盾也比较突出,依赖国际市场缓解国 内油菜籽缺口的难度很大。世界菜籽油消费总量不断增长,从 2001/2002 年度的 1320 万吨增长到 2005/2006 年度的 1684 万吨, 增长 27.6%,年均增长 6.3%,预计 2006/2007 年度进一步增长到 1776 万吨。欧盟、美国、巴西、日本等为了实现减排,纷纷采取措施 发展生物柴油产业,拉动了世界油菜籽消费的快速增长,国际油菜 籽供给呈现紧缺态势,进口保障度将不断降低。另一方面,受供求 关系影响,近年来国际食用植物油价格持续大幅上涨,菜籽油涨幅 达到 116%,将大幅增加进口成本。因此,从长远看,提高国内油菜 籽自给能力,是确保国家食用植物油安全的客观需要。 2.2.2 提高成都市油料提高成都市油料综综合生合生产产能力的有效能力的有效举举措措 长江流域是世界公认的油菜籽优势产区,无霜期长,冬季温暖,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背景 14 光、热条件非常适合油菜生产,是世界最大的油菜带,占世界的 1/4 以上。成都市地处长江流域上游,油菜生产有较好的基础,在全国 和全省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 单产水平有待提高 2007 年度,成都市油菜单产为 144 公斤/亩,与目前在成都市 广泛推广的优良品种理想产量相比,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单产水 平有待提高。 2. 品质有待进一步优化 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等油菜先进生产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中期即已实现油菜生产双低化,品种指标达到芥酸含量1%或 0.5%, 硫甙含量20mol/g 饼。 成都市的油菜生产因双低品种推广相对较晚,生产上尚有部分 非双低品种(包括部分白菜型油菜),双低和非双低油菜品种插花种 植,双低油菜籽未能实现单收、单储、单榨,因而制约了油菜籽整体 品质的提高。 3. 部分地区农田水利设施基础有待改善 部分地区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排、灌和蓄水能力低,农业生产 抗风险能力较差,降低了油菜生产的效益,不利于成都市油菜生产 的总体发展。 4. 种植栽培现代化程度有待提升 成都市目前还有相当部分油菜种植粗放,管理水平差,机械化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背景 15 程度低,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少、推广速度慢。手工锄草、手工移 栽、手工收获还广泛存在,种植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 都市油菜生产的比较优势和综合竞争力。 5. 农技服务体系有待健全 部分地区农技配套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缺乏必要的检测设备和 技术人员,缺乏技术推广经费,制约了油菜生产的发展。 为解决上述问题,推进成都市油菜生产的步伐,建设以小型农 田水利设施和农技配套服务为重点的双低油菜生产基地,是提高成 都市油料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措施。 2.2.3 促促进项进项目区目区农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油料生产是长江流域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成都市 2006 年油 菜净产值约 120 元/亩,占农民夏季种植业收入的 70%左右。油菜种 植后土壤有机质和疏松透气性增加,水稻等后茬作物产量可提高 10%左右。通过油料生产基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广优良 品种,有利于改善品质,提高单产,提升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 2.2.4 进进一步一步满满足四川足四川饲饲料生料生产产,促,促进进畜牧畜牧业发业发展的需要展的需要 四川省不是大豆种植主要地区,大豆总产量不高,饲料粮中蛋 白类原料需求多数需要从省外购买。蛋白类饲料原料的缺乏是四川 饲料行业的一个主要瓶颈,从而给四川畜牧业带来隐患。 菜籽经榨油后所产副产物-低硫甙饼粕蛋白营养品质大大提高, 菜籽粕蛋白含量达到 36%40%,是很好的蛋白类饲料原料。优质油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背景 16 菜基地的建设可以进一步满足四川饲料生产,从而促进畜牧业的健 康发展。 2.2.5 促促进进成都市油料加工成都市油料加工产业发产业发展的必要措施展的必要措施 成都市油料加工知名企业少,精加工油脂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 能对油菜籽进行综合加工的企业未形成气候,许多领域还处于空白。 通过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将为油料加工企业提供优质稳定的原 料来源,有利于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促进成都市油料加工产业的 繁荣发展。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市场分析 17 第三章第三章 市场分析市场分析 3.1 世界油菜籽生产、贸易、消费同步增长世界油菜籽生产、贸易、消费同步增长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油菜籽生产发展很快,1979-1998 年 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增长了 2 倍多和 3 倍,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大 豆的第二大油料作物。近五年,世界油菜播种面积为 3.8 亿亩左右, 产量 3600 万吨左右,主要分布在中国、加拿大、印度、德国、法国、 澳大利亚、英国、美国、波兰和捷克等国家,这些国家油菜籽产量占 世界总产量的 95%以上。 世界油菜籽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近五年年均贸易量 1000 万 吨左右,占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菜籽油、饼粕的贸易量占产量的 47%。出口国家主要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盟。1996-1999 年,加 拿大年均出口油菜籽 364.5 万吨。进口国家主要在亚洲,包括中国、 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其中日本每年进口菜籽 210 万吨。 菜油需求来自两个方面。首先,菜油被认为是安全、健康的植 物油,成为居民和食品行业的主要食用油。其次,能源价格上涨,刺 激了生物柴油的需求,进而加大了菜油工业需求。 从消费国家看,主要消费国(地区)是欧盟、中国和印度,其次是 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除了几个消费大国, 其他国家的消费量较小。20 世纪末以来,欧盟菜油消费增长最快,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市场分析 18 2005 年比 1997 年消费量增加了 350 万吨左右,达到 607 万吨,其 中生物柴油的消耗量增长最大,将近 400 万吨,占总消耗量的 60%。 3.2 国内植物油和饼粕需求增长较快,市场空间大国内植物油和饼粕需求增长较快,市场空间大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菜油消费国,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 30% 左右。2001 年以前,菜油在我国植物油消费总量中居第一位,其后, 随着进口大豆和豆油量的上升,目前退居第二位。1999 年以来,菜 油消费量稳定在 450 万吨左右。2005 年,国内生产植物油中菜油约 占总量的 50%,国内消费植物油中菜油约占总量的 24%。 由于人口增长、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植 物油和饲用饼粕的消费量大幅度增长,产需矛盾突出。1996-2000 年,全国植物油消费量增加了 243 万吨,平均每年增加约 60 万吨, 2000 年消费量达到 1246 万吨(其中菜籽油消费量 419 万吨,占植 物油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而当年我国油料折油(不含食用籽实和 种子)产量为 855 万吨,产销缺口 391 万吨。由于产销售缺口较大, 导致油料或植物油大量进口,2000 年我国进口油菜籽 296.8 万吨, 菜籽油 7.5 万吨,达到进口高峰。2006 年国内菜籽产量的大幅下降 使得国内菜籽进口量较 2005 年有所增长,但由于 2006 年国际菜籽 产量同样大幅下降,尤其是主要出口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菜籽产 量下降幅度较大,导致国际菜籽价格始终高企,因而国内菜籽进口 总量没有突破 100 万吨,仅为 73.8 万吨。近 5 年来,我国饲用饼粕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市场分析 19 消费量年均增加 160 万吨,年均增长 7%。 目前,我国植物油平均自给率不足 50%,也就是说,全国植物 油 50%靠进口,而 2007 年主要进口的棕榈油价已从上半年的每吨 6000 元,持续上升到现在的每吨 8000-9000 元,这进一步推动了国 内植物油上涨。 3.3 市场需求潜力大市场需求潜力大 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世界油籽市场状况和展望报告显示,过去 七年中国人均植物油消费几乎增长一倍,从 2000 年度的人均 9.5 公斤增至 2007 年度的人均 17.1 公斤。 在相对短的时间里,中国的人均植物油消费量已经达到了日本 和韩国的水平。如果中国的植物油人均消费量达到世界发达国家人 均 20 公斤的水平,那么我国的植物油消费总量将达到 2737.8 万吨 左右,比 2007 年度增长 17%。 油菜既是含油率比较高的油料作物,也是饲料作物,发展油菜 生产是增加植物油和饲料供给的最佳途径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 “营养、健康、安全”的食用油生产、消费概念将日益普及,低 芥酸、低硫甙的双低油菜完全符合人民生活以及饲料加工的需求, 因此,双低油菜的种植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区概况及建设条件 20 第四章第四章 项目区概况及建设条件项目区概况及建设条件 4.1 成都市概况成都市概况 成都地处四川省的中部,四川盆地的西部,龙门山脉、邛崃山 脉与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的交接地带,介于东经 10254至 104 53、北纬 3005至 3126之间,东北接德阳、东南邻内江、南连乐山、 西南依雅安、西北傍阿坝藏族自治州。全市东西长 192 公里,南北 宽 166 公里,总面积 12390 平方公里,下辖 9 区 4 市 6 县,是四川 省省会、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西南地区科技、商 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区。 2006 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75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8%, 是 1994 年以来的最高增长速度,占全省比重为 31.8%。其中:第一 产业实现增加值 193.4 亿元,增长 4.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1213 亿元,增长 18.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1343.6 亿元,增长 11.2%。 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 7.0:44.1:48.9,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 率分别为 2.6%、57.2%和 40.2%。全年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 489.1 亿元,增长 30.0%,地方财政收入 278.4 亿元,增长 34.9%。实现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55.3 亿元,增长 14.9%,旅游总收入 340.2 亿 元,增长 18.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789 元,增长 12.6%。 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由上年的 35.3%下降到 2006 年的 33.9%。农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区概况及建设条件 21 民人均纯收入 4905 元,比上年增加 420 元,增长 9.4%。 4.1.1 自然自然资资源状况源状况 1. 气候 成都地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主要特点是:季风气 候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秋长下短。全年霜雪少, 风速小,阴天多,日照少,气压低,湿度大。逆温出现频繁。春季气 候回升快,但常有春寒出现。夏季降雨集中,常有局部洪涝。秋季气 温下降快,连绵阴雨多。冬季霜冻较少。多云雾,日照时间短,空气 潮湿。年平均气温 16 度左右,年平均降水量 1000 毫米左右,属亚 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2. 水资源 成都水资源主要是由外来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三部分构成。一 是外来水:来自岷江、沱江和青衣江等河流流经成都,年水量约 184 亿立方米;二是地表水:全市 1.2 万平方公里区域内,年均降地表水 约 55 亿立方米;三是地下水:年可开采量 31 约亿立方米。成都水资 源总量为约为 304 亿立方米。 3. 地势、地貌 成都市从西到东,地形分为山地、平原、丘陵三个部分。 成都西部,是高峻的龙门山和邛崃山地。西部群山或险峻雄奇, 或幽雅秀丽。由各种岩石风化后发育而成的山地棕壤,是主要的森 林土壤。山地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带,垂直分布比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区概况及建设条件 22 较明显,森林树种异常丰富,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从而使该地区 形成多种多样的自然景观。除了重要的林业价值以外,更具有重要 的生态价值和旅游价值。 成都中部,是广阔的成都平原,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一半, 海拔在 450720 米之间,相对高差一般不超过 20 米,地势由西北 向东南微微倾斜,便于引水自流灌溉。岷江、沱江及其支流从上游 地区带来大量砾石、泥沙沉积成为深厚的冲积层,形成冲积土。几 千年来,在劳动人民的长期耕作下,成都平原的表层土壤发育成肥 沃的水稻土,而且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两千多年来,由于都江堰 水利系统的兴建,成都平原上河网交错,灌渠密布,水旱从人,成为 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阡陌田畴之间,一个个农家院落被绿树翠竹 层层环抱,形成了成都平原特有的竹林院落景观。 成都东部,是低矮的龙泉山和四川盆地中部丘陵的西缘,海拔 多在 1000 米以下,由紫色砂岩、泥岩组成,这些较为松软的岩石风 化以后形成肥沃的紫色土。龙泉山植被多遭破坏,水土流失较严重, 现仅分布着一些次生的青棡林、马尾松林和经济林木。丘陵区谷地 宽阔平坦,丘坡梯田层叠,冲田相连。金堂县云合乡河谷低处海拔 仅 387 米,是全市的最低点。 4. 土壤 成都平原地表松散,沉积物巨厚,平原中心地带沉积物厚度达 300 米,第四纪沉积物之上覆有粉砂和粘土,结构良好,宜于耕作,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区概况及建设条件 23 是四川省境内最肥沃的土壤。 4.2 成都市油菜生产状况成都市油菜生产状况 成都市油菜主产区主要分布在金堂县、邛崃市、大邑县、都江 堰市、崇州市、蒲江县、新都。2006 年度成都市油菜种植面积 134.8 万亩,单产 147 公斤,总产 19.9 万吨。各区市县油菜生产情况见表 4-1。 表表 4-1 2006 年成都市油菜籽生产情况年成都市油菜籽生产情况 项目项目 面积(亩)面积(亩) 亩产亩产 (公斤(公斤/亩)亩) 总产总产 (吨)(吨) 双低油菜面双低油菜面 积(亩)积(亩) 双低油菜面双低油菜面 积比例积比例 ()() 邛崃市2121491382934215750074.24 金堂县1393941572188513535497.10 崇州市1483911402077913254889.32 蒲江县1175721431684810000085.05 双流县1151121451670910021887.06 大邑县115760139160916450055.72 新都区96900152147108535488.08 都江堰市87392152132846484674.20 彭州市87697141123357735688.21 郫县71989147105626000083.35 新津县6386015196375895592.32 青白江区5728614985134000069.83 温江区2118916735351914390.34 金牛区3412139474338399.15 青羊区352013045955015.63 龙泉驿区26221714482622100.00 锦江区819957872788.77 武侯区45012255450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区概况及建设条件 24 成都市合计1348035147198907110388781.89 2006 年度成都市双低油菜种植面积 110.39 万亩,占油菜种植 面积的 81.89%,单产 148 公斤;推广油菜主导品种 107.19 万亩,占 油菜播面的 79.53%。 表表 4-2 2006 年成都市油菜主导品种推广情况年成都市油菜主导品种推广情况 油菜品种油菜品种面面 积(亩)积(亩)比比 重()重() 蓉油 11 号27495120.40 蓉油 12 号788705.85 蓉油 10 号907756.73 油研 10 号21070015.63 德油 6 号1012207.51 德油 9 号913406.78 中油杂 11 号549804.08 川油 21 号913006.77 华油 2790548604.07 科乐 52119050.14 杏油 2 号210001.56 合计合计107190179.53 4.3 项目县概况 按照全国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专项规划(2007-2010 年), 成都市的金堂县、邛崃市和大邑县被列入了规划。三个县的概况如 下: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区概况及建设条件 25 4.2.1 金堂金堂县县 金堂县位于成都市东北部,地处川西平原与川中丘陵接壤地带, 以丘陵为主,低山和平坝兼有。境内河流众多,北河、中河、毗河于 县城赵镇汇流成沱江,素有“沱江第一城”、 “水上城市”之称。属成都 市远郊县,距成都市区 47 公里。全县面积 1154 平方公里,辖 19 镇 5 乡,人口 83.31 万,全县耕地面积 66.3 万亩。 金堂县是著名的柑桔生产基地,脐橙、橘桔、桠柑等驰名省内 外。 “二金条”辣椒、云顶明参等土特产也远近闻名。金堂县已形成了 粮油、棉花、桑蚕、食用菌、蔬菜、生猪、黑山羊等十大商品农业生 产基地。地形以丘陵为主,山丘坝皆有,适宜多种农作物种植,在省 内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4.2.2 邛邛崃崃市市 邛崃市地处成都平原西南部,距成都 65 公里。幅员 1384 平方 公里,辖 24 个镇乡,人口 64 万。全市耕地面积 48.8 万亩。成温邛 高速公路和成新邛高等级公路横贯其境,交通十分便捷。 邛崃境内山、丘、坝各占三分之一,气候温和,适宜种植各种蔬 菜,是成都市无公害蔬菜二线生产基地,国家级瘦肉型猪生产基地、 国家级秸秆氨化肉牛生产示范县、成都市优质羊生产基地和肉鸭生 产加工基地。 4.2.3 大邑大邑县县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区概况及建设条件 26 大邑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市区 41 公里,全县幅员面 积 1327 平方公里,辖 20 个乡镇,人口 51 万,全县耕地面积 35.37 万亩。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处海拔 5364 米,最低处海拔 475 米,呈阶梯状渐次降低,依次出现山区、丘陵和平原三大地形区,素 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 大邑县是“中国生态食品建设基地”、 “全国农业生态建设示范区” ,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中药材种植加工、蘑菇种植、果梅、蚕桑等 发展势头良好。 4.3 建设条件建设条件 4.3.1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优优越,越,环环境保境保护护良好良好 三个项目县气候温和湿润,相对湿度大,云雾和阴雨日多,冬 季无严寒,温、光、水、热条件优越,利于油菜播种生长。 三个项目县森林覆盖率达到 35以上,植被较好,水土流失小, 水质较好,适宜农业生产灌溉。土层深厚、保肥保水力强,为双低油 菜生产基地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4.3.2 农业农业基基础设础设施条件施条件较较好好 三个项目县农业基础设施在“九五”、 “十五”期间得到了很大改 善,农田水利设施、田间耕作道路都具有一定基础,基本能满足农 业生产需要。 4.3.3 科研力量雄厚,良种繁育技科研力量雄厚,良种繁育技术领术领先先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区概况及建设条件 27 四川省从事油菜育种等研究的单位有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 研究所、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各市地州农校和 农科所等一大批单位,建国以来不仅培育了一大批品种应用于生产, 且优质油菜选育和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开展较好。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原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阮) 是国内从事油菜良种培育的专业机构,在国家支持下建设完成了全 国一流的国家级油菜新品种原原种繁殖基地和国家油菜改良中心 四川成都分中心,培育了“蓉油”系列油菜新品种。该研究所长期致 力于油菜新品种育繁推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将为成都市双低油 菜生产基地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服务和支持。 4.3.3 油菜栽培技油菜栽培技术较为术较为成熟,成熟,农业农业技技术术服服务务有保障有保障 成都市油菜种植历史悠久,有非常丰富的传统种植经验,加上 成都农技人员的多年推广,使得成都市油菜种植技术较为成熟。成 都市农技人员总结出了“因地制宜选用品种,最佳播期培育壮苗,集 中种植去杂保纯,中苗早栽快促秋发,增株密植科学用肥,开沟排 湿综防病虫”等一套双低优质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将在双低油菜生 产基地大力推广普及,以保证基地产品的高品质。 三个项目县种植良种油菜和科学种植技术的普及率逐年提高, 在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的重视下,油菜规范化种植技术、配方施肥、 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已在逐步推广。农技服务体系较完善,在油菜良 种繁育、生产、科研以及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推广、培训方面积累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区概况及建设条件 28 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完全有能力为本项目提供农业技术服务。 4.3.4 油菜种植油菜种植经验经验丰富,建丰富,建设积设积极性高极性高 三个项目县均为成都市油菜主产地,油菜种植有悠久的历史, 农民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和技术经验。同时,当地政府非常重视本项 目的建设,当地农民实施该项目的积极性高,为本项目顺利实施奠 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区选择与品种选择 29 第五章第五章 项目区选择与品种选择项目区选择与品种选择 5.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