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_毕业论文.doc_第1页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_毕业论文.doc_第2页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_毕业论文.doc_第3页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_毕业论文.doc_第4页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_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i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摘 要 本教学互动网站设计是基于网络,使用 asp.net 技术来实现的。通过详细的需 求分析,依据实际来确定设计目标,完善功能。然后编程,调试,建成了一个完善 的教学互动网站设计系统。现代大学生所学的科目繁多,每天接收新的知识量之大 之多,仅仅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应用知识。为了打破这个现状, 为学科教师与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交流平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现学科与信息 技术整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设计了教学互动网站,主要是针对教师在教学上的使 用,操作界面上的设计以简单方便为主,使教师能借由网络打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与学生之间架起更良好的沟通的环境。 通过对这样一个网站的设计过程,巩固了所学理论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由 于是初次尝试,水平有限,有许多不足之处,敬请指教。 关键词:关键词:asp.net ; 后台管理 ; 在线答疑 ; 信息发布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ii interactive websit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abstract the website design for teacher teaching is based on the internet , using the technology of asp.net to realize. first, through the detailed demand analysis, i determine the project objective and function. then after the programming and the debugging, i has completed a perfect system of the website design for teacher teaching. there are so many subjects and knowledge for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so class instructions cannot enable the student to master the application knowledge truly. in order to break the present situation, provide the brand-new study platform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reform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model, realize conformity of the discipline and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raise the students information accomplishments, i have designed the website design for teacher teaching to enable teachers to break the limit of the time and the place and build a better communication with the students, which aims at teachers who use in teaching. through the practice, i have learned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 beginning ability. there are still many deficiencies because of the primary attempt, so i sincerely hope your advice and suggestion. key words:asp.net , background managementsolve , puzzles online , information issue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iii 目录目录 1 1 绪论绪论 1 1 1.1教学互动网站的研究现状 2 1.2设计思想 2 1.3设计目标 3 2 2 网站开发的相关技术网站开发的相关技术 5 5 2.1 asp.net 技术 .5 2.2 access 技术 6 3 3 系统需求分析及设计系统需求分析及设计 8 8 3.1 系统功能分析 .8 3.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10 3.2.1 模块化设计思想 .10 3.2.2 各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11 3.3 数据库设计 20 3.3.1 数据库分析 .20 3.3.2 数据库连接 .23 3.4 web 界面设计原则 .24 4 4 系统实现系统实现 2727 4.1 系统测试 .27 4.2 系统维护 .28 结结 论论292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3030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1 1 绪论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网络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应用,教育界正在利用 多媒体计算机来进行各种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从改革开放至今, 我国高等教育走过了 20 多年曲折发展的历程。高等教育有过辉煌的昨天。今天,我 们面临种种的困难和挑战,而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信息技术革命。在进入 21 世纪的今 天,信息技术革命正席卷全球。特别是近几年,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全球信息网络 的出现,预示着世界正由工业时代转向信息时代,传统文化的基石已被动摇,数字 化信息化成为人类把握现实和未来的重要文化方式、生存方式和教育方式。这种变 化仅仅不过 10 年,而且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交往、思 维方式、文化结构及生存环境。 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信息技 术为主要特征的技术革命带给高等教育的是人才培养将向复合型、适应型转变,教 育将向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转变,教育内容日趋交叉性,信息技术将越快越多地进 入教学中。与传统教育相比,教育信息技术掌握的多少、信息传递量的多少和信息 质量的优劣将对教育产生直接的影响。而目前高等院校的状况不容乐观,教学远远 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课程、教材多少年来不变,观念陈旧落后,理论脱 离实际,高教研究水平不高,对新的理论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由于受市场 经济的冲击,年轻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多年来,教师缺乏实践机会,学生缺少实习 机会,教学脱离实际。学生毕业后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应有的技能,眼 高手低,上岗后缺乏竞争力。面对新一轮的激烈竞争,我们不能不深深地感到忧虑, 究竟怎样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呢?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除了从教材、教法、教学管理、教师的培训全面进行调整 改革外,还要坚持开放办学的思想,大力推进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和国际合作办学。 在学校教学中,还要大力发展教育技术,促进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推广 应用不是学校个别部门的事情,而是学校整体性全局性的工作,必须站得更高一些。 本文就教学互动网站的建立、设计、作用及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以期我 们广大教师便于建立教学互动网站用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我们的教育 管理者能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建立学校的教学网站或者专业的教学网站,从而全 面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现代学生所学的科目繁多,每天接收新的知识量之大之多,仅仅课堂教学的时 间是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应用知识。另外,师生之间教学交流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 的学习交流机会甚少。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与学只局限于课堂上。为了打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2 破这个现状,为学科教师与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交流平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 现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设计了教学互动网站,主要是针对教师 在教学上的使用,操作界面上的设计以简单方便为主,是教师能借由网络打破时间 和地点的限制,与学生之间架起更良好的沟通的环境。本教学互动网站设计是基于 网络,使用 asp.net 技术来实现的。通过详细的需求分析,依据实际来确定设计目 标,完善功能。然后编程,调试,建成了一个完善的教学互动网站设计系统。 1.1 教学互动网站的研究现状 信息技术是一个划时代的技术革命,它正在对整个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起着深刻 的影响,当然也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起着深刻的影响,在这个遍地是黄金的互联网里, 每一类型的网络都是富矿,教育类网站也不例外。随着政府上网工程的开展,社会 观念的更新,教育教学网站也随之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出现在 internet 之上。但是对 教学互动网站的研究仍然有一些问题1: 第一,教学互动网站并不像个人网站那样已经成为中国网络媒体一个非常重要 的补充力量,它所占的市场分额极少。第二,现在网络上的大部分教学互动网站都 缺乏整体规划、组织和指导,教学平台的功能不是从满足教师的需求、从满足学习 者的需要而设计,而是从技术能否实现出发,结果是,技术上实现了,但可能没有 教学者使用。例如,在网上教学平台中,缺乏让教师自己开发网上课程的功能,难 以让教师的知识和经验与网上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第三,深层次的网上教和学的 研究不够。例如,一些研究表明,教学设计的结构越好,交互的要求就会越低(萨 巴,2003) 。这些结论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这类科学的实证 研究,以提高网上教学的实践。我国的一些研究结果也需要受到重视。目前的答疑 方式与教学材料很少相关,网上答疑多数是教师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学生与学 生之间的交流很少被引导,因而也不会对知识的获取和建构产生较大的作用,也不 可能促进形成较好的网上学习社团。一般说来,减少答疑可能降低成本,特别是减 少实时的答疑。上海交通大学通过研究,采用技术手段降低了重复答疑,让学生感 受到了技术的优势。 1.2 设计思想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不断更新内容。教师为适应这一节奏,就 要不断充实自己,多学习、研究、实践新的理论,特别是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我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3 们现在的许多老师计算机水平都不高,有的老师甚至一点也不懂计算机,这样如何 培养 21 世纪的信息人才呢? 基于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现状2,教育部在面向 21 世纪教 育振兴行动中提出“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分三步逐步推进 我国信息化教育。第一步是以计算机多媒体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普及运用;第二 步是组织上网,利用网上资料;第三步是开展远程教育,提供广泛的学习资料,不断满 足社会终身教育的需求。但广大中小学,特别是中职类学校,并没有充分地利用计算 机进行教学,教学上仍然停留在第一步、第二步上。 因此,鉴于目前的需要,我对教师网上教学进行了研究。此教学互动网站的设 计,用以辅助教师在教学上的一些资料管理,以及提供一个与学生交流的管道,使 师生之间的互动更为良好。本系统设计基于互联网,使用 asp.net 技术来实现各功 能。 1.3 设计目标 为了打破教师和学生不便沟通这个现状,为学科教师与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交 流平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现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学科 教学网站的宗旨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 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 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 教育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主要是基于教师在教学上的使用,操作界面上的设计以 简单方便为主,使教师能借由网络打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与学生之间架起更良好 的沟通的环境。在教学文件和教学辅导区,主要是让教师能发布教学档案以及要分 享的资讯,让学生或一般使用者可以在教学文件和教学辅导区获取教学相关资讯。 此外,学生可以从公告栏得到最新消息,如果老师有重要事情宣布,也不用担心无 法通知到学生。另外,学生可以使用网站上的在线答疑,作为提出问题和与教师沟 通的管道。再来,因顾虑大学教师网站的管理功能,设置管理区,供教师修改、更 新、删除网站上的资料。 教学互动网站是新课程体系下网络教学的一种实践,是未来学习化社会的一块 实验田。教学互动网站的存在意义,就是在探究新课改精神的进程中,发挥基于网 络环境的学习和教研平台的合理性、探究性、自主性等特点,直接面向学生和其他 教师,拓展服务对象在认识空间上的深度与广度,以达到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整合 教学资源、重组教学结构的目的。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4 2 网站开发的相关技术 2.1 asp.net 技术 asp.net 技术是微软.net 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asp.net 又叫 asp+,但并不仅 仅是 asp 的简单升级,而是 microsoft 推出的新一代 active server pages 脚本语 言。asp.net 是微软发展的新型体系结构.net 的一部分,它的全新技术架构会让用 户感到使用更方便、更简单。独有的数据控件的使用实现了许多 asp 中需要编程才 能实现的功能。asp.net 技术是微软大力推广的下一代平台技术,自从.net 技术架构 的正式发布,此项技术也逐渐走向成熟与稳定.按照微软的平台系统占有率,我们不难 想象得到,在未来的一两年内.net 技术必定会势如破竹一般的登上主流的技术平台, 而一个新的技术平台得以快速发展的最重要的前提是:他不会彻底的摒弃以前的技术,这 一点对于.net 技术来说指的就是 com/com+技术了. 一般来说,在 it 技术界以及硬件 产业,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得惊人,而惯例是所有的新技术都会遵循向下兼容的 原则,但是.net 技术不仅仅做到了这一点, .net 甚至实现了相互之间的各自调用,这 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就是说,不但我们可以在.net 组件中调用 com 组件,同时 也可以在 com 组件中正常的调用.net 组件.这点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我 们可以保持现有的技术资源,另一方面,在现有资源中可以利用.net 所带来的各种新 技术3. 一般的数据库事务控制要求事务里所做的操作必须在同一个数据库内,这样在出 现错误的时候才能回滚(rollback)到初始状态.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在分布式应用 程序中,我们往往需要同时操作多个数据库,使用数据库本身的事务处理,很难满足程 序对事务控制的要求.在 com+中,提供了完整的事务服务,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完成在 分布式应用程序中的事务控制.本系统主要使用 asp.net 技术和 c#语言并结合 access 数据库实现。ado.net(activex data object .net)是 asp.net 访问数据库 的主要方式。它是 microsoft 公司下一代数据访问标准,它是为了广泛的数据控制 而设计的,所以不同于 ado 的是它提供了平台互用性和可伸缩的数据访问。它具有 功能强大的数据访问接口。使用 sql server .net 或者是 ole db.net 数据提供程 序来访问数据源。其中 sql server .net 数据提供程序用于访问 sql server 7.0 或 者更高版本的数据库,如 sql server 2000;ole db.net 数据提供程序用于访问 access ,oracle 等,只要数据源有 ole db 驱动程序就可以在 ado.net 中进行访问。 ado.net 使用不连接的传输模式,当用户要求访问数据源时,建立连接后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5 ado.net 通过 dataset 对象将数据源的数据读入,每一个用户都有专属的 dataset 对象。应用程序只有在取得数据或是更新数据的时候才对数据源进行联机操作,所 以应用程序所要管理的连接减少,数据源也不必一直和应用程序保持联机,其负荷 得到减轻,性能得到提高。ado.net 的结构图为4: asp.net 或者其他应用程序 dataset dataadapterdatareader command connection 数据源 图 2-1 ado.net 结构图 2.2 access 技术 access 是 microsoft 公司始于 1994 年发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一种功能 强大的 mis 系统开发工具,它具有界面友好,易学易用,开发简单,接口灵活等特 点,是一个典型的新一代数据管理和信息系统开发工具。与 microsoft 的其他数据 库产品如 foxpro 等相比,access 具有较独特的优势提供了更强大的数据组织、 用户管理、安全检查等功能。在一个工作组级别的网络环境中,使用 access 开发的 多用户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传统的 xbase 数据库系统所无法比拟的客户服务器 (client/server)结构和相应的数据库安全机制。microsoft access 是一种关系式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6 数据库,它由六种对象组成,分别是表、查询、窗体、报表、宏和模块。使用 microsoft access,可以在单一的数据库文件中管理所有的信息。在这个文件中, 用户可以将自己的数据分别保存在各自独立的存储空间中,这些空间称作表;可以 使用联机窗体来查看、添加及更新表中的数据;使用查询来查找并检索所要的数据; 也可以使用报表以特定的版面布置来分析及打印数据。 尽管 access 系统存在着某些安全漏洞,但它仍不失为微机平台上一个优秀的数 据库管理系统,在工作组级或部门级的数据库应用领域,采用 access 开发的数据库 系统将会真正实现以往只有用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如 oracle 等才能开发出的客户/ 服务器模式的数据库应用程序,同时,经过修正的 access 安全系统也会使数据库管 理员在数据库的网络安全方面高枕无忧。其主要特点如下4: (1)存储方式单一 access 管理的对象有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和模块,以上对象都存放在后 缀为(.mdb)的数据库文件种,便于用户的操作和管理。 (2)面向对象 access 是一个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利用面向对象的方式将数据库系统中的各种功 能对象化,将数据库管理的各种功能封装在各类对象中。它将一个应用系统当作是 由一系列对象组成的,对每个对象它都定义一组方法和属性,用户还可以按需要给 对象扩展方法和属性。通过对象的方法、属性完成数据库的操作和管理,极大地简 化了用户的开发工作。同时,这种基于面向对象的开发方式,使得开发应用程序更 为简便。 (3)界面友好、易操作 access 是一个可视化工具,是风格与 windows 完全一样,用户想要生成对象并应用, 只要使用鼠标进行拖放即可,非常直观方便。系统还提供了表生成器、查询生成器、 报表设计器以及数据库向导、表向导、查询向导、窗体向导、报表向导等工具,使 得操作简便,容易使用和掌握。 (4)集成环境、处理多种数据信息 access 基于 windows 操作系统下的集成开发环境,该环境集成了各种向导和生成器 工具,极大地提高了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得建立数据库、创建表、设计用户界 面、设计数据查询、报表打印等可以方便有序地进行。 (5)access 支持 odbc(开发数据库互连,open data base connectivity) ,利用 access 强大的 dde(动态数据交换)和 ole(对象的联接和嵌入)特性,可以在一 个数据表中嵌入位图、声音、excel 表格、word 文档,还可以建立动态的数据库报 表和窗体等。access 还可以将程序应用于网络,并与网络上的动态数据相联接。利 用数据库访问页对象生成 html 文件,轻松构建 internet 的应用。 comment e1: 系统需求分析和系统 设计可分为 2 个章节。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7 3 系统需求分析及设计 3.1 系统功能分析 功能分析应该划分出系统必须完成的所有功能,教学互动网站设计主要目的是 实现网上发布信息、上传文件和网上留言。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主要是针对教师 在教学上的使用,操作界面上的设计以简单方便为主,是教师能借由网络打破时间 和地点的限制,与学生之间架起更良好的沟通的环境。在教学文件和教学辅导区, 主要是让教师能发布教学档案以及要分享的资讯,让学生或一般使用者可以在教学 文件和教学辅导区获取教学相关资讯。同时管理员还要对发布资料和留言进行管理。 因此根据需要我做出的主要功能大致如下: 教学互动网站设计 教师管理功能用户查看功能 教师登录 发布公告 修改密码 添加信息 修改信息 查看信息 在线留言 在线答疑 查看公告 图 3-1 系统功能示意图 以下是详细的功能介绍: 1. 登录 教师登录这个功能必须存在,为了保证网站的安全,发布信息和修改信息必须由教 师来操作。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初始的管理帐户和密码登录,发布本专业的相关知识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8 和最新消息,上课的讲义及补充资料。用户登录窗口设置在首页上,主要是用来接 受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及密码。系统将对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验证,如果数据表 中的用户名和密码存在,就显示会员登录后的首页。 2. 发布信息并分条分栏显示 教师不仅可以及时新增、修改、删除网站上发布的内容,而且对于学生的留言,即 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可以及时更新和删除。 3. 实现搜索查询功能 在查询栏中输入信息题目的关键字,可查询完整的信息。 4. 发布公告 当老师有重要事情要宣布时,也不用担心无法通知到学生,学生可以从公告栏得到 最新消息。 5. 在线答疑 在线答疑功能能更好的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可以就课上不懂的问题在 留言板上给代课教师留言,教师通过回复就能来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也可以 查看其他同学的留言,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6. 修改密码 对于一个教学互动网站开发系统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每一个使用者(教师)都必须有 自己的一个账户和密码登录,因此通过更改原始密码即可获得一个独立的登录密码。 经常更换密码也是网上防止自己的用户名被盗的一种方法。 7. 查看信息 浏览和查看发布信息,下载教师上传的资料,还可以给教师留言,以便得到问题的 解决。 3.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3.2.1 模块化设计思想 所谓的模块化设计(block-based design)5,简单地说就是程序的编写不是 开始就逐条录入计算机语句和指令,而是首先用主程序、子程序、子过程等框架把 软件的主要结构和流程描述出来,并定义和调试好各个框架之间的输入、输出链接 关系 在程序设计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完成任务,明智的做法是,把所要完成的任务 精心分割成若干相对独立但相互仍可有联系的任务模块.这样的任务模块还可以继续 comment e2: 此节内容不是设计。 而是实现。系统设计包含概要设计和 详细设计。概要设计可用层次图表示。 详细设计需要使用程序流程图。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9 细分成更小的模块。直至那些小模块变得任务相对单纯,对外的数据交换相对简单, 容易编写,容易检测,容易阅读和维护.这种逐步细化(stepwise refinement)的 思想,叫做自顶向下设计(top-down design) 。 逐步求精的结果是得到一系列以功能块为单位的算法描述。以功能块为单位进 行程序设计,实现其求解算法的方法称为模块化。模块化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程序复 杂度,使程序设计、调试和维护等操作简单化。因此要具有模块化的思维,模块化 思维就是要程序员在完成任何一个功能模块或函数的时候,要多想一 些,不要局限 在完成当前任务的简单思路上,想想看该模块是否可以脱离这个系统存在,是否可 以通过简单的修改参数的方式在其他系统和应用环境下直接引用,这样就能极大避 免重复性的开发工作,如果一个软件研发单位和工作组能够在每一次研发过程中都 考虑到这些问题,那么程序员就不会在重复性的工作中耽误太多时间,就会有更多 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创新的代码工作中去。 3.2.2 各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本教学互动网站主要分为四个功能模块:教师登录模块,后台管理模块,在线 答疑模块,学生查看信息模块。其中后台管理模块又包括添加文件模块,修改密码 模块和资料列表模块。 (1)教师登录模块 (2)系统运行界面如下: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10 图 3-1 首页界面 教师登录的功能代码如下: protected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string strcon = “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 source=“ + system.web.httpcontext.current.server.mappath(“data/db.asax“); oledbconnection myconn = new oledbconnection(strcon); /oledbconnection myconn = new oledbconnection(system.configuration.configurationsettings.appsettings“myconn“); try /判断连接是否打开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11 if (myconn.state != connectionstate.open) /打开数据库连接 myconn.open(); /md5加密方式生成16位密码与数据库中刻用户名的密码进行比较 string temp_pwd = system.web.security.formsauthentication.hashpasswordforstoringinconfigfile(this.te xtbox2.text.trim(), “md5“).toupper().substring(8, 16); /数据中检索用户名与密码 string str = “select * from admin where name=“ + this.textbox1.text.trim() + “and pwd=“ + temp_pwd.tostring() + “; /创建oledbcommand对象cmd oledbcommand cmd = new oledbcommand(str, myconn); /执行查询,并返回结果集 oledbdatareader myreader = cmd.executereader(); /判断结果集中是否有与用户名和密码相等的值 if (myreader.read() /保存会话对象数值 this.session“login_admin“ = this.textbox1.text.trim(); /用户名和密码存在并相等后则进入后台 this.response.redirect(“guanli.aspx“); /this.response.write(“后台登录成功!“); else /用户名和密码不正确则返回主页 /this.response.redirect(“index.aspx“); /this.response.write(“用户名或密码错误!“); this.response.write(“window.alert(用户 名或密码输入错误!);“); /关闭数据库 myconn.close();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12 /关闭数据库表 myreader.close(); catch (oledbexception er) /数据库连接错误,提示错误信息 this.response.write(er.message); /response.write(“window.alert(数据库连接 错误);“); finally /判断数据库连接是否关闭 if (myconn.state = system.data.connectionstate.open) myconn.close(); (3) 后台管理模块 管理员的功能是一个系统必须有的功能,因为管理员不但要维护一个系统的正 常运行和信息的备份而且还要管理其中的用户、信息,并且一个系统的管理员也有 很多个,所以还要有管理管理员的功能。在这里管理员的页面中没有别的什么东西 只有几个连接按钮,也就是管理员登陆以后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不同的页面进入去, 进行操作。 系统运行界面如图: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13 图 3-2 管理界面 后台管理模块又包括添加文件模块,修改密码模块和资料列表模块。以下是模块 的详细介绍: 1. 添加文件模块 系统运行界面如下6: 图 3-3 添加文件界面 功能代码如下: protected void shangchuan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14 string filepath = server.mappath(“file/“ + path.getfilename(file1.postedfile.filename); if (file.exists(filepath) msg.text = “上传文件重名,请改名后再上传“; return; if (file1.postedfile.contentlength0) try file1.postedfile.saveas(filepath); lianjie(); catch (exception exc) msg.text = “保存文件时出错“ + filepath + “ + exc.tostring(); return; else lianjie(); void lianjie() string con_dbpath = “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 source=“ + system.web.httpcontext.current.server.mappath(“data/db.asax“); oledbconnection conn = new oledbconnection(con_dbpath); conn.open(); oledbcommand com = new oledbcommand(“insert into news (biaoti,neirong,zuozhe,click,img,type,ip) values(?,?,?,?,?,?,?)“, conn); com.parameters.add(“biaoti“, oledbtype.varchar, 50).value =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15 httputility.htmlencode(biaoti.text); com.parameters.add(“neirong“, oledbtype.varchar, 50).value = neirong.text; com.parameters.add(“zuozhe“, oledbtype.varchar, 50).value = httputility.htmlencode(zuozhe.text); com.parameters.add(“click“, oledbtype.varchar, 50).value = 0; com.parameters.add(“img“, oledbtype.varchar, 50).value = path.getfilename(file1.postedfile.filename); com.parameters.add(“type“, oledbtype.varchar, 50).value = leibie.text; if (request.servervariables“http_via“ != null) com.parameters.add(“ip“, oledbtype.varchar, 50).value = request.servervariables“http_x_forwarded_for“.tostring(); else com.parameters.add(“ip“, oledbtype.varchar, 50).value = request.servervariables“remote_addr“.tostring(); com.executenonquery(); conn.close(); msg.text = “成功“; 2. 资料列表模块 系统运行界面如下: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16 图 3-4 显示界面 3. 修改密码模块 系统运行界面如下: 图 3-5 显示界面 (3) 学生查看信息模块 系统运行界面如下: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17 图 3-6 学生查看信息界面 功能代码如下: public string typeid; 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if (!ispostback) typeid = request.params“id“; switch (typeid) case “1“: label1.text = “教学文件“; break; case “2“: label1.text = “教学辅导“; break; case “3“: label1.text = “毕业设计“; break;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18 case “4“: label1.text = “精品案例“; break; case “5“: label1.text = “考研信息“; break; case “6“: label1.text = “计算机发展“; break; case “7“: label1.text = “科研资料“; break; datagrid1.datasource = createdataview(); datagrid1.databind(); public dataview createdataview() string ty; ty = label1.text; string con_dbpath = “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 source=“ + system.web.httpcontext.current.server.mappath(“data/db.asax“); oledbconnection conn = new oledbconnection(con_dbpath); oledbdataadapter mycommand1 = new oledbdataadapter(“select top 9 news.* from news where type=“ + ty + “ order by shijian desc“, conn); dataset ds = new dataset(); mycommand1.fill(ds, “lb“); dataview dv = ds.tables“lb“.defaultview; return dv; (4) 在线答疑模块 系统运行界面如下: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19 图 3-7 详细信息界面 3.3 数据库设计 3.3.1 数据库分析 关系型数据库是当前广泛应用的数据库类型7,关系数据库设计是对数据进行 组织化和结构化的过程,核心问题是关系模型的设计。对于数据库规模较小的情况, 我们可以比较轻松的处理数据库中的表结构。然而,随着项目规模的不断增长,相 应的数据库也变得更加复杂,关系模型表结构更为庞杂,这时我们往往会发现我们 写出来的 sql 语句的是很笨拙并且效率低下的。更糟糕的是,由于表结构定义的不 合理,会导致在更新数据时造成数据的不完整。因此,就有必要学习和掌握数据库 的规范化流程,以指导我们更好的设计数据库的表结构,减少冗余的数据,借此可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20 以提高数据库的存储效率,数据完整性和可扩展性。 简洁、结构明晰的表结构对数据库的设计是相当重要的。规范化的表结构设计, 在以后的数据维护中,不会发生插入(insert) 、删除(delete)和更新(update) 时的异常。反之,数据库表结构设计不合理,不仅会给数据库的使用和维护带来各 种各样的问题,而且可能存储了大量不需要的冗余信息,浪费系统资源。在设计和 操作维护数据库时,关键的步骤就是要确保数据正确地分布到数据库的表中。使用 正确的数据结构,不仅便于对数据库进行相应的存取操作,而且可以极大地简化应 用程序的其他内容(查询、窗体、报表、代码等) 。 本系统包括三个表,新闻表(标题,时间,信息内容,作者,浏览次数,新闻 类型,发布地址) ,留言表(姓名,性别,照片,主页,qq,留言内容,留言日期, email)和管理员表(用户名,密码).新闻表主要实现对信息的添加,查找,修改, 删除操作,留言表则是针对在线答疑的功能所设计的。管理员表用于记录管理员的 用户名和密码,同时便于管理员修改用户名和密码。 图3-8 新闻表 图3-9 留言表 comment e3: e-r 图中不能出现省 略号。 下面三图中有矛盾之处。画一个完整 的 e-r 图即可,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21 图3-10 管理员表 此教学互动网站设计系统包括两个实体,分别是新闻信息实体和留言信息实体。 各个信息实体属性及其e-r图如下: 新闻信息 标题 信息内容浏览次数 时间 图 3-11 新闻信息实体属性 留言信息 姓名 照片留言内容 留言日期 图 3-12 留言信息实体属性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22 管理员新闻信息 发布 n1 留言 学生 1 n 图 3-13 各实体关系图 3.3.2 数据库连接 ado.net(activex data object .net)是 asp.net 访问数据库的主要方式。 ado.net 对象模型的两个主要成员是.net 数据提供程序和 dataset 对象。.net 数据 提供程序使数据库的访问接口,负责建立连接和数据操作。它作为 dataset 对象与 数据源之间的桥梁,负责将数据源中的数据取出后置入 dataset 对象中,或将数据 存回数据源。.net 数据提供程序包含了 connection、command、datareader 和 dataadapter 对象。dataset 对象是 ado.net 的核心,可认为它是位于内存的数据库。 dataset 的结构类似于关系数据库的结构,包含一个或多个表,包含关系。它的设 计是为了实现独立于任何数据源的数据访问。因此,它可以用于多种不同的数据源, 包括数据库、xml 数据源。它可以使用 xml 文档或者 xml 流来进行填充,dataset 也 可以把它的数据输出为 xml 格式的数据。 connection 对象提供与数据源的连接。connection 对象是通过 connectionstring 属性的设置来连接数据库的。该属性是一系列由分号分隔的关键字和值,关键字和 值之间使用等号连接。command 对象使用户能够访问用于返回数据、修改数据、运 行存储过程以及发送或检索参数信息的数据库命令。在连接好数据源后,就可以对 数据源执行一些命令操作。命令表示从数据存储区(数据库、数据文件等)检索或对 数据存储区进行插入、更新、删除操作的指令。命令对象提供以下几个基本方法来 执行命令:(1)executenonquery:可以通过该命令来执行目录操作,以及除去 select 查询以外(如 update、insert 和 delete)的 sql 命令。该命令不返回任何行, comment e4: 该小节可删之 教学互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23 而只是返回执行该命令时所影响到的表行数。可以说 executenonquery 命令是在不 利用 dataset 的情况下改变数据库的内容;(2)executescalar:它可以执行 select 查询,但返回的是一个单值,多用于查询聚合值的情况;(3) executereader:该方法返回一个 datareader 对象,内容为与命令匹配的所有行。 datareader 对象从数据源中提供高性能的数据流。用于从数据源中获取只读的、 单向的数据流。由于它可以顺序的处理从数据源返回的结果,而且不在内存中缓存, 因此 datareader 适合从数据源中检索大量的、不需要进行更新操作的数据。 datareader 对象的 read 方法用于把行指针从当前行移动到下一行,实际上是从数 据源中获取一行并存储到内存中。通过向 datareader 对象提供列的编号(从 0 开始 编号)或者列的名称就可以返回当前行相应列的值。返回值需要根据当前行中对应字 段的类型恰当的选择 getdatetime、getint32、getdouble、getchar 这类方法来获 取。dataadapter 对象提供连接 dataset 对象和数据源的桥梁。并且 dataadapter 使用 command 对象在数据源中执行 sql 命令,以便将数据加载到 dataset 中,并使 对 dataset 中数据的更改与数据源保持一致。 3.4 web 界面设计原则 随着企业 intranet 和国际 internet 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流程,商务 交易,教育、培训、会议和讲座,以及个人消费娱乐都被转移到所谓的万维网 (world wide web,以下简称 web)上来了。与此相对应的是交互操作的复杂性越 来越高。随着 browser/server 模式的日渐流行,很多操作都是在浏览器环境下的网 页上完成的,并不是只有失效的链接和意外的出错才会使操作者感到烦恼,即便是 一次完整的成功操作过程,也可能因为操作的繁复性过高或者使用上的不方便而给 操作者带来不愉快的体验。web 交互页面设计的一些指导性原则,有利于避免发生 不愉快的操作体验。这些原则是用户友好性的,是在完成同一种操作要求下,使用 户最感到轻松、简单、舒适的 web 交互界面设计原则。我们假定我们讨论的 web 页 面都是功能正常的,符合美学观点的。 web 界面设计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文字需要尽可能的简短和突出重点; 计算机显示屏的浏览效率是纸面媒介的 75%,用户阅读屏幕文字要慢 25%,并感到不 适,所以 79%用户浏览网页的方式是扫描,也就说用户在浏览网页时希望快节奏, 多数情况下不会逐字逐句阅读,而是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