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市 xx 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xxxx 水利土地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一二年五月 目目 录录 1 1 综综合合说说明明.2 1.1 项目位置范围 2 1.1.1 项目区位置范围.2 1.1.2 设计标准.2 1.2 编制依据 2 1.3 主要规划设计任务 2 1.4 土地利用规划与布局 2 1.5 主要工程设计内容 2 1.6 施工组织设计 2 1.7 经济评价 2 2 2 项项目区概况目区概况2 2.1 项目简介 2 2.2 项目区自然状况 2 2.2.1 气候.2 2.2.2 土壤.2 2.2.3 水文.2 2.2.4 自然灾害.2 2.3 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 2 2.4 项目区土地现状 2 2.5 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2 2.5.1 排灌设施状况.2 2.5.2 交通状况.2 2.6 土地权属状况2 3 3 项项目分析目分析2 3.1 项目的合法性分析 2 3.2 项目区新增耕地面积潜力分析 2 3.3 项目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2 3.4 项目区水资源平衡 2 3.4.1 灌溉方式.2 3.4.2 灌溉设计保证率.2 3.4.3 需水量.2 3.4.4 可用水量.2 3.4.5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2 3.5 公众参与分析 2 4 4 项项目目规规划布局划布局.2 4.1 规划原则 2 4.2 规划设计依据 2 4.2.1 法律法规、土地整理相关政策.2 4.2.2 行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2 4.3 工程布局 2 4.3.1 土地平整布局.2 4.3.2 农田水利工程布局.2 4.3.3 道路布局2 4.3.4 其他工程布局.2 招远市张石埠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4 工程规划 2 4.4.1 土地平整.2 4.4.2 农田水利规划.2 4.4.3 田间道路规划.2 4.4.4 其他工程.2 4.5 整治后土地利用结构 2 4.6 工程量清单: 2 5 5 施工施工组织设计组织设计2 5.1 施工条件 2 5.1.1 交通.2 5.1.2 建筑材料.2 5.1.3 施工用电.2 5.1.4 施工用水.2 5.1.5 通讯条件.2 5.1.6 自然条件.2 5.2 施工布置 2 5.3 质量管理 2 5.4 施工进度 2 6 6 投投资资估算估算.2 6.1 编制原则 2 6.2 投资预算依据 2 6.3 投资预算、总投资及年度投资 2 6.4 取费标准和计算方法的说明2 6.4.1 工程施工费2 6.4.2 其它费用2 7 7 效益分析效益分析.2 7.1 社会效益 2 7.2 生态效益 2 7.3 经济效益 2 7.3.1 效益计算.2 7.3.2 费用计算.2 7.3.3 静态投资回收期计算.2 8 8 项项目目组织实组织实施管理施管理.2 8.1 组织领导机构设置 2 8.2 工程建设管理 2 8.3 资金使用管理 2 招远市张石埠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 1 1 综合说明综合说明 1.11.1 项目位置范围项目位置范围 1.1.11.1.1 项目区位置范围项目区位置范围 xx 市位于 xx 半岛西北部,东经 12008-12038,北纬 3705-37 33。西北临渤海莱州湾。东接栖霞市,西靠莱州市,南与莱阳、莱西两市接壤,北 以龙口市为邻,总面积 1432.32 平方公里,海岸线长 13.5 公里。项目区位于 xx 市 泉山街道办事处 xx 村,土地开发整理规模 46.22 公顷。 图 1-1 xx 市地理位置图 1.1.21.1.2 设计标准设计标准 灌溉设计保证率采用 75%,其排涝标准为 5 年一遇,防洪标准为 20 年一遇。 招远市张石埠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1.21.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4)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5)国土资源部关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 358 号); (6)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316 号); (7)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282 号);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行业标准土地开发整理标准 (td/t101110132000); (9)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 号); (10)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 号); (11)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 200529 号); 1.31.3 主要规划设计任务主要规划设计任务 通过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的详查,分析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现状及存在的 问题,为确定项目的规划目标、方案和项目设计提供基本依据; 确定项目规划原则、指导思想、方针、目标、任务; 分析项目区基本情况,确定土地利用方向和布局;分析项目区开发整理新增 耕地潜力,包括土地适宜性分析、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提出项目规划总体方案,同时对项目区土方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 林网工程等提出规划设计标准和要求,确定土地利用方向、用地分区等; 进行水资源平衡分析计算,依据土地利用方向对用水量、可供水量进行预测 并对水资源平衡进行分析论证; 依据工程总体布置,对生产道路、排水系统、土方工程、田间防护工程进行 单项工程设计; 编制工程投资估算,确定项目投资规模,结合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经济效益、 招远市张石埠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 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论证项目规模的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 提出项目实施管理方案,说明组织机构设置、项目实施管理方案、土地权属 调整方案等; 制定施工组织方案,合理配置人力、机械资源,制定施工计划等。 1.41.4 土地利用规划与布局土地利用规划与布局 项目区的整体布局主要包括田块、形状、水利设施、交通道路、电力设施、林网 的布设。项目区均按“田成方、路成网、灌排分设,井渠(沟)结合,旱涝保收”的标 准布设。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规模 46.22 公顷,整理农用地 25.11 公顷,荒草地的开 发 21.11 公顷,可增加耕地面积 4.67 公顷,新增耕地率 10.10%。 1.51.5 主要工程设计内容主要工程设计内容 工程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塘坝工程、道路工程等。 1.61.6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主要施工内容:施工内容主要有土地平整工程、灌溉管路开挖工程、塘(拦水)坝 工程、道路工程、农田防护工程等。 施工方法:土方工程、灌溉管路开挖采用机械施工为主并辅以人工施工的方法; 塘(拦水)坝、农田防护工程施工根据其特点采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方法。 施工进度: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计划在 2012 年 9 月2012 年 11 月完成。 1.71.7 经济评价经济评价 项目区规模为 46.22 公顷,通过项目实施,对 25.11 公顷的农用地进行整理,对 21.11 公顷的荒草地等未利用土地进行开发,可新增耕地面积 4.67 公顷,新增耕地比 例 10.10%。xx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结构由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及其它 工程组成。估算总投资 151.0919 万元,计划 3 个月实施完成。开发整理后项目区耕 地年增效益为 11.98 万元,投资回收年数为 13 年。 招远市张石埠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 2 2 项目区概况项目区概况 2.12.1 项目简介项目简介 项目区位于 xx 市泉山街道办事处 xx 村,开发整理面积 46.22 公顷。项目区内 荒草地尚未开发利用,耕地缺少维护,造成土地资源闲置浪费。项目主要建设任务: 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防护林工程等。 2.22.2 项目区自然状况项目区自然状况 2.2.12.2.1 气候气候 项目区地处胶东半岛西部,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各 季气候特点,冬季以偏北风为多且大,冬长干冷,雨雪稀少,春季风大空气干燥,蒸 发量大,降雨少,经常春旱,夏季高温,雨水集中,洪涝灾害天气较多,秋季常常旱 涝交替出现。气温、降水、蒸发风向等气象要素年内年际变化较大。 项目区内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全年平均气温 12.8,寒署变化显著。年照总时 数 2500-2800 小时,多年平均无霜期 195 天。项目区充裕的光热资源,基本可满足农 作物一年两熟的需要。 项目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605 毫米,主要集中在 6-9 月份。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 为 1164 毫米。项目区水文地质条件好,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好。 2.2.22.2.2 土壤土壤 项目区内土壤以棕壤土、褐土为主,分布广泛 。成土母岩为片麻岩,土层薄, 厚度多在 3060cm 间,质地粗,有机养分少,肥水易流失,易干旱,但通气性能好, 养分释放强度大,田间持水量在 34%(重量比)以内,降雨入渗强度为 15mm/h 左右, 有机质为 0.73%,全氮 0.0497%,碱解氮 57.34ppm,总碱量 2.91 毫克当量/升,ph 值 7.1,水质较好,符合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要求,适宜种植农作物主要有小麦、 花生、玉米等。 土地地类为荒草地,树木郁闭度0.1,表层为土质,生长草本植物为主,且为天然 生长,主要有羊胡子、黄草、狗尾草。 招远市张石埠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 图 2-1 荒草地 2.2.32.2.3 水文水文 项目区地表水资源量相对丰富,项目可以利用项目区周边现有的水库塘坝为基础, 供给周边的耕地。项目区以耕地、荒草地为主,土壤质地粗,有机养分少,肥水易流 失,易干旱,通气性能差,养分释放强度大,田间持水量在 34%(重量比)以内,降 雨入渗强度为 15mm/h 左右,地表水平均总硬度为 2.50 毫克当量/升,总碱量 2.91 毫 克当量/升,ph 值 7.1,水质较好,符合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要求。 项目区所在区域多年平均径流深 217.7 毫米,地表水资源量较为丰富;项目区属风 化裂隙水、构造裂隙水地区;根据xx 市水利区划,地下水多年平均可开利用模 数为 9.0 万 m3/km2。 2.2.42.2.4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 项目区自然灾害有水、旱、风、雹灾、晚霜等,主要灾害是干旱和洪涝。 (1)水旱灾害:根据资料统计,本市旱年占 52%,涝年占 20%。 干旱灾害是影响本市农业生产的最大灾害,时间频,面积广。从年际有当年旱也 有连年旱,椐统计,重旱年占 24%,一般旱年占 28%,有“十年九旱”之说法。干 招远市张石埠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 旱不仅造成农业减产甚至绝产,而且造成地下水源枯竭,人畜饮水发生困难。 (2)冰雹灾害:本市冰雹多出现在 6 月份,其次是 9 月份,当地有“雹打麦黄 豆黄”之说,冰雹系一种突发性天气,且往往伴有大风、阵风、雷电,对农业生产和 人民生命财产危害严重。冰雹的地理分布路径总的趋势是从西北往东南而行。 (3)大风及干热风灾害:大风常与冰雹、暴雨同时降临,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 灾害。椐资料统计,每年刮 6 级大风以上的日数平均为 39.1 天,春季最多为 15.4 天, 夏季最少为 3 天。干热风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节,对小麦等作物危害较大。 2.32.3 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 项目区位于 xx 市泉山办事处 xx 村,该村共 290 户 1100 人,农村劳动力 660 人,耕地面积 108 公顷,粮田面积 95 公顷,粮食总产 894 吨,花生总产 53 吨,果品 产量 60 吨。 至 2011 年底,泉山办事处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25.97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5617 万 元。项目区所在的 xx 村的农村经济总收入 3844 万元,农村经济净收入 486 万元, 人均收入 8600 元。项目区所在镇(办)村经济条件较好,农民收入较高,就业渠道 较多。 2.42.4 项目区土地现状项目区土地现状 xx 市泉山街道办事处 xx 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共涉及 46.22 公顷土地,荒山 草地杂草丛生,土地利用率低,土地治理势在必行。 详见:xx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地类面积表: 表 2-1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汇总表 单位:公顷 农用地未利用地 耕地其他农用地 其他 土地 村 庄 名 称 建设 规模合计 小计旱地小计 农村 道路 田坎 设施 农用地 坑塘 水面 合计 荒草 地 xx46.2225.1114.0814.0811.032.095.800.442.7021.1121.11 招远市张石埠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 2.52.5 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2.5.12.5.1 排灌设施状况排灌设施状况 项目区内可利用地表水主要为水库、塘坝蓄水。 xx 水库位于 xx 村南南,为小一型水库。水库及坑塘为项目区灌溉提供充足的水 源,为项目区主要水源地。项目区土地通过完善水利设施可以使用管灌进行灌溉。 2.5.22.5.2 交通状况交通状况 项目区所在 xx 村道路网络初步建成,但项目区内的现有的田间道路系统尚不完 善,缺乏统一规划,道路路面宽窄不等、路面坑洼不平,生产路也普遍狭窄简陋,支 离破碎,一遇雨天便泥泞难行,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图 2-2 生产路 2.62.6 土地权属状况土地权属状况 项目区土地权属均为 xx 集体所有,权属现状与登记发证情况一致,土地权属合 法,界址清楚,无争议和纠纷,便于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招远市张石埠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8 3 3 项目分析项目分析 3.13.1 项目的合法性分析项目的合法性分析 该项目在保护林草植被、水资源合理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均作出了相应规 划,项目符合农业法、森林法、水土保持法、水资源法和环境保 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 3.23.2 项目区新增耕地面积潜力分析项目区新增耕地面积潜力分析 项目区规模为 46.22 公顷,主要地类为耕地、林地、草地及坑塘水面,项目实施 之后,可整理农用地 25.11 公顷,新增耕地 4.67 公顷,新增耕地比例 10.10%。 3.33.3 项目区土地项目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利用限制因素 项目内地势高低不平,田间灌排工程不配套,排灌沟渠没有形成网络,设备老化, 渠系建筑物不配套;土地产出率低、利用率不高;植被覆盖率低,林网成自然分布; 田间道、生产路不能互通,路面坑洼不平,分布不科学以及电力设施不配套等,这些 因素都制约着项目区内土地的利用。 3.43.4 项目区水资源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平衡 3.4.13.4.1 灌溉方式灌溉方式 根据灌溉水源位置,结合当地项目区的灌溉经验及传统模式,本项目区灌溉方式 采用泵站提水、管道输水灌溉的模式。 3.4.23.4.2 灌溉设计保证率灌溉设计保证率 项目区以小麦、玉米等旱作物为主,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99)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为 75%。 3.4.33.4.3 需水量需水量 3.4.3.1 灌溉制度 招远市张石埠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9 据项目区内作物种植现状和当地综合农业区划资料及当地群众的作物种植习惯、 丰产经验及农作物的经济效益,考虑项目区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方面的发展方向,确 定农作物为粮食类,拟定灌溉制度时,以冬小麦、夏玉米为代表作物。 3.4.3.2 灌溉标准 项目区主要以旱作物为主,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为 75%。 3.4.3.3 作物耗水量 作物耗水量包括叶面蒸腾和颗间蒸发,与气候、土质、作物生长情况、产量、施 肥等多种因素有关系,详见表 3-1: 表 3-1 主要作物生长期耗水量表 作物名称全生育期耗水量(m3/亩)备注 小麦 1/10-12/6343 夏玉米 11/6-21/10262 3.4.3.4 作物灌溉定额的确定 参照项目涉及村目前的种植制度和今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以冬小麦、夏玉 米两种典型作物来确定灌溉定额。根据xx 省低山丘陵区节水灌溉模式及配套技术 研究(xx 省水利科学研究院,1994)、农业节水模式研究与示范(xx 省水 利科学研究院等,2000 年)、低压管道灌溉(xx 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等有 关低山丘陵区冬小麦和夏玉米灌溉制度的研究成果,结合本项目区的实际情况,确定 项目区冬小麦和夏玉米灌溉设计保证率为 75%时的灌水定额及灌溉定额(见表 3-2、 表 3-3)。 表 3-2 冬小麦灌溉定额分析表 需水量有效降雨量灌水定额 生育阶段起止日期(月、日)天数(m3/亩) (m3/亩)(m3/亩) 备注 播种分苗 10.110.22212014.455.55 分苗越冬 10.2211.30383014.4515.55 越冬返青 11.303.1912915.9213.08 返青拔节 3.14.12436222.9539.05 拔节抽穗 4.125.1186234.4427.56 抽穗成熟 5.16.124214053.1886.82 全生育期 10.16.12253343155.39187.61187.61 招远市张石埠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表 3-3 夏玉米灌溉定额分析表 需水量有效降雨量灌水定额 生育阶段起止日期(月、日)天数 (m3/亩)(m3/亩)(m3/亩) 灌溉定额 (m3/亩) 播种拔节 6.117.10297656.7219.28 拔节抽穗 7.107.27175750.266.74 抽穗杨花 7.278.262610.215.8 杨花灌浆 8.28.17155337.2515.75 灌浆成熟 8.179.15285035.6914.31 全生育期 6.119.1595262190.1271.8871.88 根据规划,参照项目区涉及村目前的种植结构及今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以 冬小麦和夏玉米轮作一年两熟,采用两种作物来确定灌溉定额。冬小麦、夏玉米的净 灌溉定额分别为 m1=187.6 m3/亩,m2=71.88 m3/亩。根据当地的种植情况,冬小麦、 玉米种植比例为 100%、100%,项目区设计典型年的综合净灌溉定额为: m总净= m11+ m22=259.48(m3/亩) 式中:m总净-综合净灌溉定额,m3/亩; 1 、2分别为冬小麦、玉米的种植比例。 m总毛= m总净/=355.94(m3/亩) 式中: -灌溉水利用系数,管道输水为 0.9,田间水利用系数为 0.9,则 为 0.81; 3.4.3.2 农业灌溉需水量 项目区开发整理后耕地面积共计 18.75 公顷,项目区灌溉需水量为 355.94x15x18.75=10.01 万 m3。 3.4.43.4.4 可用水量可用水量 项目区可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有降水、地下水、地表径流, 按照大的类别区分,可 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项目区内的塘坝及周边的 xx 水库,可为项目区提供灌 溉水源。 3.4.4.1 地表水及其可利用量 项目区地表水为水库拦蓄的地表径流量可利用量。 招远市张石埠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据xx 省水资源评价径流深等值线图,查得项目区平均年径流深 r=103mm。 由xx 省水资源评价年径流变差系数 cv 等值线图,查得规划区 cv=0.62, 偏差系数 cs=2.5cv,查 p曲线,经计算得不同保证率的径流量,见下表 3-4。 表 3-4 项目区地表径流量计算成果表 保证率 径流 多年平均 50%75% 计算区面积(平方公里) 径流深(mm) 217.7179.1112.8 年径流量(万立方米) 16.3313.438.46 0.75(包括项目区外部 分汇流面积) 根据 xx 水库位置、工程规划措施、水库拦蓄水量、水库控制灌溉面积等条件, 结合近几年的实际拦蓄灌溉情况,则年可供水量为: w=8.46 万立方米。 3.4.4.2 地下水可利用量 项目区地下水源主要为深层地下水,开采地下水设计的原则是设计水平年使地下 水相对稳定且采补平衡。地下水的补给量主要为大气降雨入渗。 降水入渗补给量是指当地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数量。按下式进行计算: pr=0.1pf 式中: pr-年降水入渗补给量,万立方米; p-年降水量, mm; -年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与岩性和降水有关。 f-计算区面积,平方公里。 根据水资源科学实验与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及灌区地下水埋深 等资料,并参考有关规划设计成果,降水入渗补给系数采用 0.25。项目区计算面积 0.75 平方公里,年降水量按多年平均降水量 685mm 计算,相应年入渗补给水量为 pr =0.16850.750.25=12.84 万 m3。 项目区总供水量为 21.30 万方。 招远市张石埠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3.4.53.4.5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项目区水资源平衡保证率为 75时,项目区作物灌溉需水量为 10.01 万 m3,可 利用水量为 21.30 万 m3,可以很好地满足项目区用水需求。项目区的建设,有利于 农业效益的发挥,以保证当地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 3.53.5 公众参与分析公众参与分析 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过程中,充分征求了各部门和村民的意见和建议。为了 解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农业生产和市场情况以及村民对土地开发的态度,国土资源 局派相关人员进行了走访调查。调查显示,村集体及村民普遍支持本项目的实施,认 为项目的实施能有效的增加耕地面积,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一项利国 利民的工程。 可行性研究前期,国土部门及工程设计人员现场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当地政府、 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方面人员和项目区村民的意见,结合项目区实际,本着尊 重实际、尽可能满足群众意愿和方便施工的原则,对各方合理意见和建议做了相应采 纳。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是解决当今土地浪费、耕地不足,土地利 用率不高问题的一个途径。xx 市市政府也给予高度关注,并在政策上的给予支持。 从公众参与政府支持角度来看,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大,实施前景较好。 招远市张石埠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4 4 项目规划布局项目规划布局 4.14.1 规划原则规划原则 (1)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2)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3)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4)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5)工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6)尊重群众意见,维护集体及其他产权人的合法权益。 4.24.2 规划设计依据规划设计依据 4.2.14.2.1 法律法规、土地整理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土地整理相关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166 号);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282 号)。 4.2.24.2.2 行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行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 招远市张石埠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15028899 4.34.3 工程布局工程布局 4.3.14.3.1 土地平整布局土地平整布局 根据项目区地形、地势特点,综合考虑田间机械化耕作及当地耕作习惯等因素, 田块以生产路和排水沟分割:每条生产路原则控制单侧田块,每条排水农沟汇集单侧 田块渍水,整个项目区以田间道作为交通的骨架,以原有河沟作为排水的骨干,另外 在田块间灵活布设农沟。田块间为田间道及排水沟,田块间还有生产路及农沟分布。 项目区中以丘陵地形为主,土地平整强度除受地形地貌、灌溉水源和灌排水情况 的影响以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土地的主要利用方向,就本项目而言,土地平整 采用局部平整方式,不搞统一化,根据地形、面积、空间结构特点将项目区划分成若 干坡度土地平整单元区,单元区内土地平整的填挖方尽可能限制在本单元区内部,追 求单元区内土地平整的统一化;推高填低,尽可能做到挖填平衡,相邻单元区之间平 整后的高差作为相邻梯田的高差。 4.3.24.3.2 农田水利工程布局农田水利工程布局 (1)排水规划与布局 项目区以自然沟壑作为主要排水沟,根据实际需要,项目区内设立农沟连接主要 排水沟进行排泄。布设农沟总长为 8153m,分别与河沟相连,成为较完善的排水体系。 (2)灌溉规划与布局 依据项目区灌溉水资源情况,按照“以库水、河流水保丰,拦蓄、雨洪补源”的 原则,对于原有的水利设施保存较好的进行整修重新利用,项目区采用水库及新建塘 坝作为灌溉水源,铺设管道输水到田间进行灌溉。项目规划新建塘(拦水)坝 1 座,加 固塘坝 1 座,新建泵站 2 座,铺设管道 5465m,通过泵站提水、管道输水等形式取水 灌溉。 4.3.34.3.3 道路布局道路布局 为了便于项目区农业生产和耕作需要,根据项目区现有交通情况,以原有道路体 招远市张石埠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系为基础,重新规划布置项目区的田间道路体系。道路规划考虑了项目区与周围现有 道路的连接和进出村庄方便,尽量减少占地面积,采取路、排水沟结合配置,道路宽 度和密度按实际需要而定。 项目区道路设田间道和生产路,田间道主要连接项目区与外界的交通联系;生产 路是在布设田间道基础上,结合农田耕作需要进行布置的。 规划田间道 686m,生产道 7403m。 4.3.44.3.4 其他工程布局其他工程布局 为保护和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在项目区田间道路路 边种植绿化苗木。项目区共布设冬青球 75 株,白皮松 30 株,作为田间道路边的绿化 用。 4.44.4 工程规划工程规划 4.4.14.4.1 土地平整土地平整 1.土地平整流程 根据土地平整工程的作业环境、工程量、施工机械配套等因素,土地平整首先修 筑田间道路,便于施工期间施工机械和运营期间农业机械的通行;然后平整土地,根 据机械工作效率、同时考虑地形、地貌的限制,修建水平田块,填平废弃沟渠坑塘等 工程,该工序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作业。 2.土地平整设计的基本要求 (1) 紧密结合田间渠、沟、路、林、管道等全面规划,避免造成返工和浪费; (2) 增加土层厚度,加大土壤肥力,增加有机质含量; (3) 地形复杂平整工作量大的土地分阶段进行,先低标准,后高标准,最后达到 设计要求; (4) 实现平整方案最优,工程量最小; 项目土地平整的采用机械作业的办法,合并现有的小块耕地。 3.水平梯田设计 a)田面宽度 根据地面坡度、埂坎高度及稳定要求确定田面宽度。 田面宽度按下式计算: 招远市张石埠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bh(ctg-ctg) 式中:b田面净宽(m); h埂坎高度(m); 原地面坡度(); 埂坎坡度()。 该区梯田埂坎高度视地面坡度而定,埂坎坡度根据土质选定。 b)田埂底宽、顶宽和田埂高 梯田内侧需要开挖一条小排水沟,梯田外侧田坎顶部设一条田埂。 根据已建工程经验,设计本工程田埂顶宽 0.2m,田埂底宽 0.4m,田埂高 0.2m, 将原有坡田改造为等高不等宽的水平梯田,各区梯田的宽度根据其地面坡度确定。 4.土地平整和土方量计算 本项目采取以梯田田块为平整单元的局部平整方案进行土地平整。其主要步骤如 下:(1)确定梯田的方向及大小;(2)计算梯田及排水沟的尺寸及其开挖土方量; 再将此开挖土方运至填筑土方段;(3)以梯田田块为单元进行平整。水平梯田土地 整理示意图如图 5-1 所示。 图5-1 水平梯田土地整理示意图 排水沟 填方 挖方 田埂 从图中可以看出,原地面坡度 ,田坎外侧坡度 ,田面净宽 b,田坎高 h,埂 坎占地 bn,田面毛宽 bm,原地面斜宽 b1,单宽梯田的开挖方量 wi,单位面积梯田 的开挖方量 wn,分区面积 a,分区梯田开挖方量 w,可推算出各要素间关系式: hctgbm hctgbn 招远市张石埠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ctgctghbbb nm sin/ 1 hb bh hb wi 8 1 ) 2 )( 2 ( 2 1 h b w w i n 8 1 aww n 通过计算,总土方量为 45333.4 立方米。 4.4.24.4.2 农田水利规划农田水利规划 4.4.2.1 灌溉工程 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质条件等实际情况,按照高水高用,低水低灌的原则。项目区 灌溉水源主要是 xx 水库、新建塘坝等。灌溉方式采用管灌的灌溉方式。 (1)设计灌水定额 项目区种植作物为一年两作,小麦是需要水量大的作物,而玉米生长期正逢雨季, 适时灌水即可满足。因此,设计时以小麦日需水量最高的灌浆期确定灌水定额。 设计灌水定额按下式计算: 水土 /)(10 21 hm 式中:设计灌水定额,毫米; m 计划湿润层土壤干容重,t/m3,取=1.22t/3m; 土 土 水的容重,为 1.00t/m3; 水 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取 h=60cm; h 田间持水率,取=25%; 适宜土壤含水量上限,取田间持水量的 90%; 1 适宜土壤含水量下限,取田间持水量的 50%。 2 经计算,m=73.20(毫米),取为 74 毫米,即 50 立方米/亩。 (2)设计灌水周期 设计灌水周期由下式计算: t=m/e 式中: 招远市张石埠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t设计灌水周期,d; m设计灌水定额,取灌水时期的最大灌水定额,毫米; e包含降雨在内的最高日平均需水强度,毫米/d,取 e=6.4。 经计算,t =11.56(天),取 t=12(天)。 (3)设计流量 泵站流量按泵站控制灌溉面积,结合作物灌溉制度,灌水定额 50m3/亩,灌水时 间 12 天,每天运行 12 小时,可计算各泵站所需提水流量,结合水泵型号,选定各泵 站设计流量。 q 设ma/tt q 设管道系统的灌溉设计流量,立方米/h; m灌水定额,立方米/亩;灌溉水利用系数,0.90; t灌溉天数,12 天;t日灌水时间,12h。 a-灌溉面积,120-500 亩。 q 设50-200 立方米/h (4)pvc 输水管道 管径确定的方法有计算简便的经济流速法和有限流量法,本次计算采用经济流速 法,其公式如下: v q d 8 . 18 式中:q管道设计流量(m3/h); d管道内径(mm); v管道经济流速,取 1.2m/s。 主管管径 160mm,支管 7590mm,根据项目区实际需要,管道压力选择为 0.6- -1.0mpa,pvc 塑料管道。 (5)水泵扬程与泵型 a.沿程水头损失 沿程水头损失按式:dbflqmhf 式中 hf 沿程水头损失,m; f管材摩阻系数,取为 0.948105; l管道长度,m;q流量,m3/h; 招远市张石埠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d管内径,mm; m流量指数,取 1.774; b管径指数,取 4.774; b.局部水头损失 按沿程水头损失的 10%计算 c.泵型选择 水泵的设计扬程 h=hf+hj+h+hp 式中 h水泵设计扬程,m;hf 管道沿程水头损失之和; hj 管道局部水头损失之和;h 典型地面与地下水动水位高差; hp 给水栓工作压力,2m。 通过计算项目区泵站水泵型号为:is100-65-250. 4.4.2.2 排水工程 排水沟主要用来承担项目区内雨水的排出任务,并汇流在项目区外安全地带,有 效地控制地面径流。在本工程中,骨干排水沟尽量运用原有的自然河道、田间路两侧 的排水沟,并汇流到河流,农沟承担田间的排水任务。 (1) 排水沟设计标准 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项目区的斗农排水沟设计标准 为排水 5 年一遇,防洪标准 10 年一遇,一日暴雨 2 日排出。 (2)设计流量计算 设计排水模数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ttrqw6 . 3=pr= 式中:qw设计排水模数,m3/s/km2; t每日排水时数,自排按 24h; t排水历时,1d; r设计径流深,mm。 p设计降雨量,160mm; 径流系数,取 0.59; 计算得排水模数为 0.55m3/s/km2。 排水沟的设计流量依下列公式计算: 100qaq = 式中:q排水流量(m3/s); q排水系数(m3/s/km2); 招远市张石埠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a排水区面积(hm2)。 (3)排水沟横断面设计 排水农沟采用梯形断面。排水沟过水流量计算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 , ,cq=hmhb)(+=nrc 61 =r 5 . 02) 1 (2mhb+= 式中:q排水沟设计流量(m3/s); 排水沟过水断面面积(m2); r水力半径(m); n渠床糙率,取 0.0275; i沟底比降; c谢才系数; b、h沟底宽、水深(m); 湿周(m); m边坡系数。 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附录 h 计算,计算渠道断面尺寸, 同时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尽量减小土方工程量。排水沟断面尺寸如下: 规划斗沟断面,以现有冲沟断面为主,适当整修。 规划农沟,底宽 0.5 米,上口宽 1.2 米,深 0.6 米。 4.4.2.3 建筑物工程 项目所涉及到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包括泵房、塘坝等。 (1)泵房 泵站的建设主要是为保证机电设备安全和方便设施使用过程中的管理,泵房设计 规格为 6 米3.6 米3.3 米(长宽高)共 2 座。 泵站泵房采用砖混结构,房顶采用平顶设计,钢筋混凝土现浇屋面板,外墙采用 墙面砖饰面,内墙水泥砂浆抹面。 (2)塘(拦水)坝 项目加固塘坝 1 处,新建塘坝 1 处。新建塘坝设计坝长 60 米,为粘土心墙砂壳 土坝,筑坝土分层压实,每层厚 0.3 米,上坝时土壤的含水量:砂土为 7-13%,粘土 心墙为 17-27%,采用履带 80 型拖拉机碾压,履带压力为 0.48kg/cm2,碾压遍数为 13 遍,施工时坝顶预留沉陷高 0.05 米。上游坡比为 1:2.5,采用干砌石护坡,厚度为 250mm。下游坡比为 1:2.0,护坡为草皮护坡。 招远市张石埠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表 4-1 拦水坝设计要素表 设 计 要 素 坝高 l 坝宽(顶部宽度) 净长 h名称 (m)(m)(m) 新建塘坝 7460 加固塘坝:本处塘坝由于使用多年,缺少维护,溢洪道处淤泥堆积,杂草丛生, 严重影响了汛期行洪防汛,所以本次加固塘坝主要为塘坝主坝的加固,溢洪道的清淤 工作。 4.4.34.4.3 田间道路规划田间道路规划 田间道:为项目四周连接项目内主干道,是项目区对外联系的通道,具有乡村交 通运输功能。本规划中田间道采用混凝土路面宽 4 米,路面厚度为 15 厘米;路基为 砂路基,厚度为 10 厘米。 生产路:连接田块与田块、田块与田间道的道路,为人工田间作业和收获农产品 服务的道路。生产路设计为素土路基 10 厘米,素土路面 20 厘米,路宽 3 米。 新修田间道长 686m,生产路长 7403m。 4.4.44.4.4 其他工程其他工程 其他工程主要是指在部分田间道及生产路单行栽种防护绿化林木,本规划为田间 道种植白皮松 30 株,株距 4 米;在生产路(塘坝段)种植植冬青球 75 株,株距 3 米。 4.54.5 整治后土地利用结构整治后土地利用结构 项目区建设规模 46.22 公顷,整理后新增耕地 4.67 公顷,新增耕地率 10.10%。 项目完成后,土地利用结构见表 4-2. 招远市张石埠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表 4-2 项目区规划前后地类面积对比表 单位:公顷 农用地未利用地 耕地其他农用地其他土地项目建设规模 合计 小计旱地小计农村道路田坎设施农用地坑塘水面 合计 荒草地 整理前 面积 46.2225.1114.0814.0811.032.095.800.442.7021.1121.11 整理前 比例 100.00%54.33%30.46%30.46%23.86%4.52%12.55%0.95%5.84%45.67%45.67% 整理后 面积 46.2229.5918.7518.7510.842.494.900.443.0116.6316.63 整理后 比例 100.00%64.02%40.57%40.57%23.45%5.39%10.60%0.95%6.51%35.98%35.98% 面积 增加 04.484.674.67-0.190.40-0.900.31-4.48-4.48 招远市张石埠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4.64.6 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 工程量统计表 项目名称:xx 市 xx 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序号分项工程单位工程量合计 一土地平整工程 a01 农地平整工程 a01.01 田埂(田坎) (1) 田埂修筑 m33582.40 a01.02 田块内平整 (1) 推土机推土(三类土) 推土距离 40m 推土机 74kw m315673.00 (2) 土地翻耕三类土 hm214.08 a02 未利用地平整工程 a02.01 田埂(田坎) (1) 田埂修筑 m31880.00 (2) 人工平土 三、四类土 m22230.00 a02.02 田块内平整 (1) 1m3 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土 运距 4km自卸汽车 10t 一、二类土 m310824.00 (2) 土地翻耕三类土 hm24.48 (3) 推土机推土(三类土) 推土距离 40m 推土机 74kw m313374.00 二农田水利工程 b01 排灌工程 b01.03 农渠(沟) (1) 人工挖沟渠(一、二类土) 底宽 2m 以内 m35250.00 b02 喷(微)灌工程 b02.01 管道工程 (1) 人工挖一般土方 土类级别四类 m33065.00 (2) 建筑物土方回填 松填不夯实 m33065.00 (3) pvc 管道安装|直径 160mm 以内换:pvc 管道 160mm m5463.00 (4) pvc 管件安装|直径 7590mm 以内二接口的管件个 301.00 b04 水工建筑物 b04.01 塘(拦水)坝 (1) 1m3 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土 运距 4km自卸汽车 10t 四类土 m310835.00 (2) 推土机推土(四类土) 推土距离 50m 推土机 74kw m310835.00 (3) 履带拖拉机压实 土料干密度 1.7t/m3 以上m3 实方 10835.00 (4) 干砌卵石 护坡 平面 m3172.00 b04.10 泵房 (1) 人工挖一般土方 土类级别四类 m319.00 (2) 土坝填筑 填筑面积 15m2 以上 干容重 1.6t/m3 以下m3 实方 45.00 招远市张石埠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工程量统计表 项目名称:xx 市 xx 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序号分项工程单位工程量合计 (3) 浆砌块石(人工制浆) 基础 m319.00 (4) 浆砌砖 m335.00 (5) 水泥砂浆抹面 立面 平均厚 2cm m295.00 (6) 钢门 m26.80 (7) 钢窗 m25.80 b04.11 设备安装 (1) 单级离心泵 1t 以内台 2.00 (2) 水泵台 2.00 (3) 电机台 2.00 三田间道路工程 c01 田间道 c01.01 路基 (1) 砂路基 厚度 10cm m22700.00 c01.02 路面 (1) 水泥混凝土路面 厚度 15cm m22700.00 c02 生产道 c02.01 路基 (1) 素土路基 厚度 10cm m222109.00 c02.02 路面 (1) 素土路面 机械摊铺路面 厚度 20cm m222109.00 四其他工程 d01.01 种树 (1) 栽植冬青球(带土球 20cm 以内)类土株 75.00 (2) 栽植白皮松(带土球 40cm 以内)株 30.00 招远市张石埠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5 5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5.15.1 施工条件施工条件 经过实地踏勘和项目区的调查研究,本项目的施工条件如下: 5.1.15.1.1 交通交通 项目区对外交通状况良好,项目区所在 xx 村已建有的田间道,生产路多条,大 部分路面与现状地面一致,路况一般。因此本工程对外交通条件能够满足项目施工需 要。 5.1.25.1.2 建筑材料建筑材料 本工程多为土方工程,外来物资运输量小。钢材、钢筋、木材、柴油、汽油等主 要材料可 xx 市市场采购,块石、砂料可在 xx 市范围内解决。 5.1.35.1.3 施工用电施工用电 项目区内已有电力线路配置,足以满足施工用电要求。 5.1.45.1.4 施工用水施工用水 项目区域内地表、底下水水量比较丰富。水质监测结果:ph 值 7.468.01,具弱 碱性;矿化度 0.65g/l 左右,总硬度 314.31081.6mg/l,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 5.1.55.1.5 通讯条件通讯条件 项目区无线电通讯覆盖率较高,为工程实施提供了良好的通讯条件。 5.1.65.1.6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 项目区地形空旷,有利于土地平整工程的实施;砂壤土、轻壤土是项目区的主要 土壤,具有良好的工程承载力;地表、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工程施工可就近取水;四 季分明,温和湿润,日照充足,霜冻期短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工程项目的实施。施工时 招远市张石埠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6 应尽量避开雨季,另外施工时要及时与气象部门协调,对突然到来的自然灾害提前预 防。其它气候条件对施工无显著影响。经统计,项目区年均施工天数可达 200 天以上。 5.25.2 施工布置施工布置 根据项目区的地形地貌条件、农田耕作制度及工程本身的特性,开展各项工程建 设。首先,结合项目区规划的田间道路,修建施工临时道路,布设施工用电线路及施 工供水等设施。然后进行项目区的土地平整、田面填筑。土地平整结束后,再进行排 水沟开挖。项目区内新建塘坝、输水管道铺设及其机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安排在施工 期的后期。 项目工程内容主要有土地平整工程、输水管道、塘坝工程、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