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送审稿)山西地科勘察有限公司二0一一年七月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送审稿)提交单位:山西地科勘察有限公司技术负责:孟秋善编写人员:孟秋善 张宏伟乔晓琴 审查: 秦进生总工程师:孟德富经理:郝汾生山西地科勘察有限公司二0一一年七月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姓 名单 位专业职称或职务调查人签字马庆忠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孔祥忠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孟秋善山西地科勘察有限公司水、工、环高级工程师张宏伟山西地科勘察有限公司地质工程师乔晓琴山西地科勘察有限公司地质助理工程师目 录第一章 矿井及井田概况1第一节 矿井基本情况2第二节 位置、交通9第三节 地形地貌12第四节 气象水文12第五节 地震13第六节 矿井排水能力13第二章 以往地质、水文地质工作评述15第一节 地质勘查工作15第二节 矿井地质工作16第三节 矿井水文地质工作18第三章 地质概况19第一节 区域地质19第二节 井田地质23第四章 区域水文地质36第一节 地表水系36第二节 娘子关泉域概况37第三节 区域主要含水岩组41第四节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42第五章 矿井水文地质44第一节 井田边界及其水力性质44第二节 主要含水岩组45第三节 主要隔水层49第四节 矿井充水条件51第五节 井田及周边地区老窑水分布状况57第六节 矿井充水状况60第六章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65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65第一节 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的评价65第二节 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66第七章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及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68第一节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68第二节 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69附 图 目 录顺序号 图号 图 名 比例尺1 1 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区域地质图 1:500002 2 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8号煤层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 1:50003 3 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15号煤层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 1:50004 4 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1:5005 5 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a-a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 1:20006 6 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8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 1:50007 7 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15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 1:50008 8 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8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 1:50009 9 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15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 1:5000附 件1、 晋煤重组办发200963号文件2、 煤矿采矿证(复印件)3、 委托书4、 勘查单位资质证书5、 报告提交单位承诺书6、 报告编制单位承诺书7、 晋煤规发2010666号文件第一章 矿井及井田概况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是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63号关于晋中市和顺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批准的以和顺云龙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为主体企业的资源整合矿井,是由原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和原山西和顺百利煤业有限公司整合而成,并扩大原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与原山西和顺百利煤业有限公司之间的夹缝空白区。2009年11月27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颁发了证号为c1400002009111220046641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8-15号煤层,矿区面积为6.29km2,矿井能力为120万吨/年,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8-15号煤层保有资源/储量4929万t,服务年限20.2年。为满足兼并重组整合后,分析研究矿井充水规律,开展水害预测及制定防治水措施的需要,2011年6月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委托山西地科勘察有限公司编制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本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9年12月施行的煤矿防治水规定,分析矿井受采掘破坏或者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矿井涌水量或者突水量分布规律、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划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编制本报告的主要依据有:1、晋煤重组办发200963号文件、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11月为该矿换发的采矿许可证。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9年12月煤矿防治水规定。3、矿方提供的8、15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及其它相关生产资料。4、2006年12月,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为了扩大生产能力的需要,委托山西地科勘察有限公司进行补充生产勘探施工4个钻孔,均达优级标准,质量可靠。并于同年12月提交了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煤矿)资源整合地质报告,2007年2月该报告由山西省煤炭工业管理局以晋煤规发2007165号文批复。5、2010年4月山西地科勘察有限公司编制的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6、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文件晋煤规发2010666号关于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第一节 矿井基本情况一、兼并重组整合后矿井情况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是由原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旧名称山西省和顺县联松联办煤矿,面积为4.8604 km2)和原山西和顺百利煤业有限公司(旧名称山西省和顺县西沟联营煤矿二坑,面积为1.314 km2)整合而成,并扩大原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与原山西和顺百利煤业有限公司之间的空白区(0.1156 km2),批准开采8-15号煤层,矿区面积为6.29km2,矿井能力为120万吨/年,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8-15号煤层保有资源/储量4929万t,服务年限20.2年。二、兼并重组整合前矿井情况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矿区内有一个基建矿井: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一个生产矿井:山西和顺百利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前身为和顺县联松联办煤矿二坑,为2006年资源整合中的整合矿井,是由原联松联办二坑和原联松联办煤矿整合而成。该矿现有2007年1月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1400000721297号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8、15号煤层,井田面积4.8604km2。该矿始建于1994年,1995年投产,并于当年见8号煤层,至2002年前一直开采8号煤层,生产能力为3万t/a,后由8号煤层夹矸太厚,于2002年7月进行15万t/a矿井技改工程,开拓延深开采15号煤,于2004年10月竣工,并通过了晋中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晋中市煤炭工业局的竣工验收和晋中煤矿安全监察站的安全设施及条件验收,并分别以市安监行20052号文和晋煤安监晋站字200497号文下达了验收批文。该矿又于2004年12月,进行了采煤方法改革由壁式炮采改为轻型放顶煤综采,开采15号煤层,并于2005年8月完成采改投产,2005年10月矿井能力核定时,核定生产能力为45万t/a,2006年4月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以晋煤行发2006261号文下发了采煤方法改革能力核定批文。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该矿于2005年底进行资源整合(主体矿井)和改制,变集体联营企业为股分制企业,2006年6月经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文件(晋)名称变核企字2006第0543号企业名称变更通知书核准,企业名称变更为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改制后开采15号煤层,采用斜井开拓,布置主斜井、副斜井2个井筒,主斜井倾角24.5,斜长450m,净宽3300mm,为机轨混合提升斜井,井筒装备胶带输送机和单轨,担负全矿井煤炭、人员、矸石、材料及设备等所有提升任务,兼作进风井和安全出口;副斜井倾角24.5,斜长450m,净宽2600mm,担负矿井回风任务,兼作安全出口。井下共布置运输大巷、回风大巷2条开拓巷道,井下开采布置1个综采放顶煤工作面,2个掘进工作面。井下煤炭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辅助运输采用调度绞车牵引矿车运输。矿井通风方式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系统为中央并列式。2007年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文件晋煤行发2007114号“关于介休市大佛寺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等矿井进行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的批复”,批准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进行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建设规模4590万t/a。2006年12月山西地科勘察有限公司编制了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煤矿)资源整合地质报告,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以晋煤规发2007165号文件批准。2007年4月山西安煤矿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了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矿井能力90万t/a,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以晋煤规发2007921号文件批准。2007年8月山西安煤矿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了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初步设计,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以晋煤办基发20071691号文件批准。2008年1月山西安煤矿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了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以晋煤监安二字200849号文件批准,2008年11月开始改造建设变为基建矿井。井田范围由以下13个拐点坐标连线圈定(1954年北京坐标系,6带):点号 x y1 4136795.00 19725170.002 4136080.00 19725340.003 4135145.00 19725085.004 4135180.00 19724450.005 4136150.00 19724490.006 4136865.00 19724510.007 4137165.00 19724500.008 4137200.00 19724000.009 4139240.00 19724000.0010 4138720.00 19726000.0011 4137860.00 19725390.0012 4137370.00 19726100.0013 4137065.00 19725805.00开采深度:由1325-790m标高。山西和顺百利煤业有限公司现为生产矿井。前身为和顺县义兴镇西沟联营煤矿二坑,在2006年资源整合中做为单独保留矿井,保留二坑关闭一坑。该矿始建于1992年,生产能力15万t/a,批准开采15号煤层,2008年批准该矿进行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生产能力由15万t/a升级改造为30万t/a。该矿现有2006年11月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1400000622705号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15号煤层,井田面积1.314km2。井田范围由以下6个拐点坐标连线圈定(1954年北京坐标系,6带):点号 x y1 4137065.00 19725805.00 2 4135500.00 19726230.00 3 4135120.00 19725550.00 4 4135145.00 19725285.00 5 4136080.00 19725340.00 6 4136795.00 19725170.00开采深度:由1302m至1080m标高。三、 兼并重组后四邻关系在井田周边分布有2个生产矿井:山西和顺凤台一缘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和顺北关煤业有限公司。相邻关系见图1-3。分述如下:1、山西和顺凤台一缘煤业有限公司前身为和顺县凤台联营煤矿二坑,为2006年资源整合中的整合矿井,位于井田西侧,与本井田相连,井田面积5.6898km2,批采8、15号煤层, 现开采15号煤层。设计生产能力90万t/a,采用斜井开拓方式,现有三个井筒,主运输大巷采用皮带运输,锚喷支护,矿灯照明,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采用长壁式放顶煤开采方法,轻型液压支架支护顶板,全部垮落法管理采空区。据矿区调查和以往资料,该煤矿属于高瓦斯矿井,8、15号煤尘均具有爆炸性,8号煤层自然等级,倾向性质为不易自燃。15号煤层自然等级,倾向性质为易自燃。矿井涌水量较小,与雨季有关。无越层越界现象。2、山西和顺隆华北关煤业有限公司前身为北关煤矿,为2006年资源整合中的单独保留矿井,位于井田东南侧,井田面积1.5555km2,始建于1983年,1985年投产,批准开采8、15号煤层,8号煤层已经采完,现开采15号煤层,设计生产规模为9万t/a。采用斜井开拓方式,现有两个井筒,主运输大巷采用皮带运输,辅助运输为1t矿车轨道运输,采用矿灯照明,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短壁式炮采采煤方法,液压支柱支护顶板,全部垮落法管理采空区。据矿区调查和以往资料,该煤矿属于低瓦斯矿井,15号煤煤尘具有爆炸性,8号煤层自燃倾向性为不易自燃煤层,15号煤层自燃倾向性为易自燃。矿井涌水量较小,与雨季有关。无越层越界现象。四、周边小窑据本次调查,井田周边现有两个关闭矿井:山西和顺腾信煤业有限公司与凤台联营煤矿一坑。相邻关系见图1-4。分述如下:1、山西和顺腾信煤业有限公司:原名和顺县义兴镇紫罗煤矿,位于本井田东北侧,该矿始建于1984年,采用斜井开拓,房柱式采煤,在其井田北部开采8号煤层,致使其井田北部及外围已形成大范围采空区,该矿于2007年9月18日经山西省煤矿安全监察局晋中监察分局以晋煤监晋中字200728号文批准实施关闭。2009年兼并重组整合到山西和顺隆华北关煤业有限公司。据本次调查,山西和顺腾信煤业有限公司井下涌水量为192-240m3/d,井田内巷道充水因素主要来自顶底裂隙渗水及由井下采塌导致的上覆含水层或地表水渗漏,采古空区积水。井田8号煤层采空区积水量较大,采空区和巷道积水量达145000m3,采空区边界与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边界很近,因此在开采中要引起注意,避免发生事故。2、凤台联营煤矿一坑:位于本井田西南侧,原名凤台联营煤矿,属集体企业,分一坑、二坑开采,一坑开采8号煤,二坑开采15号煤,2006年资源整合时保留二坑关闭一坑。关闭的一坑开采8号煤层,核定生产能力9万吨/年,采用斜井开拓,主井斜长160m,坡度22,副井斜长100m,坡度25,采煤方法为短壁式炮采。该矿自1985年建井以来,在其西南部已形成大面积采空区,离本井田较远,未发现有越层越界现象。(见四邻关系图1-1)图1-1四邻关系图第二节 位置、交通1、位置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沁水煤田阳泉煤炭国家规划区东南部,和顺普查勘查区中段东部边缘,和顺县城西南约1.5km的义兴镇串村以北,行政区划隶属于和顺县义兴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1371133307,北纬371913372125。2009年11月27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颁发了证号为c1400002009111220046641采矿许可证,有效期自2009年11月27日至2011年11月27日,矿区范围由下列12个拐点坐标连线圈定:整合后矿界拐点坐标一览表 表1-1拐点编号1954年北京坐标系,6带1980西安坐标系,6带x(m)y(m)x(m)y(m)14137065.0019725805.004137017.0519725736.2124135500.0019726230.004135452.0419726161.2334135120.0019725550.004135072.0319725481.2244135145.0019725285.004135097.0319725216.2254135145.0019725085.004135097.0319725016.2264135180.0019724450.004135132.0319724381.2174137165.0019724500.004137117.0519724431.2084137200.0019724000.004137152.0419723931.2094139240.0019724000.004139192.0619723931.19104138720.0019726000.004138672.0719725931.21114137860.0019725390.004137812.0619725321.21124137370.0019726100.004137322.0619726031.21开采深度:由1325m至790m标高。矿井8-15号煤层实际赋存标高为1325m至830m。井田南北长约4.12km,东西宽约2.23km,矿区面积为6.29km2,批准开采8-15号煤层,证载生产规模120.00万t/a,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2、交通井田位于和顺县城西南约1.5km处的义兴镇黄狮垴村至串村一带,南侧有阳(泉)涉(县)铁路和阳(泉)黎(城)207国道通过;榆(次)和(顺)公路从矿区南部通过,距该矿仅500m;距和顺县火车站运距约1km。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1-2)。23第三节 地形地貌本井田位于太行山中段西侧,属中山侵蚀区,基岩裸露,沟谷纵横发育,切割剧烈。区内基岩大面积裸露,少部分被黄土及冲积物所覆盖,冲沟发育。区内地势总体为北西高、南东低,最高点在井田中部偏西的摩天垴山顶上,标高1547.9m,最低点在井田北部的清漳东源的河床中,标高1264.9m,最大相对高差为283.0m。地形坡度一般在3045之间。第四节 气象水文本井田属海河流域清漳河水系。井田北部为清漳东源,以西又称张翼河,俗称北河,清漳河发源于昔阳县少山大龟谷。据蔡家庄水文站资料:清漳东源流量平均为1.55m3/s,最大流量为694m3/s。此外,井田内还发育一些走向北东-北西向的冲沟,平时干涸无水,仅雨季有短暂洪水通过。和顺县地处高寒山区,气温比同纬度太原盆地区域偏低较多,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冬春干旱少雪多风,夏秋温和多雨,秋季气候凉爽,冬季寒冷少雪,全年夏短冬长。根据和顺县气象站2001-2009年观测资料,主要气象要素特征如下:(一)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37.5mm,2002年最大为697.7mm,2004年最小为429.4mm,降水量年内差异悬殊,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年总降水量的60%。历年11月初至次年4月中旬为降雪期。(二)蒸发量: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548.0mm,2009年最大为1588.1mm,2003年最小为1348.3mm。(三)气温:多年平均气温7.5,其中1月分最低,平均-8.4,7月分最高为19.9。极端最高气温35.8,极端最低气温为-32.1。(四)气压:多年平均气压874.4hpa,2003年最高为874.8hpa,2009年最低为873.5hpa。(五)霜期:全年无霜期平均为132天。平均初霜期始于9月,最早9月2日,最迟10月13日。平均终霜期在5月中旬,最早4月14日,最迟6月4日。(六)风速: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冬季多西风,夏季多西南风,多年平均风速为2.02m/s,2006年风速最大为2.3 m/s, 2009年风速最小为1.8m/s。(七)其他:全年平均相对湿度63%。最大冻土深度110cm,10cm深土壤冻结始于11月27日,解冻日期平均为3月11日。第五节 地震根据山西地震局资料,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井田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属多震区。第六节 矿井排水能力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现为基建矿井,设计排水井为副斜井,井下主排水泵房设在集中轨道下山底部,主排水泵房底板标高+1070m,排水管沿管子道、集中轨道下山、井底车场、副斜井敷设到地面水池。副斜井井口标高+1317.856,排水垂高hp=248m,排水管路总长度lp=855m;矿水呈中性,ph=67,容重=1020kg/m3。该矿在副斜井井底附近设有主、副水仓及主排水泵房,已安装3台md155-67b5型多段离心式水泵,该水泵额定流量为qe=155m3/h,额定杨程he=315m,额定效率e=72%,额定的汽蚀余量(npsh)r=4.2m;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的要求,3台水泵,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将井下涌水通过副斜井敷设的排水管路排至地面工业场地的矿井水处理站。采区水泵房设在轨道大巷东侧,排水管路沿轨道大巷敷设至井底水仓。采区水泵房距井底水仓距离为580m,高差为52m。该矿已安装3台d46-304型多段离心式水泵,该水泵额定流量为qe=46m3/h,额定杨程he=120m,额定效率e=70%,额定的汽蚀余量(npsh)r=3.0m;配yb200l1-2型防爆三相异步电动机,30kw,660v,2950rpm,d=90%,cos=0.89;排水管选用无缝钢管1334,2趟,沿轨道大巷敷设至井底水仓;吸水管选用无缝钢管1594。第二章 以往地质、水文地质工作评述第一节 地质勘查工作本井田位于沁水煤田的北东侧和顺普查区中段,地质调查工作起始较早,自1870年起,先后有多名中外学者在和顺地区进行调查研究,但系统地质勘探工作则始于1958年,先后的工作单位及成果主要有:1、1958年原煤炭部119队进行了包括本井田在内的昔阳左权地质普查工作,并于同年12月提交了山西省沁水煤田昔阳左权间地质普查报告书。该次普查钻孔坐标未用经纬仪测定,质量较低,由该图实测成图的110000与15000地形地质图质量差,评为不合格,储量予以注销。2、1972年山西省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队完成了包括该矿区在内的120万左权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3、1981年1984年,煤炭部航测大队对和顺县进行了航空摄影,1983年山西煤田地质勘探148队进行了控制调绘,1984年煤炭部航测大队内业成图(地形图及地形地质图15000)。4、1987年8月至1988年8月,山西省煤田地质勘探148队在和顺县一带进行普查,共施工钻孔19个,进尺10333.38m,于1989年9月提交山西省沁水煤田和顺区普查勘探地质报告,于1990年12月获得山西煤炭工业管理局晋煤决字(1990)2号文批准。5、1990年4月1993年12月,山西省煤炭地质勘探二队对上元煤矿进行了精查地质勘探,共施工钻孔14个,并于1993年12月提交了山西省和顺县上元煤矿精查地质报告(说明书),本井田位于其东北侧,本次工作利用了其中的314号钻孔水文资料。6、1992年3月-1993年7月,山西省煤炭地质勘探二队对南窑矿区进行了精查勘探,并于1996年8月完成了山西省和顺县南窑煤矿精查地质报告(说明书)。第二节 矿井地质工作原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为基建矿井,原山西和顺百利煤业有限公司为生产矿井,现在均开采15号煤层。这两个矿自建井开始,就配备了专门技术员,配合生产需要,做了一定的矿井地质工作。1、矿井测量工作为了随时掌握生产进度和便于规划,对井筒进行了详细测量。井口和主要大巷使用防爆全站仪实测,利用国家三、四等三角点的基础上加密控制,先测得近井点做联系测量,然后采用井下导线逐点实测,其精度达到规范要求,质量可靠,可满足生产实际情况的需要。2、矿井地质工作本矿从建井开始对对井下揭露的构造进行了地质编录,沿巷道煤壁进行连续观测,实测煤厚、煤层结构、顶底板岩性,将所揭露的地质构造、涌水量、瓦斯等情况记录在册,有些内容还标注在图上。这些的原始地质资料编录是进行采后总结、进行地质分析与采后对比的重要地质依据。矿井地质资料整理: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自2006年成立以来开始建立了地质构造、巷道见煤点、矿井涌水量、储量动态等台账,3、矿井地质制图采掘工程平面图:两矿目前均开采15号煤,有比例尺为1:2000的采掘工程平面图。日常性的地质观测是、采掘情况全部填绘在图上,并进行经常性的修改和补充。井上下对照图:是将采掘工程巷道绘制在1:5000的地形图上。目前开采15号煤,有15号煤层井上下对照图。地形地质图、综合柱状图、剖面图等均采用原地质报告中的有关图纸。4、瓦斯监测工作按照生产规程要求,坚持逐日进行瓦斯含量监测,并按照上级部门要求,每年进行一次全矿井瓦斯等级鉴定,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5、煤质检验坚持不定期对开采煤层进行了主要煤质指标测试, 以了解井田煤质变化情况,同时对开采煤层进行了煤尘爆炸性和煤的自燃倾向性试验,取了一系列试验数据,为评价煤层开采技术条件提供了可靠依据。本矿自建井以来,先后的工作单位及主要地质成果有:(1) 2006年4月由山西地科勘察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山西省沁水煤田和顺县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煤矿资源储量核查地质报告(供资源整合用),该地质报告已由山西省地质矿产科技评审中心以晋评审储整字2007165号文批准通过,并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以晋国土资储备字2007261号文进行了储量登记备案。(2) 2004年5月由山西地科勘察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晋中市和顺县和顺普查勘探区义兴镇西沟联营煤矿矿产资源储量核查检测报告,该报告已于2006年6月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以晋国土资整储备字2006102号文进行了储量登记备案。(3) 2006年12月,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为了扩大生产能力的需要,委托山西地科勘察有限公司进行补充生产勘探,共施工4个钻孔,均为甲级,质量可靠。并于同年12月提交了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煤矿)资源整合地质报告,2007年2月该报告由山西省煤炭工业管理局以晋煤规发2007165号文批复。(4) 2010年4月山西地科勘察有限公司编制的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详细查明了可采煤层的层数、层位、厚度变化和可采范围;详细查明了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和工艺性能,划分了煤类,对煤的工业用途作出评价;基本查明了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及其他开采技术条件,按照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8、15号煤层达到勘探程度,6号煤层达到普查程度。第三节 矿井水文地质工作原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的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从1988年开始由专人负责,原山西和顺百利煤业有限公司的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从1986年开始由专人负责,对井下出水点进行调查建账,但几经矿权人的变更,资料不是太全,只是近几年的水文资料比较完整。井下水文地质观测:对于巷道和回采工作面,有出水地点,进行观测和登记,并在图上标注记录。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分析充水因素,在有可能涌水的地段加强防治水工作。本区矿井的水害主要是本煤层巷道中的水,凡属于低凹地区均要考虑防水害,对这些地区要进行调查观测。从2007年开始,在井底车场主水仓和采区水仓等建立观测站对矿井涌水量进行观测。2009年11月,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为解决矿井建设及生活用水,委托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在井田东南部施工一水井,取水层位为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岩溶裂隙水。钻探井深894.00m,终孔后对马家沟组以上地层进行了抽水试验,静止水位埋深为568.00m,标高为702.00m,水位降深22.0m,稳定出水量20m3/h,合计480m3/d。根据该矿所配的潜水泵抽水,出水量32m3/h,流量稳定。经水质检测,水化学类型为so4hco3-camg型,ph值7.46,矿化度0.9951g/l。水井坐标x=4135394.118 y=19725447.384 h=1270.0。2010年4月,山西地科勘察有限公司编制了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该报告对井田内及周边煤矿采(古)空区积水积气情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调查,并用有关公式对井田及周边煤矿采(古)空区的积水量进行了估算,成果较为可靠第三章 地质概况第一节 区域地质1、区域地层井田位于沁水煤田阳泉煤炭国家规划区东南部,和顺普查勘探区南部边缘,太行山中南段西翼,根据和顺普查勘查区资料,区域地层自东而西由老至新为:上元古界长城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新生界上第三系及第四系地层。见表31。区域地层简表 表3-1地 层 单 位厚 度(m)地 层 特 征分布区域及特点沉 积 相界系统组新生界第四系q0-80为土黄色粘土、亚粘土及砂和砾石。区内广为分布。陆相上第三系n0-25棕红色粘土及砂质粘土。粘土中含有锰铁质、钙质结核。底部为砾石。主要出露在冲沟两侧。中生界三叠系t中统t2二马营组t2er一般600上部为灰黄、黄绿色砂岩夹棕红色泥岩;底部为一层灰绿色细砂岩夹透镜状砾岩。出露于和顺县城西北部外围。下统t1和尚沟组t1h131-200紫红色泥岩夹灰紫色砂岩及砾石。刘家沟组t1l415-595浅灰红色砂岩夹紫红色泥质岩及砾岩。古生界pz二叠系p上统p2石千峰组p2sh123-163由灰紫色、紫红色砂岩、泥岩组成,顶部夹淡水灰岩薄层及透镜体。本井田内西部广泛分布。上石盒子组p2s411-467由灰绿色、灰白色砂岩、黄绿色、紫红色泥质岩组成,顶部夹燧石条带。下统p1下石盒子组p1x90-149由黄褐色、灰绿色砂岩夹泥岩组成。上部夹锰铁矿层,下部偶夹薄煤层。山 西 组p1s39-70由灰色、灰白色砂岩、灰黑色泥质岩及煤层组成。过渡相 区域地层简表 续表3-1地 层 单 位厚 度(m)地 层 特 征分布区域及特点沉 积 相界系统组古生界pz石炭系c上统太 原 组c3t105-165为一套砂岩、泥岩、石灰岩及煤层组成的含煤沉积建造。由煤层及其顶板石灰岩(北部层数多,南部少)频频出现而显出典型特征。主要分布在207国道两侧及本井田西部。海陆交互相中统本 溪 组c2b10-40上部为泥质岩夹薄层砂岩及灰岩透镜体和不稳定薄煤层,中下部为铝质岩及山西式铁矿。北中部海陆交互相。奥陶系o中统o2峰 峰 组o2f150-216顶部为中厚层质纯石灰岩;上部为豹皮状灰岩,白云质灰岩;下部为砾状泥灰岩、泥灰岩,含石膏。主要出露在207国道以东广大地区。陆表海上马家沟组o2s176-308由角砾状泥灰岩、泥质灰岩、白云质泥灰岩、豹皮状灰岩、石灰岩组成。中部夹少量燧石及团块。下马家沟组o2x37-213由角砾状泥灰岩、石灰岩组成。底部为稳定的黄绿色钙质页岩和薄层状泥质灰岩,称“贾汪页岩”下统o1101-122为一套白云岩沉积,顶部普遍有一层燧石层。咸化泻湖相寒武系上统3142-178由砾石、砂岩、页岩、泥灰岩、鲕状灰岩、竹叶灰岩、白云岩等组成,含丰富的三叶虫化石。底部为含砾砂岩。主要分布在和顺县中东部地区。浅海相中统2228-308下统162-106上元古界ptz长城系z1235m广泛超覆于太古界之上,由较厚的石英砂岩,石英岩状砂岩及含有铁、磷、钾的细碎屑岩及火山熔岩组成。分布在和顺县东部太行背斜西冀。海滨/浅海相2、区域构造本区位于太行隆起及高平长治泽城昔阳皋落断褶带的西翼,受区域构造的控制,地层走向总体显示为北北东,倾向北西西。区内地层平缓,倾角一般512,在区域东北部及西部二、三叠系泥岩与巨厚砂岩接壤带,由于受泽城皋落断褶带和沁水拗陷包括左权右匣一团壁断褶带影响迁就,倾角在20左右,最大达35以上。从区域构造形迹的展露看,南部较北部简单,西部较东部简单,东部断褶并存,西部主要为宽缓、稀少的长轴褶曲,断层和褶曲走向基本平行地层走向,属典型的新华夏系构造,但亦有少数北西、北东、近南北或东西向短轴褶曲和小断层。第二节 井田地质 一、地层本井田位于沁水煤田阳泉煤炭国家规划区东南部,和顺普查勘查区中段东部边缘。井田内基岩大面积出露,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山西组及石炭系太原组地层在井田东南、南部零星分布;二叠系上石盒子组地层广泛分布于井田中西、北部;新生界覆盖于各个时代基岩之上。根据和顺普查区及水井地质资料,井田内由老至新发育有奥陶系下统亮甲山组(o2l)、中统下马家沟组(o2x)、中统上马家沟组(o2s)、中统峰峰组(o2f);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下石盒子组(p1x)及上统上石盒子组(p2s);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全新统(q4)地层。井田内地层层序、厚度、岩性及其变化情况由老至新简述如下:1、奥陶系(o)下统亮甲山组(o1l)岩性为灰色含燧石结核厚层状白云岩,本组地层未揭穿,据水井揭露厚度为15.80m。中统下马家沟组(o2x)岩性上部为灰色薄-中厚层状石灰岩、夹薄层泥灰岩;中下部为青灰色中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夹角砾状含白云质灰岩,底部为泥灰岩及薄层砂岩,水井揭露厚度为181.40m,与下统亮甲山组地层呈整合接触。中统上马家沟组(o2s)岩性上部为深灰色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夹薄层角砾状泥灰岩;中部为深灰色豹皮状灰岩、厚层状石灰岩;下部为角砾状泥灰岩、泥质灰岩,局部夹有石膏,水井揭露厚度287.00m,与下马家沟组地层呈整合接触。中统峰峰组(o2f):下部为角砾状泥质白云岩、角砾状泥灰岩,底部为泥质灰岩夹薄层石膏带,中部为灰黄色厚层状泥灰岩夹豹皮状灰岩,裂隙发育,为方解石脉充填,上部为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夹灰黄、灰色白云质泥岩,水井揭露厚度285.60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2、石炭系(c)中统本溪组(c2b)主要由浅灰、灰色砂质泥岩、泥岩、铝质泥岩和1-2层深灰色透镜状石灰岩组成,夹1-2层煤线,底部为山西式铁矿及薄层铝土矿。平行不整合于奥陶系灰岩侵蚀面之上,沉积厚度受奥灰侵蚀基准面控制。厚12.96-25.60m,平均17.35m。局部含有1-2层薄煤,均不可采,无经济价值。上统太原组(c3t)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厚度为106.32-126.96m,平均117.57m。底部以k1砂岩连续沉积于本溪组地层之上,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岩性主要为灰色砂岩、深灰、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石灰岩及煤组成。本区含煤9层,自上而下为81、8、9上、9、11、12、13、14、15号,其中8、15号煤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其余煤层均为不可采煤层。含石灰岩34层,以k2 、k3、k4较为稳定。本组下部泥岩中富含黄铁矿结核,动植物化石丰富,依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5个旋回,各旋回以充填层序为主,厚度不大,该组据岩性、化石组合及区域对比,自下而上可分三段。(1)下段(c3t1)由k1砂岩底至k2石灰岩底,厚37.60-51.20m,平均44.40m,为本组主要含煤段。岩性主要由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灰-深灰色细粒砂岩及2-3层煤层组成。其中本井田主采的15号煤层位于该段的中部,15号煤层底板有一层含鲕粒的铝质泥岩,有时相变为薄层泥石灰岩,发育不稳定;所含15号煤层为全井田内稳定可采煤层,14号煤层为不稳定不可采煤层,泥质岩中含大量的植物化石碎片。底部k1(晋祠砂岩)为灰白色中细粒砂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黄铁矿、菱铁矿结核,分选性、磨圆度较好,硅质胶结,厚度0-9.38m,平均2.38m。(2)中段(c3t2)厚47.20-49.20m,平均48.31m,主要由灰深灰色砂岩、黑色砂质泥岩、薄煤层及3层石灰岩组成,灰岩厚度占本段岩层总厚度的一半左右,三层灰岩的层位、厚度都比较稳定,从下至上依次称为k2、k3、k4,灰岩与灰岩之间夹有灰色砂岩、黑色砂质泥岩及11、12、13号煤层,其中13号煤层厚0.44-0.62m,平均0.53m,不稳定不可采,11号煤层厚0-0.83m,平均0.50m,不稳定不可采,12号煤层厚0-0.88m,平均0.35m,不稳定不可采。 a、k2石灰岩厚4.30-6.00m,平均5.35m,全区稳定,含介形类有孔虫、腕足类等到动物化石,局部夹燧石结核、黄铁矿薄膜,k2代表一次大规模海侵形成的碳酸盐岩沉积。b、k3石灰岩厚4.30-5.40m,平均4.02m,为深灰色石灰岩,含苔癣虫等动物化石,属水动力能量较低的碳酸盐台地沉积。c、k4石灰岩厚1.81-4.70m,平均2.23m,致密块状,受后期河流冲刷再沉积作用,厚度变化较大,系潮间带的碳酸盐岩台地沉积。k2、k3、k4三层石灰岩全区稳定,岩性各具特色,可作为良好的标志层。旋回标志明显,地层在横向上岩性变化不大,岩层易于对比,为海陆交互相沉积。(3)上段(c3t3)为k4石灰岩顶部至k7砂岩底部之间的地层,厚21.52-26.56m,平均24.86m,岩性以灰白色的粗粒、中粒、细粒砂岩为主,其次为含菱铁矿结核黑色灰黑色的泥岩、砂质泥岩,含81、8、9上、9号煤, 8号煤层位于该段的中下部,为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其余煤层均不稳定不可采。3、二叠系(p)下统山西组(p1s)本组为井田内另一主要含煤地层,厚度51.20-80.00m,平均65.07m,底部以k7(阳泉称第三砂岩)砂岩连续沉积于太原组地层之上,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岩性主要由灰-灰白色中细粒砂岩及深灰、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和煤组成。本组共含有6层煤,自上而下编号为1、2、3、4、5、6号, 3、6号煤层较稳定大部可采,其余煤层均不稳定不可采。底部砂岩k7砂岩厚1.00-6.40m,平均3.53m,为灰色含云母的石英砂岩,细粒、泥质胶结,具小型交错层理,砂体呈宽带状,系分流河道沉积。下统下石盒子组(p1x)与下伏山西组整合接触,岩性主要由灰、灰绿-黄绿色,局部为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铝土泥岩及灰白色砂岩组成,该组厚度92.90148.77m,平均117.00m,本组依据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上下两段:a、下段(p1x1)厚度54.40-79.74m,平均62.70m。为灰黄、灰绿色中细粒石英砂岩、夹灰-深灰色砂质泥岩及泥岩,局部夹1-2层煤线,底部k8砂岩以中-粗粒为主,局部相变为粉砂岩,厚1.40-12.41m,平均6.91m,与下伏山西组地层连续沉积。b、上段(p1x2)厚度38.50-69.03m,平均54.30m,为黄绿、灰绿色中-细粒砂岩,夹杏黄色砂质泥岩及薄层铝质泥岩,下部以灰黄色中粒砂岩(k9)为主,夹12层深灰色砂质泥岩;上部以灰绿色、紫红色砂质泥岩为主,夹23层中粒、细粒砂岩,顶部为“桃花泥岩(k10)”, 桃花泥岩厚一般0.58-18.91m,平均7.00m,为浅灰、灰紫色铝质泥岩,具网格状节理,含大量铁质鲕粒且不均匀,地面风化后呈褐红色斑块,颜色鲜艳,如桃花绽开,故称为桃花泥岩。加之其上下岩层颜色区别明显,故作为上、下石盒子组的分界标志十分理想。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井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管理学基础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完整版)天车工规程考试题及答案
- 小学英语语法重点知识点归纳讲义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真题附答案
- 2025羊肉牛肉养殖环节供需状况研究投资风险评估规划评估方案
- 个人技能提升年度培训计划书
- 2025社区团购行业竞争分析及供应链整合路径与资本运作模式研究报告
- 2025碳中和目标下裁断机行业绿色转型路径研究
- 2025研究通讯设备行业市场前景与发展潜力的行业投资布局优化策略方案
- 2025研究区块链技术应用前景与投资布局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大学《林学-森林经理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知识试题库及答案
- 工厂天然气安全培训课件
- 2025秋南水北调生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招聘(15人)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招标代理机构合同范本
- 水处理生产工(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高考英语新课标II卷讲评课件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蒙医学》专业生涯发展展示【高职(专科)】
- 2025江苏省数据集团第二批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二保焊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 ISO9001-2026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讲解、运用、推行培训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