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1页
某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2页
某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3页
某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4页
某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地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武隆县双河乡集中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武隆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队2010年5月iiii目 录 1.概述- 6 -1.1.概述- 6 -1.2.设计依据- 6 -1.3.资金来源- 7 -1.4.武隆县概况- 7 -1.4.1.基本概况- 7 -1.4.2.自然条件- 7 -1.5.项目区概况- 9 -1.5.1.双河乡概况- 9 -1.5.2.气象- 9 -1.5.3.工程地质- 10 -1.5.4.供水现状与水质卫生- 10 -2.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11 -2.1.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11 -2.1.1.自然条件- 11 -2.1.2.工程技术方便- 11 -2.1.3.水源水量充足- 11 -2.1.4.水质良好- 12 -2.1.5.工程管理- 12 -2.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2 -2.2.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12 -2.2.2.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12 -2.2.3.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 13 -2.2.4.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13 -2.2.5.实现武隆县“最先脱贫,率先致富”的需要- 13 -3.设计规模和水源论证- 14 -3.1.供水范围和供水人口- 14 -3.2.用水量与设计规模- 14 -3.2.1.设计年限- 14 -3.2.2.供水规模和居民生活用水量- 14 -3.2.3.公共建筑用水量- 15 -3.2.4.饲养畜禽用水量- 16 -3.2.5.企业用水量- 17 -3.2.6.消防用水量- 17 -3.2.7.浇洒道路绿地用水量- 17 -3.2.8.管用漏水与其它未预见用水量- 17 -3.2.9.供水规模- 17 -3.2.10.人均综合用水量- 18 -3.2.11.水厂自用水量- 18 -3.3.水源论证- 18 -3.3.1.水文径流计算- 18 -3.3.2.工程水文- 19 -3.3.3.库区工程地质- 19 -3.3.4.取水口(坝)工程地质条件- 19 -3.3.5.天然建筑材料- 20 -3.4.供水水源水质- 20 -3.5.供水水质和水压- 21 -3.5.1.供水水质要求- 21 -3.5.2.供水水压要求- 21 -4.建设规模与水厂厂址- 21 -4.1.建设规模- 21 -4.2.建设年限- 21 -4.3.水厂建设的必要性- 22 -4.4.水厂厂址- 22 -4.4.1.厂址- 22 -4.4.2.工程地质- 23 -5.工程设计- 23 -5.1.给水系统设计- 23 -5.2.净水工艺- 23 -5.3.工程內容- 23 -5.4.工程设计- 24 -5.4.1.取水工程- 24 -5.4.2.输水工程- 24 -5.4.3.净水工程- 25 -5.4.4.配水工程- 32 -5.4.5.水厂总体设计- 35 -5.4.6.厂区管线- 35 -5.4.7.厂区排水设计:- 36 -5.4.8.厂区用电设计:- 36 -5.5.水厂和水源的卫生防护- 36 -5.6.环境保护、安全与卫生- 37 -5.6.1.药剂环境保护- 37 -5.6.2.防噪音- 37 -5.6.3.安全- 37 -5.6.4.卫生- 37 -5.6.5.节能- 37 -5.7.定员编制- 38 -5.8.主要构、建筑物占地- 38 -5.9.主要设备及材料- 38 -5.10.三材用量- 40 -6.结构设计- 40 -6.1.工程概况- 40 -6.2.设计依据的标准- 41 -6.3.建筑设计- 41 -6.4.结构设计- 42 -6.5.防洪和抗震- 43 -7.消防- 44 -8.供配电设计- 44 -8.1.设计依据- 44 -8.2.设计范围- 45 -8.3.负荷性质和供配电电源及运行方式- 45 -8.4.负荷计算- 45 -8.5.变配电室设置- 45 -8.6.防震与接地- 46 -8.7.照明- 46 -9.仪表、自控及通讯设计- 47 -9.1.设计依据- 47 -9.2.设计范围- 47 -9.3.自控系统构成- 47 -9.4.仪表选型要求- 47 -10.施工组织设计- 47 -10.1.施工条件- 47 -10.1.1.自然条件- 47 -10.1.2.工程概况- 48 -10.1.3.材料供应- 48 -10.2.施工总布置- 48 -10.3.临时设施布置- 48 -10.4.施工场地- 49 -10.5.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49 -10.6.主要实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 49 -10.7.施工总进度计划- 50 -10.8.工程施工- 50 -10.8.1.土石方施工- 50 -10.8.2.混凝土施工- 50 -10.8.3.砖砌体施工- 51 -10.9.管线施工- 51 -10.10.雨季施工- 52 -10.10.1.保证措施- 52 -10.10.2.组织措施- 53 -10.10.3.技术措施- 53 -10.10.4.施工措施- 53 -11.工程占地- 54 -12.水土保持及环境影响评价- 54 -12.1.方案编制总则- 54 -12.1.1.编制目的- 54 -12.1.2.编制依据- 55 -12.2.工程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56 -12.3.水土保持方案- 56 -12.3.1.方案编制原则- 56 -12.3.2.防治目标- 56 -12.3.3.防治责任范围- 57 -12.3.4.水土保持治理分区- 57 -12.3.5.水土流失防治工程体系- 57 -12.3.6.水土流失预防措施- 57 -12.3.7.方案实施进度计划- 58 -12.4.水土保持监测- 58 -12.5.环境影响评价- 59 -12.5.1.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59 -12.5.2.环境影响分析- 59 -12.5.3.对策及措施- 60 -12.5.4.结论及建议- 60 -13.工程管理- 61 -13.1.建设期管理- 61 -13.1.1.质量管理- 61 -13.1.2.资金管理- 61 -13.1.3.进度管理- 61 -13.2.运行期管理- 61 -13.2.1.运行管理- 61 -13.2.2.合理用水- 62 -14.工程投资概算- 62 -14.1.概算编制说明- 62 -14.1.1.工程简要说明- 62 -14.1.2.编制内容- 62 -14.2.编制依据和原则- 63 -14.2.1.项目划分和编制方法- 63 -14.3.基础资料- 63 -14.3.1.人工预算单价- 63 -14.3.2.主要材料预算价格- 63 -14.3.3.施工用电、风、电单价- 63 -14.3.4.设计概算费率- 64 -14.3.5.其他- 65 -14.4.概算结果- 65 -14.4.1.投资概算- 65 -14.4.2.工程设计概算表格- 65 -15.财务分析- 67 -16.结论及建议- 67 -附件:1 .工程基本情况统计表2.工程概算表3.水质化验报告4 .工程设计图1. 概述1.1. 概述武隆县位于渝东南乌江下游,幅员面积2901km2,辖26个乡镇,187个行政村,40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35万人,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水利部对口扶贫县,三峡库区淹没县。我县多数供水工程建于90年代,引、净、供等设施老化,供水能力不能满足场镇供水需求,广大干群反映迫切,要求建设供水工程,改善饮水水质水量条件,其中双河集中供水工程属于新建项目之一。武隆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队于2010年4月受重庆武隆县润龙水利工程维护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承担武隆县双河乡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设计,编制武隆县双河乡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武隆县双河乡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总设计供水规模:500 m3/d。工程设计中主要有取水工程、输水工程、净水工程、配水工程四部分。该项目实施后可解决该地区及城乡结合部3379人口饮用水问题。对解决双河乡当地城镇、农村和旅游人口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满足水量水质要求,进一步促进当地和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可研报告将通过对供水工程的取水、输水、净水、配水等工程环节进行设计。1.2. 设计依据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武隆县双河乡发展总体规划报告” 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武隆县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报告” ,经相关部门和专家对本供水工程进行反复研究和论证,并征得该地区广大干群同意,确定实施本供水工程。编制武隆县双河乡场镇供水工程在发展规划报告基础上,进行可研设计。本设计依据文件:武隆县双河乡城镇发展总体规划报告武隆县“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报告有关主要资料及文件:水源水质评价报告配套资金筹措与保证书水质检测报告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中国农村给水工程规划设计手册村镇给水设计规范规划部门的规划选址意见国土部门用地批审文件项目业主基本情况项目资金筹措意见区县有关部门对水价承诺文件环境影响报告及批复文件水资源论证报告及批复文件水土保持报告及批复文件设河建设方案及防洪报告批复文件1.3. 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 125.0万元申请中央投资 9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 0万元业主单位自筹资金 35.0万元1.4. 武隆县概况1.4.1. 基本概况武隆县位于重庆市渝东南乌江下游,属山区农业县之一,全县总人口40万,以汉族为主,其中农业人口35.80万。当地上年工农业总产值130937万元,其中农业52868万元,工业产值7806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203元。1.4.2. 自然条件1. 地形地貌 位于川东南盆周侵蚀,溶蚀峡谷中低山区。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伏流交错,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属典型的立体地形区。2. 气象条件1) 气候气候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7.4摄氏度,最高气温41摄氏度,最低气温-3.5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为1094.4mm,全年降水量以6-7月最多,约占年内的41%。年平均无霜期为296天。年平均风速为3.4m/s,最大月平均风速为4.4m/s,以东风为主.冰冻线为0.3米。2) 地震地震烈度为7度。3. 水文水系 武隆县地处乌江下游,主要河流有:乌江、芙蓉江、大溪河、木棕河、石梁河、长途河、清水溪、赵家河、猫儿沟等。水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大,但水量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平衡,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0.8951亿m3。 1)地表水资源:我县地表水资源丰富,但径流汇流时间短,利用程度不高。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94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520mm,多年平均径流深719mm,地表水资源总量20.8627亿m3。2)地下水资源:我县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但利用极少,开发潜力大。根据地下水在介质中储存的条件和特性,武隆的地下水可分为三大类:碳酸岩岩溶水、碎屑岩孔隙裂隙层间水、基岩裂隙水。经计算,全县地下水资源储量为3.654亿m3,出露量为2.7888亿m3。在地下水总储量中:碳酸岩岩溶水3.423亿m3,占总储量的95.3%;碎屑岩孔隙裂隙层间水0.0135亿m3,占总储量的0.37%;基岩裂隙水0.1582亿m3,占总储量的4.33%。3)过境水资源:我县有乌江、芙蓉江、大溪河三条外源河流。对于芙蓉江、大溪河的过境水量按两流域地表径流计算方法计算,芙蓉江境外流域面积7105.7km2,多年平均过境水46.67亿m3;大溪河境外流域面积1013.58km2,多年平均过境水6.2305亿m3。乌江过境水较大,按照长委武隆水文站测定乌江多年平均流量1450.6 m3/s进行估算,多年平均过境水量 457.47亿m3。经现状年实际调查统计,全县过境水利用量为324亿m3。 4. 地质构造在地质构造上,由于太平洋板块自动向西的挤压运动,使武隆县地质褶皱明显,在构造上自动向西形成了东部芙蓉江背斜、武隆向斜,中部仙女山、白马山背斜、长坝向斜和西部弹子山背斜、鸭江向斜三大背斜构造带,同时形成了芙蓉江、贾角山冲断层和白马山、仙女山、弹子山逆冲断层断裂构造带。境内出露地层除泥盆纪缺失外,从寒武纪到侏罗系均有沉积,并以仙女山、白马山断层为界,划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为下古生界、中生界地层区,西部为晚古生界、中生界地层区。岩层以三叠、二叠纪灰岩分布最广,占全县总面积的80%,侏罗、志留、奥陶纪零星分布。5. 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武隆非金属矿产十分丰富,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铝土、硫铁矿、重晶石、白云岩、耐火粘土、白金、石灰岩、泥灰岩、泥(页)岩、砂岩、含钾页石、方解石、石墨、溶洞磷矿、铜硅石(硅灰石)、水晶、黄玉、建筑石料,以及稀有金属矿产,分散元素矿产。植物资源:武隆以中亚热带植物为主。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常绿针阔混叶林、竹林、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交混林、灌木林、疏林草地及灌丛草地。植被中有速生优质树种马尾松、杉木、铁尖杉、白花泡桐、香椿、檫木、南酸枣;有属一级保护树种银杉、珙桐、水杉,二、三级保护树种杜仲、鹅掌楸、胡桃、厚朴、银雀树;还有经济树种桐、茶、乌柏、漆、棓、棕、刺梨、猕猴桃等。动物资源:武隆主要野生动物有哺乳类4目12科34种;爬行类2目2科16种;两栖类2目3科6种;鸟类18科25种;鱼类7目8科34种。1958年后野生动物栖生地缩小,加上乱捕滥杀,导致品类减少,数量下降,多年不见豺、狼、虎、豹踪迹。旅游资源:武隆县山川秀丽,景色宜人,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资源丰富。“乌江画廊”、“地质公园”、“芙蓉洞、芙蓉江”、“仙女山”、“白马山”等旅游景区众多。其中,以“芙蓉洞”、“仙女山”为主的溶洞、高山草原风光成为武隆旅游资源的代表。1.5. 项目区概况1.5.1. 双河乡概况双河乡地处武隆县北部,距县城47公里。东邻接龙乡,南接仙女山镇、土坎镇,西靠涪陵大木乡,北与丰都三坝乡相连,平均海拔1300米。属中山地区,全县境内最高点为双河乡磨槽湾,海拔高度为2033.3m。1.5.2. 气象武隆县双河乡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委分明,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在17c左右,年均日照在1120小时,年均太阳辐射73千卡平方厘米;年均降雨量在1200。1.5.3. 工程地质工程区域位于西南地区中东部,四川盆地东南缘,属鄂黔台褶带。区内地形总体上东高西低,山势雄伟陡峭,境内高程最高仙女山可达2033米,最低乌江仅170米,相对高差1863米,属于构造溶蚀地形的深切割低中山区。区内出露地层岩性为二跌系的灰岩和志留系的页岩等,厚度达数千米,工程区在大地构造部位上隶属于扬子准地台()四川台拗()川东南陷褶来()的仙女山背斜北西翼,褶皱和断裂沿北东向呈条带状分布,构成本区的基本构造骨架。工程区在江口向斜近轴部发育有朱子溪正断层,晚更新世以来断层活动微弱。工程区地质结构简单,区域构造稳定性良好。查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地震动峰值水平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1.5.4. 供水现状与水质卫生双河乡现有场镇供水水池一处,现供水总人口1270人,其中学生400人。该供水工程于90年代修建,供水能力为100m3/d,取水源为龙洞口,引水管为100pe管道,长3.6km,引水流量为4.6l/s,水池处无净化器和净水构筑物,水质在下雨天经防疫部门检测不达标,平时大肠菌群也超标,水质按生活、饮水卫生均不合格,需配套净化处理设施,同时,水量现已不能满足需求,根据武隆县双河乡城镇发展和旅游总体规划和建设,其水量远不能满足场镇及周边农村的供水需求,特别是区域性水源奇缺,情况严重。通过实地勘测了解,只有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和借用相邻流域水量调节,才能解决水源问题。根据总体发展规划,必须立即建设供水工程,解决区域供水问题。2. 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及必要性2.1. 工程建设的可行性2.1.1. 自然条件(1)交通便利:工程区域及附近均有主道公路直通现场,供水管网工程沿道路布设,交通十分便利。(2)材料丰富:工程所需石料可从石场采购,河砂可采用乌江或芙蓉江砂和现场制作,储量丰富、优质,三材及其它材料可在重庆或武隆购进。(3)地质条件好:管道及建筑物均坐落在石灰石或页岩基础上,地质条件良好,施工用水、用电比较方便。2.1.2. 工程技术方案工程建设方案为:按照规划,在双河乡沿河村六社乌龟堡水源点通过6.5km的引水管道等输水工程输水至双河乡沿河村一社修建供水厂,进入水厂净水构筑物进行水质处理后,再由供水主支管系统通过自压水流供给用水户。供水厂规模为500m3,2.1.3. 水源水量根据南川鸣玉水文站36年实测径流资料推算求得双河乡场镇供水工程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流量为0.191m3/s,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为198.03万m3,径流深750mm。另外通过采用工程措施可以引用相邻流域径流,其多年平均流量为0.135 m3/s,相应径流总量139.97万m3,故双河乡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源来水年径流总量338.0万m3。水源水量能满足该供水,同时可以调节干旱期1个多月上游无来水量。2.1.4. 水质水源经送检结果表明,水质好,矿化度较低,水源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有关规定,完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1.5. 工程管理工程建成后,将由武隆县水务局实行行业管理,武隆润龙水利工程维护有限责任公司为业主,建成后移交武隆县乡镇供水公司承担项目管理的运行管理模式。近年来,武隆县润龙水利工程维护有限责任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施工及管理经验,能严格按实施计划进行项目建设,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能够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和工程监理制度。项目建设的所有资金由该项目部统一管理,统一安排,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严把资金使用关。项目区与周边地区没有土地纠纷,干扰因素少,能确保工程顺利实施。2.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双河乡场镇供水工程是列入我县近期重点建设计划的乡镇集中供水项目,为彻底解决该乡城镇及周边农村村民用水困难和用水安全问题,积极推动市县旅游业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该项目的筹建十分必要,具有重要整治意义和经济意义。2.2.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武隆县委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进一步扩大武隆扶贫开发成果,努力将双河乡打造成重庆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片” 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解决和完善双河乡供水迫在眉睫,十分必要。2.2.2.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发展形势和我国加入wto的举措,既拓展了我国各级城镇的发展空间,又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推动地方经济的“起飞”。通过对项目区供水工程的实施,优化和提升武隆生态旅游业,使之成为武隆县域经济的增长极,带动区域农村相关农、副、加工、包装、运输、营销为主的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这对于全面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2.2.3.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重庆城乡统筹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等国家宏观战略的启动与实施,双河乡面临着历史上难得的发展机遇。通过供水项目的实施,逐步将该地区建成生态小集镇、新型农村集镇模式和成为县城拓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之成为农业基础设施完善、特色产业发展、生活环境优美、旅游服务配套、农民充分就业、子女教育良好、农村文化丰富、家庭生活富裕和具有渝东南民居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格局将形成。2.2.4. 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通过项目的实施,农民生活饮用水量得到保障,不再肩负挑水、背水的重担,减少了体力劳动,从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生活质量之余,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栽花种草,对居住环境进行治理和美化,使双河湖旅游片区生态环境体系得到改善和保护。2.2.5. 实现武隆县“最先脱贫,率先致富”的需要武隆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三峡库区淹没县之一,农民收入较低、贫困面大。近年来,随着双河乡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双河乡日益面临越来越尖锐的经济、社会、环境三效益的矛盾,集镇建设的发展大大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实施本项目能大幅度增加该地区农民收入,彻底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早日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2.6 武隆县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重庆市十佳旅游区武隆拥有“乌江画廊”、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芙蓉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及白马山自然保护区、龙水峡地缝、黄柏渡漂流、大溪河小三峡、后坪天坑群等自然景观。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周边城镇发展带来机遇。因此,建设该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功能,促进发展,意义重大。3. 设计规模和水源论证3.1. 供水范围和供水人口供水的区域为双河乡场镇和农村集中民区结合部,涉及三个村8个农业社,746户,3379人。为确定其规划饮水设计人口,根据“十五”来的自然增长情况,统计规划供水区域人口,人口增长率按12计算,设计规划年人口3420人;按照武隆县双河乡发展总体规划报告,15年规划新增人口654人,旅游常住人口170人,流动人口135人。故拟定双河乡水厂设计供水人口4425人。3.2. 用水量与设计规模根据武隆县双河乡场镇供水工程,对供水范围用户的实地勘测,根据场镇居民和村民生活习惯与用水状况,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状况,确定有关用水参数。其主要参数如下:3.2.1. 设计年限结合当地发展情况确定,武隆县双河乡场镇供水工程设计年限为15年。3.2.2. 供水规模和居民生活用水量设计用水居民人数p=p0(1+)n+ p1 p=现有人口数(1+人口自然增长率)设计年限+ 机械增长总数=设计人口数 p0各村供水范围内的现状常住人口数,其中包括无当地户籍的常住人口。p1各村的设计年限内人口的机械增长人口规划以及近年来流动人口和户籍迁移人口的变化情况,按平均增长法确定;设计年限内各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可根据当地近年来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确定;n 工程设计年限。 w = p q / 1000w = 村设计人口数 该村生活用水定额 / 1000 = 村居民生活用水量(m3/d)q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本工程所在地为重庆,设计用水条件为集中供水点取水,或水龙头入户且无洗涤池和其他卫生设施,根据重庆市乡镇供水定额规范确定最高日常住人口生活用水定额120.0l/d.人,走读学生及旅游流动人口用水定额为40.0l/d.人。双河乡场镇水厂供区内设计人口及用水量表项目名称用水单位现状人口(人)设计人口(人)人口机械增长总数(人)人口自然增长率()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居民生活用水量(m3/d)双河乡集中水厂双河乡政府707912110变电站101212110供水站101212110财政所303212110幼儿园教职工151112110幼儿园走读生23023512110小学教职工505112110小学走读生57958012110农产品加工厂10010012110工艺品加工厂10010012110村用水居民44044212110村用水居民61061212110村用水居民70071012110个体餐饮业22024012110美容美发服务业204012110个体招待所11512012110其它8010012110小计3379346615年规划常住人口065412110旅游流动人口017012110旅游留住人口013512110合计33794425125313.2.3. 公共建筑用水量由于缺乏资料根据规范建议的范围为居民生活用水量的5%-10%,考虑当地发展情况,公共建筑用水量取居民生活用水量的10计算结果双河水厂53.1(m3/d)。3.2.4. 饲养畜禽用水量饲养畜禽用水量 = 各畜禽用水量之合计算方法如下: 某类型畜禽用水量 = 该类型畜禽用水定额 乘 数量 乘放养折算比例 饲养畜禽用水量 = 各类型畜禽用水量之合;根据规范: “集体或专业户饲养畜禽日最高用水量,应根据畜禽饲养方式、种类、数量、用水现状和近期发展计划确定。 1 )圈养时,饲养畜禽用水定额可按表3.1.4选取; 表3.1.4 饲养畜禽日最高用水定额 单位:l/头或只d畜禽类别用水定额畜禽类别用水定额畜禽类别用水定额马4050育成牛5060育肥猪3040骡4050奶牛70120羊510驴4050母猪6090鸡0.51.0 2)放养畜禽时,应根据用水现状对按定额计算的用水量适当折减 ; 3)有独立水源的饲养场可不考虑此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用水量相对较大的牲畜作计算,取用水定额为35l/头.d,计算结果如下表 水厂畜禽类别头数定额l/d设计用水量m3/d育肥猪750035.00262.53.2.5. 企业用水量根据规范要求,企业日用水量应根据以下要求确定:1. 企业生产用水量应根据企业类型、规模、生产工艺、用水现状、近期发展计划和当地的生产用水定额标准确定。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量,应根据车间性质确定,无淋浴的可为2035l/人班;有淋浴的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淋浴用水定额可为4060l/人班。2. 对耗水量大、水质要求低或远离居民区的企业,是否将其列入供水范围应根据水源充沛程度、经济比较和水资源管理要求等确定。”3. 最终确定双河乡水厂供水范围企业用水i= 300.00 (m3/d)。3.2.6. 消防用水量根据规范要求:”消防用水量应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和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39的有关规定确定。允许短时间段供水的村镇,当上述用水量之和高于消防用水量时,确定供水规模可不单列消防用水量。”最终确定水厂消防用水量均 = 0.00(m3/d)。3.2.7. 浇洒道路绿地用水量根据规范,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经济条件好或规模较大的镇可根据需要适当考虑,其余镇、村可不计此项”。确定水厂供水范围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 = 100.00(m3/d)3.2.8. 管用漏水与其它未预见用水量根据规范: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之和,宜按上述用水量之和的10%25%取值,村庄取较低值、规模较大的镇区取较高值。结合当地发展情况,双河水厂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之和=按上述用水量之和的15取值: = 176.48(m3/d)3.2.9. 供水规模双河水厂供水规模(即最高日供水量) = 居民生活用水量 + 公共建筑用水量 + 饲养畜禽用水量 + 企业用水量 + 消防用水量 + 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 + 管网漏失水量及其它未预见用水量 = 458.02(m3/d)。3.2.10. 人均综合用水量双河水厂工程人均综合用水量 = 供水规模 / 设计人口 = 0.33(m3/d)3.2.11. 水厂自用水量根据水厂用水实情,结合规范,取水厂日用水量为供水规模的5计,即双河水厂日用水量458.020.0522.90m3/d,供水工程总引水量为458.02+22.90480.92m3/d。3.3. 水源论证由重庆市武隆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报告,我县主要水源有地下水和地表水。地下水大致可划分为三类,即:碳酸岩岩溶水、碎屑岩孔隙裂隙层间水、基岩裂隙水。在地下水资源总储量中:碳酸岩岩溶水3.4823亿立方米,占储量的95.3%;碎屑岩孔隙裂隙层间水0.0135亿立方米,仅占储量的0.37%;基岩裂隙水0.1582亿立方米,占储量的4.33%。地表水资源县境内多年平均流量1450.6立方米/秒,主要分布于河流、水库、山坪塘等。经工程技术人员实地勘测调查了解分析和根据南川鸣玉水文站36年实测径流资料推算求得双河乡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流量为0.191m3/s,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为198.03万m3,径流深750mm。另外通过采用工程措施可以引用相邻流域径流,其多年平均流量为0.135 m3/s,相应径流总量139.97万m3,故双河乡场镇供水工程水源来水年径流总量338.0万m3,可满足该场镇15年规划供水需求。3.3.1. 水文径流计算本设计流域属无资料地区,径流计算采用参证站鸣玉水文站,利用流域面积比及降水修证推算而得。根据南川鸣玉水文站36年实测径流资料推算求得双河乡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流量为0.191m3/s,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为198.03万m3,径流深750mm。另外通过采用工程措施可以引用相邻流域径流,其多年平均流量为0.135 m3/s,相应径流总量139.97万m3,故双河乡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源来水年径流总量338.0万m3。本工程设计流域控制面积2.33km2,根据设计流域和参证站的集水面积,利用流域面积比及降水修证,求得各设计代表年径流成果见下表:双河乡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坝址各设计代表年径流成果表 频率()项目255075多年平均流量(m3/s)0.1910.1350.030.326总量(万m3)198.02139.9794.6338.0水源水量能满足该供区供水要求,同时可以调节干旱期1个多月上游无来水量。3.3.2. 工程水文本流域为暴雨洪水,坝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2.33 km2,由于无洪水实测资料且集雨面积小,故设计洪水按四川省水文手册推理公式法计算,结合历史洪水调查成果求得工程坝址区洪水成果为:20年一遇15.3 m3/s,100年一遇21.2 m3/s。3.3.3. 库区工程地质库区两岸基岩基本裸露,主要为志留系的页岩夹粉砂岩,无大的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库岸稳定性好。库区固体径流来源不丰,不存在严重的淤积问题。水库为狭长型,无人口居住,不存在淹没搬迁问题。库区两岸山体雄厚,不存在单薄分水岭,加之库岸岩体主要为页岩,不存在库区渗漏问题。3.3.4. 取水口(坝)工程地质条件取水工程取水口位于双河乡2公里,距武隆县城61公里,交通方便。取水口(坝)两岸地形不大对称,右陡左缓。河床覆盖层为第四系冲洪积层的大块石,孤石夹泥沙,厚约46米,下覆基岩为志留系的页岩;右岸上部为二跌系的灰岩,公路以下为志留系页岩,地表分布35米的第四系坡崩积物及公路开挖的弃渣;左岸为志留系的页岩,地表分布47米的第四系坡崩积物的亚粘土夹块碎石。河谷地质结构为缓倾斜岩层区的斜向谷,岩石倾向上游偏右岸。区内地质位于江口向斜的北西翼,岩石走向北东4045,倾向北西,倾角2025。属于单斜岩层区,具有较好的构造稳定性。岩体中主要发育北东向裂隙,次为北西向,裂面较平直,基本闭合无充填,延伸数米。3.3.5. 天然建筑材料取水工程区内天然沙砾石料质量差,可利用少,宜采用人工骨料。区内灰岩分布广泛,且位于公路旁,其开采运输条件好,距取水口(坝)较近,灰岩质量和储量完全满足本工程的需要。3.4. 供水水源水质经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水源水质适宜生活饮用水,见附件:水质化验报告。根据规范,供水水源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 应水质良好、便于卫生防护,地下水源水质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的要求,地表水源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的要求,或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的要求。 当水源水质不符合上述要求时,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若限于条件需加以利用时,应采用相应的净化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质应符合农村供水规范3.2.1要求。2. 应水量充沛,干旱年枯水期设计取水量的保证率,严重缺水地区不低于90%,其他地区不低于95%。 当单一水源水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取多水源或调蓄等措施。3. 应符合当地水资源统一规划管理的要求,并按照优质水源优先保证生活用水的原则,合理安排与其它用水之间的关系。结论:该供水水源符合上述要求,且符合水源水质标准要求,可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3.5. 供水水质和水压3.5.1. 供水水质要求武隆县双河乡场镇供水工程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3.5.2. 供水水压要求根据村镇供水现行规范要求:供水水压,应满足配水管网中用户接管点的最小服务水头;设计时,对很高或很远的个别用户所需的水压不宜为控制条件,可采取局部加压或设集中供水点等措施满足其用水需要。 配水管网中用户接管点的最小服务水头,单层建筑物为510m,两层建筑物为1012m,二层以上每增高一层增加3.54.0m;当用户高于接管点时,尚应加上用户与接管点的地形高差。配水管网中,消火栓设置处的最小服务水头不应低于10m。用户水龙头的最大静水头不宜超过90m,超过时宜采取减压措施。4. 建设规模与水厂厂址4.1. 建设规模根据第3章统计人口情况,按照规范规定的用水定额计算,设计规模为500m/d,考虑水厂自用水量5%,为74.18 m/d,所以,武隆县双河乡水厂工程建设规模确定为506.78m/d,取500 m/d。4.2. 建设年限根据武隆县喀斯特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对武隆县双河乡场镇水厂工程建设要求,水厂工程将于2010年8月动工,于2011年8月完工,工程建设期为12个月。4.3. 水厂建设的必要性双河乡位于我县东南部,距县城59km,是重庆市重要旅游景区之一,也是我县主要旅游乡镇和城镇规划拓展区乡镇,该乡镇已列入我县“十一五”重要建设基地。随着武隆申遗的成功,必将带动武隆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双河特有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前景广阔。为了保证双河旅游的综合开发,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好地区缺水问题,才能有效地推动武隆旅游支柱产业及至旅游经济的更快发展。该乡现有供水无任何水处理设施,直接从水源点引取,水源水量不足,引水、净水、供水工程设施部分老化,工程供水能力远不满足该场镇及农村用水需求,加之配套设施不完善,水源卫生在下雨天浊度不能达标,供水问题严重制约了该镇经济建设发展,新建双河乡场镇供水工程项目十分必要,主要体现在:一是解决场镇及附近农村饮水安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二是团结党群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三是维持供水工程自身发展与生存;四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丰富城镇文化、贸易和旅游可持续发展。4.4. 水厂厂址4.4.1. 厂址根据规范:水厂厂址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1. 充分利用地形高程、靠近用水区和可靠电源,整个供水系统布局合理;2. 与村镇建设规划相协调;3. 满足水厂近、远期布置需要;4. 不受洪水与内涝威胁;5. 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6. 有良好的卫生环境,并便于设立防护地带;7. 有较好的废水排放条件;8. 少拆迁,不占或少占良田;9. 施工、运行管理方便。根据以上要求,结合实情最终厂址确定,即:双河水厂。双河水厂地面标高737.50m,位于乡镇郊的一个居高点,距水源点长度为6.5km,比水源点低123.0m,水厂距离供电电源500m。4.4.2. 工程地质拟建水厂地形平坦开阔,属灰岩区地质,砌体石料丰富,地基基础坚硬满足建厂要求。5. 工程设计5.1. 给水系统设计武隆县双河乡场镇供水工程双河水厂设计规模为500m/d,水厂均按照每天供水工作20.00小时,k日=1.30,k时=2.00,进行供水工程设计。5.2. 净水工艺水源水质良好,下雨后的浊度有一定变化,加之细菌种类超标,原水浊度长期低于1000ntu、瞬间不超过2000ntu,由此采用一般净水工艺进行水质处理。具体如下:加药器、净水构筑物、消毒等净水工艺 5.3. 工程內容l 取水工程:n 取水头部n 取水泵房l 输水工程:输水管道、桥、护坡;l 净水工程:投药系统、孔室反应池、斜管沉淀池、无阀过滤池、消毒系统、清水池等;l 配水工程n 配水干管n 配水支管n 计量装置l 供电系统:变配电室、地下电缆等;l 厂区基础设施:厂区给水系统,雨、污水系统、道路、照明、绿化、围墙、大门、场地平整等。5.4. 工程设计5.4.1. 取水工程5.4.1.1. 取水量双河水厂取水源设计流量除满足日供水量458.18m/d的要求,设计取水量为500m/d。 5.4.1.2. 取水构筑物5.4.1.3. 取水构筑物工程水源位置高于水厂,输水采用自流引水。由于取水量属于中小,且无木排和流冰的情况,所以采用喇叭管取水头部, 由于河流泥沙和漂浮物较多的,所以喇叭管布置形式采用顺水流式方式,进水管采用进水管采用自流管。根据采用以下参数,自流管埋深0.5m 水管流速0.8m 进水管径110.0mm 和50 mm,进水管根数2,长度分别为240 m和1590 m,水源修调节池两口容积300.0m3。5.4.2. 输水工程根据双河水厂与水源位置,确定输水工程为自流引水,输水管按最高日工作时用水量加上水厂用水量,每天工作20小时,设计输水能力为500m3/d。流量为20.83l/s。4.4.2.1 引水管道根据输水工程实情况,拟定输水方案为水源引一条引水管道,进入调节水池,输水管直接引水至水厂净化处理,管段流量实行分别计算。水源至抽水站引水管道为第一段,水厂为第二段,两段设计引水流量为q1q220.83l/s0.021m3/s。采用以下管材,计算结果如下表。管段管材长度(m)设计流量(l/s)流速(m/s)管径(mm)管道水头损失(m)管材公称压力(pma)第一段聚乙烯管pe15907.7520.0215028880.8第二段聚乙烯管pe24012.7080.0211107.70.8 1) q m3/s设计流量(高日工作时取水量)=(供水规模+水厂自用水)/水厂工作时间 2) v m/s设计流速,采用经济流速.3) 管道设计内径d(m),应根据设计流量和设计流速确定;设置消火栓的管道内径不应小于100mm。d(m)=2 sqrt(q / (v pi)4) 沿程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h1= il 式中 h1沿程水头损失m;l计算管段的长度m;i单位管长水头损失m/m; pvc-u、pe等硬塑料管的单位管长水头损失计算:i=0.000915q 1.774 /d 4.774 式中 q管段流量m3/s;d管道内径m;5)局部水头损失,按其沿程水头损失的5%计算。5.4.3. 净水工程(一)水厂选址根据工程水源及供区实际情况,经方案比较,拟定水处理厂布置于沿河村一社寨子,高位水池以下,海拔高程737.50m,地形开阔,交通方便,砌体石料丰富,供区为自流供水。(二)水厂平面布置根据饮水工程的需求,水厂征地面积3.33亩,厂区由净水构筑物,蓄水池,管理房,围墙、绿化区、下水排污设施等,详见水厂平面布置图。具体设计见设计图。(厂区平面布置图)(三)净水构筑物设计根据人饮工程设计规模q500m3/d,为自流引水处理,运行时间为24小时/天,日处理水量约500 m3,每小时水处理能力为20.83m3/h。水厂建净水建筑物一组,净化能力q80m3/h,。水源水质化验结果表明,浑浊度、大肠菌群、细菌总数三项指标超标。为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