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课 题 浅谈安全气囊系统 所属教学单位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专 业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年 级 2011级 学 号 20111656 姓 名 张乐元 指导教师 赵磊 年 月 日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一、选题的性质 ()应用理论研究 ( )应用研究 二、选题的目的和理论、实践意义目的:众所周知,汽车是我们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出现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方便,使人们实现了“日行千里”的移动梦想,但是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交通事故。随着用户安全意识的提高,为了减少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由于巨大的惯性力所造成的对驾驶员和乘员的伤害,现代汽车装用安全气囊系统越来越普及。意义:通过对该篇论文的撰写,将使我更进一步了解了安全气囊在当代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并掌握有关汽车安全气囊的功能和故障产生的原因、故障现象及正确的维修方法,有利于在今后的实践操作中得到更好的发挥。安全气囊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安全气囊概述2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及特点3安全气囊的作用与分类4汽车安全气囊的应用5安全气囊的缺陷四、课题研究的方法、策略及基本条件课题研究方法及策略:专业理论联系生产实践,深刻理解教材相关内容后,通过上网查阅、参考有关专业杂志等收集资料,并随时向论文指导老师和实习单位的师傅请教不懂之处,在规定时段完成的论文。基本条件:在学校有大量资料可供查阅,实习期间主要从事汽车维护与保养项目,并学习了关于安全气囊技术,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并且收集了很多关于安全气囊的相关资料。实践意义:通过对该篇论文的撰写,使我更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安全气囊的发展状况、发展前景。安全气囊是近些年来被逐渐应用于现代轿车上的新技术之一。为了减少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由于巨大的惯性力所造成的对驾驶员和乘员的伤害,现代汽车在驾驶员方向盘中央普遍装有安全气囊,有些汽车在副驾驶座前的手套箱上端和乘员座位上也装有安全气囊。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总体安排1、2013年9月2013年10月:确立选题,进行文献搜集、整理和撰写开题报告;2、2013年10月2013年11月:通过访谈、生产实践等形式进行实际的调查研究,完成论文初稿;3、2013年11月:中期检查并修改论文;4、2013年11月:论文定稿;5、2013年11月2013年12月10日:论文评定及答辩。六、成果形式描述通过此次的论文,我学到了很多知识,通过查资料和搜集有关文献,培养了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且由原先被动接受知识转换为主动寻求知识,这可以说是学习方法上的一个很大突破。通过写论文,我学会了如何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学会了怎么更好的处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使我掌握了安全气囊的构造、工作原理、检测和调试的方法,并具有了分析、判断和排除常见故障的能力、更加了解安全气囊的作用以及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为日后的作业有着潜在而深远影响。七、指导教师意见及指导安排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八、所属教学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批表申报人张乐元所属教学单位兰州职业技术学院设计(论文)选题名称浅谈安全气囊系统课题来源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课题简介:理解安全气囊对汽车的影响,深入掌握安全气囊的作用、组成以及工作原理,能够独立完成有关汽车安全气囊的诊断与排除,并能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能深入了解安全气囊在汽车上的应用与发展前景。选题理由及准备情况:选题理由: 据统计安全气囊系统在汽车相撞时,可使头部受伤率减少25,面部受伤率减少80左右。所以汽车的安全性备受关注。无论一个人驾驶技术多么高超,有些事故还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安全装备特别是安全气囊就显得尤为重要。准备情况:现已收集了大量汽车安全气囊疑难故障案例资料,在实习过程中一直从事汽车机修,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做好了论文的基本准备工作。设计(论文)要求及所具备的条件:要求:1.论文结构完整,版式符合学院统一要求。2.论述观点显明,有理有据,语言通顺流畅,表述规范,内容无错误。3.能将专业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进行科学分析和论证,文章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具备的条件:已完成高职2年半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并进行了相关实践操作(包括课内实操和课外实训及毕业前近半年的工作岗位实习)。以教科书理论为指导,查阅相关的研究资料,社会调查,查阅实践案例,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具备了撰写毕业论文的条件。指导小组意见: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所属教学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目录摘要11安全气囊概述11.1安全气囊历史发展11.2安全气囊简介22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及特点42.1安全气囊的组成42.2安全气囊的特点73 安全气囊的作用与分类73.1安全气囊的作用73.2安全气囊的类型83.3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94汽车安全气囊的应用94.1 安全气囊的工作过程94.2安全气囊的起爆条件114.3使用安全气囊注意事项115.安全气囊的缺陷145.1安全气囊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145.2安全操作规范146 .安全气囊的拆装及维护156.1安全气囊的拆卸146.2安全气囊的安装146.3安全气囊的维护147.总 结178. 主要参考文献17浅谈安全气囊系统 浅谈安全气囊系统摘要汽车安全气囊是一种被动安全系统装置。通俗简单的就是说,保护不是主动的,只有在发现碰撞之后,这个系统才会起作用。安全气囊主要由传感器、微处理器、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等部件组成。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用以判断撞车程度,传递及发送信号;气体发生器根据信号指示产生点火动作,点燃固态燃料并产生气体向气囊充气,使气囊迅速膨胀,气囊容量约在(50-90)l。同时气囊设有安全阀,当充气过量或囊内压力超过一定值时会自动泄放部分气体,避免将乘客挤压受伤。安全气囊所用的气体多是氮气或一氧化碳。汽车安全气囊是在发生碰撞后,非常短的时间内,ecu发出点火指令,气体发生器起爆释放气体,气袋重启后冲破cover而形成一个袋体,使像前冲的乘员不至于撞到方向盘或者仪表板或者其他汽车零部件上。其实就是一个用能量制约能量的过程,通俗说就是以暴制暴,所以说是被动的。气囊起爆后是一个袋体(就像一个充气的气球),能抵消很大一部分由于碰撞而对司乘人员向前的冲量和能量,从而达到保护作用。关键词:碰撞传感器,气体发生器,缓冲气囊,控制块(电脑)1安全气囊概述1.1安全气囊历史发展安全气囊是l953年由美国人约翰赫 缀克发明的,1973年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引进安全气囊技术进行实车应用。经过了30 多年的漫长历程,直至1984年,汽车碰撞安全标准(fmvss208)在美国经多次被废除后又重新被认可并开始实施,其中规定从 l995年9月1日以后制造的轿车前排座前均 应装备安全气囊,同时还要求1998年以后 的新轿车都装备驾驶者和乘客用的安全气囊,自此才确认了安全气囊的作用。如今,这个在当年颇具创意性的发明已转为千百万个产品,种类也发展为正面气囊、侧面气囊、安全气帘等等。各国生产的中高级轿车,大多数都装有安全气囊,有些轿车已将安全气囊列入必装件。在国内消费者对汽车被动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除了极少数高级车装备了侧面气囊之外,大部分车型还只是安装了正面气囊安全气囊系统,属于辅助约束系统(srs)。它的作用是在碰撞过程中弥补佩带安全带仍不能保护乘员头部 、脸部、胸部和膝部的缺。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要求在新车上必须安装气囊。例如在美国,相应的法规已从1989年起实施该法规要求一定要安装大尺寸的气囊。而欧洲的专家们则认为最好的方案应该是:安全带和小尺寸气囊的配合使使用。所以,欧洲的公司只生产小尺寸气囊。现在,在汽车上,一个气囊安装在驾驶盘上,一个安装在驾驶员旁前排乘员的前面。侧面气囊或者装在车门上,或者装在座椅靠背上,气囊用尼龙制成,材料厚度为0.45mm。为了保证气囊的气密性,在其内表面涂复薄薄一层合成橡胶或硅橡胶。在气囊的内表面固定有专门的带子,这些带子在气囊充气时能使其保持一定形状。气囊侧面设有许多孔,这些孔用来快速从气囊中排出气体。这点十分重要的,否则,人就会被气囊推向后面或被一个气囊或几个气囊挤住而受伤。为避免气囊因长期叠置而成硬块,在气囊内部覆盖一层特殊的材料,它可使气囊的有效使用期达到15年。 安全气囊系统采用了一种类似火箭固体燃料发动机的气体发生器,在这种气体发生器中,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使气囊充气。气体发生器的燃料通常使用叠氮化钠,但也有的使用硝化纤维,也有的系统使用压缩气体。气囊系统中的传感器通常有三种类型:机械式、机电一体式及电子式。大多数气囊采用多个电子传感器分布在车身不同位置以便准确感知碰撞信号,并将信号传递到车上的控制系统中。控制系统也查以控制气囊系统的点火,进行系统的故障诊断,判别定要保护的乘员座位是否有乘员及是什么样的乘员。若判定前排座位上为儿童座椅,那么,在发生碰撞时,儿童座椅前的气囊就不能点火。总之,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只有在必须使用气囊时才使气囊工作。当前,安全气囊出现了两种发展趋势。美国和日本的汽车公司正在努力增大气囊尺寸来保护乘员。而欧洲一些汽车制造公司,如“默谢台斯奔驰”、“宝马”和“沃尔沃”等则认为,安全气囊本身决不是保障乘员的灵丹妙药,它必须在一个统一的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中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在这个系统中,一定要具备紧缩式安全带、结构可靠的座椅、儿童专用座椅和一系列其它部件。而且,最好在车身结构设计开始时就考虑到这个安全系统所有必须的组成部件的安装。1.2安全气囊简介安全气囊系统称为srs,相对于安全带,安全气囊只是一个辅助保护设备。安全气囊是用带橡胶衬里的特种织物尼龙制成,工作时用无害的氦气填充。它主要分布在车内前方(正副驾驶位),侧方(车内前排和后排)和车顶三个方向。在装有安全气囊系统印有supplemental inflatable restraint system,简称srs)的字样,直译成中文,应为“辅助可充气约束系统”。英文名称中强调了安全气囊是辅助性的设备,应该与安全带作才能起到最佳的保护作用。可惜的是中文名称中忽略了这一点,容易给用户带来误解,以为仅靠安全气囊就能获得良好的保护效果。其实,若不配合安全带使用的话,在某些情况下,安全气囊展开时会对乘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在正驾驶位的气囊装在方向盘位置,副驾驶位的安全气囊安装在正前方的平台内部,在意外发生的瞬间可以有效的保护驾驶员驶位乘员的头部和胸部,因为正面发生的猛烈碰撞会导致车辆大幅度的变形,而车内乘员会随着这股猛烈的惯性向前俯冲,造成跟车内构件的相互撞击,另外车内正驾驶位置的安全气囊可以有效的防止在发生碰撞时方向盘顶到驾驶者的胸部,避免致命的伤害。而侧面气囊系统是保护汽车遭侧面碰撞以及车辆翻滚时乘员的安全一般安装于车门上,在车辆遭到侧面碰撞会导致车门严重变形,以至于无法开启车门,车内乘员被困于车内,侧面安全气囊可以有效的保护车内驾乘人员来自侧面撞击导致的腰部,腹部,胸部外侧,以及胳膊的伤害,保证身体上肢的活动能力和逃生能力。随着整车被动安全重要性的深入人心,在一些高档豪华轿车上高达30几个气囊从颈、膝、甚至是在车顶的两侧面配有两条管状气囊,在意外情况发生时能够有效的缓解来自车顶上方的下压力,配合侧面气帘能够有效的保护乘客的头部和颈部。膝盖部分的气囊位于前排驾驶座椅内,一旦打开能够有效保护后排乘客的腰下肢体部位,从而也能缓解来自正面碰撞的前冲力。 图1.2 多气囊系统车外气囊系统又叫保险杠气囊。当汽车在正面碰撞行人时,气囊迅速向前张开和向两侧举升,托起被撞行人同时防止行人跌向两侧。目前车外气囊系统正处于研制阶段。 安全气囊是汽车被动安全中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产品。它的保护效果已经被人们普遍认识,有关安全气囊的第一个专利1958年。1970年就有厂家开始研制可以减轻碰撞事故中乘员伤害程度的安全气囊;20世纪80年代,汽车生产厂家开始逐渐装用安全气囊;进人90年代,安全气囊的装用量急剧上升;而进入新世纪以后,汽车上普遍都装有安全气囊。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简称srs)是辅助安全系统是作为安全带的辅助安全装置出现。安全带与安全气囊是配套使用,没有安全带,安全气囊的安全效果将要大打折扣。据调查,单独使用安全气囊可使事故死亡率降低18%左右,单独使用安全带可使事故死亡率下降42%左右,而当安全气囊与安全带配合使用时可使事故死亡率降低47%左右。由此可见,只有两者相互配合才能最大可能的降低事故的死亡率,安全气囊系统必然作为安全带的辅助系统当发生碰撞事故时,安全带将乘员“约束”在座椅上,使乘员的身体不至于撞到方向盘、仪表板和风窗玻璃上,避免乘员发生二次碰撞;同时避免乘员在车辆发生翻滚等危险情况下被抛离座位。安全气囊的保护原理是:当汽车遭受一定碰撞力量以后,气囊系统就会引发某种类似小剂量炸药爆炸的化学反应,隐藏在车内的安全气囊就在瞬间充气弹出,在乘员的身体与车内设备碰撞之前起到铺垫作用,减轻身体所受冲击力,从而达到减轻乘员伤害的效果。 安全气囊系统称为srs,相对于安全带,安全气囊只是一个辅助保护设备。安全气囊是用带橡胶衬里物尼龙制成,工作时用无害的氦气填充。此系统由一个传感器激活,该传感器用于监视碰撞中汽车速度减小的程度。在碰撞发生的早期,安全气囊开始充气,安全充气大约需要0.03秒。安全气囊可以非常快的速度充气十分重要,这能确保当乘客的身体被安全带束缚不动而头部仍然向前行进时,安全气囊能及时到位。在头部碰到安全气囊时,安全气囊通过气囊表面的气孔开始排气。气体的排出有一定的速率,确保让人的身体部位缓慢地减速。由于安全气囊弹开充气的速度可高达320公里/小时,碰撞时如果人的乘坐姿势不正确,将给人带来严重的伤害。2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及特点2.1安全气囊的组成驾驶员处的安全气囊是存放在方向盘衬垫内,因此,当您看见方向盘上标有“srs”或“airbag”字样,就可知此车装有安全气囊。安全气囊系统主要由传感器、微处理器、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等主要部件组成。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用以判断撞车程度,传递及发送信号;气体发生器根据信号指示产生点火动作,点燃固态燃料并产生气体向气囊充气,使气囊迅速膨胀。气囊装在方向盘毂内紧靠缓冲垫处,其容量约50至90升不等,做气囊的布料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多以尼龙材质制成,折叠起来的表面附有干粉,以防安全气囊粘着在一起在爆发时被冲破;为了防止气体泄漏,气囊内层涂有密封橡胶;同时气囊设有安全阀,当充气过量或囊内压力超过一定值时会自动泄放部分气体,避免将乘客挤压受伤;气囊中所用的气体多是氮气。安全气囊系统主要由碰撞传感器、安全气囊电脑、srs指示灯和气囊组件四部分组成。1碰撞传感器碰撞传感器是安全气囊系统中主要的控制信号输入装置。其作用是在汽车发生碰撞时,由碰撞传感器检测汽车碰撞的强度信号,并将信号输入安全气囊电脑,安全气囊电脑根据碰撞传感器的信号来判定是否引爆充气元件使气囊充气。安全气囊系统一般装有24个碰撞传感器,前左、右挡泥板各装一个,有的前面保险杠中间还装有一个,有的车内还装有一个。碰撞传感器现大多数采用惯性式机械开关结构。碰撞传感器由壳体、偏心转子、偏心重块、固定触点、旋转触点等部分组成。在传感器外还固定有一个电阻r,电阻r的功用是对系统进行自检时,检测安全气囊电脑与前气囊碰撞传感器之间的联接导线是否断路或短路。在正常情况下,偏心转子和偏心重块在螺旋弹簧弹力的作用下,顶靠在与外壳相连的止动块上,此时,旋转触点与固定触点不接触,开关off。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偏心重块由于惯性力将带动偏心转子克服弹簧弹力产生偏转。当碰撞强度达到设定值时,偏心转子偏转角度将使旋转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而闭合,此时碰撞传感器向安全气囊电脑输入一个on信号。安全气囊电脑只有收到碰撞传感器输入的on信号时,才会去引爆充气元件。在有些汽车中还装有侧向安全气囊,当汽车发生侧向碰撞时,安全气囊也会充气,因此装有侧向安全气囊的系统,在汽车的左右侧还装有碰撞传感器。2安全气囊电脑安全气囊电脑是安全气囊系统的控制中心,其功用是接收碰撞传感器及其他各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判断是否点火引爆气囊充气,并对系统故障进行自诊断。安全气囊电脑还要对控制组件中关键部件的电路(如传感器电路、备用电源电路、点火电路、srs指示灯及其驱动电路)不断进行诊断测试,并通过srs指示灯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故障代码来显示测试结果。仪表盘上的srs指示灯可直接向驾驶员提供安全气囊系统的状态信息。电脑存储器中的状态信息和故障代码可用专用仪器或通过特定方式从串行通讯接口调出,以供装配检查。(1)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主要由放大器和滤波器组成。其功用是对传感器检测的信号进行整形、放大和滤波,以便srs电脑能够接收、识别和处理。(2)备用电源电路安全气囊系统有两个电源:一个是汽车电源(蓄电池和交流发电机);另一个是备用电源(backuppower)。备用电源又称为后备电源或紧急备用电源。备用电源电路由电源控制电路和若干个电容器组成。在单安全气囊系统的控制组件中,设有一个电脑备用电源和一个点火备用电源。在双安全气囊系统的控制模块中,设有一个电脑备用电源和两个点火备用电源,即两条点火电路各设一个备用电源。点火开关接通10s之后,如果汽车电源电压高于srs电脑的最低工作电压,那么电脑备用电源和点火备用电源即可完成储能任务。备用电源的功用是:当汽车电源与srs电脑之间的电路切断后,在一定时间(一般为6s)内,维持安全气囊系统供电,保持安全气囊系统的正常功能。当汽车遭受碰撞而导致蓄电池和交流发电机与srs电脑之间的电路切断时,电脑备用电源能在6s之内向电脑供给电能,保持电脑测出碰撞、发出点火指令等正常功能;点火备用电源能在6s之内向点火器供给足够的点火能量引爆点火剂,使充气剂受热分解给气囊充气。时间超过6s之后,备用电源供电能力降低,电脑备用电源不能保证电脑测出碰撞和发出点火指令;点火备用电源不能供给最小点火能量,srs气囊不能充气膨开。(3)保护电路和稳压电路在汽车电器系统中,许多电器部件带有电感线圈,电器开关琳琅满目,电器负载变化频繁。当线圈电流接通或切断、开关接通或断开、负载电流突然变化时,都会产生瞬时脉冲电压即过电压,这些过电压如果加到安全气囊系统电路上,系统中的电子元件就可能因电压过高而导致损坏。为了防止安全气囊系统元件遭受损害,srs控制模块中必须设置保护电路。同时,为了保证汽车电源电压变化时,安全气囊系统能够正常工作,还必须设置稳压电路。3srs指示灯srs指示灯是安全气囊系统指示灯的简称。srs指示灯又称为srs警告灯或srs警示灯。srs指示灯安装在驾驶室仪表盘面膜的下面,并在面膜表面的相应位置制做有图形或srs、airbag等字样表示。srs指示灯的功用是指示安全气囊系统功能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当点火开关接通on或acc位置后,如果srs指示灯发亮或闪亮约6s闪6下后自动熄灭,表示安全气囊系统功能正常。如果srs指示灯不亮、一直发亮或在汽车行驶途中突然发亮或闪亮,表示自诊断系统发现安全气囊系统有故障,应及时排除。自诊断系统在控制srs指示灯发亮或闪亮的同时,还会将所发现的故障编成代码存储在存储器中。检查或排除安全气囊系统故障时,首先应用专用检测仪器或通过特定方式从诊断插座或通讯接口调出故障代码(通常称为故障码,以便快速查寻与排除故障。实践证明,在汽车遭受碰撞,气囊已经膨开后,故障码一般难以调出。如此设计的目的是要求在srs气囊引爆后,必须更换srs电脑。4气囊组件气囊组件由充气元件和气囊组成,均安装在方向盘内或工具箱上端,不可分解。充气元件由电爆管、点火药粉及气体发生剂组成。充气元件的功用是给气囊充气。气囊由尼龙布制成,内表面敷有树脂。车辆发生碰撞时,碰撞冲击力使碰撞传感器和触发传感器接通,srs电脑接通引爆电路,使电流流过电爆管,使其发热将电爆管内的点火介质引燃,火焰随即扩散到点火药粉和气体发生剂,产生大量气体。气体经滤网冷却后进入气囊内,气囊急剧膨胀,冲破方向盘,缓冲对驾驶员和乘员的冲击。充气元件与气囊安装在方向盘上,与方向盘一起转动,电爆管与srs电脑之间的导线联接是靠螺旋导线游丝来联接的。2.2安全气囊的特点;安全气囊可将撞击力均匀地分布在头部和胸部,防止脆弱的乘客肉体与车身产生直接碰撞,大大减少受伤的可能性。安全气囊对于在遭受正面撞击时,的确能有效保护乘客,即使未系智能安全气囊。防撞安全气囊仍足以有效减低伤害。据统计,配备安全气囊的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可降低乘客受伤的程度高达64,甚至在其中有80的乘客未系上安全带!至于来自侧方及后座的碰撞,则仍有赖于安全带的功能。此外,气囊爆发时的音量大约只有130分贝,在人体可忍受的范围;气囊中78的气体是氮气,十分安定且不含毒性,对人体无害;爆出时带出的粉末是维持气囊在折叠状态下不粘在一起的润滑粉末,对人体亦无害。 安全气囊同样也有它不安全的一面。据计算,若汽车以60km的时速行驶,突然的撞击会令车辆在0.2秒之内停下,而气囊则会以大约300km/h的速度弹出,而由此所产生的撞击力约有180公斤,这对于头部、颈部等人体较脆弱的部位就很难承。因此,如果安全气囊弹出的角度、力度稍有差错,就有可能酿出一场“悲剧”。 安全气囊在近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价格大幅度下降,装备了安全气囊的轿车也从过去的中高级轿车向中低级轿车发展。同时,有些轿车前排安装了乘客用的安全气囊(即双安全气囊规格),乘客用的安全气囊与驾车者用的安全气囊相似,只是气囊的体积要大些,所需的气体也多一些而已。3 安全气囊的作用与分类3.1安全气囊的作用为了减少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由于巨大的惯性力所造成的对驾驶员和乘员的伤害,现代汽车在驾驶员方向盘中央普遍装有安全气囊,有些汽车在副驾驶座前的手套箱上端和乘员座位上也装有安全气囊。当汽车发生正面碰撞事故时,安全气囊控制系统检测到冲击力超过设定值时,安全气囊电子控制装置立即接通充气元件中的传爆管电路,点燃传爆管内的点火介质,火焰引燃点火药粉和气体发生剂,产生大量气体,在0.03s的时间内即将气囊充气,使气囊急剧膨胀,冲出方向盘盖罩,缓冲对驾驶员和乘员的冲击,随后又将气囊中的气体放出。初中证明,汽车装用安全气囊后,汽车发生正面碰撞事故对驾驶员和乘员的伤害程度大大减小。有些汽车不仅装有前端的安全气囊,还装有侧面安全气囊,在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也能使侧面安全气囊充气,以减小侧向碰撞时的伤害。据统计,气囊在汽车相撞时,保使头部受伤率减少25%,面部受伤率减少80%左右。3.2安全气囊的类型1.按照气囊的数量分为单气囊系统(只装在驾驶员侧)、双气囊系统(正、副驾驶员侧各有一个安全气囊)和多气囊系统(前排安全气囊、后排安全气囊、侧面安全气囊)。2.按大小可分为保护全身的安全气囊、保护整个上身的大型气囊和主要保护面部的小型护面气囊。3.按照保护对象有不同可分为驾驶员防撞安全气囊、前排乘员防撞安全气囊、后排乘员防撞安全气囊与侧面防撞安全气囊几种。1驾驶员防撞安全气囊: 驾驶员防撞安全气囊装在方向盘上,分美式和欧式两种。美式气囊考虑到驾驶员没有佩戴座椅安全带而汽车相撞时起保护作用,其容积较大。为60l。欧式气囊是假定驾驶员佩戴座椅安全带而设计的,其容积较小,约40l。日本的安全气囊也属于欧式气囊类,近年来,由于安全气囊的生产成本下降,日本安全气囊规格有所增加,如本田轿车的驾驶员防撞安全气囊容积为60l。2前排乘员防撞安全气囊:由于副驾驶位置乘员在车内位置不固定且前方空间较大,因此为保护其撞车时免受伤害,设计的防撞安全气囊也较大。美式的约160l左右,欧式的约75l左右(后者考虑了乘员受座椅安全带的约束)。 3后排乘员防撞安全气囊:装在前排座椅上,防止后排乘员在撞车时受到伤害。 4侧面防撞安全气囊:装在车门上,防止驾驶员及乘员受侧面撞击3.3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在汽车发生撞车并达到一定的撞击强度的瞬时,控制电路对传感器发出的信号迅速作出响应,引燃气体发生器,利用热空气的急剧膨胀原理,使气囊袋在撞车后的极短时问内迅速充胀,及时地在司乘人员的前方生成一个气垫,从而减缓撞击力,使人的头部和胸部得到一定的保护。发生正面严重撞车事故时,安全气囊系统可对前排乘员的头部及胸部提供附加保护,但安全气囊系统仅是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中的一部份,决不能取代座椅安全带。 只有佩带安全带,安全气囊系统方能发挥其保护作用。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车辆行使时,前排乘员必须佩带安全带。安全气囊警告灯 将点火开关旋至“on”位置时或在发动机起动时变亮,6秒钟后警告灯自动熄灭。这表明安全气囊保护系统工作正常。将点火开关转到on位置时,警告灯不亮。发动机起动后,警告灯仍然亮着。行驶时警告灯点亮或时而闪烁时而熄灭。注意1;警告灯不亮,表示安全气囊待发状态不正常,一旦发生事故,安全气囊不能正常触发。注意2;擅自维修或改动安全气囊系统是危险的,安全气囊有可能意外激活或失效,这会导致严重伤害。绝对不能擅自改动安全气囊系统,所有的维修服务只能由汽车销售服务店进行。4汽车安全气囊的应用4.1 安全气囊的工作过程安全气囊是用带橡胶衬里的特种织物尼龙制成,工作时用无害的氦气填充。此系统由一个传感器激活,该传感器用于监视碰撞中汽车速度减小的程度。在碰撞发生的早期,安全气囊开始充气,安全充气大约需要0.03秒。安全气囊可以非常快的速度充气十分重要,这能确保当乘客的身体被安全带束缚不动而头部仍然向前行进时,安全气囊能及时到位。在头部碰到安全气囊时,安全气囊通过气囊表面的气孔开始排气。气体的排出有一定的速率,确保让人的身体部位缓慢地减速。由于安全气囊弹开充气的速度可高达320公里/小时,碰撞时如果人的乘坐姿势不正确,将给人带来严重的伤害。 如果前排装备了安全气囊,不要让6岁或140cm以下的儿童坐在前座,更不要将婴儿座椅安置在前乘客座。 图4.1安全气囊的工作过程安全最为重要,现场爆破的安全气囊是s沃尔沃的双段式前安全气囊,分为两段激活式,能够根据碰撞强度设定气囊的充气压力,更加人性化地保护驾驶者的人身安全。严重碰撞时,气囊迅速充气,压力最大;非严重碰撞时,气囊先充70%的气体,经过0.1秒的间隔后再充30%的气体,从而来减小充气压力,让人的头部与气囊更柔和地接触。s 沃尔沃80轿车配备有22个安全气囊,有前部先进的双段式安全气囊,安装在前乘客座上的保护乘客胸部的sips防侧撞气囊,还有保护侧面乘客头部的ic气帘等。瑞典轿沃尔沃车以安全高质闻名于世,1959年的沃尔沃工程师发明了三点式安全带,至今已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在正面撞车时,安全带是最重要的安全设施,但实际上在严重碰撞中它也只能避免头部受重伤。因为尽管有安全带,但在发生严重碰撞时人的上身还是会由于巨大的惯性而往前冲。所以安全带只有与气囊配合起来,才能使乘客在重大事故中得到最好的保护。化学原理:汽车的安全气囊内有叠氮化钠(nan3)或硝酸铵(nh4no3)等物质。当汽车在高速行驶中受到猛烈撞击时,这些物质会迅速发生分解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充满气囊。叠氮化钠分解产生氮气和固态钠;硝酸铵分解产生大量的一氧化二氮(n2o)气体和水蒸气 4.2安全气囊的起爆条件为了保证安全气囊在适当的时候打开,汽车生产厂家都规定了气囊的起爆条件,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气囊才会爆炸。虽然在一些交通事故中,车内乘员碰得头破血流,甚至出现生命危险,车辆接近报废,但是如果达不到安全气囊爆炸的条件,气囊还是不会打开。 安全气囊打开需要合适的速度和碰撞角度。从理论上讲,只有车辆的正前方左右大约60之间位置撞击在固定的物体上,速度高于30km/h,这时安全气囊才可能打开。这里所说的速度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车速,而是在试验室中车辆相对刚性固定障碍物碰撞的速度,实际碰撞中汽车的速度高于试验速度气囊才能打开。 汽车发生碰撞时的主要受力部位是保险杠和车身纵梁,为了缓冲碰撞时的冲击力,车身前部大都设计有碰撞缓冲区,而且车身的刚度公布也是不均匀的。在一些事故中,例如当轿车与没有后部防护装置的卡车发生钻入性追尾事故,或轿车碰撞护栏后发生翻车事故,或发生车身侧面碰撞等,这样的事故往往没有车身前部的直接撞击,主要是车身上部和侧面发生碰撞,碰撞车身部位的刚度很小,虽然车舱发生了很大的变形,造成了车内乘员受伤或死亡,但是由于碰撞部位不对,有时候气囊并不能打开4.3使用安全气囊注意事项当您的坐姿不正确时或佩戴安全带不正确时,会降低它对您的保护效果。调节您的座椅安全带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以便使系统产生作用时更有效。在行驶过程中,必须使用座椅安全带。驾驶员侧安全气囊固定在方向盘的中央,乘员侧安全气囊固定在相应的仪表板下部,用“air bac”字样标明位置。安全气囊系统并不是在所有的事故中都会产生作用,它只在汽车正前面受到足够冲击力后才产生作用。汽车在受到侧面或后面碰撞、翻滚或冲击力不足的前碰撞等情况时,该系统都不会产生作用,在这些情况下只有座椅安全带会给您提供保护。在事故中,安全气囊系统未产生作用并不意味着系统本身存在问题。安全气囊系统产生作用时会产生很大的开启力。驾驶员和乘员应尽量保持正确的驾乘姿势并预留安全气囊正常展开的位置空间。如果驾驶员太靠近方向盘或者乘员太靠近气囊,那么开启的气囊会对车内驾乘人员造成伤害。不得在方向盘、安全气囊罩盖上贴任何标志、标签或放置、安装任何物体。不要在方向盘、安全气囊罩盖上贴任何标志、标签,否则会对安全气囊系统的起爆带来影响。不要尝试自己维护或移动安全气囊系统,这些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操作。安全气囊系统的传感器安装在ecu内,ecu必须严格遵循其安装定位要求,不得有敲击和跌落。在装有安全气囊系统的汽车上,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才能对安全气囊系统进行拆装和更换。不得随意加装或改装汽车的安全气囊。不能擅自改变安全气囊系统的线束走向。您车上安装的安全气囊系统是专为您所拥有的车型设计标定的,不能移动并安装在其它车型上。如果安装在其它车型上,可能会导致系统失灵而造成人身伤害。不要将本车配备的安全气囊系统安装在其它车型上。安全气囊系统是为您所拥有的车型而匹配标定的。底盘系统或车辆结构的改变都会对安全气囊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当安全气囊系统发生作用后,安全气囊模块的零部件会变得很热,并且还可能留有残余的化学物质。因此,在系统发生作用后,应避免触摸这些地方或相应的零件,若接触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当安全气囊系统发生作用时,应避免立刻接触安全气囊系统的金属件。安全气囊警告指示灯的作用警告指示灯是引起驾驶员注意气囊系统是否正常工作的关键。在工作状态下,当ecu检测到系统故障后将驱动仪表板上的警告指示灯闪烁以警示故障的存在。在车辆启动时,打开点火开关,警告指示灯将在ecu的驱动下闪烁几下后熄灭,以此通知操作者该气囊系统功能正常,如警告指示灯常亮或不亮,表明该系统存在故障。作为车身被动安全性的辅助配置,安全气囊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汽车与障碍物碰撞,称为一次碰撞;乘员与车内构件发生碰撞,称为二次碰撞。在一次碰撞后、二次碰撞前,气囊将迅速打开一个充满气体的气垫,使乘员因惯性而“扑向气垫”,从而缓和了乘员受到的冲击并吸收碰撞能量,减轻乘员受伤害的程度。不过,据了解,安全气囊要产生保护也有一定的条件,并存在使用的三大误区。4.3.1.气囊提供保护有前提误区一:安全气囊,顾名思义是为保障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而设置。但在一些交通事故中,车内乘员碰得头破血流,甚至出现生命危险,车辆接近报废,安全气囊却没有打开。是不是气囊质量有问题?不是。由于安全气囊系统启动时将冲开气囊盖板,并且在瞬间展开充气,很可能对乘员造成冲击,产生的灼热气体也会灼伤乘员和驾驶员。所以,为了保证安全气囊在适当的时候打开,汽车生产厂家都规定了气囊的起爆条件,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气囊才会打开。因此,安全气囊打开需要合适的速度和碰撞角度。从理论上讲,只有车辆的正前方左右在大约30之间位置撞击在固定的物体上,速度高于50公里/小时,这时安全气囊才可能打开。这里所说的速度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车速,而是在试验室中车辆相对刚性固定障碍物碰撞的速度。实际碰撞中,当汽车的速度高于试验速度,气囊才能打开。4.3.2.必须配合安全带使用误区二:由于安全带的设置会影响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感,不少人以为有了安全气囊的保护,就可以放心地将安全带忽视了。岂知,安全气囊要发挥保护也需要安全带的配合。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简称srs)是辅助安全系统,它通常是作为安全带的辅助安全装置出现,要与安全带配套使用。没有佩带安全带,安全气囊的安全效果将要大打折扣。据调查,单独使用安全气囊可使事故死亡率降低18%左右,单独使用安全带可使事故死亡率下降42%左右,而当安全气囊与安全带配合使用时可使事故死亡率降低47%左右。4.3.3.不要让儿童坐前排误区三:为了方便照看孩子,不少人习惯将儿童甚至婴儿放在前排。殊不知,这样其实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相对于安全带,安全气囊只是一个辅助保护设备。安全气囊是用带橡胶衬里的特种织物尼龙制成,工作时用无害的氦气填充。由此,安全气囊需要以非常快的速度充气。这样才能确保当乘客的身体被安全带束缚不动而头部仍然向前行进时,安全气囊能及时到位。但由于安全气囊弹开充气的速度可高达320公里/小时,碰撞时如果人的乘坐姿势不正确,将给人带来严重的伤害。因此,如果前排装备了安全气囊,不要让6岁或140cm以下的儿童坐在前座,更不要将婴儿座椅安置在前排乘客座。5.安全气囊的缺陷1安全气囊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有: (1)气囊可能在很低的车速时打开。汽车在很低车速行驶而发生碰撞事故时,乘员和驾驶员系上安全带即可,完全不需要安全气囊展开起保护作用。如果这时展开气囊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甚至还可能因安全气囊的展开加重碰撞伤害。 (2)气囊的启动会对乘员造成伤害。安全气囊系统启动时将冲开气囊盖板,并且在瞬间展开充气,很可能对乘员造成冲击;产生的灼热气体也会灼伤乘员和驾驶员。 (3)当乘客偏离座位或座位上无人或儿童乘坐时,气囊系统的启动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还可能会对乘员造成一定的伤害。 2安全操作规范:不正当的操作、储存、拆卸、安装或移动srs-40安全气囊系统都可能会造成不应有的启爆,这样会对操作者造成伤害或对系统产生不良的影响,为了避免维修人员和乘员受伤害,必须遵守以下安全操作规范:(1)当拆装发生器-传感器和组件时,应站在气囊展开的轨迹之外,并且穿戴好防火手套和防护镜,这是一个预防措施以防止发生器-传感器意外突然启爆。在此类事故中,热气会从发生器中产生,发生器的底座会变得很热;(2)如果发生器-传感器总成从0.9m或更高的地方掉下或已被损坏,此发生器-传感器就不能再用;(3)发生器-传感器不应在温度超过52的地方储存;(4)如果必须要移动这个发生器-传感器总成时,必须从底部凸缘部分抓住,并使其上的小孔远离人身;(5)不要将发生器-传感器放入没有固定紧的方向盘里,也不要触动发生器-传感器或旋转底部的d形孔,以免造成意外的误启爆;(6)维修装有安全气囊的转向柱之前,应先把发生器传感器拆下,因为对转向柱、方向盘或发生器一个突然有力的冲击会造成系统的损害或误启爆;(7)安装新的发生器-传感器和组件之前,不要将发生器-传感器和或组件外部的包装拆开,以免落入异物;(8)不要撞击或解剖发生器-传感器,它应该是密封的以防止同其他化学药品接触。如果发生器打开或金属容器破裂,里面的化学药品就会泄漏出来,这些化学药品对人的身体是有害的、易燃的和具有潜在的危险。如果接触到产生的气体并感到皮肤或眼睛在洗完后仍有刺激感,你应该尽快请医生诊治6安全气囊的拆装及维护6.1安全气囊的拆卸拆卸srs-40安全气囊时应严格遵循下列程序:1.戴好防火手套和防护镜;2拆卸方向盘两侧盖板;3拧下两侧面的4个固定螺栓;4小心地拿开气囊组件;5用小一字号螺丝刀将黑色的塑料锁片向外拨开,并且小心地逆时针旋转发生器-传感器直到发生器-传感器座同方向盘配合槽对齐。轻轻地将发生器-传感器从方向盘接口处拿出;6将前轮转到正前方的位置,如果还需继续使用该转向柱和方向盘,则应标出方向盘同转向柱的相对位置,然后拆卸方向盘的固定螺母,取出螺母和平垫圈,拆下方向盘。6.2安全气囊的安装在安装安全气囊之前,应注意:带上防火手套和防护镜;处理srs-40系统时,不要使用碰撞型的工具;操作srs-40系统时,禁止吸烟。安装srs-40系统的方向盘时,应按下述步骤进行:1检查方向盘中间的d形支柱有没有裂纹或破损,如果这个d形支柱有任何形式的损坏,就不要再安装此方向盘,必须更换;2安装方向盘时,先将前轮调整到正前方的位置后,再将方向盘对准正前方的位置套入转向柱的花键轴上,安装平垫圈和螺母,并拧紧方向盘固定螺母,拧紧力矩为35nom;3紧握方向盘向各个方位移动,以查看方向盘或转向柱是否有松动,如有松动应在装发生器-传感器前加以拧紧或修复;4转动方向盘时,要保证没有摩擦或干涉,在安装发生器-传感器总成前,所有的障碍和干涉必须排除。6.3安全气囊的维护安全气囊,顾名思义在危险发生时可以保护驾驶员生命安全。据有关机构统计,在所有可能致命的车祸中,如果使用安全带,可挽救约的生命;如果同时使用安全气囊,这一比例将上升到。现在配置安全气囊的车辆越来越多,但不少车主还不知道如何对安全气囊进行保养。有关专家指出,只有正确地使用和保养,安全气囊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6.3.1遇险膨胀以保安全安全气囊也被称为“辅助约束系统”,一般是由传感器、控制器以及气囊等基本部件组成。它是通过安装在车头的几组传感器感应车辆与外物的撞击度,以确定是否需要引爆气囊。当车辆遭受正面强烈的撞击时,它会在瞬间充气膨胀形成一个很大的气囊,让人可以趴在上面,从而避免受到伤害。现在大部分的车型都装有安全气囊,但不同的品牌所配备的安全气囊也不一样。有些车型只配有主气囊或者称单气囊;有些车型则配有主副气囊也称为双气囊。主气囊通常是位于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罐装鱼子酱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2025年校园安全工作自查报告参考范文(五)
- 中国保洁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策划节能评估报告编制指导书
- 金融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10
- 甲乙酮装置操作工基础技能培训手册
- 列尾作业员安全教育培训手册
- 内墙腻子粉检测报告
- 配电网设备运维员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
- 司磅工职业技能模拟试卷含答案
- GB/T 15056-2017铸造表面粗糙度评定方法
- 天然气泄漏应急演练方案及总结
- GA 254-2009警服衬衣
- FZ/T 74007-2019户外防晒皮肤衣
- 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课件
- 生物制药技术与工程课件
- 室外消防栓点检记录表
- 完整版医院体检报告范本
- (中职)会计基础教学ppt课件(完整版)
- T∕ASC 17-2021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系统设计标准
- 六条禁令心得体会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