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感恩父母小故事.docx_第1页
古今中外感恩父母小故事.docx_第2页
古今中外感恩父母小故事.docx_第3页
古今中外感恩父母小故事.docx_第4页
古今中外感恩父母小故事.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今中外感恩父母小故事古今中外感恩父母小故事 父母,永远都是我们的避风港,给予我们无限的感动 和知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感恩父母的相关内容,欢 迎阅读和参考! 古今中外感恩父母小故事_你不容错过的经典 包公即包拯(公元 999-1062 年),字希仁,庐州合肥 (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 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 宗天圣五年,即公元 1027 年中了进士,当时 28 岁。先任 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 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 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 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 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 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 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 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 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 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 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 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 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 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 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古今中外感恩父母小故事_你不容错过的经典 夏伯根对 邓小平来说,既不是他的生母,也不是养母,而是继母。 邓小平对这样一位正直、善良、勤劳、肯干的继母特别敬 重和爱戴。十五岁的邓小平,当年顺长江南下,走出重庆, 走出四川。之后,邓小平率领千军万马前来解放大西南, 又回到四川,回到了重庆。四川解放后,邓小平坐镇重庆, 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是中央下属几大行政区域之一的 最高官员。这时的邓小平已是 45 岁的中年人了。有了一个 安稳的家庭后,邓小平就承担起赡养继母的义务。 邓小平调中央工作后,她把继母一同带到北京。跟随 邓小平一家生活的这些年里,邓小平夫妇待她如亲母,从 不分你我,在饮食、卫生、穿戴等生活的各方面,十分周 全的照顾老人、安抚老人,使她晚年心情愉快。值得一提 的是,在邓小平被打倒“流放”到江西住“牛棚”的日子 里,邓小平为了照顾卓琳的身体,又不肯让年事已高的继 母再承担过重的家务,便独自挑起了家务劳动的重担,劈 柴、生火、擦地等重活脏活邓小平都亲自干。夏伯根老人 能够高寿,与邓小平夫妇对她几十年如一日的爱戴、敬重、 关心、照顾是分不开的。 古今中外感恩父母小故事_你不容错过的经典 周恩来不 满一岁时,就由守寡的嗣母陈氏带在身边抚养,她把全部 感情和心血都倾注在对恩来的抚养和教育上,恩来称陈氏 为“娘” ,陈氏给他请来一个乳母,叫蒋江氏,一起住在西 院的小屋里。周恩来四岁时,嗣母就叫他识字,五岁时, 送他进私塾读书。嗣母对他要求很严格,每天黎明时刻, 就叫他起来,亲自在窗前教他读书。有一次,恩溥玩刀子, 几乎伤了他的眼睛。于是,陈氏更不许他轻易出去,整天 把他关在屋里念书。空暇时,就叫他背唐诗,给他讲故事, 如天雨花 、 再生缘等。 1904 年,六岁的周恩来随同父亲、生母、嗣母和弟弟, 一起搬到清河县清江浦(今江苏省清江市)居住,并到外祖 父家的家塾里读书。外祖父家里人很多。家族间发生了纠 纷,常邀请他生母去调解。 这是家里的经济境况已经越来越不好了。父亲为人老 实,胆小,能力比较差,到清江浦后,只谋得一个月薪 16 元的小差使。家里常靠借钱过日子。他的生母又劳累,又 愁闷,很快就一病不起。那是 1907 年上半年的事。夏天, 嗣母带他到宝应县她堂兄家住过两个月,仍回到清江浦。 第二年七月间,嗣母又被肺结核夺取了生命。周恩来对陈 氏怀有特别深厚的感情,他写过一篇念娘文 ,可惜没有 保存下来。抗战胜利后他在重庆对记者说:“三十八年了, 我没有回过家,母亲墓前想来已白杨萧萧,而我却痛悔着 亲恩未报” 。 古今中外感恩父母小故事_你不容错过的经典 1944 年 2 月 15 日,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在家乡四川仪陇病逝。朱德 万分悲痛,4 月 5 日着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以无限的深 情赞颂母亲的优秀品质,寄托哀思。 朱德开篇写道: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 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 忆的。他在一封写给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人 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识, 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一天比一 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识,才是世界上最可 宝贵的财产。 最后,朱德满怀深情地写到:母亲现在离开我而去, 我将永远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 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 但是,正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