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 电力第 3 2卷2 0 0 8年第 6期 4 9 文章编号 : 1 0 0 6 3 4 8 x( 2 0 0 8 ) 0 6 0 0 4 9 0 3 2 0 0 mw 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及效果分析 查冰峰 ( 国电九江发电厂 , 江西九江3 3 2 0 0 0 ) 摘要 : 国电九江 电厂 3号汽轮机由于原设计制造技术落后 的原 因, 机组性能差 , 效率低 , 热耗高 , 经 济性差 , 故对其 通流部分进行改造 。改造后 的机组热耗大幅度下降 ,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 达到 了机组节能降耗预期的效果 。 关键词 : 汽轮机 ; 通流部分 ; 热耗 中图分类号 : t m 6 2 1 2 文献标识码 : a ab s t r a c t :t h e fl o w p a t h o f n o 3 t u r b i n e i n j i u j i a n g p o w e r p l a n t w a s r e f o r m e d f o r i t s d r a w b a c k s s u c h a s p o o r p e rf o r ma n c e ,l o w e f fi c i e n c y ,h i g h c o n s u mp t i o n a n d b a d e c o n o mi c t h r o u g h t h e r e for m,t h e t u r b i n e a c h i e v e s t h e r e q u i r e d s o c i a l a n d e c o n o mi c b e n e fi t ke y wo r d s : t u r b i n e ; fl o w p a th; c o n s u mp t i o n o 引言 1 改造总体方案 国 电 九 江 发 电 厂 3号 机 组( 型 号 n 2 1 0 1 3 0 5 3 5 5 3 5 ) 系哈尔滨汽轮机 厂制造的超高压 、 中间再 热 、 三缸、 双排汽 、 凝汽式汽轮机 , 1 9 9 1年 4月投产。 由于该机型设计 年代较早 , 受 当时设计水平和工艺 手段的限制 加上长期运行 中汽轮机通流部分磨损 严重 使其经济性较差 , 热耗增高 , 热耗从投产时的 8 3 7 1 6 k j l 【 w h上 升 至改造 前 的 8 9 3 5 3 3 k j l ( w h 。 机组的安全可靠性也差 : 低压缸末级叶片断裂和拱 形围带裂纹; 轴封套 、 中压隔板 、 隔板套变形及裂纹 ; 低压转子叶轮瓢偏。 为此 , 采用 目前国内最为先进的准四维 全 四维 设计技术对机组通流部分进行技术 改造 。改造于 2 0 0 7年 9月 2 0日开始至 l 2月 9日结束 。 启动一次 并网成功。这是继 1 2 5 mw 机组通流部分现代化改 造成功后 2 0 0 m w 机组应用国产第 四代 汽轮机技 术通流部分现代化改造的又一具体实践。经过 3 个 月的连续运行 表明 机组能在设计 额定功率 2 2 0 mw 工况下稳定运行 ( 最大 2 2 7 8 mw) , 热耗 率为 8 2 3 7 2 6 k j , k w h , 改造取得了明显的增效降耗效果。 收稿 日期 : 2 0 0 8 0 4 1 4 作者简介 : 查冰峰( 1 9 7 2 一 ) , 男, 工程 师, 长期从事汽轮机技术管理工作。 1 1 改造 目标 ( 1 ) 机组纯凝工况额定功率增加到 2 2 0 mw, 最 大功率为 2 3 0 mw。机组具有 良好 的变负荷性能和 灵活的调峰运行能力。 ( 2 )机组能在纯凝及工业供汽工况下长期安全 运行 , 改造后的额定非调整工业抽汽能力为 6 0 t h , 最大工业抽汽能力为 8 0 t h 。 ( 3 ) 消除机组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提高机组的 可靠性 、 经济性。 改造后机组在热耗验收( t h a) 工况 下热耗水平不高于 8 1 6 0 k j , l ( w h 。 1 2 改造原则 ( 1 ) 通流部分采用具有当代国际领先水平的准 四维, 全 四维技术进行改造方案的设计 。 提高机组 的 经济技术性能 ;同时对关键部件的结构强度采用当 代最先进的有 限元进行计算校核 ,确保机组能长期 安全 、 可靠运行。 ( 2 ) 达到节能 、 降耗 、 增容的 目的, 并使机组具备 非调整工业供汽能力 , 提高机组的综合热效率: ( 3 ) 通流改造采用原有主轴, 保持轴承座和现有 安装位置不变 。 江西电力第 3 2卷2 0 0 8年第 6期 ( 4 ) 保持汽轮机与发 电机的连接方式不变 高压 转子与主油泵的联接方式和位置不变 ; 盘车装置连 接方法及位置不变。 ( 5 ) 保持原有热力系统不变, 各级回热抽汽参数 基本不变 ( 6 ) 保持基础不动 , 基础载荷基本不变 , 改造后 设备满足现场安装要求。 ( 7 ) 机组能适应快速启停及调峰运行的要求, 改造 后机组能在抽汽工况下及纯凝工况下长期安全运行。 ( 8 ) z程 的设计 、 制造 、 检验符合相应的国家标 准和行业标准 。 2 改造 的主要部件及 设计特点 2 1 高中压缸部分 ( 1 ) 调节级子午面收缩静叶栅 。对于调节级静 叶栅, 由于其相对叶高很短 , 二次流损失 占叶栅总损 失 比例很大 , 因此使用子午面收缩的收益相当可观 。 这对提高高压缸效率十分重要 。子午面收缩其主要 优点是 降低静叶栅通道前段 的负荷 , 减少叶栅的二 次流损失。高压缸调节级中采用了子午面收缩静叶 栅 , 可使调节级效率提高 1 7 。 ( 2 ) 采用新型优化高效静叶叶型。新设计的高、 中压缸共 2 1 个压力级隔板静叶片 , 均为新型优化高 效静叶叶型优化新叶型 。 采用进 口五轴联动数控机 床铣制加工 , 确保叶片型线精度。 ( 3 ) 高压缸 2 1 2级隔板采用分流静叶栅 , 可使 叶栅损失大幅度降低。高压级采用分流叶栅可使缸 效率提高 4 以上 。隔板为焊接钢隔板。 ( 4 ) 采用新型动叶叶型, 速度分布光滑改善了速 度分布, 减少 了动叶损失。 ( 5 ) 新设计隔板全部采用焊接钢隔板。焊接钢 隔板材质好 、 叶栅部分加工精度高, 能保证静叶栅达 到设计气动热力性能 , 并可延长隔板使用寿命 。 ( 6 ) 中压缸 1 3 2 2级的隔板静 叶全部采用弯扭 静叶片, 隔板为焊接钢隔板。 ( 7 ) 高 中压缸各级动叶片采用 自带围带整圈联 接 , 动叶围带加工为内斜外平结构 , 使子午面形成光 顺通道 ( 8 )所有各级动叶顶部汽封齿均由原设计的 2 片增加为 4片 , 可减少漏汽损失。且叶顶汽封 由目 前在隔板外缘的固定式汽封改造为安装在高压内缸 和 1号隔板套上的可退让式汽封。 2 2 低压缸部分 ( 1 ) 低压缸 2 x 5级隔板静叶全部采用弯扭静叶 片 , 采用进 口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铣制加工 , 确保叶片 型线精度。 ( 2 ) 采用新型动叶叶型 , 分布光滑改善了速度分 布, 减少了动叶损失。 末级叶片采用 0 c r l 7 n i 4 c u 4 n b 材料 , 其材料综合性能较高, 并焊接整条 司太立合金 片, 提高抗水蚀能力。 ( 3 ) 低压各级动叶顶部均为 自带围带、 内斜外平 结构 , 动叶片形成整圈联接 , 安全可靠 , 通流子午面 光顺损失减少。仅末级动叶片保 留一根松拉金。 ( 4 ) 新设计隔板全部采用焊接钢隔板。 焊接钢隔 板材质好 、 叶栅部分加工精度高 。 能保证静叶栅达到 设计气动热力性能 , 并可延长隔板使用寿命。 ( 5 ) 低压 l 4级动叶顶部汽封均 由原设计 2片 增加为 4片, 末级增加 3片汽封齿 , 这样可减少漏汽 损失 。 ( 6 ) 2 0 0 m w 机组有中间再热 低压缸设计排汽 湿度约为 7 ,因此低压末级防水蚀措施与无再热 机组相比不很突出。新设计中除继续采用常规方式 的防水蚀措施( 设置疏水槽) 外 , 主要通过末级动叶 进汽侧焊整条司太立合金片 。同时叶片材料采用综 合性能更为优 良的进 口材料 1 7 - 4 p h。 另外 ,在通流气动设计时,提高末级根部反动 度 , 改善末级气动性能, 更好的防止了在低负荷时末 级根部通常容易出现的脱流和倒流以及由此带来的 动叶根部出汽边水蚀现象。大大提高了低压缸运行 安全可靠性, 增强了机组调峰运行能力 3 改造施工的主要工序 ( 1 )汽缸保温全部拆除,对所有支吊架进行检 查 , 不牢固的要采取临时加固措施 。 i: 1 径较大的管道 应用槽钢临时固定。 ( 2 ) 按常规方法进行汽缸、 转子、 隔板、 轴承的解 体工作。 按厂家要求做好有关测量工作 。 并保存好原 始记录。 测量主要包括: 转子扬度( 解开对靠前、 后 数据) ; 测量轴系中心、 张口; 测轴瓦间隙; 转 子相对油档中心 ( 1 、 2 、 3 、 4 、 5号瓦轴承座油档处 ) ; 高中压缸前后开挡( 轴向) 尺寸; 通流部分间隙; 测量高中压缸洼窝中心。 ( 3 ) 拆除高压下缸下部 的管道 , 吊出高压汽缸 , 抬起 中压缸。 ( 4 ) 吊出 1 、 2号轴承座。 对 1 、 2号轴承座滑销系 统检查调整。 ( 5 ) 高中压下缸就位及轴承安装 , 测量调整轴系 中心 , 调整高中压缸洼窝中心。 江西电力第 3 2卷2 0 0 8年第 6期 5 1 ( 6 ) 高 、 中、 低隔板就位检查调整各配合间隙。 ( 7 ) 高 、 中、 低压流通部分间隙的调整 、 安装。 ( 8 ) 高、 中、 低压汽轴封安装 、 间隙调整 。 ( 9 ) 高、 中、 低缸 回装 。 ( 1 0 ) 复测轴系中心 , 高 、 中、 低对轮铰孑 l , 联接。 ( 1 1 ) 各轴承及轴承盖的回装 , 油循环。 ( 1 2 ) 汽缸外接管道回装 , 汽缸保温, 化妆罩装复。 ( 1 3 ) 静态试验 、 盘车 、 启动。 4 改造的效 果分析 4 1 热力性能考核试验 ( 1 ) 试验条件 试验时 , 机组为单元制运行 。 一切与试验无关的 汽水阀f - i n关闭严密 要求主蒸汽和再热蒸汽参数维 持额定值且稳定。试验期间凝汽器停止补水, 锅炉停 止定期排污及连续排污 , 加热器全部正常投入。 试验前 对上述条件进行全面检查, 各项条件满足试验要求。 ( 2 ) 试 验工 况 试验负荷 : 2 2 0 、 2 0 0、 1 8 0 、1 6 0 、 1 4 0 mw 调整 到试验负荷后 , 稳定 6 0 rai n 。 然后开始进行采集 和 记录试验数据 。 记录时间为 6 0 m i n 。 ( 3 ) 参数测量 压力 、 温度 、 流量信号从电厂 d a s系统 引线接 0 o l 级 i mp数据采集系统, 进行统一采集和存储, 功 率信号用 0 o 5级 g x m3 0 5型多用校验仪进行测量 并引线接 0 0 1级 i mp数据采集系统进行统一采集 和存 储 。 4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1 )机组 在 2 2 0 mw 工况 时试验 热耗 率为 8 3 4 3 4 0 k j l ( w h , 比经过参数修正到额定工况后热耗 率 8 2 3 7 2 6 k j , k wh偏大 1 0 6 1 4 l 【 j w h , 其 中: 1 ) 主蒸汽压力( 1 2 7 8 mp a ) 高于设计值( 1 2 7 5 mp a ) , 使机组热耗降低 1 2 0 l , k w h : 2 ) 主蒸汽温度( 5 2 1 5 4 c i = ) 低于设计值 ( 5 3 5 0 c ) , 使机组热耗升高 3 3 5 2 k w h ; 3 ) 再热汽温度( 5 1 7 4 8) 低于设计值( 5 3 5 0 o c ) , 使机组热耗升高 2 5 0 l k j l ( w h : 4 ) 再热器压损 ( 1 1 8 8 ) 高于设计 值 ( 1 1 5 ) , 使机组热耗升高 0 5 0 k j , k w h ; 5 ) 汽机排汽压力( 7 4 k p a ) 低于设计值( 5 9 k p a ) , 使机组热耗升高 4 8 7 4 k j k w h 。 ( 2 )机组在 2 2 0 mw 工况时试验热耗率经过修 正到额定参数热耗率为 8 2 3 7 2 6 k j k w h 。 与厂家设 计 值( 8 1 4 4 3 k j k wh ) 相 比, 高 出 9 2 9 6 k j , i ( w h 。 引起热耗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有: 汽轮机通流部分 高压缸 内效率对热耗的影响在试验 2 2 0 mw 工况 下 。 高压缸 内效率为 8 5 9 , 低于设计值 0 8 ( 设计 值 : 8 6 7 ) , 使机组热耗增加 l 5 7 6 k j , i ( w h 。 中压缸 内效 率 为 9 2 2 3 高于设 计 值 0 0 3 ( 设 计值 : 9 2 2 ) , 使机组热耗减少 o 8 5 k j k w h o 试验期间 过热器减温水量为 3 7 1 0 k , 使得热耗增加 1 - 3 7 k j k w h 。 ( 号高加上端差增大7 1 4 , 热耗增加 1 2 9 8 w h ; 6号高加上端差增大9 2 4 c 【 = ,热耗增加 7 2 6 k j , l ( w h : 5号高加 上端 差增 大 6 5 7 ,热耗增 加 3 8 9 k j i 【 w h ( 3 ) 大修改造前、 后额定工况试验结果比较见表 l 。 表 1 大修改造前 、 后额定工况试验数据 从表 l可以看 出: 经过通流部分现代化改造后 , # 3汽轮机额定出力较大修前提高 2 0 m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设施水压稳定控制方案
- 混凝土养护过程中的水分控制方案
- 四环素抗生素08课件
- 混凝土与钢筋的结合质量控制方案
- 水电站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2025版快递代理点经营权转让与培训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新型木模板施工质量监督合同
- 2025版机器人技术研发保密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充电桩采购及运营服务合同
- 2025版生态补偿机制分包服务协议
- CBL教学法应用介绍
- 提高肋骨骨折影像学诊断
- 东华临床科研数据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白皮书
- 辽宁省丹东市《教师基本素养及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知识》教师教育
- 2023年全国保密知识竞赛全套复习题库及答案(共460道题)
- (推荐下载)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教学课件
- 水生产企业(自来水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含安全手册)
- 《材料成型装备及自动化》课程大纲
- 临时用电JSA分析表
- 如何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的知晓率
- 议论文阅读训练 (针对初一学生)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