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已乘黄鹤去.doc_第1页
昔人已乘黄鹤去.doc_第2页
昔人已乘黄鹤去.doc_第3页
昔人已乘黄鹤去.doc_第4页
昔人已乘黄鹤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昔人已乘黄鹤去“接天烟浪来三峡,隔岸楼台又一州”,当我结束了激情愉悦的三峡之旅、上岸驻足眺望的时刻,雄伟恢弘的黄鹤楼,就已经跃然眼前了。有关黄鹤楼的典故和描述非常之多,为正本清源,我特意在楼上书店里觅得专著几册、细细品读。好在大多大同小异,也就不在这里浪费笔墨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网上搜索学习。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之称,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瞭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楼内穹顶布局、陶瓷墙壁上的图画都非常的精美,从一楼到五楼,不同的角度看去,都会产生奇妙的视觉效果,让人不禁流连忘返。楼内还展有各个朝代或历史时期黄鹤楼的建筑模型,毕竟,我们现在看到的黄鹤楼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样了。仅在明清时期就被毁了7次,最后一次大约是在1884年,可谓命运多舛啊!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近现代的名人就更是多了,大家如此喜欢黄鹤楼,也是颇值得玩味的事情哦“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代诗人崔颢的这首千古绝唱,如何使得大文豪都不敢在此再留名篇而搁笔以示敬意呢,细细读此耳熟能详的诗句,不由得让人感叹:此时确实已无须再言!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似乎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黄鹤楼吧,此地空余的,又岂是崔颢眼中的那一座孤楼呢?现实世界里,看惯了浅薄卑俗、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是非难辨、小人得志、恩将仇报、亲友反目.不一而足,看惯了,厌倦了,释然了,简单了。造化,往往为庸人所设计;你的征途,我的旅途,各走各的,何如?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搁笔亭内,搁下的又岂止是笔墨;该离去的时候,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