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linux环境下udp协议的通信应用研究(1)_第1页
arm-linux环境下udp协议的通信应用研究(1)_第2页
arm-linux环境下udp协议的通信应用研究(1)_第3页
arm-linux环境下udp协议的通信应用研究(1)_第4页
arm-linux环境下udp协议的通信应用研究(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RM-LinuxARM-Linux 环境下环境下 UDPUDP 协议的通信应用协议的通信应用 研究研究(1)(1) 摘要:进行 UDP 协议通信时,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状态是 相对独立的,发送端不与接收端建立连接,而是不停向接 收端发送,为了确保不丢失报文,上位机采取了按固定次 数重发相同内容报文的机制。这种机制虽然可以有效确保 报文不丢失,但大量冗余数据报被发送,网络资源利用率 不高。显然重发次数越多,冗余数据报越多,效率越低。 要想有效保证数据报准确发送的同时又不产生过多冗余数 据报,那么重复发送的次数的确定就成为问题的关键。以 下给出一种确定上位机重发次数的方法。 关键词:ARM;Linux;交叉编译环境;UDP 协议;重发 机制;重发次数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304413-3001-03 TheApplicationResearchofCommunicatingBasedonARM- LinuxEnvironmentandUDP-Protocol CUIHao,SHAOPing-fan Abstract:ThesenderandrecEiverarerelativelyindepende ntwhencommunicatingunderUDP- protocol,thesenderresendingmessagestorecEIvertimesi nsteadofcreatingaconnection.Aresend- mechanismthatthekey- messagesweresendbyuppercomputerinfixedtimes,wasused inordertoensuringnottolostkey- message.Althoughtheresend- mechanismcanensurethatthekey- messagewouldntbeloseanyway,butabundantofredundanc ymessagesweresendthroughthenetworkdeviceleadtoineff icency,obviouslymoreresend- timesmoreinefficency.So,howtodeterminetheresend- timesbecomethecrucialtoimprovetheefficiencywhileens uringthemessagesweresendaccurately.Amethodofdetermi ningtheresend-timeswillbegivenasfollowing. Keywords:ARM;Linux;crossingcompileevironment;UDP- protocol;resendmechanism;resendTimes UDP 协议以其高效性和应用的简单,被广泛运用于嵌入 式网络开发中。由于 UDP 协议的应用简单,在嵌入式设备 开发过程中,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以下将介绍一个 UDP 具体项目实验过程,描述 ARM-Linux 环境的软硬件环境 构建过程,并对 UDP 协议下一种重发模式中上位机的重发 次数的确定提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1 研究背景 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快速发展,嵌入式设备已经在许多 领域取代了传统的微型机设备。本文的选题主要来自于实 习期间承接的一项改造项目:某院校特长生评分系统的改 造。项目改造目的有:1)保留原上位机。2)改用手持式客 户端进行显示及评分操作。3)保留原有网络设备。针对要 求,我们使用 S3C2440 作为硬件平台,移植 Linux 操作系 统,并在 ARM-Linux 环境下研究了 UDP 协议的通信过程, 进行了上位机与嵌入式系统的 UDP 协议通信实验及分析, 并给出一种重发机制中的发送次数求法。 2 硬件平台介绍 S3C2440 处理速度达到了 400MHZ,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为了提高开发效率,我们采用公司自行研制开发的 ET- S3C2440 开发板。 ET-S3C2440 开发板简介 ET-S3C2440 是公司自行开发的一款 ARM9 架构的实验开 发板,其结构框图如图 1。 核心板的主要器件有:32MB2 片 SDRAM,64MBNORFLASH,512MBNANDFLASH。设计了启动方式 可选,通过开关选择从 Nandflash 或 Norflash 启动。 实验相关电路说明 底板电路主要功能是输入输出以及网络通讯功能。按 键输入部分采用扫描方式获得输入,用一个单向地址锁存 器和一个双向地址锁存器与地址总线相连,可以通过扫描 地址来获得按键输入。LCD 采用三星的寸 TFT 屏作为显示输 出设备。网卡芯片选用的是与原设备匹配的 10M 的 CS8900A,关于 CS8900A 与 S3C2440 的硬件连接,有众多资 源可供参考,本文不再赘述。 3 系统软件平台的构建 硬件平台搭建完毕后要将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在硬件 平台上运行起来。以下是对嵌入式 Linux 操作系统移植的 过程。 交叉编译环境的构建 Linux 版本的内核可以登录到下载。本文选择的是工具 链 在宿主机上进入 Linux 系统,切换当前目录到工具链 所在目录,新建一个 arm 目录保存解压后的文件并将解压 到这个目录中。然后将环境变量$PATH 修改一下,让$PATH 中包含有 arm-linux-gcc 所在的目录,然后 reboot 一下, 这样交叉编译环境就构建好了。 BOOTLOADER 的移植 vivi 是一款相当成熟和相对简单的常用 bootloader, 我们以 vivi 为移植原型,将 S3C2440 所有 IO 端口寄存器 定义添加到头文件,删除部分硬件平台使用不到的代码, 最后将修改过的 vivi 制作成镜像烧录到 flash 中。1 Linux 内核移植 获取源代码并解压后,首先修改内核源代码所在目录 中的 Makefile,将系统架构修改为 Arm,交叉编译工具修改 为 arm-linux-gc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