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LTE方案设计指导原则.docx_第1页
中国移动LTE方案设计指导原则.docx_第2页
中国移动LTE方案设计指导原则.docx_第3页
中国移动LTE方案设计指导原则.docx_第4页
中国移动LTE方案设计指导原则.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te方案设计原则2.1 设计覆盖目标2.1.1 gsm系统1. 话音信道(tch)的呼损率取定为2%;2. 控制信道(sdcch)的呼损率取定为0.1%;3. 干扰保护比:同频干扰保护比:c/i 12db(不开跳频)、c/i 9db(开跳频)邻频干扰保护比:200khz邻频干扰保护比:c/i -6db400khz邻频干扰保护比:c/i -38db4. 无线覆盖区内可接通率:要求在无线覆盖区内的95%位置,99%的时间移动台可接入网络;5. 无线覆盖质量要求:rxqual3以下的区域占99%6. 无线覆盖边缘场强 -85dbm7. 室外信号泄漏强度:室内信号的外泄电平,在室外10米处90dbm8. 电梯、停车场等边缘地区覆盖场强 -85dbm;2.1.2 td-scdma系统1. 服务质量指标:覆盖区内无线可通率:移动台在无线覆盖区内90% 的位置,99% 的时间可接入网络。无线信道呼损:语音业务无线信道呼损不高于2%2. 块差错率目标值(bler target):话音 1,cs64k 0.1-1%,ps数据 510%室内信号覆盖要求:pccpch rscp -85dbm、pccpch c/i -3db3. 室外信号泄漏强度:室内信号的外泄电平,在室外10米处pccpch rscp95dbm或低于室外主服务小区场强10db以上2.1.3td-lte系统1. 无线覆盖率要求覆盖区域内满足rsrp-105dbm、rs-sinr6db的概率大于90。2. 室内信号外泄场强建筑物室外10米处接收场强应低于室外主服务小区场强10db以上。3. 无线信道呼损率 要求数据业务呼损不大于5。4. 无线接通率要求在无线覆盖区内的90位置,99的时间移动台可接入网络。5. 误块率要求数据业务的误块率不大于10%。6. 无线吞吐量在室内分布支持mimo情况下,室内单小区采用20mhz组网时,要求单小区平均吞吐量满足dl 40mbps/ul 8mbps(下行/上行);在室内分布不支持mimo情况下,室内单小区采用20mhz组网时,要求单小区平均吞吐量满足dl 20mbps/ul 8mbps(下行/上行);采用单小区10mhz、双频点异频组网时,支持mimo情况下,要求单小区平均吞吐量满足dl 20mbps/ul 4mbps(下行/上行);采用单小区10mhz、双频点异频组网时,不支持mimo情况下,要求单小区平均吞吐量满足dl 10mbps/ul 4mbps(下行/上行)。7. 无线边缘速率要求在20mhz带宽、10用户同时接入,小区边缘用户速率约1mbps/250kbps(下行/上行)。8. 掉线率基本目标4%;挑战目标 95% ;挑战目标97%。2.2 建设方式选择原则双路分布系统相对于单路分布系统具有1.5-1.8倍的容量增益,对于提升小区吞吐量和用户峰值速率体验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所以在新建场景情况下,原则上优先建设“双路”天馈系统,充分体现td-lte容量和速率优势,其次考虑“单路”建设方式。两种建设方式对比如下:比较双天馈单天馈方案需布放两路天馈系统,实现mimo技术新增布放单路天馈系统优点双天馈支持mimo特性,用户峰值速率和系统容量获得提升;施工工程量小,投资成本较低;缺点双路天馈系统施工难度加大,双路功率平衡要求高;投资成本高用户的峰值速率、系统容量受限,无法发挥mimo优势;适合场景适用于业务高速率需求,容量高需求的场所;政府大楼、五星级酒店、4g体验区等重要区域用户峰值速率/容量要求不高、语音业务为主、双通道建设难度大的楼宇。通过以上的对比,并结合场景和业务需求的差异化得出以下建设原则:类型 覆盖场景双路分布系统优先建设区域单路分布系统建设区域楼宇建筑 高档写字楼会议区、办公区域地下室(无人员聚集)、停车场、电梯区域政府办公楼高档酒店 营业厅(旗舰店)全部区域高档商场 顾客集中区域、办公区域地下室(无人员聚集)、停车场、电梯区域电子大卖场顾客集中区域、办公区域大型场馆 体育场、馆观众集中区域、媒体人员区域、办公区域会展中心交通枢纽 火车站 旅客集中区域、办公区域汽车站 机场2.3 天线设计原则2.3.1 天线入口功率gsm室内覆盖系统的天线口功率设计一般是在812dbm之间;td-scdma室内覆盖系统的天线口功率设计要求:pccpch信道功率为05dbm;根据td-lte覆盖指标要求,室内覆盖要求边缘场强满足rsrp -105dbm。考虑lte满配20mhz的情况下,每通道输出20w,总计有1200个子载波,平均每个子载波的发射功率为12.2dbm,允许的分布系统的最大路径损耗 (馈线插损+空间耦合损耗)为117.2db。根据td-lte链路计算表,达到1mbits/s所要求的边缘场强应大于-105dbm,一般场景下天线口功率建议设置为10dbm-15dbm。对于体育场馆、空旷展览中心、会场等特殊场景,天线口功率还可适当酌情提高,但应满足国家对于电磁辐射防护的规定。2.3.2 覆盖范围半开放环境:如地下停车场、体育场馆、会议室、商场、超市、大型会展中心等,天线覆盖半径取1016米。封闭环境:如写字楼标准层、住宅小区、电梯间、宿舍、城中村等,天线覆盖半径取610米。2.3.3 双天线间距针对lte系统,采用双路新建方式建设时,为了保证mimo性能,建议双天线保持一定的间距,以降低天线相关性,随着天线间距的变大,相关性有变小的趋势。 在办公室和会议室等较为封闭场景,天线相关性较小,建议布放天线间距大于4(0.5米)即可。 在狭长走廊场景,由于天线相关性较大。建议布放天线间距大于6(0.75米),且尽量使天线的排列方向与走廊方向垂直,以降低天线相关性。 在会展中心等较为开阔场景,天线相关性较大,建议尽量采用10间距,约为1.25米。若实际安装空间受限,双天线间距不应低于4(0.5米)或使用双极化天线2.4 td-lte与多系统的互干扰控制td-lte与多系统之间的隔离度要求如下表:系统gsm900dcs1800cdma800cdma2000wcdmatd-scdmawlantd-lte(e频段)gsm90081.158.9818181.289.983dsc180081.158.9818181.285.983cdma80058.958.958.858.758.989.859cdma2000818158.8585885.887wcdma818158.7585885.761td-scdma81.281.258.958588631wlan89.985.989.885.885.78687td-lte(e频段)83835987613187/x注:td-lte符合3gpp ts 36.104 v9.3.0 (2010-03)或wlan符合关于调整2.4ghz频段发射功率限值及有关问题的通知(信部无2002353号)时,隔离度要求为“/”前数值;td-lte符合中国移动企业标准qc-a-001.6-2011td-lte无线网络主设备规范两通道rru分册且wlan符合中国移动企业标准qb-a-016-2010中国移动无线局域网(wlan) ap、ac设备规范v1.1.0时,隔离度要求为“/”后数值。x取值如下表:基本型要求增强型要求wlan ap安装方式室内分布型9686室内放装型86762.4.1 td-lte与wlan分/共用室内分布系统隔离措施隔离度计算公式如下:da= ls +ltc+lrc-gr-gt单位式中 da各系统间隔离度各系统间隔离度要求dbls -收发天线间的空间隔离ls = 32.4+20logf + 20logddblrc -下行发射支路传输馈线损耗lrc+ltc=基站出口功率减去天线口前端输出功率. 馈线损耗最少为43-15=28db;则lrc+ltc=56dbdbltc 上行发射支路传输馈线损耗dbgr -下行发射天线增益gr和gt,室内吸顶天线增益一般为2dbdbgt -上行发射天线增益dbf-频率干扰源系统频率mhzd-空间距离系统间同类天线同方向覆盖距离kmu td-lte室内分布系统与wlan分用室内分布天线当两系统分用室分系统时,假设天线增益2dbi,lte分布式系统的损耗为33db,wlan分布式系统的损耗为17db,由此计算的天线间距为1米:u td-lte使用室内分布天线与wlan ap 单独部署当td-lte使用室分系统,而wlan ap单独部署时,假设天线增益2dbi,由此计算的天线间距为7.2米;u td-lte与wlan共用室内分布系统的隔离措施需用异频合路器合路两个系统;考虑到wlan采用末端合路方式,td-lte到合路器的一个端口时已经衰减了16db,因此合路器只要满足以下隔离度即可:86-16=70db2.4.2td-lte与wlan互干扰分析结论wlan 工作在 24002483.5mhz,td-lte 室内工作于23502370mhz 频段,两系统频段相近,且隔离度要求高(86db)。因此,当td-lte与wlan同区域覆盖时,应优先考虑wlan与td-lte共室分系统组网,此时可以通过提高合路器的隔离度至86db以上或采用wlan末端合路方式 , 通过分布系统间的损耗进行干扰规避。如二者采用独立建设方式,由于wlan2412m,td-lte2360m时两者所需的空间隔离距离超过7米,很难满足实际工程条件,因此建议在lte发射机端和wlan ap端增加滤波器(带外抑制度应根据具体情况核算),同时保证较大水平隔离距离(至少2m以上)的方式加以解决。2.4.3 td-lte系统与其他运营商系统(除wlan系统)的隔离要求 当独立建设分布系统时,td-lte系统与其他运营商的cdma 1x、gsm900、dcs1800、cdma2000、wcdma等系统的天线应保持1米以上的隔离距离; 当共用分布系统时,通过选用隔离度满足上表要求的合路器/poi满足系统隔离要求。2.4.4td-lte系统与中国移动其他系统(除td-scdma(e频段)系统、wlan系统)的隔离要求 当不共用分布系统时,td-lte系统与gsm900、dcs1800、td-scdma等系统的天线应保持1米以上的隔离距离; 当共用分布系统时,通过选用隔离度满足上表要求的合路器/poi满足系统隔离要求。2.4.5 td-lte系统与td-scdma(e频段)系统的隔离要求 采用与td-scdma(e频段)独立rru时,通过电桥实现合路,并通过上下行子帧/时隙对齐方式规避系统间干扰。 采用与td-scdma(e频段)共模rru时,需通过上下行子帧/时隙对齐方式规避系统间干扰。2.5 小区切换带的设计2.5.1 一般场景设计原则该场景室内分布系统小区切换区域的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切换区域应综合考虑切换时间要求及小区间干扰水平等因素设定。(2)室内分布系统小区与室外宏基站的切换区域规划在建筑物的出入口处,其他区域尽量控制用户驻留在室内。(3)室内分布系统小区以楼层为小区边界的,切换带规划在楼梯处。(4)如设置多个小区,则高层小区与室外宏蜂窝小区间设置单向邻区关系以减少乒乓效应。(5)电梯的小区划分:将电梯与低层划分为同一小区,电梯厅尽量使用与电梯同小区信号覆盖,确保电梯与平层之间的切换在电梯厅内发生。注:要求电梯覆盖使用的rru应与1层覆盖使用相同的rru或者单独使用1个rru,从而实现分区低层划归同一小区。2.5.2 特殊场景设计原则该场景室内分布系统小区切换区域的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会展中心的切换区域设置要考虑两方面因素:室内边缘小区与室外小区的切换,切换带应该设置在出口外;室内小区切换带的设计,重点考虑将切换带放在非业务尤其是非高速业务区,比如:展馆之间的楼梯间、走道等。(2)体育场馆内小区划分可分为主出入口区与坐席区,出入口存在用户量大并持续移动的特点,因此建议在主出入口处扩大单小区覆盖面积,将相邻的小区融合成一个小区;座席区可以用多小区小面积覆盖的方式来覆盖。(3)火车站需特别考虑火车进出站的切换,当室外宏网信号无法进入雨棚下时,雨棚东西侧边缘下的信号将会较弱,此时应通过在雨棚下加装天线,将室外信号延伸至雨棚下,从而保证火车进站时的信号切换。(4)地铁场景下要根据人流量及人员流线规划切换区,应将切换区设置在业务发生率相对较低的区域,并预留足够的切换区域。在出入口与室外宏站交互的区域应该设计好过渡天线,实现室内外良好的协同覆盖。2.5.3 切换带的长度gsm、td-scdma、td-lte切换所需时长如下表:网络制式切换时长gsm35std-scdma24.5std-lte140ms由以上切换时长对比表可知,为保证切换成功率,故以gsm的切换时长为计算依据,结合不同场景的切换带设计原则以及用户行为、用户移速计算出切换带的长度如下表:场景切换带位置用户行为时速(公里/小时)速度(米/秒)切换带长度(米)一般建筑物出入口、楼梯处步行471.111.943.39.7电梯出入口步行471.111.943.39.7高低层小区交界处低速电梯-1.52.04.510高低层小区交界处高速电梯-2.04.0620地下停车场出入口车速102.88.414会展中心出口外步行471.111.943.39.7体育场馆出入口步行471.111.943.39.7火车站雨棚与室外交界处步行471.111.943.39.7地铁站厅、站台业务量低的区域步行471.111.943.39.72.6 室内特殊区域覆盖方式的设计2.6.1 电梯电梯因功能的不同可分:普通客梯、观光电梯及货梯;在电梯覆盖时,特别是货梯覆盖,因其材质与普通的电梯不同,对无线信号的损耗较大,在覆盖设计时,天线输出功率应与普通电梯覆盖区分。对于电梯,td-lte采用单路建设方式,与gsm/td-s进行合路即可。采用高增益、窄波束的对数周期天线,天线布放间隔应综合考虑功率要求及楼层高度,建议每3层安装一副。2.6.2 地下室写字楼的地下室区域据楼宇建筑结构的不同分为:地下车库型、设备型地下室及商场超市型地下室,根据不同地下室的开阔程度,进行定向或全向天线进行布放,同时还需根据地下室的人流量、功能属性来确定单路或双路建设方式:1、 地下车库型、设备型地下室:人流量小、容量需求低,td-lte建议采用单路建设方式;2、 业务型地下室:如商场、超市、酒吧等人流量大、容量需求高的区域,td-lte建议采用双路建设方式;2.7 gps天线的设计要求2.7.1 一般设计要求1. 共址td-lte基站原则上通过分路方式引入同步信号。在确定分路方案时应考虑分路器带来的插损,确保td-scdma和td-lte时间信号强度满足接收灵敏度要求;2. 新选td-lte基站新建北斗/gps双模引入同步信号。2.7.2gps放大器以及分路器的使用原则一般情况下,根据gps馈线布放的长度不同,馈线型号和放大器的使用有如下规定:序号gps馈线长度l(单位:m)标配馈线1/2馈线7/8馈线gps放大器1l70是-270l120-是-3120l200-是-4l200-是是特别地,在td-lte需要与td-scdma系统共gps天馈的情况下,需要使用分路器,建议按下表配置放大器和分路器:序号gps馈线长度(单位:m)标配馈线1/2馈线7/8馈线放大器二分路器三分路器四分路器1l70是-2l70-是-是-3l70-是-是-4l70-是-是570l120-是-670l100-是-是-770l85-是-是-870l75-是-是9120l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