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基于服装的面料风格设计.docx_第1页
试论基于服装的面料风格设计.docx_第2页
试论基于服装的面料风格设计.docx_第3页
试论基于服装的面料风格设计.docx_第4页
试论基于服装的面料风格设计.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章编号 :025329721 (2006) 0320111206试论基于服装的面料风格设计陈东生1 ,2 ,甘应进1 ,2 ,王建刚1 ,王强1(11 闽江学院 服装系 ,福建 福州 350108 ; 21 长春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摘 要 围绕基于服装的纺织面料设计主题 ,探讨了服装与面料发展的互动关系 ,指出面料设计的理念要适应服装社会文化的进步 ,面料生产的技术要满足服装消费变革的需求 。创新思维是面料进步的原动力 ,创造设计是服 装面料成功的法宝 。服装面料的创新与进步是服装创新与升级的最重要物质支撑 ,服装面料的进步加速了服装的 流行和消费革命 。同时 ,服装的变革进步也推进了面料的升级与进步 。关键词 服装 ; 面料 ; 风格 ; 设计 ; 理念 ; 技术中图分类号 : ts94111文献标识码 :afunda mental investigation of fa bric style design ba sed on garmentschen dong- sheng1 ,2 , gan ying- jin1 ,2 , wang j ian- gang1 , wang qiang1(11 department of clothing , minjiang university , fuzhou , fujian 350108 , china ;21 school of art design ,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changchun , jilin 130012 , china)abstract centering on the topic of fabric style design based on garments ,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the transformation of cloth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pparel fabric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concept of fabric design should be adaptable to the progress of social culture and the production techniques of fabric should meet the changing requirements of consumers in respect to garments. creative thought is the motiv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fabric material , and creative designing is the key to succes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abric are basic foundations for upgrading of garments ,and accelerate introduction of fashion and revolution of consumption. in turn , the innovation of garments gives an impetus to upgrading of fabrics.key words clothing ; apparel fabric ; style ; design ; concept ; technique20 世纪 50 年代 , 服装设计的变化还是以款式设计为主 ,但至 80 年代起 ,面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地 位已经开始超越了款式设计 ,上升至第一位 。如今 , 服装色彩 、款式造型 、服装材料已经是人们公认的构 成服装的三大要素1 。服装色彩和服装材料直接由所选用的面料来体现 ,款式造型则需依靠面料的硬 挺 、柔软 、悬垂以及厚重等风格来保证 。设计师诠释流行主题和体现服装风格的主要载体 。面料与服装的相互影响 ,主要表现在其外观特 性和内在品质上 。面料设计是带来服装视觉震撼力 的根本 。111面料是服装设计的前提无论从服装的美学性 、实用性还是经济性讲 ,服 装面料对服装作品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为面 料是服装设计 、服装制作的基本材料 。服装面料的 视觉风格2 ,如色彩 、花色 、纹样决定着服装的最终 风格效果 。服装面料的触觉风格3 ,4 ,如挺括性 、悬 垂性 、弹性等力学性能和卫生性能影响服装的穿着 舒适性 。从功能上讲 ,服装面料应具有柔软 、保温 、面料是服装的基础1服装面料悄然传递着着装主体的时代意识 、文化背景以及个人爱好 、生活情趣和个性气质 ,是着装 主体仪表与内涵的承载物 。服装面料同时也是服装收稿日期 :2005 - 06 - 14修回日期 :2005 - 09 - 28作者简介 :陈东生 (1957 - ) ,男 ,教授 ,博士 。主要从事功能服装及新型服装材料 、服饰文化与现代服装技术研究 。【112】纺织学报第 27 卷防暑 、吸汗 、透气以及适当的强度 、厚度和耐磨损等性能 。服装设计师根据不同的风格追求 ,有针对性 地选择相应的面料进行设计 ,不仅能够淋漓尽致地 展现设计师的设计思想 ,更能升华服装的设计效果 。无论是历史 ,还是现实 ,当人们回顾服装的发展历程时 ,总是能够发现服装面料已经悄悄地发生了 不小的进步 。因素 ,纺织面料的美感主要表现在色彩 、纹样 、肌理等方面 。传统的面料设计方法 ,往往不能够满足现 代人们着装的要求 。例如 ,有些服装需要在特定部 位放置特定的图案 ,这就不仅仅需要裁剪时部位的 预留 ,更需要在面料开发时就要有所考虑 。与现代主义的美术思潮相呼应 ,抽象的点 、线 、面 、体与抽象 的色彩 、肌理 ,成为现代服装面料构成的主题5 。设 计更带有感性 、随意 、个性特征强又融合多元的特 点 ,反映在当今面料设计中 ,就主要表现为面料用材 的驳杂 、色彩的不和谐 、组织结构的复杂无序 、肌理图案的强调等 。还有 ,服装里料 、衬料的不断更新也为服装风格 的创新带来有力的支撑 。如越来越轻薄的服装衬 料 , 使得日趋传统的西装更加轻便 、柔软和舒适 ,一 改往日西装的呆板厚重 。112面料是服装形态的重要元素服装设计 ,一种方法是先设计服装的款式 ,然后 根据款式寻找面料 ;另一种方法是从面料设计开始 , 根据面料设计服装的款式 。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 , 最后还是殊途同归 ,即将面料转变成衣服 。面料是 服装形态的主要决定元素 。服装面料有丰富的内容 ,如肌理 、质感 、光感 、弹 性 、悬垂 、飘逸 、纹样 、色彩 、软硬 、厚薄 、凸凹 、明暗等 等 。挺拔的服装形态可以用硬挺的面料实现 ; 飘柔 的服装形态可以用柔软的面料保证 。肌理是指服装 面料的表面纹理 ,如粗与细 、凹与凸 、有光泽与无光 泽等等 。不同的肌理 ,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粗糙无 光的表面 ,给人以笨重 、含蓄的感觉 ; 细腻光亮的表 面 ,给人以轻快 、柔和的感觉 。同是黑色的面料 ,有 光泽显得华贵 ,无光泽显得素朴 。呢质地能冲淡黑 色给人的寒冷 、坚硬的感觉 ,显得丰满柔软 。绒织物 的黑色由于质感厚实和具有强烈的漫射光 ,则显得 高雅和富丽堂皇 。同样款式的连衣裙 ,若用碎花棉 布制作 ,其服装形态是居家服或少女裙 ;若用绸缎制 作 ,其服装形态就会变为礼服 。面料与服装互动2服装设计最终的表现形式是以面料来再现作品的 ,运用面料在人体上“包装”, 达到服装设计的目 的 。现代的服装设计 ,不是简单地把材料过渡到人体上 ,而是充分利用各种材料不同的性能 ,进行科学加艺术 的 设 计 , 使 服 装 作 品 更 富 有 实 用 和 审 美 的 价值 。211面料促进服装风格面料是服装风格设计的基调 。优秀的服装设计 师本身就是面料设计师 ,他们从材料去思考服装的 设计 ,用审美的眼光对面料的材质 、肌理和图案等方 面进行开发和再造 。目前 ,面料设计使用的材料不 仅 有 传 统 的 棉 、 毛 、丝 、麻等天然纤维 ,涤纶 、腈纶 、氨纶等合成纤维 , 粘胶 、醋酯 、酮氨等再生纤维 ,还包括天然彩棉 、有色 蚕丝 、变性 羊 毛 、竹 浆 纤 维 、大 豆 蛋 白 纤 维 、tencel 、 lyocell 等新型纤维和变形纱 、花式纱线 ,甚至还把塑料 、木头 、纸 、绳子 、玻璃等材料纳入到服装材料范 畴 。这些新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特殊质感 、光泽和形 态使得面料设计呈现出一些新的状貌 ,促进了服装 风格的提升 。同时 ,面料的色彩设计也大大地突破了以往的审美范畴 ,出现了凌乱的 、不调和的 、或仿旧的色彩 。 特别是凭借电子提花机 、纺织 cad 等高新纺 织 技 术 ,面料的组织设计产生了循环增大 、组织复杂且不 规则的趋势 ,肌理图案设计成为近年来面料设计的113 面料是服装创新的重要支撑面料是具体的物质 。面料设计 涉 及 到 许 多 因 素 ,从宏观的平面织物到微观的物质分子 ,是一个系 统工程 。例如在原子 分子 高分子 纤维 纱线织物 面料这一过程中 ,只要有一个环节产生科 技进步 ,都会给服装材料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使纺织面料不断推陈出新 ,为服装的繁荣提供物质基础 和保障 。很多优秀的服装设计师都在时刻关注着服 装面料的最新变化 ,并敏锐地领悟出新型面料所带 来的更为广阔的设计空间 。比如当莱卡弹性面料推 出时 ,在服装的设计中无需加入过多放松量 ,就能尽现人体曲线的美感 ,还能满足舒适和运动的需求 。 虽然面料是物质的 ,但在审美经验上却是抽象的 。服装要体现人们的审美意识 ,既要舒适又要富 有美感 。而面料的审美特点正是服装美形成的重要第 3 期陈东生等 :试论基于服装的面料风格设计【113】热点 。或通过特殊的材料 、组织 ,或通过烂花 、抽纱 、薄透 、闪光 、凹凸起皱 、后处理等表面加工 ,或者通过 材料对比 、密度变化 、厚度变化或综合方法 ,形成各 式各样 时 代 面 料 特 征 , 大 大 促 进 了 服 装 风 格 的 多 样化 。实际上 ,在服装业相对成熟的国家 ,服装设计师 与面料设计师之间总是相互启发和借鉴 。服装设计 师首先与面料厂商进行交流沟通 ,确定新的设计主 题与设计定位 。面料设计师根据新的服装定位进行 面料试设计后 ,听取服装设计师的建议并进行二次或多次调整设计 。最终 ,面料的特性与服装风格融 为一体 ,形成独特的服装设计风格6 。212 面料提升服装功能服装面料 ,已经逐渐成为人们选购服装的首要 因素 ,服装的防水 、防皱等多种功能的最终实现多取 决于面料的特性 。如面料的装饰性 、覆盖性 、加工 性 、舒适性 、保健性 、保管性 、耐用性 、功能性等直接 影响服装的功能 。进行面料设计时 ,要考虑面料的 设计定位 ,当为运动装服务 ,就要突出考虑舒适性 , 要具有导汗透湿功能等 。通过对纤维改变组分 、化学改性 、物理改形 ,或 采用新材料 ,使化学纤维新品种大大增加 ,同时采用 物理或化学的新型整理方法 ,使面料具有防水透湿 、 隔热保暖 、吸汗透气 、防蛀 、防霉 、抗菌 、保健 、阻燃 , 以及抗静电 、防污等性能 ,可为舒适性服装和劳动 、 卫生等功能性服装提供大量面料 。2000 年奥运会中的许多游泳服将高科技面料 和以人体动力学为基础的裁剪结合起来 ,使运动员 在水中所受阻力最小 ,提高了游泳速度 。还有采用 有 y 型截面聚酯长丝纤维的针织面料 ,制作贴身运 动装 ,如乒乓球服 、田径运动服及内衣等 ,其独特的 毛细作用使得面料具有很好的吸湿快干的特性 。近年日本合纤企业推出轻质保暖 、轻质清凉 、吸 汗不湿 、防雨透气 、吸热保温 、抗紫外线 、隔离病毒等形形色色的功能性服装面料 , 既保持了 20 世纪 90 年代初新合纤的优良风格与手感 ,又具有一些天然 纤维所没有的特殊功能 ,大大地提升了服装的服用 性能 。风格完美结合 ,相得益彰 。柔软型面料一般较为轻薄 、悬垂性好 ,造型线条 光滑 ,服装轮廓自然舒展 。柔软的针织面料在服装 设计中常采用直线型简练造型体现人体优美曲线 ; 丝绸 、麻纱等面料则多见松散型和有褶裥效果的造型 ,表现面料线条的流动感 。挺爽型面料线条清晰 , 能形成丰满的服装轮廓 ,可突出服装造型精确性的 设计 ,例如西服 、套装的设计 。光泽型面料表面光滑 并能反射出亮光 ,有熠熠生辉之感 ,常用于夜礼服或 舞台表演服 ,能产生一种华丽耀眼的强烈视觉效果 ,其造型自由度很广 。厚重型面料厚实挺括 ,能产生 稳定的造型效果 ,包括各类厚型呢绒和绗缝织物 ,其 面料具有形体扩张感 ,设计中以 a 型和 h 型造型最 为恰当 。透明型面料质地轻薄而通透 ,具有优雅而 神秘的艺术效果 ,常用于富于变化的 h 型和圆台型设计造型 。为了准确把握面料性能 ,使面料性能在服装中 充分发挥中心作用 ,服装设计师还常常根据服装流 行趋势的变化 ,独创性试用新型面料或开拓面料新 的使用领域 ,创意性地进行面料组合 ,使服装更具新意 。总之 ,好的服装设计会升华面料特征 。文化与面料设计3面料设计本身不仅标志着科技发展水平 ,同时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 。时代的兴衰 、人们观念 的开放与保守 ,往往会伴随着服装面料的色彩与风 格的变化 。尽管服装设计不是亦步亦趋程式化地设 计 ,但如果能从总体上掌握面料特性与服装风格之 间的变化规律与技巧 ,设计时就会胸有成竹 。311 面料设计的文化性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社 会心态 ,对于服装及其面料的影响是巨大的 ,并且是 无所不在的 。东方的服装及其面料较为保守 、含蓄 、 严谨 、雅致 ,而西方的服装及其面料则较追求创新 、 奔放 、大胆 、随意 。在面料设计时 ,应该是有针对性 地根据人们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色彩 、图案及肌理设 计上采取相应的变化 。在世界高级女装中心巴黎 ,时装从来就是一门 可以与绘画 、雕塑和建筑相提并论的艺术 。巴黎得天独厚的悠久历史与文化传统 ,当地人的艺术素养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与鼓励 ,是促使巴黎成为世界 流行时装引领中心的最大因素 。米兰时装吸收并延213服装升华面料特征不同特性和风格的面料适用于不同的服装设计 意图和理念 。服装设计要取得良好的效果 ,必须充 分发挥面料的性能和特色 ,使面料特点与服装造型 、【114】纺织学报第 27 卷续了巴黎高级时装的精华 ,并且融合了自己特有的文化气质 ,创造出高雅 、精致的风貌 ,充分反映了民 族性的艺术风格及简洁利落的实用功能 ,成为流行 界深受瞩目的焦点 。纽约作为一个重要的时装名城 兴起于 20 世纪 40 年代 ,它以日益加快的生活方式为背景 ,重视个性 、强调质量 、更多地考虑功能性并 且兼具舒适的特点 。纽约时装趋向大众化 、平民化 , 经久耐穿 , 价格多元 , 这些特点使纽约时装大量生 产 ,行销世界各地 ,遍及各阶层 ,开辟了成衣生产新 纪元 。东京服饰的主要特征是以全新概念诠释穿着 ,将人体视为一个特定物品 , 将面料视为包装材 料 ,在人体上创造出美好的包装视觉效果 。随着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加 ,服装设 计中也应吸取各国各民族的精华 ,形成自身独特的 服装风格 。313不同特点面料的组合在服装设计过程中 ,巧妙地利用不同面料的外 观特性 ,可以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服装稳重大方的特 点 。各种面料组成元素 ,如色彩 、纤维 、织纹 、制作工 艺等的多样组合 ,或随意中暗藏精致 ,或细节中显示 大方 ,浑然一体 ,成为时尚 。面对琳琅满目的服装面料 ,设计师对面料的理 解和驾驭能力的好坏 ,决定了设计的成功与否 。设 计师应该充分了解各种不同面料的内在性能和外观风格 ,扬长避短 ,以最佳的设计充分体现出面料的特 性 ,力求将面料与款式设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日 本著名设计师三宅一生就是将面料与服装设计融为 一体的典范 ,在他的服装设计中 ,常有将面料掰开 、 揉碎 、再组合的感觉 ,对面料进行悉心观察重新处理过后再设计制作成时装 。国际上许多设计大师都是 某种服装面料的精通者 ,意大利设计师米索尼夫妇 擅长于毛针织面料的设计和制作 ; 阿拉伯设计师阿 拉亚使用皮革尤为娴熟 ; 法国女设计师瑞基埃勒被 誉为“针织皇后”。异样的材料 ,迥然的制造手段 ,不同风格的纹理 图案 ,高调随意的色彩对比被运用到同一块面料上 , 既反映了人们的审美情趣 ,也反映了当今艺术形态 的特征 。例如针织产品与梭织产品的组合 ,皮革与 梭织面料 ,皮革与针织面料 ,皮革与毛皮的组合 ,素色面料与花色面料的组合等 。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 服装面料的特点 ,服装设计才能游刃有余 。312服装风格与面料肌理肌理一般是指体现物质材料的质感和组织特性 的表面纹理 。每种服装面料都有自己的组织结构形 式 ,即所谓的肌理感 ,或称为材质感 。通过面料的肌 理图案可窥见出人们的审美心理和时尚风貌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人们开始提倡简洁风 格 ,简练抽象的几何图案和肌理纹样成为当今纺织 面料流行的主题 。人们大胆地模仿石之纹 、木之理 、 水之波 、云之状的肌理感觉 。几何图案充满了智慧 和理性 ,运用在面料上尤为眩目 ,闪耀着一种独特的 理性魅力 ,它塑造的是一种时尚与前卫 。英国是格 子面料流行的发源地 ,格子是经典 、时尚的流行元素 之一 ,历年循环流行 ,被人们誉为时装界的长青树 。 如今它又成为新宠 ,无论是黑白千鸟格 ,还是咖啡阶 梯格 ,都因为经典而唤起了时尚的注目 。条纹印花 , 疏密有别 ,粗细各异 ,魅力无尽 。条纹的表现方式多 样 ,直线 、直纹 、横纹 、斜纹等 ,勾勒出流行美的氛围 。 此外 ,生活在数字时代 ,时装面料上也刮起了一股数 字风潮 ,让人们耳目一新 ,其最大的魅力在于强劲的 记忆和醒目的提示作用 。新型面料的肌理结构给现代服装设计增添了更 丰富的创作灵感 。仿自然生态结构的纺织面料表现 出不同质地的外观和不同的视觉感受 ,如粗质地节 结状的面料表现出特殊的视觉张力 ,使服装的外形 更具雕塑感 ;而一些疏松镂空结构的面料更突出其 悬垂飘逸性 ,增加了服装的柔美情调 。正是由于服 装面料所产生的千变万化的肌理效果 ,服装风格才 呈现出无穷无尽的区别 。面料风格的设计4关于面料风格的设计 ,这里阐述面料的色彩 、图案 、材质风格以及面料的再造 。411 面料的色彩设计常言“远看颜色近看花”,面料的色彩给人以整 体的第一印象 。在服装设计的款式 、面料 、色彩三要 素中 ,色彩给人的感觉最直观 、最刺激 ,留给人的印 象最深刻 。近年来 ,国际上对色彩的精度要求越来 越高 ,所谓精度 ,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颜色正不正 。精 度高的色彩纯度高 ,色相饱满 ,极具视觉冲击力 ,看 起来时尚 。普通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服装的色彩美 。 面料图案的色彩 ,是设计者根据设计定位主观 配置的装饰色 。色彩是需要面料这个载体来体现的 ,产生色彩美感的基础是色彩的协调与合理构成 。第 3 期陈东生等 :试论基于服装的面料风格设计【115】服装的色彩一方面取决于面料本身的色彩 ,另一方面取决于不同面料搭配时产生的色彩搭配 。同样的 颜色在不同面料上反映出的效果是不同的 ,不同的 面料肌理是色彩不同的表现形式 。比如丝和麻的面 料肌理及质感不同 ,用相同的红色染出的面料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色彩是物理学 、光学 、心理学 及其它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体 ,它是一 个交叉学科 。从一定意义上讲 ,研究服装就是研究 消费心理学 ,而在服装元素中最能反映人的消费心 理的就是色彩 。因此 ,了解色彩的属性及变化规律和掌握色彩搭配的原则 ,科学地运用色彩在服装面 料设计中非常重要 。色彩是有象征意义的 ,人们在感受它的同时 ,心 理情绪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色彩的运用还要考虑到 时间 、地域 、气候 、环境以及人文等因素的制约 。流行色就是在对社会消费心理的变化进行大量研究和 分析的基础上 ,归纳总结出来的一种科学成果 。流 行色就好比是味精 ,味精直接吃是不行的 ,放到菜里 则可以调出无穷的美味 。设计师需要结合自己的产 品设计 ,结合自己的市场定位 ,把流行元素嫁接到自己的面料设计中来 。具有丰富的内涵 。从古至今 ,从高贵的绸缎到民间的印花布 ,吉祥纹样运用极为广泛 。如龙凤呈祥 、龙 飞凤舞 、九龙戏珠 、蜥龙闹灵芝等图案 ,不仅隐喻着图腾崇拜 ,而且抒发着“龙的传人”的情感 。像鹤鹿 同春 、喜鹊登梅 、凤穿牡丹 、团鹤仙寿 、福禄寿喜 、连年有余 、吉祥八宝等图案 ,反映了人民对美满生活的 希望 。图案设计要体现鲜明的时代意识和人们的消费 意愿 ,有针对性地根据人们不同的文化和民族背景在图案设计上采取相应的变化 。413 面料的材质风格除赋予面料以漂亮的色彩和迷人的图案外 ,面 料的材质设计近年来越发为人们所重视 。材质的再 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一种结合 ,可以拓展面料艺术 创造的表现力 ,丰富设计思维 ,凸现设计师的创造理 念 ,可使面料表现出风格迥异的艺术效果和新颖独8特的视觉冲击力 。面料材质风格主要指运用纤维原料 、造型 、结构以及整理加工工艺等 ,使面料产生 诸如平整 、凹凸 、闪光 、粗犷 、细腻 、挺括 、蓬松等肌理效果 。如棉纤维细而柔软 ,光泽黯淡 ;毛纤维富于弹性 并有卷曲 ,光泽柔和 ;丝纤维纤细而长 ,光滑柔软 ,光 泽优美 ;麻纤维硬而粗糙 ,色泽发黄 ;合成纤维 ,多数硬挺透明 。目前 ,采用多种 ( 如 6 种以上) 纤维原料进行混纺或交织 ,已经成为国内外面料用纤的一个 重要趋势 。纱线的几何特征 ,如纤维长度 、分布取向 、聚集 程度 ,纱线的捻度 、捻向等产生的光感 、毛羽 、波纹等效果 ,对面料的风格同样有着重要影响 。国外一些 面料厂家通过纱线材质肌理的合理使用 ,通过纱线线型的变化来强调面料材质的风格 。比如纱线加 捻 ,使纱线自身抱合紧密 ,不仅仅对面料的强度 、弹性等内在质量有较大影响 , 还对面料的光泽 、悬垂性 、绉效应 、凹凸感等视觉风格有较大影响 。 面料的组织结构 ,赋予面料多变的结构纹理和材质风格 。如缎纹组织的细腻 、光滑 ,平纹组织的平 整 、简练等 。当平纹配以竹节纱 ,面料表面就会产生随机的疙瘩效应 。当使用双层组织时 ,可以赋予面 料凹凸 、起绉 、起绒等效果 。如果在平素 、提花织物 上再进行印 、绣 、压绉 、轧光 、砂洗 、涂层 、缝贴 、修剪等工艺 ,可使面料呈现更加丰富的风格 。414 面料的再造服装面料的再造 ,是指设计师按照设计定位对412 面料的图案造型面料图案源于生活 ,形成于人们的观念 。作为 源于生活和形成于观念的面料图案 ,随着社会的不 断进步和人们观念的提高而不断发展 。面料图案的造型是根据面料设计师的设计构 思 ,选择适当的素材 ,并加以图案化7 。图案造型分 为具象 、意象 、抽象等类型 。具象是在素材自然形态 的基础上加以创造或改造整理而成 ,是十分接近自 然的造型 。具象造型多运用自然界一些具有较强形 式感的因素 ,如某些结晶体 、对称规则的花叶 、大理 石的花纹等 。意向造型是简化了的自然形态 ,甚至 是较多地加入了设计者想象的造型 ,常常具有不似 自然胜似自然的特点 。抽象造型 ,是把自然形态归 结为点 、线 、面 、体等纯几何体 ,用最简单的几何语言 来表现自然 。印上时尚的水波纹 、绫形花纹和暗花 ,再裁成简 约的西服套装或性感的晚礼服 ,会让干练的女子多 了几分柔媚 。在轻盈的面料上 ,配以田野和花叶图 案 ,会产生回归乡村的感觉 ,表现出对远离现代生活 压力的渴望 。中式服装的图案纹样丰富多采 ,有飞 禽走兽 、四季花卉 、山峦亭阁 、几何纹样等 ,抽象 、具 象 、夸张 、写实等风格俱全 ,图案纹样不仅精美 ,而且【116】纺织学报第 27 卷面料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 ,把现代艺术的抽象 、夸张和变形等艺术概念融入到服装面料之中 ,为服装设 计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对面料的重新塑造 ,前提是要充分了解面料的 性能 ,对不同面料的伸缩率 、弹性 、软硬度 、悬垂性等各项性能要有深入的了解 ,确保面料再创造的可行 性及效果 。面料再造主要有褶饰 、缝饰 、编饰几种 方式9 。褶饰就是利用面料自身的特性 ,经过加工使面 料产生各种形式的褶纹的再造方式 。常见褶饰有叠褶 、垂坠褶 、波浪褶 、抽褶和堆褶等 。经过褶饰处理 , 面料可 以 改 变 平 庸 贫 乏 的 面 孔 , 产 生 韵 律 感 和 生 动感 。缝饰就是在面料的正面或反面 ,选用某种图案 ,通过缝合而改变表面纹理状态的再造方式 。缝饰可 使面料形成柔软细腻 、凹凸起伏 、生动活泼的褶皱效果 ,配以缝线的手法和图案的搭配 ,能够使面料产生不同的风格韵味 。 编饰就是将面料折叠或剪切成布条或缠绕成绳状后 ,再通过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